又红又专: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与价值引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0月
第 5 期 总第 46 期
高 校 辅 导 员
又红又专: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与价值引领
◇吴巧慧*
*作者简介:吴巧慧,女,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辅导员,副教授。

摘 要:在高校辅导员制度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辅导员又红又专的素质要求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引领着不同时代的大学生。

辅导员走向又红又专,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过程。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要求;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17)05-0045-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意见》中又红又专的提法并不陌生,可以追溯到1953年建立的政治辅导员双肩挑制度。

从辅导员双肩挑制度确立至今,又红又专成为辅导员队伍选拔、培养和建设的标准。

一、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要求的由来(一)又红又专提出的历史背景
要了解提出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的历史背景,需要先了解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

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规定最早见于1951年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其中提出“为了加强全国工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各工学院有准备地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专人担任各级政治辅导员”。

全国最早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的高校是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一些工科院校合并到清华大学,带来人员膨胀,出现了学校的各种条件跟不上的局面。

同时,1953年第一个
五年计划开始,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技术人员的急需,清华大学招的两千多名学生一半进入两年制专科,造成很多学生产生了思想问题。

1953年4月3日,清华大学向高等教育部及人事部请示,申请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报告很快获得了批准。

政治辅导员的挑选对象是学习成绩优良、觉悟较高的党团员,他们有的是高年级学生,有的是青年教师。

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开始实行。

双肩挑特点是一肩挑政治工作,一肩挑业务工作,符合又红又专的方向。

他们一边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边学习业务知识,既要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又要学好技术,后来被形象地称为又红又专的双肩挑干部。

(二)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的内涵
在195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

”[1]又红又专的口号由此提出。

196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热爱中国共产党,热
爱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要求学生勤奋学习,热爱所学专业,努力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技能。

《工作条例(草案)》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对“红”与“专”的素质进行了阐释,“红”指政治立场,就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专”是指精通业务和技术,又红又专同时也是“政治+学术”兼容模式,体现了高等教育围绕政治服务的办学方针。

政治辅导员来源于学生并生活在学生中间,学习好、思想好是政治辅导员特点,成为比一般学生具有更高政治素质及业务水平的干部。

(三)辅导员“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1958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

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

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

这就是又红又专。

”[2]红与专相结合本质上是政治与业务相结合。

“我们要重视政治,也要重视专业,不能把政治和专业对立起来,而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从来没有空头的政治,政治都是通过业务来体现的。

”[3]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选拔辅导员坚持又红又专的素质要求在辅导员制度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如一。

辅导员不仅需要思想好而且业务也要好,红与专之间的关系并不冲突。

红是决定性的、方向性的,但是红必须通过专来体现,专更需要红来保证,如果把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对立起来、分割开来,不论是重政治、轻业务,还是重业务、轻政治,都是违反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的。

二、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要求的发展历程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体现,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重要途径。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辅导员红与专的素质要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各个历史阶段。

(一)政治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要求的确立时期
1953-1966年,是辅导员“双肩挑”制度的确立时期。

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是为了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双肩挑辅导员选拔标准是思想觉悟好、业务学习好、身体好、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密切联系群众、起模范作用等。

双肩挑又被称为又红又专。

双肩挑时期的政治辅导员在红与专的分配比例上,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的每周政治工作16-20小时,业务学习24-28小时,半脱产两年,延一年毕业,最后一年安排业务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和同班同学一起毕业;青年教师一般担任3年辅导员,兼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安排教学、科研任务。

可以看出,双肩挑辅导员对低年级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同时,不能放松自身专业学习,在时间分配上要付出几乎同样的精力,其中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放在首位的。

双肩挑制度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对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要求的恢复时期
1978年4-6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高等教育开始得到整顿和恢复。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清华大学情况汇报时指示:“在学校工作的干部,本身要懂行,最主要的经验是这个。

清华过去从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选出人兼职做政治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培养形成了一支又红又专的政治工作队伍,这个经验好。

”同年10月,教育部《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试行草案》)颁布试行。

《试行草案》要求建立一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决定恢复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

《试行草案》中规定:“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担任。

”该文件为政治辅导员制度的恢复提供了政策依据。

“政治辅导员都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条件的要坚持半脱产,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

”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
中央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对恢复政治辅导员制度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在立足本校实际的情况下建立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制度,同时指出“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从政治、业务都好的毕业生中选留或从教师中选任。

他们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

”政治辅导员制度恢复后,也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三)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要求的健全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又红又专标准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

1984年4月,教育部《关于在12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中把培养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这里所说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是指培养专职的思政工作者。

文件颁布后,专职辅导员逐渐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主流,此时,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有了更加翔实的规定。

这一点体现在1984年11月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对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基本要求是:“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修养和党的政策水平,对错误思潮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懂得所在学校或系科的一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面比较广。

”这一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有了具体和全面的规定,把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学历确定为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辅导员的又红又专素质要求不断明晰和健全。

(四)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要求的完善时期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辅导员定位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对辅导员角色的补充和升华,并首次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意见》对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更为严格和全面的规定: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7年9月,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指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中的第一条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部2014年3月颁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将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定义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可见,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质或者说是第一素质,这正是确保价值引领的灵魂所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上述文件成为十八大以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思想,对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必须保持高度一致,这是辅导员开展价值引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三、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的价值引领功能
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不仅自身又红又专,而且要红透专深,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这一神圣使命。

辅导员首先要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才有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大学生。

高校辅导员能不能发挥引路人的作用,是决定大学生是否能成长为又红又专人才的重要因素。

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的价值引领功能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引领
理想信念引领是指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引领是辅导员肩负的立德树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由辅导员又红又专素质要求决定的。

当好大学生的引路人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辅导员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辅导员的政治取向、对社会热点和难点的政治立场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辅导员要善于把理想教育转为信念教育,这是因为理想信念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教育和实践不断丰富和稳定,理想逐渐转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更坚定、持久和有力量。

再次,辅导员要学会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学会科学“引路”,做到以理服人,使大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奋斗目标引领
奋斗目标与理想信念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远大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理想信念,阶段目标是具体一些的目标,也是对理想信念的体现。

理想信念只有转化为奋斗目标、具体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比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社会发展目标,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是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把社会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把个人奋斗目标转化为社会发展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大学生具有层次性和个性化特点,他们的奋斗目标也体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

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的自身情况,结合他们预期的目标,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对目标从低到高进行分层,使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同时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实现目标由低到高的转化,敢于超越自我,达到人生更高的境界。

(三)行为规范引领
行为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和法纪规范,是实现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保证。

行为规范引领是辅导员按照道德要求、法律规范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领,既有方向性,也有规范性。

辅导员对大学生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引导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辅导员对大学生行为规范引领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引领按照道德准则进行,包括道德观的教育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大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失道德水准;二是在法纪规范引领中,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使得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才既遵守道德准则,又遵守法律规范;三是要把这种行为规范引领教育注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不当行为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或案例教学,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四是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努力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增强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到以言行导人。

理想信念引领、奋斗目标引领和行为规范引领构成了高校辅导员价值引领的基本内容。

这三个引领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面对世情、国情和高等教育的新变化,以及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大背景,发挥辅导员又红又专价值引领功能愈加重要。

这种价值引领对大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特殊重要的导向性和动力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71.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09.
[3]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
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059.
(责任编辑:田丹丹 史龙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