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1-

合集下载

拿来主义课文梳理

拿来主义课文梳理

拿来主义课文梳理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2. 写作背景。

二、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1 - 4段):批判“送去主义”- 第1段:开篇点题,指出“闭关主义”的危害,“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于是有了“送去主义”。

- 第2段:“送去主义”的表现,如“学艺”上的送古董、送画、送活人等。

- 第3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媚外求荣,同时指出这种做法的危害,“几百年之后,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 第4段:提出“拿来”的观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在批判“送去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正面主张。

2. 第二部分(5 - 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涵。

- 第5段:以“大宅子”为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一是“孱头”式的逃避主义,“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

- 二是“昏蛋”式的虚无主义,“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 三是“废物”式的投降主义,“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 第6段:提出“拿来主义”者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他占有,挑选”。

- 第7段:具体阐述“挑选”的方法:- 对“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要“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即吸收使用。

- 对“鸦片”(文化遗产中既有毒害又有用处的部分),要“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即批判地吸收。

- 对“烟枪和烟灯”(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要“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即保留一点作历史的借鉴,其余加以摒弃。

- 对“姨太太”(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要“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即坚决抛弃。

- 第8 - 9段:强调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三、论证方法。

1. 比喻论证。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及解析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及解析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及解析《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2018-04-16高二下册《拿来主义》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

内容中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

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拿来主义》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拿来主义》原文

《拿来主义》原文

拿来主义鲁迅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

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拿来主义课文精讲

拿来主义课文精讲

拿来主义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拿来主义》的段落划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第3、4段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以上是《拿来主义》的段落划分,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篇文章的完整结构。

二、文章赏析《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杂文,这篇文章以批判继承文化遗产为主题,深入剖析了“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两种态度,提出了对待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

文章以接收一所大宅子来比喻批判继承,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让人一目了然。

鲁迅通过这个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理论问题,展示了他的深厚文学功底和敏锐思想。

同时,鲁迅还善于揭露事物的矛盾,他针对“送去主义”提出要“拿来”,又针对“送来”提出“拿来主义”,这种一针见血地触及事物本质的写作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在文章中,鲁迅批判了“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指出了它的危害性,并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他主张对于文化遗产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要“占有”“挑选”“创新”,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鲁迅还通过对比“鱼翅”和“鸦片”、“烟枪和烟灯”以及“姨太太”等事物,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和方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拿来主义》(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拿来主义》(1)

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 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 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界 ,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 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需不 需要拿来主义?我们该如何对待外来文 化和民族文化?
日本的汽车制造
业有一个不成文 的规矩:一流产 品出口欧美,二 流产品国内用, 三流产品送中国。 (本田的安全气 囊问题,三菱的 排气管设计缺陷 问题)
鲁迅先生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杂文,批 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回答了如何 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 场、态度和方法问题
大 宅 子 文化遗产
得了一所 大宅子!
拿来 不敢进门
(孱头)
放火烧光
大宅子 (昏蛋)
文化遗产 接受一切
(废物)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逃避主义”
盲目排斥、全盘否 定,“虚无主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先占有后挑选
“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占有是前提 挑选是关键 创新是目的
闭关主义
特点 不送不拿
送去主义
只送不拿
实质 惧外、排外 媚外、卖国
影响 大门被枪炮打 破、碰了一串 钉子、导致送 去主义
贻害子孙 (子孙沦 为乞丐)
拿来主义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爱国 礼尚往来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成为新 文艺
论方一角
立论:议论文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 叫“立”,
驳论: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 叫“破”;
本文先驳了几种态 度?(结合背景分析)
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 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 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 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主张 “全盘否定”;造 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

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

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

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本文是关于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感谢您的阅读!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拿来主义》课文全解★课文整体感悟一、理清思路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3~5段)着重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6~7段)着重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

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

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

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送来”加以比较。

文章的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

第一部分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

文章的第四部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对“拿来主义”作了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直接的、具体的阐述。

二、领悟内容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左”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除障碍。

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种:有益无害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拿来主义》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拿来主义课文梳理

拿来主义课文梳理

拿来主义课文梳理一、背景知识。

1. 写作背景。

2. 作者简介。

二、课文结构与内容梳理。

1. 第一部分(第1 - 4段):批判“送去主义”- 第1段:开篇指出“闭关主义”的危害,闭关锁国导致“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中国被迫与外界接触。

- 第2段:引出“送去主义”,并列举了“送古董到巴黎去展览”“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等事例,揭露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实质。

- 第3段:进一步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通过尼采的例子类比说明只“送”不“拿”的结果是资源枯竭,国家衰亡。

- 第4段:在批判“送去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拿来”的必要性,“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2. 第二部分(第5 - 9段):阐明“拿来主义”-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 第6段: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一是“孱头”式的态度,“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这是一种逃避主义,不敢接受文化遗产。

- 二是“昏蛋”式的态度,“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这是一种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文化遗产。

- 三是“废物”式的态度,“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这是一种投降主义,全盘接受文化遗产,不分精华糟粕。

- 第7段: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他占有,挑选”。

并具体说明如何挑选:- 对于“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即吸收使用。

- 对于“鸦片”(文化遗产中既有毒害作用又有药用价值的部分),“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即批判地吸收。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拿来主义课文梳理

拿来主义课文梳理
2. 类比论证。
- 用尼采自诩为太阳,结果发了疯类比只“送去”不“拿来”的危害,形象地说明“送去主义”的不可取,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3. 比喻论证。
- 在阐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时,把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把文化遗产中的不同部分分别比作“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拿来主义”者应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部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 第4段:指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没有东西可送,只能讨残羹冷炙做奖赏。
2. 第二部分(第5 - 9段):阐明“拿来主义”
-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指出“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 第6段:通过“譬如”的比喻论证,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 对“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即吸收、采用。
- 对“鸦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部分),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即批判地吸收。
- 对“烟枪和烟灯”(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基本是糟粕部分),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即只保留一点作为历史的见证,其余的加以抛弃。
四、语言特色。
1. 幽默犀利。
- 如“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挂”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送去主义”者的丑态,“发扬国光”则是反语,辛辣地讽刺了他们的媚外行径。
2. 形象生动。
- 文中大量运用比喻、类比等手法,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如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的一系列比喻,把复杂的文化遗产问题阐述得清晰明了,让读者易于理解。
- 一是“孱头”式的逃避主义,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 二是“昏蛋”式的虚无主义,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第一篇:拿来主义课文原文拿来主义一文中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拿来主义课文原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土烟,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拿来主义》知识整理

《拿来主义》知识整理

《拿来主义》知识整理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
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文章中心】
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来继承文化遗产。

【文章思路】
(一)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只是送去,有往无来(有悖交往原则)
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无视历史逻辑)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重视现实教训)
错误倾向。

(三)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艺术手法】
1.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2.运用贴切的比喻、对比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
①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②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③对比论证。

(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3.语言犀利、幽默。

*注:结合课文原文、文下注释、课后练习复习。

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

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

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导读:鲁迅《拿来主义》课文全解《拿来主义》课文全解★课文整体感悟一、理清思路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3~5段)着重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6~7段)着重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

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

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

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送来”加以比较。

文章的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

第一部分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

文章的第四部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对“拿来主义”作了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直接的、具体的阐述。

二、领悟内容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左”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除障碍。

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种:有益无害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拿来主义》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拿来主义》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拿来主义》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2018-04-16 高二下册《拿来主义》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

内容中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

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拿来主义》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可谓丰富多彩,思
想导向也是五花八门,面对外界的诱惑,
拿 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拿来主义是否已给 来 了我们一些启发。 主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对于朋友提出的建
现 议我们是否也应该实行拿来主义,择其
实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还有对网络、小说、游戏等等,也都可
以实行拿来主义,批判地吸收。
“送来”不等于“拿来”.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 “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 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问题(2)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 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 沉着 ) (勇猛 ) (有辨别) (不自私)
拿 来
闭关主义(排外)

根源
(1~4) 送去主义(媚外)
送古董

送古画新画
送梅兰芳 ——人
进步
孱头
不敢进屋(怕)
反 对
主经 权济 丧衰 失败

破 昏蛋
放火烧光(怒)
三 种
义 立 拿来主义
废物
接受一切(喜)
态 度
占有
(5~10)
使用(鱼翅)
提 出
立:新人 挑选 存放(鸦片)
背景介绍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 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 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 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 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 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 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 文化的问题。(题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包装设计》主要是对食品类包装设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类介绍,比如:水、茶、果汁、酒类„„结合水与酒的不同特 性明确了包装设计不同的设计要求,体现了同是液态的商品,由于性质不同,其包装形式的差异也是非常明确的。糖果糕点类, 对于其不同的风格和形式也以对比的手法总结了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书名 食品包装设计 目录1 简介2 无菌包装3 绿色包装4 功能包装5 智能包装6 方便化包装7 个性化包装 ; 食品包装设计 jzh96kbe 所有的产品都要被包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正 在发生重大变化,包装在人们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对食品包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世纪食品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包装质量的竞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食品包装日新月异,而食品包装理念也显现出新特色,食品包装要以多样化满足现代 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无菌、方便、智能、个性化是食品包装发展的新时尚;拓展食品包装的功能、减轻包装废弃物对环境 污染的绿色包装已成为新世纪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她的大头觉。老太太已经彻底对明蕙失望,所以倒不急了,得好好想想,明天怎么处置她,她毕竟不是丫头,不能一沓黄表纸 打发了。怎样才能既干净了眼前地界,又不至动静太大惹出流言来?还得好好想个法子。二老爷不在乎老太太怎么处置明蕙, 他在乎的是宝音还能不能进宫去?只有宝音再次得老太太首肯进宫,二房跟大房争竞还有希望。可宝音怎么就昏迷了呢!宝音 虽然昏迷,其实神智还在。她目不能视物,但知道自己倒下,也知道老婆子把她抱回房中,洛月坐在旁边哭,后来,医生来给 她把脉。这把脉的不是刘晨寂。尽管目不能视物,宝音还是可以分辨。刘晨寂的手指按上来,清凉、润和。即使没有药,单凭 他的手指触碰,仿佛都能让人安定似的。这一只把脉的手,却宽大、暖和,皮肤略有些粗糙。就是常给老太太诊视的那位老大 夫的手。他按着宝音的脉,没觉什么异样,只道体虚,开了些吃不死人的温补方子。宝音听在耳里,自己疑惑:哪有体虚成这 样的?神智无碍,也没觉得什么不舒服,就是张不开眼、动不得四肢?电光火石间她明白了:这一定是那撮药粉的功劳!所以 刘晨寂嘱咐,回家之前,药粉必须入腹。因她回家之后,立刻就要挨罚,只有药粉已在腹中,才能及时发挥作用,让她发场假 病,逃过漫漫长夜的罚跪,不至于受到实质伤害。可刘晨寂怎么知道宝音回府之后,就会挨罚?宝音只觉这人身上,疑团越来 越多,恨不能病好之后,即刻能寻到他,问个清楚。七王爷还不知出什么妖蛾子„„唉,走一步算一步罢!天有阴晴,月有圆 缺,谁能算定百年的基业?她方念及此,嘉颜气吁吁跑来,又把那老大夫请走了:老太太在二老爷那儿,休息了一会儿,胸闷 的毛病老是顺不过来,非得快些看看不可。老大夫过去,看了老太太气色、问了症候、把了脉。年纪大了,四肢百骸、五脏六 腑机能都下降,病灶丛生,药饵重不得、轻不得,大夫正斟酌,二老爷院子里又有诸人上气不接下气跑来报告:尤五姨娘捧着 肚子叫疼,要生了!这一晚上,苏府沸沸扬扬,没个清净的地方,连明蕙也被娘亲摇醒,听了几句话,脸色煞白,差点没晕死 过去。嘉颜一晚,头未沾枕,直至天快亮,老太太病势见缓和了,她才略眠了眠。那时候宝音也醒了。对于别人来说,宝音是 在昏迷中醒来。对于宝音来说,她在那奇怪的“昏迷”状态中,只能听、不能看,只能想、不能说,躺着无比憋闷,闷着闷着 睡了过去,似又见朱楼琼庭,持笔的仙人并不在案边,却有一兽,白首赤尾,马形虎纹,警惕而又温顺,过来拱她,一拱,她 就醒了,见到趴在自己床边睡觉的,是洛月,心中感念,手微抬了抬:“洛„„”“ 醒了!”洛月惊喜。宝音问:“外面什 么喧哗?”“尤五姨奶奶临盆了。”“五
鲁迅
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 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 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 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 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 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 义”.
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思考: 为了旗帜鲜明地亮出“拿来主义” 的主张,作者先从反面-----“送去主义” 做文章,把“送去主义”批得体无完肤。 所以,文章可分为明显的两部分。请划分。 (提示:注意过渡段) 明确: (1)-(4)段批判“送去主 义”,(5)-(10)段提出 “拿来主义”. 其中(5)段为过渡段,承上启下.
思考1: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的? 请完成小练习。 作者先指出了“送去主义”产生的 闭关主义 根源是 __________,其实,两者是一脉相 承的.然后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有 送古董 送古画新画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以 送梅兰芳 。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 及_________ 崇洋媚外 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最后又形象的揭示了“送 经济衰败 去主义”的危害:一是导致 ___________, 主权丧失 二是导致 __________。分析Fra bibliotek文表现
闭关 主义
送去 主义
实质
危害
思考2: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后,是怎
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分组讨论下列问 题:
(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 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 (2)“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 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 遗产的?是怎样说理的? (4)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 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 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剔除糟粕!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 吸取精华, 是:
( )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文化糟粕 喻封建文化
烟枪烟灯 姨 太 太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 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 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题(4)
问题设计:
(1).对待文化遗产,我 要“拿来”! 们应该怎么办?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2).怎样“拿来”? (3).“拿来”有何意 建设民族新文化 义 ? ).怎样才能“拿 (4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 来” ?“拿来”的最终目 的是什么?(两个字概括) 创新
板书设计
‫ ٭‬1.
有人说“开卷有益”,也有人说 “开卷未必有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 理.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运 用今天所学的观点,谈谈你准备怎样阅 读 . 2. “拿来主义”的思想,含义深远,于我们
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比如,生活中,我们交朋友,就是一个很现 实的问题.请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说明 我们应怎样结交朋友.
问题(2)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 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是怎样说理的?
大宅子——文化遗产
孱头 —— 懦弱无能,不敢面对
昏蛋 —— 不分好坏,全盘否定
废物 —— 不分好坏,全盘接受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 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不敢进 门 放火烧光 接受一切
问题(2)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大 宅 子 文 化 遗 产
“拿 来”!
辩证吸收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
问 题 3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 遗产的?是怎样说理的?
而锋芒毕露! 比喻说理: 形象生动,幽默含蓄,
鱼 鸦 翅 片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走散
大宅子里的遗产
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一)
•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 后事如何”
• 采用中国小说的中的套话,辛辣的讽刺国民党当 局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的卑劣行为, 明知却说不知,暗讽国民党当局的自欺欺人的 无 耻行为。
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二)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 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 ,“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 “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 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三)
•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 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 明明要批判,却先作肯定,这是欲擒故纵之法 。 丰富的自诩是贫穷,大度的炫耀是乞讨。笑过之 后却是后背的冷汗涔涔。
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四)
• 发扬国光 • 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 显出一点进步了。 •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 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 这几句用的是反语,反话正说,表现了鲁迅先 生的极度的愤慨和鄙视之情
问题(1)
★“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 话说 明怎样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 .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 取; “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 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