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合集下载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答案)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答案)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答案)【考点·归纳分类】一.(1)动身(2)起身(3)讲道义(4)表疑问(5)明白事理(6)仁爱.2略3、仁义。

先是请公输盘帮他杀人,然后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自相矛盾的话,从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道义上驳得公输盘哑口无言。

4.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

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5.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

公输盘果然中计 6、反对不义战争、能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坚守正义、善于说理(能言善辩)、机智等(三)1、《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2、使......坚韧奋起,有所作为被举用,被选拔在外面,指国外这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3、B4、法家拂士敌国外患5、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6、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7、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

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示例:①我认为"逆境能成才"是对的,孟子曰:"困于心衡虑于而合作."就是说人经历磨难,必须经历一番苦心焦虑,才能奋起有作为.因此,人处在逆境中,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奋斗的精神,就能够身处逆境求生存,发展,如苏轼.②"顺境也能成才",现在我们多数人是处在顺境当中,应树立"安乐求发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精神,不断进取,那么,即使我们是处在顺境,我们同样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如"比尔·盖茨"③我认为"逆境"和"顺境"是否成才,关键是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可以成才;"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因此,"逆境"和"顺境"都只是外界条件,关键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一个人主观有理想,有毅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处逆境或顺境都能求生存发展.如邓小平同志.)四1.这样;违背;了解;指在国内2.略3.“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或”生于忧患”.五、1、(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考点复习(一)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考点复习(一)

“用”,后句“以”解释为“因为” ; B 项前句“之”解释为“这件事” ,后句“之”解释为 “到”“往”; C 项前句“于”解释为“在” ,后甸“于”解释为“对” 。
知识小结
1.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 ,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 ,抵御)
公输盘诎(“诎”通“屈” ,折服)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御” 抵挡)
通‘‘欤”,语气词 (5)“乡?通“向” ,从前
2.
获得、得到 得
能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做 为
为了
通“欤”,语气词 与
给予
3.C( A .“过”,名词活用作动词, 犯过错。 B“. 得” 通“德”,名词用作动词, 感激…… 恩德。 D .“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心动)
予墨子起,再拜,日: “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
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l.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l)故患有所不辟也

解释: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解释: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解释: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艾,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之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之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正面认证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 “生于忧患”
道理论证:造就人才的外部(客观)因素——艰难困苦的磨炼 艰难困苦的磨炼 道理论证:造就人才的外部(客观)因素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对比 发于声,而后喻。 色,发于声,而后喻。 论证 道理论证:造就人才的内部(主观)因素——艰苦的思想斗争 道理论证:造就人才的内部(主观)因素 艰苦的思想斗争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由论述个人成才条件转入论述国家兴亡的条件 论述国家兴亡的条件。 由论述个人成才条件转入论述国家兴亡的条件。 反面认证 中心论点) 然后知生于忧患,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心论点) ” 死于安乐” “死于安乐
2.墨子如何说服公输盘的? 2.墨子如何说服公输盘的? 墨子如何说服公输盘的
首先,墨子先以假意求助设下圈套, 首先,墨子先以假意求助设下圈套, 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 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 然后,墨子又连用五个“不可谓” 然后,墨子又连用五个“不可谓”, 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 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 使其理屈词穷,无从辩驳。 使其理屈词穷,无从辩驳。 最后用一句“义不杀少而杀众” 最后用一句“义不杀少而杀众”揭示 出公输盘所标榜的“ 的欺骗性。 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1.墨子是如何止楚攻宋的? 1.墨子是如何止楚攻宋的? 墨子是如何止楚攻宋的

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在此店铺为您提供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17公输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yǐng敝舆yú 犀兕xī sì 鼋鼍yuán tuó
鲋fù鱼文梓zǐ ?pián 守圉yù
18《孟子》两章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quǎn亩傅说yuè 胶鬲gé 拂bì士
2.解释下面加点词。

(1)委而去之委:放弃。

去:离开。

(2)寡助之至至:极点。

19鱼我所欲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苟gǒu得 -箪dān食一豆羹gēng 蹴cù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苟:苟且。

(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

20《庄子》故事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uā chú 醴lǐ泉鸱chī
濠háo梁?tiáo鱼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惠子相梁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

这里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京城。

下载全文。

苏教版语文九下第五单元及《出师表》《茅屋》等 (1)

苏教版语文九下第五单元及《出师表》《茅屋》等 (1)
•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梦德,三国时期的政 治家、文学家。 • 《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元曲中的小令。作者张养 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家。
出 师 表
诸 葛 亮
是古代奏议的一种, 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自 己的请求、愿望或意见的 一种文书样式,也叫“奏 章”或“奏疏”。
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 的话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 下的 两 件事:
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还有吗?请你找找看: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三国故事歇后语补写: 东吴招亲—— 弄假成真
周瑜打黄盖—— 两相情愿
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三国故事歇后语补写: 刘备摔阿斗—— 收买人心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草船借箭—— 满载而归
• 导学案阅读理解答案: • 1.善:好。 狼:像狼一样。2.D • 3.(2)我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府中,发现他任用 人才,都能尽量发挥别人的本领。即使是小事, 也能尽到自己的责任。 • 4.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 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意 思对即可) • 5.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 贤远佞”来答即可。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 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 心胸宽广”来答即可。
㈢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 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发扬, 扩大。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善良 诚实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 形容词作动词,亲,亲近; 远,疏远。 攘除奸凶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奸邪凶恶 的人。 陟罚臧否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评论人物 好坏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 九下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 九下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下)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把握“三叠”式结构,体会其别致精美。

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三个段落。

“比美”中的“三问”“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进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善如流的魄力以及“战胜于朝廷”的辉煌。

文章“三叠”式结构的运用,彰显了整齐对称之美。

(2)理解类比说理、委婉讽谏的劝说艺术。

采用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邹忌是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蔽”进行类比的。

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故事复述邹忌从与徐公比美的日常小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他以自身经历,讽谏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终大治。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孰视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 2.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原意为:衣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原意为:脸,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3)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原意为:听到,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 3. 一词多义(1)朝:①朝.服衣冠2014____________②于是入朝.见威王F____________③皆朝.于齐 ____________(2)谓:①谓.其妻曰F____________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F____________③予谓.菊(《爱莲说》) ____________④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3)甚:①君美甚.F____________②王之蔽甚.矣F____________③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4)美: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F____________②吾妻之美.我者 ____________③才美.不外见(《马说》) ____________(5)下:①乃下.令F____________②受下.赏F____________(6)上:①受上.赏F ____________②上.书谏寡人者F____________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某某楼记》)____________④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____________纳F:___________谏:____________(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____________2014(3)而形貌昳丽..昳丽:__________(4)窥.镜窥:____________(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____________(6)徐公何能及.君也及F:___________(7)旦日..,客从外来旦日:__________(8)明日..徐公来明日:__________(9)又弗如远.甚远:____________(10)私.我也/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11)于是入朝见.威王见F:___________(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F:___________(13)皆.以美于徐公皆:____________(1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F:_________方F:___________(1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妇:__________左右:__________(16)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____________(17)王之蔽.甚矣蔽:____________(18)王曰:“善.。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整理课文中的一词多义,通过分析归纳一定的记忆方法。

2、能借助课文中学过的实词,读懂浅显的课外文言文。

二、教学步骤:(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在复习文言文时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也会有不同。

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

根据中考的要求,老师课前已经请同学们整理了五、六两册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那我们先来交流一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记忆的方法?2、交流学生整理的“一词多义”。

(实物投影)(二)大家在整理时是否发现,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动动脑,找些方法来记忆,那不就省许多力?今天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巧记一词多义。

1、教师以“信”为例,进行示范。

(幻灯片出示)(1)师:我们归纳出“信”在课文中主要有三种含义:①言语真实,不虚伪(本义)②信用③相信那我们怎么记住呢?可以造一句有意义的句子来记。

(2)出示“信”的例句:自古以来,“言语真实,不虚伪”是一种美德,所以做人要有“信用”,只有讲信用,别人才会“相信、信任”你。

(3)成语巩固:请说出下列成语中“信”的含义:①信口开河②信口雌黄③信手拈来④信以为真⑤背信弃义⑥言而无信(学生在解释时补出“随意”的含义)2、学生以“故”为例,进行练习。

(1)、归纳出“故”的几种含义:①缘故,原因(本义)②旧的③故意④所以(2)学生造句,实物投影学生的材料,分析评价。

(3)出示教师例句:因为两人是“老朋友”的“缘故”,“所以”碰在一起时,不需要“特意”找话题,也能谈得不亦乐乎。

(4)成语巩固:说出下列成语”故”的含义。

①一见如故②明知故犯③故弄玄虚④革故鼎新⑤欲擒故纵⑥非亲非故⑦平白无故⑧不经世故3、师:其实,除了刚才的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关键是同学们要开动脑筋。

出示例子:改编课文助记:齐师伐鲁,公将战。

曹刿不受故人阻。

朝入朝见庄公,曰:“战则请从。

”双方战于长勺。

齐一鼓时,刿故不鼓,俟齐三鼓时,鲁方一鼓。

(完整word)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学案

(完整word)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学案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结构、曹刿的军事思想。

复习重点、难点:1、掌握曹刿军事思想的体现。

2、文中的人物及详略的安排。

复习步骤:一、5分钟背诵可文。

二、5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四、5分钟检查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2、肉食者鄙。

3、又何间焉?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间:参与4、小惠未扁,扁: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

加:虚报。

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

虽:即使。

8、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9、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

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

伏:埋伏。

二)、翻译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是勇气。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五、熟悉课文内容(15分钟)一)、明确中心内容:(5)二)、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及结构(5)三)、检查有关问题。

(5)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公输》一、句读停顿1、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2、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3、宋无罪 / 而攻之二、字词解释1、通假字①“说”通“悦”,高兴(公输盘不说) ②“距”通“拒”抵挡(子墨子九距之)③“圉”通“御”,抵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④“诎”通“屈”,理屈(公输盘诎)2、一词多义①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代词,这类)子墨子闻之 /请说之 / 言之王 /(代词,代这件事)而欲窃之(代词,代它)愿借子杀之/九距之(代词,代他)荆之地 / 宋之地 / 江汉之鱼鳖鼋鼍 / 攻城之机变 /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子之意 / 臣之弟子(助词,的)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子之所以距(主谓之间,不译)②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宋无罪而攻之 / 知而不争 / 争而不得(表转折)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表转折,一说表承接)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修饰,一说承接)③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给,替)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制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给)(制造)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当作,作为)为与此同类 / 必为有窃疾矣 / 此为何若人 /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是)夫子何命焉为(“焉为”合用,表疑问语气)④以:将以攻宋(拿,用)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以为,认为)以牒为械(把,用)吾知所以距子矣 / 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连用,用来……的方法)⑤于:起于鲁(从)而至于郢(到)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 今有人于此(在)胡不见我于王(向)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然而)⑦说:公输盘不说(通“悦”)请说之(解说)⑧见:见公输盘(会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子墨子见王(拜见)于是见公输盘(召见)⑨争: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争夺)知而不争(劝谏)⑩类:不可谓知类(事理)为与此同类(类别)三、古今异义1、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用来……的方法(古);表结果的因果关系连词(今)。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17课《公输》——重点一、文学常识1.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2.本文选自《墨子·公输》。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二、字形字音械(xiè)公输盘(bān)荆国(jīng)麋鹿(mí)见我于王(xiàn)敝舆(bì yú)犀兕(xī sì)鼋鼍(yuán tuó)雉兔(zhì)鲋鱼(fù)牒(dié)守圉(yù)禽滑厘(gǔ)文梓(zǐ)长(zhàng)木三、文言词语1、夫子何命(吩咐,见教)2、焉为(表疑问语气)3、为(替,给)楚造云梯之械4、将以(用来)攻宋5、子(夫子,即先生、老师)墨子闻之6、起(出发、动身)于(从)鲁7、北方有侮(欺侮)臣(秦汉以前一般人称呼自己时的谦称)者,愿借子(您,对男子的尊称)杀之8、公输般不说(通“悦”,高兴)9、请(相当于“愿”,“请允许我”)献(奉送)十金10、吾义(坚持正义)固(坚决)不杀人11、请说(解释)之12、不可谓智(聪明)13、不可谓仁(对人亲善、友爱)14、不可谓忠(忠诚)15、争而不得(获得,即达到目的)16、不可谓强(坚强)17、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知,知道、懂得)18、公输盘服(佩服、信服)19、然(但是),胡(为什么)不已(停止)乎20、吾既已(已经)言之王矣21、胡不见(引见)我于王22、舍其文轩(装饰华美的车。

文,彩饰;轩,有篷的车)23、邻有敝舆(破车。

敝,破旧;舆,车厢)24、邻有短褐(粗布衣服)25、舍其粱肉(好饭好菜)26、此为何若(怎样的)人27、此犹(好像)文轩之与(同,跟)敝舆也28、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麋鹿满之29、无雉(野鸡)兔鲋鱼(像鲫鱼的一种小鱼)者也30、宋无长(剩余,多余)木31、臣以(认为)王吏之攻宋也32、虽然(虽是这样),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攻下,夺取)宋33、子墨子解(卸下)带为(当作)城34、以牒(木片)为械35、九(指多次)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36、子墨子九距(通“拒”,抵抗)之37、子墨子之守圉(通“御”,抵挡)有余38、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39、吾知所以(用什么……方法)距之矣40、楚王问其故(原因)41、公输子之意(心意,想法)4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矣43、虽杀臣,不能绝(尽)也四、本文虚词用法或意思1、之:云梯之械、荆(宋)之地、攻城之机变、公输班之攻械尽、墨子之守御有余、守圉之器、公输子之意、臣之弟子—的。

部编版9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复习

部编版9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复习

第17课屈原(节选)一、文学文本常识二、写作背景年的一部历史剧,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1942《屈原》是郭沫若写于要。

表演。

舞台说明,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语言应简洁扼剧本台词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适合舞台情、动作、上下场等。

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舞台说明,是2)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1剧本的语言:(剧本的组成: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说明组成。

剧之本。

话剧剧本: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是演员4.应,从而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3()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2()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

1戏剧的特点:(哑剧。

传统剧、童话剧等;按结构规模和容量大小分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戏剧按反映的矛盾性质和表现手法分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和编演年代分历史剧、现代剧、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剧本,3.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等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言而流放至江南又遭上官大夫谗,被召回,楚顷襄王时;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被放逐于汉北,)尚等人谗害jìn (遭靳,但受贵族排挤,选用贤能,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大夫。

楚怀王时ǘ)l 曾做过左徒、三闾(,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初三下第五单元总复习

初三下第五单元总复习

请说之
解说
胡不已乎
停止
已 吾既已言之王矣 已经
一词多义
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见 于是见公输盘 召见
见公输盘 见到,会见 虽 虽然 虽然如此
虽杀臣 即使
虚词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给 夫子何命焉为? 语气词
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制造
子墨子解带为城。作为 必为有窃疾矣。是
虚词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助词,的。
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4句)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 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句):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 ~3句):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 利”。 第三层(4句):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 和”。 第二部分(5 ~9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 “战必胜”。
2、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 成。
理清思路
1.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

(1~12) (13~16)
(17~22)
墨子劝阻公 输盘。
墨子劝 阻楚王。
墨子以实际行 动劝阻 楚王取消攻宋 计划。
合作探讨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 学习,讨论下列问题:
读第1段,思考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 域: 限制。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凭,靠。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固国:巩固国防。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威:震摄。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 之:动词,到。至,极点。 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 畔,通“叛”,背叛。 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之:他,代词。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顺,归顺,服从。
上页 返回 下页
解释加红色的字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资料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资料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课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课内文言文复习 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课内文言文复习 新人教版 教案

课内文言文教学目标1.复习了解先秦诸子生活的时代以及作品、思想主张。

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2、了解课内文言文升中考试的要求和题型,有针对性地复习掌握本单元的名句警句,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准确翻译句子。

3、具备一定的课内知识的联想、延伸、拓展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掌握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

掌握准确翻译句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古文中蕴涵的思想家的思想精髓,得到一定的启示,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

诵读名句警句,诵读归纳的方法要点,加深印象。

2、梳理法和成果展示法。

重点实词和虚词,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并将成果加以展示。

3、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印发练习卷,要求学生1、整理本单元的先秦思想家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人的生活时代、学术派别、作品、思想主张等,完成表格。

2、名句填空。

3、整理本单元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二、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先秦诸子有哪一些吗?(师生一起)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

对!他们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各有各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有的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有的辅佐诸侯,直接参与当朝政治活动;有的设坛授徒,传经讲学;形成了历史上特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先秦诸子散文是古代典籍中璀璨的明珠,也是文学艺苑里明艳的奇葩。

熟读先秦诸子散文,可以开阔视野,修炼品性,提高文学修养,还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本单元的课文。

三、开列本单元的课文篇目:——《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论语》十九则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论语》十九则为必考篇目。

四、背诵名句1、以填空形式复习名句,要求理解名句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略)2、何谓名句:能表达作者思想、观念的句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17、《公输》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墨子》现在通常指出就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录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现存篇。

墨子,名,是春秋战国之际学派创始人,主张“”“”等,文字通俗朴实,明快流畅;论述中善于取譬,由远而近,逻辑性强,对后世辩论文的发展,存有积极主动影响。

二、重点词句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公输盘()至于郢()公输盘不说()文梓()犀兕().....见到()我于王敝舆()禽滑()厘短()木守圉().....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始于鲁:愿意借子杀死之:知类:叩头:......胡:已:见:寇:公输盘不说:.子墨子九距之:子墨子死守圉有余:公输盘诎:...3、翻译下列句子③胡不已乎?④胡不见踪影我于王?⑤此为何若人?⑥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⑦九设攻城之机变:⑧虽杀臣,不能绝也:三、课文重点1、墨子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2、墨子劝说楚国攻取宋国可分成哪三个步骤,试用直观的语言予以归纳。

3、墨子止楚攻宋与否单靠坚硬精妙的言辞?4、评价墨子:18、《孟子》两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是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字,邹人,时期思想家、政治家。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人以“”并说,他也被称呼为“”。

政治上主张“法先王”,明确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其文气势丰沛,感情洋溢着,逻辑严格,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1①夫子何命焉为?②宋何罪之有?恳请至少写下三句孟子的名言:二、重点词句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米粟()畎()亩傅说()胶鬲()拂()乱拂()士......2、表述以下加点词的含义人和:三里之城:郭:池:兵革:.......委而回去之:委:回去:域民:亲戚:古义:.....今义:畔之:多助之至:舜发于:傅说举于:....大任:磁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锇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拂:乱:动心忍性:..........曾益:恒过:衡于虑:衡:而后并作:exile色:..........发于声:而后喻:喻:入:......出来:法家拂士:拂:敌国:3、翻译句子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④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⑤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⑦人恒过,然后能够改为,关在心,衡于虑,而后并作,exile色,厚腻声,而后喻: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重点句口诀: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②域民,,。

9下第五单元课文言文复习

9下第五单元课文言文复习
. 4. 5. 6. 7. 8.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是亦不可以已乎?
9下18-22文言文句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 然后能改;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 皆以美于徐公 5、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17、《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句子翻译: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2.宋何罪之有?3.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4.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5.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文意理解:1.阅读选文(开头至“公输盘服”)(1)墨子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推论,使公输盘折服的?(请从文中摘录出有关的字词回答)智、仁、忠、强、义。

(2)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请写出两点。

反对不义战争、能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坚守正义、善于说理(能言善辩)、机智等。

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

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陈规)3.墨子诱导楚王亲口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目的是想让楚王陷入什么样的境地?这表现了墨子怎样的性格特点?境地:自相矛盾,进退两难。

性格特点: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4.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⑴不想放弃攻打宋国⑵心虚,想恐吓墨子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 )民不以.( )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句子翻译: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文意理解:1.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

说明:答对两种即可得满分。

2. 本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与《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蕴含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是什么?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相同之处:两句话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启示只要围绕人心向背来谈。

说明:每问1分,符合题意即可。

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②③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动.(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句子翻译: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意理解:1.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生于忧患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死于安乐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优患而死于安乐也。

3.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9、《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宫室之美为.( )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句子翻译: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文意理解1.文段中的“鱼”和“熊掌”分别比喻什么?作者用这个比喻要说明什么?“鱼”比喻_______生_________________;“熊掌”比喻_________义______________;作者要证明____在“生”与“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义。

2.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

(不超过20字)略(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3.《礼记·檀弓》中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其中“不食嗟来之食”与文中哪句话意思相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答“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也可)20《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惠子相.( )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 )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 )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 )..( )不饮。

于是..( )不食,非醴泉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句子翻译: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志向高洁“鸱”,把“腐鼠”比作功名利禄,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句子翻译: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文意理解: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也可以一同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