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标版理科)配套课件:第9章-第8节曲线与方程(66张PPT)
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指点迷津(八)
(2)定义法:利用曲线的定义,判断曲线类型,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曲线
方程;
(3)代入法(相关点法):题中有两个动点,一个为所求,设为(x,y),另一个在已
知曲线上运动,设为(x0,y0),利用已知条件找出两个动点坐标的关系,用所求
表示已知,即
0 = (,),
将 x0,y0 代入已知曲线即得所求曲线方程;
0 = (,),
= (),
(4)参数法:引入参数 t,求出动点(x,y)与参数 t 之间的关系
消去参数即
= (),
得所求轨迹方程;
(5)交轨法:引入参数表示两动曲线的方程,将参数消去,得到两动曲线交点
的轨迹方程.
一、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例1.已知圆C:x2+y2+2x-4y+1=0,O为坐标原点,动点P在圆C外,过点P作圆C
=(x1-x,-y)=(0,-y).
因为=λ,所以(0,y-y1)=λ(0,-y),
所以 y-y1=-λy,即 y1=(1+λ)y.
因为点
2 2
P(x1,y1)在椭圆 4 +y =1
2
+(1+λ)2y2=1
4
21
上,所以 4
2
+ 12 =1,所以 4 +(1+λ)2y2=1,所以
第九章
指点迷津(八)
求曲线轨迹方程的方法
曲线C与方程F(x,y)=0满足两个条件:(1)曲线C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
F(x,y)=0的解;(2)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则称曲线C
为方程F(x,y)=0的曲线,方程F(x,y)=0为曲线C的方程.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解析几何第八节曲线与方程课件理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2)设 M(x0,0),P(0,y0),N(x,y),
∴(x0,-y0)·(1,-y0)=0, ∴x0+y20=0.
由
得(x-x0,y)=2(-x0,y0),
∴yx=-2xy0=0,-2x0,
x0=-x, 即y0=12y,
∴-x+y42=0,即 y2=4x. 故所求的点 N 的轨迹方程是 y2=4x.
解 : 由 题 知 |CA| + |CB| = |CP| + |CQ| + |AP| + |BQ| = 2|CP| + |AB|=4>|AB|,
所以曲线 M 是以 A,B 为焦点,长轴长为 4 的椭圆(挖去与 x 轴的交点).
设曲线 M:xa22+by22=1(a>b>0,y≠0), 则 a2=4,b2=a2-|A2B|2=3, 所以曲线 M:x42+y32=1(y≠0)为所求.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课件理01.ppt
解 由题知|CA|+|CB|=|CP|+|CQ|+|AP|+|BQ|=2|CP| +|AB|=4>|AB|,所以曲线M是以A,B为焦点,长轴长为4 的椭圆(挖去与x轴的交点).
设曲线M:ax22+by22=1(a>b>0,y≠0),
则a2=4,b2=a2-|A2B|2=3, 所以曲线M:x42+y32=1(y≠0)为所求.
触类旁通 代入法求轨迹方程的4个步骤
(1)设出所求动点坐标P(x,y). (2)寻求所求动点P(x,y)与已知动点Q(x′,y′)的关 系. (3)建立P,Q两坐标间的关系,并表示出x′,y′. (4)将x′,y′代入已知曲线方程中化简求解.
【变式训练2】 [2017·济南模拟]已知圆C方程为:x2+
(2)由椭圆C2:x92+y2=1,知A1(-3,0),A2(3,0), 由曲线的对称性及A(x0,y0),得B(x0,-y0), 设点M的坐标为(x,y), 直线AA1的方程为y=x0y+0 3(x+3),① 直线A2B的方程为y=x- 0-y03(x-3),②
由①②得y2=x- 20-y209(x2-9).③ 又点A(x0,y0)在椭圆C上,故y02=1-x902.④ 将④代入③,得x92-y2=1(x<-3,y<0). 因此点M的轨迹方程为x92-y2=1(x<-3,y<0).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讲 曲线与方程
板块一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必备知识] 考点1 曲线与方程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点的集 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 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 __线 __的 __方 __程 __;这条曲线叫做方程 的曲线.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目录
Page 12
目录 CONTENTS
第二章
2.1 函数及其表示 2.2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2.3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2.4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 2.5 指数与指数函数 2.6 对数与对数函数 2.7 幂函数 2.8 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 2.9 函数与方程
函数
2.10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一讲:三角函数
S ABC=1/2bcsinA=1/2absinC=1/2ah,可得sinA=√15/8,sinC=√15/4。
∴cosA=7/8,cosC=1/4,
∴cos(A-C)=7/8 x 1/4 + √15/8 x √15/4
=11/16 c=2
A
b=2
h=√15/2
Page 21
B
C 1/2 a
1/2
C、﹙1,+∞﹚
D、[1,+∞﹚
解析:由于3x>0,所以3x+1>1,所以f(x)>0,集合表示为(0,+∞),答案为A
2、已知函数y=2x+1的值域为(5,7),则对应的自变量x的范围为(
)
A、[2,3)
B、[2,3]
C、(2,3)
D、(2,3]
解析:根据题意:5<2x+1<7,解得2<x<3,用集合表示为(2,3),答案为C
A [1,2]
解析:解二元一次不等式x2 +2x-8≤0,可得-4≤x≤2,所以M为[-4,2]; 解不等式3x-2≥2x-1,可得x≥1,所以N为[1,+∞﹚。此时我们可以应用数轴马 上解决问题:
-4 0 1 2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即为所求。答案:A 启示:掌握好数轴工具,在集合、函数问题( B
B、﹙-∞,5]
)
D、[5,+∞﹚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讲 曲线与方程配套课时作业 理(含解析)新人教A版-新人
第8讲 曲线与方程配套课时作业1.已知点F ⎝ ⎛⎭⎪⎫14,0,直线l :x =-14,点B 是l 上的动点.若过点B 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与线段BF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 ,则点M 的轨迹是( )A .双曲线B .椭圆C .圆D .抛物线 答案 D解析 由已知知|MF |=|MB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 的轨迹是以点F 为焦点,直线l 为准线的抛物线.2.(2019·某某模拟)如图所示,A 是圆O 内一定点,B 是圆周上一个动点,AB 的中垂线CD 与OB 交于点E ,则点E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EA |+|EO |=|EB |+|EO |=r (r 为圆的半径)且r >|OA |,故E 的轨迹为以O ,A 为焦点的椭圆.故选B.3.到点F (0,4)的距离比到直线y =-5的距离小1的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 ) A .y =16x 2B .y =-16x 2C .x 2=16y D .x 2=-16y 答案 C解析 由条件知,动点M 到F (0,4)的距离与到直线y =-4的距离相等,所以点M 的轨迹是以F (0,4)为焦点,直线y =-4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标准方程为x 2=16y .4.(2019·某某模拟)设点A 为圆(x -1)2+y 2=1上的动点,PA 是圆的切线,且|PA |=1,则P 点的轨迹方程为( )A .y 2=2x B .(x -1)2+y 2=4 C .y 2=-2x D .(x -1)2+y 2=2 答案 D解析 如图,设P (x ,y ),圆心为M (1,0),连接MA ,则MA ⊥PA ,且|MA |=1.又∵|PA |=1,∴|PM |=|MA |2+|PA |2=2,即|PM |2=2,∴(x -1)2+y 2=2.5.在△ABC 中,已知A (-1,0),C (1,0),且|BC |,|CA |,|AB |成等差数列,则顶点B 的轨迹方程是( )A.x 23+y 24=1B.x 23+y 24=1(x ≠±3)C.x 24+y 23=1 D.x 24+y 23=1(x ≠±2) 答案 D解析 因为|BC |,|CA |,|AB |成等差数列,所以|BC |+|BA |=2|CA |=4.所以点B 的轨迹是以A ,C 为焦点,半焦距c =1,长轴长2a =4的椭圆.又B 是三角形的顶点,A ,B ,C 三点不能共线,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3=1,且x ≠±2.故选D.6.动圆M 经过双曲线x 2-y 23=1的左焦点且与直线x =2相切,则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 )A .y 2=8x B .y 2=-8x C .y 2=4x D .y 2=-4x 答案 B解析 设双曲线x 2-y 23=1的左焦点为F (-2,0),因为动圆M 经过F 且与直线x =2相切,所以圆心M 到点F 的距离和到直线x =2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的定义知轨迹是抛物线,其方程为y 2=-8x .7.(2019·某某某某检测)已知F 1,F 2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Q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从焦点F 1引∠F 1QF 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 ,则点P 的轨迹为( )A .直线B .圆C .椭圆D .双曲线 答案 B解析 不妨设点Q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延长F 1P 交直线QF 2于点S ,∵QP 是∠F 1QF 2的平分线,且QP ⊥F 1S ,∴P 是F 1S 的中点.∵O 是F 1F 2的中点,∴PO 是△F 1SF 2的中位线,∴|PO |=12|F 2S |=12(|QS |-|QF 2|)=12(|QF 1|-|QF 2|)=a (定值),∴点P 的轨迹为圆. 8.设线段AB 的两个端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上滑动,且|AB |=5,OM →=35OA →+25OB →,则点M 的轨迹方程为( )A.x 29+y 24=1B.y 29+x 24=1C.x 225+y 29=1 D.y 225+x 29=1 答案 A解析 设M (x ,y ),A (x 0,0),B (0,y 0),由OM →=35OA →+25OB →,得(x ,y )=35(x 0,0)+25(0,y 0),则⎩⎪⎨⎪⎧x =35x 0,y =25y 0,解得⎩⎪⎨⎪⎧x 0=53x ,y 0=52y ,由|AB |=5,得⎝ ⎛⎭⎪⎫53x 2+⎝ ⎛⎭⎪⎫52y 2=25,化简得x 29+y 24=1.9.已知A ,B 为平面内两定点,过该平面内动点M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为N .若MN →2=λAN →·NB →,其中λ为常数,则动点M 的轨迹不可能是( )A .圆B .椭圆C .抛物线D .双曲线 答案 C解析 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坐标系,设M (x ,y ),A (-a,0),B (a,0),则N (x,0).因为MN →2=λAN →·NB →,所以y 2=λ(x +a )(a -x ),即λx 2+y 2=λa 2,当λ=1时,轨迹是圆;当λ>0且λ≠1时,轨迹是椭圆;当λ<0时,轨迹是双曲线;当λ=0时,轨迹是直线.综上,动点M 的轨迹不可能是抛物线.10.已知A (0,7),B (0,-7),C (12,2),以C 为一个焦点作过A ,B 的椭圆,椭圆的另一个焦点F 的轨迹方程是( )A .y 2-x 248=1(y ≤-1) B .y 2-x 248=1C .y 2-x 248=-1 D .x 2-y 248=1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得|AC |=13,|BC |=15,|AB |=14,又|AF |+|AC |=|BF |+|BC |,∴|AF |-|BF |=|BC |-|AC |=2.故点F 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的下支.∵双曲线中c =7,a =1,∴b 2=48,∴焦点F 的轨迹方程为y 2-x 248=1(y ≤-1).11.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点M 在AB 上,且AM =13,点P 在平面ABCD内,且动点P 到直线A 1D 1的距离与动点P 到点M 的距离的平方差为1,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直线B .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 答案 D解析 在平面ABCD 内过点P 作PF ⊥AD ,垂足为F ,过点F 在平面AA 1D 1D 内作FE ⊥A 1D 1,垂足为E ,连接PE ,则有PE ⊥A 1D 1,即PE 为点P 到A 1D 1的距离.由题意知|PE |2-|PM |2=1,又因为|PE |2=|PF |2+|EF |2,所以|PF |2+|EF |2-|PM |2=1,即|PF |2=|PM |2,即|PF |=|PM |,所以点P 满足到点M 的距离等于点P 到直线AD 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 的轨迹是以点M 为焦点,AD 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点P 的轨迹为抛物线.12.(2019·某某质量检查)已知A (-2,0),B (2,0),斜率为k 的直线l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M ,N 满足|MA |-|MB |=23,|NA |-|NB |=23,且线段MN 的中点为(6,1),则k 的值为( )A .-2B .-12 C.12 D .2答案 D解析 因为|MA |-|MB |=23,|NA |-|NB |=23,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M ,N 在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且c =2,a =3,所以b =1,所以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3-y 2=1.设M (x 1,y 1),N (x 2,y 2),则x 1+x 2=12,y 1+y 2=2.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消去y ,得(1-3k 2)x 2-6mkx -3m 2-3=0,所以x 1+x 2=6mk 1-3k 2=12①,y 1+y 2=k (x 1+x 2)+2m =12k +2m =2②,由①②解得k =2,故选D.13.由动点P 向圆x 2+y 2=1引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A ,B ,∠APB =60°,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 2+y 2=4解析 设P (x ,y ),x 2+y 2=1的圆心为O ,因为∠APB =60°,OP 平分∠APB ,所以∠OPB =30°,因为|OB |=1,∠OBP 为直角,所以|OP |=2,所以x 2+y 2=4.14.(2019·某某模拟)△ABC 的顶点A (-5,0),B (5,0),△ABC 的内切圆圆心在直线x =3上,则顶点C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答案x 29-y 216=1(x >3)解析 如图,令内切圆与三边的切点分别为D ,E ,F ,可知|AD |=|AE |=8,|BF |=|BE |=2,|CD |=|CF |,所以|CA |-|CB |=|AE |-|BE |=8-2=6<|AB |=10.根据双曲线定义,所求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实轴长为6的双曲线的右支,其方程为x 29-y 216=1(x >3).15.已知圆M :(x +1)2+y 2=1,圆N :(x -1)2+y 2=9,动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C ,则曲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x 24+y 23=1(x ≠-2) 解析 设圆M 的半径为r 1,圆N 的半径为r 2,圆P 的半径为R .因为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所以|PM |+|PN |=(R +r 1)+(r 2-R )=r 1+r 2=4.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C 是以M ,N 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2,短半轴长为3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x 24+y 23=1(x ≠-2).16.若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与其交于M ,N 两点,作平行四边形MONP ,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答案 y 2=4(x -2)解析 (1)当直线斜率k 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y =k (x -1),点M (x 1,y 1),N (x 2,y 2),P (x ,y ),由OM →=NP →,得(x 1,y 1)=(x -x 2,y -y 2).得x 1+x 2=x ,y 1+y 2=y .由⎩⎪⎨⎪⎧y =k x -1,y 2=4x ,联立得x =x 1+x 2=2k 2+4k2.y =y 1+y 2=4kk 2,消去参数k ,得y 2=4(x -2).(2)当直线斜率k 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 =1,由O P →=2O F →得P (2,0),适合y 2=4(x -2).综合(1)(2),点P 的轨迹方程为y 2=4(x -2).17.(2019·某某质检)如图所示,动圆C 1:x 2+y 2=t 2,1<t <3,与椭圆C 2:x 29+y 2=1相交于A ,B ,C ,D 四点,点A 1,A 2分别为C 2的左、右顶点.(1)当t 为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其最大面积; (2)求直线AA 1与直线A 2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 解 (1)设A (x 0,y 0),则S 矩形ABCD =4|x 0y 0|, 由x 209+y 20=1,得y 20=1-x 209, 从而x 20y 2=x 20⎝ ⎛⎭⎪⎫1-x 209=-19⎝ ⎛⎭⎪⎫x 20-922+94.当x 20=92,y 20=12时,S max =6.从而t 2=x 20+y 20=5,t =5,所以当t =5时,矩形ABCD 的面积取到最大值6. (2)由椭圆C 2:x 29+y 2=1,知A 1(-3,0),A 2(3,0),由曲线的对称性及A (x 0,y 0),得B (x 0,-y 0),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 直线AA 1的方程为y =y 0x 0+3(x +3),①直线A 2B 的方程为y =-y 0x 0-3(x -3),② 由①②得y 2=-y 20x 20-9(x 2-9).③又点A (x 0,y 0)在椭圆C 2上,故y 20=1-x 209.④将④代入③,得x 29-y 2=1(x <-3,y <0).因此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1(x <-3,y <0).18.(2019·某某某某模拟)已知动点M (x ,y )满足:x +12+y 2+x -12+y 2=2 2.(1)求动点M 的轨迹E 的方程;(2)设过点N (-1,0)的直线l 与曲线E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C (点C 与点B 不重合).证明:直线BC 恒过定点,并求该定点的坐标.解 (1)由已知,动点M 到点P (-1,0),Q (1,0)的距离之和为22,且 |PQ |<22,所以动点M 的轨迹为椭圆,且a =2,c =1,所以b =1,所以动点M 的轨迹E 的方程为x 22+y 2=1.(2)证明:设A (x 1,y 1),B (x 2,y 2),则C (x 1,-y 1), 由已知得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斜率为k ,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1).由⎩⎪⎨⎪⎧y =k x +1,x 22+y 2=1得(1+2k 2)x 2+4k 2x +2k 2-2=0,所以x 1+x 2=-4k 21+2k 2,x 1x 2=2k 2-21+2k 2.又直线BC 的方程为y -y 2=y 2+y 1x 2-x 1(x -x 2), 即y =y 2+y 1x 2-x 1x -x 1y 2+x 2y 1x 2-x 1, 令y =0,得x =x 1y 2+x 2y 1y 2+y 1=2kx 1x 2+k x 1+x 2k x 1+x 2+2k=2x 1x 2+x 1+x 2x 1+x 2+2=4k 2-41+2k 2-4k21+2k 2-4k 21+2k 2+2=-2, 所以直线BC 恒过定点D (-2,0).19.(2016·全国卷Ⅲ)已知抛物线C :y 2=2x 的焦点为F ,平行于x 轴的两条直线l 1,l 2分别交C 于A ,B 两点,交C 的准线于P ,Q 两点.(1)若F 在线段AB 上,R 是PQ 的中点,证明:AR ∥FQ ;(2)若△PQF 的面积是△ABF 的面积的两倍,求AB 中点的轨迹方程.解 由题意知F ⎝ ⎛⎭⎪⎫12,0. 设l 1:y =a ,l 2:y =b ,则ab ≠0,且A ⎝ ⎛⎭⎪⎫a 22,a ,B ⎝ ⎛⎭⎪⎫b 22,b ,P ⎝ ⎛⎭⎪⎫-12,a ,Q ⎝ ⎛⎭⎪⎫-12,b , R ⎝ ⎛ -12,⎭⎪⎫a +b 2. 记过A ,B 两点的直线为l ,则l 的方程为2x -(a +b )y +ab =0. (1)证明:由于F 在线段AB 上,故1+ab =0. 记AR 的斜率为k 1,FQ 的斜率为k 2,则k 1=a -b 1+a 2=a -b a 2-ab =1a =-aba=-b =k 2.所以AR ∥FQ .(2)设l 与x 轴的交点为D (x 1,0),则S △ABF =12|b -a |·|FD |=12|b -a |⎪⎪⎪⎪⎪⎪x 1-12,S △PQF =|a -b |2. 由题设可得2×12|b -a |⎪⎪⎪⎪⎪⎪x 1-12=|a -b |2, 所以x 1=0(舍去)或x 1=1.设满足条件的AB 的中点为E (x ,y ). 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 由k AB =k DE 可得2a +b =yx -1(x ≠1). 而a +b2=y ,所以y 2=x -1(x ≠1).当AB 与x 轴垂直时,E 与D 重合.所以所求轨迹方程为y 2=x -1.20.(2019·某某模拟)已知椭圆Γ:x 2a 2+y 2b2=1(a >b >0)的右焦点与短轴两端点构成一个面积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 为坐标原点.(1)求椭圆Γ的方程;(2)设点A 在椭圆Γ上,点B 在直线y =2上,且OA ⊥OB ,求证:1|OA |2+1|OB |2为定值;(3)设点C 在椭圆Γ上运动,OC ⊥OD ,且点O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常数3,求动点D 的轨迹方程.解 (1)∵椭圆Γ:x 2a 2+y 2b2=1(a >b >0)的右焦点与短轴两端点构成一个面积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 为坐标原点,∴b =c =2,∴a =2+2=2,∴椭圆Γ的方程为x 24+y 22=1.(2)证明:设A (x 0,y 0),则OB 的方程为x 0x +y 0y =0,由y =2,得B ⎝⎛⎭⎪⎫-2y 0x 0,2,∴1|OA |2+1|OB |2=1x 20+y 20+14+4y 20x 2=4+x 24x 20+y 2=4+x 24⎝⎛⎭⎪⎫x 20+2-x 22=12, ∴1|OA |2+1|OB |2为定值12. (3)设C (x 1,y 1),D (x ,y ),由OC ⊥OD ,得x 1x +y 1y =0,①由点C 在椭圆上,得x 214+y 212=1,②联立①②,得x 21=4y 22x 2+y 2,y 21=4x 22x 2+y2.③由OC ⊥OD ,点O 到CD 的距离为3,得|OC |·|OD |=3|CD |, ∴|OC |2·|OD |2=3(|OC |2+|OD |2).将③代入得 1|OC |2+1|OD |2=1x 21+y 21+1x 2+y2 =14y 22x 2+y 2+4x 22x 2+y2+1x 2+y 2=2x 2+y 2+44x 2+y 2=13, 化简,得点D 的轨迹方程为y 212-x 26=1.。
第8章曲线与方程-2021版高三数学(新高考)一轮复习PPT(52张)
第八章 解析几何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返回导航
考点突破 • 互动探究
第八章 解析几何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返回导航
考点一 曲线与方程——自主练透
例 1 (多选题)关于 x,y 的方程m2x+2 2+3my2-2 2=1,(其中 m2≠23)对应的曲线 可能是( ABCD )
第八章 解析几何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第八章 解析几何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返回导航
题组二 走进教材
2.(必修2P37T3)已知点F(
1 4
,0),直线l:x=-
1 4
,点B是l上的动点,若过点B垂
直于y轴的直线与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则点M的轨迹是( D )
A.双曲线
B.椭圆
C.圆
D.抛物线
[解析] 由已知|MF|=|MB|,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的轨迹是以点F为焦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返回导航
(2)(2019·福州模拟)已知圆M:(x+ 5 )2+y2=36,定点N( 5 ,0),点P为圆M上
→ → →→ 的动点,点Q在NP上,点G在线段MP上,且满足 NP =2 NQ , GQ ·NP =0,则点G的
轨迹方程是( A )
A.x92+y42=1
第八章 解析几何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返回导航
[解析] (1)由题意知P到F(0,2)的距离比它到y+4=0的距离小2,因此P到F(0,2) 的距离与到直线y+2=0的距离相等,故P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y=-2为准线的抛 物线,所以P的轨迹方程为x2=8y.故选C.
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八章 解析几何 8.8 曲线与方程课件.ppt
2.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1)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 (3)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 (4)代换——依条件式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x,y的方 程式,并化简。
6
(5)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3.两曲线的交点
∴(0,y+1)·(-x,2)=(x,y-1)·(x,-2),即2(y+1)=x2-2(y-1),整理得x2=
4y,
∴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x2=4y。
答案:(1)A (2)A
17
►名师点拨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题目给出等量关系,求轨迹方程。可直接代入即可得出方程。 (2)题中未明确给出等量关系,求轨迹方程。可利用已知条件寻找等量关系,得 出方程。
(1)由曲线方程的定义可知,两条曲线交点的坐标应该是两个曲线方程的 □5
_公_共__解____,即两个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反过来,方程组有几组解,两
条曲线就有几个交点,方程组□6 无__解____,两条曲线就没有交点。 (2)两条曲线有交点的 □7 _充__要___条件是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有实数解。
8
(1)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应尽量利用几何条件探求轨迹的类型,应用定义 法,这样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速度。
(2)代入法(相关点法):当所求动点P(x,y)是随着另一动点Q(x′,y′)(称之为相 关点)而运动,且相关点Q满足一曲线方程时,就可用代入法求轨迹方程。此时应注 意:代入法求轨迹方程是将x′,y′表示成关于x,y的式子,同时要注意x′,y′ 的限制条件。
第八章
解析几何
1
第八节 曲线与方程
2021届北师大版高考理科数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第8讲 曲线与方程
2.如图,已知△ABC 的两顶点坐标 A(-1,0),B(1,0),圆 E 是△ABC 的内切圆,在边 AC,BC,AB 上的切点分别为 P,Q,R,|CP|=1(从圆外一点到圆的两条切线段长相等), 动点 C 的轨迹为曲线 M,求曲线 M 的方程.
解:由题知|CA|+|CB|=|CP|+|CQ|+|AP|+|BQ|=2|CP|+|AB|=4>|AB|, 所以曲线 M 是以 A,B 为焦点,长轴长为 4 的椭圆(挖去与 x 轴的交点). 设曲线 M:xa22+by22=1(a>b>0,y≠0), 则 a2=4,b2=a2-|A2B|2=3, 所以曲线 M 的方程为x42+y32=1(y≠0).
【解】 (1)由点 A 的横坐标为 2,可得点 A 的坐标为(2,2), 代入 y2=2px,解得 p=1. (2)由(1)知抛物线 E:y2=2x. 设 Cy221,y1,Dy222,y2,y1≠0,y2≠0,切线 l1 的斜率为 k,则切线 l1:y-y1=kx-y221, 代入 y2=2x, 得 ky2-2y+2y1-ky21=0,由 Δ=0,解得 k=y11, 所以 l1 的方程为 y=y11x+y21,
解析:(1)设动点坐标为(x,y),则 (x-2)x22++y(2 y-2)2=2,整理得 3x2+3y2+4x+4y-8=0,所以满足条件的点的轨
迹是圆. (2)若动圆在 y 轴右侧,则动圆圆心到定点 C(1,0)与到定直线 x=-1 的距离相等,其轨 迹是抛物线,且p2=1,所以其方程为 y2=4x(x>0);若动圆在 y 轴左侧,则圆心轨迹是 x 轴负半轴,其方程为 y=0(x<0).故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为 y2=4x(x>0)或 y=0(x< 0). 答案:(1)圆 (2)y2=4x(x>0)或 y=0(x<0)
【走向高考】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9-8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北师大版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基础自测 1.(2011· 山东潍坊)已知圆 x2+y2=4,过点 A(4,0)作圆 的割线 ABC,则弦 BC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1 A.(x-1) +y =4(-1≤x<2)
2 2
)
B.(x-1)2+y2=4(0≤x<1) 1 C.(x-2) +y =4(-1≤x<2)
意一点M的坐标;
• (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 • (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
• (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
• (5)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高三总复习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 4.两曲线的交点 • (1)由曲线方程的定义可知,两条曲线交点的坐标应该是
• (1)求动点M(x1,x2)的轨迹C的方程; • (2)设过定点T(0,2)的直线l与(1)中的 • 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 • ∠AOB为锐角,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高三总复习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解析] 3x,
3 (1)由已知得直线 l1⊥l2,l1y= x,l2y=- 3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 解法2:因为点M在线段PF1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MF1| =|MP|,即M到F1的距离等于M到l1的距离.
• 此轨迹是以F1(-1,0)为焦点l1:x=1为准线的抛物线,轨
迹方程为y2=-4x.
• [点评] 在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求轨迹时,若所求的轨迹符
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曲线的方程,写出所求的轨 迹方程,若所求轨迹是某种圆锥曲线上的特定点的轨迹,则 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列出等式,化简求得方程.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九章 9.8 曲线与方程
迹是
√A.直线
B.椭圆
C.圆
D.双曲线
解析 设 C(x,y),则O→C=(x,y),O→A=(3,1),O→B=(-1,3),
∵O→C=λ1O→A+λ2O→B,∴yx==λ31λ+1-3λλ22,, 又λ1+λ2=1,∴化简得x+2y-5=0,表示一条直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34567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P37T3]已知点 F41,0,直线l:x=-14,点B是l上的动点,若过点B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与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则点M的轨迹是
A.双曲线
B.椭圆
C.圆
解析 由已知|MF|=|MB|,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
点M的轨迹是以点F为焦点,直线l为准线的抛物线.
1234567
题组三 易错自纠
5.方程(2x+3y-1)( x-3 -1)=0表示的曲线是
A.两条直线
B.两条射线
C.两条线段
√D.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2x+3y-1=0,
解析 原方程可化为
或 x-3-1=0,
x-3≥0
即2x+3y-1=0(x≥3)或x=4,
故原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
解析 以BC的中点为原点,中垂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E,F分别 为两个切点. 则|BE|=|BD|,|CD|=|CF|, |AE|=|AF|.
所以|AB|-|AC|=2 2<4,
所以点 A 的轨迹为以 B,C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y≠0),且 a= 2,c=2, 所以 b= 2, 所以轨迹方程为x22-y22=1(x> 2).
√D.抛物线
12345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y → → ∴AB· BC=0,得 2· x-2· 2=0. 得 y2=8x.
[答案] y2=8x
考 点
题 型 突 破
考点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自练型
已知点 P 是直线 2x-y+3=0 上的一个动点, 定 点 M(-1,2),Q 是线段 PM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M|=|MQ|, 则 Q 点的轨迹方程是( A.2x+y+1=0 C.2x-y-1=0 ) B.2x-y-5=0 D.2x-y+5=0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 曲线上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 曲线.
2.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建系 —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 设点 — 轨迹上的任意一点一般设为Px,y ↓ 列式 — 列出或找出动点P满足的等式 ↓ 化简 — 将得到的等式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 ↓ 验证 — 验证所求方程即为所求的抛迹方程
(2)已知点 F(0,1),直线 l:y=-1,P 为平面上的动点, →· → =FP →· → ,则动 过点 P 作直线 l 和垂线,垂足为 Q,且QP QF FQ 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A.x2=4y C.x2=2y ) B.y2=3x D.y2=4x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O 为坐标原点,A(-2,0), 3 B(2,0), 点 P 为动点, 且直线 AP 与直线 BP 的斜率之积为-4, 则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意知,M 为 PQ 中点,设 Q(x,y),则 P 为(-2-x,4-y),代入 2x-y+3=0 得 2x-y+5=0. (2)设点 P(x,y),则 Q(x,-1). →· → =FP →· →, ∵QP QF FQ ∴(0,y+1)· (-x,2)=(x,y-1)· (x,-2), 即 2(y+1)=x2-2(y-1),整理得 x2=4y, ∴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x2=4y.
(3)设 P 点的坐标为(x,y). ∵A(-2,0),B(2,0),直线 AP 与直线 BP 的斜率之积为- 3 4, 3 y y ∴ · =-4(x≠± 2). x+2 x-2 x2 y2 化简整理得 P 点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4 + 3 =1(x≠± 2).
[答案] (1)D (2)A x2 y 2 (3) 4 + 3 =1(x≠± 2)
1 2 又∵P(x0,y0)在抛物线 y=4x 上, 1 ∴2y-1=4(2x)2,即 x2=2y-1.
[答案]
A
6.平面上有三点
y →⊥ A(-2,y),B0,2,C(x,y),若AB
→ ,则动点 C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BC
[解析]
y → y → → → AB=2,-2,BC=x,2.∵AB⊥BC,
x-y=0, 得 xy-1=0.
[答案]
C
3. 已知圆(x+2)2+y2=36 的圆心为 M, 设 A 为圆上任一 点,N(2,0),线段 AN 的垂直平分线交 MA 于点 P,则动点 P 的轨迹是( A.圆 C.双曲线 ) B.椭圆 D.抛物线
[ 解析 ]
∵ |PA| = |PN| ,∴ |PM| +|PN| = |PM| +|PA| = |MA|
2 2 2
)
1 B.x =2y-16 D.x2=2y-2
1 2 [解析] 把抛物线方程 y=4x 化成标准形式 x2=4y,可 得焦点 F(0,1), 设 P(x0,y0),PF 的中点 M(x,y). x0 x= 2 ,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y=y0+1, 2
x0=2x, ∴ y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y-1.
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动点的轨迹方程和动点的轨迹是一样的.( 条件.( ) ) ) ) (2)f(x0,y0)=0 是点 P(x0,y0)在曲线 f(x,y)=0 上的充要 (3)方程 x2+xy=x 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4)方程 y= x与 x=y2 表示同一曲线.( =y2.( )
(5)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x2
[答案] (1)× (2)√ (3)× (4)× (5)×
2.方程(x-y)2+(xy-1)2=0 的曲线是( A.一条直线和一条双曲线 B.两条双曲线 C.两个点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解析] 由(x-y)2+(xy-1)2=0
x=1, ∴ y=1 x=-1, 或 y=-1.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八节
曲线与方程
1.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2.了解解析 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利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简单性质; 3.能够 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知 识
梳 理 诊 断
1.曲线与方程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 上的点与一个 二元方程 f(x,y)=0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 这个方程 的解; 的点.
利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的关键 利用直接法求解轨迹方程的关键是根据条件准确列出方 程,然后进行化简.在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时,在化简的过 程中,有时破坏了方程的同解性,此时就要补上遗漏的点或 删除多余的点,这是不能忽视的.
x1=2-x, 即 y1=-y.
x+x1=1, 2 段 RP 的中点,∴ y+y1 =0, 2
∵点 R(x1,y1)在直线 y=2x-4 上, ∴y1=2x1-4,∴-y=2(2-x)-4,即 y=2x.
[答案]
B
1 2 5. 已知 F 是抛物线 y=4x 的焦点,P 是该抛物线上的动 点,则线段 PF 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x =2y-1 1 C.x =y-2
=6>|MN|.故动点 P 的轨迹是椭圆.
[答案] B
4.已知点 A(1,0),直线 l:y=2x-4,点 R 是直线 l 上的 → =AP → ,则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一点,若RA A.y=-2x C.y=2x-8 B.y=2x D.y=2x+4 )
[解析]
→ → 设 P(x,y),R(x1,y1),由RA=AP知,点 A 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