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营管理
生产运营管理(共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1生产定义: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2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运作系统是人的组织、物的配置和资金运筹的协调运作的统一体。
输入是由输出决定的,生产运作系统也是由输出决定的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设计建造的,它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构造和重构,使它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三项基本职能生产运作,营销,理财4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5 基本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管理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的管理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的管理6生产运作的分类产品生产,服务运作7服务运作的分类纯劳务运作和一般劳务运作8服务的特征无形性使服务的生产率难以测定,采用考核体力劳动的办法考核脑力劳动不科学。
同步性使服务不能存储,排队现象的出现不可避免。
异质性和无形性,使得服务质量难以测量。
个性化程度越高就越难以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
易逝性造成服务资源浪费,需要重视收益管理。
顾客参与是服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顾客参与对服务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利用顾客资源创造优势十分必要。
9流程流程是具有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一组相关活动(任务)。
对流程进行规划、分析和改进,是运作管理的核心内容10流程的分类(1)连续流程与离散流程(2)单件作业流程和流水作业流程(3)推式流程和拉式流程(4)工件不动的流程与工件移动的流程(5)成批移动流程和单件移动流程11节拍生产线上相邻两个产品(零件)出产的间隔时间,就是节拍。
节拍反映生产系统出产产品的速率,出产节拍越短,出产速率越快。
产品的流程时间可能很长,但出产节拍可能很短.12生产周期生产周期(make span)是对一批生产对象而言的。
对于一批零件,就是它们的加工周期。
加工周期是指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上开始加工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加工完成为止的时间间隔。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大纲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大纲
一、考察要点
1、项目管理,项目的网络图、关键路线及工程周期
2、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意义、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3、产品价值分析、价值工程
4、新产品研发战略、质量功能展开
5、产品设计的“鲁棒性”或“稳健性”
6、主生产计划
7、物料需求计划(MRP)
8、工作的提前期
9、库存管理,经济订货批量(EOQ)的计算
10、JIT生产系统、看板管理
11、设备维修管理,无形磨损,两种无形磨损的区别
二、参考书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杰伊·海泽,巴里·伦德尔著,陈荣秋编,运作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生产运营管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2.生产运营管理的定义、内容和目标。
定义: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营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传统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
其注目点主要是一个生产系统内部的计划和控制,一般称为狭义的生产管理学,其内容主要是关于生产的日程管理和在制品管理。
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设施的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目标: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目标:通过构造一个高效率、适应能力强的生产运作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3.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答:大量大批生产:大量生产运作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运作重复程度高。
制造业: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长达19年始终坚持生产T型车一个车种。
服务业:如学生体检,每个学生的体检内容都一致。
特点:设计方面:标准图,节省了时间和人员,保证了质量。
工艺方面:标准、专用、高效工艺设备,便于定额和原料消耗。
生产组织:标准化操作,流水线生产。
管理方面:例行管理多,例个管理少,计划、调度、简单。
单件小批生产运作: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的重复程度低。
制造业:如汽车公司冲模厂生产的汽车模具。
服务业:而医生为病人看病,因为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处治方法也不同。
4.V形、A形和T形企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V形:输入原料种类少,输出产品种类多。
(如钢厂)A形:输入原料种类多,输出产品种类少。
(如汽车厂)T形:由相似零部件组装成不同产品,部件通用性强。
(如家电)判断题: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生产运作管理》
《⽣产运作管理》《⽣产运作管理》复习重点第⼀章概述1.简述社会组织的三⼤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组织的运⾏有三⼤基本职能:运作、理财和营销三项职能是相互依存的. 运作就是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把运作活动组织好,对提⾼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作⽤。
理财就是为企业筹措资⾦并合理地运⽤资⾦。
只要进⼊的资⾦多于流出的资⾦,企业的财富就不断增加。
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中。
2. 什么是运作管理?运作管理内容包括哪些?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设计、运⾏、评价和改进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
运作管理内容包括⽣产与运作战略管理,⽣产与运作系统设计管理,⽣产与运作系统运⾏管理,⽣产与运作系统维护与改进管理。
4. 简述连续性⽣产与离散性⽣产。
连续性⽣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定⼯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产。
⼜称流程式⽣产。
如:冶⾦、炼油、⾷品、造纸和塑料、药品、化肥等化⼯产品都属于连续性⽣产。
离散性⽣产:指物料离散地按⼀定⼯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产。
⼜称之为加⼯装配式⽣产。
如机床、锅炉、汽车、船舶、轧钢、家具、电⼦设备、计算机、服装等均属于离散性⽣产。
5. 简述备货型⽣产和订货型⽣产及其特征。
备货型⽣产:指在没有接到⽤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的⽣产(⽣产的直接⽬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定的成品库存来满⾜⽤户的需要)。
特点:⼀般备货型⽣产具有通⽤性强、标准化程度⾼和⽣产效率⾼的特点,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满⾜低。
如轴承、⼩型电机等。
订货型⽣产:指按⽤户订单进⾏的⽣产。
如锅炉、船舶等。
特点:这些产品专⽤性强,⼤多是⾮标准化,⽣产效率低,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满⾜程度⾼,有特定⽤户。
6. ⽣产运作管理所⾯临的问题1.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2.能⼒与需求的协调3.理想的供需关系4.如何提⾼应变能⼒7.试述现代⽣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1、现代⽣产与运作管理的范围⽐传统的⽣产与运作管理更宽2、⽣产与运作管理与经营管理联系更加紧密,并相互渗透3、多品种、⼩批量⽣产以及个性化服务将成为⽣产与运作⽅式的主流4、信息技术在⽣产与运作管理中得到⼴泛运⽤5、全球化——“全球⽣产运作管理”6、跨⾏业的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第⼆章⽣产运作战略1.什么是⽣产运作战略?有什么特点?⽣产运作战略是指在企业(或任何其它形式的组织)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标。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二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第四节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第一节生产运作战略概述第二节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第一节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 &D第二节R &D与产品开发组织第三节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第四章生产运作系统的布局第一节设施选址第二节设施布置第三节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第五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及其组成第二节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第三节流水线生产与自动线组织第四节成组技术第六章生产技术准备第一节生产技术准备的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工艺准备第三节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第七章劳动组织设计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工作研究第三节工作设计第四节工作测量第五节劳动定额第六节编制定员第八章生产计划第一节计划管理第二节备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三节订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九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生产作业计划概述第二节期量标准第三节生产作业的编制第四节生产作业排序第五节生产作业控制第十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第一节库存概述第二节库存问题基本模型第十一章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第一节MRP概述第二节MRPⅡ原理与逻辑第三节MRPⅡ的综合分析第四节MRPⅡ在我国应用第十二章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第一节企业生产物流概述第二节不同生产类型的物流管理第三节生产物资定额管理第四节现代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第十三章项目计划管理第一节项目管理第二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第三节网络图的组成第四节网络时间参数计算第五节网络计划的优化第十四章设备综合管理第一节设备综合管理概述第二节设备选择与评价第三节设备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第四节设备的检查与预防维修第五节设备更新与改造第十五章生产现场管理第一节现场与现场管理第二节搬运管理第三节定置管理第四节“5S”活动第五节生产现场诊断第十六章现代生产系统与先进生产方式第一节现代企业与环境第二节准时化生产第三节精益生产第四节并行工程第五节敏捷制造第六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七节大规模定制第一章导论“一个国家的人民要生活得好,就必须生产得好”,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生产活动就有生产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熟悉内容(选择、判断、简答、综合)第一章企业运作管理概述a.生产运作的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的内涵:把有形产品的生产与无形产品的服务都纳入生产的范畴“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
制造性生产的类型:1、按产品特征划分(18)2、按需求特征划分(21)与生产计划挂钩3、按工艺特性分(24)服务性生产的类型1、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2、按与顾客接触程度分:(27)3、按生产运作系统的特性分:联系与区别1)产品物质形态不同2)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3)顾客参与程度不同4)企业辐射范围不同5)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b.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狭义:对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的管理。
广义: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组织和运行的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1、生产系统设计选址与设施布置产品和服务设计生产流程选择生产能力规划设备与设施布置岗位与工作设计2、生产系统运行管理需求分析与预测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现场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企业战略的层次按照组织层次可以分为3种层次战略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经营战略(Business strategy)职能战略(Functional strategy)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为了谋求企业和事业部的竞争优势,利用生产运作资源所制定的各项生产决策和计划。
生产运作战略的范畴基于成本竞争基于质量竞争基于时间竞争基于柔性竞争基于服务竞争第三章产品开发与流程选择新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引入期((市场需求不明朗)、成长期(需求增长快,生产扩大)、成熟期(销售和利润达到最高水平)、衰退期并行工程的概念及与串行工程的比较(10)生产流程的种类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按产品/服务形成过程的要求组织设备,形成流水般的连续过程,又称为流水线(Flow Line)。
这种形式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优缺点:13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面对多品种产品或服务,只能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组织到一起。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企业中对生产过程和运作流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效、优质和低成本的生产运营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关注的是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
生产运作管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生产管理和运作管理。
生产管理是指所有与企业生产相关的管理活动,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调度等。
而运作管理则是指对企业运作流程进行管理,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等。
在生产管理方面,企业需要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计划是指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量和产能,确定实际生产的数量和时间安排。
通过科学的生产计划,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资源,避免生产过剩或库存积压。
同时,生产计划还要考虑到产品的季节性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交货周期等因素。
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过质量控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次品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运作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关注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整个产品流动过程。
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避免因为供应链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生产中断。
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库存管理,确保库存水平在合理范围内,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另外,在物流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地到达客户手中。
物流管理包括物流路径的选择、运输方式的确定、物流成本的控制等。
通过合理的物流管理,企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总之,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活动之一。
通过合理的生产管理和运作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生产运作管理,加强对生产过程和运作流程的规划和控制,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完整版)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汇总⽣产运作管理浓缩课件!第⼀章⽣产运作管理概述第⼀节⽣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基本概念1、⽣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是指对⽣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2、⽣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定的资源,经过⼀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产品的过程。
⼆、⽣产运作管理的地位企业是⼀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管理就是⼀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有许多⼦系统组成的。
⽣产管理作为⼀个⼦系统,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主要从它和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来考察。
⽣产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新产品开发、成本、质量、交货期四⼤竞争优势都与⽣产管理状况密切相关。
这四个基本要素⽆不取决于⽣产管理的⽅式和效率。
企业管理⼯作的内容很多,基本上可分为:经营管理和⽣产管理两⼤部分。
经营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的⽣产技术经济活动问题,使企业同外部环境取得动态平衡;⽽⽣产管理是对企业⽣产系统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内部⼈、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问题。
所以⼆者的联系表现为:经营管理是⽣产管理的先导,⽣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
三、⽣产与运作管理学的发展⾃从泰罗的科学管理诞⽣以来,⼈们对企业管理的研究逐步由经验⾛向科学化。
第⼀阶段:⽣产管理学⼈们最初对上述变换过过程的研究主要限于有形产品变换过程的研究,即对⽣产制造过程的研究。
从研究⽅法上来说,也没有把它看作上述的“投⼊——变换——产出”的过程来研究,⽽主要是研究有形产品⽣产制造过程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所以当时该学科被称为“⽣产管理学”。
第⼆阶段:⽣产与运作概念的形成(1)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社会⼯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们除了对各种有形产品的需求之外,对有形产品之后的相关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
生产运作管理
.简答题1.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答:定义: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
计划方面解决生产什么,何时出产的问题。
组织方面解决如何合理组织生产要素,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问题。
控制方面解决如何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问题,主要包括接受订货控制、投料控制、生产进度控制、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等。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2.需求变化呈现什么样规律。
答:要组织好社会生产,最根本的是要做到能力与需求相匹配,需方通常有多个,而供方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凡有多个功放和多个需方,就会出现供方和供方的竞争、需方和需方的竞争。
需方之间竞争对供方有利,供方之间的竞争对需方有利。
当供不应求时,出现短缺,供方竞争弱化,需方之间竞争激化。
供不应求导致以下现象:供方地位提高,价格上涨,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产量增加,投机者出现,更多的供应商加入。
投机者出现使在供方与需方之间增加了更多的供需层次,使消费者承受更高的价格。
当供过于求时,供方之间的竞争激化,需方的竞争弱化。
供过于求导致以下现象:需方地位提高,价格下跌、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产量减少、回扣现象出现。
3.劳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哪些不同。
答:制造业以制造产品为特征,汽车、冰箱和电视机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服务业以提供劳务为特征,例如外科医生做检查,都只是某种行动,不一定提供有形物品。
当然,服务业也从事些制造性生产,只不过制造性生产处于从属地位。
由于制造是产品导向,服务是行动导向。
与制造性生产相比,纯服务性运作有以下特征:无形性、同步性、异质性、易逝性。
4.什么是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答: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
这种谋划包括企业的宗旨、目标、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运营活动进行系统性、计划性和协调性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其主要任务是有效组织、计划和控制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产运作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计划管理: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及生产能力,制定
合理的生产计划,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生产流程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避免浪费和损失。
3.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水平,最
大程度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压力。
4.质量管理:重视产品质量控制,采取有效的检验和质量管理
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生产设备管理:合理规划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
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人员管理:合理配置生产人员,规范员工纪律,提升员工素质,以确保生产运作的稳定进行。
通过科学有效的生产运作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生产运作导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运作管理^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用户所需要的输出的过程。
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基本活动,不仅仅是企业才有的活动;二是生产是一种转换过程,通过转化,有形的或无形的输入转化为有形的或无形的输出;三是输出对用户是有价值的,是用户所需要的;四是整个过程是一个增值过程。
2.生产运作系统——是一种人造系统,是使生产运作得以实现的措施及手段。
包括输入端(资源要素)、转换环节(价值增值过程)、输出端(产品或服务)。
3.订货型生产——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订货要求进行生产。
4.备货型生产——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在对市场需要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运作管理概念的演变?答: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分成前工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在前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
人们利用机器和动力,以工厂为单位进行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这时候对产品形成过程的管理,称之为生产管理。
在后工业社会,服务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对服务过程的管理称之为运作管理。
现在我们一般将制造和服务等各类企业相应方面的管理合称为生产运作管理。
2.为什么要学习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程?答:任何社会组织的运行都离不开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知识对任何类型的社会组织提高其运作效率都具有指导作用。
3.服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何区别?答: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通过制造性生产能够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
服务性运作只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
具体来讲,两者表现出如表1.1所示的差异性。
表1.1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差异比较比较项目制造业服务业产出本身有形无形产出的存储性高低产出的一致性高低顾客参与程度低高产业性质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规模经济的实现增加批量多店作业质量度量容易较难生产率测定容易较难4.连续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有何区别?答:连续型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因此自动化程度较高;工艺过程的加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置,劳动对象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设备和装置被加工处理成为成品,因此设备布置的柔性较低。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1. 简介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项关键的业务管理活动,旨在确保企业能够高效地生产和交付产品或服务。
它涉及到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与生产相关的活动,包括生产过程的设计、资源调配、生产计划制定、库存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
一个有效的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并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生产运作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常见的工具和技术,以帮助企业改进其生产运作管理。
2. 生产运作管理原则2.1 顾客导向顾客导向是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企业应该对市场需求和顾客要求有充分的了解,并将其作为生产决策的主导因素。
通过与顾客密切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和顾客需求,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
2.2 连续改进生产运作管理要求企业进行持续的改进,并不断寻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机会。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技术和工艺,改进生产流程,优化资源利用率,企业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2.3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生产运作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企业需要合理规划库存水平,以确保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又不至于积压过多的库存。
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企业可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
2.4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运作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检测程序和提供员工培训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生产运作管理工具和技术3.1 产量规划产量规划是生产运作管理中用来确定产品产量和交付时间的一个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规划产量,企业可以避免生产过剩或缺货的问题,并确保生产能够按时交付。
3.2 负荷平衡负荷平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分配资源,以最大化产出和利润。
通过合理安排产品生产顺序和资源分配,企业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过程中的瓶颈。
3.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以确保产品顺利生产和交付。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王磊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管理学院课程名称: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编号:182007英文名称: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8 理论学时:68 实验学时:0学分:4开设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先修课程:运筹学、管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根据对世界各国大学里的管理学院/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研究,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理财”列为三大支柱性核心课程,由此可见本门课程在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生产运作是将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或服务(无形产品)的过程。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和非制造业的服务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涉及生产系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系统的设计、构建、运行与维护四个大的阶段。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提高生产运作效率的科学方法,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
本课程是经管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工程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主要教学任务在于: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结合课程设计和企业实习,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根据这门课程的地位,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答案1. 什么是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管理学科,旨在研究和实践如何高效地组织、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它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采购、生产调度、质量控制以及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协调等。
2. 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生产运作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其次,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加强对供应链的控制和协调,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卓越运营管理,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持续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3.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产运作管理涉及到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和优化生产过程。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方法:(1) 运营策略运营策略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确定和实施的长期规划和目标。
它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环境、资源限制等因素,以制定出适合企业的战略方向和重点。
(2) 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计划与调度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限制,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和资源的分配。
它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确保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并满足客户需求。
(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措施,确保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它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环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协调和管理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物流、信息和金融流动,以实现全球供应链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供应链风险,并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5)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不断寻求和实施改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生产与运作管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共20分)1.自动化应是最佳决策, 因为其考虑了产量、运作系统的柔性的要求。
()2.JIT生产方式中, 如果没有看板则不能生产, 也不能运送物品。
()3.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之一是生产服务为主转向消费服务为主。
()4.闭环MRP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5.并行工程的本质之一是强调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 可装配性和可检测性。
()6.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 导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和衰退期。
()7.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 人员价值, 形象价值三种。
()8.准时生产方式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生产模式。
()9.在适时适量生产中, 强调生产的同步化, 生产的均衡化, 以及缩短作业更换时间。
()10.生产运作的对象是生产运作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10小题, 共30分)1.并行工程的目的是使产品设计既能反映顾客需求又能与()相匹配。
A. 制造能力B. 原材料价格C. 生产成本D. 销售渠道2.与串行工程相比,并行工程可以降低产品的()。
A. 生产成本B. 设计成本C. 材料成本D. 生命周期成本3.再循环设计和拆装设计都是基于人类对()的考虑所形成的设计方式。
A. 社会公平B. 缩小贫富差距C. 环境保护D. 市场竞争4.包含有更多()的产品可以在较为宽松的条件下发挥设计功能。
A. 制造设计B. 模块化设计C. 稳健设计D. 再循环设计5.制造流程设计考虑的关键因素是()。
A. 顾客接触度B. 顾客需求变化程度C. 批量D. 流程多样性6.千克米费用最小的运输方式是()。
A. 水运B. 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 管道运输E. 航空运输7.在企业选址决策中,()被认为是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
A. 市场接近程度B. 原材料供应C. 劳动力供应D. 协作企业的相对位置8.服务企业选址决策的目标是()。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一章一、生产与运作的定义生产与运作——指把投入的资源(生产要素)按照特定要求转换为产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二、生产与运作类型(一)以技术特性为标志划分装配式生产——汽车、电子、机械等流程式生产——化工、石油、食品、冶金、造纸等(二)以市场特性为标志划分订货式生产——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造船厂的生产,管理重点是交货期的保证。
存货式生产——管理重点是生产与库存量的预测(三)以连续程度为标志划分连续式生产——石油化工厂、手表厂、电视机厂等间断式生产——重型机械厂、飞机制造厂等(四)以品种与数量关系为标志划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少品种大批量生产(五)以管理上的特性为标志划分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六)以工艺特征为标志合成型——汽车厂、电视机厂、食品厂分解型——炼油厂、焦化厂调制型——钢铁厂、橡胶厂提取型——煤矿、油田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指为实现经营目标,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对企业生产与运作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生产、运作出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管理活动总称。
四、生产与管理的内容(包括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两个大的方面)五、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目标是使系统的输出(产品或服务)在质量、成本、时间、柔性等几个方面都取得最优效果。
1.质量(quality):它是一切企业的生存之本2.成本(cost):成本高低是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经济绩效的最基本评价3.时间(time):生产周期短和交货期准4.柔性(flexibility):在一定的生产率和有效性前提下,在品种和数量上满足用户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企业的生产系统就必须将效率与适应性统一起来,具有较高的柔性第二章一、企业战略的层次市场条件不确定程度,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前景清晰明确第二层次:有几种可能的前景第三层次:有一定变化范围的前景第四层次:前景完全不明二、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决策过程(p39)三、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例:某公司准备建新厂,有在不同地区的甲、乙、丙三套方案可供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作管理》共同题目:结合你所学专业谈谈为什么开设《生产运作管理》?(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特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与企业管理各种理论高度相关性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形成历史与企业管理各种理论高度重合性(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特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是企业管理各种理论业务综合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与现代科技与工程技术密切联系性(3)管理学院各个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必备基本业务背景知识管理学院各个专业学生了解企业系统运转过程基本途径有利于管理学院各个专业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环境了解第1章1.说明“生产”与“运作”的含义。
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生产是创造财富的活动,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运作是指对服务和产品进行高绩效的设计;获取资源,同时对员工、设备、设施、资源分配、工作方法等构成要素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把资源投入变为产出。
2.如何认识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运作系统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它是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有机结合的整体。
从一般意义上讲,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是一个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生产运作系统转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投入、转换过程、产出。
3.生产运作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各有何特点?(1)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
按此标志产品分为通用产品和专用产品两大类。
通用产品是按照既定的标准设计生产的产品,其适用面广,通用性强,市场需求量大。
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的殊需要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其适用面狭小,需求量很小,有时甚至是单个产品。
(2)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
按此标志可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
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其生产的品种虽然可以不止一种,但每一种产品的工艺过程必须很相近,采用的设备要相同,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布置,原材料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通过一系列生产设备或装置加工处理成产品。
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过程是彼此相对独立的,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经过部件装配和总装最后成为产品。
如汽车制造厂,电冰箱厂、自行车厂等都是加工装配型的。
(3)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
按此标志可把企业分为大量、成批和单件生产三种生产类型。
大量生产类型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少,产量很大,经常重复生产少数产品,生产过程稳定,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成批生产类型的特点是产品品种较之大量生产要多,产量相对小一些,即每种产品的数量不够经常重复生产的条件,只能是一段时间出产一批。
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很多,经常改变,每种产品只生产一件或少数几件,生产过程很不稳定,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工作较为复杂和困难。
(4)按产品需求特性分类。
按此标志可分为订货生产和存货生产。
订货生产是企业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订货要求,分别在设计、制造、装配、服务等方面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
存货生产是指企业在市场调查、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并通过保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应付市场需求的波动。
4.服务生产运作过程的特点是什么?(1)服务是无形的产出,而且服务创造的过程也是消费的过程。
(2)服务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
(3)服务往往是不可保存的。
(4)另外,服务业作业还具有高度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变动性较大、随机性强等特点。
第2章1.如何理解“基于时间的竞争”?企业在经营运作的每个过程中要尽量压缩时间,以时间优势带动其他各项竞争优势。
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提供最高价值,通过敏捷性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什么是生产运作战略?它与企业战略有何关系?生产运作战略是企业根据经营战略意图在构建生产运作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原则、程序和内容。
它的着眼点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及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它的工作内容是在既定目标导向下确定生产运作系统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决策;它的目的是使生产运作系统成为企业立足于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坚实基础。
3.如何认识企业使命?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维护其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利益,企业决策者必须决定向社会提供何种商品和服务。
这种贡献正是这些组织(或系统)存在的理由,是体现在企业战略目标中的承诺,也即是它们的使命。
确立使命可以保证整个组织对共同目标的关注,而如果没有共同目标,企业就无法团结一致。
使命体现了企业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视为计划想要实现的东西。
企业一旦确定了它的使命,它内部的各个“职能区”(如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及生产运作)将随之确定各自的支持性使命。
4.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和维护。
第三章1、研究与开发主要类型及其主要内容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简称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进行的是探索新的规律、创建基础性知识的工作,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理论研究中开发的新知识、新规律应用于具体领域,即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而进行的研究,技术开发研究是将应用研究的成果经设计、试验而发展为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或改变现有产品、技术、方法的科研活动。
2、什么是并行工程?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流程?并行工程的定义是在1987年由美国防御分析研究所(IDA)在其R338报告中正式提出的。
它指出,“并行工程是对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当初步的需求规划确定后,以产品设计人员为主,其它专业领域的人员为辅,共同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方案作为中间结果为所有开发人员共享,开发人员以此作为基础展开对应的概念设计,如工艺过程概念方案、后勤支持概念方案等。
每一专业领域输出的中间结果既包括方案,又包括建议的修改意见。
所有的中间结果经协调后,达成一致的认识,并根据此修改意见完善概念设计方案,然后逐步进入初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
3、工艺选择决策的主要内容?(1). 选择确定主要的制造技术具体的工艺方案选择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量很大的任务。
例如机电行业,整个制造过程中要完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工作,要采用许多不同的工艺,任何一项工艺如果不能满足制造要求,都可能影响产品开发。
选择制造技术通常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因素。
(2). 谨慎选择制造流程不同的产品特点,不同的生产规模,不同的品种数量,不同的工艺方法都会影响制造流程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是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一般而言,企业根据所生产产品特点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制造流程并不困难。
但要指出的是选择制造流程时一定要谨慎。
因为这是一项战略行为,既要考虑企业目前资源条件的限制,又要尽可能考虑到扩大生产规模,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余地。
(3). 设备的选择在做出工艺和流程选择之后,就要根据工艺技术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设备。
影响设备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设备功能要求和经济因素。
而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各项政策也对所选设备的复杂性和高级程度起着制约作用。
在确定所选设备时,均应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考虑。
4、常见服务再设计包括哪些类型?(1)前台流程简化服务:指通过前台流程的简化来提高服务的活力。
例如,旅馆或餐厅的快速结账、医院的预约手续、预约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等。
前台服务效率的提升能在服务传递中改善客户的体验。
(2)自助服务:是指客户转变为生产者的模式,企业通过服务流程再设计能够在利用率、准时性和人员控制方面提高客户收益。
诸如网上银行等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就是自助服务的实例。
(3)直接服务:指无需客户到达服务提供商所在地,企业直接在客户所在地提供服务,如计算机远程教育和培训服务、干洗衣物上门服务等。
(4)捆绑式服务:指将多种服务组合在一起提供给客户,这样能为客户带来便利性,较单独购买每一项服务有更大价值。
(5)实体环境服务:指通过改变与服务相关的有形物体或服务的物理环境来改善客户体验。
5、服务设计的要素有哪些?1. 结构性要素选择与设计(1)传递过程设计:前台和后台、流程、服务自动化与标准化、顾客参与。
(2)设施设计:大小、艺术性、布局。
(3)地点设计:地点特征、顾客人数、单一或多个地点、竞争特征。
(4)能力设计:顾客等待管理、服务者人数、调节一般需求和需求高峰。
2. 管理要素规划与设计(1)服务情境:服务文化、激励、选择员工和培训员工、对员工的授权。
(2)服务质量:评估、监控、期望和感知、服务承诺。
(3)能力和需求管理:需求/产能计划、调整需求和控制供应战略、顾客等待的管理。
(4)信息设计:竞争性资源、数据收集。
6、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工业化服务设计方法及其主要内容?工业化设计法又称生产线法,它试图将制造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观念引入服务业,运用系统化、标准化原则,将小规模、个性化和不确定的服务系统改造为大规模、标准化和稳定的服务系统。
生产线方法可以保证服务企业提供稳定的质量和高效地运作,所有工作是在受控的环境中完成的。
工业化设计法内容包括:首先,服务包的标准化。
这是指通过对服务包的分析,尽量减少其中的可变因素,使服务包的各个要素实现标准化,为顾客提供稳定、一致的服务。
标准化服务的一致性是生产线方法的优势所在,也是顾客关注的中心。
例如,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马兰拉面馆的提供的拉面要在色泽、口感、服务上保持一致。
其次,服务系统的标准化。
这是指通过分析服务运营的各个阶段,在适当的地方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来替代劳动密集型劳动,以提高标准化程度和效率,减少人为差错。
例如,麦当劳使用物料检测系统、自动化烹饪设备、自动点餐和收银机等大大提高了后勤准备、快餐制作和前台运作的标准化程度。
最后,设计和控制的标准化。
这是指运用系统化的方法,使运营过程的各个阶段得到精密的组织和控制,以此增加系统运转的稳定性,提升系统的运营效率。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看,工业化设计方法的实施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方面的应用。
硬技术的应用是指用机械和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等替代传统的人工劳动,如银行自动柜员机(ATM)、自动售货机、汽车自动清洗与上光设备、地铁的自动售票和检票装置、民航的联合订票系统等。
软件术的应用是指对服务组织和管理系统进行精确、严密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标准化,如现代连锁超市、图书馆、快餐业、邮政快递等标准化流程与操作规范。
第四章1、谈谈生产单位的三种基本布置形式及其特点?1)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与布置工艺专业化又叫工艺原则。
它是按照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生产单位。
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集中着同种类型的工艺设备,配备同工种的工人,采用相同的工艺对企业的各种产品(零部件)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