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4 力与曲线运动(二)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师用书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第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ppt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第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ppt

,结合
GM=gR2,可得 r=2R,其周期 T′=4π 2R ,如图,当卫星在阴影区时不能接收阳光,据几何关系, g
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收集板工作时间为 t= 5 T′= 10π 2R ,故选项 C 正确,A,B,D 错误. 6 3g
2019-7-18
谢谢您的观赏
19
【预测练6】 (2018·枣庄一模)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 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gR2 2
-R,
则无法比较与
B
的高度关系,故
A
错误;对
B

G
Mm
R h2
=m(R+h)
4π2 TB2
,而
G
Mm R2
=mg,联立得
TB=2π
R h3 ,故
gR2
B 正确;A,B 由相距最近到再次最近,B 比 A 多转一周即ωt-ω0t=2π,而ω= 2π = TB
gR2 ,则 t=
对地观测卫星,利用三颗轨道相同的监测卫星可组成一个监测系统,它们的轨道
与地球赤道在同一平面内,当卫星高度合适时,该系统的监测范围可恰好覆盖地
球的全部赤道表面且无重叠区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关
于该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 7.9 km/s
B.卫星的加速度为 g 2
正确;根据 a=rω2 知,因为甲、乙两个黑洞轨道半径之比为 29∶36,角速度相等,则向心加速
度大小之比为 29∶36,选项 D 错误.
2019-7-18
谢谢您的观赏
12
考向二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 专题4 力与曲线运动(二)-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师用书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 专题4 力与曲线运动(二)-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师用书

专题四 力与曲线运动(二)——万有引力与航天考点1|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难度:中档 题型:选择题 五年3考(2016·全国乙卷T 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1 hB .4 hC .8 hD .16 h【解题关键】B [GMm r 2=mr 4π2T 2,整理得GM =4π2r 3T2 当r =6.6R 地时,T =24 h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轨道半径最小为2R 地三颗同步卫星A 、B 、C 如图所示分布则有4π2 6.6R 地 3T 2=4π2 2R 地 3T ′2解得T ′≈T6=4 h ,选项B 正确.](2014·全国卷ⅡT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A.3πGT 2g 0-gg 0B.3πGT 2g 0g 0-gC.3πGT2D.3πGT 2g 0g【解题关键】 解此题抓住两条信息: (1)地表重力加速度两极为g 0,赤道处为g . (2)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B [根据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解题.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 0=G MmR2,物体在赤道上时,mg +m ⎝⎛⎭⎪⎫2πT 2R =G Mm R 2,以上两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密度ρ=3πg 0GT 2 g 0-g .故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1.高考考查特点(1)本考点高考命题角度为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万有引力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正确理解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掌握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方法,熟悉一些天体的运行常识是前提.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1)不能正确区分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普遍存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有条件.(2)对公式F =Gm 1m 2r 2,应用时应明确“r ”的意义是距离;m 1和m 2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天体密度估算时,易混淆天体半径和轨道半径.●考向1 万有引力与重力1.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导学号:37162027】A.12RB.72R C .2RD.72R C [在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经历的时间之比即为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所以t 1t 2=27.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1和g 2,因此g 1g 2=2h /t 212h /t 22=t 22t 21=74.设行星和地球的质量分别为7M 和M ,行星的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7Mmr2=mg 1① G MmR2=mg 2 ②①/②得r =2R因此A 、B 、D 错,C 对.] ●考向2 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2.(高考改编)[例2](2014·全国卷ⅡT 18)中,若地球自转角速度逐渐增大,当角速度增大到某一值ω0时,赤道上的某质量为m ′的物体刚好要脱离地面.则地球的质量是多大?【解析】 设地球质量为M ,地球两极有:GMmR 2=mg 0 ①在赤道对质量为m ′的物体刚要脱离时有:GMm ′R2=m ′ω20·R ②由①②得:M =g 30/G ω40. 【答案】 g 30/G ω403.(多选)(2016·郑州三校三联)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t 时间,卫星运行的路程为s ,运动半径转过的角度为θ,引力常量为G ,则( )A .地球的半径为sθB .地球的质量为s 2G θt 2C .地球的密度为3θ24πGt 2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s θtAC [根据题意可知,地球的半径R =s θ,A 项正确;卫星的角速度ω=θt ,G MmR2=mR ω2,M =s 3G θt 2,B 项错误;地球的密度ρ=3θ24πGt 2,C 项正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即a =R ω2=s θt 2,D 项错误.]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方法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G Mm R =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3=3g 4πGR.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1)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3GT 2;(2)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ρ=M V =M 43πR3=3πr3GT 2R 3;(3)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考点2| 天体的运行与发射 难度:中档 题型:选择题 五年6考(多选)(2015·全国卷ⅠT 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 2.则此探测器( )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解题关键】BD [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则g 月g 地=月R 2月GM 地R 2地=M 月M 地·R 2地R 2月=181×3.72,解得g 月≈1.7m/s 2.A .由v 2=2g 月h ,得着陆前的速度为v =2g 月h =2×1.7×4 m/s≈3.7 m/s,选项A错误.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力F =mg 月≈2×103N ,选项B 正确.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其他外力做功,故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误.D .设探测器在近月圆轨道上和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线速度分别为v 1、v 2,则v 1v 2=GM 月R 月GM 地R 地=M 月M 地·R 地R 月= 3.781<1,故v 1<v 2,选项D 正确.] (多选)(2014·全国卷ⅠT 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 .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 .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解题关键】 (1)行星冲日后,每当地球与地外行星转过的角度相差2π时将会出现冲日现象.(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各地外行星的运行周期. (3)写出地外行星冲日时间间隔的表达式分析判断.BD [本题以“行星冲日”为背景考查了圆周运动的相遇问题.由题意可知地球的轨道半径r 地=1.0 AU ,公转周期T 地=1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T 行=⎝ ⎛⎭⎪⎫r 行r 地3·T 地=r 3行年,根据相遇时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2n π及ω=Δθt 可知相邻冲日时间间隔为t ,则⎝ ⎛⎭⎪⎫2πT 地-2πT 行t =2π,即t =T 地T 行T 行-T 地=T 行T 行-1,又T 火= 1.53年,T 木= 5.23年,T 土=9.53年,T 天=193年,T 海=303年,代入上式得t >1年,故选项A 错误;木星冲日时间间隔t 木=5.235.23-1年<2年,所以选项B 正确;由以上公式计算t 土≠2t 天,t 海最小,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多选)(2013·全国卷ⅠT 20)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解题关键】 解此题要注意三点: (1)正确理解宇宙速度. (2)阻力做功,轨道如何变化. (3)超重、失重的实质.BC [本题虽为天体运动问题,但题中特别指出存在稀薄大气,所以应从变轨角度入手. 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为发射速度,天体运动的速度为环绕速度,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 错误;天体运动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速度减小,导致需要的向心力F n =mv 2r减小,做向心运动,向心运动过程中,轨道高度降低,且万有引力做正功,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选项B 、C 正确;航天员在太空中受地球引力,地球引力全部提供航天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选项D 错误.]1.高考考查特点(1)高考的命题角度为人造卫星的运行参数,卫星的变轨及变轨前后的速度、能量变化. (2)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卫星的运动模型,离心(向心)运动的原因及万有引力做功的特点.2.解题常见误区及提醒(1)对宇宙速度特别是第一宇宙速度不理解. (2)对公式v =GMr不理解,误认为阻力做功速度减小半径增大. (3)误认为宇宙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不受重力作用.(4)分析线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与半径R 的关系时,不能正确控制变量.●考向1 天体的运行参数4.(2016·淄博模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都绕地球球心做圆周运动,中轨道卫星离地面高度低,则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 )A .向心加速度大B .周期大C .线速度小D .角速度小A [由于中轨道卫星离地面高度低,轨道半径较小,则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选项A 正确.由G Mm r 2=mr (2πT )2,解得T =2πr 3GM,可知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选项B 错误.由G Mm r 2=m v 2r ,解得v =GM r ,可知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选项C 错误.由G Mmr2=mr ω2,解得ω=GMr 3,可知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选项D 错误.]5.(2016·东北三省六校联考)如图1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 km/sB .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C .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D .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C [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根据G Mm r 2=m v 2r ,得v =GMr,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该卫星的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则其运动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A 错.该卫星从北纬60°到南纬60°,转过120°用时1 h ,则其转过360°用时3 h ,即周期为3 h ,而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 h ,即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8.根据G Mm r2=m 4π2T 2r ,得r 3T 2=GM4π2,则可得半径之比为1∶4,C 正确.再由v =GMr可得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2∶1,B 错.在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情况下,从高轨道到低轨道要减少机械能,若二者质量相等则该卫星的机械能小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D 错.]●考向2 赤道物体与地球卫星的比较6.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导学号:37162028】A .a 2>a 1>a 3B .a 3>a 2>a 1C .a 3>a 1>a 2D .a 1>a 2>a 3D [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于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有GMm 1 R +h 1 2=m 1a 1,即a 1=GM R +h 1 2,对于东方红二号,有G Mm 2R +h 22=m 2a 2,即a 2=GMR +h 22,由于h 2>h 1,故a 1>a 2,东方红二号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由于东方红二号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根据a =ω2r ,故a 2>a 3,所以a 1>a 2>a 3,选项D 正确,选项A 、B 、C 错误.]●考向3 卫星变轨问题7.(高考改编)[例5](2013·全国卷ⅠT 20)中,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的轨道如图2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在远地点P 处,“神舟九号”的加速度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相等B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C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D .要实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远地点P 处对接,“神舟九号”需在靠近P 处点火减速A [在远地点P 处,轨道半径相同,由GMm r 2=ma 知a =GMr2,故两者加速度相等,A 正确;由“天宫一号”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m r 2=m 4π2T2r ,因“天宫一号”的周期、轨道半径及引力常量未知,不能计算出地球的质量,B 错误;由于“天宫一号”质量未知,故不能算出万有引力,C 错误;“神九”在椭圆轨道上运动,P 为其远地点,若在P 点前减速,则沿向上的速度分量减少,则“神九”将不能到达P 点,D 错误.]8.(2016·湖南十校共同体三联)如图3所示是某卫星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其中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它们相切于A 点.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时经过A 点的速率为v ,加速度大小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37162029】图3A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速率大于vB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aC .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D .卫星在轨道2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A [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A 点时,只有速度增大,才能由轨道1变轨到轨道2,故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速率大于v ,选项A 正确;在同一点,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故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仍等于a ,选项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对于同一中心天体,有a 3T2=k ,可知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选项C 错误;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A 点时,只有速度增大,才能由轨道2变轨到轨道3,故卫星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2上具有的机械能,选项D 错误.]1.人造卫星运动规律分析“1、2、3”2.分析卫星变轨应注意的3个问题(1)卫星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的新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变化由v =GMr判断. (2)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3)卫星经过不同轨道相交的同一点时加速度相等,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热点模型解读| 人造卫星运行轨道模型中心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4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导航系统中两颗卫星“G 1”和“G 3”以及“高分一号”均可认为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G 1”和“G 3”的轨道半径均为r ,某时刻两颗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 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卫星“G 1”和“G 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 2rg B .卫星“G 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所需的时间为2πr 3R r gC .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 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D .“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处有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低,速度增大,机械能会减小【解题指导】 由G Mm R 2=mg ,G Mm r 2=mg ′,得g ′=R 2r2g ,A 错;卫星“G 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所需时间为t =T 6=πr 3R r g,B 错;若想使“高分一号”到达卫星“G 3”所在轨道,必须对其加速,C错;稀薄气体对“高分一号”有阻力,做负功,所以“高分一号”机械能减小,在引力作用下,高度降低,速度增大,D正确.【答案】 D[拓展应用] (多选)如图5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假设“嫦娥三号”运行经过P点第一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再次经过P点时第二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近地点为Q、高度为15 km,远地点为P、高度为100 km的椭圆轨道Ⅱ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B.“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C.“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率可能小于经过P点时的速率BC[“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上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选项A错误;由于圆轨道的轨道半径大于椭圆轨道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选项B正确;由于在Q点“嫦娥三号”所受万有引力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速率,选项D错误.]。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课资料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第2讲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课资料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第2讲万有引力与航天
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BD )
A.“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r2g R
B.月球的质量为 gR2 g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π GT 2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πr3 GT 2R3
解析:月球表面任意一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G Mm =mg,则有 GM=gR2,“嫦娥四号”绕 R2
月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 Mm =m v2 ,解得 v= GM ,联立解得 v= gR2 ,选项
第2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整合 突破 实战
整合 网络要点重温
【网络构建】
【要点重温】
1.两条基本思路之一:重力由万有引力产生.
(1)不考虑自转时,星球表面附近有 G Mm = mg ,其中 g 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R2
①可得到黄金代换式 GM =gR2;
②根据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平抛运动等知识计算出星球表面的 重力加速度g ,再由
A.“嫦娥一号”在绕月工作轨道上绕行的周期为 2π R g
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g 4πGR
C.“嫦娥一号”在绕月工作轨道上绕行的速度为 g R h
D.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R )2g Rh
〚审题突破〛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GMm =m v2 =m 4π2 r,解得 v= GM ,T=2π r3 ,
r2
T2
GT 2
中心天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 r=R,则ρ= M = 3π . 4πR3 GT 2 3
【典例 1】 (2017·山东泰安质检)(多选)我国将在 2018 年发射“嫦娥四号”,它是嫦 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已知月球的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 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 r,绕月周期为 T.根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分层突破练4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含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分层突破练4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含解析

专题分层突破练4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A组1.(多选)(2020辽宁高三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得了引力常量B.根据表达式F=可知,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在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出的表达式=k中,k是一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常量D.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2.(2021安徽黄山高三质检)有一颗中高轨道卫星在赤道上空自西向东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

某时刻该卫星正好经过赤道上某建筑物,已知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的周期为B.该卫星的向心力为同步卫星的C.再经的时间该卫星将再次经过该建筑物D.再经的时间该卫星将再次经过该建筑物3.脉冲星实质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每自转一周,就向外发射一次电磁脉冲信号,因此而得名。

若观测到某个中子星发射电磁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该中子星的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物理量可以求出的是()A.该中子星的质量B.该中子星的第一宇宙速度C.该中子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该中子星赤道上的物体随中子星转动的线速度4.(2021广东韶关始兴中学高三模拟)一颗科学资源探测卫星的圆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运动周期为T=1.5 h,某时刻卫星经过赤道上A城市上空。

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0,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条件()A.可以计算地球的半径B.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C.可以计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可以断定,再经过12 h该资源探测卫星第二次到达A城市上空5.(多选)(2021广东梅州高三质检)2020年6月23日,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已知同步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质量为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C.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为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6.2020年12月6日,我国成功将高分十四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力与运动1.4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二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力与运动1.4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二课件

烟尘颗粒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飞出电场时,有:
水平位移 L=v0t 竖直位移 y=12at2
解得:y=0.375 m
所求比值为 η=dy=34
(2)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d=12a1t2
|Ud1q|=ma1
(1)M 与 N 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 (2)A 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 (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解析:(1)设小球 M、N 在 A 点水平射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v0, 则它们进入电场时的水平速度仍然为 v0.M、N 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t 相等,电场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均为 a,在电 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分别为 x1 和 x2.由题给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得
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v2∶v1 为( )
A. 3∶2
B. 2∶1
C. 3∶1
D.3∶ 2
解析:相同的带电粒子垂直匀强磁场入射均做匀速圆周运动.
粒子以 v1 入射,一端为入射点 P,对应圆心角为 60°(对应六分 之一圆周)的弦 PP′必为垂直该弦入射粒子运动轨迹的直径 2r1,如 图甲所示,设圆形区域的半径为 R,由几何关系知 r1=12R.其他不同 方向以 v1 入射的粒子的出射点在 PP′对应的圆弧内.
2.(2017·全国卷Ⅲ) 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xOy 平面) 向里的磁场.在 x≥0 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x<0 区域,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λB0(常数 λ>1).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 >0)的带电粒子以速度 v0 从坐标原点 O 沿 x 轴正向射入磁场,此 时开始计时,当粒子的速度方向再次沿 x 轴正向时,求:(不计重力)
h=13H⑧
(3)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小球 M 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则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教师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教师

命题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真题再研· 明技法典例2 (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C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命题解读】该题组以新西兰南岛上山脉变化为情景材料,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能力,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

【思维点拨】核心知识· 精归纳1.外力作用的区域性分布规律分析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除此以外在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1)侵蚀地貌扇)三角洲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风力堆积地貌风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挟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上的冰碛丘陵等3.外力地貌的应用(1)根据沙丘特征判定风向(2)根据不同地貌的颗粒特征判定风向(3)根据河流地貌判断河水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流弯曲处,由于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流平直处,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高中物理大二轮物理复习专题目录

高中物理大二轮物理复习专题目录

第3讲 平抛运动和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 考向一 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考向二 电场中的考向二 天体的运动问题
考向三 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二轮物理
专题二
能量与动量
第1讲 功能关系及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考向一 力学中的几个重要功能关系的应用 考向二 动力学观点和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考向三 动量观点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第2讲 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在电学中的应用 考向一 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考向二 应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处理力电综合问题
考向一 热学基础知识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组合
考向二 热学基础知识、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定律的组合
第2讲 (选修3-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
电磁波
考向一 振动(或波动)与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组合 考向二 光学基础知识与波动(或振动)的组合 考向三 电磁波、光学、波动(或振动)的组合
二轮物理
第二部分 考前冲刺增分练 选择题48分专练(一) 选择题48分专练(二) 实验题15分专练(一)
二轮物理
专题三
电场和磁场
第1讲 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 考向一 电场的性质 考向二 磁场的性质 第2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考向一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 考向二 带电粒子在叠加复合场中的运动 考向三 现代科技中的电磁场问题
二轮物理
专题四
电路与电磁感应
第1讲 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 考向一 直流电路的计算与动态分析 考向二 交流电的产生及“四值”的应用 考向三 理想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问题
实验题15分专练(二)
计算题32分专练(一) 计算题32分专练(二) 选考题15分专练(一) 选考题15分专练(二)
二轮物理
小卷冲刺抢分练(一)——(8+2实验) 小卷冲刺抢分练(二)——(8+2实验) 小卷冲刺抢分练(三)——(8+2计算) 小卷冲刺抢分练(四)——(8+2计算) 高考模拟标准练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4力与曲线运动二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4力与曲线运动二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限时集训(四) 力与曲线运动(二)—万有引力与航天(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2021·全国丙卷T14)关于行星运动规律,以下说法符合史实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根底上,导出了行星运动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根底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开普勒在前人观测数据根底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规律,与牛顿定律无联系,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规律,但没有找出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原因,选项C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D错误.]2.2014年12月25日,“月球车玉兔〞微博卖萌报道被评选为2021年最具影响力科学传播事件并获“五维空间奖〞.假设月球车在地球外表重力为G1,在月球外表重力为G2.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外表处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 【导学号:37162030】A .月球车在月球外表质量为G 2gB .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比值为G 1R 22G 2R 21C .月球外表处重力加速度为G 1g G 2D .假设月球车能绕地球与月球飞行,那么月球车在地球外表飞行与在月球外表飞行周期比值为R 1G 2R 2G 1D [月球车到达月球外表时,月球外表处重力加速度不是g ,选项A 错误;设月球车质量为m ,那么在地球外表GM 1m R 21=mg ,G 1m =g ,在月球外表GM 2m R 22=mg 2,G 2m =g 2,联立得M 1M 2=G 1R 21G 2R 22,选项B 错误;月球外表处重力加速度为G 2g G 1,选项C 错误;月球车在地球外表飞行时,周期为T 1=2πR 1g,在月球外表飞行时,周期T 2=2πR 2g 2,T 1T 2=R 1G 2R 2G 1,选项D 正确.] 3.如图6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 运行,在P 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是( )图6A .不管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 点速度都一样B .不管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 点加速度都一样C .卫星在轨道1任何位置都具有一样加速度D .卫星在轨道2任何位置都具有一样速度B [在P 点,沿轨道1运行时,地球对人造卫星引力大于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即F 引>mv 21r,沿轨道2运行时,地球对人造卫星引力刚好能提供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向心力,即F 引=mv 22r,故v 1<v 2,选项A 错误;在P 点,人造卫星在轨道1与轨道2运行时,地球对人造卫星引力一样,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人造卫星在P 点加速度一样,选项B 正确;在轨道1不同位置,地球对人造卫星引力大小不同,故加速度也不同,选项C 错误;在轨道2上不同位置速度方向不同,故速度不同,选项D 错误.]4.(2021·开封市5月质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将由35颗卫星组成,卫星轨道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中地球轨道与倾斜轨道.其中,同步轨道半径大约是中轨道半径1.5倍,那么同步卫星与中轨道卫星周期之比约为( )A.⎝ ⎛⎭⎪⎪⎫3212 B.⎝ ⎛⎭⎪⎪⎫322 C.⎝ ⎛⎭⎪⎪⎫3232 D.⎝ ⎛⎭⎪⎪⎫3223C [同步轨道半径大约是中轨道半径1.5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得T 2同T 2中=⎝ ⎛⎭⎪⎪⎫323,所以同步卫星与中轨道卫星周期之比约为⎝ ⎛⎭⎪⎪⎫3232,应选项C 正确.]5.(2021·商丘市三模)地质勘探发现某地区外表重力加速度发生了较大变化,疑心地下有空腔区域.进一步探测发现在地面P 点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储藏有天然气,如图7所示.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ρ,天然气密度远小于ρ,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球外表正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由于空腔存在,现测得P 点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kg (k <1).引力常量为G ,球形空腔球心深度为d ,那么此球形空腔体积是( )图7A.kgd GρB.kgd 2GρC.1-k gd GρD.1-k gd 2GρD [如果将近地表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ρ岩石,那么该地区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如果将空腔填满,地面质量为m 物体重力为mg ,没有填岩石时是kmg ,故空腔填满后引起引力为(1-k )mg ;由万有引力定律,有:(1-k )mg =G ρVm d2,解得:V =1-k gd 2Gρ,D 对.]6.利用探测器探测某行星,先让探测器贴近该行星外表飞行,测得探测器做圆周运动周期为T 1,然后调节探测器离行星外表高度,当离行星外表高度为h 时,探测器做圆周运动运行一周时间为T 2.引力常量为G ,那么以下判断正确是 ( )A .可求出该行星质量B .可求出该行星密度C .可求出探测器贴近行星外表飞行时,行星对它引力D .可求出该行星第一宇宙速度ABD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T 21R 3=T 22R +h 3,可求得行星半径R ,由G Mm R 2=m ⎝ ⎛⎭⎪⎪⎫2πT 12R 可求得行星质量M ,A 正确;由ρ=M 43πR 3可求得行星密度,B 正确;由F =G Mm R2可知,由于探测器质量未知,无法求行星对探测器引力,C 错误;由G Mm R 2=m v 2R可求出该行星第一宇宙速度,D 正确.]7.(2021·贵阳二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自动交会对接前示意图如图8所示,圆形轨道Ⅰ为“天宫一号〞运行轨道,圆形轨道Ⅱ为“神舟十号〞运行轨道.此后“神舟十号〞要进展屡次变轨,才能实现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那么( )【导学号:37162031】图8A .“天宫一号〞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十号〞在轨道Ⅱ上运行速率B .“神舟十号〞变轨后比变轨前高度增加,机械能减少C .“神舟十号〞可以通过减速而使轨道半径变大D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瞬间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AD [做圆周运动天体,线速度大小v =GM r,因此轨道半径较大“天宫一号〞速率较小,A 项正确;“神舟十号〞由低轨道到高轨道运动需要消耗火箭燃料加速,由功能关系可知在高轨道上飞船机械能更大,B 项错误;飞船在圆周轨道上减速时,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向心力,飞船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减小,C 项错误;在对接瞬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所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相等,D 项正确.]8.(2021·揭阳市二模)地球自转周期为T 0,有一颗与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低轨道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其运行半径为同步轨道半径四分之一,该卫星两次在同一城市正上方出现时间间隔可能是( )A.T 04B.3T 04C.3T 07D.T 07CD [设地球质量为M ,卫星质量为m ,运动周期为T ,因为卫星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有:GMm r 2=4π2mr T 2解得:T=2πr 3GM.同步卫星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一样,即为T 0.该人造卫星运行半径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四分之一,所以该人造卫星与同步卫星周期之比是:T T 0=r 34r 3=18,解得:T =18T 0.设卫星至少每隔t 时间才在同一地点正上方出现一次,根据圆周运动角速度与所转过圆心角关系θ=ωt 得:2πT t =2n π+2πT 0t ,解得t =nT 07,当n =1时t =T 07,n =3时t =3T 07,故A 、B 错误,C 、D 正确.] 二、计算题(共2小题,32分)9.(16分)2013年6月11日下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入近地点距地心为r 1、远地点距地心为r 2椭圆轨道正常运行.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外表处重力加速度为g ,飞船在近地点速度为v 1,飞船质量为m .假设取距地球无穷远处为引力势能零点,那么距地心为r 、质量为m 物体引力势能表达式为E p =-GMm r,求: (1)地球半径;(2)飞船在远地点速度. 【导学号:37162032】【解析】 (1)设地球外表有质量为m 物体,那么G Mm R2=mg解得地球半径:R =GM g. (2)由于飞船在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所以飞船在近地点所具有机械能即为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具有机械能,那么:E =12mv 21-G Mm r 1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 21-G Mm r 1=12mv 22-G Mm r 2解得飞船在远地点速度:v 2=v 21+2GM r 2-2GM r 1. 【答案】 (1)GM g (2)v 21+2GM r 2-2GM r 110.(16分)(2021·江西九江二模)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测量天体质量.(1)测地球质量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比拟准确地测量出了引力常量数值,他把自己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质量〞.地球外表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假设忽略地球自转影响,求地球质量.(2)测“双星系统〞总质量所谓“双星系统〞,是指在相互间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两个星球A 与B ,如图9所示.A 、B 间距离为L ,A 、B 绕O 点运动周期均为T ,引力常量为G ,求A 、B 总质量.(3)测月球质量假设忽略其他星球影响,可以将月球与地球看成“双星系统〞.月球公转周期为T 1,月球、地球球心间距离为L 1.你还可以利用(1)、(2)中提供信息,求月球质量.图9【解析】 (1)设地球质量为M ,地球外表某物体质量为m ,忽略地球自转影响GMmR 2=mg 解得M =gR 2G. (2)设A 质量为M 1,A 到O 距离为r 1;设B 质量为M 2,B 到O 距离为r 2.G M 1M 2L 2=M 1⎝ ⎛⎭⎪⎪⎫2πT 2r 1 G M 1M 2L 2=M 2⎝ ⎛⎭⎪⎪⎫2πT 2r 2 又L =r 1+r 2解得M 1+M 2=4π2L 3GT 2. (3)设月球质量为M 3,由(2)可知M 3+M =4π2L 31GT 21由(1)可知 M =gR 2G解得M 3=4π2L 31GT 21-gR 2G. 【答案】 (1)gR 2G (2)4π2L 3GT 2 (3)4π2L 31GT 21-gR 2G。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攻略考题回访专题二曲线运动第5讲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word版本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攻略考题回访专题二曲线运动第5讲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word版本

考题回访专题二曲线运动第5讲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2015 ·全国卷Ⅱ ) 因为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 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 发动机点火 , 给卫星一附带速度 , 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转 , 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3.1 × 103m/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3, 转移轨道和1.55 × 10 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同样同步轨道的夹角为 30° , 如下图 , 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带快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3A. 西偏北方向 ,1.9 ×10 m/sB. 东偏南方向 ,1.9 ×103m/sC. 西偏北方向 ,2.7 ×103m/sD. 东偏南方向 ,2.7 ×103m/s【分析】选 B。

作出卫星的速度变化表示图如下图, 由余弦定理可得v 附带 =1.9 ×103m/s, 故 C、D 均错误 ; 由速度变化表示图可得,v 附带的方向为东偏南方向,B 项正确 ,A 项错误。

2.(2015 ·北京高考 ) 假定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C.地球公转的加快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快度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分析】选D。

万有引力充任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G=m r,G=m,G=ma,G=m ω2r,可得T=2 π,a=,v=, ω =,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 所以地球公转周期小于火星公转周期,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加快度、角速度均大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加快度、角速度, 选项 A、B、 C 错误 , 选项 D正确。

3.(多项选择 )(2015·广东高考) 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 当发射速度为v 时 , 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发射速度为v 时, 可挣脱星球引力约束离开该星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 力与曲线运动(二)——万有引力与航天考点1|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难度:中档 题型:选择题 五年3考(2016·全国乙卷T 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1 hB .4 hC .8 hD .16 h【解题关键】B [GMm r 2=mr 4π2T 2,整理得GM =4π2r 3T2 当r =6.6R 地时,T =24 h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轨道半径最小为2R 地三颗同步卫星A 、B 、C 如图所示分布则有4π2R 地3T 2=4π2R 地3T ′2解得T ′≈T6=4 h ,选项B 正确.](2014·全国卷ⅡT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A.3πGT 2g 0-gg 0B.3πGT 2g 0g 0-gC.3πGT2D.3πGT 2g 0g【解题关键】 解此题抓住两条信息: (1)地表重力加速度两极为g 0,赤道处为g . (2)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B [根据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解题.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 0=G MmR2,物体在赤道上时,mg +m ⎝⎛⎭⎪⎫2πT 2R =G Mm R 2,以上两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密度ρ=3πg 0GT 2g 0-g .故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1.高考考查特点(1)本考点高考命题角度为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万有引力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正确理解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掌握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方法,熟悉一些天体的运行常识是前提.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1)不能正确区分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普遍存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有条件.(2)对公式F =Gm 1m 2r 2,应用时应明确“r ”的意义是距离;m 1和m 2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天体密度估算时,易混淆天体半径和轨道半径.●考向1 万有引力与重力1.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导学号:37162027】A.12RB.72R C .2RD.72R C [在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经历的时间之比即为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所以t 1t 2=27.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1和g 2,因此g 1g 2=2h /t 212h /t 22=t 22t 21=74.设行星和地球的质量分别为7M 和M ,行星的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7Mmr2=mg 1① G MmR2=mg 2 ②①/②得r =2R因此A 、B 、D 错,C 对.] ●考向2 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2.(高考改编)[例2](2014·全国卷ⅡT 18)中,若地球自转角速度逐渐增大,当角速度增大到某一值ω0时,赤道上的某质量为m ′的物体刚好要脱离地面.则地球的质量是多大?【解析】 设地球质量为M ,地球两极有:GMmR 2=mg 0 ①在赤道对质量为m ′的物体刚要脱离时有:GMm ′R2=m ′ω20·R ②由①②得:M =g 30/G ω40. 【答案】 g 30/G ω403.(多选)(2016·郑州三校三联)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t 时间,卫星运行的路程为s ,运动半径转过的角度为θ,引力常量为G ,则( )A .地球的半径为sθB .地球的质量为s 2G θt 2C .地球的密度为3θ24πGt 2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s θtAC [根据题意可知,地球的半径R =s θ,A 项正确;卫星的角速度ω=θt ,G MmR2=mR ω2,M =s 3G θt 2,B 项错误;地球的密度ρ=3θ24πGt 2,C 项正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即a =R ω2=s θt 2,D 项错误.]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方法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3=3g 4πGR.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1)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3GT 2;(2)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ρ=M V =M 43πR3=3πr3GT 2R 3;(3)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考点2| 天体的运行与发射 难度:中档 题型:选择题 五年6考(多选)(2015·全国卷ⅠT 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 2.则此探测器( )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解题关键】BD [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则g 月g 地=月R 2月GM 地R 2地=M 月M 地·R 2地R 2月=181×3.72,解得g 月≈1.7m/s 2.A .由v 2=2g 月h ,得着陆前的速度为v =2g 月h =2×1.7×4 m/s≈3.7 m/s,选项A错误.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力F =mg 月≈2×103N ,选项B 正确.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其他外力做功,故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误.D .设探测器在近月圆轨道上和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线速度分别为v 1、v 2,则v 1v 2=GM 月R 月GM 地R 地=M 月M 地·R 地R 月= 3.781<1,故v 1<v 2,选项D 正确.] (多选)(2014·全国卷ⅠT 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 .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 .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解题关键】 (1)行星冲日后,每当地球与地外行星转过的角度相差2π时将会出现冲日现象.(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各地外行星的运行周期. (3)写出地外行星冲日时间间隔的表达式分析判断.BD [本题以“行星冲日”为背景考查了圆周运动的相遇问题.由题意可知地球的轨道半径r 地=1.0 AU ,公转周期T 地=1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T 行=⎝ ⎛⎭⎪⎫r 行r 地3·T 地=r 3行年,根据相遇时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2n π及ω=Δθt 可知相邻冲日时间间隔为t ,则⎝ ⎛⎭⎪⎫2πT 地-2πT 行t =2π,即t =T 地T 行T 行-T 地=T 行T 行-1,又T 火= 1.53年,T 木= 5.23年,T 土=9.53年,T 天=193年,T 海=303年,代入上式得t >1年,故选项A 错误;木星冲日时间间隔t 木=5.235.23-1年<2年,所以选项B 正确;由以上公式计算t 土≠2t 天,t 海最小,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多选)(2013·全国卷ⅠT 20)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解题关键】 解此题要注意三点: (1)正确理解宇宙速度. (2)阻力做功,轨道如何变化. (3)超重、失重的实质.BC [本题虽为天体运动问题,但题中特别指出存在稀薄大气,所以应从变轨角度入手. 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为发射速度,天体运动的速度为环绕速度,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 错误;天体运动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速度减小,导致需要的向心力F n =mv 2r减小,做向心运动,向心运动过程中,轨道高度降低,且万有引力做正功,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选项B 、C 正确;航天员在太空中受地球引力,地球引力全部提供航天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选项D 错误.]1.高考考查特点(1)高考的命题角度为人造卫星的运行参数,卫星的变轨及变轨前后的速度、能量变化. (2)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卫星的运动模型,离心(向心)运动的原因及万有引力做功的特点.2.解题常见误区及提醒(1)对宇宙速度特别是第一宇宙速度不理解. (2)对公式v =GMr不理解,误认为阻力做功速度减小半径增大. (3)误认为宇宙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不受重力作用.(4)分析线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与半径R 的关系时,不能正确控制变量.●考向1 天体的运行参数4.(2016·淄博模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都绕地球球心做圆周运动,中轨道卫星离地面高度低,则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 )A .向心加速度大B .周期大C .线速度小D .角速度小A [由于中轨道卫星离地面高度低,轨道半径较小,则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选项A 正确.由G Mm r 2=mr (2πT )2,解得T =2πr 3GM,可知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选项B 错误.由G Mm r 2=m v 2r ,解得v =GM r ,可知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选项C 错误.由G Mmr2=mr ω2,解得ω=GMr 3,可知中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选项D 错误.]5.(2016·东北三省六校联考)如图1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 km/sB .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C .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D .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C [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根据G Mm r 2=m v 2r ,得v =GMr,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该卫星的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则其运动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A 错.该卫星从北纬60°到南纬60°,转过120°用时1 h ,则其转过360°用时3 h ,即周期为3 h ,而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 h ,即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8.根据G Mm r2=m 4π2T 2r ,得r 3T 2=GM4π2,则可得半径之比为1∶4,C 正确.再由v =GMr可得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2∶1,B 错.在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情况下,从高轨道到低轨道要减少机械能,若二者质量相等则该卫星的机械能小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D 错.]●考向2 赤道物体与地球卫星的比较6.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导学号:37162028】A .a 2>a 1>a 3B .a 3>a 2>a 1C .a 3>a 1>a 2D .a 1>a 2>a 3D [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于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有GMm 1R +h 12=m 1a 1,即a 1=GM R +h 12,对于东方红二号,有GMm 2R +h 22=m 2a 2,即a 2=GM R +h 22,由于h 2>h 1,故a 1>a 2,东方红二号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由于东方红二号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根据a =ω2r ,故a 2>a 3,所以a 1>a 2>a 3,选项D 正确,选项A 、B 、C 错误.]●考向3 卫星变轨问题7.(高考改编)[例5](2013·全国卷ⅠT 20)中,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的轨道如图2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在远地点P 处,“神舟九号”的加速度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相等B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C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D .要实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远地点P 处对接,“神舟九号”需在靠近P 处点火减速A [在远地点P 处,轨道半径相同,由GMm r 2=ma 知a =GMr2,故两者加速度相等,A 正确;由“天宫一号”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m r 2=m 4π2T2r ,因“天宫一号”的周期、轨道半径及引力常量未知,不能计算出地球的质量,B 错误;由于“天宫一号”质量未知,故不能算出万有引力,C 错误;“神九”在椭圆轨道上运动,P 为其远地点,若在P 点前减速,则沿向上的速度分量减少,则“神九”将不能到达P 点,D 错误.]8.(2016·湖南十校共同体三联)如图3所示是某卫星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其中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它们相切于A 点.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时经过A 点的速率为v ,加速度大小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37162029】图3A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速率大于vB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aC .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D .卫星在轨道2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A [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A 点时,只有速度增大,才能由轨道1变轨到轨道2,故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速率大于v ,选项A 正确;在同一点,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故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仍等于a ,选项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对于同一中心天体,有a 3T2=k ,可知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选项C 错误;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A 点时,只有速度增大,才能由轨道2变轨到轨道3,故卫星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2上具有的机械能,选项D 错误.]1.人造卫星运动规律分析“1、2、3”2.分析卫星变轨应注意的3个问题(1)卫星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的新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变化由v =GMr判断. (2)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3)卫星经过不同轨道相交的同一点时加速度相等,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热点模型解读| 人造卫星运行轨道模型中心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4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导航系统中两颗卫星“G 1”和“G 3”以及“高分一号”均可认为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G 1”和“G 3”的轨道半径均为r ,某时刻两颗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 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卫星“G 1”和“G 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 2rg B .卫星“G 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所需的时间为2πr 3R r gC .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 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D .“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处有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低,速度增大,机械能会减小【解题指导】 由G Mm R 2=mg ,G Mm r 2=mg ′,得g ′=R 2r2g ,A 错;卫星“G 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所需时间为t =T 6=πr 3R r g,B 错;若想使“高分一号”到达卫星“G 3”所在轨道,必须对其加速,C错;稀薄气体对“高分一号”有阻力,做负功,所以“高分一号”机械能减小,在引力作用下,高度降低,速度增大,D正确.【答案】 D[拓展应用] (多选)如图5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假设“嫦娥三号”运行经过P点第一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再次经过P点时第二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近地点为Q、高度为15 km,远地点为P、高度为100 km的椭圆轨道Ⅱ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B.“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C.“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率可能小于经过P点时的速率BC[“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上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选项A错误;由于圆轨道的轨道半径大于椭圆轨道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选项B正确;由于在Q点“嫦娥三号”所受万有引力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速率,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