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课件(174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精品课件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通史整合(二)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阶段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
阶段特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一方面,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出卖国
家利益,国家陷入分裂,另一方面新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人民又
看到了新的希望。
(1)政治上
①北洋军阀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视角2 五四运动后思想界的发展状况 (1)思想空前解放,欧美各种思潮流入中国 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思想方面的变化最为突出,影响也更为 深远,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欧美的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涌入中国。 (2)救亡的主题没有变化,救亡的主角却发生了改变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和科学传播,“救亡”的时代背景仍然没有改变。但是, 传统知识分子逐渐从思想界的主角退下,较少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年轻知识 分子涌现,使五四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偏激的倾向,但是也具有更彻底的战斗 精神。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答案 C 解析大范围和大规模的编著史地著作绝非偶然,而是受鸦片战争刺激,出于 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C项正确。这些地理学者重视的是边疆地区的国 防,不是经济开发,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这些地理学者反对君主专制制 度,B项错误。这些著作是历史地理著作,不是科技著作,D项错误。
协约国方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
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旧民主主义革
命走到了尽头。阶段1阶Fra bibliotek2阶段3
阶段4
③五四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 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体现了中国革命的新特色。 (2)经济上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 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第1讲 建通史
国民革 命时期
1924~ 1927年
孙中山将 三民主义 发展为新 三民主义
2018高考二轮总复习 • 历史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毛泽东提 出“工农 武装割 据”;毛 泽东思想 开始形成 毛泽东思 想成为党 的指导思 想
三者关系
国民政府统治 时期,中国共 产党探寻“工 农武装割据” 的革命道路, 在毛泽东思想 指引下,经过 抗日战争、解 放战争,中国 人民赢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 的伟大胜利。 这一时期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在夹缝中求生 存,在斗争中 求发展
2018高考二轮总复习 • 历史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鸦片战争 和《南京 条约》; 第二次鸦 19世 片战争; 纪中 三元里人
经济领域 自然经济 解体;商 品输出; 洋务企业 出现;中 国民族资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列强入侵,一方面使中国
抵抗派, “师夷长 技以制 夷”;洋 务派, 社会沉沦,面对民族危机, 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
2018高考二轮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 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 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
2018高考二轮总复习 • 历史
阶段
新民主 主义革 命的兴 起
“师夷长
技以自 强”“中
宗棠收复
新疆
饮、住宅
传入
体西用”
2018高考二轮总复习 • 历史
通史体系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
觉醒与探索是甲午战争后至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的主 旋律。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 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 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 济、文化的舞台上异常活跃的时期。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八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
后 期
全面抗战时期 沉重打击 (1937-1945) 抗战胜利后 (1945-1949)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二、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
(一)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基本统一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 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二)民族资本的萎缩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毁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和官僚资本的压榨,中 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 (三)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在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榨下而陷入绝境。
不同点
道路 影响
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 建立新中国,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 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的新时代
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考向3:党的光辉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一)探索特点 ❶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解析】 ❷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A错:国共十年对峙是 1927 —1937年的历史,A项属于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的 ❸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任务,故错误,符合题意; ❹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B对:B项是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历史贡献 C对:武装斗争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内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❶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 D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体现了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正确 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 国。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开始了伟大的复兴历程。 处理了国共两党关系,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中国近代史通史资料(超强)
中国近代史部分【通史综述】1.时间:1840-1949年(1)前期:1840-1919年。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
(2)后期:1919-1949年。
从五四运动到北平政协----新民主主义革命。
2.基本问题(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确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4)两大任务:a.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c.前一任务和后一任务的实现扫清了障碍,并创造必要前提;后一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3.内容主线(1)帝国主义侵华:a.手段:军事、政治、文化、经济。
b.经济侵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c.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艰难发展。
b.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覆灭。
(3)思想解放运动发展:a.地主阶级:新思潮、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三民主义)。
c.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d.无产阶级:毛泽东思想。
(4)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a.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b.资产阶级:百日维新、新亥革命。
c.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光绪帝支持变法、清末“新政”。
4.阶段分期方法一:(1)旧民主主义革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20世纪初-1919年5月)。
注:按政府分:晚清政府(1840-1912);北洋政府:(1912-1927);民国政府(1927-1949)(2)新民主主义革命:a.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4)b.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4)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d.抗日战争时期(1945-1949)。
高三复习中国近代史二轮课件(精品)
。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清朝统治
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指导掀起 了洋务运动,但仍然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浅层次
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是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
的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
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逐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2)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
第二次鸦 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 •
• •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 • •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和辽 东半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 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 •
•
侵华战争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签订条约 《辛丑条约》• •
无产阶级
具体层面 (领域)
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后 期
发展进程(主要事件)
器物变革: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西 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
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
思想 (科学化) 20世纪20年代 以后
制度变革: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 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 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 学习“西政”。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 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 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 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 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 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 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而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不是民族矛盾的激化。 不是民族矛盾的激化。 ,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只有一个,即《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只有一个, 天朝田亩制度》 而不是《资政新篇》 。 而不是《资政新篇》
4.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误认 误认 为推翻了封建制度。 为推翻了封建制度。 5.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根 . 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误认为是无 误认为是无 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阶级的壮大。 产阶级的壮大。 6.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占 .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 领封建文化的阵地——误认为是让各种思想在北大 误认为是让各种思想在北大 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自由发展。 自由发展。
第八单元 易误点
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 甲午中 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日战争后的中国
1.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功绩是思想启蒙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功绩是思想启蒙—— 误认为是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误认为是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是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是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误认为是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误认为是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根本原因是拥有北洋军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 实力——误认为是帝国主义的支持。 误认为是帝国主义的支持。 实力 误认为是帝国主义的支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概论之中国近代史课件
3.思想文化: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维新
派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向西方学习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三、从《辛丑条约》签订后到五四运动前 (20 世纪初 — 1919 年五四运动前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 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 1.政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 20世纪初的进步潮流。以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 君主专制政体。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中国开始进入北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重新受到压制。 3.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工农群众中广泛传播,与新三 民主义思想同时并存,但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五、从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之前 (1927 年8月—1937 年7 月)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 政治: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开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 利益。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根据地
9月—1949年9月):解放战争时期 1.政治:抗日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努力, 1946年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经过了防御、反攻、决战三个 阶段,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经济:美国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主义压制 民族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凋敝。 3.思想文化: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
会形成时期
1.政治: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以维新变 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兴起。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地主阶级开展了洋 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并 初步发展。
与国民政府对峙。反围剿失利后,红军长征,到达抗日前线。日
2018年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国近代史
史论共享
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经
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
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 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市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 工业的兴起,期间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 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 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 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 侵略战争
经济史考点梳理 概况 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以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为标志 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等 洋务派近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等 代工业 影响:培养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促进自然经济的瓦解
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 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主义 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等 社会生活 服饰:西装 变迁 交通:轮船
2018年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 中国近代史
三个时期: 19世纪40年代——19世纪90年代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
【概念阐释】中国近代史阶段划分 1.整体时间:
领导: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失败,说
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 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2018届《精准高考》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4《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课件(34张)
第二部分
专题十四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二、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1 2 3 4
时 空 坐 标
阶 段 特 征 古 今 贯 通
中 外 关 联
时 空 坐 标
阶 段 特 征
• 1.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 进。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阶段 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导致中 特征 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地 主阶级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早期资产阶级维 新思想产生;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较大变化 ①列强侵华 A.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等,主权遭到 表 政 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活 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 今 贯 通
•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阶段特征和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 鸦片战 (1)侵略方式:商品输 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 争到19 出取代直接抢掠,以发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开始 世纪六 动战争打开中国市场为 了近代化进程。(3)思想: 七十年 主要手段。(2)国家: 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 潮。(4)外交上:国门打开, 代 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清王朝被迫开放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 (1)侵略方式:政治上: 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 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涨。(2)经济:严重摧残了
政 治
表 现
经 济
③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 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结 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 法》,实现了由帝制到共和制的历史性巨变。此后, 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 运动、护法运动等 ①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 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板块2 专题4
外国公使馆进驻北京,商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船沿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 商、传教,赔偿军费 800 万两白银
3.(2013· 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 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 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 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命题考情分析]——————透析命题规律 研析高考真题
高频考点突破 专题跨点综合 预测押题演练 专题综合检测
考点一
近代前期列强的侵华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考向一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背景
1.(2016· 高考课标全国Ⅰ卷)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 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 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1877 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
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 A 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只是 刚刚开始在一些国家设立领事馆, 外交上并未出现制度性变化, 排 除 B 项;19 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在列强侵略下,一步步沦入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际地位不可能提高,排除 D 项;清政 府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在别国设立领事馆, 这表明了清 政府的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
专题四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专题知识线索]———————题知识视点 线索引领把握 线索 1 西方列强的侵华:1840~1945 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危机加深的过程, 分 为两阶段:(1)1840~1900 年,从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中国 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程; (2)1901~1945 年:由多国共同侵华 演变为一国单独侵华, 日本成为侵华主力,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危机 加深的历程。
精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整合课件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5
仅供学习交流!!!
思想上: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 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 播。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1
视角 4 多元史观认识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思想 (1)从阶级斗争史(革命史)范式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 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范式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 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资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 推动作用。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4
政治上:列强侵华加剧导致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分别提出了君主 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方案,开始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
经济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 国”思想推动下兴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迎来“黄金时期”。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8
(2)影响:小农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 代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首先,小农经济是君主专制 统治的经济基础,它的解体必然冲击传统制度,有利于瓦解 晚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其次,小农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准备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最后,小农经济的解体也使中国的社会生活、思 想文化发生巨大变化。
思想文化上:“新思想”的萌发使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 认识;在洋务运动期间,近代科技和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3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思想文化领域
鸦片战争和《南 自然经济逐渐解
抵抗派,“师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通史融会贯通(二)
(三)“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 1.林则徐、魏源思想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著《海 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 步。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并以此为指导掀起了洋务运动,但仍然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 层次上。
从横向上 把 脉 历 史 相 互 联 系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阶段特征] 1.历史时期:1840~1895年。 2.特征概述: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 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 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 征体现最明显。
[史实定位] (一)列强侵华加剧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 1.深重的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 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 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代 理人。 2.义和团运动 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 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3.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剧变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 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从帝制 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巨变。此后,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先后进 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
(二)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与生活 1.外国资本入侵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 步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并发展;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鼓舞了民 族资产阶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社会生活的变迁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 化方向发展,近代中国的交通、通讯事业也已起步。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一部分 近代篇 第9讲 民国后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精品
二、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民族工业的发展 (1)较快发展 ①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表现: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2)沉重打击: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日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 (3)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美国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
2.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 智慧的结晶。
————————————抓点·知识主题串讲————————————
(对应学生用书第 56 页)
主题一
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揭开历史新篇章 [第 1 步攻高频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体验——真题诊断] 1.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共产党的抗战政策:(2017· 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 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 一阶级有利, 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 农 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②人民解放战争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46 年 6 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 爆发。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二阶段——战略反攻:1947 年 6 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第三阶段——战略决战: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的胜利。 第四阶段——渡江战役: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 统治结束。
三、文化上——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发展概况 过程 初步 形成 成熟 确立 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代表作品、观点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 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课件-专业文档资料-专业PPT文档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材料一: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 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 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 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2)列举其在现代政治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 的成就。(2分)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治 辛亥革命 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
立;《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辛亥革命的历史
意义。
必修一·政治 考点理解
1、材料一:…日本臣民在中国内地购买工货件,
…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物…勿庸输纳税钞派征
一切旅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
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
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马关条约》
40.6%
(1)1895-1913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有哪些?(3分)
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资本总额增加。
材料二:下列1912—1922年我国民族工业中 的纺织业年增长表
(2)出现这一变 化的原因有哪些? (4分) 辛亥革命扫除障碍; 民国政府鼓励实业;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谢谢聆听
23、(1)物质生活和社 会习俗的变迁(2)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3)
大众传媒的发展
必修二·经济 考点理解
3、材料一:下表是1872—1894年和1895—
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资本统计资料(单
位:10万元)
商办
厂数
资本
占比
1872—1894 53
47
9.6%
1895—1913 463
908
-----引自刘芫、朱汉国 《 历史学习精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
社会生活:西式生活引入;
中西杂糅
一、“大变局” 1840—19世纪六七 十年代
政治 (侵略与抗争)
经济
思想文化
外交
1、鸦片战争、 1、自然经济逐渐解 《南京条约》 体,商品化程度提高, 2、第二次鸦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 片战争 2、外国资本主义入 侵,破坏经济主权, 带来先进生产方式 (买办、租界、洋行、 近代城市)
( B)
(2011· 全国大纲卷· 14)徐继畲在《瀛寰志略》 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 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 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 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A )
(2017· 新课标全国Ⅱ卷· 28)1879年以前,福州 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 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 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 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 政府谋取矿利。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 洋务运动的推动; 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 D)
(2013· 海南单科· 13)1875年,郭嵩焘奏称:“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 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 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 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思想文化
1、地主阶级: ①鸦片战争前, “经世致用” ②鸦片战争后, “师夷长技以制 夷” ③第二次鸦片战 争后, “中体西用” 2、社会生活: 传统受冲击
外交
1、闭关锁 国、朝贡体 系到被迫开 放、屈辱外 交 2、天朝上 国到向西方 学习(夷务 到洋务)
总况:
(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 28)1852年,一位在华 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 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 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 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总况:
“人们多注意1Βιβλιοθήκη 40年的划 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 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 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 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 标界意义。”(陈旭麓)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观念受 到冲击,但仅限于个别知识分子,从地理学的 角度认识西方,绝大多数国人未受影响;
清政府中部分官员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兴办 洋务运动; 出现以冯桂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
今天复习内容: 《必修二》《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 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明天复习内容:自我调整 后天复习内容: 《必修二》《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探索》《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 性转折》
2018届高三历史通史 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近代中国(1840—1949)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晚清(1840—1912) 民国(1912—1949) 【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阶段特征: 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侵略反封建 经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思想:向西方学习; 民主思想逐步产生
(2015· 海南单科· 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 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 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 ,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 时期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B)
(2017· 海南高考· 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 “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 》(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 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 ,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 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 B)
(2017· 新课标全国Ⅱ卷· 41)材料一 雍正时期, 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 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 ”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 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 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 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 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 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 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 D)
(2017· 新课标全国Ⅰ卷·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 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 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 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 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由此可见,1860年前后中国社会更能 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以此作为时代分界
点更具合理性。
政治 (侵略 与抗争)
1、鸦 片战 争、 《南 京条 约》 2、第 二次 鸦片 战争
经济
1、自然经济逐渐解 体,商品化程度提 高,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2、外国资本主义入 侵,破坏经济主权, 带来先进生产方式 (买办、租界、洋 行、近代城市) 3、洋务运动,近代 化(民族工业)起 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