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合集下载

法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创新

法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创新

法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法学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方面探讨法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法学专业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原理。

教师可以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后的法律原理和法律逻辑,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案例并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实践教学法学专业的教学应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法律实践中的挑战。

实践教学可以包括实地考察、模拟法庭审理、法律实习等形式。

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实践中的问题和困境,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应用。

模拟法庭审理可以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法律实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法律实践中的各项工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信息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法学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学习平台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提供课件、教学资源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交流。

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使用电子书籍、在线法律数据库等,提供更便捷和全面的学习资源。

综上所述,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变化。

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是三个重要方面的创新方式。

通过引入这些创新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法学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在法学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针对传统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和教育界一直在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对法学学科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意愿不高、实践环节缺乏引导性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法学实践教学的兴趣不高,难以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研究如何创新法学学科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法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为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对于本研究的理解和重要性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佳等,亟需通过创新来改进。

其次,随着社会发展和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新时代背景下对法学教育的要求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合当前法学学科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此外,通过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因此,研究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对于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在传统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法和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案例分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评估新模式的实际效果,并提出启示和展望,为进一步推动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法律知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模式创新

法律知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模式创新

法律知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模式创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法律教育中,案例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然而,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法律教育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具体案例为基础的教育方法,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生动具体,能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和理论联系到实际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同时,案例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传统困境然而,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案例选择狭窄,案例往往偏向经典案例和典型案例,没有涵盖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其次,老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过于强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案例分析的结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传统案例教学缺乏情境引入和情境模拟,使学生的学习体验较为单调,学习效果不佳。

三、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之路为了改变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困境,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创新。

首先,案例选择应更加多元化和具有挑战性,引入真实案例和现实问题,以便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法律实践和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通过情境引入和情境模拟,增加案例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四、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效果和启示通过对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首先,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和全面,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其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在案例分析中能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讨论,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摘要】本文围绕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展开研究探索。

在阐述了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对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验证了创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总结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价值,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法学学科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现状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实践效果评估、价值、展望、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引言本文将对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旨在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适合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推动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法学学科实践教学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和研究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创新教学模式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评估其实践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法学学科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方向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探索和总结,希望能够为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构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法学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法学学科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创新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创新探讨

精选典型案例
优先选择涉及民法重点领域、热点难 点问题的案例,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 和启发性。
注重案例时效性
及时更新案例库,引入最新法律法规 和司法解释,确保案例与时俱进。
设计多元化案例
结合民法学科特点,设计包括民事纠 纷、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多种类型 的案例,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创新课堂组织与实施
引入模拟法庭
研究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创新性和实效性,为提高民法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借鉴。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案例,对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应 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CHAPTER 02
民法作为法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法律人才具有重要意 义。
传统教学法的局限性
传统民法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学 生难以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案例教学法的兴起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解决实 际问题的教学方法,逐渐成为民法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研究目的和方法
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CHAPTER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具有显著效果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法律条文,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法律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锻炼其法律思维能力 。
案例教学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民法案例往往具有代表性,能够 反映某一类问题的共性和规律, 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技术

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技术

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教师们也积极探索并采用了各种创新教学方法与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常见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技术,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常见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教师将学生置于当事人、律师或法官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原理。

二、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一种模拟实际法庭过程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的庭审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程序和法庭辩论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辩论技巧和法律实践能力。

同时,模拟法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在线学习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学习平台成为了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技术。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上传到平台上,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在线学习平台还可以提供交互式学习工具和在线讨论功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种教学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灵活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四、智能辅助教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智能辅助教学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评估,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辅助教学建议。

智能辅助教学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料和习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移动设备应用移动设备应用是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另一个常见的创新教学技术。

通过在移动设备上安装教学应用程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

如何促进大学法律学教案的创新与改进

如何促进大学法律学教案的创新与改进

如何促进大学法律学教案的创新与改进大学法律学教案的创新与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教案的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大学法律学教案的创新与改进。

一、教案的设计1. 确定学习目标:教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需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确保教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教学内容的组织:教案应体现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法律学的基础知识。

可以采用概念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3. 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教学优势。

可以使用幻灯片、视频、互动教学软件等多种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法律学教案的创新与改进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庭审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的,而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发现。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科技手段的应用:教案中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使用虚拟仿真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评估体系的建立1. 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教案创新与改进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

可以采用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估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2. 反馈与改进:教案创新与改进应强调反馈与改进机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案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学生自我评估:在评估体系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通过自我评估,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探索法学学科实践教学一直是法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目前许多高校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

探索一种创新的法学学科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互动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在法学学科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二、项目式学习模式项目式学习模式是一种将课堂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在法学学科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法律咨询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项目式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跨学科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法学学科实践教学中,可以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进行交叉融合,开设跨学科课程或研究项目。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跨学科调研能力,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国际化教学模式国际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国际视野引入教学的模式。

在法学学科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模拟法庭、国际交流项目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法律国际化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引入国际法学最新发展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法学学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探索是一项重要课题。

通过开放式课堂教学、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和国际化教学等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教学者应积极思考并不断探索适合法学学科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以促进法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法学创新案例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法学创新案例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法学创新案例教育法学作为教育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研究法律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在教育学专业中,教育法学创新案例的探索与研究对于提升教育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教育法学专业的创新案例,以展示在不同领域中教育法学的创新应用。

一、基于法律教育的教育法学课程改革教育法学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法律原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教育法学课程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的呈现和案例的分析。

为此,一些教育法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并增强学生对法律与教育的理解。

二、创新的法律实习项目为了提供实践机会,一些教育法学专业开展了创新的法律实习项目。

学生可以在相关教育机构、学校或法律机构进行实习,参与实际案例的处理与解决。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实际教育问题,并结合法律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实习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日后从事相关教育法律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跨学科教育法学研究教育法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其研究范畴不仅涵盖了法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还需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为此,一些教育学专业开展了跨学科的教育法学研究项目,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法学的问题和挑战,并寻求创新解决方案。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法学的学科交叉与深化发展。

四、教育法学实践社区的建立为了促进教育法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一些教育学专业创建了教育法学实践社区。

这些社区提供了一个平台,使教育法学教师、学生和相关专业人士能够分享研究成果、案例分析和创新方法。

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学术讲座和研究项目,加强教育法学实践社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法学研究的发展。

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创新教学策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创新教学策略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从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三方面探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创新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常用的创新教学策略之一。

通过使用真实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案件事实及案件相关法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步骤可以分为引入案例、学生自主讨论和全班总结等环节。

在引入案例环节,教师可以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案件的背景,并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引发学生对案件的兴趣。

在学生自主讨论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讨论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最后,在全班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邀请不同小组进行汇报并展开全班讨论,从而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案例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另一种常用的创新教学策略。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思考问题,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

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观点。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论证自己的想法,并通过讨论获得其他同学的反馈和启发。

通过讨论式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三、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创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教师可以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应用包括使用电子课件、网络搜索、在线学习平台等。

法律案例栏目创新思路(3篇)

法律案例栏目创新思路(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案例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法律案例栏目往往局限于对案例的简单解读,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

为了提高法律案例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提出以下创新思路,旨在打造法治教育的全新平台。

二、创新思路1. 融合多媒体技术,增强案例直观性(1)运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复杂案例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结合案例分析,展示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判决依据等,使观众全面了解案件。

2. 案例分类细化,满足不同需求(1)根据案例类型,如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进行分类展示,便于观众查找和了解。

(2)针对不同受众,如学生、律师、法官等,提供相应的案例解析和讨论,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3. 互动式教学,提高参与度(1)设置在线问答环节,邀请专家学者、律师、法官等参与,解答观众疑问。

(2)开展案例辩论、模拟法庭等活动,让观众亲身体验法律实践,提高法治素养。

4. 跨界合作,拓展案例来源(1)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机构合作,获取真实案例资源。

(2)邀请专家学者、律师、法官等撰写案例评论,丰富案例内容。

5. 创新案例形式,提高趣味性(1)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将案例改编为短片、剧本等形式,提高观众的兴趣。

(2)结合热点事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剖析,引发社会关注。

6. 跨平台传播,扩大影响力(1)在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多个平台发布案例,扩大受众范围。

(2)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兴传播方式,提高案例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实施步骤1. 策划阶段(1)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案例筛选、编辑、制作等工作。

(2)制定案例栏目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受众、传播渠道等。

2. 制作阶段(1)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示。

(2)邀请专家学者、律师、法官等参与案例解析和讨论。

3. 推广阶段(1)通过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多个平台发布案例。

(2)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提高案例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法学专业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地方高校中,由于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水平相对滞后,导致法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教学水平,需要从教学体系入手,对案例教学进行创新构建。

本文将介绍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一、案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而进行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法学专业而言,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案例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多元化案例选取目前,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案例选取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

为了使案例教学更具价值和实用性,应该特别注重多元化案例的选取。

可以通过拓展案例来源渠道,引入国内外典型案例和真实案例,丰富案例种类,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更广泛的案例,提高他们的案例分析和处理能力。

2. 专业化案例定制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案例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专业化案例的定制,即根据学生所学内容和专业方向定制案例。

通过案例的专业化定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3. 应用化案例设计4. 交互式案例讨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交互式的案例讨论。

通过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案例背后的法律原理和逻辑关系。

5. 开放性案例实践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案例教学还可以引入开放性案例实践。

通过组织学生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法律敏感度。

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应用

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应用

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创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效果和挑战。

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或虚拟的案例为教学材料,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法律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感受到法律的生动与实用性。

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法律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团队合作学习法团队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强调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案例分析、辩论或模拟法庭等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团队合作学习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三、问题导向学习法问题导向学习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法律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导向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将图像、声音和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法律文书、案例分析等内容,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法律学教案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王泽鉴台湾大学教授2013-07-06 13:31:00 来源:《法学》2013年第4期作为一门与司法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法学与其他人文学科有较大的区别。

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学知识,而且还要担负起培养掌握各类法律技能,胜任实际法律工作的“法律人”的重任。

由此观之,“实践性”、“应用性”成为当前大陆法学教育的一个导向,可谓是顺应了法学教育的内在规律。

为了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就需要强化法学院的实践性教学。

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广泛,并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不过,案例教学在其中始终居于某种关键地位。

纵观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个案教学法”、以德国为代表的“实例研习”,以及起源于美国并风靡全球的法律诊所教育。

教学方式不同选择的背后,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关于法律实务能力培养的不同理念。

美国法学教育以律师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是法学院的培养与法律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德国法学教育以培养法官为导向,学生本科阶段的法律素质教育由法学院承担,法律职业培训则由法院、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承担。

所有毕业生在大学教育结束时必须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然后,在大学外继续他们为期二年的第二阶段实务训练。

尽管培养模式不同,但殊途同归,上述两种模式基本上都能让学生具备必要的法律实务能力。

中国大陆既没有英美法系的律师职业培训,也没有大陆法系专门系统的实务训练,再加上法学教育同时兼顾法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其结果必然导致法科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于法律实务人才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大陆教育主管机关和高校法律院系进行了一系列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法学实践教学在大陆受到广泛重视,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案例分析、谈判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获得长足发展。

复旦法学院创立的“个案全过程教学法”,就是在加强实践性教学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

该教学法形成了一种新的案例教学思路和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法制教育创新探索案例

法制教育创新探索案例

法制教育创新探索案例案例一:智慧法庭系统在法制教育中的应用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法庭系统逐渐在各地法庭中应用。

智慧法庭系统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法律资源,实现了诉讼全程电子化、智能化管理和办案流程优化。

创新探索一些地方法院结合教育需求,将智慧法庭系统应用于法制教育中。

通过利用智慧法庭系统的功能,法官可以模拟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并通过系统实时了解案件进展和法官思考过程。

该案例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科技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机会。

学生通过参与案例模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原理和司法实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成效评估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学生反馈,智慧法庭系统在法制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通过案例模拟的参与,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智慧法庭系统的应用也为法制教育带来了更好的互动和参与度,并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案例二:法律角色扮演游戏在法制教育中的应用案例背景传统的法制教育方式往往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一些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创新方法,引入法律角色扮演游戏。

创新探索通过组织法律角色扮演游戏,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法律角色,模拟真实案例的庭审过程。

学生扮演的角色可以是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证人等,他们需要运用法律知识和技巧来进行辩论和辩解。

法律角色扮演游戏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法律原理和司法流程。

游戏中的互动和辩论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法制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成效评估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法律角色扮演游戏在法制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对法律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有了深入理解。

此外,法律角色扮演游戏还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和生动性。

以上就是两个法制教育创新探索案例,它们在法制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法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法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法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法学方法是指研究法律问题所采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变化,法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法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并分析其对法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主要以法条解释和案例分析为基础,强调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适用性。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和知识产权等新领域的出现,对法学方法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因此,法学研究需要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如比较法、历史法、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为法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法学理论的内涵。

比较法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提供对本国法律体系的全面分析和评估,帮助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

历史法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揭示法律规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为法律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社会学可以研究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帮助理解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经济学可以分析法律规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导法律的经济合理性评估和决策制定。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法学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法学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互联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为法学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数据,使法学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研究者可以通过在线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资源,获取到全球范围内的法律文献和判例信息,提高研究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庞大的法律文本进行自动化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模式。

同时,人工智能也可以应用于法律咨询和智能司法等领域,提供更加高效和精准的法律服务。

三、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主要注重法律规则本身的分析和解释,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

然而,在实践中,法律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因素。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地方高校也在不断转型与发展,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专业。

法学专业作为社会和国家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地方高校的重视和关注。

为了推进法学专业在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培养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法律人才为目标,本文就地方高校如何构建符合发展需要的案例教学体系,以法学专业为例进行探讨。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和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教学方法,其采用“先学知识点,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知识点与具体的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时代,法学专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学习方法和教育培训上创新突破,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案例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学校可以将一些真实而典型的案例引入课堂,结合学科知识,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和研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2.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枯燥无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案例教学可以为学习增添一定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产生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性。

3.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方高校如何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案例教学之案例选取案例的选取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可以采用真实案例或虚构案例。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法学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地方高校在法学专业教学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滞后、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提高法学专业教学质量,地方高校需进行转型,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一、法学专业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注重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对于法学专业而言尤为重要。

一方面,法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案例教学来掌握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人才;法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庞大,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在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中,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教学经验的法学专家和学者,结合国内法学发展现状,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案例教学体系。

加强对在校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

2. 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地方高校需要积极拓展教学资源,通过与国内外法学院校的合作,获取最新的案例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案例,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推进跨学科融合,促进案例教学改革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地方高校应组织多学科的教师参与,并与相关专业合作,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扩大案例教学的应用范围,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地方高校在构建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以确保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5.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地方高校应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学专业的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理论研究,而是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

地方高校在法学专业的案例教学体系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以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构建案例教学体系,提高法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和现状1. 案例资源匮乏。

由于地方高校在案例建设方面的投入有限,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案例资源,限制了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教师水平较低,缺乏案例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方法论,无法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

3. 学生活跃度不高。

部分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参与和研究案例的意识,导致案例教学效果不佳。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创新构建案例教学体系的途径1. 拓宽案例资源渠道。

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和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共享他们的真实案例经验。

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国内外的优质案例资源,不断补充和更新案例库。

2.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地方高校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案例教学能力的提升,鼓励教师参与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使他们具备更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和方法论。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方高校可以通过设置案例分析课程、案例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案例教学,提高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和质量。

1. 构建多层次的案例库。

地方高校可以从基础案例到复杂案例,构建多层次的案例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案例分析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 制定案例教学计划。

地方高校在法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应该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时间和课程设置,结合案例教学和理论课程,使案例教学成为法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强化案例教学评估。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地方高校转型中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法学专业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传统的法学专业教学体系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平衡、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与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急需进行转型,通过创新构建案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一、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案例教学是以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贴近实际、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应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案例教学在法学专业中的应用价值1. 增强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能够贴近实际,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学专业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

3. 培养综合素质。

法学专业需要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包括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1. 优选案例教学内容。

地方高校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当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从实际案例中选取能够体现法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学理论知识。

2. 完善案例教学体系。

地方高校在构建案例教学体系时,应当建立完善的案例库,涵盖不同领域的案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还应加强案例教学教师队伍的培训,使教师具备更好的案例教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王泽鉴台湾大学教授
2013-07-06 13:31:00 来源:《法学》2013年第4期
作为一门与司法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法学与其他人文学科有较大的区别。

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学知识,而且还要担负起培养掌握各类法律技能,胜任实际法律工作的“法律人”的重任。

由此观之,“实践性”、“应用性”成为当前大陆法学教育的一个导向,可谓是顺应了法学教育的内在规律。

为了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就需要强化法学院的实践性教学。

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广泛,并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不过,案例教学在其中始终居于某种关键地位。

纵观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个案教学法”、以德国为代表的“实例研习”,以及起源于美国并风靡全球的法律诊所教育。

教学方式不同选择的背后,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关于法律实务能力培养的不同理念。

美国法学教育以律师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是法学院的培养与法律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德国法学教育以培养法官为导向,学生本科阶段的法律素质教育由法学院承担,法律职业培训则由法院、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承担。

所有毕业生在大学教育结束时必须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然后,在大学外继续他们为期二年的第二阶段实务训练。

尽管培养模式不同,但殊途同归,上述两种模式基本上都能让学生具备必要的法律实务能力。

中国大陆既没有英美法系的律师职业培训,也没有大陆法系专门系统的实务训练,再加上法学教育同时兼顾法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其结果必然导致法科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于法律实务人才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大陆教育主管机关和高校法律院系进行了一系列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法学实践教学在大陆受到广泛重视,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案例分析、谈判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获得长足发展。

复旦法学院创立的“个案全过程教学法”,就是在加强实践性教学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

该教学法形成了一种新的案例教学思路和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其特色主要是:
第一,“个案全过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大陆判决书达不到案例教学要求的问题。

近年来,大陆学者在借鉴境外案例教学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大陆案例教学的瓶颈是判决书问题。

中国大陆的判决书说理部分过于简单,与美国、德国等国家案例教学对判决书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而这些又非短期内能够予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通过选取律师辩论充分的个案全过程材料,判决说理部分过于简单的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弥补。

第二,“个案全过程教学法”的训练方法有助于解决学科划分所造成的教学案例与现实案例不完全接轨的问题,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传统上
案例教学限于本学科问题,从学科划分角度看是有合理性和必要性的。

但它的弊端在于割裂了学生对实体法和程序法以及案件整体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不利的。

而在主要实体法、程序法课程基本学习结束的情况下开设这样一门打破学科界限与真实案例完全接轨的课程,对提高学生实务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个案全过程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法律实务训练,同时,还能通过实务训练,深化学生对理论问题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

“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是以法的运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律师职业技能的,学生基本上能够看到全部案件材料,经历案件的全部过程,并能够得到包括初审阶段在内的全方位的模拟训练。

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的案例中大都涉及到实体法和程序法中一些基本的或重要的理论问题,对这些理论问题的深入理解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实务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四,“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更新了模拟法律诊所课程教学的内容,扩大了模拟法律诊所教学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拟法律诊所小班上课成本高的难题。

诊所必须小班授课是因为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这些教学内容大班上课比较困难。

诊所教育这一资源密集型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即使美国这样富有的国家,诊所教育所需要配备的教师-学生比例(1:8的比例是内设式法律诊所的非正式标准),也阻碍了诊所法律教育的普及。

[1]而“个案全过程教学法”的许多训练内容与传统的案例教学课有共同之处,这部分内容传统上大班上课是可行的,这就为全面铺开这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创造了条件。

第五,“个案全过程教学法”通过模拟法律诊所课程案例类型和案例选择范围的变换,使参加模拟法律诊所课程学习的学生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律师实务技能训练和理论上的收获。

除直接接触当事人的法律诊所外,教学成本较低的模拟法律诊所在美国也比较流行。

这类诊所是从真实诊所的实践和程序中挑选出问题,并重新组织教学活动。

但学生日常接待中接受的案件,有相当部分并不适合学生律师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而“个案全过程教学法”中的案例是教师在律师代理的大量案例中精心遴选的,每个案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案件的难易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案件应当包含较多的有价值的问题点,更能够体现法律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融贯性与综合性。

[2]
当然,作为一次全新的尝试,该教学法有一些地方让人留有期待。

比如,案例选取可否遵循更加严格的标准,以便学生讨论的案例更具有代表性?案件中提供的双方当事人的案件材料是否能够更加均衡,以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案情和更加全方位的彼此对抗?类似这类问题,相信作者会伴随未来的课程建设,不断斟酌、取舍和完善。

我深知案例教学对于法科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多年来一直倡导案例研习与案例教学。

看到“个案全过程教学法”的问世,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希望,该成果的作者通过深入地理论研究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该教学成果,使之达到更高的水平。

同时我也期望,这一领域的教学改革会在祖国大陆迎来它的春天。

注释:
[1]Elliott S. Milstein :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house Clinics, Externships, And Simulations , 51 J, Legal Educ, P375.
[2]“个案全过程教学法”在每个案例的开头部分都要分析选择该案例的理由和标准。

例如,王飞、王小莉诉张文斌不当得利纠纷案,仅涉及一笔银行转账的事实,但从实体上来看,原告主张权利却先后涉及到了借贷、不当得利、侵权损害赔偿和返还原物等请求权基础。

从程序上来看,就同一银行转账事实涉及到真正权利人是谁,原告提起诉讼是否主体适格?当事人先后提起的诉讼,是否存在请求权的竞合,是否违背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不同请求权基础涉及不同权利构成要件,当事人举证责任如何进行配等问题?在案件的处理上,一审、二审和再审法院的看法不尽一致。

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地研讨,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