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资料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总论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的特点:1 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2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来表示的有关单位的经济活动——对象3 核算和监督——基本职能4提高经济效益——目标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也称为反映职能。
就是对企、事业单位所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反映。
监督:就是对所核算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检查。
会计核算的方法(7个)设置帐户复式记帐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持续经营:以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分期: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时期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派生出:币值不变假设)权责发生制:凡属本期实现的收益或已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凡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亦应付制,应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举例:某企业3月29日销售产品,并向银行办理了托收,4月2日接到银行通知款项收到。
现收现付制:3月份不作处理,4月份作现金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处理。
权责发生制:3月份作债权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处理;4月份作现金增加、债权减少处理。
)第二章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原理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简单分类叫会计要素。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则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动偿付的债务。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或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会计学原理教材
会计学原理教材会计学原理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的重要工具。
本教材旨在系统介绍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会计学基础知识体系,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会计学原理概述。
会计学原理是指导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规则和原则,它包括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原则和会计的基本约束。
会计学原理的学习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第一步,也是整个会计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会计学原理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会计学原理的整体认识。
第二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会计等式是会计学的基本公式,它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科目是会计等式的具体体现,它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
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会计等式的概念、构成要素和作用,以及会计科目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会计账户和会计凭证。
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工具,它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重要手段。
会计凭证是会计账户的依据,它是记录和证明企业经济业务的有效凭证。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以及会计凭证的要素、种类和填制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会计账户和会计凭证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第四章,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的具体程序,它是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重要手段。
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它是反映企业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步骤和技巧,以及会计报表的种类、内容和编制要求,帮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操作。
第五章,会计监管和会计伦理。
会计监管是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重要手段,它是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会计伦理是会计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维护会计职业形象和社会信誉的重要保障。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会计监管的内容、机构和作用,以及会计伦理的内涵、要求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会计监管和会计伦理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会计学原理笔记
会计学原理笔记
1. 会计学原理是指在会计实践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规则和原则,旨在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会计主体原则:会计主体原则要求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记录和报告,与个人财务完全分开。
3. 会计周期原则:会计周期原则规定企业财务信息应该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划分和报告,通常以一年为一个会计周期。
4. 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核算原则是指在会计记录和报告中,应该根据事实和凭证进行客观和可靠的记录和计算。
5. 保守性原则:保守性原则要求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应该采用保守的估计方法,不夸大收入和资产,但可以适度夸大负债和费用。
6. 实体公认原则:实体公认原则要求将企业与其所有者的财务事务完全分开,严格按照独立实体的原则进行核算和报告。
7. 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应该基于企业将会继续经营下去的假设,如果企业面临破产或停业的风险,应该做出必要的披露。
8. 成本原则: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在记账和报告过程中,应该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量,不考虑目前市场价值的波动。
9. 货币计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要求将企业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以货币单位进行记录和度量,方便计算和比较不同的财务信息。
10. 揭示原则:揭示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格式和结构来编制财务报表,并提供必要的附注和披露,以便用户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11. 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目标是提供准确、可靠和有用的财务信息,以支持企业决策、投资者决策和其他相关方的决策。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是指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基本规则和原则,用于规范和指导企业的会计核算活动。
这些原理包括货币计量性原则、独立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实体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等。
货币计量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于不同时间和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独立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过程应独立于企业经营者的个人意愿和偏好,确保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连续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具有连续性,即在一定的时期内,连续进行会计核算,以确保财务报告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实体性原则强调将企业和其业主作为独立的会计实体进行核算,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应与业主的个人财务状况进行区分。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实际发生时的成本进行计量和记账,以反映企业的历史交易和事项。
收入实现原则指企业应当在实际收到货币或产生有形利益时确认收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应按照经济实质进行配比,而不仅仅按照法律形式进行核算。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调会计核算应注重经济事实的本质和内涵,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外表。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谨慎处理、慎重决策,保守估计和
计提各项应计项,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这些会计学原理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处理会计事务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准则和方向,是保证会计信息完整、准确和可比性的基石。
会计学原理
权益类)项目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 不同类要素(资产类、负债与权益类)项目同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 +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 + (收入-费用)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资产= 负债 + 实收资本/股本 + (收入-费用)
34
会计事项
• 会计事项的定义 企业经济活动中应在会计上进行处理的事项, 称为会计事项。
• 也称经济业务
35
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的关系
21
(二)会计要素
• 资产是资金的各种占用形态的表现,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表明资金的来源,收入使得企业 的资金增加,费用则会使企业的资金减少, 而利润则是收入和费用相抵以后的结果。
•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不论确认、计量、记录 还是分类、汇总,都离不开上述六大要素。
22
会计要素:资产
• 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 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该资源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各种财产、 债权和其他权利。
• 营利组织,如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非营利组 织,如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
• 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会计的核算内容、报 告目的和依据规范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因 而有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之分。
• 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原理是 相通的,不过一般的惯例是以营利组织为对象 讲解会计学原理,当然以营利组织为对象讲解 的会计学原理同样适用于非营利组织。
会计学原理
资金平衡原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成本=利润
会计平和原理
一 会计要素
➢
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是连续的系
统的综合的和完整的
➢
合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相结
➢
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会计概述
三 会计的职能 综合核算与监督 ,参与企业预测决策
并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分析
注意:核算与监督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职能 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理论的提高而分化组合
会计对象
一 会计的对象的概念
会计学原理
基础会计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会计概述 ▪ 第二节 会计对象 ▪ 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 ▪ 第四节 会计法规 ▪ 第五节 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概述
一 会计的概念
地核算和监督,提
会计是以货币 供会计信息并随着
为主要计量单位,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 展,逐步开展预测、 主要目标,运用专 决策、控制和分析 门方法对企业 机关、 的一种经济管理活
会计核算方法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通过两 个或两个以上有关张合相互联系起来进行 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凭证式交易或事项的书面证明, 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第二章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试记账
▪ 第一节 资金平衡原理 ▪ 第二节 会计科目 ▪ 第三节 会计账户 ▪ 第四节 复试记账
资金平衡原理
有资金的使用,必有 资金的来源。
会计对象
1 资金运动的静态表象 资金的静态表现就是企业在一定时点
上的资产总值和权益总值。表现为资产和 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其内容 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会计对象
资产是资金的占有,权益包括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时是资金的来源。
会计学原理重点范文
会计学原理重点范文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一门关于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信息系统,其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经济实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信息。
会计的特点包括客观性、真实性、连续性和合理性等。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会计主体假设、确权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进行经济活动的个体、家庭、企业等单位。
会计主体假设认为经济活动是由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的,各个主体之间应该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2.确权假设:确权假设认为会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各个会计主体的合法权益,通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式来确权。
3.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认为会计只关注可以用货币表达的经济事项,其他非货币性质的事项可以转化为货币计量的形式。
三、会计的基本要素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1.资产:指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可以通过将其转化为现金或其他形式的现金流对企业产生经济利益。
2.负债:指企业对外部单位产生的经济责任和义务,可以通过支付现金或其他形式的现金流来履行。
3.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归属于企业所有者的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或股东权益。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
5.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为实现收入而发生的费用,可以减少所有者权益。
四、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的基础,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
会计等式表达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以企业为例,但同样适用于其他会计主体。
五、基本核算方法基本核算方法是会计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指每一笔经济事项都要同时按照贷方和借方分别进行记账,保持会计等式平衡。
复式记账法是指每一个经济事项都要分别记载在至少两个会计账户中,其中一个账户借方,另一个账户贷方,保持会计等式平衡。
同时,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会计学原理,例如会计核算准则、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制度等也是会计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会计学原理.第1章--绪论完整版本
B 会计 主体
A 会计 主体
C 会计 主体
D 会计 主体
编辑版pppt
46
第三节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信息质量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 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和全部会计 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就是预算资金运动。 2.预算资金的一收一支,资金不能实现周转。
编辑版pppt
36
资
金 投
供应过程
入
现金等 货币资金
原材料 储备资金
生产过程
在产品 生产资金
资
销售过程
金
退
出
产成品 成品资金
现金等 货币资金
应付款项 结算资金
工资和其他成本费用
应收款项 结算资金
机器设备 固定资金
计算器
编辑版pppt
34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三、会计学及其学科体系 ✓ 基础会计学 • 财务会计学 • 成本会计学 • 管理会计学 • 税务会计学 • 财务管理学 • 审计学
编辑版pppt
35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与职能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指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所要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 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具体地说,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客观存在的资金的运动。 (一)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对象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
三、会计目标(P12)
(一)决策有用观: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决策者提供有用的 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受托责任观:会计的目标是为了通过会计信息向委托 人(所有者)报告受托人(经营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 情况。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总论
学习“会计学”课程的要求
• 认真听课 • 认真阅读教材 • 认真做好练习题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产生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 ➢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技术性:为了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过程, 人们总结了对经济活动记录、反映、分析、检查等一 套会计专门的科学方法,用于管理生产、促进生产的 发展。
➢ 社会性:指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企业管 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牵涉到企业所有者、债 权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潜在投资者等一系列的 外部和内容利益主体。
会计检查方法: 根据会计核算,检查各 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合 理合法,会计核算资料 是否真实正确处理。
二、会计核算方法
经济业务发生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原始凭证或 原始凭证汇总表
填制和审核 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财务 会计报告
财产清查 成本计算
二、会计核算方法
➢ 设置账户 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不同的特 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反映的 项目。设置账户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 济管理的要求,来科学地确定这些项目的过程。
➢会计的监督职能与会计的控制系统
✓ 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以国家财经法规和 纪律为准绳
✓ 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贯彻在会计主体的经营全过 程
✓ 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事前、事中、事后
➢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 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没有会计反映提供可靠、 完整的会计资料,会计监督就没有客观依据,也不无 法进行会计监督。
《会计学原理》复习资料。全全全!!
1第五章主要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学习目标1、结合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系统地掌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2、能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
第一节会计处理基础和经济业务(*)第二节筹资活动的核算(*)第三节投资活动的核算(*)第四节供应过程的核算(*)第五节生产过程的核算(*)第六节销售过程的核算(*)第七节财务成果的核算(*)服务性企业经营活动周期(P108 图5-1)流通性企业经营活动周期(P109 图5-2)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P111 图5-4)第一节会计处理基础和经济业务(P109-111)主要内容: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会计核算基础(*)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一、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经济业务的基本涵义:又称交易,包括企业与国家、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或者经济利益交换,又包括单位内部发生的各类经济事项。
作为会计事项的经济业务必须同时具备的特征:(1)能用货币计量;(2)能引起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
会计事项基本涵义:能以货币计量,并且能引起财务状况变动,需要系统地加以整理、归类和记录的各项具体经济活动。
我国会计法规定的会计事项(P109)2二、会计核算基础基本涵义:亦指会计记账基础,是指确定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
分类: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基本涵义:以权利和责任发生的时间作为标准来核算经济业务,确定当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优点:能合理计算确定本期的损益,适用于企业会计。
缺点;核算程序比较复杂。
收付实现制基本涵义: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核算经济业务,确定当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优点:符合一般人的生活习惯,核算手续简单。
缺点:不能合理计算确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收入在赚得时确认现金收到时确认收入费用在发生时确认现金支出时确认费用资产负债表和利现金流量表润表的编制基础的编制基础第二节筹资活动的核算(P112-116)主要内容: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的核算(*)债权人投入资金的核算(*)一、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的核算账户设置:借方实收资本贷方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减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的注册资本余额:期末所有者投资的实有数举例(P114)3二、债权人投入资金的核算借款交易核算的科目设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举例:P116(一)短期借款的核算1.短期借款的概念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会计活动最早记载于我国《周礼》。
宋代的“四柱清册”包括旧管、新收、开除和实在。
1494年,___在《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阐述了复式簿记的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是一门艺术。
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会计是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而西方会计界则认为是艺术论和信息系统论。
会计的定义是建立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
会计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的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的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为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是在市场经济下,每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务和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和损失。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确认需要满足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其成本和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条件。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需要满足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的条件。
所有者权益等于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和留存收益。
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会计学原理第一篇
持续经营
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按当前规模和状 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 削减业务。
只有设定持续经营,才能进展正常的会计 处理。
会计分期
将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 连续的、长短一样的期间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那么
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 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 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 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 性支出。
修订性惯例原那么
慎重性原那么** 会计核算应当遵循慎重原那么的要求,合理
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重要性原那么 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
会计的开展
开展特点概述: 低级——高级 简单——复杂 不完善——逐步完善 三个开展阶段 具体表现: 附带工作——独立职能部门 单式记帐——复式记帐 手工操作——手工、自动化操作 事后反映——事中控制——事前、事中、事后相
结合
三个开展阶段
古代会计阶段〔产生——复式记账法应用之前〕 开展缓慢,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没有形成独有的
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 映。 实质重于形式原那么* 会计核算过程中,某一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 质重于其法律形式。
第六节 会计方法体系
定义: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会计对象所采用的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种类:
会计预测决策方法 会计控制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
例如:自有8万元,借了2万元买一辆小汽车。 资产:10万〔小汽车〕 负债:2万 所有者权益:8万 资产〔10万〕=负债〔2万〕+所有者权益〔8万〕
动态三要素例题
会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8个)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系统。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是用其特有的概念和逻辑形式,阐述如何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规律性的科学。
即它是一门研究会计的科学或学问。
总分类账户:亦称一级账户或总账账户,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户,根据明细科目设置、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户。
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格式,用来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工具。
利得: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会计确认:把某个项目(交易或事项)认定为某个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会计计量:对会计要素按货币量度进行量化的过程,即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利润表:亦称损益表或收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并求出利润。
永续盘存制:在账簿中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进行连续登记,随时结出其账面余额的一种盘存制度。
实地盘存制: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减少数,再据以登记有关账簿的一种盘存制度。
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它不考虑收入和费用的发生期,将其收付期,作为归属期。
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应收应付制):以款项的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会计学原理讲义
第三十五页,共522页。
二、会计要素(yào sù)的内容
会计对象(duìxià ng)的具体化—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yào sù)的内容: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第三十六页,共522页。
(一) 资产(zīchǎn)
2. 商业企业的资金(zījīn)运动 3.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zījīn)运动
第十三页,共522页。
制造业的资金(zījīn)运动
投资者投入资本和企业(qǐyè)借入的资 金形成:
货币 (huò bì)、 厂房、机 器设备等
生产经营过 程:供应、 生产、销售
缴纳所得税、偿 还债务、投资者 分配利润
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 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 统。这个系统主要用来处理各单位的资金运动发出 的信息,通过信息加工(jiā gōng)可以连续、系统、 全面、综合的反映资金运动。并利用加工(jiā gōng) 后的信息和信息反馈,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满意的 财务决策和经济决策,以控制资金运动沿着预定的 目标或有利的方向发展。
3、管理活动论 (80年代,北派,以杨纪琬、阎 达伍为代表)
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 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 比较得失,讲求经济第七页,效共522页益。 的一种管理活动”
4.信息系统论(南派,以葛家澍为代表) 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
二、会计(kuà i jì)的对象
--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企事业等单位所发生的能用货币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 等式
复式记账法
企业主要经营过 程的核算
资产
定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类型: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负债
定义: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现时义务。 类型: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利润
定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减去 成本和费用后的余额
构成:收入、成本、费用
计算公式: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重要性: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和经营效率
会计科目的分类
资产类:包 括现金、应 收账款、存
货等
负债类:包 括应付账款、 借款、应付
填制要求:真实、 完整、及时、清晰 、准确,符合会计 制度和会计准则的 规定
审核要求:审核原 始凭证的真实性、 合法性、完整性, 确保会计凭证的准 确性和合规性
账簿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账簿的种类:总账、明细账、日记 账、备查账等
总账的使用方法:记录企业所有经 济业务的总括情况
明细账的使用方法:记录企业某一 类经济业务的详细情况
试算平衡与账项调整
试算平衡:通过试算平衡表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账项调整:对账簿记录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调整方法:包括直接调整法和间接调整法 调整内容:包括漏记、重记、错记等账簿错误
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填制要求
原始凭证:记录经 济业务发生或完成 情况的凭证,如发 票、收据等
记账凭证:根据原 始凭证编制的,用 于登记账簿的凭证, 如现金日记账、银 行存款日记账等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是指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
它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指
导会计实务的根本准则。
会计学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约束和会计的基本规律。
首先,会计学原理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计量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假
设和会计期间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过程中,所有经济业务都必须以货币计量。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企业与业主分开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期间假设是指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等。
其次,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约束包括权责发生制约束和会计信息质量约束。
权责
发生制约束是指会计确认收入和费用应当以实际发生的时间为准。
会计信息质量约束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可靠性、相关性和及时性。
最后,会计学原理的基本规律包括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等基本规律。
会计等式
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的资产来源和运用情况。
会计核算是指按照会计等式,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分类、总结和报告,以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总之,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是指导会计实务的根本准则。
了解和掌握会计学原理,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会计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大家能够深入学习会计学原理,不断提升自身的会计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1. 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1) 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2) 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3)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4)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1)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2) 以凭证为基本依据3) 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4) 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1.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1. 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预经济决策等方面1) 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2) 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 预测和参预经济决策的职能1. 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1) 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2) 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匡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 页)1) 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2) 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2 . (对时间的限定)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3. (对时间期间的限制)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按月计提折旧和摊销(也和持续经营有 关)2)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补充4.1)我国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1. 收付实现制(也叫现收现付制,概念见书20 页)1)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就是收付实现制 2. 权责发生制(也叫应收对付制,概念见书20 页)1) 注意:权责发生制下,期末要进行账项调整,包括收入与费用的账项调整)1.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依据事实,如实反映,内容完整。
会计学原理教材
会计学原理教材
在学习会计学原理的过程中,教材的标题是起到指导作用的,它们通常会有以下内容:
1. 会计学概述:该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定义、目标、发展历史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会计基础知识:这一部分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会计核算: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会计的核算方法和过程,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建立和记录、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
4.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某个特定时期内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情况,帮助读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5. 利润表的分析:利润表提供了企业某个特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信息,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经营绩效。
6.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和现金管理能力。
7. 会计估计与决策:该部分主要介绍会计估计和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帮助读者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和决策。
8. 财务报表分析:该部分主要介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从财务报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9. 会计制度与会计政策:该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帮助读者了解会计制度和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10. 会计信息系统:该部分主要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功
能和设计原则,帮助读者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为会计学原理教材的一般结构和主要内容,但具体的教材可能会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到了唐、宋两代,我国创造了“四柱结算法”,通过“旧管(即期初结存)+新收(即成本收入)—开除(即本期支出)=实在(即期末结存)”的基本公式进行结账,为我国通行的收付记账法奠定基础。
二(一)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
(三)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管职能相结合(四)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三(一)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即马克思所指的“观念终结”。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即马克思所指的“过程的控制。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基础,会计监督职能则又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即有独立要求,又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二)我国会计界一般认为,会计除了核算与监督外,还有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职能。
四会计任务主要三方面(一)加强会计核算,真实、正确地提供会计信息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主要任务(二)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三)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第二节:会计对象*对象(归纳)社会在产生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一)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二)三个过程中,货币资金依次不断改变其形态,称为资金循环;资金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称为资金的周转。
第三节会计核算方法(8种前7种重点掌握)内容:核算、检查、分析(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财务报表(八)会计资料分析利用第四节会计法规二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会计基本前提(四个)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3)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比如半年度、半季度和月度。
其起讫的日期按公历日期计算(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货币计量,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表现为货币运动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1)可靠性。
(客观、如实)这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记录完整、资料可靠。
2)相关性(有用性)这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关,要求在收集、记录、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能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求。
3)可理解性。
(清晰、明了)4)可比性。
横向(同类)纵向(自己)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
(经济)(法律)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6)重要性。
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交易或事例,按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使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7)谨慎性8)及时性不提前、不延后(二)具体会计准则97起陆续颁布执行三企业会计制度1)要符合我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决定2)要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3)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具体情况。
在不违反有关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前提下,制定合适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第五节会计工作组织一)会计机构(二)会计机构内部核算组织形式企业会计机构内部核算组织形式一般可分成独立核算机构、半独立核算机构和报账单位二)会计人员(一)设置总会计师我国《会计法》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1)会计人员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2)专业知识素质3)工作技能素质4)改革创新素质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三个特点:一是必须突出会计职业的特点,符合会计职业的要求; 二是应该言简意赅,便于记忆;三是应该联系会计工作实际,但又要与会计工作有所区别。
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二会计要素所谓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它是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企业会计要素的构成企业的会计要素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项构成。
其中前三项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点上(月度、季度、半季度、年度)的资金运动静态表现;后三项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月度、季度、半季度、年度)的资金运动动态表现。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现在)、预期(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在)、预期(未来)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共享有的剩余权益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光的经济利益的总收入、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益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少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三基本会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因此会计上又称其为基本会计等式第二节会计科目二设置会计科目原理1)在不影响会计核算的要求和财务报表指标的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告的前提下,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2)会计科目的设置要保持会计指标体系的完整统一3)会计科目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统一编号,以便编辑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4)会计科目名称力求简明扼要,内容确切。
三会计科目分类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5类)一般企业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损益者和成本类。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表一、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用票据、应用账款、预付账款、材料采购、在途物质、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费用二、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收、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贷、应付债券四、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五、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六、损益类(收入类、费用类)(损益类账户期末都要转入“本年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第三节会计账户一会计账户的概念: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方式。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他们的联系在于会计科目是设计会计账户的依据。
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本身没有结构;会计账户则又相应的结构,具体反映资金运动状态。
因此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相比,分户更为明细。
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在记账时,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总是平行登记的。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可以概括为同时间登记、同方向登记和同金额登记。
第四节复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就是对每项交易或者事项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原理。
复式记账法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三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的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1)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2)以”有借必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3)按”有借必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成本+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 —贷—+(二)借贷记账法运用1)编制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简称分录。
它是对每项交易或者事项指出应登记的账户、记账方向与金额的一种记录。
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会计科目,记账符号,变动金额。
第三章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核算第一节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意义二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内容跟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资金以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的形式不断运动。
三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1)成本计算的意义成本计算就是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一般要求做到三点1按规定的成本内容进行确认和计量2划清支出与费用、费用与成本的界限3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计算3)成本计算的内容和程序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2、划分成本计算期3、确定成本项目一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项目4、准确归集和分配各种生产费用。
这些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称为直接费用。
这些经过分配才能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称为间接费用5、健全成本计算原始记录第二节资金筹集核算生产企业的资金包括所有者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其来源主要有投资者投入和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两个方面一、筹集资金核算需要设置的主要账户1、“银行存款”账户本账户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本账户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凭证按业务发生时顺序逐笔登记2、“实收资本”账户本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按照企业章程规定,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即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资本金)本账户应按投资者设置明细分类账。
3、“短期借款”账户本账户是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本账户按贷款人和贷款币设置明细分类账4、“长期借款”账户本账户是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账户按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别为“本金”、“利息调整”等设置明细分类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