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C.森林大量减少
D.臭氧层破坏
2.下列关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集约化乳畜业 B.开展国际合作,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业 C.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水农业 D.兴建水利工程,引进高产水稻品种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气候较干旱,主要 生态环境问题是过度放牧和农垦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该 地区气候干旱,经济水平落后,人口较多,所以要采取开展国 际合作、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等措施。
3.我国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有( ) A.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迅速蔓延 B.庞大的人口压力 C.自然资源总量少 D.自然灾害频繁 【答案】B 【解析】我国资源总量多,虽然自然灾害频繁,但我国可 通过各种手段控制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面临生存和发展的 巨大压力主要是人口数量多,压力大;我国环境污染是以城市 为核心迅速蔓延。
2.教材第104页 图6.15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 用关系示意
解读说明:图中为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按 照生态学原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大力植 树造林,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图中的生态农 业循环模式中的核心纽带为沼气池。因为沼气池充分利用了生 产过程的废料,实现了清洁生产,减少了浪费和污染,而且很 好地实现了生态循环。
业的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 展要求。你对这种说法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 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 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 洁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7张PPT)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7张PPT)
时间:1978年 内容: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二大(1982年)
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 的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 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时间:1982年 内容: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 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 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 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基本实现(21世纪中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
要求
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意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义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新疆喀什沙尘暴
海洋污染
土壤污染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该如何发展?
湖泊污染
河流污染
(2013年-至今)
中共十六大(2002年)
新目标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邓小平文选》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总设计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合作探究一:淡水资源短缺原因
自然原因
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淡水资源
总量有限 可直接利用的更加有限
分布很不均匀
合作探究一:淡水资源短缺原因 人为原因
淡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
对水需求量增长 不合理开发利用
水污染 水浪费
合作探究二:矿产资源短缺原因 矿产资源会耗竭吗
矿产资源短缺的原因
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 却呈现快速增大的趋势。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 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1. 查阅地图,分析山西省永和县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因地制宜发展 农业的基本思路。
2. 了解你的家乡在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活 动 秸秆禁烧路在何方
每年的油菜、小麦收获期,也是秸秆焚烧高峰期。市民担心浓烟锁城,农民为处理秸秆发愁。一些 农户与当地“秸秆禁烧办公室”玩起“猫鼠游戏”。然而,在四川省大邑县田间却不见焚烧秸秆留 下的黑斑,农民正忙着将成捆秸秆装上机动三轮车。他们说,往年秸秆无法处理才一把火烧掉,如 今能卖钱,谁舍得乱烧!解决“秸秆禁烧难”的关键在“变废为宝”,积极推广秸秆利用新技术。
生态破坏
生 物 多 样 性 减 少
核心归纳
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
可 持 续 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社会可持续 目的
改善生活质量,提 高健康水平,维护 平等自由,提高全 社会的教育水平和 文明程度
基础 生态可持续
可持保续护发环境展的内涵
条件
经济可持续
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河、湖泊、高山、平原、沙漠等各

式各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
了必要的生存环境。
思考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
思考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应从哪几个层次上进行?
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 以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作 为原始母本培育成杂交水 稻,解决了世界三分之一 人口的吃饭问题。
人们模拟苍蝇的平 衡棒研制出运载火箭 的振动陀螺仪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江河湖泊,造成污染。磷矿石中含有镉、 铅等杂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
• 农药也会造成土壤污染。目前农药污染主 要是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有机 氮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不长,但有些有 致癌、致畸作用。有机磷农药容易降解。 农药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是通过食用 含有农药的动植物食品造成的。此外,大 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也是土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你认为能 差异大,构成基因库的基因种类多。 基因的多样性是物种在环境变动时能够继续生存下
收去而到不物灭种预绝的的期多保样障效性。果吗?为什么?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同物种需要不同的生态 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食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营养丰富,味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壤的重要污染源。 • 土壤污染的防治要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目
前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 工矿企业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废弃物中含有各种资源,主
要利用途径为: • (1)利用矿物废料作建筑材料、道路工程
材料、填垫材料及冶金、化工、轻工等工 业原料。 • (2)利用含碳、油类或其他有机物质的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初涉文本
•主人公是 个怎样的 人?情节 会怎样的 发展?请 找出论据。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结论:人口问题成了
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 键因素和首要问题。
实行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目 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 确途径。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 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 口素质



2、主要内容:
①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 女; ③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 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 个子女。具体参照各地计划 生育的法规。
学科:思 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一>: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小品 《超生游击队》
根据小品里的内容来思考两个问题
1、这小品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重男轻女,多生超生)
2、多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生活不稳定,流离失所,贫困交叉)
结论
3.社会原因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性别不平
等现象仍然存在。女性在受教育机会、就业 机会、劳动分配、政治生活参与程度等方面 与男性仍有一定差距,这也促使人们的生育 意愿倾向男孩。 4.直接原因都是科技手段的滥用,根本原因 都是重男轻女。
论一论

我们有些同学也许就会提出:人多 不好吗,人是劳动者,是财富的创造者, 因此,人越多社会发展就越快,你认同 这种说法吗?


先来观察一组反映我国生存资源 的数据,算一算这笔账。
我国生存资源数据表
总量
水 资 源 耕 地 森 林
人均量
与世界水平相比 与其它国家相比
不足世界人均占 有量1/4 美国的1/5,加拿 大的1/40 美国的1/6, 俄罗 斯的1/8,加拿大 的1/15

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图版)

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图版)

课堂知识目标小结
发展观 资源观 环境观 伦理道德观 消费观
通 向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道 路
转变 观念
调整政府行为
调整 行为 调整市场行为 调整公众行为
加强 国际 合作
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
承担保护地球的“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从转变思想开始 • 我们的倡议:
3、为什么要提倡“保护物种,尊重自然”的伦理观?

伦 理 观
许多物种濒危、灭绝,原因之一就是人类直接或间接 滥食滥用野生动植物。一部分人对野生动植物有食用 的需求,对其制成品有穿戴的嗜好,就会引发滥捕乱 猎、滥采乱摘行为。因此,为保护物种,公众不应滥 食滥用野生动物或消费它们的衍生产品。
• 资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消费的文 明程度。日本对垃圾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0%,而我国垃圾 的分类回收利用率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如我国当前废 纸的回收率仅为20%,每5张废纸中,就有4张白白浪费了。
思考:这一措施是为了解决哪种 环境问题?你对美国的做法有什么 看法?对于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你有什么看法?
课堂检测
1.实施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 A.转变观念 B.调整行为 C.全球合作 D.只有发达国家才有责任
2.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其中说法错误 的是( ) A.政府制定环保政策 B.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C.企业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 D.要调整个人行为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转变观念 调整行为 加强国际合作
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人们这样做后果会怎样?
方 便 筷 沙 尘 暴
——
转变观念 发展观 资源观
环境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解析:第 5 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
料丰富。第 6 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
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5.A 6.B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 7~ 8 题。
是“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揭示了全国 和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探究]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示: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 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
[在归纳中理清]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 任务的阶段,而临更多的压力, 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如下: 1.庞大的人口基数
二、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 化,集约化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利用,利用率低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 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 效益相结合
[在训练中用活]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产链循环模式图,完成 1~3 题。
7.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
8.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如清洁能源、智能交通、循环经济等正在逐步应用于城市与社区的建设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优化能源的分配和使用,减少浪费;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中国上海的循环经济实践
谢谢
THANKS
详细描述
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注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与设计
总结词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详细描述
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应注重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材料和设备,提高建筑能效。同时,要注重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确保其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详细描述
哥本哈根制定了宏伟的减排目标,计划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市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此外,哥本哈根还加强了建筑节能改造和城市绿化建设,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丹麦哥本哈根的绿色能源转型
库里蒂巴通过发展高效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
总结词
上海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
详细描述
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包括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体系、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等。同时,上海还加强了对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的资源化利用,推动产业绿色升级。通过这些努力,上海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第一课时课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第一课时课件

一、中国走可持续道路的必然性。
原因: 1 原因: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1)庞大的人口压力。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严重的资源短缺。 (2)严重的资源短缺。
(3)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 21世纪议程 2.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 《中国21世纪议程》
北京 1994
中 国 走 人口压力 可 持 续 发 资源短缺 展 道 路 的
人均自然资源不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资源 河流径流量 森林面积
人均占有量占世 总量在世界排名 界人均值的比例
3 3 4 6 6
1/3 3/5 1/3 1/4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源需求量大
资源利用率较低
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单位产值能耗 能源/百万美元GDP) (能源/百万美元GDP) 1 1/4 1/8 1/7.7
发布时间: 发布时间:
1994年3月 年 月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 21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21世纪人口、 中国21世纪人口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 背景: 的历史经验教训, 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 有选择走 可持续 发展的 道路。 道路。
21世 全球第一部 国家级 的《21世 纪议程 》
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 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
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减少, 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练 习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不在于( 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不在于(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严重的资源短缺 C深刻的环境危机 D沉重的粮食负担 2.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2.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目前 A 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 严重的环境问题 C 庞大的人口数量 D 不利的外部环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实施“三同步”战略方 针• 工业污染的防治 • 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 • 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 生态环境的保护
• 加强科技开发 •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 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 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IV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内容
•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共6章) • 经济可持续发展(共4章) • 社会可持续发展(共5章) • 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共5章)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特点 •《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分的复合系统。 •《议程》的主题词“发展”,体现新的发展观。 •《议程》中突出了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战略特点。 • 全球环境问题将更加尖锐化。 • 能力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备的基本保证。 •《议程》与优先项目计划同时出台,突出 “战略”的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性学习知识讲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1、环境与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与危害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环境问题的含义
• 自然环境: 地壳表面全部有机体及与它们发生 相互作用的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总称
• 环境与经济是紧密联系的; • 代际公平(不断子孙路); • 代内公平(社会平等); • 一方面要提高生活质量,另一
方面要维护生态环境; • 公众参与(民主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
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 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苏联模式的特点:
第一、经济上高度 • 指令性计划,统的过死,管的过严,缺乏
集中:高度 • 缺少民主,没有法制,家长制,一言堂,
集权:
个人崇拜;
第三、思想上高度
僵化:
• 舆论一律,没有活力。
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 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三个转换:
第三、从知 到行,从理
论到实践
13
五、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4
15
巨的任务
第一、以人为本 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核心价值
当代中国要 特别强调科 学发展观的
原因:
第五、当前改革 发展的基本思路
和理念
9
三、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 伟大实践中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改革开放 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
发展是 第一要

统筹兼 顾是根 本方法
科学发展 观它的基
本内容
以人为 本是核

全面协 调可持 续是基 本要求
8
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第二、坚持以人 为本就是始终秉 持人民利益至上
的价值追求
第三、发展的科 学性与包容性, 改革的共识性与
普惠性的统一
第四、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一项长期的艰
6
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 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6.2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自用课件)

6.2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自用课件)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领悟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领悟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中持续 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明确清洁 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结合实例 生产和生态农业的含义。 生产和生态农业的含义。 2.了解公众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了解公众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 了解公众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 和行为准则。 和行为准则。
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 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 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 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 资源化等三个原则 等三个原则, 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 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二)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模式 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 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 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 经营方式。 经营方式。
材料一: 材料一:四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园
北京 1994
人均自然资源不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资源 河流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排名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 人均值的比例
3 3 4 6 6
1/3 3/5 1/3 1/4 1/5
资源需求量大
资源利用率较低
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单位产值能耗 能源/百万美元GDP) (能源/百万美元GDP) 1 1/4 1/8 1/7.7

实现可持续发展PPT课件(初中科学)

实现可持续发展PPT课件(初中科学)

森林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对森 林光砍伐不种植,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当人们砍树的速度 过快时,可再生资源可能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对森林光砍伐不种植,会造成 水土流失严重, 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 源 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海洋资源: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底油田,沙矿, 海洋化学资源,海上交通,海洋空间资源, 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的海产品资源。
4.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 地球变暖。为了控制大气中CO2含量的增 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D )
A、减少汽车数量 B.用石灰水吸取空气中的CO2 C、利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D.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 料
5.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C )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食粮产量 B.砍树造房,解决住房问题 C.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D.多开采石油,满足能源需要
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青海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4、生态农业 阅读课本,说一说
什么叫生态农业?有什么好处?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 战略,把_生_态_科_学与_农_业_科_学相结合,实现农 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再循环和种植、养殖、加工 相结合,使生_态_效_益_、经_济_效_益_相统一。
➢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淡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3、水污染 这样的现象你熟悉吗?
水体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 脏水。
淡水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由于人口的增长, 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淡水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 要,他们必须从远处取水或采用其他方法获得 水,如海水净化、南水北调。
6.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D ) A.水土流失 B.工业废水 C、动植物资源破坏 D.以上都是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PPT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PPT
材料二: 另一个山村,自然环境与前一个差不多,但该村根据 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大力种植中草药,并引进美国红提子在山 脚下种植,中草药和红提子都获得了丰收,村民收入比以前大幅 度提高了,而且村里的山仍是青的,水还是绿的。村民们纷纷说, 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思考:
上述两种生产致富方式,哪一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哪 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你的理由是什么?
持续性原则 (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
公平性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加拿大环境选择标志
北欧白天鹅
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 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清洁生产”无鱼;焚薮而田,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代际
保持适度增长,消除贫 困;实施可持续发展


例:消除贫困
2、持续性原则 (1)制约因素 (2)核心 (3)条件 (4)目标
2.持续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 素是 资源与环境 。 (2)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不超越 资源 与 环境承载力 的基础上,保持发展 的 持续性 。 (3)不可再生资源的 合理利用 、可再生资源 的 永续利用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economic benefit)、社会效益(social benefit)和生态效益 (ecological benefit)的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例: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
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