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新授课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Na2CO3 Na2SO4 K2CO3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物质所属 类别。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酸
HCl H2SO4
碱
盐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பைடு நூலகம்
氧化物
CO2 CaO
小结: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
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 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 供便利,实现高效。
作业:
请大家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
Na2SO4 NaNO3 Na2CO3 K2SO4 K2CO3 KCl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阅读P24第一段,认识分类法在学习科学技术中的应 用。
2、阅读思考与交流(1),能说出初中所学化学物质种类 和化学反应类型,能举例说出其它方面分类的例子, 知道分类的普遍性。
3、学生阅读P24倒数第一段及图2-2,归纳交叉分类的含 义及方法。
超市按照商品的用途将商品进行了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 一起的方法。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会怎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
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思考与交流
1、请回顾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不成盐氧化物 ( CO、NO )
[回忆]什么是酸性氧化物?什么是碱性氧化物?举 例说明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3、SiO2、N2O5等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Fe2O3等 注意:1、酸性氧化物不全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 CO NO2 3、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Al2O3
可溶盐 难溶盐
NaCl、AgNO3、CuSO4 CaCO3、BaSO4、ZnS
钠盐 硫酸盐
按组成 离子分
钾盐 碳酸盐
……
氨盐 硝酸盐
盐
按酸根是 含氧酸盐 KNO3、KMnO4、FeSO4
否含氧分 无氧酸盐 NaCl、ZnS、CaCl2
按组 成分
酸式盐 KHSO4、 Ca(H2PO4)2 碱式盐 Cu2(OH)2CO3 正盐 NaCl、 BaSO4
❖ 不交同叉分于类其法他:物对质同的一物物质质以找不出同来的。标准进行分类 (特3)点H3:PO认4 识H事NO物3 较H全Cl面,H能2S弥O4补单一分类的不足; (4)空物气质类N别2 之H间C有l(部g)分交C叉uS,O4同·一5事H2物O 可同时分
属不同类别。
Na2CO3
钠盐
碳酸盐
❖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间没有交集
①+酸 == 盐 + 水 ②+水 == 可溶性碱 ③+酸性氧化物 == 盐
1、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2与水、足量KOH溶液及 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请写出它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是进行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了解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3能对具体的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方法:由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图书馆或图书大厦里有许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推进新课]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它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物质的分类。
[板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1 将下列元素进行分类H He O Na Si Fe Ar Ba I Pb Ba Pb非金属元素有金属元素有2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处①空气②液氯③啤酒④泥浆水⑤铁粉⑥二氧化碳⑦碘的四氯化碳溶液⑧氢氧化钠⑨氯化钠晶体混合物有纯净物有3 将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①硫在氧气里的燃烧②红磷在氧气里的燃烧③铁丝在氧气里的燃烧④铝箔在氧气里的燃烧⑤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化合反应有非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有练习Na2CO3Na2SO4 K2SO4 K2CO3钠盐钾盐硫酸盐碳酸盐[板书][问] 上面对纯净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那混合物可以怎么分,分为哪几类?[自己阅读课本]二、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称为分散质;物质称为分散剂。
2、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分散系一般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分散系分成以上三种的依据是_________,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时,是_________,大于100nm时,是_________,在1 nm~100nm 之间时是_________。
新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Na 2CO 3⎩⎨⎧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 盐2.树状分类法 (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____的分类法。
(2)举例: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二、分类法的应用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如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如:Na2O、CaO、CuO、Fe2O3 例: CuO + H2SO4 CuSO4 + H2O
两性氧化物 和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如:Al2O3
例: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盐
(1)概念 由金属(含铵根NH4+)离子和酸根组成。 (2)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按 化 学 性 质 划 分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成盐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第二章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思考]
1、当我们进入商场时如何快速找到我 们需要的商品?
2﹑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 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当你去餐馆吃饭时,怎么点菜的?
商场
图书馆
餐馆菜谱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 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目标导航]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基础知识导学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______________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即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①Na 2CO 3⎩⎪⎨⎪⎧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 盐②将不同的物质与它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
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__________的分类方法。
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物质⎩⎪⎪⎪⎨⎪⎪⎪⎧⎩⎪⎪⎨⎪⎪⎧ 单质⎩⎪⎨⎪⎧ 金属单质 单质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混合物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1.对于下列转化关系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写出有关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说课稿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教学,知识性内容较为简单,故重难点落在了为学生建立起分类的思想上。
知识、能力、思想是体系的三个要素。
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的培养。
思想是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主线与旧教材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相比,在化学新课程与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形成。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课件1
实践活动3: 实践活动 :
请尝试对我们学过的盐进行分类: 请尝试对我们学过的盐进行分类: Na2CO3,NaHCO3,K2SO4,NaHSO4, BaSO4,BaSO4,BaCl2,CaCO3,
氧化物的分类
• 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 化物。 化物。如:CO2、SO2 •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 MgO、 化物。 化物。如:MgO、CuO • 不成盐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 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 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水,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 注意: 注意:
分解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根据是否有离子
参加反应
非离子反应
物质的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和物 单质 金属 酸 化合物
非金属 稀有气体 无机物 有机物 碱 正盐 盐 氧化物
酸性 碱性 不成盐 酸式盐 碱式盐 氧化物 氧化物 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 CO为不成盐氧化物 如:CO为不成盐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 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类别和种类
交叉分类法
碱的分类
1.在水中电离出的OH 的个数:一元碱、 1.在水中电离出的OH-的个数:一元碱、二元碱 在水中电离出的 2.溶解性:可溶性碱、 2.溶解性:可溶性碱、不可溶性碱 溶解性
第二章 第1课时 宏观辨物质——物质的组成、分类与转化
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6.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7.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8.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9.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0.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1.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1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相关计算。
1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建议本章主要解决物质概念、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三大知识点,为后面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做好认知铺垫。
本章的编排逻辑顺序图解如下(本章共安排7课时)课时安排先总后分,先基础、再重难、后题型,按知识逻辑行文,符合一轮教学实际,环环相扣、步步提能。
第1课时宏观辨物质——物质的组成、分类与转化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物质: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 ⎩⎪⎨⎪⎧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辨析(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的解读(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依据】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实行分类”的要求,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使用分类的方法不但能便相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能够通过度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教科书通过“图书馆中分类陈列的图书”的图片,使学生直接感受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好处。
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中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迸行分类,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能够使用分类法实行学习,虽然教科书列举了“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并安排了“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分类方法的了解,但必须给学生强调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单一分类法”为基础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
同时也复习了初中学过的知识,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整体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复习初中所学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性质角度对物质实行分类。
2.体验实行分类的目的及意义,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实行分类。
3.掌握“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
方法与途径:1.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些分类事例入手,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反应实行分类整理归纳,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
2.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情感与评价:形成将生产、生活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省教学要求: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3、认同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复习初中所学基本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过程与方法1、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且经过师生间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成功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过程:【引入】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自主学习】学习课本P24第一、二段,阐述上述原因【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事和物,我们不断的研究着,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物质,我们就必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主备人:李凤时间:2009年9月25日课程标准: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省教学要求:1、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2、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溶液、浊液等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分类法了解分散系概念和本质,并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2、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至少含三种 至少含两种 元素,一定含 元素,一定含 氢、氧元素 非金属元素 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或 +)和 (或 NH + 4 NH4 )和OH 酸根离子等
都属于化合物
物 质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 区 质混合而成,对于由分子 构成的物质来说,混合物 中有不同的分子。 组成不固定,各成分保 别 持各自原有的化学性质。 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 来表示 联 系 混合物
分离 混合ຫໍສະໝຸດ 纯净物 由同种物质组成,对 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 说,纯净物中只有一种 分子。 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有唯一的一个化学式。
一 、分类
课题2
物质的分类:
定义: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 特征: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举例:矿物、溶液等。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 金属 分类 非金属 稀有气体 纯净物 定义: 有机物 举例: 难溶于水; 化合物 特征 不易导电; 易燃烧; 定义: 氧化物: 无机物 分类 酸: 碱: 盐:
纯净物
三、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单
概念 元素 形态 性质 联系
质
化
合
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元素处于游离态 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和复分解反应 二者均属纯净物 单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元素处于化合态 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 分解 化合物
四、酸、碱、盐的比较
酸 至少含两种 组成 元素 元素,一定含 氢元素 溶液 中的 H+和酸根离子 离子 相同 点 碱 盐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2020/3/7
21
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法 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 的和意义。
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 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2020/3/7
11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2020/3/7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12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角色多重性
2020/3/7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化学 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2020/3/7
1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2020/3/7
什图 么书 你馆 很里 快有 就许 找许 到多 你多 需的 要书 的籍 书, ?为
2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2020/3/7
?
你超 能市 够里 迅有 速成 挑千 出上 你万 所种 需商 要品 的, 东为 西什
2020/3/7
19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 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 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2020/3/7
20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单质
化学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树状分类法
2020/3/7
15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CaO、NaOH、 Na2SO4、CaCO3、Ca(OH)2、H2SO4进行分类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
作业: 预习《分散系及其分类》,完成练习册 P27-28 “导学坐标”,下节课检查
同类物质按照从大到小 的范围分类。
分类标准 同一物质按照不 特点
物质类别间是平 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 行关系,而且有 互独立;不同层次的 相互交叉的部分 类别间是从属关系。
课堂小结: 1、分类一般步骤: 选择分类方法 确定分类标准 得出正确的分类 2、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单一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例:生物学中把动植物按照界、门、纲、目、科、 属、种从大范围到小范围进行分类
②特点: 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 没有交叉的。 不同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从属关系的。
③优点: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
树状分类法 纯 净 物 混 合 物
单 质 化 合 物
金属 Cu、Fe等
非金属
氧 化 物
化 学 物 质
Ca(OH)2+H2CO3===CaCO3↓+2H2O (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区别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概念
对同个物质进 行多种分类。
同标准进行分类
对同类物质按照层次从大 到小进行分类再分类。
O2、H2等
CuO、H2O等 HCl等
NaOH等
酸
碱
盐
NaCl等
Q1: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
不是。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 成的,不同的是状态。
Q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吗?
不是。例如臭氧(O3)和氧气(O2),混 合在一起,他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 并不是纯净物,必须是“同一物质”才能 是纯净物。 凡是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就是纯净物 。
人教版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第一课时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3.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2.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科学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使学生了解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胶体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四、巩固练习1.下列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uO+H2△+H2O B.C+2CuO△2Cu+CO2C.Fe2O3+3CO2高温Fe+CO2D.Fe+CuSO4=FeSO4+Cu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2CO+O2点燃2CO2B.CaO+H2O=Ca(OH)2C.C+H2O高温CO+H2D.CO2+Ca(OH)2=CaCO3↓+H2O 3.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①水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A.①B.①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4.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A.氧化物B.碱C.酸D.盐5.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的是()A.NaOH B.Na2SO4C.Na2CO3D.K2CO36.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7.下列物质:①H2O ②NaCl ③H2SO4④Ca(OH)2⑤Fe3O4⑥CuSO4·5H2O ⑦HNO3⑧AgNO3⑨NaHCO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
8.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编制人:申玢彦审核人: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熟悉按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并熟练掌握对常见物质组成进行分类。
2、认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及其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熟悉化学物质的常见的分类方法。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互动探究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进师生感情。
2、了解研究物质的分类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学习难点】认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及其性质
【学法指导】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预习案,对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在“我的疑惑”
处。
课前预习案
【问题导学】(15分钟,独立完成)
一、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
2.举例说明两种常见分类法的应用和意义。
1.
原子
分子
离子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2、人们往往按照物质的对物质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依据有、、、等。
如按组成元素的差别,纯净物可分为和。
3、对物质进行分类有肋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和。
4、下图是根据物质的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结果,试填写其中空格:
5、酸性氧化物
性质
注:大多数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性质
注:大多数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6、酸
常见的分类方法:
碱
常见的分类方法:
盐
常见的分类方法:
【我的疑惑】
课内探究案
2.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又可分为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易溶盐和难溶盐。
请用交叉分类法将下列盐进行分类(用短线将对应方框连接)
3.请尝试用树状分类法对初中所学过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4.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
【例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2)
以Na、K、H、O、C、S、N中任何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
(3)实验室制备⑦常用和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互动探究】⑦和⑧都属于氧化物,进一步分类可将它们分为哪些类别?请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变式1】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 的树状分类图:
【例2】在横线上填分子式,并分类。
①空气②乙醇③水④硫酸铵⑤铜⑥碘酒⑦碘
⑧氧气⑨石墨⑩食盐水
按常温下的状态分;
按导电性分;
按溶解性分。
【变式2】按照物质的交叉分类方法判断,HNO
属于( )
3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
A.④⑤⑥⑧B.①④⑥⑦C.③⑥⑦⑧D.①③⑤⑦
【拓展】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Ca①CaO②Ca(OH)2③CaCO3C④CO2⑤H2CO3⑥CaCO3
(1)请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③④
⑤⑥
(2)通过上述转化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图来表示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总结】1.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化学通性
【反思与改进】
【当堂检测】《学法》P16随堂对点练习
【课后训练】《课时活页作业》P80-81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