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练习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3、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感性形态的(社会心理)和理性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其中,(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式中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是整个社会意识的(核心)。
4、唯心史观又称(历史唯心主义)。
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社会历史观。
(亦主张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故又称(英雄史观)。
)5、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一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只看到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看不到物质的根源);二是(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或(只看到少数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看不到人民群众决定作用)。
6、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
是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历史观。
(亦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故又称(群众史观)。
)(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之一)7、唯物史观创立的思想理论来源是启蒙时代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探索和批判。
8、(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因素。
这是因为:它不直接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简称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10、(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产生)、(社会的存在)、(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制度的变化)、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作用的(性质、方式和大小)。
(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1、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必然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称为(生产力);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称为(生产关系)。
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13-14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
考点排查与解读
. l.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正确表述哲学基本问题, 正确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完整准确理解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复习课本上和自己积累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代表观点、名言等例子, 代表观点、名言等例子,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加深理解。 加深理解。本部分内容常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就是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具有反复性。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就是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完成的。( 。(2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完成的。( 分)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十二大到十四大,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十二大到十四大,我党关于 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这个发展远没有结束。( 。(2分 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这个发展远没有结束。( 分)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③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 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年 月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更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更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 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指出, 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精辟论断, 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精辟论断,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 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请简要 分析。 分析。
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16 生活与哲学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排查与解读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2.运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人类 运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人类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 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用是不平衡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用是不平衡的 。 其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 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 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是生产方式发 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1.准确表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准确表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 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化的 (6)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不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仅遵循它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服从与生产 仅遵循它自身的运动规律 ,而且服从与 生产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生产基础的巩固和完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的规律。 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的规律 。 生产力和生 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 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的发展和变革。 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 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 也 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 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时 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阻碍社会前进。 阻碍社会前进。 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023新教材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核心考点一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教师用书
核心考点一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多维整合·融会贯通1.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1)基本问题: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基本派别但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一律全盘否定。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特别提醒: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
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提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并非所有意识都对实践起促进作用,要结合意识的性质作具体分析,只有正确意识才起促进作用。
(2)意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再重要也不可能是决定性的。
(3)意识的作用有反映物质与反作用于物质之分,要注意指向性的区别。
5.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典题研练·衍生预测题组一考向1 哲学基本思想(核心素养:科学精神)1.[2022·浙江1月选考,28]人(或动物)硬组织的化学组成与其食物中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当食物来源不同时,其硬组织中的碳(C)、氮(N)稳定同位素组成就存在较大差异。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第18课时 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
专题四生活与哲学第18课时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备考导航]律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判断题(2017,11月,T9)选择题Ι(2017,4月,T29、2018,11月,T26)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综合题[2016,10月,T39(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选择题Ι(2017,11月,T27、2016,10月,T3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1.(2016·4月浙江选考,8)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答案] F2.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观点错误。
故选A。
[答案]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3.(2017·4月浙江选考,8)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答案] F4.(2016·10月浙江选考,8)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题中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 F5.19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
二轮复习哲学专题16
• [2012· 课标全国卷] 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 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 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 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 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 表明( ) •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 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 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 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 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011· 安徽文综)《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 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 了下表:
指标 2010年预计 1 096 15 788 2015年目标 2 403 力争31 576 年均增长(%) 17 >10 财政民生支出(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党和政府如何维护人民利益?
经济生活
加强宏观调控,调整收入分配秩序,发挥 财政维护社会公平和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 政府:工作原则、职能、依法行政、科学 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公信力和权威 性。党:宗旨、性质、执政方式、以人为 本、执政为民
发展文化事业,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贯彻群众观 点与群众路线,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 值选择
1978 年,安徽省小岗村的18 位农民,按下了 18 个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 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被认为是1952 年全 国完成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之后的农业 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从1978 年到2007 年, 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 元增加到4140 元, 全国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 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若让你写一篇有关农村改革的总结文章,请 根据材料写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 依据。(9 分)
二轮复习课件(4):哲学与生活
•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 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应当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 ③党和国家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 区改造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只有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协调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和共 同富裕的目标。
• (3)①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 放式经营向集约化转变,节能降耗, 走循环经济和新兴工业化道路,不断 提高经济效益。②实现节能降耗技术 的共享,促进落后地区和产业的节能 降耗,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③ 坚持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 观。
• 【热点背景】 • 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 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工作。会议认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 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 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 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 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 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 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 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 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 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 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 地产市场的调控。
• 【跟踪练习】 • 1.材料一: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 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 决定,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和国有 工矿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方争 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中央财政对城市和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适当支持,省和市、 县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 党和国家要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 改造工作?
二轮复习哲学辩证法
13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辩证法一.考点角度分析唯物辩证的联系观近几年高考着重考查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等知识。
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及材料所体现的哲理,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9题联系秸秆的综合利用考查考生对联系的客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浙江卷第28题借助考古学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广东卷第33题则以“一锅烩”制造氢气为背景材料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以原理分析材料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11年天津卷第12题第(3)问要求用系统优化方法说明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2010年江苏卷第37题第(3)问要求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两大理念。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实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高考试题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作为非选择题答案的一个要点出现。
事物发展的状态、实质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所涉及,其中选择题大多要求考生概括漫画、典型事例所体现的哲理,如2011年浙江卷第30题以漫画《羡慕》为背景材料考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011年北京卷第27题、江苏卷第29题分别结合抗生素的使用、平面与圆锥面相截的角度变化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矛盾的观点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考查方式主要有:一是结合时政材料或漫画考查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如2011年江苏卷第35题第(2)问结合包容性发展考查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天津卷第7题以太极图为背景考查二者的关系及其方法论,广东卷第34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矛盾的同一性;二是结合具体事例考查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二者的关系,如2011年江苏卷第27题、安徽卷第9题、江苏卷第30题;三是结合材料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如2011年北京卷第34题结合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图考查运用该方法论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2011年山东卷第29题第(3)问、广东卷第37题第(3)问均考查运用该方法论分析处理问题。
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押题专练
专题10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1.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
〞该观点( )A.夸张了意识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正确认识了心与理关系,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D.把“理〞作为世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答案】A【解析】“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
〞该观点夸张了意识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 正确。
2.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三维虚拟环境,通过虚拟现实显示器为人们提供沉浸体验;增强现实技术那么是将计算机生成虚拟物体、场景等叠加到现实环境中,通过增强现实显示器来丰富人们现实感。
根据描述,两种技术区别是( )A.是否发挥意识创造性B.是否看到真实环境C.是否有虚拟信息存在D.是否以现实为根底【答案】B【解析】通过特定显示器,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们看到是虚拟环境,增强现实技术让人们看到是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结合。
3.阿尔法围棋( AlphaGo)作为谷歌开发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日前以4∶1总比分击败韩国棋手李世石,引发热议。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认为,电脑战胜人类只是时间问题。
法国围棋队主教练樊麾说,我们面对新生事物要放宽眼界,毕竟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还是机器学不会。
材料说明( )①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人工智能将遵循优胜劣汰规律最终取代人类③人工智能开展否认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④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开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与法国围棋队主教练樊麾对人工智能不同认识说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①符合题意;意识具有目性、方案性、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故人类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开展,④符合题意,②③是错误;故此题答案选B。
4.新型石墨烯超级电池,具有体积轻、不易燃、低本钱、量产容易等特点。
第二轮复习练习(马哲二)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物质和意识★重要知识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列宁的物质定义概括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也是万事万物的共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离开运动讲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离开物质讲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一切物质运动的(两方面属性);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者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则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5、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又称(客观规律)。
规律的本质特点——(客观性)。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提供了(根本动力)。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识是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的思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思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4、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为突出的表现。
(实践)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5、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必要条件)。
6、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规律办事,又要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
7、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1)世界是(统一的)世界;(2)世界统一于(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010届哲学常识二轮复习精品
2010届哲学二轮复习精品第一部分唯物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知识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③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4)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前言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前提)和改造世界(目的)(1)世界包括主、客观世界,无论人们自觉与否都在做三件事情:①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和本质规律;②改造客观世界的状态;③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
(2)同时,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①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②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③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2、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了具体科学知识和哲学(1)具体科学知识①形成的基础:实践中积累的具体经验;②分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③特点: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④对人类活动的意义:指导人们怎样具体地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2)世界观①研究对象: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②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一般性、根本性的观点和看法;③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区别与联系;④世界观人人都有,一般人的世界观是朴素、自发、零乱和缺乏理论论证的。
(3)哲学①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与世界观、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研究对象相同);b、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事物的性质的规律,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c、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③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当用世界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世界观就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致性)。
【60天冲刺】高考二轮三轮总复习专题学案精品课件第2板块-哲学常识专题(大纲专用)
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
融入了意识主体千差万别的主观因素和个性差异的能动反 映。③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一样, 也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正确。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客观上:最根本的是受社会历史条 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主 观上:立场不同(即利益立足点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 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 (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①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 作用,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②意识的 反作用在性质上具有二重性: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事物发展。③方法 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地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探究点二 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
D 【解析】 人脑的不同区域与人的不同思维活 动的形成有关联,体现了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故③④的观点符合题意;意识 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故①的观点错误;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映象,故②的观点错误。
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五│ 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网络构 建
专题五│ 专题网络构建
答案:①物质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发挥意识的能 动作用 ④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⑤按规律办事,实事求 是 ⑥良好的精神状态 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专题五│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备考引 擎 考向预测 (1)以名人名言、寓言故事、诗词歌赋、漫画为材料设置 题目,考查对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2)以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措施为切入点,考查物质 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备考策略 (1)树立一个根本观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 界的本质是物质,是学习和理解辩证唯物论的基点,本单元的 内容都以这一观点为理论前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特色专题生活与哲学课件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识别的关键词] 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 生╱以人为本╱人权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 的贡献 [识别的关键词] 说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体 现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别的关键词] 具有不同(特点)╱存在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 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不 同条件下或在不同情况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 策略或政策╱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 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事情要有针对性 ╱发挥……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量身定 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识别的关键词]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 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干兴邦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 追寻真理
[识别的关键词] 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 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 外有山,学无止境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识别的关键词]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 条件下/真理往前迈一小步就有可能是谬误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 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 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 罚╱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 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 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 挠╱发扬……的精神
2013 哲学第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专题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一、【考点再现】联系观: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系统优化方法发展观: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二、【网络构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三、【重点整合】(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重视部分,搞好局部。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树立全局观念(2)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要求做好量的积累。
同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挫折与考验。
四、【易错易混】(一)理论1、联系的客观性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4、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旧事物所不具有的优越性。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专题:唯物辩证法(原创)
【例题3】(09模拟) 数十年不遇的大风雪天气,让南方部分地区几乎 陷入瘫痪状态,雪灾引人深思。有关专家指出:战胜 自然灾害往往牵涉到跨企业、跨行业跨省市的协同努 力,中国应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国家应急机制来协同 抗灾;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 中,要慎重考虑各种灾害的可能性,尽量避免出现 “一失皆失”的那种局面,提高抗灾能力;从上至下 建立全民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谈谈应如何战胜自然灾害。(10分)
要求(方法论)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 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 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 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 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 推动整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注 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 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 的优化趋向。总:系统优化 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 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陈云林指出,一年多来,海协会和海基会平等协商、善 意沟通、积累共识、务实推进,我们签署了一系列有利于两 岸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的协议。这些协议的落实和推进产生 了无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变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是两岸同胞互蒙其利,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两岸正面 向一条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部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区带来发展的有利条 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例2】: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将 率先动工。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 大桥。 目前,粤港澳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近20%,三地紧密合 作已有实力参与世界城市群的竞争。广东的发展离不开港澳, 粤港澳的发展与三地互利合作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广 东承接港澳产业转移,通过加工贸易发展壮大,粤港澳合作 , 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澳门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港澳 之间出现了第一条陆路快速通道,这比以往减少2/3交通成本, 意味着澳门进入整个港珠澳的一小时经济圈,更好地促进三 地的合作和发展。 请运用联系观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建造港珠澳大桥的认识?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案
专题十三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一)考纲要求1.哲学的内涵;2.哲学的基本问题;3.哲学的基本派别;4.哲学与时代精神5.哲学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7.世界的物质性;8.物质与运动、静止;9.物质运动的规律;10.意识的本质;11.意识的能动作用;1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5.真理及其特点;(二)命题规律考情分析:从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的高频考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认识过程等。
本专题往往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结合在一起命题,从考查形式上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备考建议:2019年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1)以名人名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素材,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2)结合建设生态文明、科学探索等材料,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以我国航天技术、世界医学重大突破、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背景,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及认识发展的过程等(4)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事例,留意现实生活中认识发展的具体事例。
【例1】(2017·全国Ⅰ卷)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例2】(2016·全国Ⅱ卷)在长征途中,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哲学常识》第二轮复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原理”复习法
《哲学常识》第二轮复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原理复习法高宏群高二哲学常识共有30个原理,对每一个原理都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梳理其知识。
1.世界观(原理内容):(1)详细表述(包括涉及的主要概念);(2)简单表述。
2.方法论3.反对错误观点4.联系实际:(1)联系时政热点;(2)联系社会热点;(3)收集名言、名句;(4)典型题例收录。
5.尝试自编试题注:自编试题,一可以增强复习的乐趣;二可以培养动脑的习惯;三可以揣摩考题的真谛。
一个会编试题的人的解题能力肯定大大超过只会做题的人的解题能力。
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观(原理内容):48(1)详细表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简单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同时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3.反对错误观点:一要反对唯心主义;二要反对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既反对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的教条主义,又反对从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4.联系实际:(1)联系时政热点: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2005年3月5日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报告》指出,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中央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当前,我国经济供求关系已发生了变化,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突出,有必要也有条件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政府应通过扩张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启动后,政府财政支出就当相应减少。
第二轮复习练习(马哲四)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四、实践和认识★重要知识点(一)认识的本质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2、实践的三个特点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或指导作用)。
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5、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原则。
6、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7、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其对立的焦点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8、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是:第一,不了解(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因而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9、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能动的)、(科学的)反映论。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3、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4、(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5、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
6、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探究】1.(2013年北京卷,27)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
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参考答案】 B本题以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为背景,考查哲学的有关知识。
考点涉及规律、矛盾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发展的原因等。
解答该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抓不住材料中的“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结果事与愿违”等有效信息,具体表现在:1)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强,抓不住材料中的“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结果事与愿违”等有效信息,导致不选B。
(2)考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懂得矛盾具有普遍性,导致错选A。
3)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不懂得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致错选C。
4)此题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不强,审题不清,没有审清“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过分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导致错选D。
2.(2013年安徽卷,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
这表明认识是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 B【阅卷诊断】本题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论述为背景,考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
考点涉及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
解答该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能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针对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国家及时强调应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具体表现在:3.(2013年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材料二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
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
(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
(2)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3)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
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
(4)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阅卷诊断】本题以我国汽车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解答该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审题不到位,没有抓住设问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以及没有抓住答题要围绕“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导致失分。
(2)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设问限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但有的考生不知道应该具体运用哪部分知识。
(3)有的考生单纯照搬教材知识,忽视了与材料的结合,没有做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4)考生答非选择题失分的原因还有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弱、解答不够规范等。
辩证唯物论1.区分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实,重,也3.把握一个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何做到)(1)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也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要从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著名命题。
他的弟子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两人观点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B.相对静止的存在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运动的绝对性【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既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也看到了相对静止的存在;“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只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相对静止。
可见,两人观点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B正确;两人的观点都看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运动的绝对性,这是共同点,不是分歧,A、D排除;C与题意无关,故选B。
3.2013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减缓、产品出口阻力增大、光伏产业发展不协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光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同时,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产品市场过度依赖外需、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发展缓慢,财政资金支持需要加强、补贴机制有待完善,行业管理比较薄弱、应用市场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 光伏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为此,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努力巩固国际市场;健全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着力推进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技术进步,着力提高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做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应针对我国光伏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政策等对策。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正确理解三个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要点拨:观点错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认识都源于实践,因此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
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间接经验 2.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点拨:观点错误。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科学理论是主观范畴,不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点,它本身就依赖于实践。
用科学理论和另一种思想认识相比较,回答不了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是否一致的问题,也就达不到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目的。
3.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既是客观性也是主观性。
点拨:观点错误。
真理就其形式来讲是主观的,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它所反映的根本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必须多角度分析,以免失分。
答案要点包括:(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认识来源于长期的经济社会实践探索。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认识的不断深化,继而得出更加科学的认识。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4)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体现了收入分配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必须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不断深化创新,促进发展。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会进行得更加彻底与顺利。
唯物辩证法统,积,再突出一个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出现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
有专家指出,城市汽车尾气导致的污染约占1/4,其中私家车快速增长、我国油品质量差是重要原因。
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政府、企业、公众各尽所能、齐心协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产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知识,说明治理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政府、企业、公众应如何有所作为。
【答案】 (1)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治理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政府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制定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为公众提供更多便捷的公共交通;汽车生产企业要不断革新技术,提升汽车性能;公众要增强环保意识,多选择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治理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是关系到全社会的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在各尽所能的基础上,相互配合,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