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公民应 予以保密。
案例三:服兵役的义务与责任
总结词:服兵役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之一,但需 在法律框架内履行。
01
02
详细描述
服兵役是指公民在国家需要时自愿参加军 队服役的义务。
03
04
服兵役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 重要保障。
遵守军事纪律
公民应遵守军事纪律,服 从命令,听从指挥,尊重 上级,团结同志。
纳税
依法纳税
公民有义务依法纳税,为国家财 政收入贡献力量。
申报个人所得税
公民应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不偷 税漏税,遵守税收法规。
了解税收政策
公民应了解税收政策,合理规划个 人财务,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遵守法律
遵守宪法和法律
出版责任
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传播违法、不良信息,不得损 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结社自由
结社自由
公民有权组织或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包括政治性、经济性、 文化性等团体。
结社责任
公民在行使结社自由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组织或参加 违法、不良团体,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 民的合法权益。
游行示威自由
游行示威自由
公民有权依法组织或参加游行示威活动,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意愿。
游行示威责任
公民在行使游行示威自由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游行示威活动必须依法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进 行。
03
公民的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
01
02
03
保卫祖国
义务履行的要求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案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案第一章:政治权利和义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1.2 教学内容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和区别。
我国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1.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公民如何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
第二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概念及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
2.2 教学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定义和区别。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
2.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具体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公民如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章:表达权和参政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达权和参政权的概念及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对表达权和参政权的规定。
3.2 教学内容表达权和参政权的定义和区别。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表达权和参政权的规定。
3.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表达权和参政权的具体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公民如何行使表达权和参政权。
第四章:监督权和参与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监督权和参与权的概念及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对监督权和参与权的规定。
4.2 教学内容监督权和参与权的定义和区别。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监督权和参与权的规定。
4.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监督权和参与权的具体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和参与权。
第五章:公民的政治义务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政治义务的概念及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义务的规定。
5.2 教学内容公民的政治义务的定义和内容。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义务的规定。
5.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政治义务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
第四章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权力的属性和类型,政治权力的含义性质及其合法性,了解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明确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1、政治权力的含义、性质、合法性的基础。
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政治权力的归属和合法性问题。
教学内容:一、权力的相关理论(一)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源于权力,因此,要了解政治权力的确切涵义,首先要了解权力的涵义。
1、不同的观点在中西方文化中,“权力”都是一个内容广泛而难有定论的概念。
在古代中国的典籍中,权力一词简称“权”。
其含义有多种:有时“权”作名词使用,即权就是锤,就是用以测定、衡量物体重量的一种器具;有时则将其当动词使用,“权”有“衡量、审度、比较”之意;还有时将“权”看作是制约他人的能力。
在古代西方,人们对权力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大多同“力”、“能力”有关。
近现代西方学者对权力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如有人认为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有人认为权力是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可能性;有人认为权力是获得其它价值的价值或工具;还有人认为权力是一种影响力、控制力。
如此等等。
2、权力的含义根据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论述可以看出,权力的本质应从强制与服从的广泛社会关系中去把握,权力就是一种强制与服从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参与者的一方要求他方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
或者说,权力就是社会关系参与者的一方通过各种手段强制另一方服从自己意志的能力。
从权力形成的角度看,权力就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权力主体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而拥有的对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从权力的本质可以看出,权力可以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因而权力就是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文化权力和军事权力之分。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力位于社会诸多权力的核心。
政治权力就是在特定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而拥有的对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是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其形式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
政治学原理中政治权利的名词解释
政治学原理中政治权利的名词解释在政治学中,政治权利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政治领域中所拥有的特权和自由。
它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涵盖了个体自由、权利保障以及民主制度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探讨政治权利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政治权利的定义政治权利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政治和法律框架下所享有的特殊权力。
它包含了诸多方面,如选举权、言论自由、参政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等。
这些权利不仅仅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是民主社会中确保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基本保障。
政治权利使个人能够在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行使他们的权力。
这些权利的实现需要政府保障和法律支持,以确保个人或群体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二、政治权利的分类政治权利可以根据其性质和范围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治权利分类:1.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每个公民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所享有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是个体作为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
2.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指个人在经济领域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私有财产权、职业选择自由和合理工作条件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公正性。
3.社会权利:社会权利是指个体在社会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权、健康权和住房权等。
这些权利确保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和福利。
三、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政治权利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方面说明政治权利的重要性:1.个人自由保障:政治权利保障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
选举权和言论自由使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选择自己的领导人,而宗教信仰自由则保护了个体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自由。
2.权力制衡:政治权利能够有效制衡政府的权力。
通过选举权和参政权,公民可以选择并监督政府代表的行为,避免政府滥用权力和腐败。
3.民主治理:政治权利是民主治理的基石。
只有当每个公民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参与决策时,才能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框架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框架第一章政治与生活
一、政治的概念
二、政治与经济
三、政治与文化
四、政治与权力
五、政治与利益
第二章国家与政权
一、国家的概念
二、国家的组成
三、政权的概念
四、政权的形式
第三章民主与专制
一、民主的概念
二、专制的概念
三、我国始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章政治权利与义务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公民的政治义务
三、违法和不良行为的处理
第五章政治文化与道德教育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二、中华优秀政治文化的特点
三、道德教育在中学政治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法律
一、宪法
二、行政法
三、民法
四、刑法
第八章共产党员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组织、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
二、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权利和义务
第九章草原和游牧民族的政治生活
一、草原和游牧民族的政治生活
二、蒙古族的政治生活
第十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思想
一、周朝政治制度
二、秦汉政治制度
三、唐代政治制度
四、儒家政治思想。
简述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
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领域内享有的一系列基本权利和自由。
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一份子,政治权利为公民提供了参与和影响政治决策的机会,确保了公民在政治体系中的平等地位。
本文将重点介绍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知情权和抗议权。
1. 选举权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之一。
它赋予公民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力,能够直接参与政治体系的决策过程。
选举权确保了公民能够在公正和平等的条件下行使投票权,选举他们认为代表自己利益和价值观的人担任政府职务。
公民通过选举权能够参与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选举,并对政府的组成和政策产生影响。
2. 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本权利。
它保障了公民有权利自由地寻求、持有和传播信息,无论是通过口头、书面、媒体或其他形式。
言论自由是一项关键权利,它为公民提供了批评政府行为、参与公共辩论、表达对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不满的平台。
这项权利的实施需要确保公民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例如不发表鼓吹暴力和仇恨言论。
3. 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公民能够组织和加入社会团体、政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权利。
它保障了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来组织和加入团结在一起的集体行动。
结社自由的实施使公民能够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通过组织和合作来推动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
4. 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了解政府和政治决策的权利。
它包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以及透明和公开决策过程的权利。
知情权为公民提供了监督政府行为的手段,并使政府更加负责任和透明。
公民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和其他渠道了解政府的政策、决策和资源分配信息,进而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
5. 抗议权抗议权是公民通过和平方式表达不满和反对的权利。
它允许公民以集会、示威、请愿和其他合法方式表达自己对政府和政策的反对意见。
抗议权使公民能够通过大规模集体行动向政府提出要求,促使政府倾听公民声音并作出改变。
综上所述,政治权利是确保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影响政府行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第四章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 演示文稿
二、政治权力类型与政治权力关系
2.政治权力的关系 • 不同性质社会的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 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之间的关系 • 立法权立、行政权立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 系
三、政治权力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1.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 政治权力作用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特定的目标指向性 第二,特定的效益性 第三,效用的两面性 第四,影响的广阔性和深远性
四、政治权力的分配理论和原则
1.政治权力分配的理论 莫斯卡认为,一切社会都存在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 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属于一个很小的群体,他们属于政治 精英。具有某些明显的不同凡人且又令人尊敬的品质的精 英的统治之所以得以实施,权力之所以能够在精英之中进 行分配,原因在于精英的组织化。 米歇尔斯从特殊组织(政党)的角度研究权力问题,提 出了著名的“寡头统治铁律”(iron law of Oligarchy), 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是由组织(政 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 统治。即使民主党也是如此。 20世纪50年代,莱特·米尔斯(Wright Mills)的著 作《权力精英》(the power elite)指出,三种相互封 闭的集团支配着美国社会,即政治领袖集团(political leaders);社团领袖集团(corporte leaders)和军事 领袖集团(Military leaders)该集团的大所属并非选举 产生,但控制着美国的政治方向。
三、政治权力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2.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 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一般可以划分为“积极的 (正面的,positive)”和“消极的(反面的, negative)”,前者以奖励为手段,后者以惩罚 为策略,两者经常被一并使用,所谓“恩威并 施”、“胡萝卜加大棒(Carrot and stick)”. 经济学家基思·鲍尔丁(Keith.Boulding)将政治权 力的运行和实施分为三种方式:武力威胁(the stick)——交易(the deal ) ——忠诚(the kiss)
2023年思想道德与法治电子版第四章
2023年思想道德与法治电子版第四章概述本文档将介绍2023年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电子版的第四章内容。
第四章主要讨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权益,并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第一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国家赋予其公民的重要特权和责任。
本节将详细介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以下内容:公民权利•言论自由:公民享有自由言论的权利,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参与公共讨论,但也需遵守法律和尊重他人的权益。
•人身自由: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不受非法拘禁和非法侵害。
•平等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选择职业:公民享有自由选择职业和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
•参与政治:公民有权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
•私人财产:公民享有私人财产的权利,不受非法侵害。
公民义务•法律遵守:公民有义务遵守国家法律,不得从事非法活动。
•纳税义务:公民有义务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相关税费。
•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公民有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
•帮助他人:公民有义务帮助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对弱势群体。
第二节:公民的社会责任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本节将介绍公民的社会责任,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社会责任的内涵•尊重他人:公民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不歧视任何人。
•关心公共事务:公民应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维护社会秩序:公民应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的行为。
•文明待人:公民应文明待人,礼貌待客,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爱护环境:公民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公民的社会责任实践•公益活动:公民可以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福利,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区服务:公民可以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参与服务,为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福祉出力。
•参与志愿者工作:公民可以参与志愿者工作,为社会提供帮助和支持。
第4章国家权力分析
二、与权力相近的若干概念辨析 1、权力与影响力 2、权力与武力、暴力 3、权力与实力、综合国力 4、权力、权利、权威
权力:要求他人服从的能力
权利: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 种行为的正当、合法的资格
权威: 某人或某一机构所具有的让别人自 觉服从的能力或合法资格
三、权力的分类 1、硬权力与软权力
四、权力的特性 1、权力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权力具有相对性。 3、权力具有两重性。 4、权力具有互补性。
第二 国家权力的构成与强弱
一、三种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汉斯.摩根索: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工业能力、军备、人口、民族特点、民 族士气、外交水平、政府质量。 --雷蒙.阿隆:某一政治单位占据的空 间、资源(物力和人力)、集体行动能 力(军备、社会结构)
2、定量分析 --卡尔.多伊奇:“权力分量”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 --克莱因:国家综合国力公式 Pp=(C+E+M)×(S+W) Pp:国家权力 C:人口 领土 E: 经济能力 M:军事能力 S: 战略意图 W:贯彻战略意图的意志
二、有形权力
1、人口-- 数量、质量(平均教育程度)
三、国家权力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政 治中的地位及发挥作用的程度。
权力的本质特征:
--支配性: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 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从而在 社会利益和价值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强制性: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 力量。
--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 胀的能力。
--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 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合作与妥协往往 是权力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
第三节 国家权力的作用
高一政治人教版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ppt
高一政治人教版政治 权利与义务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REPORTING
2023
目录
• 课程介绍 • 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 • 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 政治义务的履行方式 • 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实践案例
2023
PART 01
课程介绍
REPORTING
课程目标
理解政治权利与义务 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023
PART 04
政治义务的履行方式
REPORTING
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宪法
公民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尊重和 维护宪法的权威,不得违反宪法的规 定。
遵守法律
公民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 法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
公民应积极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防止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培养学生对政治权利 与义务的正确认识和 态度
掌握政治权利与义务 的关系及其在现实生 活中的体现
课程大纲
01
02
03
04
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分类
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及其相 互影响
政治权利与义务在现实生活中 的体现和运用
政治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机制和 实现途径
2023
PART 02
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 念
与。
公民履行政治义务的案例分析
要点一
公民履行政治义务的案例
要点二
分析
例如,某公司员工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纳税;某市民遵守交 通规则,不闯红灯等。这些案例说明了公民必须履行自己 的政治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这些案例强调了公民履行政治义务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履 行义务,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同时,这些案例 也说明了公民的政治义务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法律规 定的义务,还包括道德义务等。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1.2 讲解公民权利的概念,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1.3 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参与国防义务等。
1.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第二章:公民的人身权利2.1 讲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格尊严权等。
2.2 分析人身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2.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身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2.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身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三章:公民的政治权利3.1 讲解政治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等。
3.2 分析政治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选举法、宪法、言论法等。
3.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政治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3.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政治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四章:公民的经济权利4.1 讲解经济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4.2 分析经济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财产权法、劳动法、教育法等。
4.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经济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4.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经济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五章:公民的社会权利5.1 讲解社会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权、健康权、文化权等。
5.2 分析社会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社会保障法、健康法、文化法等。
5.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5.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六章:公民的义务6.1 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包括遵守法律、纳税、服兵役等。
6.2 分析公民义务的法律依据,如宪法、税法、兵役法等。
6.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6.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公民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公民的政治权利含义相关知识点总结
公民的政治权利含义相关知识点总结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个人在政治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这些权利是公民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是其参与政治过程、影响政治决策、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以下是公民的政治权利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选举权选举权是公民在民主国家中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
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之一,通过选举,公民可以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人物或组织。
选举权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年龄、国籍、身份等。
在选举过程中,公民有权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参与竞选活动,投票选择自己认可的候选人或政党。
选举权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目的,进一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被选举权被选举权是指公民有权利被选举为国家机构或地方性政府的代表,担任相应的职位。
被选举权是选举权的补充和延伸,强化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和能力。
被选举权的实施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年龄、国籍、政治经验等。
公民可以通过参与政治活动、积累政治资源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被选举能力,争取更多的机会参与政治决策。
三、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公民有权利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包括利用言论、媒体、互联网等渠道进行表达。
言论自由的实施需要遵守基本的法律、道德和公序良俗。
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促进公民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扩大社会对不公正行为的监督力度,推动社会进步。
四、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利自由结成各种社会组织,包括政党、工会、协会、俱乐部等。
结社自由的实施需要符合法律和相关规范,不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结社自由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为公民提供参与政治的平台和渠道,促进公民在政治决策中的发声权和影响力。
五、公民投票权公民投票权是指公民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投票表决的权利。
公民投票权是公民参与决策过程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直接影响政治权力的运行。
公民投票权的实施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起到一定的决策作用。
公民投票权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提高公民对重要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确保投票结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政治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政治现象的认识本章主要介绍政治的基本含义和概念。
其中包括政治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权力分配与运用的活动。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政治活动的主体、客体和环境,分析政治活动的内在规律和一般特征。
第二章国家与国家政权本章介绍国家及其产生背景、基本内涵、特征、职能等内容。
包括国家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组成要素、形式特征等。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国家和政权的正确认识,理解国家政权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章法律与法治本章介绍法律的概念、特征、职能等内容。
并分析国家法律的特点及其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进而理解法治的意义,认识法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政治权利本章主要介绍政治权利的概念、种类、限制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权利的内涵,分析政治权利的种类和限制。
并且帮助学生了解政治权利的作用,认识政治权利在保障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
第五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本章介绍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内涵及其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并且加强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政治必修二第一章政治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章介绍政治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政治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畴,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政治科学素养。
第二章国家的性质和作用本章介绍国家的概念、产生背景、本质属性、组成要素、职能等内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的性质和作用,认识国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地位。
第三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章介绍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背景、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和特征,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党的领导本章介绍党的领导的内涵、性质、职能和作用。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深对党的领导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章权利义务[1]
1、属地管辖或领域管辖(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指基于国家领土实施的管辖权。国家对自 己领域内的人、物和事件都享有管辖权。 但由于领土的各个部分的法律地位不尽相 同,属地管辖的情形也有所区别。 属地管辖权的行使要受到国际法的限制, 不是无限的。
2、国籍(属人)管辖 (nationality jurisdiction)
(一)独立权
定义: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的, 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
对内独立(包括可以自由地选择本国的社会、 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的权利。) 对外独立(指国家在国际上有独立自主地制
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不受第三国干涉的权利。)
(二)平等权
国家之间地位平等,这是国家主权的引申。 国家之间事实上有很大的差别,在国际上 的影响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在法律 上,国际人格上应是平等的。
自卫权——国家在遭到武装攻击时,可以 采取相应的武力措施进行反击的权利。
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在安理理事会采取必要 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 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会员国因行使此项自卫权 而采取之办法,应立即向安全理事会报告,此项办法于任 何方面不得影响该会按本宪章随时采取其所认为必要行动 之权责,以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第51条,联合国宪章
attack)
3. 对象
(1)国家 (2)非国家行为者:恐怖主义组织
❒ 决心采取一切手段打击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 平与安全所造成的威胁;确认按照《宪章》有单独或集体 自卫的固有权利。 ❒ 再次申明《联合国宪章》所确认并经第1368 (2001)号决议重申的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 ❒ 重申必须根据《联合国宪章》以一切手段打击 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的威胁。
第四章 政治统治
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利益及由此形成的阶级关系入 手,在总体上将人类政治史上的统治形态划分为少数 人统治和多数人统治两种类型。 少数经济上的剥削者占有和掌握着社会上大多数的 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对被剥削者进行剥削。同时,在 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阶级还凭借经济优势而把持着国 家政权,井利用政治权力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从而 在政治上也形成了对被统治阶级政治压迫。 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在这种统治形态下,工人 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占有了生产资料,改变了少数人统 治的基础而形成了多数人的统治。
第四章 政治统治
第一节 政治统治的涵义
一、政治统治的涵义 在古汉语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治”都有统领、治理。统 治之意。在西方,“统治”的概念在英语里为“rule” 或“dominate,按照雷蒙· 阿隆的观点,统治的原意 是“指主人与服从于他的人的这样一种关系”。 按照马克斯· 韦伯的解释:“统治应该称之为在可以 标明的一些人当中,命令得到服从”。 因此,统治可以一般地界定为占据优势地位的人对 其他人的支配与控制。 政治统治定义为:在一定阶段中凭借血缘关系、 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偏见而居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 自身利益而利用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支配与控制行为。
第二节 治理
一、有关治理的若干理论界定 “治理”,英文为Governance,原意是控制、引 导和操纵。在1989年世界银行关于非洲的报告中, “治理”一词首次出现;世界银行1992年度报告 的标题就是“治理与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织在1996年发布一份名为“促进参与发展和善治 的项目评估”;联合国有关机构还成立了一个 “全球治理委员会”,并出版了一份名为《全球 治理》的杂志。短短十几年,治理迅速发展成为 一套内容丰富、适用广泛的理论。
治理的局限
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
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价值追求,涵盖了个体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它们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为个体提供了自由表达意见、参与政治决策和享受尊严和权益的保障。
本文将探讨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
首先,政治权利和自由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是人们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权利,无论是通过口头、书面还是其他形式进行。
这意味着个体有权利在公共场所或私人空间中自由地发表意见,无论其是否受到政府或其他人的赞同。
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石,它允许人们就社会政策和问题进行辩论,并参与社会和政治变革。
其次,政治权利和自由还包括了选举权。
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基本权利,确保了人们能够通过投票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政治代表。
选举权使人们能够参与政府的构建和决策过程,从而影响社会的运行和政策的制定。
这项权利保证了人民在国家事务中的参与和控制,并承认他们有权通过参与选举来影响政府的行为和政策。
此外,政治权利和自由还包括了结社和集会的自由。
结社和集会自由赋予人们自由组织和加入社会团体的权利,包括政治党派、工会、非政府组织等。
这种自由使人们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发挥对政府和社会的影响力。
结社和集会自由保护了个体与集体组织的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发展。
此外,政治权利和自由还涵盖了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个体选择和信仰任何宗教或不信仰任何宗教的权利。
它保护了人们在信仰和宗教习俗上的个人选择,同时也促进了多元宗教共存的社会。
宗教自由确保了个体的宗教权益和尊严不受政府干预和强制。
最后,政治权利和自由还涵盖了司法公正和个人权利的保护。
司法公正确保了个体在司法系统中的公平对待,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或政治倾向如何。
这种公正包括审判的公平和透明,以及对个体权益的保护。
个人权利的保护确保了每个人的尊严和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包括生命、自由、财产和身体自由等。
在总结中,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和原则,为个体提供了自由表达意见、参与政治决策和享受尊严和权益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和社(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上册归纳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上册归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治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被重视。
作为一门学科,政治教育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民意识。
而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政治上,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相对较多。
本文将对九年级政治知识点上册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
第一章:政治与生活政治,不仅仅是权力的分配和运用,更是涉及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种种问题。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政治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政治的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政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政治概念。
第二章:国家的演变国家是政治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家的起源、演变和组成。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的形成与演变。
通过对国家的认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权力机构、政治决策以及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第三章:国家的主权国家主权,即国家在本国领土上享有绝对权力和独立自治的权利。
这是国家政治的重要概念,也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原则。
第三章将介绍国家主权的内涵、来源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点。
学生将了解到国家主权对于国家政权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以及如何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第四章: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权利是公民在国家中通过法定途径参与政治生活的权益,政治义务则是公民在国家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将介绍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和特点。
学生将了解到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和履行这些义务,为自己的权益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五章:政治制度与政权政治制度是指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形式和政治运行机制,政权则是指具体掌握政治权力的实体。
第五章将介绍政治制度与政权的关系和特点,学生将了解到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权以及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政治制度和政权。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制度对于政治运行的影响和作用。
第六章:政治参与与民主管理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通过合法途径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府管理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的罢工者往往并非是来自社会最底层 的群体,他们几乎全是享受特殊福利制度的公 共部门员工,如交通、邮政、教育、电力等等。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法国的外交官们就曾在 2003年年底举行了一场国际大罢工,让全世界 都见识了一把他们的本领。
罢工在法国像演出一样,也有淡旺季之分。 有人说,法国人一年只工作3个月:春天上班, 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每年10月份, 法国就进入了罢工“旺季”,因为这是国民议 会复会讨论下一年财政预算的时候。为了争取 更多福利,一些公共设施机构就开始罢工。
2011年1月21日正式实施《国有土地上房 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采取暴力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
然而暴力拆迁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从来就 不曾停止,财新网统计了今年以来2011年以来 因强拆致人员伤亡的9起事件如图。 [新闻1+1]征地拆迁,紧急通知! (2011.05.16) /china/20110516/111099.s html
公民在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
不同点
平等权 参 参 创制权 政 政 复决权 权 罢免权 权
社会平等(种族. 民族.性别.教育) 民 民 监督权.批评权 主 主 建议权.检举权 权 申诉和控告权 权
选举权 被选举权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 国家政治权利的对比分析
资本主义国家
自 由 权
自由权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 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如《美国法典》2385条 规定,对故意鼓吹、煽动、劝说推翻美国政治 的人要判处20年以下徒刑。
2008年11月 24日,华东政法 大学教授杨师群 在其私人博客上 发表了题为《有 同学告我是“反 革命”》的博客 文章。
在文章中他 透露,由于在上 《古代汉语》课 时有批评政府等 内容,被两名女 大学生到上海市 公安局和市教委 检举,有关部门 已立案侦查。
《有同学告我是“反革命”》(摘录) 今天被领导叫去谈话,说有上《古代汉语》课的学生到 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说我在上课时批评政府等,上面已 立案侦查。真令我啼笑皆非:居然还有学生和文化大革命时 的思路一样,为了告发老师为“反革命”,可以不择手段。 可悲啊!这几个中国的大学生。 记得下课时有两位女同学找我,愤慨地指责我怎么能批 评中国文化、批评政府!甚至眼睛里已经含有泪水。这样热 爱中国文化与政府的同学,我很敬佩,你们有这样的权利! 但为什么我就没有批评的权利呢? 我告诉她们:我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如果你们不 愿意听我的课,以后不要选我的课就是了。不料,她们居然 到上面去告我,甚至还添油加醋地给我加一些“莫须有”的 罪名,真让我大跌眼镜。 这种事情居然发生在21世纪的中国,并且发生在大学, 太让人匪夷所思了。我只有默默祈祷:什么时候中国社会才 能走出愚昧?中国教育走上正轨?中国学生具有比较正常的 思维?
2010年9月7日,法国工会爆发了为期一天的全 国性大罢工,目的是抗议萨科齐政府计划将退休年 龄从60岁提升到62岁。报道称,参加此次罢工的工 会涉及交通运输、邮政等公共服务行业,以及部分 电台和学校。据工会公布的统计数字,仅在巴黎就 有近27万人参与抗议示威活动,全法范围内有250 万人共同参与。受罢工影响,首都巴黎多条地铁停 运,五分之三的境内列车班次被取消,约半数国内 航线停飞,给人们 的出行造成很大影响。罢工组织 者警告称,如果政府不满足工会的要求,今后还将 举行罢工活动。
划分意义: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 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 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 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 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一、政治权利 的涵义
如同“利益”、“权力”一样,“权利”一词 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古老概念。在中国,古籍中的 “权利”一词基本上指的是权势和财物。在西方, 英语中的“right”即权利一词源于拉丁文的“jus”。 “right’’本身有两个含义,一是正确的、正当的,二 是指某种资格。近代以来,由于人权成为资产阶级 反对封建统治、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武器,因而西 方对于权利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扩展,对于权利的 定义也十分繁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有:
[新闻1+1]拆迁悲剧,何 时不再重演?2010年9月 20日 (2010.9.20) /china/20100920/103 827.shtml
2010年9月10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发 生一起因拆迁引发的自焚事件,三人被烧成重伤。事件发生 后,三人被送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9月18 日凌晨1时左右,伤者叶忠诚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舆论的密集关注下,江西抚州宜黄“9·10”拆迁自焚事件有 了最新进展。9月17日,宜黄县委书记、县长被立案调查,率 队拆迁的常务副县长被免职。 10月10日,江西省委宣传部发 布新闻称,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已被免职,县长苏建国也被 提请免去县长一职。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 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新闻1+1》:“拆迁”以 什么样的名义?
2010年 7月26日
/GB/166419/12262889. html
云南省昆明市 的宏仁新村是一个 新农村住宅小区, 总共有502栋崭新 的楼房。它是村民 们和村集体历时5 年、投入3亿多元 资金建起来的。但 是前不久这个刚刚 建起来的新村,突 然接到通知,说要 被拆掉。
是一大进步。
2、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严格限制在资 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 前提下的。 3、 资本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种种政治权 利 , 但在一些具体的法 律中对公民行使上述权利又
加以种种限制 。
1
社会主义国家
自由权
人民作为国 家的主人享有充 分的自由权。但 是公民的自由权 必须以不违反宪 法为前提。 言论自由必须以不侮辱和不侵犯他人为前提,行动自由 必须遵循法定程序,以不妨碍公共秩序和他人的人身自由为 限,不能理解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西方对权利的几种解释
天赋权利说: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 天赋,与社会无关; 权利自由说:权利就是法律范围内 人们享受的自由; 权利利益说:权利就是受法律保护 的利益; 权利力量说: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 主体的强制力量; 权利平等说:权利是政府对人民的 平等关心和尊重。
马克思主义对权利的科学论述
伦敦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于2009年4月2日召 开,上万人28日走上伦敦街头,冒着寒风和阵雨 游行,要求人人享有体面工作和公共服务,结束 全球贫困和不平等,呼吁实现绿色经济。英国警 方预计未来几天会有激烈的示威活动。
这场名为“以人为先”的大游行,吸引了包括英国 工会大会、地球之友、乐施会等150多个工会、环保组 织、发展机构和宗教团体参与。参加游行的还有来自 法国、德国、美国等19国的工会代表团。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
涵义
“公权”即指公共权力,首先表现为政治权 力 ,它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行为客体的制 约能力和力量。 “私权”即指公民权利,公民权利首先表现 为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 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性质
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 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公共权力表现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全体社会 成员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公民权利表现为公民在 私人领域的自主和自由。
平 等 权
简称权利平等原则。内容是公 民受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 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由于资产
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真正享有各种政治权利,而对广大无产阶级和 人民大众来说,是形式上的法律平等掩盖着事 实上的政治、经济、社会的不平等。
参 政 权
指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 创制权:公民的立法提案权。 复决权:公民投票表决立法草案权利。 罢免权:指公民罢免国家官吏的权利。
成都唐福珍为对抗拆迁而自焚事件发生后,北大5位学者沈 岿、姜明安、王锡锌、钱明星和陈端洪于2009年12月7日致书全 国人大,要求对《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做审查,以决定其修改 或者废除的命运。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 查室官员透露,国务院正在准备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 例》,已经组织了国务院法制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 源部等相关部委局,再次进行前期的立法调研工作。 2009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时评”称,6年 前的孙志刚案废除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希 望“悲剧性的个案最终能推动制度的进步”,让城市拆迁立法 融入更多现代法治的文明基因,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再度发生。 在《物权法》出台之后,我国拆迁制度就受到质疑,此次如果 能顺应民意和法治潮流,对《拆迁条例》中与上位法相冲突的 地方进行彻底修改,无疑是众望所归。 2009年12月14日中午,五名学者接到了来自国务院法制办 副主任郜风涛的电话邀请,要他们于次日参加座谈会,研讨 《拆迁条例》。
游行组织者说,游行是为了让普通公众发出声音, 表达对导致贫困和银行家巨额奖金的政策的愤怒,敦 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解决当今经济衰退,更要保证世 界走向公正和环保,而不是回归衰退前的老路。游行 队伍上午11时集结,随后开始和平游行。游行者打着 “清理全球金融”、“打烂资本主义”、“全世界工 人团结起来”、“以人为先”等横幅。当人群行至唐 宁街10号的首相府时,纷纷报以嘘声。 数千警察为游行和集会维持秩序。集会持续近两 小时,最终在阵雨中和平结束。
法国的“罢工文化”一方面包括罢工者的权利, 另一方面也包括罢工的“规矩”。根据法国法律规定, 要罢工,必须提前5天递交申请,其中要注明罢工原 因、领导者、罢工队伍游行路线、具体活动时间和持 续时间长短;获得批准的游行,警车为其开道、警察 协助维持秩序;罢工游行时,则要爱护公共财产和公 共设施,不妨碍警察执行公务,维护公共秩序更是罢 工游行组织者先要提醒注意的事项,否则要依损赔偿 ; 媒体也要提前几天不断滚动播出罢工消息,提醒民众 安排好工作、生活和出行计划。此外,公共服务部门 在罢工时还要维持“最低服务”,地铁运营间隔可以 加大,但绝不能停运……其实,正是由于罢工的法制 化,才令法国的“罢工文化”得以持续;也正因如此, 法国的罢工游行便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街头狂欢表 演”,甚至成为外来游客们眼中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