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4
《大熊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准备一些与大熊猫相关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准备一些环保主题的讨论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10分钟)
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貌和特点。
知识讲解(20分钟)
向学生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态环境。
绘画活动(30分钟)
让学生利用绘画工具和材料,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大熊猫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讨论和反思(4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环保主题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和其他动物。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展示和评价(10分钟)
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绘画作品中的大熊猫。
四、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保护大熊猫,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案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熊猫》,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运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互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熊猫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布置生字词抄写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检查,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提问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熊猫》一课,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国宝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熊猫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提高保护国宝的意识。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PPT、视频资料。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名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以PPT形式展示例题,讲解大熊猫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保护大熊猫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白相间、圆脸、大眼睛、短腿、粗胳膊。
2. 生活习性:吃竹子、爱睡觉、活泼可爱。
3. 保护意义:国宝、珍稀动物、生态平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大熊猫的画,并写一段关于大熊猫的文字介绍。
2. 答案:大熊猫,我国的国宝,生活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它们黑白相间,圆脸大眼睛,十分可爱。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吃掉大约30公斤的竹子。
由于生活环境的破坏,大熊猫的数量越来越少,我们要共同努力,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找关于大熊猫的更多资料,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现状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_教案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是我国特有的、最可爱的珍奇动物。
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3.认字15个,写字8个。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会评价别人;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了解大熊猫,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具准备:大熊猫录相、大熊猫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猜它是谁?出示大熊猫照片:点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形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导入:大熊猫是我国众多珍奇动物中的一种,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大熊猫》。
(一)朗读课文1.听录音,指读课文。
2.范读,学生听读并进行评价。
3.学生初步试读课文,提出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2)在认字表、写字表中找出来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能说出优点缺点和不足。
并在初读课文时就能根据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的投入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1.同桌互读、互评;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声音宏亮。
师: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谁想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小老师教生字。
3.交流识字好方法:用拼音识字、利用查字表识字、编顺口溜识字、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等。
4.小组验读,互相检验正误。
5.小组朗读竞赛。
提出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6.朗读汇报:咱们比一比谁是“朗读冠军”,指名朗读,学生听后进行评价,选出优胜者。
点评:小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实效性,这样由两个人的合作逐步到四个人的合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合作要求,使合作环节紧凑而有效。
同时也会逐步训练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三)理解课文1.关于大熊猫你都知道什么?可以介绍课文中的,还可以把你从网上、书上、电视上收集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熊猫》。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课文朗读和课后练习。
具体章节内容: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认识大熊猫的珍贵性以及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及保护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对国宝大熊猫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对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及保护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大熊猫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强记忆。
4. 句子理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大熊猫的特点。
5.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大熊猫2. 板书内容:(1)大熊猫外貌:黑白相间,圆圆的脸,短短的腿;(2)大熊猫生活习性:吃竹子,懒洋洋,喜欢爬树;(3)保护大熊猫:珍爱大自然,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用“大熊猫”造句;(3)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略;(2)示例: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3)略。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注·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十二课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
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
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1、会认读“耳、爪、竹、找、活、园”等九个字。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运用“珍贵”、“喜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巧设闯三关,合作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拓展延伸,讲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合作练说、登台赛讲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保护之意。
四、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利用图片、录像、玩具、资料等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亢奋之中。
并且充分利用学校选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以课文内容为载体,结合搜集的信息,以过关活动贯穿始终,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意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
《大熊猫》优秀教学设计
《大熊猫》优秀教学设计《大熊猫》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熊猫》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熊猫》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解题〕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稀动物,也叫猫熊、熊猫。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结构分析〕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根据内容可将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最可爱的动物是大熊猫。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具体介绍大熊猫。
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二自然段)介绍大熊猫可爱的外形特征。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说明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要爱护大熊猫。
〔语意理解〕“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这句是全文的开头,用对比的方式引出写作的对象大熊猫,于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无比喜爱。
“大熊猫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
最有趣的是一双圆圆的黑眼圈,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这段话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作者抓住了大熊猫的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个角度来介绍大熊猫,使我们对大熊猫既有整体把握,又有形象的感觉。
“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连用几个短句,从整体上介绍。
“最有趣的”于整体中突出局部,“圆圆的”“毛茸茸”两个叠词把熊猫的样子描写得惟妙惟肖,而且读起来也琅琅上口,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
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
它睡着的时候,你去逗它,它睁开眼睛看看你,又呼呼地睡了。
它睡醒了,就摆动着胖胖的身体,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这段描写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首先将小时与长大后两种不同时期的行为进行对比。
大熊猫教案(通用5篇
大熊猫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生物学》第二章第五节《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专题。
详细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以及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以及分布情况,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 使学生认识到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生态习性、保护意义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吗?”2. 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熊猫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大熊猫保护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大熊猫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2. 大熊猫保护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2. 答案要点:大熊猫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大熊猫保护的具体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大熊猫的生活状态,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案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大熊猫》课文文本。
大熊猫图片及视频资料。
生字词卡片。
阅读理解练习题。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布置,充满大自然氛围。
多媒体教学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吗?它有什么特点?”4.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4.3 课堂讲解: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其生活环境。
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理解。
4.4 课堂练习:学生书写生字词。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4.5 总结拓展: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保护。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
探究作业:调查其他濒危动物,了解保护措施。
5.2 作业要求:家庭作业要求字迹工整,正确书写生字词。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对大熊猫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6.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熊猫知识的理解。
生字词默写: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阅读理解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熊猫》。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以及课文背诵。
具体章节为《大熊猫》全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及其在我国的保护地位。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大熊猫图片、卡片、黑板。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大熊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给予指导。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
4. 句子理解: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课文背诵:分组让学生进行课文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2. 内容:课文生字词、重点句子、课文结构图、保护大熊猫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下大熊猫的特点。
(3)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略(2)大熊猫长得胖乎乎的,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毛,喜欢吃竹子。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大熊猫的资料,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字词学习和句子理解。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版《大熊猫》课文及教案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版《大熊猫》课文及教案教案: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课文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 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大熊猫》课文资料;3. 大熊猫图片;4. 单词卡片:大熊猫、竹子、黑白相间、保护。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准备一段关于大熊猫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2. 导入问题:你们知道大熊猫是什么动物吗?他们住在哪里?喜欢吃什么?步骤二:讲授课文(10分钟)1. 使用PPT课件展示《大熊猫》课文,并带领学生朗读;2. 解读课文:简单解释生词和关键词,如大熊猫、竹子、黑白相间等。
步骤三:阅读理解(10分钟)1. 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2.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步骤四: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左右;2. 每组选择一位发言人,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3. 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大熊猫相关资料或图片;4. 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同学们互相学习。
步骤五:书写活动(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2. 学生根据观察所得,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可以使用形容词进行描述;3.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展示个性化的表达。
步骤六:总结与展示(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2. 展示学生的描绘作品,互相欣赏和称赞;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传递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步骤七:课堂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大熊猫相关的图书或文章;2. 带领学生提出更多关于大熊猫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介绍有关大熊猫保护的相关组织和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注:以上教学时间仅供参考,具体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大熊猫教学设计15篇
大熊猫教学设计大熊猫教学设计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熊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熊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认识“熊、许”等13个生字,会写“四、爪”等7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识字和写字。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熊猫头饰。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2、先开火车读,再全班读。
二、学习第二段。
1、现在我们打开书本p26,我们先听听录音读,你们可要认真听了,等一下就轮到你们读了。
2、全班齐读课文。
3、同学们都读得很棒,现在这里有一幅大熊猫的图片,你能给我们说说你看到的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图片,请学生说)4、我们书上有一段文字是描写大熊猫的样子,你找到了吗?5、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指名读)6、大熊猫的样子可爱吗?那你们觉得他读出可爱的语气来吗?谁愿意再给我们读一读。
7、你们觉得哪个同学读得比较好呢?为什么?我们全班再来试试吧。
8、现在请看大屏幕,你能填一填吗?(指名填后全班读)9、这里有两个词,你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形式的词语吗?(abb)你能仿照这个样子说一说吗?(出示另外的词语全班读)10、现在我们用铅笔把书p27的大熊猫涂一涂,看看谁涂得又快又好,开始吧。
三、学习第三段。
1、大熊猫的样子不仅可爱逗人,而且它平时活动也特别有意思,我们赶紧去看看,有谁找到它平时是怎样活动的呢?(指名说)2、原来大熊猫小时侯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而长大以后的大熊猫就(爱睡觉)。
3、你们喜欢小时侯的大熊猫还是喜欢长大以后的大熊猫呢?为什么?4、长大以后的大熊猫不大爱活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5、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吗?/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读出大熊猫懒洋洋的感觉。
大熊猫教案(通用4篇)
大熊猫教案(通用4篇)大熊猫篇1教材内容:《大熊猫》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
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
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学生分析:1、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大熊猫有一定的熟悉度。
2、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对一些客观的生活情景能进行简单的表述。
但是,那些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
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要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
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
3、情感目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
看谁能猜出来。
(出示课件)对,就是大熊猫。
我国有许多珍奇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2、播放大熊猫生活片断。
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习性;2.学会阅读理解短文;3.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具准备:1.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2.大熊猫的模型或毛绒玩具(用于展示大熊猫的外形);3.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10分钟)1.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它长什么样子?”鼓励学生回答。
2.教师出示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Step 2:学习课文(约1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大熊猫》,让学生跟读。
2.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词意、组织学生进行短文分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小组内互相讨论、翻转课本互相朗读、合作解读课文。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Step 3:阅读理解与讨论(约15分钟)1.教师提问:“大熊猫喜欢吃什么?”鼓励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并回答问题。
2.教师展示大熊猫的模型或毛绒玩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3.教师提问:“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逐渐变差,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熊猫呢?”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想法。
Step 4:书写练习(约10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部分文字,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提示,补全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画大熊猫,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用画画形象地表达所学内容。
Step 5:拓展延伸(约1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大熊猫的保护视频,让学生了解大熊猫正面临的问题和保护工作。
2.教师提问:“除了大熊猫,还有哪些动物需要我们保护呢?”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Step 6:总结与评价(约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并给予肯定和赞扬。
Step 7:课堂作业(约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则关于大熊猫保护的小短文,号召大家共同保护大熊猫。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大熊猫》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大熊猫》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大熊猫》一年级语文下册《大熊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熊猫》是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说明文。
课文用准确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大熊猫。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简介大熊猫是我国最可爱的珍奇动物;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大熊猫可爱的外形;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不同的生活习性;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整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插图中,大熊猫正抱着竹叶吃着,可爱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根据自己在动物园中看到的情况,结合自己前置作业中收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进行分享交流。
学情分析:到了一年级下期我班学生,绝大部分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部分学生爱读书,和相同年龄的学生比起来,视野较宽,有较强的求知欲。
我班学生大多居住在熊猫基地附近,离动物园也不远,对大熊猫很喜爱也比较熟悉,让生先完成一些相关前置作业问题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同时也锻炼他们动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学习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交流中加深对大熊猫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收集、学习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让生根据预习要求预习、课前设置练习单、ppt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学习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认识13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交流中加深对大熊猫的认识。
《大熊猫》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熊猫》教案设计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可以是书籍、图片、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等。
3.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教师播放大熊猫的生活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饮食、睡觉、玩耍等生活习性。
4. 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为什么需要保护,讨论大熊猫保护的意义,如:珍稀动物、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等。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四、作业布置1. 画一幅大熊猫的画。
2. 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熊猫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大熊猫资料,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了解国内外大熊猫保护的措施和成果。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为大熊猫保护献计献策的建议。
七、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意义以及保护现状。
强调大熊猫作为我国国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分享课堂上的收获。
(大熊猫)教学设计(下册)
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内容简析】本篇课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大熊猫可爱的外形,小时候和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性,还介绍了大熊猫最爱吃竹叶。
课文配有大熊猫津津有味地吃竹叶的插图,学生通过读课文,看插图,能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开放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到课堂外搜集感兴趣的资料,让学生选择喜爱的内容朗读,并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好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14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学习“言字旁、人字头”2个新部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认识大熊猫,用自己的话描述大熊猫。
【课前准备】老师:大熊猫生活录像片、大熊猫图片。
学生:到动物园去看大熊猫或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吗?它是什么样的?2.齐读课题,哪种动物被称为“国宝”呢?3.出示大熊猫插图,让学生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4.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大熊猫还有很多有趣的特点,同学们想更多地了解它吗?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把生字圈出来,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提醒学生注意“数”在课文中读第三声。
3.同桌互读课文,相互学习,相互纠正。
三、指导朗读,感悟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想各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出第 1 自然段,想想:读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最吸引人的动物是大熊猫)3.大熊猫哪些方面吸引人呢?请小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要求:1)朗读2〜4自然段,讨论各段写了什么内容?2)你喜欢哪段?把它读给伙伴听。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注·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十二课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
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
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1、会认读“耳、爪、竹、找、活、园”等九个字。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运用“珍贵”、“喜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巧设闯三关,合作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拓展延伸,讲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合作练说、登台赛讲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保护之意。
四、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利用图片、录像、玩具、资料等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亢奋之中。
并且充分利用学校选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以课文内容为载体,结合搜集的信息,以过关活动贯穿始终,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意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下册《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学习笔画“竖弯”。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收集熊猫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能根据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涂色。
教学重难点:15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具准备:课件、熊猫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件为媒,诱发兴趣。
1.欣赏课件《奇妙的朋友》片段。
教师边配合熊猫的特写镜头,边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作为解说。
(运用视听的效果,感受各种珍奇动物的可爱:猴子的顽皮,狗熊的笨重,狮子的威武,猎豹的凶猛,熊猫的憨态可掬。
)
2.用简短的几句话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喜欢它的什么。
(交流观后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借以导入新课。
)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并展示材料、图片。
)
二、以读为主,紧咬重点。
1.读一读,划一划,小组探究识字。
你能自己读课文吗?(学生明确目标导向,自由读课文,拿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
这些生字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记住它?(回忆识字方法,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认真听读、看生字表、看查字表、问同学老师、游戏认读)你能当小老师教教这些生字吗?(以能者为师,换个方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
)
2.读一读,画一画,变画面为语言。
在认读生字,扫除字词障碍后,先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画出大熊猫的形体。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改成“画面”)
引导学生根据所画的熊猫,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它的样子。
(再通过“画面”体味语言从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
谁愿意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激发学生表现欲,引导学会自评、互评。
)
3.读一读,演一演,摹动作促体验
引读—比较。
大熊猫真可爱,它小的时候与长大以后可不大一样,请你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细读—感悟。
学生反复细读,悟出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长大以后就变得懒洋洋了。
教师相机点拨:这两部分的句子的读法肯定不同,要怎样读呢?用比较欢快的语调表现大熊猫小时候的活泼,用比较缓慢的语调刻画长大以后的大熊猫懒散、憨态十足的形象。
表演读—促体验。
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表演一下熊猫?(学生戴上头饰,融入表情、动作、声音,创造性地表现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深对熊猫生活特点、食物特点的印象。
)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三、以疑为题,拓展思维。
1.学完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还有什么问题想与同学讨论?(学生交流疑难,讨论解决,在碰撞中发展求异思维。
)
2.熊猫是珍奇的动物,你应该怎样做?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告诉人们?
四、分层设计,巩固提高。
必做 1 朗读课文.
2 制作生字卡片
选做:
1、完成要求,并编一个熊猫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适合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掌握了熊猫的基本特点,且想象力丰富、表达能力强——可要求离开课本独立完成。
)
2、完成要求,并用“熊猫”一词写一句话。
(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熟悉课文,了解有关熊猫的资料,且有表达愿望——要求能够借助课文完成)
3、边读课文边完成要求。
(适合于程度较低的学生——要求完成最基本的要求,老师应多加关注,保证这些孩子能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
)
深认识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大熊猫
样子: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
黑眼圈黑耳朵
小时候:活泼爬上爬下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吃竹叶、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