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颁奖辞”为羽,放飞学生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颁奖辞”为羽,放飞学生思维

作者:潘新豫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2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阅读和写作训练提出两个明确要求。一是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二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基于此,在片段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力图在片段写作教学中有所突破。

本班有四十多位学生,面对同一位作家、同一篇文章,他们的感受大相径庭。为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积极思考与探索。为此,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撰写“颁奖辞”。

“颁奖辞”即授奖典礼上介绍并评价人或物的致辞,是为了彰显受奖对象的人格或价值并激起观众的崇敬或喜爱之情[1]。“颁奖辞”一般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意蕴深长,能激起众人情感之共鸣。一篇高屋建瓴、文采斐然、情辞恳切的“颁奖辞”总能让人反复咀嚼,韵味悠远。教学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撰写一篇“颁奖辞”作为示例,并为学生布置片段写作作业:请结合课文,为梁启超、巴金、罗森塔尔、夏衍或他们的作品撰写“颁奖词”。另外,教师提示学生可从作家、作品这两个角度切入:一是浓缩作家的人生经历,展现作家的精神品质,体现作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二是对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

撰写“颁奖辞”是让学生对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价值作出判断。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之后,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积极开动脑筋,使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内容凝练,构思巧妙

1.化用名篇诗句

例如学生给梁启超写的“颁奖辞”:

前半生指点江山,后半生激扬文字。主持变法,策动起义,一生经历竟能如此丰富多彩;专心学术,真情演讲,一次讲演影响后世无数学子。他的一生,是“新”与“旧”的探索和辩证。

其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化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高度概括了梁启超先生一生(前后两段时期)的主要活动,令人拍案叫绝。

2.妙仿名人名言

例如学生给巴金写的“颁奖辞”:

敢于直面曾经的过去,敢于正视自己的心灵。他,一位历经风云变幻、动荡不安年代的老人,并没有让时间的流逝洗涤过去的痕迹,留下的只是无限的忏悔与深思!

其中“敢于直面……”“敢于正视……”之语,模仿了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名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将巴金先生勇于讲真话、敢于抒真情的精神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3.巧嵌作者、作品名

例如学生给夏衍写的“颁奖辞”:

不畏艰辛,勇毅,贪黑起早调查包身工,写文章,替华夏底层劳动人民出恶气;生动描写,真实,出离愤怒揭露暴老板,警元凶,为繁衍中华民族生息抱不平。

虽然这份颁奖辞在文字上稍显稚嫩,但学生苦心孤诣,把“夏衍”的名字嵌入语句中,这种力求新颖的精神极为可贵。

再如学生给巴金写的“颁奖辞”:

走过“文革”的岁月,留下随想的记录。要讲就讲老实话,要写就写真性情。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一杆笔写出了千古佳作。《家》《春》《秋》,激流不停;《雾》《雨》《电》,爱意无限。俱往矣,数知名作家,还看巴金。

跨越了一个世纪,历经了百年沧桑,看过了骤雨雷电,感受过春暖秋凉。他也曾在人生的迷雾中茫然过,但他不甘心灭亡,拿起笔杆,点亮了自我和无数人的希望。他为一只小狗而自责,他为满天繁星而感动,他为中华的崛起使无数文字闪烁光芒。他就是我国的文坛巨匠——巴金。

以上三篇“颁奖辞”在构思之初就把巴金先生的作品与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相结合,并将其自然融入文字。

二、句式灵动,修辞精妙

1.熟用短语、整句

例如学生给梁启超写的“颁奖辞”:

发动政变,策划起义,英雄魅力震慑众人;真实性情,扎实学术,演讲艺术感染青年。

经历戊戌变法,策划云南起义,晚年专心学术,他的人生如此精彩。他用一字一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有志的文学青年,他用一言一行感动着一批又一批迷惘的时代学人。在随性中慷慨激昂,在平凡中光芒四射。

青年时代,戊戌政变,云南起义,为国家愤不平;晚年时期,专心学术,博闻强记,为文学育新人。

以真性情来动人,以真学识来启人。

他使文字轰动当世,又用文字影响后世。

例如学生给罗森塔尔写的“颁奖辞”:

走过沉寂的奥斯维辛,穿越黑暗的纪念长廊,集中营的惨象历历在目,无辜者的哀叫声声震耳。他让我们记住悲惨的历史,他又让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他是记录世界惨案的史官,又是唤起人类良知的智者,他便是——罗森塔尔。

这样整齐的句子在学生的“颁奖辞”中并不鲜见,这与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穿插对联的知识密切相关,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2.活用反问

例如学生给罗森塔尔写的“颁奖辞”:

谁说新闻只有冰冷的事实?谁说新闻没有真挚的情感?罗森塔尔,你感动人们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隐藏在报道里的深深情感。于是,我们开始猜测,你所述的是怎样一个可怕的事实,令你的情感如此迸发。

“谁说”两句反问极有力度,不仅开门见山地抓住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独特之处,更突出罗森塔尔突破“客观报道”“零度写作”要求的写作个性,进而让读者体味作者报道中“三位一体”(既是亲临者,又是观察者,还是忠实的记录者)的独特视角。

3.善用排比

例如学生给梁启超写的“颁奖辞”:

晚年的他不谈政治,只专心学术。他以自身独特的魅力、真实的情感、出色的“表演”和深厚的积淀,影响了一代代进步青年。他,就是梁任公先生,永远的梁任公先生。

穿越晚清、民国的岁月,遨游政治、学术的海洋。学识为底,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是文学领域的性情中人。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文学的热情,点亮了多少人心灵的灯塔,触动了多少人文学的情思,孕育了多少个文坛的巨匠。他是名副其实的引路人。

前一篇“颁奖辞”中的排比,突出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独特风采;后一篇“颁奖辞”中的排比,点明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深远影响。

4.借用同音多义词

例如学生给夏衍写的“颁奖辞”:

包身工,悲惨、无助,受尽惨无人道的压榨;《包身工》,犀利、独到,敢当报告文学之先锋。

文中的“包身工”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被剥削、压榨和欺凌,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罐装了的劳动力”。文中的“《包身工》”是指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小作者用意之深可见一斑。

又如另一学生给夏衍写的“颁奖辞”:

夏衍的十宗“最”——在最黑暗的社会里,他保持着最清澈的灵魂,书写着最真实的文字,记录着最底层人民最惨淡的人生。他用最犀利的语言批判最残酷的剥削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搜集最完整的资料,完成了当时最具社会意义的报告文学作品。

虽然这篇“颁奖辞”没有华美的文字,但它对作家、作品的概括与评价较为全面,形式比较新颖,不失为一篇佳作。

三、评价精辟,哲思高妙

例如学生给罗森塔尔写的“颁奖辞”:

他以报道不“新”的新闻震撼世界,他以不客观的“客观视角”触动心灵。

这篇“颁奖辞”对罗森塔尔的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独特新闻价值作出概括与评价,体现出小作者的辩证思维。

又如另一学生给罗森塔尔写的“颁奖辞”:

他带领我们走进人间地狱般的奥斯维辛,回首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因为沉重的历史不能用和平年代的美好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