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与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出口,企业积极参与出口,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企业频频遭受国外企业的反倾销立案调查,给国内企业和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极大的障碍和压力,反倾销以成为中国企业目前难以逾越同时又必须逾越的一道障碍。
那么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着怎样一个现状呢?而我们又应如何应对这种状况,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强防范,以及对已被指控具有反倾销行为的企业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本文从倾销与反倾销概念出发,来界定怎样的行为才是倾销行为,对怎样的行为才被视为正当的反倾销行为。
文章论述说明了中国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现状、防范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加强我国出口企业的国外市场的竞争力立足于世界之林,加快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反倾销案已经成为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中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
中国目前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案最多的国家,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糖精和盐类的首次反倾销立案调查以来,中国企业就不断遭到国外企业甚至政府行为的反倾销案立案调查。
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
上个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30. 5起,比80年代年平均增加24起。
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到目前,反倾销指控的国家涉及到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等六大洲的32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遭受反倾销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
反倾销指控集中在五矿、化工、轻纺、土畜等产业,涉及到工农业产品4000多种。
中国企业遭受的立案调查和中国企业的出口总额是极其不成比例的,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提到反倾销当然也就离不开倾销这个话题。
下面我就讲一下什么是倾销:1994年的关贸总协定第6条规定,如果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外一国商业渠道,该产品被认为是倾销。
倾销主要分为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两大类:(1)商品倾销:A、持续性倾销:或称为国际价格歧视,是国内垄断者通过在国内市场(通过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加强隔离)上的卖价高于国际市场(必须面对外国生产者的竞争),使总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持续倾向。
浅析对华反倾销现象
浅析对华反倾销现象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舞台上,对华反倾销现象日益凸显,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反倾销措施原本是国际贸易中为维护公平竞争而设立的一种手段,但近年来却被一些国家过度使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困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反倾销。
简单来说,反倾销是指进口国针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当进口商品的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并且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者威胁时,进口国就可以发起反倾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征收反倾销税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对华反倾销现象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让一些国家感到了压力。
他们担心中国的产品会抢占本国市场份额,影响本国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反倾销手段来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业。
贸易不平衡也是导致对华反倾销的一个因素。
在一些国家看来,中国对其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贸易现象。
然而,这种观点往往忽视了全球产业链分工和各国经济结构的差异。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优势是基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劳动力成本和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而贸易顺差的产生也与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和需求结构有关。
另外,一些国家的政治因素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某些政客为了迎合国内特定利益集团的诉求,或者为了在选举中获得支持,将对华贸易问题政治化,通过推动对华反倾销来展示其所谓的“强硬立场”。
对华反倾销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反倾销措施会直接导致其产品出口受阻,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
一些企业可能因此面临生存困境,甚至倒闭,从而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从产业层面来看,反倾销可能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导致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受到牵连。
此外,频繁的反倾销调查也会损害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不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稳定、互利的贸易关系。
浅析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
浅析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反倾销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呢?本文将从企业合规意识、产品质量管理、国际市场拓展和相关部门支持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起健全的合规意识。
反倾销措施是国际上保护贸易秩序的手段之一,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不得通过倾销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只有通过自身合规经营,企业才能避免被他国反倾销措施的打击,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企业应该重视产品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面对反倾销措施时,高品质的产品往往能更好地脱颖而出,避免受到贸易伙伴的打压。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产品质量管理的投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此外,企业还应该主动拓展国际市场。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应只关注国内市场,而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分散风险,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拓展国际市场,企业可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受到反倾销措施的影响。
同时,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相关部门在应对反倾销措施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关注企业所面临的反倾销调查情况,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参与反倾销谈判等方式,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权益保障。
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调整,帮助企业规避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面对反倾销措施,我国企业应该树立合规意识,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主动拓展国际市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规避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政策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政策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一、反倾销政策的定义和作用反倾销政策是指针对进口商品进行的补偿性措施,用以维护国内产业的利益和市场秩序。
所谓倾销,是指向一国出口商品时,以低于其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进而破坏进口国市场秩序、伤害进口国产业。
反倾销政策原本是一个对策,旨在保护本国产业。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角度来看,反倾销政策的主要作用有:1、刺激国内产业发展。
因为反倾销税对倾销品有效,减少了进口商品的市场份额,造就新兴产业的机会,支持出口商业,为本国就业提供了保障。
2、保护消费者权益。
倾销品可破坏均衡的市场情况,阻碍消费者享有多样性选择。
3、维护市场秩序。
倾销品人为地操纵市场价格,威胁了市场经济的正义性和竞争力。
二、反倾销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对反倾销政策有多重利用。
一些国家通过将反倾销税作为对外逆差的制衡手段。
进口国使用反倾销税调整取得的价值,以及用倾销税促进国内产业发展的愿望。
一些国家则借助反倾销税的威力赢得更公平的贸易条件,促使出口国改变造成逆差的倾销性行为。
反倾销政策在国际贸易中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一方面,反倾销措施的使用有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产生。
另一方面,倾销的实际影响也要考虑到,如会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进口国即便不采取打击型的政策,它们也会受到损失。
三、反倾销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大型的出口国家,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出口过程中,中国企业也会遭遇一些打击型的反倾销政策。
最严重的案例就是美国缘故改变计量方式,把钢材及铝料视作国家安全产业,启动钢铝关税。
反倾销政策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被打压的中国出口企业需要承担额外的经济成本,包括支付税款和进行调整生产线,其次,打压似乎不会因为打击企业而终止,而是有治标不治本的趋势,最后,打击中国出口企业的带有不公平性,阻碍了中国走往平等互利同胞之路,推迟了全球贸易大环境的公正性建设。
综合来看,中国政府过去对反倾销税屡次表示强烈反对。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情况越来越严峻。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全球近4,000起反倾销案件中,涉及中国的就超过1,000起,成为全球最高。
这些案件多集中在钢铁、太阳能电池板、电子产品等行业,对企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反倾销的定义及原因、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反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品到另一国,被后者认为价格过低或价格补贴过多,威胁到本国同类商品的正常销售,因而采取一定措施保护本国企业的措施。
反倾销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征收反倾销税、执行最低限价等。
反倾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在某些行业,国际市场上的一些主要生产国家通过出口商品估值低廉的方式,占领市场份额,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此外,一些进口国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也会采取反倾销政策,以减轻本国就业和产业的压力。
对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大量的反倾销调查导致中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反倾销税,这对企业的生产、出口和投资带来了严重影响。
例如,美国2018年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开展反倾销行动,导致至少30家中国企业被制裁。
这些贸易壁垒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出口额造成冲击,也对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税收收入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为应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和完善了反倾销工作。
政府设立了反倾销调查组,实施反倾销调查,申诉机制等,并加强了监管力度。
其次,支持企业加强自身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政策。
此外,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的贸易通道,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扩宽出口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反倾销是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面对反倾销的主动防范、有理应对和有效促进,是一个需要逐步完善的任务。
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和统筹协调,推进多边贸易政策,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市场,以减少贸易壁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策略
反倾销可能导致中国企业被迫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以适应更 严格的国际竞争环境。
03
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策略
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产品质量
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产 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品牌形象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提 升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和 知名度。
多元化市场布局
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特 定市场的依赖,分散出口 风险。
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传递国 内外市场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
,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
组织应对
在反倾销调查期间,组织企业积极 应诉,提供法律援助和协调相关事 宜。
行业自律
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约束企业行 为,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行业整体 利益。
市场多元化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降 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促进内需
在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实现内外市 场的良性互动。
04
国际合作与法律应对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通过参与国际经贸组织、国际会议和论坛等,加强与各国的 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减少对 华反倾销的贸易摩擦。
加强对外贸企业和涉外律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国际贸易法律和反倾销规则的 认识和理解,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
培养反倾销专业人才
建立反倾销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设立反倾销专业课程、组织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反倾销专业人才, 为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提供人才支持。
加强反倾销实践经验的积累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从反倾销到反垄断--中国企业面临新的出口壁垒
垄断是商品经济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 9世纪末 , 在 自由 竞争的经济体制下 , 自由放任的市场 竞争 中产 生了竞争的异化 物—— 市场垄断 , 西方各 国面临着 周期性 的经济危机 , 人们认
【 摘要 】近年来 , 随着中国出 口贸 易的持续 高速增长 , 越来
越 多 的 国 家 开 始频 繁 对 中国 的 出 口实 施 限 制 措 施 , 在 国外 对 我
国出1 : / 产 品反 倾 销 数 量 不 断增 加 的 情 况 下 , 其他 形 式 贸 易壁 垒
也 层 出不 穷 。2 0 0 5年 首 次 出现 了针 对 我 国企 业 的 反 垄 断 诉讼 ,
【 关 键 词 】反 倾销
反 垄断 贸 易壁 垒
当前 世界经 济正处于复 苏阶 段 ,尽管仍存在着油价攀高 、 美 元汇率波动 、 通 货膨胀 以及全球 恐怖活动 威胁等 问题 , 但由
于美 国经 济复 苏所起 的带动作用 , 欧元 区经 济的改 善以及亚洲
倾 销走过的道路 类似 , 反垄断诉讼成为未来贸 易摩擦和 争端的
识到市场调 控的不足 , 由此 , 主张政府 干预经 济以纠正市 场缺 陷的“ 凯恩斯主义 ” 应运而 生。在这种理论指导下 , 产生了现代
超越美国 , 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 易国。虽然这 一超越具有积极 的象征性 意义 ,但结构 和利润分配 方面的软 肋决定 了中国离 “ 贸 易强 国” 还有相 当的差距 。在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的同时 , 我
意 义上 第一 部 竞争 法 ,即 1 8 9 0年 美 国的 《 谢 尔 曼法 》 ( T h e S h e r ma n A c t ) ,以后各国都逐渐开始制定和颁布 自己的反垄断 法。反垄断法是规范市场行为 、 维护竞争秩 序的基本法 , 在市场 经济国家享有崇高地位。
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双反”调查
《税法》期末作业院系:商学院班级:10级工商管理姓名:刘晓菲学号:101524012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日益增多的“双反”调查何为“双反”调查?当进口产品以倾销价格或在接受出口国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低价进入国内市场,并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的情况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成员方使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恢复正常的进口秩序和公平的贸易环境,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利益。
通常我们所说的“双反”调查,是指对来自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双反”调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WTO相关协定和国内法。
其中,WTO相关协定主要包括《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第16条、《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反倾销协定》)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等。
我国国内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配套的部门规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配套的部门规章。
自2004年加拿大首次对我烧烤架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以来,截至2012年11月,我已先后遭受“双反”调查37起,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4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其中,美国自2006年11月以来对我发起“双反”调查共23起,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仅2009年美国就对我发起10起“双反”调查。
由于频繁遭受“双反”调查,唤醒了国内产业的法律意识,加深了其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了解,在受到倾销或补贴的进口产品严重冲击,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开始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欧美等国对中国产品密集地进行“双反”调查,引发出一个我们目前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双反”?中国产品需不需要进行技术提升?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提升竞争力?虽然当务之急是将正在进行的“双反”调查对中国企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中国企业反倾销原因及对策
中国企业反倾销原因及对策近年,根据WTO统计,2015年其成员共发起反倾销案件233起,中国涉案75起,占全球的32%,是全球第一涉案大国。
是以,面对国外对中国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我国企业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我国对外贸易体系呈有利增长趋势。
网:m根据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战略的现状和总体特征,了解中国企业被反倾销的原因,从而提出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提高中国企业反倾销能力,增强中国企业的自信心,大大减少中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件中应诉率、胜诉率低的问题;从而减少经损失,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促进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中国企业反倾销现状及原因(一)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及其分析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外贸出口,成为中国出口的障碍,而且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这一问题将长期严峻地突显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
知己知彼,认真分析中国屡遭外国反倾销的原因有利于中国出口的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就内外多方面的因素来分析一下我国面临严峻反倾销现状背后的一些主导原因。
1.外部因素(1)贸易保护: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逐渐呈下滑趋势,各国直接投资率不断下降。
反倾销规则使得反倾销与世界经济变化紧密相连,世界经济低谷的时候,各国往往会青睐于选择反倾销作为贸易壁垒。
(2)歧视问题:一些发达国家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替代国”方法计算倾销幅度,而这种方法是极为不公平且带有歧视性的。
(3)因素: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他们不希望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中国不断变强,便试图在经济上压制中国经济发展,同时利用反倾销也可以打击中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减少本国经济以及社会对中国的依赖,限制中国可能在其国家所获得的政治筹码。
2.内部因素(1)中国企业反倾销意识不足:我国企业出口商品时缺少对于出口市场的深入调研,制定的国际营销战略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2)中国企业不积极应诉: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中,无人应诉的情况比比皆是,导致对方不战而胜。
美国反倾销制度与我国企业应对策略
终裁定的倾销税率与初期裁定税率有出入, 预 做出最终裁定( 对于特别复杂的案件可延长 9 O 天) 。商务部进行复查时将考察反倾销命令发 布后历年实际倾销幅度及反倾销命令发布前
2行政复 审 、
() 3商务部发 出问卷。美国商务部原则上 交的押金将随之调整。
应对所有已知的涉案出1商或生产商进行问 2 1 卷调查。但如果涉案者过多, 则可采用有效统
3反 、 规避措施。 规避 ” “ 是指出口商或生产
价格: 第三, 构成价格, 此种确定方式是在 19 国或第三 国组装: 94 二是改头换面 , 原产品的 对 4美国国际贸易法院。 、 国际贸易法院原名 年修改以后的反倾销法将其纳入到法律中以 外观、 形态加以改变 ; 三是易地重来 , 到第三 为海关法院, 放 设在纽约 。美国 国际贸易法院负
裁 决是否有足够证据支持 、 或有否违法行为进 果。 商务部实地核查 的内容一般为走访涉案生 命令 , 否会 继续或再次对产业造成 实质性损 是 行审查和裁 决, 不重新 调查有 关反倾 销事实。 旧名为“ 关与 专利上诉 法院 ” 由 3 海 , ~5位法
产单位及 出 1公 司并查看财 务记录 、生产 记 害 , 2 1 并依此来 决定是否撤销反倾销命 令或废止 中止调查协议。
() 1年度行政复审。反倾销命令或中止调 后的进 口量及其他相关价 格、 成本 、 、 市场 经济
计方法 , 或对 占出 口国涉案产 品最大量的生产 查协 议生效后, 美国商务部将 自 第二年起每年 因素等, 看倾销情况及对 产业损害是否继 续存
() 8商务部发布反倾销命令。商务部将于 类出 1商或生产商实行个别倾销税率。 2
实本国相关产业受到了损害 如果委员会初步 反倾 销命令 , 并通知美 国海关对涉案产 品征 收 年后 , 商务部及 国际贸 易委员会 将进行“ 日落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也在世界各地愈发强烈。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体之一,欧盟一直以来对反倾销采取了严格的姿态。
中国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因此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变化对中国的外贸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2.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特点和变化2.1 反倾销措施的定义和目的反倾销是指在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被另一个国家的生产者诉讼其销售价格过低,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无法正常竞争时,另一国家政府对这些产品征收额外的关税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护本国工业的行为。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目的是保护欧盟本国产业免受中国廉价产品的冲击,维护欧盟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欧盟反倾销措施的特点包括:严格的程序要求、反倾销关税、价格承诺等。
2.2 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逐年增加。
在2008年至2016年期间,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从81起增加到了165起。
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重要性在2017年进一步凸显。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广泛的反倾销调查改革计划,旨在使其反倾销工具更加现代化和适应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需求。
2.3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情况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方式包括反倾销调查、反倾销税的征收以及价格承诺等。
反倾销调查是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第一步,欧盟委员会会根据投诉或自发性调查的情况决定是否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如果经过反倾销调查后,欧盟判定中国产品确实存在倾销行为,将会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欧盟的规定,反倾销税最长可以征收5年,但如果出口商许诺改变其出口行为,可以缩短征收时间。
除了反倾销税之外,欧盟还可以对中国出口商进行价格承诺。
价格承诺是指出口商承诺将其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避免受到反倾销税的征收。
中国反倾销成功案例
中国反倾销成功案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也频频面临着来自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救济措施。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反倾销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树立了典范。
以下将就中国反倾销成功案例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钢铁行业在面对国际市场反倾销调查时展现出了强大的抵抗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钢铁产品频频成为国际市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面临着来自多个国家的贸易救济措施。
中国政府和钢铁企业通过积极应对,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提出反驳意见、参与调查、加强国际合作等,成功化解了多起贸易摩擦,维护了中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其次,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在反倾销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太阳能光伏产品是中国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然而,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频遭反倾销调查。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积极的反制措施,包括提出反驳意见、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产品结构等,成功化解了多起贸易摩擦,保障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另外,中国化工行业也在反倾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化工产品也频遭反倾销调查。
中国政府和企业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产品结构、提出反驳意见等方式,成功化解了多起贸易摩擦,保障了中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总的来看,中国在反倾销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案例,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凝聚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中国政府积极制定政策,加强国际合作,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应对,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信在未来,中国在反倾销方面将会取得更多的成功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赢得更大的话语权,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贸易保护主义也加强了。
在此背景下,国际上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是一项贸易救济手段,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受到外国进口产品的冲击而出现的,其目的是通过征收关税或出口税等措施,防止外国进口产品对国内企业产生不公平竞争影响。
然而,反倾销措施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一、反倾销措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反倾销措施是国际贸易救济中的一种措施,针对的是外国商品倾销在中国市场上的行为。
该措施的主要措施是对售出商品征收反倾销税,以引导和遏制进口流量。
这种税是依据商品估值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的,税率根据各国的制度和比例规定而不同。
它主要通过对进口国市场中倾销产品征收关税来保护进口国的产业安全和产业利益,既保护了本国产业的正当权益,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反倾销措施旨在保护国内产业的正当权益,减轻由于倾销导致的经济损失。
当外国公司以低于原生产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将产生“倾销”的情况。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是为了追溯产品的来源、成本等信息,核实倾销前期的售价构成要素,并确定是否在中国市场存在倾销价格和损害。
一旦反倾销措施得到批准,就可以通过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的方式保护中国企业。
二、反倾销措施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影响反倾销措施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凭证的压缩:由于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外国进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侵入性被限制,这就导致市场凭证的供应受到了限制,进而对中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产生了影响,增加了企业的压力。
2. 成本的上升: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会导致进口产品的关税增加,对进口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会带来贸易成本的上升,从而给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困难。
3. 竞争的加剧:受到反倾销措施影响,有些企业可能会减少或停止向中国市场出口产品,这会导致中国企业的产品供应减少,竞争日趋激烈。
三、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在面对反倾销措施时,中国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缓解压力和减少影响:1. 税收调整:企业应该在校正倾销行为的前提下,要求政府对反倾销措施的税收比例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降低限制对企业的影响。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概述反倾销是指一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国出口商品的贸易行为,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近年来,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本文将探讨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情况近五年来,中国面临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这些调查和案件主要涉及钢铁、太阳能产业、化工品和纺织品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钢铁行业中国钢铁行业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者和出口国之一。
然而,由于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中国的钢铁行业在近年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限制了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
太阳能产业太阳能产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面临严重反倾销调查的领域之一。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组件加征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出口。
这对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化工品中国的化工品行业也面临了一些反倾销案件。
近年来,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某些化工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但近年来也面临着反倾销调查。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中国的应对措施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并维护贸易利益。
1. 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产业提高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反倾销挑战。
2. 调整贸易结构中国政府推动结构调整,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开拓力度。
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可以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降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自贸协定,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以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少了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量:因为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会
提高中国相关产品的成本,同时增加进口国的反倾销税,从而导致
出口量的下降。
2. 平均售价下降:因为出口国在反倾销调查中通常要求中国的
相关企业给出更低的报价,以证明中国企业未倾销。
这导致中国企
业在出口销售时相对降价。
3. 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由于反倾销措施会提高进口国市场
的价格,企业的竞争力会因为价格的提高而降低。
4. 对相关行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挑战:由于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中国的汇率变动和其他因素,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可能下降。
这
可能使企业减少投资在研发和技术上。
综上所述,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负面的,
尤其是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最终利润和国内的经济增长。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减少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会导致中
国出口商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降低,由此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减缓或减少,并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2. 增加企业成本: 为了避免反倾销措施对商品的影响,中国企
业需要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增加生产成本。
此外,由于反倾
销调查的成本增加,企业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应对这些
措施,这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方面,中国政府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与欧盟开展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在反倾销调查期间,中
国可以与欧盟当局开展对话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争端升级。
2.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研发创新、提高产品品质、优化整个供应链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以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
3. 利用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可以利用自由贸易协定(FTA)等
贸易协定中包含的规定和条款,以保护和增加对欧盟市场的出口。
同时,中国还可以推动在欧盟和其他地区签署更多的FTA,以减少
或避免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反倾销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什么是反倾销(一)倾销的定义: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或地区市场的行为。
(二)反倾销的定义: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低制措施。
1、反倾销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2、反倾销成立的条件: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按照倾销的定义,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就会被认为存在倾销。
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差额被称为倾销幅度。
所以,确定倾销必须经过三个步骤:确定出口价格;确定正常价格;对出口价格和正常价格进行比较。
(三)反倾销所产生的背景:早在16、17世纪时,英国已经开始用这种方式去击垮外国同类产业的竞争对手,从而达到了占领国际市场并最终赚取巨额垄断的目的。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倾销一词开始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都在对外贸易中采取了倾销的手段来获取暴利。
按照销售商以低于同类商品正常价格这一标准来看待倾销,倾销首先作为一种国内销售行为并由来已久,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行为;按照销售商以低于同类商品正常价格这一标准来看待倾销,倾销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国际贸易行为方式。
二、中国所遭受的反倾销现状(一)遭受反倾销诉讼的频率高。
1979年中国出口糖精及盐类首次遭受欧共体反倾销以来,中国出口产品一直频繁遭受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目前国外对中国反倾销立案已近500起,居世界各国之首。
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频率越来越高。
(二)遭受反倾销的出口商品范围广。
不仅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智利、秘鲁、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印度、韩国等也对我国发起了反倾销诉讼,涉案产品包括五矿、化工、轻纺、机电、农产品等4500多种。
中国钢铁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钢铁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中国钢铁遭到反倾销调查的背景中国钢铁遭到反倾销调查的背景主要是由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出口量大、价格竞争激烈等原因,引发了国际市场的贸易争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出口量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使得国际钢铁市场面临严重的压力。
针对中国钢铁的倾销行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对中国钢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以维护本国钢铁产业的利益和市场秩序。
中国钢铁遭到的反倾销调查多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他们认为中国钢铁产量过大、价格低廉对本国市场造成了冲击,导致本国钢铁企业难以生存。
这些国家纷纷对中国钢铁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国钢铁产品的进口。
这不仅给中国钢铁出口带来严重困扰,也给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
中国钢铁遭到反倾销调查背后反映出国际贸易环境的严峻形势,中国钢铁产业在全球市场上面临着空前的艰难局面。
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钢铁行业必须加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反倾销调查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反倾销调查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反倾销调查会导致中国钢铁出口在目标市场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出口业务。
中国钢铁行业依赖出口市场的发展,一旦受到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将对企业的出口销售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反倾销调查可能导致中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价格竞争压力。
如果中国钢铁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的调查结果认定为倾销产品,将面临对应的关税和限制措施,提高了中国钢铁产品的成本,使得价格竞争力受到挑战。
反倾销调查也会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钢铁行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中国钢铁行业需要对反倾销调查保持警惕,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反倾销调查的原因1. 中国钢铁生产量过剩:近年来,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严重,导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量大幅增加。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及体制原因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及体制原因【摘要】国外对华反倾销日益增多,滥用反倾销措施成为严重问题。
滥用现状主要表现为虚构证据、不合理计量方法等手段。
原因包括保护国内产业、政治因素等。
体制原因在于国际反倾销规则存在漏洞,使得国外滥用反倾销成为可能。
中国面对挑战需加强国际合作、完善贸易体制,维护自身权益。
结论应加强合作防范滥用,完善国际贸易体制,维护权益,促进公平贸易。
【关键词】反倾销措施、国外对华反倾销、滥用行为、体制原因、国际合作、国际贸易体制、中国权益、国际规则、挑战与应对、国际贸易合作、维护权益。
1. 引言1.1 反倾销措施的背景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措施是一种常见的贸易救济手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在增加。
为了维护本国产业和市场,防止不公平贸易行为对本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各国纷纷采取反倾销措施来应对。
反倾销措施主要是指某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倾销产品的损害,对倾销产品征收关税或其他限制措施的行为。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通常需要经过调查程序,确定倾销行为是否存在,并对倾销产品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
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正当竞争的影响,维护市场秩序。
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可能会滥用反倾销措施,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而非真正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
这种滥用反倾销措施的行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争议话题,并对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1.2 国外对华反倾销行为的增加国外对华反倾销行为的增加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各国经济竞争的加剧,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逐渐增加。
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反倾销目标国之一,各种反倾销措施频繁出台,使得中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国外对华反倾销行为的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受中国产品冲击,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手段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对中国发起过度的反倾销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国反倾销法与竞争法之融合反倾销属于贸易制度内对不公平贸易行为所采取的救济制度,其意图在于消除外国进口商对国内市场的人为扭曲,它与竞争法之目的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差别,但竞争政策之目的在于保护国内市场的竞争性结构,而反倾销制度在内的贸易救济制度则在于保护国内产业不至于受到不公平进口或其他伤害性进口的损害。
因此,在实施反倾销税时,对进口定价行为所适用之标准,与竞争法对价格之考虑标准显然不同。
其结果为,依照贸易法规所采取之若干行动,会导致将外国厂商合理竞争排除在市场之外,而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减少。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进程,有关反倾销法和竞争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融合问题,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在地区性贸易协定中反倾销法与竞争法的融合问题已经提到了日程上来,而这种趋势与美国反倾销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近几年地区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些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中的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实施反倾销法,被认为是同建立这些自由贸易区的宗旨相悖。
当一个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劳动力和投资都可以自由流动的时候,反倾销法就成为了一件多余的事情。
而同时,反倾销法所针对的那些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完全可以在这些区域内通过传统的竞争法来进行调整。
同样的问题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生过程中也体现出来了。
鉴于美国在北美贸易区内的主导地位,如何处理反倾销法与竞争法的关系问题将会对美国反倾销法的发展带来本质性的改变。
早在美国同加拿大就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展开谈判时,加拿大政府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在自由贸易区内废止反倾销法和反补贴法,由竞争法取而代之。
但是,这一努力最终没有获得成功。
作为一种妥协,美国同意建立一个两国专家组,由其负责审查两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随后加拿大和墨西哥又建议在自由贸易区内取消包括反倾销法在内的贸易法规,由于美国的坚持,这一建议依然没有付诸实施。
但是,美、加、墨三国建立了有关补贴和反补贴税、倾销和反倾销税以及竞争法和贸易法关系的三个工作组,其中负责处理竞争法和贸易法关系的工作组一直在进行会晤,从事协调工作。
之所以会在自由贸易区内频繁地出现以竞争法代替反倾销法的做法和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反倾销法本身的缺陷使自由贸易区内各个国家不希望用这种法律制度来“自相残杀”,更重要的方面则是在于反倾销法和竞争法之间有相互融合的现实可能性。
如果说反倾销法和竞争法之间的融合有实现可能的话,对于这种趋势的分析首先要立足于对两种法律制度之间差异的研究,因为之所以产生所谓的融合问题,就在于二者之间是有差异的,没有这种差异,就不存在融合的问题。
因此,我们对美国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分析也首先从这个角度开始。
一、美国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差异毋庸臵疑,美国反倾销法和竞争法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首先就表现在保护对象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对于竞争法而言,自由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系对于竞争活动至关重要。
因此,美国法院在处理反托拉斯法案件时一再强调,反托拉斯法体系保护“竞争”而非“竞争者”。
因此,只要是在自由竞争的体系下,如果某个厂商丧失其市场占有率,甚至被淘汰出市场竞争,由于原因是其他厂商的竞争,因此属于自由竞争的正常结果,因此,取得竞争胜利的厂商自然不会受到法律惩罚。
与之相反,作为反倾销法的重要要件之一就是当国内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或是受到了实质损害的威胁,或是实质阻碍了国内相关幼稚产业的建立,那么从事倾销行为的外国生产商以及国内的相关进口商将会受到征收反倾销税的制裁。
显然,反倾销的保护对象是国内产业,而他们的身份恰恰就是以国内市场内的竞争者而存在的。
透过这种保护对象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法律制度在理念上的分歧,而正是这种分歧导致了这两种法律制度的根本区别。
对于反倾销法而言,其目的在于对于国内产业在面临国外竞争时提供保护。
它所考虑的是进口产品是否影响了美国国内产业在美国和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只要美国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受到了损害,就要为其提供反倾销措施的保护。
因此,反倾销制度的实施结果,有时可能妨碍竞争或是阻止竞争,而不是鼓励竞争。
这就决定了反倾销法和竞争法鼓励竞争的目的截然不同。
对于竞争法而言,它所关注的并不是任何个别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是否受到伤害,相反而是整个竞争过程是否是在自由和开放的市场中进行。
因此其强调对于国内和国外的企业一视同仁,而不考虑国内产业在和国外竞争者竞争时的竞争力是否因为后者的存在而下降。
这就决定了反倾销法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使用的时候,其结果可能是被用作保护主义的工具,而与鼓励竞争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反倾销法和竞争法在法律实施标准方面也有差异。
其实,对于反倾销法和竞争法来说,受到关注最多的,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就是反倾销法和竞争法在损害和定价判定方面的不同标准。
首先,有关损害的标准。
对于美国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损害标准而言,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损害的定义问题。
尽管美国反倾销法对导致损害的因素做出了列举性规定,但是反倾销法最终将损害定义为“无关紧要的,非实质性的和不重要的伤害”。
至于竞争法对损害的定义则要严格得多:《谢尔曼法》要求损害要造成对贸易的不合理的限制,《克莱顿法》的第3节和第7节的规定要求损害要造成竞争的实质性的降低,或是在贸易过程中有建立垄断的危险。
其二,是因果关系问题。
反倾销法只是仅仅要求倾销导致了损害,至于是否是主要的原因则并不追究。
而对于竞争法来说,损害的成立标准显然要严格的多:首先,要显示由于某企业的行为导致了不合理的对贸易的限制,或是导致了竞争程度实质性的降低;同时,损害的产生是由这种违反托拉斯法的行为导致的,或是至少是造成损害的实质原因。
有关定价的确定标准问题。
美国反倾销法要求倾销成立的判定标准是受诉产品的美国价格和外国市场上的正常价值或是第三国价格之间的比较。
在进行比较时,即使是两个价格均达到了盈利水平,依然可以被判定为倾销。
更为重要的是,在有关低于成本销售问题时,使用的并不是商业上有意义的边际成本,而是平均总成本。
美国商务部在反倾销案件中的这种做法,产生了严重的问题。
因为,在企业决策是否进行某一项目时,所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售价是否能够高于产品的可变成本,只要达到了这一要求,企业就可以获利,这是企业经营行为中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然而,美国商务部在使用成本方法计算反倾销受诉产品的正常价值时,却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均计算在内,将二者之和的总成本作为成本计算的标准。
这显然违反了商业决策中的惯例。
在商业决策中,企业决定是否进行下一笔交易,在计算是否能够盈利时,考虑的是边际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关系,因为固定成本已经“沉淀”在企业的会计账目之中,进行下一笔交易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会对决策产生任何的影响。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指出,对于在平均总成本以下进行经营即使是对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里的企业也是正常的。
而这些公司也没有因为在美国国内市场上进行低于成本的倾销行为而受到任何制裁。
与国外公司受到反倾销税的处罚相比,美国公司明显地获得了一种不公平的、不应获得的保护待遇,而对外国公司则显然是一种歧视。
而在有关竞争法的规定中,所使用的价格标准是边际成本或是平均可变成本。
并且,证明低于成本销售的存在只是反托拉斯法的要件之一,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证明低于成本销售的被告无法弥补他由此产生的亏损。
由此可见,在损害和价格成立标准方面,美国竞争法的要求均比反倾销法要严格得多。
考虑到反倾销法的目的是为美国国内产业提供保护,其立场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偏向性——保护的是本国的厂商,制裁的是外国的出口商,使用有利于判定外国产品倾销成立的宽松标准就可以理解了。
相反,竞争法所要保护的是公平竞争,而不是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方,所以力求公平公正,其成立标准必然要更加严格和合理。
如果我们再考虑到反倾销法的实施过程,与竞争法相比,是一种行政裁决行为,而竞争法则含有更多的司法色彩,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美国反倾销法和竞争法回合的手段和趋势正是由于反倾销法和竞争法存在着上述差异,对于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融合就存在着一个方向性问题:是以反倾销法为基础来修订竞争法,还是以竞争法为蓝本融合反倾销法。
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做出了两种不同的努力。
在国际层面上,尽管反倾销法和竞争法有着诸多的不同,但是鉴于美国反倾销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看过多的保护主义色彩,所以,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过程中,力求在该自由贸易区内取消反倾销法的适用,从而使本国产品能够免受美国反倾销法的制裁。
同时,他们希望在自由贸易区内能够使用竞争法来调节那些原由反倾销法规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尽管这种努力最后没有成功,但是有关反倾销法的相关问题也引起了美国国内司法界的重视。
他们不断地做出努力,试图在现有的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基础上,找到能将反倾销法和反托拉斯法在自由贸易区相融合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实质就是以竞争法为中心来替代或是修改反倾销法。
美国律师协会反托拉斯法分部下属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行动组为了解决反倾销法和竞争法之间的融合问题,特别制定了一份名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竞争标准”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对于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两个具体的建议。
第一,以反托拉斯法取代反倾销法来规制有关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和垄断问题,并且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之间使用统一的法律标准。
由于取消了反倾销法的保护主义规定所带来的人为贸易障碍,这是一种最为符合自由贸易区理念的做法,从而能使各方获得相同的法律待遇,并且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三个成员国之间的价格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同时,报告也指出,这种做法将会减少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三个成员国之间的相互竞争导致的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将无能为力。
具体到美国,报告认为,根据《罗宾逊—帕特曼法》和《谢尔曼法》第2节所做出的有关掠夺性定价的案例可以起到替代反倾销法的作用。
但是,报告也指出,对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内的公平贸易而言,制定统一的法律标准并非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却能进一步达到统一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目的。
而对于非成员国的进口产品以及涉及到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的反倾销案件时,是否使用这种标准,则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继续保持反倾销法和竞争法共存的格局,但是却将竞争法中有关市场定义、掠夺性定价的概念、损害问题的规定等移植到反倾销法之中。
具体而言,就是提高反倾销法中的相关标准,把损害标准中的因果关系以及损害标准等作为倾销成立的标准,这样,倾销就成为了损害的直接原因。
同时,还将救济方式限于实际损害的程度。
而有关低于成本定价的成立标准也是以竞争法为准。
除此之外,将竞争法中的市场概念应用到反倾销法之中,并要求反倾销法也要和竞争法一样考虑到有关“应对竞争”的抗辩以及对于下游产品用户利益的保护。
相比较而言,报告的第二种立法建议更有操作性,但是两种不同建议所体现出的理念是相同的,即通过将反托拉斯法的规定纳入反倾销法,使后者变得更为严谨和严格,从而能够在自由贸易区内避免反倾销法的保护主义做法为内部贸易带来额外的负担,并能够通过竞争法的规范调整自由贸易区内的正常贸易,同时还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