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成人二语习得中的石化_评介_谢昂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 中介语石化现象中介语石化(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把学习的外语进行思维处理,但最终产生的不是原汁原味的外语语言特点,而是保留其本身的母语语言结构的一种言语。
中介语石化也常常表现为学习者在说话时经常同时使用自己的母语特征、母语语音。
一般来说,当学习者来到一个外语环境,和一些母语者同时说话时,他们会憋住自己的母语,采取些许的外语发音,并取得一定程度的口头回复,但这些口头回复只是母语的表达方式,无法完全显示出外语的特点。
这就是中介语石化的现象。
2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中介语石化的出现,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外语教师要尊重母语的影响,改变中介语石化现象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帮助学习者发现他们自己的母语对学习外语的影响,并尽量避免这种影响。
学习者要清楚它们自己的母语结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学习外语的过程,并加以利用,使自己掌握外语者的特点,不被自己的母语模式所约束。
其次,外语教学应考虑重视学习者的自身因素。
有些学习者学习外语时,会受到自身的特征影响,例如遗传背景、个性类型等在中介语石化的形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是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外语教师在教学时就要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
最后,外语教师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外语教学时,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动机是重要因素,在班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学习者有意识的让自己的外语进行改变,从而减少中介语石化的现象。
总之,中介语石化的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要求教师要尊重母语的影响,有认识到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减少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的现象,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外语。
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分析
二
பைடு நூலகம்
习得呢? 或者在何种程度上 , 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二语习 得呢? 尽管乔氏提 出利用“ 语言输人” 语言输出” 和“ 看待学习者获得的语言知识是来自 语言输 ^ . 还是语言习得机制 , 即如果学习者 了 触到的语言输入中获得的, 那么这种规则只能来自于学习者大脑中固有的语 言习得机制 , 但这方面的研究结论并不—致 , 只是—般都认为: 第二语言学 1 ) 习者具有某种形式的普遍语法知识, 但不如本族语那么完备。2普遍语法对 ) 二语习得影响不大, 第二语言习得者与普遍语法的关系和年龄很有关。3 ) 第 语言的参数至少在—段时间内影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认识, 某些迁移性 的错误就是这么来的。 不管怎样“ 对比分 馏泱二语习得 已 析’ 退出了历史舞台。 1 偏误分析。 O 2 2 世纪 6 年代末, o e提出了‘ 0 Cr r d ‘ 偏误分析” r r nl s e o aa ) r  ̄ 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对 比研究’ 与‘ l 不同, 它的着眼点是学习者的语毒 哭进 镤 , 而对产生错误的原因开展探讨和研究 , 且 并 认为某些偏误可以从“ 语际” n (— i 介语的—般特点和中介语最显著的特点: 石化。 d ) 而另外一种偏误贝 是由“ 4 语内”i n i u) ( t n a ndg 1 对 比研究。“ . 1 对比研究”cn atea a s ) 由 Ld (9 7提出的, t iga 影响的角度加 以解释 , (ot s v nl i 是 r i ys ao 15 ) e nu1 Ld 认为, ^ ao 们倾向于将 自己的母语的语言形式及其意义以及与其相联系 因素导致的。 所谓语际影响 , 即语际干扰性误差或母语干扰性误差, 指的是把 这个房间 的文化迁徙到另—种语言( 通常是第二语言) 的学习中去。 语言之间的差异是 本族语或方言的语言习惯带到第二语言中从而造成了错误。例如“ 第二语言习得的障碍和阻力 ,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 , 学习中 最为困难的地 有人” 犯语际错误的学习者会说成:h o a po l( T i l m hs ep . so e 实际 t : e 是 T r h e 方就是第二语言与母语差别最大的地方。 语言迁移”1 g aet nfr 以“ (a ug as ) n r e 为 a ep i r m 。 r p ol i t s o )犯这种聿i 显然悬眩 e enh o {昊 } 汉语模式硬造出 来的句子。 所 即语内干扰误差, 非母语干扰误差 , 目的语干扰误差 , 指的是由 理论基础的这一观点强调外语教学的关键是预测母语体系对第二语言学习 谓语内影响 , 的影响, 并相应地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两种语言的差别上。 于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规则未掌握好或理解有误或—知半解而导致的错误。 “ 对比研究” 体现了‘ 为主义” e ai i ) 钎 ( hv r m 的语言习得观: b os 即刺激一反 例如初学英语的 ^ 会说出“ eicm &这实际 E H o e” s 混淆了‘iicmn. 'e s o i ” l g和“ 应理论。因此, 外在的语言学习环境因素( 包括学习者已 经掌握的 母语) 是第 H o e 两个句式。 e ms c ” 另外—个例子在表达‘ ‘ ^ 那个 快要死了” 的意思时, 初学 语的人就好 ‘ ) 宣 南 人c 死尢 、 ” 弓。 , 而实际 E 应该是“ 人 搋 l 南 I : 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所在。 根据这一观点, 二 第 语言习得就是克服 母语干扰, 形 日 成—蚕斩的语言习惯自 过程。 g 这似乎说明 学外 一南弓。” 这是因为混淆了“ 和“)) ) 。 0为” ,,南为” 的用法。 中去学习最佳。 因此 , “ 对比分析” 是行为主义的产物 , 偏误分析” 而“ 则是认知心理语言 到了 2 世纪 6 年代, O 0 行为主义的语言习得观 受到了心灵_  ̄( e a 学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体现。 : mml E — i ) s 语言习得观的批评和挑战。 m 其代表 ^ 、 C o sy C o sy 物是 h m k 。 h m k 认为行为 “ 偏误分析 ” 的贡献之一是改变了不少教师对“ 语言偏误” 的典型看法 , 主义的观点无法解释语言习得中的两个基本事实 : 儿童能够创造性地使用 即: 1 ) 语言偏误是需要彻底根除的学习障碍。 o e' , Cr r d  ̄ 学习者的语言牖 吴 {反 语言, 能够理解和蝴 j 以前从未听到过或接触过的语言;) 使是在有缺陷 映了学习者当前所掌握的语言体系, 2即 对我们了解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具有积极 的语言环境中, 儿童依 然可以系统地获得母语。 因此, 外在因素无法充分解释 意义。“ 语言偏误’ 提学习者试图对语言体系进行判断的庠现, r听 是他f b 语言习得, 包括第二语言习得。 心灵主义对语言习得作出的解释是, 类生来 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归纳并试图 ^ 使之规范的体现。从这点上说, 学习者的 就具有习得语言的认知机制,即:语言习得机制 ( n aeaq it nd— 偏误不仅对语言教学研究有启示, 目对心理学和语言学也有重要的研究价 1 g g c usi e au io 而 引言 经常有人这么问道 : 了 学 十多年的外语了, 现在想要提高但总感觉到停 滞不前, 不知如何提高才好? 怎么我的外语越学越退步了 起栅 呢? 地 拿起教科书准备对 自 己的外语大动一番手术, 过了几天 , 就停止了, 反正都十 多年了, 就这么样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有兴趣的坚持下去呢? 总之学外 语还得需要环境, 最好到国外呆着, 学不好的, 国内 不是吗? 以上问题我1经常听到 , 门 现以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为分析的突破 口, 针对以上的问题逐一试图 进行解答 , 希望能对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 同时也希 望躯对促进学习者 自 身的外语水平上的提高提供一点帮助。 1 石化这—术语是怎么来 的 既然淡到石化, 我们有必要对它这一定义提出的历史作一简单的回顾。
浅谈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石化现象
文化长廊浅谈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石化现象赵庶栋 辽宁大学摘 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呈现出动态的、多样的发展过程。
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理论(也叫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既非母语也非中介语的语言系统。
当学习者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第二语言语法、语义和语音等方面的往往会停滞不前,由此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进入到了瓶颈期,很难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突破,这就是语言学中的语言石化现象。
本文主要阐述了产生语言石化的几种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Selinker;中介语;语言石化作者简介:赵庶栋,山西孝义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196-01一、语言石化的定义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一个时不时会出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成为了一个人说或写一门语言方式的一个不变部分。
[1]二、语言石化产生的原因2.1语言迁移迁移可以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
显然,导致语言石化的母语迁移属于负迁移。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经常对母语中的词汇,句法,甚至语音进行生搬硬套,产生了很多不地道的英语表达。
绝大多数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即使学习了一门外语很长时间,仍然无法克服他们的“外语”,甚至产生了像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语言。
并且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区分长短音上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在语音层面上,像sheep和meat这样的单词通常发音为“ship”和“mit”。
在语法层面上,由于母语影响,学习者使用中式英语的频率很高。
*He is doctor。
(冠词)*The price of the coat is very expensive.(搭配错误)2.2培训迁移培训的迁移主要是由于外语教师对目的语使用不地道,讲授方法不当导致学习者产生对外语的错误理解。
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摘要:中介语作为学习者自身构建的一种语言系统,具有动态性和过渡性,与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中介语往往会出现石化现象,这对于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有一定的限制。
基于此,本文综合分析以往研究,重点讨论了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概念及其成因,并且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促进二语习得者的学习。
关键词: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教学启示1972年Selinker发表了一篇题为Interlanguage的文章。
他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
中介语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与学习者的母语相区别,又与目标语不同。
当今中介语研究已经有四十年多的历史了,其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中介语具有石化性、目的性、阶段性等特征,本文围绕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展开论述,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考察,进一步阐述中介语石化现象界定、产生原因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启发。
1、中介语石化现象1996年Selinker重申“石化现象”的定义:“语言石化现象表现为外语学习者中介语的某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及系统性知识倾向于固定,而这些知识并不受学习者年龄和目的语学习量等因素影响。
”1.1定义Selinker 认为,中介语石化是指二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活动、规则和次数体系日益固化和定型的过程。
无论是成年学习者还是儿童学习者,都有可能发生石化现象。
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在进一步熟练掌握该语言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直到最后,呈现出止步不前的瓶颈状态。
此时,这门语言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定型了,学习者对材料的概念性理解将难以获得进一步的提高,石化是语言学习中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停滞现象。
中介语的石化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多个语言层面,如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常见的“中国式英语”现象,初学者可能会根据汉语思维说出“I very thank you”这种既不像汉语也不像英语的语言。
论二语习得中“石化”的定义及其特点
t n) 概 念 , 明 确 指 出 , 化 是 中 介 语 最 明 显 的 l 的 o 并 石
特 征 [ 。此 后 , 化 现 象 成 为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研 究 中 1 ] 石
的 热 点 话 题 。 国 内外 学 者 纷 纷 就 此 展 开 研 究 , 取 并 得 了丰硕 的成 果 。 随着 对 石化 现 象 研 究 的逐 渐 深 入 , 的 定 义 或 补 充 定 义 不 断 出 现 , 起 了 理 解 上 新 引
的混 乱 。 下本 文将 讨论 石化 这一 概 念 的嬗变 及其 以
特征 , 望 对理解 石 化 的成 因和 二语 习得 过程 有所 希 启 示和 帮 助 。
的 心 理 过 程 , 过 程 结 束 后 的 结 果 , 成 的 整 个 过 是 形
程 是 不 可 知 的 ”5。可 见 , 认 为 石 化 既 是 过 程 又 是 [ ] 他 结 果 。B e — o a 宣 称 , 人 们 很 早 就 注 意 到 二 语 ly Vr m n “
典 》 对 石 化 如 此 定 义 : 石 化 是 二 语 或 外 语 学 习 过 也 “
程 中 有 时 出 现 的 一 个 过 程 ” ] H。 然 而 , 些 学 者认 为石 化 既 是 过 程 又 是 结 果 。 一
Vy os y认 为 , 化 是 “ 经 自 动 化 了 或 机 制 化 了 g tk 石 已
一
、
引 言
S l k r 9 2 年 首 次 提 出 “ 化 ”(o s ia ei e 1 7 n 石 fsiz — l
介 语 永 久 地 停 止 发 展 的 过 程 , 。可 见 , 认 为 石 , [ 他
化 是 一 个 过 程 。 《 曼 语 言 教 学 及 应 用 语 言 学 词 朗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共6页文档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方面遇到一些难于突破的语言问题。
这些问题使学习者语言能力仿佛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像初学者那样稳步提高,进一步发展。
这种现象就是外语学习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领域的关注。
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
一、中介语理论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提出,指学习者在二语习得某一特定的阶段所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
中介语的语言体系具有独立性。
这种语言体系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而是二者之间的过渡语,并具有母语和目标语的双重特征。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习得二语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有关知识不断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这一体系循序渐进地向目的语靠拢,无限接近于目标语言,但完全意义上的到达目的语是不可能的。
中介语具有系统性、过渡性、可变性、创造性、渗透性、反复性及石化性等特点。
其中系统性和过渡性是中介语的重要特点,而石化性是最受学习者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特点,也是最让大家感到迷惑的特点。
二、石化现象的涵义Selinker(1972)提出中介语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语言石化”的概念,用以描述语言学习的停滞现象。
自从Selinker提出石化的概念以来,语言研究者不断的从各种角度对它做出了解释。
Selinker和Lamendella(1978)把它看作是控制中介语表面运用的潜在机制,学习者的中介语在还没有达到目的语的模式的时候就永久停止了,而且这一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和语境,与学习者的年龄和受到的指导无关。
浅析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 I n t e r l a n g u a g e ) 的概念 。他指 出 , 中介语 是外语 学 习者 使 用 的一种 特殊的语言体 系 ,它介于母语 和 目的语之 间并 兼有 目的语 和母语 的特征 。 虽然 中介语有别 于 目的语 , 但
是却可 以逐步 向其靠 近。 中介语 最明显 、 也最令人 困惑的
善
0 丌1
Z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任 何 阶段 以及 各 个 语 言层 次 上 都 会 出现 。 了解 中介 语 石 化 现 象 的 概 念 、 类型 、 产生原 因, 能 有 效 提 高 二
语 习得 者 目的语 言 的 学 习 水 平 。
关键词 : 二 语 习得 ; 中介 语 ; 石化 现 象; 学 习策 略
量 窨
季
中图分 类号 : H 0 3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5 6 4 6 ( 2 0 1 3 ) 0 2 — 0 0 3 8 — 0 2
蚕 蚕
善
第二语言学 习的过程是一个 漫长而又渐 进的 内化 过
程 。在这个 过程 中, 经常会 出现这 样的现象 : 二语 习得 者
一
( 一) 语 言石化 现 象产 生的 内因
1 . 学习动机
学 习动机是 学习者 内心长 久稳定 的一种 学 习态度 。 般来说 ,学 习动 机分为两种 :工具性 动机和综 合性 动 机 。工具性动 机指的是学 习者对语 言 的学 习是为 了某种
会 改变 ” 。1 9 9 6 年S e l i n k e r 重 申对石 化 现象 的定 义 时说 : “ 语言 石化 现象是指 外语学 习者 的过渡 语 中的一些语 法
论二语词汇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论二语词汇习得中的石化现象作者:鲍娟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3期[摘要]很多二语学习者在经过数年的学习之后,词汇能力大都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状态。
这就是所谓的词汇认知的石化现象。
导致这一现象的要素不是单一的,内因和外因都对其有所作用。
内因主要是由于地域差异和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外因则涉及的因素较广。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防止石化的产生:1.提高词汇输入质量,降低母语负迁移;2.创造词汇输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3.注重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同时输入。
[关键词]石化现象词汇习得二语学习[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23-02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就如同砖石对于建筑楼房一样。
著名学者威尔金斯(Wilkins)[1]曾说过,如果没有语法,很多东西将无法表达;然而,如果没有词汇,任何东西都无法表达。
词汇量的多少和词汇知识掌握的程度都决定了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一、石化的概念石化的概念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 (1972)[2]提出的。
他认为二语学习者中有95%的人不能最终达到目的语的水平,而是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里奇(Leech,1974)[3]也曾提出了“石化现象”(Petrifaction),来指一个词条的约定俗成的意义转变成其习惯用法的固态化(Solidifying)这一现象。
里奇使用这一术语来说明英民族使用英语词汇时常使其外延意义缩小的现象。
总之,石化现象不单纯指贬义的语言错误,正确的语言形式也会石化,它是指在外语学习中不时出现的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性地成为一个人说或写一种语言的方式。
在二语学习者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音位、词法、句法、语义、篇章和语用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并且出现在语言学习的任何阶段。
二、词汇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一)内因1.地域差异。
二语习得石化现象探析及启示
8 .文学 评论 2
二语 习得 石化 现 象探 析 及 启 示
久石 化 的产 生 。
要 能 够 比较 有 效 地 促 进 第 二 语 寿的 习 得 , 就 必 须 浸 入 目标 语 环 境
中,学习者所接受到的 目标语语料 的数量越多 ,并且质量越高 ,效 果就 往往会越好 。如果我们的教育模式都仍然是 以 “ 满堂灌 ” 为主 ,学生是 属于被动 的语 言接受者 ,学生总是根据教科书 去背诵和 记忆 单词 ,进“ 单词测验和 听写 ,应付考 试,往往对词汇的背景 知识 小大清楚, 出不知 道其中的文化意 义,也更加谈不 词 i 藉进行 的横 向比较 和 解 当在 质 量 和数 量 l,语 料 的输 入 都 是 比较 缺 乏 的 时候 ,学 牛 就 会 转 而 向 母 : 语 汉 语 寻求 语料 的补 偿 , 南于 汉 语 和 二 语 的 差 异 ,语 的石 化 现 象 现
习者达到一定年龄 ,大脑便 失去灵活性 ,结果是几法 习得或掌擗某些 语 言特征。
外 因 :1 语 言 输 入 与输 出之 间存 在 比较 大的 不 平衡 .
力不能缓解这一状态,这就 是中介语石化现象。本文从 内 、外 冈两方 面 对 此 做 了 分 析 ,计 提 出 了相 应 的敦 与 学 的 对 策 。 二 、石 化 现 象 的 定 义 及 分类 中介语 (nel gae i r nu g)最 先是 由 St k r(9 2 提出来 的,指 的 t a ei e 17 ) n 是外语学 习过程 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 介于母语和 目标语之间 的过 渡性语 言 。 中介 语 石 化 (os i t n 这 一 慨 念 被 Sl kr( 9 2 提 出 以 来 fslai ) iz o ei e 17 ) n 就在二语 习得领域得到广泛认。Sl kr ei e 认为 :“ n 语言石化现象 是指外语 学习者的中介语 中保 留与它的 目的语有关的那些石化 了的语 言项 目,语 法规则及 次系统特征 ,它们不受外语学习者的年龄以及 目的语学习量的 影响。石化 了的结构 以潜在 的方式存 在,虽然在表 面 』认为 已被 清除 , 但始终有 可能在学 习者 的语言输 出中重复 出现” 。也就是说 ,语言石化 现象可以在学习者学 习任何 阶段和语言结构的任何层 次中出现 ,是一种 必 然 现 象 。 对 于学 了多 年 的外 语 学 习 者 来 说 ,石 化 了 的 语 言 项 目 ,语 法 结 构 等 更 为 明 和 突 出 。 石化现象按 其性质 又可分为暂时稳定化和永久性 石化两种。 中介语 形 式 的暂 时 稳 定 化 是 产 生 永久 性 石 化 的预 兆 。 李 炯 英 (9 9 19 )认 为这 一 区分对我国外语教学具 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不同的外语学习者存 中介 语 连续体的不同位置 L可产 生不 同的石化现象 ,并不同程度地折射 出学 习 者 目的语知识和具体运用的不 足之处 。因此 ,采取有效的措施可 防止 永
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及对教学的启示
学的积极作用 。帮助学生消除情感障碍 。
综上所述 .引起学 习石化 现象的原 因很多 ,需 要人 们
进一步 探究分析 。但 我们也可 以看 出 ,石 化现象 在语言 学 习 中是很 普遍 的现象 .应 当科 学地认知 它 ,并根 据其形 成
流 。不仅 因能力有限不敢尝试 ,更多的还是存在 畏难情绪 ,
形式 。
石 化现象 是 由于一定 的原 因逐渐形 成 的。 只有 针对 石 化形 成 的原 因逐个将 其克服 ,才能避 免石化 现象 。具体 可 以参 考下 列方法 : 1 . 转 变学 习态度 。保持 积极 的学习态 度才 有可 能学好 外语 。在 学习过程 中遇到错 误和障碍 是很正 常 的 ,不能 消
更 要补充该语 言发源地 的人文历史 知识 。让学 生感悟 文化
输入 质和量都 达不到 要求 ,感 情过滤作 用不佳 ,输 出 目标
语 的障碍 ,以及 目标语 的形式转换学 习不 佳。
二 、石 化 现 象 对 外 语 教 学 的 启 示
差 异 ,并加深对 这些不 同点的印象 。此外 ,在 训练学 生使 用外语时 ,还需 要着重强 调使用 目标 语 的表达逻辑 和文化
和外 因。 内因分 为年龄差 异导致 的学 习接受能 力差异 ,以 及对外 语学 习的兴趣 浓厚程度 。外 因则 包括 了 当地 的社会 文化环 境和外语 学习环境 。S i m s 认 为石化 的产 生与学 习态 度有 很大关 系 :一是学 习者 与他人交 流时 ,聆 听者 没有及 时纠正 其错误 ,认 为可 以基本 听得懂意 思就足 够 了 ,这些
6 . 理 解文化差 异 。很多人 学 习外语 多年还 不能很好 地 与当地人交流 ,不是 因为语 言水平过低 .而是 对 当地 文化 不够 了解导致交 流存在理 解差异 。每种特定语 言都是 特定 文化 的精髓体现 ,每种文化都 存在 着一定 的差 异 ,必 然会
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作者:高春慧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5期摘要:语言石化现象是中介语最主要的特征,而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中介语是一个普遍且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很有必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石化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成因,最后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希望这些分析能够更好的学习第二语言。
关键词:语言石化;原因;对策一、语言石化的概念石化现象的存在虽然得到了二语习得领域的广泛认同,但许多学者对石化概念的界定却有所不同。
石化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首先提出,“语言石化是一潜在机制(mechanism),指无论学习者年龄多大以及无论他受到多少目的语教育,都控制着其中介语中的表层语言运用”。
后来许多学者对 Selinker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解释。
尽管石化的定义不尽相同,然而,大家都公认语言石化现象可以在学习者的任何阶段出现,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即使在最理想的学习环境中也会出现过早停滞,石化的结果也是比较顽固的。
二、造成语言石化的原因(1)内因。
学习者内在因素是引起语言石化现象的直接原因。
例如,年龄;自身缺乏文化融合的愿望。
由于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学习者不努力去接受目的语的文化模式;自身没有主动改进的意识。
(2)外因①语言输入与输出失衡。
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课堂里,特别是大班教学,知识点满堂灌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使语言学习者成为被动的语言接收者。
教师大量讲解分析语言点、知识点,或谓之为考点。
结果是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背了很多词汇,由于缺乏有效、足够多的语言实际运用,客观上无法保证学生获得完整的语言输出能力和信心。
②学习策略不当。
Selinker发现学习策略运用不当是导致语言石化的外因之一。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输入或学习中遇到难点或难的语码时所采用的辅助记忆和克服语码障碍的策略。
这些策略可能导致某些习惯的沉淀,而不当的策略会导致石化的产生。
浅谈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石化现象
浅谈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石化现象作者:赵庶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6期摘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呈现出动态的、多样的发展过程。
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理论(也叫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既非母语也非中介语的语言系统。
当学习者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第二语言语法、语义和语音等方面的往往会停滞不前,由此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进入到了瓶颈期,很难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突破,这就是语言学中的语言石化现象。
本文主要阐述了产生语言石化的几种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Selinker;中介语;语言石化作者简介:赵庶栋,山西孝义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1一、语言石化的定义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一个时不时会出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成为了一个人说或写一门语言方式的一个不变部分。
[1]二、语言石化产生的原因2.1语言迁移迁移可以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
显然,导致语言石化的母语迁移属于负迁移。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经常对母语中的词汇,句法,甚至语音进行生搬硬套,产生了很多不地道的英语表达。
绝大多数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即使学习了一门外语很长时间,仍然无法克服他们的“外语”,甚至产生了像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语言。
并且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区分长短音上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在语音层面上,像sheep和meat这样的单词通常发音为“ship”和“mit”。
在语法层面上,由于母语影响,学习者使用中式英语的频率很高。
*He is doctor。
(冠词)*The price of the coat is very expensive.(搭配错误)2.2培训迁移培训的迁移主要是由于外语教师对目的语使用不地道,讲授方法不当导致学习者产生对外语的错误理解。
二语词汇习得中石化现象的认知分析
二语词汇习得中石化现象的认知分析二语词汇习得石化现象研究综述摘要: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词汇又是二语学习中的核心环节。
词汇习得石化会影响二语学习者知识的掌握和二语水平的突破性提升。
对比分析近十年国内的研究,以词汇习得的广度和深度为基点,着眼于二语词汇的心理表征过程,分析词汇石化的表现与成因,探讨词汇石化的消解策略,为教和学提供有效对策。
关键词:词汇石化词汇深度教学对策词汇是语言中有意义的最小自由单位。
句、段、篇章的构造及思想的传递都离不开词汇,语音和语法的学习也以词汇为基础。
无论学习何种语言,词汇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
二语研究者越来越注意到词汇的重要性,他们发现,学习者的二语词汇从快速发展到趋于平稳到停滞不前,出现了石化现象。
因此国内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词汇石化现象。
一、二语词汇石化基本概述(一)二语词汇的心理表征Levelt(1989)将心理词库表征分为两大类:词目(1emma)和词位(1exeme)。
词目包括词义和句法,词位包括形态和语音。
母语词汇表征中,词条的这些信息高度融合,打开一个词条,就能获取所有信息。
二语习得者一般都具备母语心理词库,在习得二语词汇时,他们会借助该词库的概念与二语词汇建立联系。
Jiang(2000)把二语词汇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形式阶段(formal stage)。
该阶段,二语词汇中没有词目内容,只有形式信息,二语习得者通过母语对等词来认识二语世界中的概念。
第二阶段为母语词目中介阶段(L1 lemma mediation stage),这时二语词条中包含母语的词义和句法以及二语自身的拼写和发音信息。
第三阶段为二语整合阶段(L1-L2 integration stage),该阶段二语词条的所有信息高度整合,并融入该词条。
(二)二语词汇石化的表现词汇石化现象研究是从中介语石化现象提出后开始的,但研究者们对词汇石化这一概念看法不一。
中介语石化被认为是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其语言特征或者其他与语言相关系统的发展处在稳定或不发展阶段的现象,也可能表现为某些错误的语言信息重复出现的特征。
试论二语习得中的语言石化
一
解, 因为语 言迁移简 而言之就 是指 的母语 干扰 。二语 习得 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往往 已具备一 定 的母语知 识 , 语言 对 的一般知识和整体认知能力 也都具 有一 定的基 础 , 些常 这 常形成 了对二语习得的影 响 , 即专家所 说 的语 言迁 移或母 语干扰 。母语干扰的表现形 式可分 为两 种 : 是语 际错 误 一 (n rn a e o ) 如 a huh bt 。二是 中 国式 英 it l g l r r , l o g … u 等 ei u r s t 语 。如下两例 :
第3 1卷 第 4期 20 09年 7月
湘潭 师范 学 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n l f in tn N r l n esy S c l c n eE i n o ra o a ga oma i ri ( o i i c d i ) X U v t aS e t o
启迪。 关键词 : 二语 习得 ; 言 石 化 ; 语 ; 移 语 母 迁 中 图 分 类 号 : 34 H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4 2 20 )4— 2 3—0 10 4 8 (0 9 0 0 2 2
长 久以来 , 人们就注 意到二语 习得者在学 习该 语言一 段时间后 , 他们的二语水 平往往会 停滞不 前。尽管 他们有 许 多机会接 触该 语言 , 习认真 努力 , 结果 却并 不 令人 学 其 满 意 ; 管有 突破 与提 高 , 很 难 达到 本 族 语 言 (nt e 尽 却 av i l gae 的熟练程度 ( r c ny , 就是人们 常说的语言 a ug ) n po i c )这 i fe 石化 (os i t n 现象。 fsiz i ) la o 语言石化这 一概念 一经 提 出 , 备 受关 注 , 为 二语 就 成 习得过程 中一个重要概念 , 同时也成为 二语 习得理 论建构 中一个不可 回避的 问题 。随着语 言石化研 究的增 多 , 人们 发现正确面对 和处 理石化 现象 , 寻找有 效 的解 决途 径 , 有 助于更好 、 更快 、 更便捷地 习得二语 , 从而 达到二语 与母语
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探讨论文
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探讨论文摘要: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的常见现象,也是外语习得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探讨石化现象的起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质量。
笔者借助有关的语言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习作,对发生在学生英语习作上的语言石化现象加以研究,并为此提出一些防范的措施。
“语言石化(僵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理论一文中提出的。
按照塞林克的定义,“石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次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都不会改变。
”塞林克把石化看成是存在于中介语中的一种心理机制,无法消除,它可以出现在语言学习的任何阶段。
换句话说,如果中介语随着学习者的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加大最终却没达到目的语这个终点,也就是语言结构系统(如语言项目、语法规则、系统性知识)不再有进一步发展,而是趋于固定甚至是停顿的状态,这就是语言学习中的石化表现。
石化(fossilization)可分为暂时性石化(temporaryfossilization)和永久性石化(persistentfossilization)。
由于石化是外语学习的普遍现象,探讨石化的起因以及如何避免石化也就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课题。
尤其是针对处于大学阶段的语言学习者,他们中的语言石化现象大都属于暂时性石化。
如果辅以恰当的语言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这种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本文从中介语发展过程特点以及石化产生的原因来分析在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
1石化现象的起因塞林克认为95%的二语学习者会产生石化,所以石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内、外因素造成的。
除了学习者的内部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等自身内部因素对石化产生影响外,它还会受到诸如语言环境、教学方法、教材设置等外部因素的制约。
浅析二语词汇习得的石化现象
浅析二语词汇习得的石化现象一、引言语言作为人类文明沟通的工具,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碰撞、融合提供重要基础。
词汇作为语言范畴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运用语言交流和表达,在任何一种语言学习过程中,词汇教学都作为必要课程存在。
尤其是在二语学习过程中,词汇的掌握与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语学习者听、说、读、写的能力。
随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论是在真实的社交场合中,还是在语言学习课堂的模拟语境下,越来越多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面临词汇石化困扰,学术圈就词汇石化的普遍现象展开多维探讨。
二、二语词汇石化的基本概述(一)石化现象石化现象是指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中介语状态下无法完全掌握第二语言系统的现象,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容易停滞不前甚至学习能力下降。
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 于1972 年提出,并确定了石化现象的含义:石化是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机制,受二语学习者所青睐,且石化现象与二语学习者的年龄和目标语言无任何关联[1]。
1978 年,Selinker 重新定义石化现象,其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石化现象必然存在,不受二语学习者态度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至1992 年,Selinker 更新关于石化现象的含义,石化现象被解读为持续性的非目标语言结构,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出现的中介语状态,制约中介语水平。
从上述关于石化现象定义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对石化现象的认知逐渐加深,从而对石化现象的定义和概念动态调整。
更有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解析石化现象,丰富该定义,拓宽了石化现象的探索范围,综合各角度对石化现象的定义,可以肯定石化现象是二语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2]。
(二)二语词汇石化的表现中介语石化现象被提出后,学界又对词汇石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可分为对词汇习得量石化、词汇语义及词汇运用石化的研究。
词汇习得量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学习者的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即词汇习得量石化。
论二语习得中“石化” 的定义及其特点_0
---------------------------------------------------------------最新资料推荐------------------------------------------------------ 论二语习得中“石化” 的定义及其特点论二语习得中石化的定义及其特点延辉李小华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61) 摘要:石化作为中介语最明显的特征,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复杂的核心话题。
本文认为,石化是中介语中不正确的语言形式,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产物,它影响着整个中介语系统,具有永久性和顽固性,而且更多地出现在成年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身上。
关键词:石化;中介语;二语习得 An analysis of the definitions and features of fossiliz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YAN Hui LI Xiaohu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 As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f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is a complex and central topic in SLA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tains that fossilization---an incorrect linguistic form of the target language---is both a dynamic process and a product from the process. Whats more, fossilization, which is permanent and persistent, affects the global system of the interlanguage, and is more frequently1 / 17found in adult second/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Keywords: fossilization; inter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引言 Selinker 1972 年在《中介语》[1]一文中首次提出石化(fossilization)的概念,并明确指出,石化是中介语最明显的特征。
浅谈二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
浅谈二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摘要]在二语习得中一般会经历一个阶段,即语言的石化现象。
石化现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它已经成为外语学习者语言进一步提高的障碍,故,研究石化现象对二语学习者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启示。
故,本文尝试从英语学习过程中导致石化现象的原因入手,探讨了石化现象给外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即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防止或减少语言的“石化现象”,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迁移一、引言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处在一种仿佛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现象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被称为石化现象。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石化一词定义如下:外语学习中出现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性地成为一个人说或写一种语言的方式,它指的是落后、固定不变的一个状态。
而石化(fossilization)一词,Selinker(1972)在《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文中首次使用的,他将石化定义为:一种可能存在于心理结构的机制,它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
戴炜栋和牛强认为:这一区分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为这将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有极大的启示。
Ellis 也曾经在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书中提到:当石化发生时,如果学习者中介语中的X特征与目的语一致,那么就是正确的石化;反之,学习者中介语中的Y特征与目的语不一致,那么石化的错误就会出现(Ellis 48)。
二、“石化现象”的成因针对石化现象发生的原因,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有人从母语迁移、培训迁移、二语学习者的年龄、动机、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等角度讨论中介语的石化成因。
塞林格(1972)曾经从认知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中介语,认为五个主要阶段操作中介语的产生,包括语言迁移、过度概括、训练转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Ellis 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8月August2006第29卷第3期
Vol.29No.3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ForeignLanguages(Quarterly)
“石化”(fossilization)这一概念被Selinker(1972)提出以来就在二语习得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同。
无论是语言学研究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石化是一种有心理现实的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十多年来,研究者针对石化的概念和成因从多个理论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作了大量实证研究来验证石化的存在,深化了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但是,围绕石化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二语学习者在看似相同的学习条件下学习结果却各不相同?现有针对石化的诸多解释对于成人二语习得研究有何启示?教学可以避免石化的发生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Han(2004)的著作中都有深入的探讨。
Han多年来致力于二语习得研究,是过渡语石
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
此书是作者倾注大量精力和时间写成的,主要目的是:(1)展示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2)介绍一种可以诠释上述成果的理论框架;(3)提供一种看待成人无能力完全掌握目标语这种现象的原则性视角。
阅读此书可以使我们对国外石化研究状况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八章。
第一章开宗明义,从二语学习者最终成就的三种不同层面的表现入手,提出了一种以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来研究石化现象的理论框架。
随后各章都是为阐释这一框架服务的。
第二章介绍Selinker和其他学者对石化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各有侧重的定义,展示了这一定义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三章简要回顾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理论视角提出的导致石化的因素,并有选择地介绍了主要的成因理论。
作者认为成熟性制约(maturationalconstraints)和母语迁移(transfer)是导致石化的主要因素;而外部环境因素则是与主要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石化发生的时机和作用范围的次要因素。
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上述两个主要因素,即关键期效应和母语迁移,从
宏观层面探讨了石化的成因。
第六章对微观石化研究的实证研究进行回顾,以研究方法为标准对各种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探讨。
第七章讨论教学与石化的关系,将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第八章对全书内容进行总结,指出了本书对于石化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石化研究的方向。
2.本书的突出特色
总体来说,本书探讨内容之深入,涉及范围之广泛,在国外石化研究领域是不多见的。
本书有五大突出特色。
第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合理解释成人二语习得石化现象的理论框架。
简而言之,该框架就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考察和解释石化现象,即从宏观角度探求普遍因素来说明学习者的整体失败(generalfailure),而从微观角度探求特有因素来说明不同学习者(inter-learner)差异和同一学习者语言系统内部(intra-learner)差异。
当然,认为应当从宏观、微观两个不同层面开展研究并不是Han的专利。
Long(2003)就提出,应该用母语和目标语关系、语言学习能力变化等具有普遍性的因素来解释所有学习
者目标语最终成就都无法达到母语者水平的现象;而对于不同学习者目标语能力的差别,应用其对语言输入的敏感性来解释。
但是Han将这种观点提升到理论高度,并在本书中援引大量事实加以论证,颇具说服力。
第二,详细介绍了石化定义的发展过程。
石化现象的存在虽然得到了二语习得领域的广泛认同,但学者对石化的界定却大相径庭。
有人认为石化是一种过程(process),有人则认为石化是一种产物(product);有人认为石化存在于整个语言系统,也有人认为石化是一种局部现象;有人认为石化现象仅包括非目标语形式,也有人认为目标语形式也应归入石化范畴;还有人把石化和稳定(stabilization)划上《成人二语习得中的石化》
评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谢昂
Han,Zhaohong.2004.FossilizationinAdult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levedon,England:MultilingualMatters.197pp.
了等号。
针对这一混乱状态,作者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入手,全面展示了这一定义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她不是简单地把各种定义堆砌在一起,而是对各种定义作出批判性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把石化视为一种在语言系统某些部分发生的过程,一种学习者在有持续的目标语输入、充足的学习动力和充分的练习机会情况下依然发生的过程。
这样,读者一开始就可以对石化的定义形成一种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后文的成因探讨和实证方法综述。
第三,提出了从微观层面开展石化实证研究的合理方法。
为了回顾以往的实证研究,Han从研究方法上对各种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类。
具体来说有五种:(1)纵向研究法(longitudinal)、(2)典型错误法(typicalerror)、(3)高水平学习者法(advancedlearner)、(4)矫正性反馈法(correctivefeedback)、(5)居住时限法(lengthofresidence)。
作者指出,各种方法利弊两兼,要想为石化提供有力证据,单靠一种方法是不够的,应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应当开展持续多年的纵向研究而不是横向研究,选取在目标语国家居住多年的高水平学习者为受试,如果他们的某些典型错误持续出现而且对矫正性反馈反应不敏感,那么就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确定石化的存在。
这种方法综合了以往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实际操作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纵向研究,耗时费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样的分类不很严谨。
因为只有纵向研究才是名副其实的研究方法,其它四种仅是为讨论方便而冠以“方法”的名号,而且一种研究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
第四,明确阐释了二语教学和石化的关系。
长期以来,二语习得领域的教学研究的重心是揭示教学的积极效应,针对教学对于二语学习的负面影响的探讨为数不多。
作者在回顾相关二语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指出教学会产生下述正面效应:(1)促进学习;(2)增强学生对目标语形式特征的整体敏感性;(3)有助于某些学习者在过渡语发展过程中对某些语言特征的习得。
这也是教学(尤其是“矫正性反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石化产生的原因。
但正面效应并不是作者的关注点,Han指出,教学也会抑制二语学习。
这是由课堂输入(来自课本、教师、学生)不适宜,教师教学策略运用不当和学生缺乏练习机会导致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教学实施不当,就会促进石化的形成。
这种对教学的负面影响的系统探讨很值得外语教学工作者深思。
第五,相关研究文献掌握充分,论证有理有据。
本书虽然只有不到二百页,但涵盖了三十余年石化研究的各个领域的成果。
例如,第三章对石化成因解释的介绍涉及了几乎所有被认为可以导致石化的因素(多达50种),可谓前无古人。
不仅如此,书中各部分论述均有丰富的事实支持,即便于读者理解,又提高了论证的可信度。
当然,本书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比如,作者认为造成学习者普遍失败的宏观因素只有关键期效应和母语迁移,而将认知限制因素归为微观因素。
这还值得商榷。
有研究表明,处理限制和非正确形式的自动化等认知因素也会影响所有学习者习得目标语的最终成就(Long2003)。
另外,作者并没有对目标语和本族语者的能力这两个重要概念作出明确阐释。
她只是在最后一章中说明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
我们认为,这两个概念对于界定石化至关重要,理应在开篇时就进行深入探讨,明确界定。
总之,此书不仅介绍了关于石化研究的各家之言,也收录了作者多年从事石化研究的全部成果,可以说它是一本综述石化研究现状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Larsen-Freeman(2004)在评点此书时称“该书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引用”。
目前,我国的石化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引介层面上,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对石化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仅有的实证研究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我们相信,此书将为国内从事过渡语石化研究的学者提供很多有益启示,推动我国石化研究的发展。
参考书目
Long,M.H.2003.Stabilizationandfossilizationininterlanguagedevelopment[A].InCatherineJ.
Doughty&M.H.Long(ed.).TheHandbookof
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Oxford:
Blackwell,413-65.
Selinker,L.1972.Interlanguage[J].IRAL10,2:209-31.
收稿日期:2005-09-05;
作者修改稿,2005-10-22;
本刊修订,2006-05-29
通讯地址:471003河南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研究生系<xieang_007@163.com>
谢昂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