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海南华侨中学生物组一、教材分析《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的内容。
细胞呼吸的本质是细胞内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从教材内容的安排来说,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主动运输、ATP和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内容联系紧密,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生物生命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作为高三的一节复习课,学生通过对细胞呼吸新课的学习,知道该节内容在教材中的重要性,然而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总是有一定的困难,高三的复习课主要在学生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充分调取学生大脑中原有的记忆,归纳总结思维导图,从而构建知识框架。
三、教学策略1. 以教材为“本”,展开对细胞呼吸原理和本质的复习。
课前引导学生阅读【本节聚焦】,把握该节内容知识主线;课堂的推进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信息”、“学科交叉”以及核心概念和黑体字等,辅助学生充分理解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点。
2.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和高三复习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3.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区分呼吸与细胞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4.依据教材内容,依据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细胞呼吸”思维导图的构建和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5.以教材的核心概念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题的规范性。
四、教学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区分呼吸与细胞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使学生理解细胞呼吸这一生命活动的原理和本质。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细胞呼吸”思维导图的构建和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思维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和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区分呼吸与细胞呼吸区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细胞呼吸”思维导图的构建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六、教学过程设计三、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方法:导引自学诱思探究反思提高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有关于ATP的相关知识,其结构简式:A-P~P~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蕴含大量的能量,而能量的主要来源就是呼吸作用。
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称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1、定义: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二、有氧呼吸:三个阶段:1、葡萄糖分解阶段: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过程: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葡萄糖分解丙酮酸产物:丙酮酸,少量[H]和少量ATP2、丙酮酸分解阶段:发生部位:线粒体基质过程:在酶的作用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产物:二氧化碳,[H]和少量ATP3、[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阶段:发生部位:线粒体内膜过程: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产物:水和ATP三.无氧呼吸1.条件: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
2.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 4.化学反应式: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_________。
类型:①__________发酵:发酵产物为酒精和CO 2②__________发酵:发酵产物为乳酸。
四.列表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异同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不 同 呼吸场所 、条件 需氧气、分解产物 酒精、CO 2、或能量释放 大量有机物分解程度相 本质丙酮酸 ________________+少量能量________________+少量能量酶酶(1)C 6H 12O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能量(2)C 6H 12O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能量酶 酶五.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阅读课本P95图及文字说明然后讨论:1.任选2-3个实例,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哪些方面?2.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细胞呼吸原理的事例?再举例加以说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优秀教案(7页)-word文档资料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复习线粒体的结构师:线粒体有哪些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生: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
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有氧呼吸的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呼吸的知识,在讨论中板书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即C6H12O6+O2CO2+H2O+能量教师: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呢?学生:阅读课本P93~P94相关内容。
教师: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关于呼吸作用过程的教学,可对照图(图5-9)讲解,在讲解中讲清以下几点:回(线粒体)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并把多个问题的答案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分别①首先应指出,下面以葡萄糖为例讲述呼吸作用过程。
其他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2)在整理出三个阶段后,根据学生状况,进一步分析以下几点:①引导学生,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配平 即C 6H 12O6+6O 26CO 2+6H 2O+能量 配平过程中,提问,呼吸作用产生的H 2O 中的O ,来自哪种原料?(学生回答出:来自O 2),接着提出,消耗6分子的O 2应该产生12个分子的H 2O ,可是,如果形成12分子的H 2O ,又需要24个H ,一分子的C 6H 12O6,只有12个H ,差12个H 来自哪里?最后指出,呼吸作用还消耗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1) 细胞呼吸概念(2) 细胞呼吸的过程(3) 细胞呼吸反应式提问两名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本节服务。
二、讲授新课考点一:(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典例 1.右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D.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学生尝试总结,进行习题跟踪训练。
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加深对两者概念的理解。
考点二:(2)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的关系比有氧呼吸葡萄糖∶O2∶CO2=1∶6∶6无氧呼吸葡萄糖∶CO2∶酒精=1∶2∶2或葡萄糖∶乳酸=1∶2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摩尔数之和的要求学生学会总结各种物质的比例关系。
掌握处理相关物质的计算原理。
比为3∶4考点三:(3)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尝试思考口答学会如何判断细胞呼吸类型考点四:(4)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讨论温度、氧气、CO2浓度、H2O 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分组讨论,形成结论。
从原理到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三、知识小结一、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二、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三、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形成系统。
整体把握本节内容。
四、作业布置自主学习指导课程 P173-174页加深理解运用。
巩固知识。
五、课后反思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对知识的讲解系统,清晰。
符合学生的理解规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优质教案(6页)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案例背景:“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案例主题: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结合教师发的学案进行了自学,自学过程中一定产生了疑问和困惑,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提出并解决疑惑,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课前自学习得的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案例设计:课前学生借助学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了自学,教师批阅了学案上的自我检测题。
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和模型构建引入,然后以学生展示自学成果为主线,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穿插联系生活实际的讨论,解决自学产生的疑惑,构建正确的能量供应模型,并通过课堂检测和导学案上的自我检测题的重点解析来引导学生进行矫正反馈。
本课设计的基本模式就是:自学质疑——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矫正反馈——精讲点拨。
一、课题导入投影学校运动会上接力赛的图片思考:运动员奔跑时的能量来源?师:看到能量两个字,让我们想起之前给大家归纳的四大能源投影光能----是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师: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是通过植物的什么作用完成的?生:光合作用投影:糖类是生命活动的物质(主要能源)脂肪是生物体的物质(储能)师: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必须转换成能量通货“ATP”才能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投影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师: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是通过什么生理活动转换成ATP中活跃化学能的?生:细胞呼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反思(3页)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授课人:沈佳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特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课时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学好本节内容,便于学生加深领会该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①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②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③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2.2技能目标:①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②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②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氧呼吸概念、过程2.难点:有氧呼吸概念、过程解决方法:通过动态的课件展示,阐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内容的组织学习安排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的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探究模式进行实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采用了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的提出实验假设,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对比分析,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像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4篇)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4篇)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1一、目标专题:必修课本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本专题新旧内容更改概况:本章旧人教版内容包括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等八个内容。
新教材内容变更为: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
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旧知“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设疑“储存在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如何转变为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开篇引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引出细胞呼吸。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__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人教课标生物必修1《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2)通过比较和讨论理解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和联系。
(3)通过综合分析,学会应用细胞呼吸的原理。
2.方法与过程(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
(3)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
(4)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
(2)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教法导引当问题明确后,学生探究的过程就会成为探究学习细胞呼吸概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比如在准备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等方面,需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然后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可能的原因,将学习引向深入,为下面的概念学习铺设道路。
然后从酵母菌转向其他生物,为学生介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通过学习细胞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学法建议1.正确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区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在学习过程中要从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合成与分解的场所、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等方面分析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了解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实验结果;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等。
二、精品教案导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师提示:1.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能量。
2.不能。
ATP的主要来源_细胞呼吸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_细胞呼吸教案有氧呼吸是细胞内产生ATP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产生一些NADH和FADH2,然后这些NADH和FADH2通过线粒体呼吸链逐步释放电子,在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最终将氧气还原成水,生成大量ATP。
有氧呼吸过程包括糖解、乳酸发酵、异戊二烯酸回路、柠檬酸循环和线粒体呼吸链。
这一系列的反应过程中,能量逐渐释放,最终转化为ATP。
无氧呼吸是指在氧气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细胞产生ATP的过程。
无氧呼吸通常在氧气供给不足时,例如在运动或植物在夜晚时进行。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或酒精,产生一些ATP。
无氧呼吸的产物比有氧呼吸少,同时生成的ATP数量也较少,因此无氧呼吸是一种相对低效的产能方式。
细胞呼吸的主要目的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细胞内的正常代谢活动。
在细胞生长、分裂、合成物质和维持细胞结构等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ATP来支持。
细胞内的ATP水平是细胞生存和运作的必要条件,如果ATP供应不足,细胞将无法维持正常代谢活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除了细胞呼吸外,细胞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产生ATP,如磷酸转移过程、脂肪代谢和发酵过程等。
在这些过程中,细胞可以利用不同的底物来产生ATP,以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然而,细胞呼吸仍然是细胞内产生ATP的主要途径,它可以更有效地产生ATP,并为细胞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
总之,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供应物质,细胞通过细胞呼吸过程来产生ATP。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两个主要的途径来产生ATP,有氧呼吸产生大量ATP,无氧呼吸产生少量ATP。
细胞呼吸是细胞生存和运作的必要条件,细胞通过细胞呼吸来获得足够的ATP来维持正常代谢活动。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产生ATP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细胞生存和运作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3页)
细胞呼吸”一节教课方案1教材剖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认识不一样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确立了基础。
它与前方所学的线粒体的构造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代谢与 ATP、光合作用、植物对矿质离子的汲取等内容有亲密的联系,也为此后学习其余生命活动及规律确立基础。
2学生剖析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响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必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学生一个明显的特色是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所以可试试指引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两种呼吸方式进行比较,提升学生剖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
3教课策略3.1 课前指引学生展开“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认识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纳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3.2 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3.3 指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试自主归纳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特色。
3.4 经过比较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指引学生自主归纳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看法,从而归纳细胞呼吸的看法。
4教课目的4.1 知识目标(1)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获取细胞呼吸的看法4.2 能力目标(1)经过剖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剖析问题的能力。
(2)经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议论活动,学会与人沟通,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3 感情目标(1)在教课中,经过剖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浸透生命活动不停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征,逐渐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看法,认识生命。
(2)经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质,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怀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5 教课要点和难点1.教课要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课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实质6教课过程设计教课过程教课内容教课手段目标完成课前活动导入实验展现有氧呼吸的过程指引学生展开“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复习发问,引入本课课题(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有哪些? 2.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3.主要的储能物质是什么? 4.直接供给能量的物质是什么?5. ATP 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 6.此中能量的根源有哪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如何进行的呢?)学生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向同学介绍实验“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优秀教案+反思(3页)
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材分析本部分教材内容由三大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意义,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要求“理解”。
在教材构成上,除以文字描述为主外,还有一图一表,图表都简明扼要阐明了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本内容中有三个重要的名词概念,细胞呼吸代替了原教材中的生物呼吸,强调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在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中增加了反应物水的变化,有氧呼吸(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也是两个重要的名词概念,均由细胞呼吸这一概念分化而来,故此细胞呼吸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教学中不能忽视。
根据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呼吸的本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形成ATP。
二、教学目标1、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方面记住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图解(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识记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和概念,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方面在本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图解与表格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生物体中的生命现象,强化图文转化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会用比较法来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尝试概念的推导式,探索式教学,学会理解和分析概念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生命物质的特殊性所在,同时更是发生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有规律的化学变化,正确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存在。
三、教学思路及学法指导教学流程:有氧呼吸(利用图解学习过程、总结反应式、归纳概念)→无氧呼吸(利用图解学习过程、反应式、概念)→比较有氧呼吸的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
1.有氧呼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知识的编排顺序:分步板图→有氧呼吸的过程→总反应式→有氧呼吸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线粒体的动画,能够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先让学生分析相关的图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的原理,再让学生联想其他的实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制定依据: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
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突破策略:通过提问、读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重点。
通过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简明扼要的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
突破策略:①(如情况允许)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说明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的反应式。
②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相关呼吸作用的运算法则。
③利用一些相关的试题对相关实验引导入门,在以后逐步加强。
【学情分析】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地区,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一样,对前面细胞结构的内容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接受知识的快慢也不一样。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系列一)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呼吸的定义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1.细胞呼吸的类型和概念。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分析并质疑“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分析并质疑四、教具准备:PPT幻灯片、实验视频五、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启发讨论、自主性学习、合作探究六、教学过程三、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以及物质能量的变化(结合图来讲解)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四、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1.引导学生用化学的方法将三个阶段的反应合成总反应式2 .强调为什么总反应式反应物中的H2O跟产物中的H2O不能抵消?五、根据反应式总结有氧呼吸的定义结合课本的图59以及P9394的内容回答各个阶段发生的反应以及能量变化将反应式总和出来来源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小结1.设计表格比较三个阶段的场所、反应物、产物、条件以及能量的变化根据三个阶段的反应式,总结并完成表格引导学生思考并一起回答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习题扩展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的方式一、细胞呼吸的定义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三、细胞呼吸的方式1、有氧呼吸2、无氧呼吸四、构建概念图。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1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③掌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
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细胞呼吸的实质。
④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奥秘。
【教学重难点】1. 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
2. 有氧呼吸的过程。
3. 学生的化学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还未学习。
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度。
4. 有氧呼吸三阶段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探讨导入本节内容。
二、联系生活(酵母菌可用于发面和酿酒)介绍细胞呼吸概念。
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三、回顾第三章细胞器的知识,学习。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
四、用下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培养自学能力。
有氧呼吸的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五、讲授有氧呼吸的过程。
主要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图解(略)。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程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1.1本节课的地位“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必修1)第3节的内容。
它是新陈代谢的最基本内容,在细胞代谢和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知识体系上来看,呼吸过程与很多知识点都是紧密联系的。
如,细胞呼吸所涉及的场所与前面的细胞器相关联,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又与物质的合成、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紧密联系。
1.2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由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个知识块组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先呈现给学生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先整体后部分,先抓主干后抓细节。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则生活、生产方面紧密联系细胞呼吸,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贯彻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堂理念。
1.3教学重点和难点1.3.1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1.3.2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以及细胞呼吸的意义。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
2.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细胞呼吸,从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进化发展。
3 学情分析本节课为第三第一轮复习课,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大部分学生还存有一些记忆,而且前面也复习了细胞器,对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作为一轮复习,要对细胞呼吸作全面的深入学习,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影响细胞呼吸的曲线以及细胞呼吸的相关探究实验等知识都是较难掌握的。
4 教学策略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酶
需
1C6H12O6
2C3H4O3+
细胞质基质
4[H] + 少量能量
氧
呼 吸 三
酶
2 C3H4O3
+6H2O
20[H] +
线粒体基质
6CO2 +
少量能量
阶
段
酶
24[H]+ 6O2 线粒体内膜12H2O +
大量能量
总反应式:
酶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 三、无氧呼吸
• 1.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
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⑫为不彻底
氧
化产物,同时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
• 2.过程及场所
•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 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 场所: ⑬细胞质基质
• 3.能量:1 mol葡萄糖不彻底分解释放
若反应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CO2释放量
a
10
b
8
c
6
d
7
O2吸收量 0 3 4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
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2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O2浓度为 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 B.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 呼吸的1/5 C.O2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小于无 氧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呼吸的定义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让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1.细胞呼吸的类型和概念。
2.学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分析并质疑
三、教学难点:1.学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分析并质疑
2.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组织
四、教具准备:PPT幻灯片、实验视频
五、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启发讨论、自主性学习、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细胞呼吸的定义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三、细胞呼吸的方式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四、构建概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