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一单元-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ppt课件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ppt课件
2019 9
教学建议
4
先估测,再实际测量。这是测量技能的进一 步训练,同时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2019 10
注意问题

让学生理解直尺上的每一大格表示1厘米。
2019
-
11
教学建议
1、小组讨论 测量弯曲物体 的长度。 2、重点指导 测量的方法。
用直尺测量和画 线段
2019
-
12
5
教学建议
6
2019
教学建议
1、认识 “米”以及 “米”用字 母如何表示。 2、学生用 米尺实际测 量。
7
2019 16
教学建议
体验1米有 多长,然后 通过观察米 尺,引导学 生讨论1米 里有多少1 厘米,在交 流过程中认 识米和厘米 之间的关系。
2019 -
8
17
教学建议
分米的认识 1、认识分米以及如 何用字母表示。 2、分米与厘米之间 的关系。
注意问题
让学生理解一步、一庹(tuǒ) 一步:从后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 一庹: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前,两手指尖之间的距 离,通常叫做一庹。
2019
-
26
教学建议
2
让学生充分测量、交 流、使学生体会建立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
2019 6
1
注意问题
让学生理解一拃(zhǎ) 一拃: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为 “一拃”。
2019
-
7
教学建议
认识厘米 观察直尺、建立厘米 长度观念。
2019
-
8
3
教学建议
4
让学生测量自己橡皮长度。通过交流测量的 方法和结果,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直尺进 行测量。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量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三 认识1000以内的数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郑点写数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32页 0079页 0121页 0149页 0279页
一 厘米、分米、米 我们的测量 郑点写数 五 四边形的认识 参观爱国教育基地 八 探索乐园
一 厘米、分米、米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二 有余数的除法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四 千克和克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五 四边形的认识
2020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5.关注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厘米、分米、米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问题解决。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测量态度和良好的空间想象力。
b.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课后巩固,拓展延伸:
a.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b.推荐拓展阅读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让学生猜测这些物品的长度,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准确测量这些长度。
b.你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
c.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点,纠正错误认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5.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a.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b.与学生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精确测量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认识分米(教案)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认识分米(教案)冀教版

【精品】第一单元第三课时认识分米(教案)冀教版(2020春)-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内容:厘米、分米、米第三课时(测量一条彩带的长度、量一量教室门的宽和高)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分米、探索厘米、分米、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能用分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表象,探索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体的长度超过1米时的描述方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彩带、米尺、粉笔盒。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1米呢?2.填空2米=()厘米 400厘米=()米600厘米=()米 7米=()厘米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中的厘米和米,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长度单位中的新成员,让我们在活动中来认识它吧!二、探究新知1、测量一条彩带的长度师:这是一些彩带,它们的长度不等,我给每个小组一条彩带,小组成员合作来量一量你们小组彩带的长度。

(1).小组活动导入:分发给每组学生一条彩带。

长短各不相同。

要求:首先估测彩带长度,然后进行实际测量彩带,并记录彩带的长度。

(2)小组交流结果(3)全班交流测量结果。

(课件出示)通过测量可知,第一小组的这条彩带的长度是50厘米,说一说你们四个小组都是怎样测量的?师小结:测量彩带的长度时,要先把彩带拉直再测量,通过测量我们知道,彩带的长度比一米短,用直尺测量比较麻烦,像这种测量不足1米的物体长度时,还可以用一个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分米。

2.教学1分米有多长出示米尺,一个大格有10个小格,1个小格是1厘米,10个小格就是10厘米,用手比一比10厘米有多长?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记作1dm,1分米=10厘米,用字母表示为1dm=10cm。

(1)想一想,从1厘米到多少厘米的一段是1分米呢?(11厘米),从哪里到哪里又是1分米呢?(2)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a.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然后试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厘米、分米、米-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厘米、分米、米-冀教版

第1单元厘米、分米、米第1 课时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议一议、试一试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用指定的物品作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描述测量的结果。

3.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了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硬币、曲别针、文具盒、橡皮、铅笔等。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引入1.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了新书,你们高兴吗?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书有多长吗?2.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度,可以用手比划。

二、探究新知1.用不同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1)选一选:分小组,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数学教材的长,每人选一样。

(2)量一量:四人一小组进行测量。

教师强调: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并注意一段对齐。

(3)说一说:你选用什么物品进行测量?量的结果是多少?(4)议一议:为什么同一长度量出的结果也不同呢?小结:测量同一长度,选的标准不同,量的结果也不同。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不同的长度。

(1)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桌子的宽度,铅笔、橡皮的长度……(2)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集体交流: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如果选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长度不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只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才能正确比较出不同物体的长短。

3.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1)全体同学用小方块或其他同规格物品去测量数学教材的长度。

(2)汇报测量结果。

(3)提问:为什么这次测量出来的结果是相同的呢?怎么才能使每个同学测量出的结果相同呢?(4)小结:只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1.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文具盒的长度,找出最长的和最短的,进一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作用。

2020春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一单元-教学教案

2020春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一单元-教学教案

第1课时简单的测量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会用指定的图片作为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描述测量的结果。

3、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了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测量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

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

2、“个人特别小档案”活动。

从生活实践引入,沟通数学与相识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做工具(单位)去测量另一物品长度的过程。

亲自参与测量活动,通过汇报交流,促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测量方法多样化,提高操作能力。

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研讨、汇报,激发学生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思考、汇报、交流等活动。

让学生始终经历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直尺,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含义。

测量、划线、用手比划、举出实例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在应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估计,学会测量。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同伴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尝试估测和学会测量,而且充分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测量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

(赛课课件)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第1课时认识厘米)

(赛课课件)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第1课时认识厘米)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4/22 021/4/2 2021/4 /22021 /4/2
谢谢大家
第 一 单元 厘米、分米、米
第 1 课时 认识厘米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 位的重要性。
2、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发 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景导入
课件PPT
说一说哪个长、哪个短?
估计一支铅笔大约等于几根 蜡笔长度?
探索新知
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 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单位长度单位厘米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2202 1/4/220 21/4/2 Apr-212 -Apr-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22 021/4/2 2021/4 /2Frida y, April 02,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4/22 021/4/2 2021/4 /22021 /4/24/2 /2021
要得到同样的结 果,就要统一的
测量单位
典题精讲
课件PPT
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 长度单位测量
尺子上的“厘米” 是国际上统一使用 的一个长度单位
典题精讲
课件PPT
“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找出几种大约是1厘米 的物品
典题精讲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课件PPT
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的长度,用手比一比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4 月2日 星期五2 021/4/ 22021/ 4/22021 /4/2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优质课件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优质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分苹果
12个苹果,你会怎么分?
分苹果 12个苹果,分在2个盘子里。你会怎么分? 分在2个盘里,每盘6个正好。
分苹果 12个苹果,分在3个盘子里。你会怎么分?
分在3个盘里,每盘4个正好。
分苹果 12个苹果,分在4个盘子里。你会怎么分?
分苹果 12个苹果,分在4个盘子里。你会怎么分? 分在4个盘里,每盘3个正好。
21 张 画 片 每 人 5 张 分 给 4 个 人 剩 余 1 张
带余数的式子
21÷5=4……1
余 数
读作:21除以5商4余1
练一练
(1)24÷3=8(个) (2)24÷5=4(个)……4(个)
练一练
19÷8=2(盒)……3(块)
练一练
3. 25枝玫瑰,每个花瓶插6枝,能插( 个花瓶,还剩( )枝。 25÷6=□(个)……□(枝) 25÷6=4(个)……1(枝) )
复习旧知
铅笔和蜡笔哪个长?
铅笔长,蜡笔短。
新知学习
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个蜡笔的长度?
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3个蜡笔的长度。
试一试
测量课桌面的长。
该怎样 测量呢?
试一试
用铅笔试一试。
课桌面的长大约是5支铅笔 的长度。
1
2
3
4
5
试一试
小组合作:用铅笔盒测量。
试一试
用拃量一量:桌面长大约是4拃长。
每份4根,剩余1根。
分小棒 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每份4根,剩余1根。
分小棒 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17÷4=4(根)……1(根)
分小棒 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每份3根,剩余2根。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备课教案集体备课共案再备设计(个案)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第一课时:认识厘米教学内容:课本1-4页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3、建立估测的意识;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2、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3、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出示课本铅笔盒蜡笔出示蓝灵鼠的问题,学生动手操作。

课题引入我采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了新书,那你们知道书有多长吗汇报结果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

提示学生可以选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测量一下学生汇报师出示问题:为什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讨论后师小结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同一的长度单位测量。

2、认识尺子: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

课件展示尺子刻度、数字、0刻度、cm师: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认识厘米)3、认识1厘米的长度: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 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2020春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一单元-教学教案

2020春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一单元-教学教案

第1课时简单的测量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会用指定的图片作为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描述测量的结果。

3、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了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测量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

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

2、“个人特别小档案”活动。

从生活实践引入,沟通数学与相识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做工具(单位)去测量另一物品长度的过程。

亲自参与测量活动,通过汇报交流,促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测量方法多样化,提高操作能力。

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研讨、汇报,激发学生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思考、汇报、交流等活动。

让学生始终经历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直尺,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含义。

测量、划线、用手比划、举出实例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在应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估计,学会测量。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同伴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尝试估测和学会测量,而且充分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测量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由于新教材“排列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排列问题,表内乘法(二),观察物体,统计,认识1000的以内数,方向与路线,千克和克,四边形和加减法。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乘法除法及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

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

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1000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cm)
尺子上得“厘米”就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得一个长度单位。
“厘米”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课后反思
课时计划年月日本学期第3节
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5---6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物体得长度,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得基本特征,构建线段得模型。
2、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线段得长度,并会画线段(限整厘米)。
师:您们知道黑板得宽就是多长吗?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再测量。
2、师:教材中有一组填空题,根据您自己得生活经验,选择合适得长度单位,用字母表示填在括号里。
师:说说您就是怎么想得?怎么填得?
五、检测小结
这节课您有哪些收获?
学生测量。
学生交流用直尺测量得方法与结果。
生: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再加起来。
生:比较麻烦
生:大家用得工具不一样。有得长有得短,测量结果就不一样。
学生用蜡笔再次测量。
生:这回测量得结果一样啦。
生测量。
生交流方法与结果。
生测量。
生交流方法与结果。
生测量。
生交流方法与结果。
生:知道了要得到同样得结果,就要用统一得测量单位。
从学生熟悉得事物导入,自然进入新课。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得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得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得方法。
生测量。
学生描述1米得长度
生1:课桌得长大约就是1米。
生2:黑板得宽大约就是1米…
生:一个格一个格得数,
1米=100厘米或1m=100cm
学生估计
学生测量。
生:拿铅笔与米尺比,1米大约就是6支铅笔得长度。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单元主备人: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一、掲题示标: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

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

思考并讨论: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重点
1.体会厘米的含义。
2.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3..掌握用直尺测量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准备
直尺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主要知识呈现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调整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主要知识呈现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调整
一、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
广宗县第三小学教案
第(1)单元
主备课人
刘新辉
辅助备课教师
夏书青、梁美英、张军霞、钟书波、马君尚、李月梅、郭君勉
单元主题内容简析
本单元的知识: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认识厘米、米、分米、用直尺测量和画线段。
教学目标
1.认识厘米、分米、米这三个长度单位。
2.使用直尺测量的正确方法。
3.会熟练进行三者之间的换算。
板书设计
学习测量、认识厘米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三者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使用直尺测量的正确方法
课时安排
4
教学准备
米尺,卷尺,软尺等
广宗县第三小学教案
主备课人
刘新辉
辅助备课教师
夏书青、梁美英、张军霞、钟书波、
马君尚、李月梅、郭君勉
课题
学习测量、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用直尺测量的正确方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二、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
三、观察直尺,认识厘米和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简单的测量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会用指定的图片作为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描述测量的结果。

3、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了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测量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

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

2、“个人特别小档案”活动。

从生活实践引入,沟通数学与相识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做工具(单位)去测量另一物品长度的过程。

亲自参与测量活动,通过汇报交流,促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测量方法多样化,提高操作能力。

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研讨、汇报,激发学生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思考、汇报、交流等活动。

让学生始终经历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直尺,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含义。

测量、划线、用手比划、举出实例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在应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估计,学会测量。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同伴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尝试估测和学会测量,而且充分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测量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测量,感受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测量延伸到课外。

教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我们都要进行测量。

本学期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就学习测量。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学生估计后发言。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学生试量后交流。

(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首先教师通过谈话过渡引出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①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4根铅笔那么长;②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3个文具盒那么长;③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拃。

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

下面我们就都用小棒去量,看结果是多少?请学生用一样长的小棒再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度。

(学生按照要求去操作,然后汇报交流)教师:今后测量长度只要都用这样的小棒不就可以了吗?(让学生质疑)别人没有这样的小棒怎么办?看来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

那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留下疑问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并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第2课时厘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有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过程。

3、在估测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测量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教师继续上次谈话引出直尺。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

(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①测量橡皮的长度。

掌握测量的方法。

②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教师继续上次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

下面我们就都用小棒去量,看结果是多少?请学生用一样长的小棒再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度。

(学生按照要求去操作,然后汇报交流)教师:今后测量长度只要都用这样的小棒不就可以了吗?(让学生质疑)别人没有这样的小棒怎么办?看来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

那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有cm等。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厘米”用字母“cm”来表示。

请大家找到1厘米,从“0”到“1”就是1厘米长。

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厘米的线。

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

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1厘米的物品。

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

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参加测量活动:然后展示各组的测量成果,表扬合作出色,测量正确的小组同学,并以发“合作优秀”卡奖励。

学生在测量前往往不喜欢先估计,教师应给与重视:可让学生比一比谁估计的最准确,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

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有效的进行,可以这样安排:学生前后桌4人一组,分工测量文具长度,测量前每个人都要估计,填在估计表格中,然后一人用直尺测量,一人监督,一人读书,一人记录。

如此轮换分工,比一比谁估计的最接近,谁测量、读数不出现错误。

教师深入到各组参与,指导。

学生随便测量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然后填“个人特别小档案”表。

第3课时厘米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经历由事物抽象出线段、测量和画线段的过程。

2、初步认识线段,能用支持准确测量线段的长度。

3、在用支持测量纸条、毛线、线段等学习活动中,体会线段的特征。

教学重难:掌握线段的特征。

教学重难: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初识线段1、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什么东西?(一根毛线)我把这根毛线轻轻地放在展台上,你看到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弯的)。

那你们有办法把它变成直的吗?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毛线试一试。

2、学生摆弄,尝试把毛线变直。

3、师:变直了吗?谁上来演示给大家看看。

4、师:(指一生)你们看他的毛线直吗?你能告诉大家是怎么把这根毛线变直的?5、生1:右手拉住毛线的一端,左手抓住毛线的另一端,用力拉,毛线就变直了。

(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

)6、师:(指另一生)你也是这样做的吗?如果我们把一只手松开,看看毛线还直吗?如果我们改变毛线的方向(横、竖、斜不同方向摆放),你看,毛线还直吗?所以我们知道要想让毛线变直,不管什么方向,只要用两只手拉紧就行。

7、请一生回位,另一生站到大屏前,比较: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8、揭题: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师边说边指着学生手上的毛线比划)。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师:我们把这根拉直的毛线请到黑板上。

(两端用磁铁固定)二、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师:谁能想办法把它的样子画下来呢?)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直直的),有办法把它画下来吗?(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师:一根毛线放着就能这么直吗?生:不能,一定要用2只手拉着。

师:你真聪明!在线段上,我们2只手拉的地方往往用2根短短的竖线来表示,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

(师边讲边画)线段有几个端点?生:有2个。

3、师:现在谁能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板书:直直的;两个端点)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三、回归生活,体验线段:认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线段(渗透线段有粗细长短)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

(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

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小结:是啊,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

尽管它们粗细长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两个端点,而且都是直直的。

四、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

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6、师: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

全班评议、欣赏。

五、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

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

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5、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

(欣赏)7、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