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概况分析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概述根据目前大部分文献OA的中医治疗分析如下:
1. 针灸治疗
1) 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填表分配方法单盲
2) 对照组:一般分为两组对照组有单纯毫针刺,药物对照,电针组,等分组方法.目前一般以单纯针刺对照组或口服西药组为主。
3) 选穴:
OA治疗组穴一般以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及内外膝眼、鹤顶穴、足三里及局部阿是穴组成。辩证加减:若患者为阳虚寒凝证则另加气海、关元可振奋患者全身阳气祛除寒邪;若患者为肾虚髓亏证则另加命门、绝骨、肾俞补益肝肾益髓强骨;若患者为淤血阻滞证则阿是穴、太冲、膻中穴有气血化瘀祛瘀止痛之功效。选穴依据
阴陵泉
阴者,天气也,主内。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阴陵泉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为脾经合穴。主要防治脾虚水湿不运、胃肠病,也用于生殖系统病。《玉龙歌》: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阳陵泉
阳陵泉,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筋之会穴。历代针灸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亦与其主治有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隘中阶阶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三陷下者炙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此是治疗胆腑病症。阳陵泉又治筋病,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马丹阳天星二十穴歌》:“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血海穴
血海穴,别名血都、百虫窝,是足太阴脾经上一个重要的穴位,位于大腿内侧,骸骨底内侧端上2寸。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升清和摄统血液。脾经所生之血在此穴聚集,本穴物质为聚集而成的脾经之气,功能作用为化血为气,运化脾血。针对的症候包括身体沉重无力,下肢内侧肿胀。血海穴出自《针灸甲乙经》,为”足太阴脉气所发,主治”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穴有健脾化湿、调经统血之功效。足太阴脾经为多血少气之经,因此血海穴善治与血分有关的疾病。中医认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与机体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之邪而导致邪阻
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选用血海穴可以健脾以利湿而通经络,化生气血以统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梁丘穴
梁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郑穴,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嵴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梁丘穴同样出自《针灸甲乙经》云:“胫
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取刺梁丘穴既可充养营卫,调和气。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梁丘穴是胃经经气深聚之处,因此可以治疗局部及脾胃两脏腑的痛证。
内外膝眼穴
内膝眼穴是经外奇穴,位于膝部骸韧带内侧凹陷处,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骸韧带与骸内侧支持带之间、膝关节装分布有隐神经的骸下支。是膝骨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压痛点,针刺压痛点可促进机体释放内源性吗啡吹等镇痛物质,提高痛阈。选用此穴可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外膝眼穴实际上就是足阳明胃经的犊鼻穴,位于膝部骸韧带外侧的凹陷中。犊鼻穴出自《灵枢·本输》,主治“膝中痛气”。《备急千金要方》认为犊鼻穴可治疗“膝中痛不仁”两穴均有通利关节、去湿止痛、通经活络的功效。外膝眼为足阳明胃经重要穴位,外膝眼穴居膝部,祛风湿、散风寒、利关节、通经络、止痹痛之功,针刺入关节腔,借灸之药力,有穿筋达骨、气至病所、事半功倍之效。足太阴脾经(血海穴)和足阳明胃经(梁丘穴、外膝眼)相互络属脾胃。脾主四肢,通过脾气的升清与散精作用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输送达四肢,以维持四肢正常活动。《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素问·瘦论》:”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气健运,则肌肉丰盈而有活力。如脾有病,则肌肉凄缩不用。《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脾虚肌肉无力,肢体关节活动不利,
出现关节疼痛、僵硬、运动受限、肌肉萎缩等症状。
鹤顶鹤顶穴为经外奇穴,因其取穴位置形似鹤顶而得名,且位于膝关节附近,主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
足三里
足三里別名三里, 下陵, 下三里, 下陵三里,为胃经下合穴。以其与外膝眼的距离及通乎三焦之里而言。三里,主要是指三寸。又与手阳明之三里上下相应,对三焦在里诸病无所不包,可以互观。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舒筋活络,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效。又因为其在膝眼下三寸,故也有一定的近治作用。为治疗下肢痿痹的要穴。
4)灸法多数文献记载采取温针灸,一般两壮,约三十分钟。结合目前我们门诊的经验,可宣教患者自己来用大灸条悬灸,一可节省人力,二可患者灸自觉最寒冷之位置,三可有效避免烫伤。一次治疗以三十分钟灸至皮肤潮红为宜。引用《膝骨性关节炎经筋病灶点体表温度分布规律分析》结论:通过比较正常人和膝
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腿部温度成像发现,患者患膝周围的温度以及髌上、髌外等经筋病灶点温度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膝关节周围,髌骨附近缺少肌肉覆盖和血液的供应,所以正常人的膝关节温度比大小腿温度略低。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因感受风寒引起,所以膝部温度降低更加明显。可以扩大灸的面积,覆盖整个膝关节。
5)电针法
电针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放松局部肌肉,减轻滑膜的炎症,减轻或消除疼痛,同时也可有效恢复股四头肌的功能,从而达到纠正膝关节力学失衡,使患膝的症状得以缓解,功能得以改善。电针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在僵硬和功能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口服西药。一般以双侧膝眼,阴阳陵泉相对,密波,频率为60次/秒6)小针刀
小针刀主要治疗机制是剥离粘连、疏通阻滞、流畅气血、刮除疤痕、松解肌肉、镇痉止痛。小针刀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报道也不少。
2. 药物内服
膝骨关节炎是本虚标实,故治疗应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一般方法以活血止痛、温通经络,祛寒除湿,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主,而缓解临床症状,标本兼治。临床以专方专药治疗为主,而按具体分型治疗的较少。
3. 中药熏洗
中药外治遵循“通则不痛”原则,一般选用辛窜温热具有温通功效的药物,煎水熏洗患部或加工后热熨、敷贴于患处,使药力直达病所,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病理渗出物吸收,消炎止痛。
4、推拿疗法
推拿手法可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可以应用原始点疗法来找到痛点加强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