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期末复习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一、班级管理概述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或班主任对一定规模的学生集体进行组织、
管理和教育指导的活动。
它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
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个
人发展、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以及学校的整体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包括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
2.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
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班级管理策略
1. 设立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责和行为规范,学生应遵循规章制度并自觉履行。
2. 班级活动组织: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会议、文艺演出等,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3. 建立班级文化:培养班级特色和班级精神,通过互相帮助、团队合作等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4. 行为引导和奖惩措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及时表扬和奖励好的行为,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适当的惩罚。
5.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班级管理技巧
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做好班级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及时向学生宣传和解释班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自觉遵守。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docx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1・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冃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同学,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口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4•班集体: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 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 •班主任素养是指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素质水平。
6•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7•观察法是指教师在口然的状态下,有冃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考察的方法。
8•谈话法是班主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与学生交谈而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
9•曲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有力助手。
10•班规是指学生对教室行为(教室行为:在这个班级里的学生发生的所有事)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屮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可用引导学生个人的行为举止。
□•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徳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12•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就是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以优化学习心理来达到有效学习的冃标。
13•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即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14•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是指以版规、班纪为内容的,班级师生共同制定、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15•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体、围绕主体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山东开放大学幼儿园班级管理期末复习题
1、通过评选(A )的方式不仅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让核子对班级常规有具体的认识,还可以利用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小红花的心理需要,引导他们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将遵守班级常规由他律变为自律.2、教师班级信息管理工作的总结和评价一般是在(D )进行的。
A 、B 、C 、D 、3、(B)是幼儿成长过程的记录,其目的在于通过幼儿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意收集,反 映幼儿的兴趣、态度以及在特定领域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
A 、学籍档案B 、成长档案C 、健康档案D 、学习档案4、幼儿园班级活动空间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和(B )室外空间。
A 、班级B 、室内C 、操场D 、教室5、为了建立并维持健康的班级环境,做好班级消毒工作,幼儿园教室应(A)开窗通风,每周空气消毒一次。
A 、B 、C 、D 、 、、、、 ABCD 小榜先奖 红样进状 初中初末期期年期 学学学学 日周月季 每每每每6、(A)是幼儿园为实现一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将年龄相同、发展大体相同的幼儿按照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A、班级B、年级C、活动室D、教育室7、教养工作必须从幼儿生理特点出发,将集体教育和(B)教育相结合。
A、学校B、个人C、家长D、保育员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幼儿园人数的增加和区域活动的开展,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对(B)的管理。
A、时间B、空间C、质量D、数量9、教室的布置和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在学年中是要根据具体需求而变化的,但这些变化必须是要(D)才能通过。
观察。
A、教师同意B、家长同意C、园长同意D、集体同意10、从管理的基本理论来看,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管理对象的(D)・A、三要素说B、四要素说C、五要素说Ds六要素说IK幼儿园班级活动空间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和(B)室外空间.A、班级B、室内C、操场D、教室C)教育法是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管理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12A、管理B、学习C、启发D、理论13、幼儿园肩负着“教育幼儿”和(C)的双重任务。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一、结合教育实际,你认为当前班主任工作都存在哪些问题?1、有关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大都较重视相对集中的、阶段性的主题型活动,而对每天在班级中存在和必须做的事却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
2、侧重抓思想品德教育和考勤工作。
其它工作重视不够,且工作能力也不尽人意。
3、缺乏科学管理观念。
4、缺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
5、缺乏知识更新的机会。
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有哪些?(一)班班主任的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任的工作职责:1、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2、指导学生学习。
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劳动。
4、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5、与科任教师沟通,做好本班的教育工作。
6、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评定工作。
7、与家长、社会沟通,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新课程实施中班主任应扮演的角色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现角色转换应具备哪些条件?(一)班主任扮演的角色:1、实施者2、指导者3、管理者4、协调者(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现角色转换应具备的条件:1、课改呼唤着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②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观③树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教育理念2、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身份①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②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③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④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⑤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⑥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⑦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3、实施新课程,重塑班主任身份①设计师②学习者③咨询者④组织者⑤研究者⑥外交家四、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养?一个人的素养,包括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业务素养、身体素养、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
(一)教育形象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2、要有不断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勤于学习,充实自我。
(二)人格形象良好的师德修养五、班主任在实践工作中如何实现自身发展?1、形成正确的班主任角色意识2、自我更新的意识:我可以做得更好3、有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4、学会探究:认识自已的经验5、借助技术发展自己6、研究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7、营造发展的环境:教师不是蜡烛六、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应具备哪些理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历史唯物论2、唯物辩证法(二)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模式1、帕森斯的AGIL图式2、艾雪黎等人的班级教学理论模式3、盖哲尔与谢伦的班级社会行为理论模(三)斯金纳的行为改变技术模式(四)现代班级管理的理论模式1、果断纪律理论2、尊严管理理论3、内在纪律理论式(五)可借鉴的现代企业管理原则1、“人才盘点”原则2、“邻桌原则”原则七、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理念?1、全面发展观2、学生主体观3、教育活动观4、系统整体观5、开拓创新观:内容上创新;形式上创新;方法上创新。
小学班级管理复习整理资料
小学班级管理复习整理资料一、名词解释1.班级班级就是学校根据管理得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得学生分割成一个个有一定人数规模得学生集合体。
班级就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得正式组织,也就是学生交往得基本场所与学生成长得重要环境。
班级为学生得成长提供了空间a.班级就是一个物质存在b.班级就是一个精神存在2.班主任班主任就是班级之魂。
中小学班主任就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班级工作得组织者、班集体建设得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得引领者,就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得骨干,就是沟通家长与社区得桥梁,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得重要力量。
班主任得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她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得公民。
3.班主任评价班主任评价就是指班主任依据国家教育目得、学校培养目标与班级建设愿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等方面信息,对班集体、班级中得学生群体与学生个体给出评判,进而促进后继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得班主任常规活动。
4.班级文化所谓班级文化,通常就是指班级内部形成得独特得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与行为准则得总与,它包括班级得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积极得班级文化就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并为班集体成员认同得价值观、共同理想、作风与行为准则得总与。
包括积极得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以自律、自强、进取为核心价值取向,鼓励整个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就是一种健康向上、团结友爱、公平正义得集体氛围。
消极得班级文化会使集体涣散、组织乏力、效率低下、沟通困难、舆论偏差、环境脏乱。
二、简答题1.怎么样进行学习指导?(1)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就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得内部动力,就是激励与指引学生学习得需要。
分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2)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就是影响学习效果得一个重要因素,它受学习动机得制约,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获得一定得经验而习得得,通常可以从学习者对待学习得注意状况、情绪倾向与意志努力状态等方面来加以判定与说明。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优秀范文5篇)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为什么学习班级管理:1.全面了解小学班级管理
2.形成初步的班级管理理念
第三章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
一、名词解释
1、目标:在人们的行动之前,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的某种设想或预计要得到的结果。目标有预期性、指向性和主体性。
2、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3、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人们对管理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它规定了管理活动的方向,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
2、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
从静态方面看,班级组织建设就是建立起班级组织的架构,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规范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 从动态方面看,就是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为一个组织,在进而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集体。
3、组织规范的功能:协调、保护、塑造、警示等作用P98
4、当代人素养的四个学会:
(1)学会求知(2)学会理解(3)学会共处(4)学会发展
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班级: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是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3)评价的促进作用(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对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知耻而后勇”,“再接再厉”)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第1章班级管理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班级必须具备五个条件1.学习成长的目标2.有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实现目标聚集在一起3.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有指导和学习这两种角色分配4.保持持续的目标5.一般来说应有一定的物质场所①埃拉斯莫拉正式使用“班级”②1632年,《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的理论管理③班级的特点:学习性依赖性教育性社会性班级管理: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1.管理者:班主任;学生;任课教师2.管理对象:班级生活的全部构成方面,包括:全体班级成员;空间;时间;班级活动可利用的物质设施和资源等。
3.管理手段:实施班级管理的各种措施。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管理目标)(五层境界)1.维持班级秩序2.营造学习氛围3.形成班级合力(学生觉得自己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学会自主活动5.提升生命质量(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他是班级的领导者与协调者。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①领导者,合理使用班主任的权力性影响力。
1.防止放弃权力性影响力(不管学生,和学生做朋友)2.防止滥用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反抗、撒谎、逃避、产生失败者心态)3.坚持班主任工作的民主性②教育者、引导者,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1.品格因素:2.能力因素: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制力等3.知识因素:4.情感因素:③组织者、协调者,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社区)1.组织教师集体,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反映;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和了解;2.组织和协调学生家长的力量3.组织班委会工作三.班级构建的原则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班级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班级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单选题]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正确答案)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 [单选题] *A.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正确答案)C.民治型、惩罚型、放任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3.班级建设最重要的是规划班级建设的() [单选题] *A.目标(正确答案)B.内容C.方法D.队伍4.班主任的根本职责是() [单选题] *A.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确答案)B.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C.组织和指导开展各类班级活动D.协调和整合校内各种教育力量5.关于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班集体舆论是班主任意愿的反映(正确答案)B.健全的班集体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C.正确的舆论对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
D.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6.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等心理特点是下列哪一类学生的心理特点?() [单选题] *A.班干部B.先进生(正确答案)C.后进生D.普通学生7.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单选题]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正确答案)D.学术影响力8.对先进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开展个别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正确答案)B.要适度的表扬,不能过多C.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补偿心理D.注意防止自满9.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单选题] *A.选好班级干部B.组建培育班集体C.了解研究学生(正确答案)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10.贝尔-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单选题] *A.巡回教学制B.导生制(正确答案)C.学年制D.班级授课制11.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是形成班集体的基础 [单选题] *A.明确的共同目标(正确答案)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D.必要的活动12.三年一班是某校公认的“差班”、“乱班”,班上不少同学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班级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集锦
班级管理复习集锦1、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是班级德育的组织者;各科教学的协调者;学生身心健康的引导者;班集体建设的引导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社会教育的联系者。
2、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几种方式:查档、访问、交谈、观察、问卷3、从心理学的角度划分,小学生所处的阶段属于童年期或学龄初期,年龄大概在6-12岁。
著名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认为,学龄初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
4、人类对儿童的看法:儿童是白板、有罪的、花草树木、私有财产、未来的资源、有能力的主体5、儿童建构观的几个关键词:尊重、等待、唤醒。
基本观点是:走向学生,认识学生,理解学生,是班主任教育和发展学生的前提。
我们应该确立儿童至上的原则,学会尊重,学会等待,学会唤醒,建构符合时代要义和学生特质的儿童观。
6、孔门私学是典型的个别教学制,《学记》记载大学实行九年制,是年级制的萌芽;班级教学制始于16世纪西欧;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奠基者。
7、班级的基本特点:班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班级组成的限定性,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静态和动态的统一。
8、建国初,规定入学年龄为7周岁。
1978年开始逐步实行6周岁入学,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年级为1-6年级。
一般人数为45人。
小班教学为20人。
9、班务工作的基本内容:常规事务性工作、协调性工作、决策性工作。
10、班级环境布置应注意的几点:安全、舒适、健康11、教师墙壁布置原则:动静结合、图文结合、事理结合、育学结合12、班级精神品质: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班级学生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
13、勤学精神:“勤学”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勤学精神指的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求知精神。
14、班训:指为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励以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语句拟定的标语。
15、主题班会:指围绕一个教育主题,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小学生自己组织和主持的,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的,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集体活动;也是班主任通过学生集体来教育和影响小学生的一种采用较为普遍的教育形式。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控制: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班级决策:广义:国家的法律及其制定、政府的规定及其制定、组织的决策,等等。
狭义:对多种方案的选择。
3.班级活动: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根据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以及班级学生发展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的策划和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的各种旨在促进班级体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
4.民主氛围:(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健全班级规范(3)实施“无痕”教育5.师生沟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了解彼此的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
6.教师社会权力:即是强制权、酬赏权、参照权、法职权、专家权。
7.班级信息管理:是班级或班级成员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学生成绩、操行评语、板报、学生档案、班级总结等。
8.班级计划:定义班级组织的目标,制定措施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9.班级例会: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召开的全班学生大会。
有两种形式,民主生活会和班务会。
10.班级管理的个体目标:是班集体成员个人对从事的某一活动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
二、简答。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根据学校一定目的的要求,由教师带领学生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和构成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组织活动过程,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2.班级突发事件。
(1)安全隐患型的突发事件(2)教学活动中意外事故型的突发事件(3)非教学活动中意外事故型的突发事件(4)课外活动型的突发事件(5)治安事件、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型的突发事件(6)学生心理偏差型的突发事件3.座位编排应注意的问题。
(1)不搞人情座位(2)不搞歧视座位4.教师班级管理职责(1)管理班级,指导班级工作(2)教育影响学生,为学生服务(3)沟通家长,协调科任教师关系(4)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5.班级环境管理(1)制度环境管理①正式制度环境管理②非正式制度环境管理(2)物质环境管理①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教育性、主体性、阶段性、艺术性、实用性。
班级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班级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建立良好班级管理的首要基础?a) 制定严格的纪律规定b)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c) 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关系d) 加强班级活动的组织答案:c) 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关系2. 班级会议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协商与沟通方式,以下哪个不是班级会议的重要内容?a) 班级纪律和规范制定b) 学习成绩排名公布c) 班级活动计划安排d) 学生问题的集体讨论和解决答案:b) 学习成绩排名公布3.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a) 严格的考试评定制度b) 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鼓励c) 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d)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日常纪律答案:b) 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鼓励4.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下哪个不是班干部的主要职责?a) 组织班级活动b) 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纪律管理c) 统计班级成绩和出勤情况d) 对学生进行奖惩和评定答案:d) 对学生进行奖惩和评定5. 班级管理中,以下哪个是重要的反馈和评估方式?a) 学生成绩单的发放b) 定期组织班级活动c) 学生家长会的召开d) 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答案:c) 学生家长会的召开二、简答题1. 请简述你认为良好班级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什么?答:我认为良好班级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这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并与他们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只有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2. 简述你认为班级会议的重要性和作用。
答:班级会议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协商与沟通方式。
通过班级会议,班级成员可以共同商讨和决定班级的事务,制定班级的纪律和规范,并解决学生们的问题和困扰。
班级会议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增强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平等和民主的参与平台,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论述题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
1.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我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雏形。
2.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预期性,指向性,主体性,社会性,层次性,可行性,集体性。
3.班级管理的任务:1,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班级组织建设2,组织好班级教师集体和班级家长集体班级日常管理3,落实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班级活动管理4,做好班级常规工作。
班级教育力量管理4.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
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5.班级管理的原则:①方向性原则【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②全面管理原则【指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③自主参与原则【指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主导作用。
】④教管结合原则【指把班集体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管理的工作,辩证的统一起来】⑤全员激励原则【指激励全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⑥平行管理原则【指管理者计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6.班级的日常管理内容:①班级制度环境管理a考勤制度,b课堂学习秩序,c考试管理。
②班级布置环境管理a教室布置【教育性实用性个体性艺术性主体性针对性】b教室布置内容与操作听c班级座位编排【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互补性原则智力能力环境性别互补】【灵活性原则】7.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
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
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8.班级组织建设:①班级组织建设的意义; A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效能,B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C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D有利于班主任的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②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A组织目标B组织规范C组织机构③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A松散的班集体过程B形成稳定班级组织阶段C班级组织发展的高级阶段——班集体阶段。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1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1、班级的含义与特点1)含义: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属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上相同的学生,按一定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一种基层教育组织。
2)特点:学习性;依赖性;社会性;教育性2、班级发展历程1)班级的出现:16世纪西欧生产力发展,个别教学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
2)班级的发展: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班级”的理论基础,班级授课制得以发展,出现了三种基本形式(全班上课、全班分组、个别指导)3)当代班级的新特点:a.开放式班级的出现;b.分层变动式;c.规模缩小,趋于合理化(小班制);d.多种教育方式结合。
3、班级管理的含义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教育管理的规定与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即以宏观来说就是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微观方面来说就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4、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1)教师角色由“领导者”向“引导者”过渡;2)教师影响力由权利性影响向非权利性影响过渡;3)教师的管理方式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过渡;4)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逐渐增强与提高。
5、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与职责①作用: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直接责任者;2)是学校工作展开的纽带与具体实施者;3)是沟通学校、社会与家庭的桥梁。
②职责:1)管理班级;2)指导班级工作;3)(教育并影响学生;4)协调科任教师关系;5)沟通社会;6)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7)为学生服务,教好功课。
6、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地位①主客体的辩证统一:统一性,动态性;②双重角色:客体、主动性,主体、主观能动性;③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1)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2)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自治能力;4)建立竞争机制,使学生得到发展。
7、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程序和依据。
答:①程序:1)全面收集资料,掌握内外信息。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简答与论述
简答: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1德育的政治功能2德育的经济功能3德育的文化功能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1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2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三.确定德育目的的理论依据1神学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2个人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3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四.学科性德育课程的特点(1)思想性(2)系统性(3)直接性(4)认知性(5)计划性五.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点(1)实践性(2)间接性(3)灵活性六.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1)影响的间接性、内隐性(2)范围的广泛性(3)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七.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构成品德的各要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发展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德育工作者根据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其实质是教育过程。
八.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一)说服教育法(二)情感陶冶法(三)榜样示范法(四)实际锻炼法(五)自我教育法(六)品德评价法九.简述西方主要的几种德育模式(一)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二)价值澄清模式(三)关心体谅模式(四)社会行动模式(五)品格教育模式十.中小学德育的走向(一)德育目标:塑造公民(二)德育取向:回归生活(三)德育方式:关注对话(四)德育资源:全面开放(五)德育评价:注重发展十一.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种类(一)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二)以制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三)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四)以学习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十二.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种类(一)民主式管理模式(二)小组式管理模式(三)自律式管理模式十三.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1专业引领2实践反思3同伴互助十四.如何树立民主的班级管理理念十五.我国学者认为班集体形成阶段的经典观点1松散的群体阶段2联合的班级群体阶段3初级班集体阶段4稳定的班集体阶段5优秀班集体阶段十六.如何进行班级组织建设(一)班干部的选拔与任用(二)重视积极分子的培养(三)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十七.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策略1纠正心理偏向,确立正确教育观念2用心关爱,尊重信任3对症下药,因材施教4抓住“闪光点”,扬长避短5捕捉教育契机,调动内在积极性6弥补基础学力,培养学习兴趣7形成教育合力,常抓不懈8讲究评价的艺术,善用批评十八.班级活动的形式(一)讨论式(二)报告式 (三)竞赛式(四)表演式(五)游戏式(六)课题式十九.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一)趁热打铁法(二)降温处理法(三)移花接木法(四)以退为进法(五)幽默化解法二十.家校合作的途径1家长教育途径2家长访谈3书面沟通4教师家访途径5家长委员会途径论述一.德育过程的特点(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一)知行统一原则贯彻要求:1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3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二)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要求:1坚持积极引导、正面教育2正确处理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的关系3将正面教育与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4以表扬为主,批评处分为辅(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贯彻要求:1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尊师爱生的良好的师生关系2善于向学生提出正确、合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贯彻要求:1重视组织和培养集体2善于发挥集体的教育影响作用3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教育个别与教育集体有机结合起来(五)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贯彻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地实施德育(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贯彻要求:1统一校内各种教育力量2统一校外各种教育影响3做好衔接工作三.结合实际谈谈一名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一)班主任的品德素质1对待班主任工作的品德:具有敬业精神2对待学生的品德:关爱、尊重和信任学生3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品德: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的品德:为人师表(二)班主任的知识素质1通识知识2教育知识(三)班主任的能力素质1良好的教育、管理和组织能力2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班级管理艺术》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艺术》期末复习资料一.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记住4个阶段,展开内容理解即可)(1)组建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
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
(2)核心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
多数学生能互相严格要求。
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初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4)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 -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最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和班风。
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阶段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4.夸美纽斯首先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二. 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课堂管理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课堂系统是由有内在联系的特定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构成因素具有物质的,又有有社会心理的;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
只有当这些因素协调一致时,课堂的整体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课堂管理必须立足于课堂的整体,着眼于课堂整体的持久发展。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1、最早设计班级组织的是17世纪的夸美纽斯2、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刺激的是19世纪初期在英国出现的“导生制”。
它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倡导的。
3、适应个别差异的班级教学组织的改造活动以美国为中心开始活跃起来。
这个活动有两个方向:一是编制上的改革方案,二是教学上的改革方案。
4、根据儿童能力的个别差异改革班级编制的代表是哈利斯在圣路易创始的“圣路易编制法”。
5、从教学法角度改造传统的班级教学组织的代表是1898年创始的“巴达维亚法”。
6、19世纪末,在德国出现的著名的“曼海姆班级编制法”,打破了传统的单凭年龄作为分班编制唯一标准的思想束缚,视儿童能力来编制班级。
7、道尔顿制:是帕克赫斯特创始的,因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市中学实施而得名。
它是以将学校还原为一个使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条件起实际作用的场所为宗旨的。
它以自由与合作为根本原理。
这里所谓的“自由”是指儿童按照自定步调(速度)学习一定的学科,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束缚,能兴趣盎然地持续学习。
所谓“合作”,换言之,指的是团体生活的相互作用。
8、道尔顿制的特点:在于改善传统教授法几乎不顾及每个儿童本身特点的弊端,使学习者能按照自定的步调学习;针对传统方法中各科的课程时刻表不分优劣生一律平等的弊端,依据每个儿童学习各学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
9、耶拿制: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1924年以后实施的。
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
耶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
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
10、班级团体的特性(1).班级团体是针对学校教育这一社会制度编制的,其目标、内容的架构是由外部演绎决定的。
(2).班级团体的目标是儿童自身的发展。
(3).班级团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要接受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而不是以儿童的好恶为准。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班级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和管理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本文将从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策略等方面进行复习。
一、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快乐、自信、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学生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3. 班级凝聚力目标: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友爱、团结和互助,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 班级管理能力目标:提高教师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教学有序进行,并灵活应对各种管理问题。
二、班级管理的任务班级管理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班级章程、班级会议制度、班委会及学习小组等班级管理组织,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责任。
2.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3. 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5. 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班级管理的策略班级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坚持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2. 注重班级活动的设计:安排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个性化管理: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1.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同学,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4.班集体: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班主任素养是指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素质水平。
6.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7.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自然的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考察的方法。
8.谈话法是班主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与学生交谈而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
9.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有力助手。
10.班规是指学生对教室行为(教室行为:在这个班级里的学生发生的所有事)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可用引导学生个人的行为举止。
11.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12.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就是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以优化学习心理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标。
13.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即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14.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是指以版规、班纪为内容的,班级师生共同制定、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15.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体、围绕主体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16.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指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和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是成为个体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二、问答题1.简述班级构建的原则(注意事项、基本要求)答:(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这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在学校,班级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的组建,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
(2)目标一致的原则:被组建到同一个班的学生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即使班级建立起来了,它也是不稳定的、缺乏凝聚力的;(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时期,班级的组建不仅要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而且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班级各个方面活动的开展,促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2.简述班级管理的要素答:(1)管理者:班主任、班上每一个学生、任课教师;(2)管理对象(班级生活的全部构成方面),包括:全体班级成员(学生和相关教师)、空间、时间、班级活动可利用的物质设施和资源(包括经费);(3)管理手段(班主任实施班组管理的各种措施)。
3、班级管理的过程答:(1)设计: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包括目标,具体要求、步骤、方法;是起点和指南,也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2)实施:是中心环节(3)评价:评价是对班级管理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是检测实施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评价各阶段措施的有效程度;评价贯穿班级管理整个过程。
42.班级文化的功能:答:(一)教育功能(二)凝聚功能(三)制约功能(四)激励功能2.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答:(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4、班级管理的原则(1)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2)整体管理和个别管理相结合(3)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4)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5.简述班主任的作用答:(1)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2)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3)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纽带和桥梁作用;注:班主任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
6、班主任的职责(1)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做好日常工作,指导班委会和团体工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级活动(4)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5)加强与任课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7.班主任的基本素养(1)高尚的道德素养(榜样作用):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了解、关心、尊重、信任学生,耐心,严慈相济);2、民主与平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2)扎实的文化素养:1、教育学心理学知识;2、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3、专业的班级管理知识(3)较强的能力素养:1、组织管理能力;2、表达能力;3、沟通协调能力;4、较强的创造能力(4)良好的心理素质:1、积极丰富的情感;2、良好的性格特征8.班集体的特征答:(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有合理的规章制度,自觉的纪律;(4)有健康的集体舆论(判断班集体是否形成的特征)和优良的班风;(5)有共同的活动;(6)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9.班集体形成过程答:(1)初建松散阶段(松散群体)特点:班级核心尚未形成;班级活动目标靠班主任拟定,班干部靠班主任临时指定和培养,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靠班主任来抓。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深入了解学生,选拔积极分子,加强常规教育,对学生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开展促进团结,维护集体利益的活动。
(2)基本形成阶段(联合群体)特点:积极分子涌现,形成集体骨干,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
班级机构也建立起来,集体舆论也逐步形成,集体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抓好领导核心的建立和培养,支持班干部大胆开展工作;加强对班集体舆论的正确引导,按照培养目标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3)巩固发展阶段(集体)特点:集体成员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集体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同时,也不断为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创造条件,使个体在集体中找到自我实现的位置。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向集体提出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素质,扩大积极分子队伍;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班集体活动的质量,发展学生的个性。
10.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答:(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1.班集体的功能(一)促进学生的社会化1.掌握“做事”的本领2.学习“做人”之道学生通过班集体的共同活动及生活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习“做人”之道。
(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1.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形成和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2.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塑造学生的性格,形成各具特点的个性品质3.通过集体成员间的相互比较和评价,促使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个人的独特个性8.了解研究学生集体(个体)的内容答:对班集体的调查研究(1)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学生总人数、男女生的比例;学生的年龄结构及来源情况;班级集体形成情况和发展历史;班级组织和领导核心状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情况,等等。
(2)班集体的思想品德状况(工作状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表现)(3)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风气、学习习惯等(4)全班学生的健康状况(身心健康)(5)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家庭结构(复杂家庭、一般家庭、特殊家庭);物质条件对学生个体的调查研究:(1)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兴趣、态度、积极性)(2)学生的学习情况(3)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4)学生的成长经历(5)学生生活小环境的具体情况(家庭、邻里、亲戚)18.如何执行班规答:(1)对事不对人(2)预防重于治疗(3)注重合作而非命令(4)正向的导引:尽你所能支持好的行为;以身作则教导好的行为;说出已有进步的情形:经由系统化的增强来塑造行为;提到行为之后的结果:强调好行为和坏行为的逻辑后果;给予鼓励性的激励;(5)随时指导(6)表扬优良表现9.了解与研究学生应注意的问题答:(1)全面性:a.研究对象是全班学生;b.研究的是学生的各个方面;c.不仅要了解、研究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了解、研究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不仅要了解、研究学生个人的情况,还要了解、研究学生之间、学生与班级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2)经常性:a.了解与研究学生应保持连贯性;b.了解与研究学生应保持持续性;(3)及时性:a.尽快对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和分析;b.对掌握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4)联系性:a.将个别学生的情况放在学校以及班集体中加以研究和考察;b.将学生放在他们的家庭中进行考察:c.将外因影响的诸因素和内因(学生主体的思想和主观努力)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10.了解与研究学生过程中应克服的认知偏见答:(1)第一印象(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以偏概全,或因一个缺点弥盖了整个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3)推理定势::班主任没有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凭一般的经验、少量而不很可靠的信息和一些表面现象加以逻辑推理,造成判断错误;(4)态度定势:班主任在工作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头脑中已有的固定模式,会对学生形成不自觉的较为肯定的看法,并以此作出不同的结论(用习惯评价)11.班干部的选拔应注意的问题答:(1)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全员管理);(2)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班干部轮换制)12.如何培养班干部答:(一)加强对班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和工作水平让班干部明确:(1)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2)班干部应具备的素质(3)班干部的基本职责(4)班干部工作的基本方法(5)如何处理好几种人际关系(6)如何处理当干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7)如何对待挫折(二)放手大胆地让班干部开展工作,班主任当好班干部的顾问和坚强后盾(三)对班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13.确定班级目标应遵循的原则答:(1)方向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中心性原则(4)渐进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14.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应注意的问题答:(1)计划的目的性(2)计划的整体性(3)计划的现实性(4)计划的具体性(5)计划的层次性(6)计划的灵活性(7)计划的群众性15.班主任学期常规管理工作内容答:(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指导落实学生个人学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