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ybird】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整式的加减》教案(00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教案2
2.1 整式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标:1.认识用字母表示数.2.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教学重难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阅读课本P53,本章引言中的问题:问题1: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行驶时间,这三个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问题2:用S表示圆的面积,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用含r的式子表示S和C.问题3:a和b表示两个有理数,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问题4:全班共有学生x人,其中女生人数占54%,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分别是多少?用含x的式子表示.2.合作交流以上问题、思考:(1)字母可以表示什么?(2)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3.总结归纳: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可以用式子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4.课本P54例1、P55例2.(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有困难的学生组内讨论帮助.二、反馈练习1.课本P56练习第1~4题.2.能力提升练习.(1)一段水渠的横截面是梯形,上口宽a m,下底宽b m,渠深0.8 m,若这段水渠长为l m,修这条水渠需要挖土石方.(2)一种袋装瓜子,其质量x(g)与售价c(元)之间有关数据如下表:瓜子质量(x g)售价c(元)100 2.4+0.5200 4.8+0.53007.2+0.54009.6+0.550012+0.5……用含字母x的式子表示售价c是.2.1 整式第2课时单项式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教学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教学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列代数式(1)若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正方体的面积是;(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x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是;(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二、讲授新课1.单项式: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然后教师作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1);(2)abc;(3)b2;(4)-5ab2;(5)y;(6)-xy2;(7)-5.3.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的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a2h,2πr,abc,-m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的概念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的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并板书.4.例题:【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1)x+1;(2);(3)πr2;(4)-a2b.【例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1)-7xy2的系数是7;(2)-x2y3与x3没有系数;(3)-ab3c2的次数是0+3+2;(4)-a3的系数是-1;(5)-32x2y3的次数是7;(6)πr2h的系数是.通过其中的反例练习及例题,强调应注意以下几点:(1)圆周率π是常数.(2)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2,-a2b等.(3)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5.课堂练习:课本P57练习第1、2题.三、课时小结1.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2.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结.四、课堂作业课本P59习题2.1的第1、2题.2.1 整式第3课时多项式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2.初步体会类比和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掌握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教学难点:准确指出多项式的次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列代数式:(1)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则长方形的周长是;(2)某班有男生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人;(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则共有头个,脚只.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1)2(a+b);(2)21+x;(3)ab-π()2;(4)2a+4b.二、讲授新课1.多项式:板书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的多项式概念.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像这样,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例如,多项3x2-2x+5有三项,它们是3x2,-2x,5,其中5是常数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例如,多项式3x2-2x+5是一个二次三项式.注意:(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2.例题:【例1】判断:①多项式a3-a2b+ab2-b3的项为a3、a2b、ab2、b3,次数为12;②多项式3n4-2n2+1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例2】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1)3x-1+3x2;(2)4x3+2x-2y2.【例3】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1)x3-x+1;(2)x3-2x2y2+3y2.【例4】已知代数式3x n-(m-1)x+1是关于x的三次二项式,求m、n的值.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前面的符号,多项式的次数应为最高次项的次数.在例3讲完后插入整式的定义: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分析例4时要紧扣多项式的定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透彻理解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培养他们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5】一条河流的水流速度为2.5千米/时,如果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那么船在这条河流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的速度分别怎样表示?如果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别是20千米/时和35千米/时,则它们在这条河流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的速度各是多少?3.课堂练习:课本P58练习第1、2题.填空:-a2b-ab+1是次项式,其中三次项系数是,二次项为,常数项为,写出所有的项.三、课时小结1.理解多项式的定义,能说出一个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几,分别由哪几项组成,各项的系数分别为多少,常数项为几.2.这堂课学习了多项式,与前一节所学的单项式合起来统称为整式,使知识形成了系统.(让学生小结,师生进行补充.)四、课堂作业课本P59习题2.1的第3、4题.2.2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教学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3.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教学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地合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创设问题情境(1)5个人+8个人= ;(2)5只羊+8只羊= ;(3)5个人+8只羊= .2.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类型相同的式子归为一类.8x2y, -mn2, 5a, -x2y, 7mn2,, 9a, -, 0, 0.4mn2,,2xy2.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出来.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肯定每一位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二、讲授新课1.同类项的定义: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与-x2y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0.4mn2可以归为一类,5a与9a可以归为一类,还有、0与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 与-x2y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2与-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2.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0与也是同类项.2.例题:【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3x与3mx是同类项.()(2)2ab与-5ab是同类项. ()(3)3x2y与-yx2是同类项.()(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 ()(5)23与32是同类项.()【例2】k取何值时,3x k y与-x2y是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可以化简整个多项式.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板书:合并同类项.)4.例题:【例3】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例4】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1)2x2+3x2=5x4;(2)3x+2y=5xy;(3)7x2-3x2=4;(4)9a2b-9ba2=0.【例5】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x=-3.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例4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求多项式的值时,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三、课时小结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几个单项式是否是同类项.2.要牢记法则,熟练正确地合并同类项,以防止出现类似2x2+3x2=5x4的错误.3.从实际问题中类比概括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合并同类项.四、课堂作业若2a m b2m+3n与a2n-3b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与n的值分别是.2.2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去括号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2.经历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点:准确应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容易产生错误.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100t+120(t-0.5)]千米①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②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化简.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120(t-0.5)=+120t-60 ③-120(t-0.5)=-120t+60 ④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二、范例学习【例1】化简下列各式:(1)8a+2b+(5a-b);(2)(5a-3b)-3(a2-2b).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 km/h,水流速度是a km/h.(1)2 h后两船相距多远?(2)2 h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2(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解答过程按照课本进行.三、巩固练习1.课本P67页练习第1、2题.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四、课时小结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学生作总结后,教师强调要求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法则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五、课堂作业课本P69习题2.2第2、3、5、8题.2.2 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教学目的:1.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整式的加减.教学难点: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某学生合唱团出场时第一排站了n名,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一共站了四排,则该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1)学生写出答案:n+(n+1)+(n+2)+(n+3)(2)提问:以上答案能进一步化简吗?如何化简?我们进行了哪些运算?2.化简:(1)(2x-3y)+(5x+4y);(2)(8a-7b)-(4a-5b) .二、讲授新课1.整式的加减:教师概括或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整式加减的步骤.不难发现,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因此,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那么先合并同类项.2.例题:【例1】求整式x2-7x-2与-2x2+4x-1的差.【例2】计算:-2y3+(3xy2-x2y)-2(xy2-y3).【例3】化简求值:(2x3-xyz)-2(x3-y3+xyz)+(xyz-2y3),其中x=1,y=2,z=-3.3.课堂练习:课本P69练习第1,2,3题.4.巩固练习:(1)已知A=a2+b2-c2,B=-4a2+2b2+3c2,且A+B+C=0,求C;(2)已知xy=-2,x+y=3,求代数式(3xy+10y)+[5x-(2xy+2y-3x)]的值.分析:(1)可用逆运算来代入求解;(2)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化简,再求值,这个地方应注意运用整体代入思想.三、课时小结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2.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那么先合并同类项.3.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可使计算简便.四、课堂作业课本P69习题2.2第6、7、9、10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案(新人教版)
1)c 3
2
abc
当a 1 ,b 2, c 3时,原式=(- 1) 2 (- 3)=1
6
6
【例 3 】(1) 水库中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 a 小时,每小时平均下
降 2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 a 小时,每小时平均上升 0.5m,这两天水位
总的变化情况如何?
入求值,先化简 再求值,看哪种 方法更简童。
教师引导学 生回忆第一章中 用正负数代表具 有相反意义的 量,然后由学生 独立完成。
(2) 某商店原有 5 袋大米,每袋大米为 x 千克,上午卖出 3 袋,下午
又购进同样包装的大米 4 袋,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多少千克?
解:(1)把下降的水位变化量记为负,上升的水位变化量记为正,第
一天水位的变化量是-2acm,第二天水位的变化量是 0.5acm.
教师引导学生对
(2 1 3)x 2 (5 4)x 2 的值。解:(1) x 2
以下两种做法进 行比较:直接代
当 x 1 时,原式= 1 2 5
2
2
2
3a abc 1 c2 3a 1 c2
3
3
(2)
(3
3)a
abc
(
1 3
市里又为什么把各种物品摆放在不同的柜台上?这些说明什么常识道 “归类”存在于
理?
生活中。
【问题 2】青藏铁路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 在具体情境中用
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 100 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 整式表示问题中
速度可以达到 120 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2)字母: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随堂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2)》主要包括了整式的加减运算,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1)之后进一步加深对整式加减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运算的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后续的代数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1),对整式的加减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理解不透彻,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能够运用整式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和运用。
2.教学难点:整式加减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整式加减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注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学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整式加减知识解决。
让学生体会到整式加减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运算规则。
在此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辅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批改,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其解题思路,帮助其他学生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包括整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学习方程和不等式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代数式的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3.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代数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2.合并同类项的方法;3.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实践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整式的加减运算,例如:“已知两个数的和是20,差是5,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整式的加减运算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示例。
例如,对于两个整式的加减运算,先将同类项合并,再进行加减运算。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如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操练(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计算以下整式的和:(1)2x+ 3y - 4x + 5y;(2)4a^2 - 3a - 2a^2 + 5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定义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仍有待提高,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索整式的加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整式加减运算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并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整式加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同类项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合并同类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挑选几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同类项合并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讲解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技巧。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同类项的定义和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 2.2《整式的加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2.2《整式的加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2整式的加减》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整式加减的意义;
2.会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
整式加减运算;
3.能用整式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过程与
方法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用代数式表示
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整式加减
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
度与
价值观
教学重
点
整式加减的运算步骤。
教学难
点
应用整式加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备
注
[活动3]
练习:
1、P70练习第1、
2、3题。
2、长方形的一边长为2a+3b,另一边
比它小b-a,,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3、已知A=x3+x2+x+1,B=x+x2计算(1)A+B (2)B+A (3)A-B (4)B-A
通过计算你能发现(1)和(2)的结果,(3)和(4)的结果有什么关系?
[活动4]
小结: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作业:1、课本P71习题2.2第3、7、8、10题。
2、有这样一道题:”已知
A=2a2+2b2-3c2 ,B=3a2-b2-2c2,C=c2
+2a2-3b2,当a=1,b=2,c=3时,求A-B+C
的值.”有一学生说,题中给出b=2,c=3
是多余的,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整式运算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式的加减法则、加减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代数运算,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整式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2. 运算顺序掌握不牢固,容易出错;3. 对于复杂的整式运算,缺乏解决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正确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加减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的加减法则。
2.难点:复杂整式加减运算的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实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整式加减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整式的加减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运算的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4.巩固(5分钟)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整式加减运算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讲解一些复杂的整式运算,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板书,总结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校本共25页)
第1课时:整式(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2.1整式:1.单项式。
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列代数式(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
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1.单项式: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然后教师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21 x ; (2)a bc ; (3)b 2; (4)-5a b 2; (5)y ; (6)-xy 2; (7)-5。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的基础。
这一章主要介绍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并为后续的函数、方程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2.难点:整式加减运算的灵活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多媒体课件、练习题。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制作标语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整式的加减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式的加减运算。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整式的加减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举例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案
-难点二:多项式的简化
-学生可能在合并多项式骤进行,先找出同类项,再进行合并。
-难点三:整式的加减法法则的应用
-学生可能在运用法则时出现混淆,如误用结合律。
-教学策略: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具体运算中体会法则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类项的识别和合并,以及多项式简化的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整式加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四: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的加减问题。
-教学策略:提供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整式的加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两个或多个物品总量的问题?”(例如:购物时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整式的加减的奥秘。
此外,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旨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对于整式的加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面对这类问题时,思路不够开阔,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整式加减。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第一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整式的加减教学过程:(一)代数式:1.本节重点共两部分,一是对给出的一个具体的代数式,能准确表达出它的数学意义,二是列代数式,即将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用代数式来表示。
本节是关于代数的初步知识,在复习中注意以下几点:(1)代数式是什么,并注意和公式、等式区别开来。
(2)一个具体的代数式,能准确用语言表达其意义,并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化为代数式的形式。
(3)会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其代数式指明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4)公式都是由代数式组成的。
2.例题分析:例1.说出下列各组代数式的意义有什么不同:(1)2(a+b),2a+b,a+2b 2a-b2b1222(2)a-,(a-b),()222 解:(1)2(a+b)是a与b的和的2倍。
2a+b是a的2倍与b 的和。
a+2b是a与b的2倍的和。
22b22(2)a-是a与b的一半的差。
212(a-b2)是a与b两数平方差的一半。
2a-b2()是a与b的差的一半的平方。
注意:用语言表达一个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只要能正确表达即可。
比如2a+b,可以说是a的2倍与b的和,也可以说是2a与b的和。
例2.用代数式表示:(1)甲数与乙数平方的和;(2)甲、乙两数的平方差;(3)甲数与乙数的差的平方。
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y(1)x+y2(2)x2-y2(3)(x-y)2例3.某校大礼堂第一排有座位x个,后面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求第n排的座位数。
若该礼堂一共有20排座位,且第一排的座位数也是20个,请您计算该礼堂共有多少座位?分析:找到座位的规律:第一排:x个第二排:x+2个第三排:x+4个第四排:x+6个第五排:x+8个MM第n排:x+(n-1)⨯2个解:由分析可得第n排的座位数:x+2(n-1)第一排有20个座位,共有20排,即a=20,n=20 所以,最后一排座位数:20+2⨯(20-1)=58(个)求整个礼堂中的座位数即做加法: 20+22+24+……+56+58=(20+58)+(22+56)+……+(38+40)=78⨯10=780例4.某地出租汽车收费标准:起步价10元,可乘3千米,3千米到5千米,每千米1.8元,5千米以后,每千米是2.7元。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优秀教案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课时)第1课时单项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单项式及单项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重难点】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难点识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图片.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小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小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1)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利用怎样的一个等量关系来解决?(2)t小时呢?二、推进新课(一)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师:出示第54页例1.生:解答例1后,讨论问题,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一定的答案,但可能不会太规范,教师总结.师:用字母表示数,在具有某些共性的问题上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在形式上更简单,使用上更方便(可考虑补充:像这样的用运算符号把数或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一个数或表示数的字母也是代数式).师生共同完成例2,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巩固练习:第56页练习.(二)单项式的概念.师:出示问题.引言与例1中的式子100t,0.8p,mn,a2h,-n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得出,各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师:指出单项式的概念,特别地,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巩固练习:下列各式是单项式的式子是____________.0.7,-a,-3+b,2a2b7,0,1x.(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师:提出问题,观察单项式,6a2,2.5x,-n,2a2b7,它们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生:观察讨论得出结果.师:指出,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应当注意的是,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而如-n,a3这样的式子的系数分别是-1和1,不能说没有系数.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以上各式中的字母部分,每个字母的指数是多少?每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是多少?生:举手回答.师:指出,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一般地,一个单项式的次数是几,我们就称它为几次单项式.如:6a2叫二次单项式,-n叫做一次单项式,你能举出一个三次单项式的例子吗?练习:第57页练习第1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整式的加减运算。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和有理数的运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整式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和理解整式加减的意义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和有理数的运算比较熟悉。
但是,对于整式的概念和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整式加减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整式加减的概念,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整式加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式加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如何运用整式加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2.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整式加减的概念,例如:“已知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a和b,求这两个长方形合并后的面积。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整式加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整式加减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的意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整式加减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练习题可以包括简单的整式加减和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巩固题目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整式加减运用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中,例如:“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和b,另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c和d,求这两个长方形合并后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章节。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整式的加减运算,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法则,并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实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对于整数和分数的加减运算已经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的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法则,并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式加减的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2.整式加减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的法则。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形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整式加减的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整式加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整式加减的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的法则。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整式加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整式的加减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整式的加减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
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
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为了搞好班会活动,李明和张强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面抄作为奖品。
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面抄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面抄和5支水笔。
问:①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面抄和多少支水笔?②若设软面抄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知识的呈现过程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能提高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1.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学生讨论问题2)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的结果都为(21x+25y)元。
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板书:合并同类项。
) 2.例题:例1: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种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解原式=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
例2: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1)2x2+3x2=5x4; (2)3x+2y=5xy; (3)7x2-3x2=4; (4)9a2b-9b a2=0。
(通过这一组题的训练,进一步熟悉法则。
)例3: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①2a2b-3a2b+0.5a2b;②a3-a2b+a b2+a2b-a b2+b3;③5(x+y)3-2(x-y)4-2(x+y)3+(y-x)4。
【教学设计】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一.课题名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2.2《整式的加减》。
二、教材内容分析整式的加减是本章的重点,是全章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它充分运用了数的加减,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关于加法的分配律及添括号与去括号的法则。
它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能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计算与灵活运用等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并在生活中能不知不觉地运用“类聚”的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因此应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探究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与先前已学经验﹑知识建立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但由于原来没有组建学习小组,能否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是本节课的一个问题。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能力目标: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问题一: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元,圆珠笔的单价是元小红买这种笔记本3个,买圆珠笔2支;小明买这种笔记本4个,买圆珠笔3支,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多少钱?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先思考写在练习本上,不会的可以互相讨论、研究,得出答案的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说出多种解法。
(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过程)出示问题二:做大小两个长方形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长宽高大纸盒abc小纸盒1.5a2b2c(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讨论,然后由会的同学把过程写在黑板上设计意图:上述两个题目学生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实践,然后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特别是要调动后进生的参与积极性。
七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2整式的加减(2)教课目的:能运用运算律研究去括号法例,而且利用去括号法例将整式化简.要点:正确应用去括号法例将整式化简.难点:括号前方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简单产生错误.教课流程:一、知识回首问题 1: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归并同类项?答案:所含字母同样,而且同样字母的指数也同样的项叫做同类项.且字母归并同类项法例:归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归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连同它的指数不变.问题 2: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1)3a2b5ab;(2)5 y2 2 y23;(3)2ab2ba0;(4)3x2 y5xy22x2 y.答案:×;×;×;√二、研究1问题 1: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 km/h.假如经过冻土地段需要u h,你能用含u 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列车经过冻土地段比经过非冻土地段多用0.5h.答案: 100u+ 120( u- 0.5)100u- 120( u- 0.5)问题 2:这两个式子你能够如何化简呢?答案:利用分派律,先去括号,再归并同类项100u+ 120( u- 0.5)=100u+120u- 60=220u-60100u- 120( u- 0.5)=100u-120u+ 60=- 20u+ 60问题 3: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120( u- 0.5)=+ 120u-60- 120( u- 0.5)=- 120u+60去括号法例:1.假如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本来的符号同样;2. 假如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本来的符号相反.追问:+ ( x- 3) 与- ( x- 3) 应如何化简呢?答案:+ ( x- 3) 能够看作是1× ( x-3)- ( x- 3) 能够看作是-1×( x- 3)+( x- 3) =x- 3-( x- 3) =-x+3练习 1:1.去括号:(1)a+( b- c)=________________;(2)a-( b- c)=______________;(3)( a-b) + ( c-d) = ______________;(4)( a+b) - ( -c+d) = ______________.答案:+-;-+;-+-;++-da b c a b c a b c d a b c2. 化简- 16( x- 0.5)的结果是 ()A. - 16-0.5B. - 16x+0.5C.16x-8D.-16x+8答案: D三、研究2例 1:化简以下各式:(1) 8a +2 +(5-) ; (2)(5a-3 ) -3(a2- 2).b a b b b解:(1)8 a+2b+ (5 a-b)=8a+ 2b+ 5a-b=13a+b(2)(5 a-3b) - 3( a2- 2b)=5a- 3b- 3a2+ 6b=- 3a2+5a+ 3b重申:结果能够按某一字母进行降幂摆列练习 2:化简:(1)2 a-(5 a- 3b) + (4 a-b) ; (2)3(2 x2-y2) - 2(3 y2- 2x2)解:(1)2 a-(5 a- 3b) + (4 a-b)=2a- 5a+ 3b+4a-b=a+2b(2)3(2x2-y2)-2(3 y2-2x2)=6x2- 3y2- 6y2+ 4x2=10x2- 9y2四、研究3例 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流,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 50 km/h ,水流速度是 a km/h.(1)2 h后两船相距多远?(2)2 h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剖析:顺流航速=船速+水速逆水航速=船速-水速解:(1)2 h后两船相距(单位:km)2(50 +a) + 2(50 -a)=100 + 2 a+ 100 - 2a=200(2)2 h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 单位: km)2(50 +a) - 2(50 -a)=100 + 2 a- 100 + 2a=4a练习 3:飞机的无风航速为a km/h,风速为20km/h,飞机顺风飞翔4h 的行程是多少?飞机顶风飞翔 3h 的行程是多少?两个行程相差多少?剖析:顺风航速=飞机航速+风速顶风航速=飞机航速-风速解:飞机顺风飞翔 4 小时的行程是 ( 单位: km)4( a+ 20) = 4a+ 80飞机顶风飞翔 3 小时的行程是 ( 单位: km)3( a- 20) = 3a- 60两个行程差是( 单位: km)4( a+ 20) - 3( a-20) =a+140五、应用提升312123有这样一道题:“当x=-2, y=2时,求 mx-2( x-3y )+(3y -2x)的值.”小明在做本题时把“x=-2”当作了“ x=2”,但结果也正确,而且小明的计算过程没有错误 . 想想,的值应当是多少呢?m解:原式= (7x +y2x=- 2当作了x= 2,且结果也正确,说明7m- ),把-=0,则m 2m 2=7.2六、体查收获今日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说一说去括号法例的内容.七、达标测评1.以下去括号正确的选项是 ( )A.2(x-y)=2x-yB. - ( a- 1) =-a- 1C. a- 2( x-y) =a- 2x+ 2yD.- 3( a+b) =- 3a-b答案:C2. 化简-2a+ (2 a- 1) 的结果是()A. - 4a-1B.4a-1C.1D.- 1答案:D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 4m,一边长为m-n,则另一边长为 ( )A.3 m+nB.2m+2nC.m+nD. m+ 3n答案:C4. 某校三个班展开了为灾区献爱心捐钱活动,一班捐了x元,二班比一班捐的 2 倍少15 元,三班捐的比一班捐的一半多32 元,则这三个班一共捐钱______________元 .7答案: ( 2x+ 17)5.化简(1)12(- 0.5) ;(2)5(1 1xx) ;5(3) 5a (3a 2)(3a 7) ; (4) 1(9 y 3) 2( y 1) .3答案: 12 - 6; -5;- 5 +5;5 + 1xxay八、部署作业教材 69 页习题 2.2 第2题.。
整式的加减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
整式的加减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
整式的加减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五、新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一)教学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难点: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请同学们思考课本P54“思考”问题 1: 以上几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数式进行观察、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以下结论:都是表示数与字母的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种最简单的整式——单项式。
问题 2: 什么叫做单项式?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单项式的概念: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问题 3: 以上单项式有什么结构特点?学生回答,然后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
问题 4: 以这四个单项式为a2b, a3c5,2.5x , -n 例,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各字母因数的指数和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三、巩固知识讲解例 1课本 P56 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一起回答)四、总结本节主要学习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符号化思想。
注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π r 中 2π是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
五、布置作业课本 P59 习题 2.1 第 1 题2.1 整式(二)教学目标: 1、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次数的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重点: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难点: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1、多项式(3)多项式的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并指出,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问题 1: 请学生任意举出几个单项式,让其他同学说出这些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问题 2: 观察多项式3x+5y+2z,0.5ab -π r 2分别是哪些单项式的和,每个单项式的次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项是什么?哪一项的次数最高?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教师归纳: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巩固知识讲解例 2、例 3问题:什么是整式?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课本 P59 练习四、总结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五、布置作业:课本P59习题1.5第2、3、4题2.2 整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 能正确合并同类项,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2、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 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
3、掌握规范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熟练地合并同类项难点:多字母同类项的合并教学过程二、讲解新课事实上, 100t+252t 与 100× 2+ 252× 2和 100× (-2)+ 252× (-2)有相同的结构,都是两个数分别与同一个数相乘的和,这里t 表示同一个因数,因此根据分配律也应该有:100t+252t=(100+252)t=352t.1、填空(1)100t-252t=()t(2)3x 222(3)3ab222 +2x =( )x-4ab =( )ab小组讨论: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鼓励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 )对于上面的 (1) 、 (2)、 (3),都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100t-252t=(100-252)t=-152t3x2+2x2=(3+2)x 2=5x23ab2-4ab 2=(3-4)ab2=-ab 2这就是说,上面的三个多项式都可以合并为一个单项式。
讨论:具备什么特点的多项式可以合并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 所含字母相同。
2. 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1) -5ab 33(2)3xy与 3x() (3) -5m23与 2n32与 3a b ( )n m( )(4)53与 35() (5) x3与 53()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例如:4x2+2x+7+3x-8x 2-2(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4x2-8x 2 +2x+3x+7-2(交换律 )=(4x2-8x 2 )+(2x+3x)+(7-2)(结合律 )=(4-8)x2 +(2+3)x+(7-2)(分配律 )2=-4x +5x+5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问题: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注意: 1、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零,如:-3ab2+3ab2=(-3+3)ab2=0× ab2=0。
2、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3、通常我们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降幂)或者从小到大(升幂)22三、讲解例题,巩固知识1、课本 P65 例 1、例2、例 3四、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同类项?请举例说明.2、什么叫做合并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3、对于求多项式的值, 不要急于代入,应先观察多项式,看其中有没有同类项,若有,要先合并同类项使之变得简单 , 而后代入求值。
五、布置作业:课本P66练习2.2 整式的加减(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教学过程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二、范例学习课本P67 例 4,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 3( a2- 2b),先把 3 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课本 P67 例 5,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船逆水航行速度 =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 / 时,乙船速度为(50- a)千米 / 时, 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 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 a)千米. ?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 ?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课本 P68 练习 1、 2 题四、课堂小结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学生作总结后教师强调要求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
法则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 +”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五、布置作业课本 P71 习题 2. 2 第 2、 3、 5 题2.2 整式的加减(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能力。
3、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重点:整式的加减。
难点: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做一做。
某学生合唱团出场时第一排站了n名,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一共站了四排,则该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①学生写出答案:n+(n+1)+(n+2)+(n+3)②提问:以上答案进一步化简吗?如何化简?我们进行了哪些运算?让学生自然地认2、练习:化简:识到整式的化简( 1) (x+y) — (2x - 3y)(2)2( a2-2b 2) -3(2a 2+b2)实质上就是整式提问 : 以上化简实际上进行了哪些运算?怎样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的加减。
( 从实际问题引入 , 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在通过复习、练习,为学生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作必要的准备)二、讲授新课,范例学习课本 P68~P68 例 6、例 7、例 8教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到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讲解例 9课堂练习:课本 P70 练习 1、 2、 3 题。
三、课堂小结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
2、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①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
②如果有同类项,则合并同类项。
3、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使计算简便。
4、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四、布置作业课本 P71~P72习题 2.2 第 6、 7、9 题本章复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 主要是计算 ) 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主要概念:(1)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2)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问题,通过几名同学的回答,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