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环境管理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pptx
2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
2
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2
第十二章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2
第十三章 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
3
教材与参考书
张承中,《环境规划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郭怀成等编,《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叶文虎等编,《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马晓明编著,《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管理。 ③ 环境管理主要解决次生环境问题。 ④ 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部分。 ⑤ 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 ⑥ 环境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⑦ 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11
环境规划产生的背景
《东京决议》1970年3月国际公害研讨会发表的《东京
决议》,把每个人享有的、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利以及现代 人应传给后代人富有自然美的环境资源的权利,作为基本 人权的一项原则,即每个人、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有享 受良好、安全适宜的生活环境的权利。 环境权的享用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享用环境资源的同 时又必须履行其保护环境不受损害的义务。保障人们享用 环境权和公正地规定享用环境权时所应遵守的义务,就成 为环境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12
环境规划产生的背景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 力的发展”这一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想。
《21世纪议程》 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所通过的《21
世纪议程》中,“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共同追求的发展 战略目标。 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被提到如此的高度,这在人类历史 上是空前的,它也成为环境规划应遵循和追求的战略思想 和根本目标。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全球环境展望是一份反映全球环境状况的系列报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 .P22.《蒙特利尔议定书》在保护平流层臭氧层目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3.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又进一步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并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
P74.人类的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
P75.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大类,政府行为起着主导作用。
P156.人的行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另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行为。
P167.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是指“谁来管理?”和“管理谁?”的问题,是指环境管理活动的参与者或相关方,包括政府主体、企业主体和公众主体。
P178. 环境管理主体:政府、企业、公众。
管理的具体对象: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以及作为这些行为的物质载体的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等.P299. 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经营,一般应包括制定环境目标、规划,绿色设计,绿色营销,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通过和执行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及发布企业环境报告书多个方面。
P2110.公众和公众行为是社会的基石,是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对象。
P2311.环境管理学的形成p26(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4)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文明演替推动力的新阶段。
12.环境管理也可以根据“环境社会系”中的物质流划分,分为区域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企业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四大领域。
从物质流的角度,区域环境是各种环境物质流交流、汇通,融合和转换的场所.P3113.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不可持续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课后思考题答案第10章
第10章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和环境管理1参考答案施工安全控制:在建设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具有控制面广、控制的动态性、控制系统交叉性和控制的严谨性特点。
施工安全的控制程序:(1)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
(2)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
(5)持续改进根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结果,对不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2参考答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制定。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全面性。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1)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2)地面及深槽作业的防护;(3)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4)施工用电安全;(5)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6)在采取“四新”技术时,有针对性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7)有针对自然灾害预防的安全措施;(8)预防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作业造成危害的安全技术措施;(9)现场消防措施。
3参考答案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安全检查的主要类型:(1)全面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
(4)季节性安全检查。
(5)节假日检查。
(6)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4参考答案建设工程安全隐患包括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第十章-环境管理PPT课件
保部门是不行的,只有靠政府才能真正实现协调发展战略。因此 “经济建设靠市场,环境保护靠政府”。
广义的环境管理概念与可持续发展很接近。
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 项规划。
26
(2)建设项目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它的 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 评价; 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17
(二)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 1、从横向的关系看,具有统一管理与各部门
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特点 2、从纵向的关系看,具有中央和地方分级管
理相结合的特点 3、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执法地位平等的特点
18
(三)我国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7条规定,我国实施
环境资源管理的行政部门,包括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15个依 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环境污染防治或者 自然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具体包 括:
2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
教科书: 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 育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关 以国家名义,行使对影响资源和环境的活动进 行指挥、组织、规范、监督的职能,以合理开 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 生态平衡的活动。
3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
chapter1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论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本课程内容与重点
讲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 包括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 生态学原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环境 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等基本理论 等基本方法。同时,针对流域、城市、生态等不同 类型的环境规划和组织层面、产品层面、活动层面 等不同层面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和要求开 展课程的学习,培养同学们在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 设计中综合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学习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现代管理理论、规划与管理的生 态学原理、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 原理以及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分析和综合分析方法的理解与应 用;水环境容量确定、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数学模型、大气 污染物总重控制的A-P值法、生态产业链的结构与构建、循 环经济理念、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等知识点的 理解和综合应用等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环境质量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 发展经 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优劣通过 社会财富的拥有量,环境质量状况,健康与教育水平四个指 标体系来衡量。
环境质量具有可度量性、区域性和反馈性三大特征。 信息: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过去20年里空气质量的提高使 美国人平均寿命延长近5个月。 ①、环境质量的可度量性。 环境质量是由组成环境要素的种类、数量和性质决定。而 环境要素的种类、数量和性质都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方 法进行描述和判定。对环境质量的度量和评价可通过具体的 环境指标来进行。
③、环境质量的反馈性。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习题与答案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各国相继指定了污染控制为主的法规,要求工矿企业在限定时间内达到环境标准,美国把这种环境管理模式称为__________模式。
答案:命令-控制
3.1948年到1963年,美国先后颁布了《》、《》等法律文件,标志着污染控制工作全面开展。
问答题
1.简述现阶段基于末端控制的传统管理模式遇到的的挑战。
参考答案:
①废弃物排出后的净化、处理技术常常使污染物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常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只解决工艺中产生并受法律约束的第一代污染物,而忽视了废弃物处理中或处理后产生的第二代污染问题。对于一些微量污染物的去除,需要投人相当量的新物料和能耗。在生产这些物料过程中又将产生新的污染,而且其资源消耗大大超过实际产生的效益。
第十章环境管理模式习题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___________。
A.材料替代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C.生活垃圾外运D.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参考答案:C
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
B.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答案: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6.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中的第二阶段确定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
答案:三同步三统一
7.国务院还颁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排放者实行收费,
答案:水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
4.鉴于基于末端控制的环境刮泥模式的局限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美国家将__________的重点转向以_________为主,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和相关政策。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精选10篇)篇一:生产环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环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物产环境防范和处理事故的本领,最大程度地防备和减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资产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物产环境实际,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依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企地衔接”的要求,建立“上下贯穿、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物产环境本部、各子公司及所属企业(以下简称“各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本制度所指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指应对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而开展的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理与救援和应急评估等全过程管理。
自然祸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依照本方法执行。
相关规定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物产环境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担负组长,总经理和分管生产安全的分管领导担负副组长,其他领导为小构成员,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营管理部门。
第五条物产环境对本级及各单位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和各单位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重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本单位应急管理领导机构。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七条各单位应当针对重点不安全源、紧要生产装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关键部位、关键生产环节、不安全生产与作业场合、公共聚集场合及重点活动,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订立突发生产安全事件防备和掌控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生产安全事件,编制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理方案,并建立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培训、演练和审核备案等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一、目的。
为了落实环境保护方针,保障员工健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各个环节。
三、环境管理责任。
1. 公司领导层要制定环境管理目标和计划,确保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 各部门负责人要负责本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3. 每个员工都有责任遵守环境管理规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
作。
四、环境管理措施。
1. 减少能源消耗,提倡节约用电、用水。
2. 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废固的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增加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等。
4. 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五、环境管理监督。
1. 公司将设立环境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环境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2. 定期进行环境管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环境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工等。
六、奖惩制度。
对环境管理工作出色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环境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处理。
七、附则。
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公司领导有权对本规章制度进行解释和修订。
3. 所有员工都有义务遵守本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以上为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落实环境保护工作。
物业环境管理
第一节 污染的防治
一、大气污染的防治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 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 SO2、NO、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 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 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第二节 保洁管理
四、保洁管理的操作细则
表10-2 每日清洁操作细则要求
第二节 保洁管理
四、保洁管理的操作细则
表10-3 每周清洁操作细则要求
第二节 保洁管理 四、保洁管理的操作细则
表10-4 每月清洁操作细则要求
第二节 保洁管理 四、保洁管理的操作细则
表10-5 商厦清洁服务细则要求
第六章 物流园区规划
一、物流园区的概念
(1)物流园区是一个空间概念,物流园区与工业园区、科技园
区一样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它是多家物流企业在空间集
中布局的场所,并非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体。
(2)物流园区是集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场所,通过园区内企业提
供的物流服务实现物流综合功能。因此,物流园区是物流网络
体系的重要节点,物流节点可看作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
送中心三级组成,实现不同物流功能的、规模不同的物流设施
集结点。物流园区是综合性节点,集若干功能于一体,有完善
设施的集约型节点。物流园区为各入驻企业提供交通、水电、
通信、餐饮、住宿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3)物流园区是为区域物流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服务的基础设
施集结地。它是在区域物流系统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
2022/9/10
第6章 物流园区规划
Page24
第一节 物流园区概述
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管理计划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个环境管理计划,以确保在进行任何项目、活动或工作时,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保护环境。
该计划将指导项目团队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2. 目标本环境管理计划的目标如下:- 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回收利用;- 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
3. 实施措施3.1 废物管理- 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通过改善工艺和操作方法,降低废物产生的量;- 分类和储存废物:确保废物分类准确,分别储存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 合规处置:选择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合法处置方式,如委托合格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理废物。
3.2 污染物管理- 预防污染:通过采取控制措施,预防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污染物监测:定期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确保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污染物处理:针对产生的污染物,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和方法,确保其符合环境要求。
3.3 资源利用和回收利用-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各种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 推广回收利用:加强废物回收利用工作,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3.4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生态系统:对项目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良影响。
3.5 法律合规- 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 承担责任: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纠正和整改。
4. 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环境管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包括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生态环境状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环境管理计划。
5. 培训和沟通通过培训和沟通活动,提高项目团队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和意识,确保其能够有效实施环境管理计划中的各项要求。
6. 持续改进环境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根据实践经验和技术进步,不断改进环境管理计划,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环境管理概述》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 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将成为
环境管理的重要趋势。
环境管理的未来展望
01
02
03
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技术 创新,全面提升空气、水 体、土壤等环境质量,保 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详细描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 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 展模式。它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支 柱,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 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 性、持续性、共同性和创新性,这些原则 指导着环境管理实践。
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结词
阐述环境管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特点
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科学性等特点,需要综合考虑经济、 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 展。
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 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 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意义
环境管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 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必要手段。
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01
起步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前,环境管理主要关注点是工业污染控制,手段主要
是行政命令和末端治理。
02 03
转型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环境管理逐渐向综合管理和循环经济方向转 型,开始关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强调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 用。
深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管理进一步深化,不仅关注工业污染控制, 还涉及到城市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全球环境问题等多个领域,强调可 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
规章制度。
第二条,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国家和公司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积极参与环境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环境管
理部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四条,公司将加强对环境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
意识和责任感,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五条,公司将进行定期的环境检测和评估,确保生产过程中
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得到有效控制。
第六条,公司将加强对环境保护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第七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环境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环境事故,
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
第八条,公司将定期组织环境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九条,公司将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对环境管理工作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本规章制度由公司环境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以上为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通用10篇)
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通用10篇)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以下简称“公司”)实验室卫生安全以及废弃物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实验工作的生物安全和正常开展实验研究,保证环境和实验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实验室安全卫生以及废弃物管理。
第三条(一)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卫生安全以及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工作。
(二)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卫生安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第二章实验室环境管理要求第四条(一)实验室内不得吸烟,不得吃食品,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二)实验中应配戴正确的防护用品。
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防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他防护用品。
(三)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严禁穿着实验服离开实验室。
(四)实验完成后,实验人员应将容器、玻璃器皿、实验台面等及时进行清洁;试剂、仪器、容器等使用后放回原处;工作台面除必需品外,不得摆放其他物品。
(五)实验人员应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工作服应定期清洗。
(六)消防器材要定期检测,放在便于使用的地方,保证随时可用。
第五条(一)实验废物是指实验室在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二)实验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管理要有专门实验人员负责,并应当接受相关规章制度、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三)实验废物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实验人员应将实验废物放置在双层黄色垃圾袋中,不得超过垃圾袋容积的3/4,袋口封严。
锐器应放置在专用的锐器盒中。
(四)实验人员将实验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并填写《废弃物交接记录》(见附件一)。
第六条(一)化学废弃物是指需废弃的具腐蚀性、易燃易爆性、有毒性、有害性化学性试剂或化学消毒剂等化学物品。
(二)对低浓度的酸、碱废液,可以用大量清水“无限稀释”后排放至下水道,其他废液严禁倒入下水道。
(三)对易燃易爆性、有毒有害性化学物品,尽可能正确详细标示内容物和组成成分,实验人员将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并填写《废弃物交接记录》。
环境管理部规章制度
环境管理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部的各项工作,包括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第三条环境管理部的工作宗旨是: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推行绿色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
第四条环境管理部应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公司各项环保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环境保护第五条环境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并监督实施。
第六条环境管理部应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第七条环境管理部负责对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进行治理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第八条环境管理部应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污染防治第九条环境管理部负责公司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废处理等。
第十条环境管理部应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环境管理部负责对公司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治理效果。
第四章资源节约第十二条环境管理部负责公司资源节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包括节能、节水、节地等。
第十三条环境管理部应制定资源节约措施,推广绿色技术和产品,降低资源消耗。
第十四条环境管理部负责对公司资源节约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评估第十五条环境管理部负责对公司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第十六条环境管理部应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
第十七条环境管理部负责编制公司环境报告,对外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章法律责任与奖励第十八条环境管理部应依法履行环保职责,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十九条环境管理部负责对公司环保工作的法律法规合规性进行审核和监督。
2023修正版10物业环境管理[1]
10物业环境管理10物业环境管理1. 概述物业环境管理是指对房地产物业进行全面管理和维护,包括对物业建筑、设备设施、公共区域等进行保洁、维修、绿化等工作的管理。
物业环境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和物业的价值。
2. 管理职责物业环境管理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清洁卫生管理:负责住宅区内公共区域的日常清洁、垃圾清运、保洁工作,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 设备维护管理:对住宅区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 绿化管理:负责住宅区内的绿化带、花坛等绿化区域的设计、养护和管理,使其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安全管理:负责住宅区内的安全工作,包括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安全设备、加强安全巡查等,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社区服务管理:提供相关的便民服务,如快递代收、报修服务等,解决居民的相关问题。
- 投诉处理管理:负责处理居民的投诉问题,及时解决居民的困扰,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3.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物业环境管理对于保障居民的居住品质、提升物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物业环境的有效管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提高居住品质:通过维护和管理物业环境,保持住宅区内的清洁、整洁,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 增加物业价值:良好的物业环境管理可以提升物业的价值,提高物业的市场竞争力,对物业的长期价值保持和增值起到重要作用。
- 增强业主满意度:通过提供全面的环境管理服务,解决居民困扰,满足居民需求,增强业主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提升物业的口碑。
- 创造和谐社区:物业环境管理不仅包括对物业的维护和管理,还包括社区服务等方面,通过创造和谐社区氛围,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 环境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物业环境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员管理、设备维护、投诉处理等问题,以下是对应的解决方案:- 人员管理: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合理分工,完善培训体系,提高物业人员素质,确保工作质量。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讲义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讲义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一)环境管理的定义环境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1、保障人类健康糟糕的环境质量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例如空气污染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水污染可能导致肠胃疾病等。
通过有效的环境管理,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2、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那么资源将会枯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会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
3、维护生态平衡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环境管理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确保各种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和谐共存。
4、提升社会生活质量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都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愉悦。
二、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环境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这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责任和措施,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二)环境规划包括对区域、城市、流域等的环境规划。
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案。
(三)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建设、规划制定等活动之前,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四)环境污染控制针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各种污染,采取治理措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五)生态保护与修复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等重要生态区域。
(六)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环境管理的实施手段(一)行政手段政府通过发布命令、规定、指示等形式,对环境管理对象进行直接干预。
例如,强制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限制某些污染物的排放等。
第十三篇 第八章到第十章环保管理
1第八章 环境管理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一条本章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兰州石化公司等相关规章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章内容适用于三叶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 环境管理坚持“谁污染、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高水高用、低水低用、中水回用”, “定额储备、专业管理、保障急需”的原则。
第四条术语解释 (一)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新、改、扩建项目中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二)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第五条 本章内容由安全环保科负责解释。
第二节 环境保护责任制第六条总经理环境保护职责 (一)总经理是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负责。
(二)组织贯彻国家、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及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兰州石化公司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为实现公司环境目标、承诺负责。
(三)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环保战略、方针和目标,审定公司环境保护长远规划、年度计划、重大环境保护工程项目。
(四)负责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完善和评审,并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
(五)组织对重大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七条 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工程副总经理(安全总监)环保职责 (一)协助总经理抓好公司生产全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负责公司环保工作计划的落实,对本系统的环境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
(二)在组织、编制、审定公司生产设备、科研规划、计划时,要将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列入其中,并监督实施。
(三) 负责组织生产装置(设施)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的编制,并将环境保护的内2 容一并列入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污染集中处理制度;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14
“新五项”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际政 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规定的调整环境影响评价中所 发生的社会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和,是环境影响评价 的原则、程序、内容、权力义务以及管理措施的法定化。 我国在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中,规定实行环 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度;1986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管理办法》;1998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施行。
20
法律责任力度不够
《条例》在法律责任方面有着明显的改进,专设第五章罚则规 定法律责任的内容。但还是有些内容有待补充和完善。 如《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排污者未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 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 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应处缴纳排污费数额 1倍以上3倍 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 顿。”第二十二条也规定,骗取批准减缴、免缴或者缓缴排污费 的,责令补缴并处应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5
第一节 概述
一、 环境管理的内涵及基本任务
广义来讲,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 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 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 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 极限。
环境管理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环境保护 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环境科学与管理科学融合产生的 一门综合性学科。
6
• 可分为:
国家的、 区域的以 及企业的 环境管理
管理的范围
环境管理
管理的过程
• 环境管理 主要涉及 环境决策、 环境规划、 实施监督 及支持保 障等
3
环境技术管理
制定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技术方针、政策和 技术路线,制定与环境相关的适宜技术标准和规范 ,组织国内和国际的环境科学技术协调和交流,并 对技术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 技术进行环境经济评价等.
11
第二节 环境管理体系
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 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 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 字方针。 在1983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把环 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但在实践过程中,违反排污收费行为的罚款数量是各不相同的, 小到几百元钱,多至上万元,如果一概以罚款 1~3倍而论,有时 罚款数额差距则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范 围很大,容易造成处罚不公正等现象的出现。
21
4、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 量控制为基础,对排污地种类、数量、性质、去向、方式等 地具体规定,是一项具有法律含义的行政管理制度。 我国排放许可证制度目前还处于研究和初试阶段,有多 个省市进行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方面地试点,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环境管理
1
LOGO
太湖的污染及治理
2
太湖的污染及治理
为什么说被污染了?
环境管理
评价水质 实验分析 污染源调查
污染机理研究 分析污染原因
提出污染治理方案
技术、政策、经济 法律、政策、经济
3
技术支持
• 环境管理涉及环境监测、环境 预警、环境统计、环境信息等
7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层次上的原因:
基于这样的认识,环境管 理的基本任务也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转变人类社会 一系列基本观念;二是调 整人类的社会行为。 二是社会行为层次上的
一是思想观念层次上的
对污染因子的规定不够完善
《条例》对大气、海洋、水体、固体废物、噪声这5种 环境的污染因子征收排污费。而近年来,热污染、光污 染而导致的环境损害案例时有发生,但由于法律对这些 污染因子的规定很少,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规定,从而造 成了受害方求偿无门。建议《条例》能进一步完善对污 染因子的规定,将光污染、热污染等纳入管理的范畴。
8
二、环境管理的特点
1.综合性 环境管理的 综合性是由环 境问题的综合 性、管理手段 的综合性、管 理领域的综合 性和应用知识 的综合性等特 点所决定的。
2. 区域性 环境状况受到地理位 置、气候条件、人口状况、 资源蕴藏、经济发展、生 产力布局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环境管理的区域性正 是由环境问题的区域性、 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资源 配置的区域性、科技发展 的区域性和产业结构的区 域性等特点所决定的。
2)区域环境管理
3)部门环境管理
10
2. 从环境管理的性质划分
首先制定好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 ,然后用环境保护规划指导环境保护工作,并根据实 际情况检查和调整环境规划。
1
环境计划管理
2
环境质量管理
组织制定各种环境质量标准、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 评价标准及其监测方法、评价方法,组织调查、监 测、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 势,并制定防治环境质量恶化的对策措施。
17
3、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 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 这项制度是运用经济手段有效地促进污染治理和新技术 的发展,又能使污染者承担一定污染防治费用的法律制度。 全国征收排污费的项目有水、气、固体废物、噪声、放 射性废物等五大类113项。 国务院于2003年1月2日公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条例》在缴费主体、收费标准、排污费的使用管理、法律 责任等方面都比1982年2月5日颁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更加完善。
强化环境管理
A、逐渐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B、加 强和完善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 C、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
13
三、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一)八项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老三项”制度
16
案例
太原二电厂“灰水浓缩系统”的浓缩池边,与扩建机组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节水系统经过1年多 的运行,现在节水效果很好,全厂重复用水量达到7万多吨, 新鲜水补充量只有1000吨,重复用水率达到98.5%。 在太原市,像二电厂这样在新建和改建项目中同时建设节水 系统的单位越来越多,大型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普遍在90 %以上。
间接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间接污染源也应该纳 入《条例》管理的对象,成为排污费的缴费主体。 如对土地污 染源造成的水污染,由大型冷库、高速公路、购物中心等间接污 染源造成的大气污染等,《条例》中并无规定,所以对间接污染 源的管理就成了《条例》中的空白。
19
3. 群众性 每个人都生活在 一定的环境中,同时 人们的活动又作用于 环境,环境保护是全 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 利益。因此,开展环 境管理除了依靠专业 力量和专门机构外, 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广 泛参与。
9
三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的实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发展,环境管理与环境立法、环境经济等 紧密联系、相互交叉。环境管理的内容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划分。
12
二、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
一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的、地方的和各行各业的中长期和年度经济 社会发展计划;二是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三是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
谁污染谁治理
A、规定企业在技术改造中控制污染是一项重要目标,并规定防治污 染的费用要占总费用的7%。B、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资 金主要由企业和政府筹措。C、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
1.根据环境管理的范围划分
1)资源(生态)管理
生态管理的重点是对自然环境要素(自然资源)的管理,主 要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主要包括水资源管 理、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和生物资源管理等。 区域环境管理包括整个国土的环境管理、省区的环境管理、 城市环境管理、乡镇环境管理及流域环境管理等。其主要内 容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对发展进行环 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提出保证措施与实施手段, 同时进行环境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建立优于原生态系统的 人工生态系统。 部门环境管理包括能源环境管理、工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 管理、交通运输环境管理,商业及医疗环境管理等。
15
2、“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工程建设,其防治 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投产。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独创的,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初 防治污染工作的实践,标志着我国在控制新污染的道路上迈 上了新台阶. 1986年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由国务院环境保护委 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联合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 理办法》 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并具体规定了“三同时”内容。
22
我国的排污权交易的两个成果实践
案例一: 江苏省是国家环保总局和美国环保协会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试点。中国 排污权交易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就出现在江苏省。 2002年夏,江苏省太仓市计划扩建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太仓港”),公司每年要多排放二氧化硫2000吨,且江苏省排污总量控制 指标已无存量,“太仓港”的扩建工程面临搁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太仓港”同江苏省环保厅进行了多次磋商。电力供应与环境保护,鱼与 熊掌如何兼得?以往的做法就是依靠行政手段从其他的厂商那里硬性拿到 排污指标,即强行要求其他厂商缩减排污量。最终的结果是,实施排污权 交易方案。当时南京下关电厂刚经过烟气脱硫系统改造,下关电厂每年二 氧化硫的实际排污量比环保部门核定的总量指标减少了3000吨。在江苏省 环保局的协助下,“太仓港”与南京市下关发电厂达成协议:从2003年7 月起至2005年,“太仓港”每年从南京市下关发电厂异地购买1700吨的二 氧化硫排污权,并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支付170万元的交易费。双方还商定 到2006年之后,将根据市场行情重新决定交易价格。“太仓港”的扩建工 程由此得以如期投产。据南京下关电厂环保处负责人陈伟宏介绍,下关电 厂不仅生产未受到任何影响,还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这对下关电 厂以及其他电厂实施脱硫改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