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际机场临空产业发展2013.4.16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思路作者:刁红利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17期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师生教与学的平台建构研究”(Y201224997)资助。
作者简介:刁红利(1990-),女,河南商丘人,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临空经济、航空物流。
摘要: 20世纪后半叶,全球航空运输正在成为继海运、河运、铁路、公路之后的“第五冲击波”。
而依托大型机场,在机场周边集聚航空偏好型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我国为数不多发展比较成熟的临空经济区之一,在临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国内机场发展临空经济的先行者,但它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各层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向着国际空港城的目标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临空经济;首都机场;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9031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分析本着依托首都国际机场,将机场建成国际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国际航空枢纽为目标,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同步打造临空经济区:空港型工业园区——多业态产业园区——国际空港城。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大致可以把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1993-2002)、发展壮大期(2002-2011)、世界级空港城。
第一阶段(1993-2002):依托带动,渐近融入。
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大力发展空港口岸经济。
这一阶段机场第二次扩建,客、货运力明显提升,以机场为驱动力,发展主导产业。
提出“以外引外,以大引大”的招商策略,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成功吸引了松下通讯、村田电子、华普、空中客车等世界知名企业。
到2000年底,工业区累计入区企业700家,投产企业52家,其中国际著名跨国公司26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
2002年,实现产值130亿元,出口创汇50亿元,税收4.2亿元。
北京新航城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
□ 郭 图1 临空经济区空间布局模式枢纽机场航空运输服务;全价值链配套航空与临空高科技制造;综合保税物流服务;航空相关研发与培训总部经济与全球性战略资源商贸服务;世界文化创意与高端休闲娱乐服务都市生活配套服务枢纽机场自生产业典型临空经济产业世界城市战略产业都市生态配套服务产业 领域重点方向表1 北京新航城产业发展方向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综观荷兰史基辅、韩国仁川、迪拜国际中心等全球知名航空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具有国家战略高度的、统一完整的综合性发展规划是推动航空城发展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2北京新航城发展规划北京新航城发展规划依据我国临空经济区(航空城)的规划体系要求,结合新机场及区域的特点,以综合性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引,对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和交通体系等专项规划展开研究。
2.1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北京新航城本质特点的体现,也是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在发展规划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北京新航城的定位研究中,详细分析了世界航空城的典型案例,剖析了新航城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担当的角色,总结出新航城在未来发展中应承担的角色:不仅是世界交通枢纽,更是以拥有科学有序的产业体系、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及中西结合的时尚氛围为特色的,世界科技、信息、资本、人才、物流的枢纽,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门户和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为此,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新航城的定位为“世界枢纽、中国门户、区域引擎、生态新城”。
这种宏大的战略定位承载着国家的战略意图。
新航城的建设发展将对“首都经济圈”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促进区域经济、城镇化、社会事业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2产业发展新航城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解决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
“发展什么”重点解决产业体系、产业定位、产业发展类型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产业体系的构建是重中之重。
新航城产业发展规划须充分依托枢纽机场,重点发展临空产业,并结合国家战略及区域自身特点,发展国家和区域战略导入的特色产业,从而构建既能体现国际化、高端化特点,又有鲜明的临空指向性和区域特色的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
首都机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发展
首都机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发展21世纪,机场将会驱动就业,驱动城市的发展,就好像高速铁路在20世纪、公路在19世纪和海港在18世纪的作用一样。
我们看看世界上的其他机场,比如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一开始是城市的一个机场,后来建成了机场的城市。
从各国的实践上来看,通常的情形是依托机场,特别是国际性的枢纽型机场所特有的要素集聚功能,各种世界性的经济发展资源向机场及其周边地区汇集,使得机场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合,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进而形成特定的区域。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一个“临空经济区”作为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十二五”期间,规划明确了将着力构建“五大机场群”,让机场群对接“临空经济带”,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因此临空经济区将成为首都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地区,也将成为未来拉动顺义新城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一、首都机场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ICAO:ZBAA,IATA:PEK),简称首都机场或北京机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北京联外主要的国际机场,并且是目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方向,地理位置处在顺义区,不过由朝阳区管辖。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两条4E级跑道、一条4F级跑道,以及旅客、货物处理设施。
是中国国内仅有的两座拥有三条跑道的国际机场之一。
2021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取代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成为亚洲按飞机起降架次计算最为繁忙的机场。
2021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成为亚洲第二(仅次于东京羽田国际机场),全球排名第9位。
2021年,机场全球排名升至第8位,未来将会超越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且排名将有望升至第5位。
2021年,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7393、7170、4096万人次,首都机场客运能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二。
至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步入世界十大机场行列。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布局研究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布局研究北京新机场建设对于完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新机场建设,北京提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打造新航城,培育促进首都及整个首都经济圈发展新的战略增长极。
本文从分析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功能定位入手,研究了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考虑、范围划定的原则、功能布局等,以期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提供参考。
一、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012年12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北京新机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北京新机场从前期论证阶段转入全面实施阶段。
北京新机场定位为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总体目标规划建设。
根据预测,2020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飞机起降量40万架次。
北京新机场建设为国家重点工程,是首都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对推动北京南北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首都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提出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研究发展航空客货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制造与维修、航空金融、航空旅游、航空物流和依托航空运输的高附加值产品制造业,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
同时提出,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加快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临空产业集聚区。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
临空经济是民航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性作用发挥的体现和载体,发展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很多地方依托航空运输要素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发展策略。
围绕新机场建设,北京提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打造新航城,培育促进北京地区特别是城市南部地区发展的新战略增长极。
中国城市发展机场(临空)经济现状
中国城市发展机场(临空)经济现状1.中国临空经济正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引擎。
中国临空经济从目前来说,顺义区是走在临空经济的前沿,更多的城市还处在一个很初步的阶段,本次讨论中,为什么选择中国八大代表性的机场城市,因为很多城市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八个城市当中他的小区域,也就是机场所在的小区域跟城市大区域两者的比较。
所以选择了两个指标的比较。
第一机场所在地区与城市的GDP 增长率的比较,看看这两个区域是怎么样的。
第二机场所在地区GDP 占整个城市GDP比重的历史比较。
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机场周边地区在吸引经济空间的优质资源要素这块作用是怎么样的。
八个城市第一就是北京顺义,他的增长率始终在北京增长率之上,GDP从2001年4%增长到2004年5%。
再看一下青岛,所在的地区是城阳区,他的增长速度也比青岛市的GDP增长速度快。
厦门湖里区GDP增长也非常快。
再看一下广州花都区,可以看出来增长的比重也是比较快的。
深圳机场所在的宝安区增长的速率,GDP从2002年13%,增长到23%。
重庆江北机场所在渝北区所占的GDP的比重。
纵观八个城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机场所在的小区域在吸引经济空间的经济要素的时候,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我们做一个数值的比较,这八个区域比整个城市增长率要快的部分做了一个平均增长快的比例是8%左右。
所以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机场周边地区确实是投资的热点,也是整个经济空间当中优质的经济要素愿意投资的重要的区域。
2.临空经济产生的五大效应。
临空经济在中国正产生五大效应。
第一,空港枢纽功能的完善效应,需要更多的保障效应支撑机场的发展,比如机场航空公司有一些产业,愿意布局在机场外面,机场内布局一些跟航空运输关联跟紧密的企业。
所以机场周边地区建设临空经济区能够更好支撑经济本身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机场与机场周边地区,临空经济区是一个互动。
所以航空产业链条将会从机场内逐渐向机场外延伸。
第二,区域产业的高级化演进效应。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临空经济,顾名思义,是以航空运输为核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
它不仅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借鉴和建议。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临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的临空经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系统梳理临空经济的概念和特征,明确临空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方向。
通过案例分析,详细剖析国际上临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包括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借鉴和建议。
本文还将展望临空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我国临空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我国临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临空经济的概念及其在全球的发展概述临空经济,也被称为航空城经济或空港经济,是一种依托大型机场的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等特定经济区域,发展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周边地区所形成的高端产业经济发展形态。
这种经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机场作为交通枢纽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在机场周边地区快速聚集和流动。
在全球范围内,临空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大型机场逐渐成为全球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临空经济也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临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迅猛发展的特点。
北京临空经济区(以下简称“临空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京津冀地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临空区以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航空交通等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一批工业集群。
在北京市“开门红”政策的推动下,临空区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临空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空间广阔,具备开展创新创业的良好条件,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本文将从临空区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加快临空区的经济发展,探索如何发挥临空区的优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临空经济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研究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提出针对临空区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临空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分析临空区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临空经济区的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分析,理清临空区的产业结构现状,为进一步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 研究临空区的发展战略:综合多方面因素,如临空区的产业结构、区位条件、政策环境等,探讨如何加快临空区的发展步伐,实现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3. 制定临空区的发展规划:结合临空区的区位特点和产业结构,制定适合临空区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加快实现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4. 提出建议与对策:针对临空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符合临空区的实际情况的具体建议和对策,为临空区的发展提供支持引导。
三、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掌握临空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方向,为临空区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研究可为其他城市(区域)发展提供借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文献法、统计法、SWOT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政策环境、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制定适合临空区发展的策略和方针。
临空经济助推产业升级产城融合
临空经济助推产业升级产城融合作者:陈汝宁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36期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工业化与城镇化二者必须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才能产生互动效应,才能有效避免两者不同步所造成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只有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辨证关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将会将产业园区和城镇社区融合为一体,推动经济发展主体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的多元化方向上发展,促进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城市活力。
研究如何打造产生产业集群衍生及吸聚效应,在这里我们需要进一步来探讨一个新的话题-----关于临空产业的话题。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特殊规律,大部分认为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应以机场运输服务业、物流产业、临空型高科技制造业、航空制造业、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会展业、客户服务中心(呼叫中心)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
一、临空产业包括哪些内容?(1)航空核心产业(即临空指向性最强的产业):是直接利用机场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等资源开展生产活动的产业。
包括航空运输业、航空物流快递业、机场服务业。
其中机场服务业包括航空食品业、航空器维修业、航油航材总部和航空培训业等。
这些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紧密依赖于空港。
(2)航空关联产业:第一类是依赖于航空运输、产品具有临空区位偏好的高时效性、高附加值的产业,主要有高新技术制造业、轻型产品制造业、现代农业等。
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通常由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品制造业等构成。
第二类是知识、信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比如总部经济、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
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的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研究
是 国际门户机场临空经 济区的高级发展模 式 , 也是后工业化发 展 阶段具有典型 意义 的城 市发展新模式 。『 l 1 于 临空经济 区的 区域经济效 应研究 , 曹允春 ( 2 0 0 6 ) 通过对 中国八个 主要城市机 场所 在地 区 的 G D P和城市 G D P增 长 情况 以及 机场 所在 地 区 G D P占整个 城市 G D P比重 的历史情况进 行分析 ,得 出临空经 济 区正发展 成为 区域经 济引擎 的结论 , 并指 出临空产业链将成 为全球产业链 的主导 环节 ; 李非 ( 2 0 1 2 ) 在对国 内前 1 5 家大型
借助航空运输 的巨大 空间辐射能力, 以航空公司产业链和机场 产业链为纽带, 依托本地产业优势, 打造独 特的临空产业 集群 。 临 空经 济研 究 综述 关于 临空经 济形成机理研 究 , 曹允春 ( 2 0 0 9 ) 借 助新 经济地理学 依 托机 场资 源发展 的临 空经济 是一种 新兴 的高端 区域 经 E模 型分析临空经济产生机理 ,认为 临空 经济发生和发展 济发 展模式 。国外对 临空经济 问题关 注始于 1 9 5 9年在 爱尔兰 的 E 起点在机场 ,以及 由于正 反馈的 自我强化 机制, 临空经济活动 香农 国际航空港 成立 的 自由贸易 区 , 该 贸易区利用外 资发展 出 有 围绕 机场发 展而逐 步加 强趋势 ; [ 8 1 孙 波 ( 2 0 0 6 ) 认 为 临空经济 口加 工工业 。 1 9 6 5年 , 美 国学者 Mc k i n l e y C o n w a y首次提出 了临
建设世界 城市 背景下 的首都 临空经济 区发展研 究
陈 宇 , 杨 征
( 中国人 民大 学, 北京 1 0 0 8 7 2 )
航空港临近区域发展分析与借鉴——临空产业是临空经济的内核
航空港临近区域发展分析与借鉴——临空产业是临空经济的内核朱斐然【摘要】As a new economic developing model, airport economy is widely accepted and known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general rul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lities and particularities the airport economy has,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problemsof Chinese airport economic zones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airport zon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offer som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irport zones.%临空经济作为一种近年来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和认识,临空经济区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本文从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规律出发,讨论了临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所具有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了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国际航空港周边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航空港近邻区域的综合规划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以寻求解决临空发展问题的办法。
【期刊名称】《中州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29)001【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临空经济区;临空产业;产业聚集【作者】朱斐然【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在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配置备受关注的今天,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对北京城市的影响研究
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对北京城市的影响研究[摘要]在梳理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发展现状,从推动首都产业结构升级、构建城南经济增长极、缩小南北差距、增加就业机会、加快空港城市一体化等方面,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对北京城市的影响。
[关键词]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域经济影响1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从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以及对区域空间重构三个方面来考量。
1.1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阶段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直接影响临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阶段、产业类型、产业效率等等。
从机场与区域的关系的演变过程来看,在临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机场与区域是两个独立发展的个体,二者在经济方面的互动比较弱,这个阶段的临空产业主要是航空指向的产业;随着航空网络的不断扩大,临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迅猛发展,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加强;临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国际会展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临空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1.2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区域内平均水平。
临空经济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先进性,能够通过吸引周边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形成增长极,支配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临空产业自我增强后通过扩散效应,将技术、知识、信息等以乘数加速向区域扩散,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1.3临空经济对区域空间重构效应机场在空间结构中表现为“点”模式,航空枢纽+周边的交通干线构成“轴带”模式。
在“点-轴带”的空间结构中,临空经济产业沿着交通干线组织或扩散,一方面人口和产业向交通干线附近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促使轴带区域形成区位、投资的优势;另一方面,沿着交通干线布局产业,可以使航空枢纽所在的区域与轴带区域保持紧密的联系。
我国临空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临空产业发展趋势我国临空产业发展趋势引言临空产业是指基于机场、航空公司、航空维修等航空资源,以及配套的航空物流、航空金融等相关产业链条所形成的产业集群。
临空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效应、高就业率等特点,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和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临空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我国临空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1. 航空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航空运输成本的降低,航空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民航旅客吞吐量已超过10亿人次,且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航空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我国临空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 航空物流市场的迅猛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消费者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航空物流市场迎来了迅猛增长的机遇。
据统计,2019年我国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了10.3万吨,同比增长14.2%。
航空物流市场的迅猛增长为临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航空金融市场的崛起航空金融是指以航空产业为主的金融服务业,包括航空租赁、航空保险、航空投资等。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航空金融市场也逐渐崛起。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航空租赁规模已达到1.77万架次,位居全球第一。
航空金融市场的崛起为临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
二、政策引导1. 制定完善临空产业政策为了加快推动我国临空产业的发展,政府将加大对临空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完善临空产业政策。
其中包括加大对临空产业投融资的支持力度,降低相关税费负担,促进临空产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等措施。
政策引导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临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2.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是临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将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首都机场的平衡发展
优化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的接驳,提 高旅客出行效率。
建设快速通道
建设连接机场与市区的快速通道,缩短旅客到达 机场的时间。
提升停车设施
增加停车位数量,提高停车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提升旅客停车体验。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推广绿色能源,减少机场 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首都机场积极拓展航空货运业务,吸引多样化的货物种类和来源,促进航空物 流产业的发展。
安全与服务质量
安全监管
首都机场严格遵守安全监管规定,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航空安全万无 一失。
服务质量评价
首都机场注重服务质量提升,通过旅客满意度调查和投诉处理机制,不断改进服 务流程和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03
首都机场的平衡 发展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录
• 首都机场概述 • 首都机场的运营状况 • 首都机场的平衡发展策略 • 首都机场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首都机场未来展望
01
首都机场概述
地理位置
01
位于北京市中心以北约28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02
连接多条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 通线路,方便旅客快速进出机场 。
05
首都机场未来展望
航空市场发展趋势
航空市场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航空市场将继续保 持增长态势。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崛起
低成本航空公司凭借其高效的经营模式和较低的成本结构,逐渐成 为航空市场的重要力量。
航空联盟与合作
航空联盟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与资源共享,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生态保护
加强机场周边生态环境的 保护,降低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
打造临空经济区 建设世界空港城
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实现新起点上的新跨越——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顺义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12月13日)张延昆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北京市顺义区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过去五年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区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区域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全面改善、社会建设创新推进、人民群众充分受益的五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和举办重大活动的现实考验,区委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胜利完成了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续写了顺义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奥运花博重大活动精彩圆满,带动发展的效应充分释放。
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和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是我区有史以来承办的最为重大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和大型展会。
区委紧抓历史机遇,举全区之力,实现了奥运水上项目好评如潮、花博盛会空前成功。
重大活动带动了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一大批辐射带动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相继落户,T3航站楼、白马路、滨河左右堤路等重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区域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全面提升,绿色国际港的影响力和受知度显著增强,顺义向建设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绿色宜居的重点新城迈出了坚实步伐。
——临空经济区建设实现新跨越,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坚持以临空经济区建设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区域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201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80.6亿元,2006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26.8%和29.8%,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4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以临空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先导、多产业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5.4:55.4:39.2调整为2011年的2.5:42:55.5;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北京现代第三工厂、北京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中航工业北京航空产业园、民生银行总部基地等相继入区;经济功能区示范带动效应强劲,实现税收占到全区的55%;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并完成机场口岸平移,政策平台优势日益显现,高端要素加速聚集,顺义外向型经济发展迈入新的里程。
探析北京市临空经济发展战略
探析北京市临空经济发展战略探析北京市临空经济发展战略首都国际机场作为国内最为忙碌和现代化的航空港,在临空经济建立方面也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经历,本文在对l临空经济的内涵剖析的根底上,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剖析了北京市建立临空经济的经历和缺乏,以期为推进我国其他地域推进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开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临空经济的内涵传统地,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节点,主要起到了运送旅客的作用,但随着机场范围的扩展,客货运量的大幅增长以及航线网络在全球的扩展,机场开端逐步对周边地域的土天时用形式产生影响,并且随着集聚效应、扩散效应机理的加强,周边区域的经济构造、产业构造随之改动,从而演化成一个临空经济高度集中的区域。
这种特有的经济形态,我们称之为“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经济形态,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开展的重生力气。
目前,关于“临空经济”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定义,普通以为,临空经济是依托大型机场,特别是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直接效劳于航空运输业以及相关产业或具有明显的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积聚,并在空港周边所构成的区域经济形态。
临空经济的构成有三大条件:一是空港自身,也就是所谓中心机场的客流量和货流量到达一定水平,这个地域才干构成临空经济;二是机场周边的城市以及经济到达一定开展水平之后,临空经济才干构成;三是空港四周有一批可以提供相关配套的企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规范,分开这个条件也就难以构成临空经济。
随着机场范围的扩展,特别是大型机场所特有的集聚效应,使得经济空间的资源要素逐步向机场周边地域停止集中,协同开展的目的使得机场同周边区域互相浸透,经济地域空间进一步交融,逐步构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进而构成了临空经济区。
围际上,依照空间构造通常将机场周边划分为四大区域:空港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地域和外围辐射区。
二、北京市临空经济开展现状及问题北京市临空经济中心区主要包括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中心的空港区以及空港区外围的腹地域,包括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林河工业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国门商务区、新国际展览中心和四周的顺义区五个乡镇(即天竺镇、后沙峪镇、南法信镇、仁和镇和李桥镇)在内的近邻空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顺义临空产业发展情况从90年代初到现在,顺义区临空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萌芽阶段。
1992年,顺义提出了‚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大力发展空港口岸经济‛的思路。
第二个阶段——成长阶段。
2000年,顺义区‚十五‛规划提出了‚空港国际化、全区空港化、发展融合化‛的运行机制。
第三个阶段——发展阶段。
2003年,顺义区提出了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顺义临空经济区逐步形成了以首都机场为核心,天竺综合保税区、空港开发区、林河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国门商务区六大功能区的紧凑布局,聚集航空类企业超过300家、世界500强企业30余家以及民航六大集团,初步呈现出以航空业及相关企业总部为主体、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加速聚集的临空产业体系。
据估算,临空经济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占顺义区经济总量的70%,创造财政收入占其总财政收入的85%。
顺义临空经济空间范围主要包括核心区和拓展区。
顺义临空经济核心区:一是空港运营区:首都机场运营区;二是紧邻空港区指的是空港区外围距机场5公里的区域,包括空港工业园区、林河工业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国门商务区、国际会展中心以及五个乡镇(即天竺镇、后沙浴镇、南法信镇、仁和镇和李桥镇)在内的紧邻空港区的两个圈层。
顺义临空经济的拓展区主要指距离机场5-15公里的圈层范围,如下图所示,该区域主要包括顺义区北石槽镇、赵全营镇、牛栏山镇、高丽营镇、马坡镇、北小营镇、南彩镇、李遂镇、杨镇、北务镇、木林镇和大孙各庄镇。
(一)产业园区发展情况1、天竺综合保税区园区简介:天竺综保区2008年获得国务院批复,2009年通过国家部委验收实现封关运作,2010年口岸操作区启动运营实现区港一体化。
天竺综保区是在有机整合原天竺出口加工区和原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基础上设立的。
总体规划面积5.944平方公里,从地域上划分为南北两区。
天竺综保区按照功能划分为口岸操作区和保税功能区两大区,并依照‚统一规划、整体围网、分区管理、分期建设‛的总体原则,分两期进行规划建设。
天竺综保区北区规划面积3.218平方公里,包括口岸操作区、保税功能一区及保税功能二区。
口岸操作区及保税功能一区用地约2.318平方公里。
保税功能二区用地约0.9平方公里。
天竺综保区南区规划面积2.726平方公里,包括保税功能三区,区内建有两个卡口,围网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
保税区具有口岸、贸易、展示、物流、加工、维修、研发等主要功能,可以开展以下9项业务: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七大产业,即率先发展现代物流,着力发展国际贸易,优化发展保税加工,鼓励发展保税研发,引导发展检测维修,加快发展保税展览,创新发展特色金融。
一区主要发展口岸物流和保税物流;二区重点发展机务维修,以及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特色金融、展览展示等相关的综合性服务业;三区重点发展航空指向性强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新产业。
经济指标:2011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93.5亿美元,实现各种税收348.4亿元,入区企业从最初的44家增至126家,区内运营企业达到300多家,企业资产总计206.5亿元,营业收入182.1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贸易、物流等服务业占到90%,实现了从加工制造业向生产服务业的转变。
天竺综保区进出口总值占北京各口岸进出口总值的4/5强,进出口增速在全国各综合保税区中名列第一。
其中,药品、航空器材进出口规模分别占全国总量的一成和近两成,形成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项目引进: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在成立之初原有44家企业(原出口加工区企业37家,原保税物流中心企业7家)的基础上,新引进德国默克雪兰诺公司、巴西航空飞机技术服务公司、瑞威国际酒业、国药前景口腔、三菱商事、工银金融租赁、建信金融租赁、民生金融租赁、中航国际租赁、恒嘉盈国际融资租赁、机科发展等46家企业入区。
区内企业总数达到90家,注册资本约40亿元,投资总额约100亿元。
未来,天竺综保区将实施‚七五一‛发展战略,即通过打造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保税研发、检测维修、保税展览、特色金融七大产业着力建造国际采购分拨中心、航空器材及IT产品保税维修中心、公共检测实验中心、保税展览展示交易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五个中心。
探索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建设,加速向空港型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升级。
重点项目:一是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
由天竺综保区管委会与歌华集团合作建设,包括国际文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文化贸易企业集聚中心、国际文化仓储物流中心3个功能区。
总投资超过50亿元,用地260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
2013年年底将完成建筑主体施工,全部工程预计在2015年完成并开始正常运营,预计年营业额将超过500亿元。
其发展定位是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的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文化贸易口岸、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培养区和亚洲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和北京市对外文化贸易工作领域的创新区和试验田。
中心将在天竺综合保税区内以园中园的形式进行建设,为国际、国内文化生产、传输、贸易机构提供专属保税服务。
实现区内企业自由文化贸易,国内文化产品、原材料进口退税,国外文化产品进区也将享受到免证、保税、交易免税的待遇。
目前,已有近30家国际文创产业知名企业提出入驻文化保税区,行业涉及艺术品拍卖、影视制作、软件设计、中高端文化产品展示等多个领域,国际化的文化服务平台已初具规模。
二是首都机场航空货运基地。
首都机场航空货运基地总占地面积5062亩(约340万平方米),项目一期总投资已达40亿元,建有航空货运站、快件中心、进出口货物海关监管区、保税物流中心、首都机场海关、检验检疫在内的综合办公配套和航港物流园等六大功能区。
作为首都机场航空货运区主要的开发商和运营商的航港发展有限公司,由首都机场集团和世界知名的工业地产巨头普洛斯共同出资成立,旨在通过强强联合打造世界一流的东北亚航空货运中心。
2、国门商务区成立于2006年,国门商务区总体规划面积19.65平方公里,可开发建设面积9.6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超过650万平米,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功能定位:以国际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特色国际商务、研发设计为核心;以吸引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为突破口;重点与航空服务、投资营销、研发设计等行业中的大型重点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建设成为国际信息交流与服务中心,众多高端服务业聚集的国际企业总部区。
按照产业和空间整体规划为五个功能区:航空商务办公区:可开发建设用地21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以航空公司总部和营运管理中心、会展商务及多功能酒店为核心功能,兼有商务办公服务、餐饮、娱乐、休闲及健身等服务功能。
机场服务办公区:可开发建设用地21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
主要功能为直接服务于机场的单位提供办公和经营空间,包括驻场机构用房、空港员工公寓、综合办公和公用设施等。
商业综合服务区:可开发建设用地12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
重点发展新型商业、常年专业展示交易、特色餐饮娱乐及体育健身等综合服务配套项目。
国际商务核心区:可开发建设用地30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
重点吸引国际或跨国集团总部办公,高档商务酒店及酒店式公寓,主要承担管理、资本运营及研发等总部职能的集团型企业。
航空产业配套区:可开发建设用地12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重点发展航空维修、检测、航空食品、保税物流和航空培训等航空配套服务产业。
主导产业:航空服务、总部商务、商务服务、高新技术、酒店公寓。
经济指标:2012年,商务区入区企业完成税收1.7亿元,同比增长78%。
实现区级一般预算收入7732万元,同比增长81%。
其中完税千万元企业有6家,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有12家。
共引进以开元城市基金管理公司、国开城市发展基金公司、国开创新资本有限公司、博纳德投资公司、北京华亨嘉辉投资中心为代表的金融类企业50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近43.4亿元,基金规模达807亿元重点项目:国门商务金融港、空港国际会议中心、临空国际展览展示交易中心、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国门紫金商务大厦、北京苏活、环宇商务科技园、翼之城。
一是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
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北京市政府联袂打造,占地面积近2500亩,由汇宝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园区拟吸引国内外地理空间信息企业100家以上,预计年产值达200亿元。
入驻企业将享受许多优惠条件,如企业用房每平方米价格为10000元,公寓用房每平方米价格只有8000元。
一期工程占地约1181亩,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总投资150亿元。
产业园已建成37栋高楼135万平方米,40余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
二期工程预计占地面积约1234亩,规划建设产业用房、商业金融设施、职工公寓、会议中心等。
二期工程将重点推进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设。
计划占地近7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9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集会议、展示、演出、酒店、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国际会议中心,可同时容纳4000人与会,是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大型高科技会展场所,将成为北京市地标性建筑。
二是新国展产业园项目。
200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正式落户顺义,2008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规划用地面积285公顷,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其中展馆地上使用面积20万平方米,室外展场15万平方米。
新国展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3月建设完成,总投资约26亿元人民币,展厅地上使用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新国展二期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182亩,规划建设面积约24万平方米,拟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8个室内展馆及15万平方米室外展场,还有垃圾站、综合楼、仓库等项目。
新国展三期规划预留总占地面积约1350.6亩,主要建设会展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写字楼、酒店、商业服务设施、参展商公寓等。
为促进会展产业发展,有利于会展产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产业集聚,围绕新国展建立新国展产业园。
产业园被划分为会展核心区和配套服务区两部分,其中核心区为新国展项目用地及其发展预留地,面积约270公顷,配套服务区面积为剩余的451公顷。
2012年意向签约展会28场,其中10万平米以上展会近10场。
截至2011年底,顺义国展产业园共入驻企业145家,其中重点企业近20家,共引进投资81亿元。
2011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广告会展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税金总额1.5亿元,同比增长32%。
3、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汽车生产基地成立于2003年,总体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为配套住宅小区)由整车发展区、零部件工业区、仓储物流区、总部功能区、航空产业园五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