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_以重庆市黄泥堡项目区为例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2008-05-28作者简介:田炯(1975-),男,江苏南京人,工程师。
・环境评价・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 ierarchy Proce ss in Eco -E fficiency Asse ssment田 炯1、2 王翠然2 陆根法1(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3);(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摘要 生态效率作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客观性的评价十分重要。
本文以无锡新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和苏州高新区3个园区为例,提出了生态效率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在很大限度上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
同时,对3个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的对比。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效率Abstract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assess eco -efficiency objectively ,which i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Taking three examples of eco -industry demonstration area in Wuxi new area ,eco -industry garden and new area in Suzhou ,A HP for eco -efficiency assessment is put forward ,which avoids subjectivity of establishing weight at the most degree.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of threes gardens is compared quantificationally.Key words Analytic H ierarchy Process Eco -E fficiency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2-31T08:57:43.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作者:袁继维[导读]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需要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东莞生态环境局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需要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起层次模型,为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提出有效的建议,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城市;生态环境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层次分析法最早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人T L Saaty提出的,当时就被广泛应用在对系统方案的评价过程中,该分析法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并且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解方案基本要素的方式对方案进行分层,对每一层分别进行评价,每一层都需要在上一层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比较,最终形成良好的计算要素,使相关权重以及评价准则能够形成最佳的评价方案,并且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最佳方案的推导工作。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研究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城市生态环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自然到社会,从经济发展到城市建设,都同城市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1年就提出了关于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对城市发展的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研究工作开始较晚,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工作,使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能够同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科学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式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土壤环境逐渐认识的深入,土壤环境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针对上述问题,有许多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价土壤环境。
其中,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系统工程的方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就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方面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作一简要的介绍,以促进土壤环境评价的深入研究。
一、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系统工程的方法,它具有灵活的分类和排序技术,可以将土壤环境的现状与环境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土壤环境进行评价。
在土壤环境评价中,首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土壤环境评价的主题,然后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合理设计地表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地表土壤环境各指标相对的重要性,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权重,最终评价土壤环境现状。
二、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优点1)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优点是,可以根据评价的实际需要进行指标的设置,并设置穷尽式的评价体系。
这可以有效地排除土壤环境评价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使评价更加科学和准确。
2)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可以通过运用权重和评分技术,将不同土壤环境指标合理组合,从而更客观、更精确地评价土壤环境现状。
三、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缺点1)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可能会因为专家和专家之间的主观差异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2)此外,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可能存在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可能会导致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结果不准确。
总之,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评价精度,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因此,在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壤环境评价时,必须加以谨慎,以免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重庆市3个区县26个村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证
Ab s t r a c t :Ch o n g q i n g’t e r r a i n c o n d i t i o n - l o w h i l l a n d mo un t a i ns — i s o b v i o u s l y l i mi t e d t o r ur a l — l a n d u s e .La n d
态 的协调发 展 ; 因地 制 宜、 科 学规 划 , 充分调 动农 民参 与 土地整 治的 主动性 和积 极性 ; 加 强对土 地整 治效
益 的预测 和评价 研 究 , 完善 土地 整 治管理 体制 与机 制 。 关键 词 : 土地整 治 ; 指 标体 系; 层 次分析 ; 模 糊评 判 ; 效益评 价
好” 、 社 会效 益 “ 优 秀” 、 生 态效益 “ 中等 ” ; 在 注重 经济 效益和 社会 效益 的 同时 , 着力提 高 生态效益 , 以全 面
提 高综合 效益 。对 策建议 : 在农 村 土地整 治 中应加 强对 生 态环 境 的保护 和规 划建设 , 促进 经济 、 社会 、 生
— —
重庆市 3 个区县 2 6 个村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证
刘姝 驿 , 杨 庆媛 , 何春燕, 王 雪, 侯 培
( 西南 大学 地 理 科 学 学 院 , 重庆 4 0 0 7 1 5 )
摘 要: 重庆低 山丘 陵的地 形条件 对农 村 土地利 用具有 明 显的制 约作 用。通 过 引导 农 户相 对 集 中居住 ,
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李莎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5期[摘要]所谓的层次分析法,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位数学家数学家提出的。
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该方法大多用来解决决策中的定量与定性问题。
由于层次分析法能够直接的接近客观要求,因而现阶段大多应用该方法进行社会经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本文先对层次分析法以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T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219-011 引言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可以找出被评价区域在生态环境质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可以找出解决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对策,同时还能为政府等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现阶段,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工作虽然是行得通的,同时这一方法的应用也具备相应的现实意义。
但是,怎样科学、合理的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还是有待研究的。
同时,怎样简化评价的指标,并将其建设成易于操作、方便实用的专家系统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因而,现阶段探讨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相关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层次分析法以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述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同一系统中的不同要素之间大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能是相互制约、相互限制的,也可能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通过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可以将这些要素的层次进行合理、有序的划分,进而确定出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
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之后再进行一定的构造判断矩阵的计算与分析,可以确定出系统中最底层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或者是将系统中的要素按照优劣次序进行一定的排列,最终找到最适合的答案。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VBA 在确定生态环境确定生态环境质量质量质量评价权重评价权重评价权重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中的应用韩波1 彭福祥彭福祥2 张钧张钧2(1.北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北海 536000;2.北海市气象局 北海536000) 摘要摘要::层次分析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相当广泛的方法,根据目前文献基于Matlab 和Excel 实现层次分析的报导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VBA 在Excel 下编写宏程序轻松实现层次分析,使用户进行权重计算时彻底从繁琐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最终达到在Excel 中实现“傻瓜”层次分析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层次分析;权重;Excel;VBA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类指标所构成的复杂的决策系统。
在实践过程中,经常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等进行评价[ 1-2 ],而在评价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相关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不然权重的细徽变化对整个评价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投资效益问题。
因此确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因素的权重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来确定权重。
其中因子分析法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样本的基础上来实现,应用中很难寻找到适合的生态环境样本;层次分析法是建立在评价指标之间能够进行重要程度的比较基础上,因此应用中很容易实现。
由于受计算条件的限制,董守贵提出了Matlab 数学软件实现[ 3-4 ],虽然程序简短,但软件需要占用较大的计算机内存;李玉心等人提出Excel VBA 来实现[ 5 ],设计了较多的表格和冗长的计算程序,通用性和可读性差。
本文利用VBA 在Excel 下编写了一段简短的宏程序,一步就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层次分析的计算目标。
VBA 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Weight of the ApplicationHan Bo 1 Zhang Jun 2(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Beihai, Beiha 536000) (Weather Bureau Beihai, Beihai 536000) Abstract: The level of analysis is the applic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based on Matlab and Excel to achieve the reported level of analysis of the shortcomings, is proposed based on VBA macro in Excel to prepare easy-level analysis, the user data processing from the tedious manual completely freed, and ultimately achieving in Excel to achieve "a fool"-level analysis of the target.Keywords: AHP; weight; Excel; VBA1 层次分析数学原理层次分析数学原理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多目标规划方法,也是一种最优化技术。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市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市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谷雨;刘昕;邓红兵【摘要】在界定城乡结合部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其特征和存在问题,综合考虑社会人居、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等因素,构建了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状态为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并选取重庆市大渡口区进行了案例研究.现状评价显示:相较于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结构与功能耦合不够优化,生态潜力有待发掘;城乡结合部的活力优于城市,而组织结构、恢复力和环境质量均逊于城市;其中经济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社会人口组成、道路噪声、空气质量是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差距最大的方面.这些因素均值得在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中予以考虑.【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10(030)011【总页数】6页(P1573-1578)【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城乡结合部;层次分析法【作者】谷雨;刘昕;邓红兵【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3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期,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影响城乡协调发展[1-2].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战略,把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城乡结合部伴随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而出现,是城市化较为剧烈的地域.城乡结合部在交通区位上,处于区域干道与城市道路交接处,具双向辐射的交通条件[3];在地域功能上,有城市服务功能渗透[4];在土地利用规划上,是城市建设备用区[5-6];在人口特征上,其人口密度介于中心城区和周边农村之间[7],实际居住者大多从事非农职业[8];从生态系统角度考虑,它是城市与乡村两大生态系统交接的生态交错带,具一定生态脆弱性和系统复杂性[9-10].Russwurm[11]基于城乡连续体概念,采用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例对城乡结合部进行了定量化界定,指出:该比例小于等于 0.2的区域为农村、0.3~1.0之间为半农区、1.1~5.0之间为半城区、大于5.0为城市区域,这一划分标准在不同城市得到了应用[12].目前针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多注重特征和问题的定性探讨,定量评价集中于土地利用方面[13-14],缺乏对生态系统整体状态的有效表征,系统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尚未完全确立.生态系统健康是一门关于人类活动、社会组织和自然系统的综合性科学[15],理论基础与人类健康学相似[16].评价的普遍方法是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指标进行辨别[17],以反映生态系统的整体特征.一般认为生态系统健康有两个层次:生态系统自身状态健康,及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相应服务[18-20].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有两大类别[17]:指示物种评价(更适合自然生态系统)与结构功能指标评价.后一类别中的指标体系评价较适合复合生态系统(如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相关研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计算常使用层次分析法[21-22].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城市的整体形象,更是关系到整个城市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能对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系统健康做出现状评价.同时通过与相应城区的对比,有利于发现城乡结合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环境管理目标,从而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供针对性依据.1 评价方法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特征显著,应用复合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较为适合.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Schaeffer等[23]认为可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三方面进行定量评估,许多针对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均使用了这一准则划分[24-25],本文循此沿用;同时考虑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突出影响,将环境质量增加到准则层中.指标选取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综合性:能较全面地反应城乡结合部的特征,统筹考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可操作性: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指标意义明确,便于操作与理解,有利于与相似地区的比较;简洁性:指标之间涵盖的信息尽可能互相独立.表1 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The index system for EHA of urban-rural ecotone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C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生产力C1 人均GDP(yuan)B1活力C3 单位GDP的水耗C4 单位GDP的能耗物能利用率t/(104元)C5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C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收入(元)C7 人均受教育年限文化程度(a)C8 第三产业占GDP比例A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整体状态C9 科技、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经济结构(%)C10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C11 老龄化人口比例B2组织结构C12 流动人口比例社会结构(%)C14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自然结构(%)C13 森林覆盖率C15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C16 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张)C17万人拥有营运机动载客车(辆)市政设施C18 人均道路面积(m2)C19 污水集中处理率C2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弃物处理能力(%)B3恢复力C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社保投入(%)C22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C23 二氧化硫(SO2)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kg/(104元GDP)C2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土地资源(m2)C25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水资源(%)B4环境质量C26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C27 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声环境(dB(A))C28 API指数≤100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大气环境(%)针对城乡结合部特征,按照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的复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以生产力(C1、C2)、物能利用率(C3、C4)、居民收入(C5、C6)、居民文化程度(C7)这 4方面的7个指标表征活力;以经济结构(C8~C10)、社会结构(C11、C12)、自然结构(C13、C14)、市政设施(C15~C18)这4方面的7个指标表征组织结构;以废弃物处理能力(C19、C20)、社保投入(C2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22、C23)这 3方面的5个指标表征恢复力;以土地资源(C24)、水资源(C25)、声环境(C26、C27)、大气环境(C28)这4方面的5个指标表征环境质量.1.2 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 Sauty提出的1~9标度法[26]判断指标的相对重要性.(1) 构建矩阵:采用专家打分法,构建成对比较矩阵A-B、B1-C、B2-C、B3-C、B4-C.表2 指标(C1~C28)对目标层(A1)的权重Table2 Weights of indexes C1~C28项目 0.3255 0.2182 0.2946 0.1617 Wi B1 B2 B3 B4 C1 0.1253 0 0 0 0.0408C2 0.1253 0 0 0 0.0408 C3 0.1869 0 0 0 0.0608 C4 0.1869 0 0 0 0.0608 C5 0.1253 0 0 0 0.0408 C6 0.1253 0 0 0 0.0408 C7 0.1253 0 0 0 0.0408 C8 0 0.1045 0 0 0.0228 C9 0 0.0651 0 0 0.0142 C10 0 0.1398 0 0 0.0305 C11 00.0543 0 0 0.0118 C12 0 0.1045 0 0 0.0123 C13 0 0.0840 0 0 0.0228 C14 0 0.0563 0 0 0.0183 C15 0 0.0700 0 0 0.0153 C16 0 0.1124 0 0 0.0236 C17 0 0.1084 0 0 0.022 C18 0 0.1008 0 0 0.0245 C19 0 0 0.2639 0 0.0777 C20 0 0 0.2639 0 0.0777 C21 0 0 0.1186 0 0.0349 C22 0 0 0.1769 0 0.0521 C23 0 0 0.1769 0 0.0521 C24 0 0 0 0.0968 0.0157 C25 0 0 0 0.2155 0.0348 C26 0 0 0 0.1765 0.0285 C27 0 0 0 0.1629 0.0263 C28 0 0 0 0.3483 0.0563(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 C.R.(C.R.=C.I./R.I.).若C.R.<0.10,判断矩阵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若C.R.>0.10,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不满足要求,需进行调整.计算得各矩阵 C.R.分别为:A-B=0.0075;B1-C=0.0000; B2-C=0.0314; B3-C=0.0000;B4-C=0.0043;均<0.10,通过一致性检验.同时计算得到准则层B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bj)及指标层C对于准则层B的权重(wi)(表2).(3) 层次总排序及指标权重计算:综合 bj与wi ,计算得指标层C对目标层A的层次总排序,即指标权重Wi (表2).2 案例研究2.1 区域概况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商业重镇.2007年重庆市与成都市一起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城乡发展现状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大渡口区建设用地面积现为5338.92hm2,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51.92%,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备用区.辖区33.22%的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都体现了对核心城区的地域服务.大渡口区交通发达,东南翼有34km的长江水岸线和6个水运码头,成渝、渝黔、襄渝 3条铁路干线在其间交汇,具备双向辐射的交通优势.由人口组成和土地利用的定量特征,结合地域功能与交通区位的现状分析,本文选取大渡口区为重庆市城乡结合部样区(图1).2.2 指标实际值的标准化指标实际值由资料[27-29]统计而得.为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调整负向型指标(C3、C4、C11、C12、C22、C23、C26、C27) 的指向,更明确反映评价现状,根据标准[30-32]等确定参考值,对指标实际值进行标准化(表3).为明确城乡结合部与城区的对比效应,以[0,0.55)为差、[0.55,0.65]为中、(0.65,1]为好,对指标实际值进行分级.同时将指标权重(Wi)与标准化指标值(Ii)进行综合加权,以[0,0.55)为病态水平、[0.55,0.65]为亚健康水平,(0.65,1]为健康水平,计算得现状评价结果.图1 重庆市大渡口区地理位置示意Fig.1 The location of Dadukou in Chongqing City2.3 评价结果与分析2008年,大渡口区与重庆市复合生态系统整体都处于亚健康水平,大渡口区(0.5919)略逊于重庆市(0.5959),均面临一定胁迫.准则层构成中,大渡口区的活力(0.1791)高于重庆市(0.1473),而组织结构、恢复力、环境质量 (分别为0.1135、0.1695、0.1187) 均低于重庆市 (分别为0.1464、0.1707、0.1355).较高水平的活力,体现了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潜力尚待挖掘;而较低水平的组织结构、恢复力、环境质量,反应了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软肋,是综合整治须着重考虑的方面.指标实际值分级分析表明,大渡口区与重庆市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具体指标,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逐级排列为6类:(1) 大渡口区为差,重庆市为好的指标: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科技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万人拥有营运机动载客汽车数量.这 3个指标指示经济结构和市政设施方面,城乡结合部产业过于依赖工业,对科技教育投入还需加强,居民出行条件尚需优化.(2) 大渡口区为差,重庆市为中的指标: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单位GDP的能耗和流动人口比例.这 3个指标指示生产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方面,城乡结合部的投入产出比不够优化,能耗不够集约,劳动力资源不够稳定.(3) 大渡口为中,重庆市为好的指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这2个指标指示经济结构和环境质量方面,城乡结合部对环保投入不够,道路噪声污染较严重.(4) 大渡口区与重庆市同为差的指标:老龄化人口比例.这个指标指示社会人口结构方面,城乡结合部与城市老龄化趋势均较严重.(5) 大渡口区与重庆市同为中的指标: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森林覆盖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这 3个指标指示收入、自然结构和社保投入方面,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在居民收入上存在差距,自然结构存在破缺,对社保就业的扶持力度不够.(6) 大渡口区与重庆市同为好的指标:人均道路面积、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这 2个指标指示市政设施和废弃物处理能力方面,城乡结合部道路密度不够,水资源集约利用不够.综上,以大渡口区为代表的重庆市城乡结合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组织结构不完善、恢复力水平较低、环境质量状况堪忧.其中经济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社会人口组成、道路噪声、空气质量是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地区差距最大的方面.这与大渡口区对工业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依赖有直接关系.低耗能产业/第三产业与集中化工业的比例不够协调、劳动力来源不固定、货运引起的噪声和烟尘污染,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3 讨论本文构建的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考虑了社会人居、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等因素,经实例应用,能基本反映城乡结合部的整体特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同时也适用于城市,现状评价中将城乡结合部与城市进行对比,能明确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行针对性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对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的实践具一定指导意义.表3 2008年大渡口区与重庆市各评价指标实际值的标准化Table 3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ctual value of Dadukou district and Chongqing city in 2008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的重要方面[33],本文尝试用部分指标间接指示复合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如市政设施和环境质量.由于城乡结合部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均存在持续的动态性变化,在人口和土地利用特征外很难找到指示城乡过渡的定量表征.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情势下,遥感图像的时滞性又限制了空间分析的应用范围.因此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界定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研究着重对城乡人口分布特征和土地利用进行定量分析,对交通区位、地域功能和形成机制进行定性探讨,如何更好地确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是今后研究需深入的方面.此外,评价所需的社会经济数据多以行政区划为统计单位,城乡结合部模糊边界与各级行政边界均难重合;除选取部分区县为实例的折衷方法外,如何更全面精确地确定样区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4 结论4.1 本文构建的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经实例应用具一定综合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同时也适用于城市,现状评价中将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对比,能够明确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4.2 现状评价显示:重庆市的城乡结合部与城市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水平,面临一定胁迫;复合系统整体上,城乡结合部略逊于城市.4.3 以大渡口区为代表的重庆市城乡结合部存在问题主要为:组织结构不完善、恢复力水平较低和环境质量状况堪忧.其中经济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社会人口组成、道路噪声、空气质量是重庆市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差距最大的方面,应在综合整治中着重考虑.参考文献:[1]智静,高吉喜.城乡统筹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对策 [J]. 中国发展, 2008,(4):115-120.[2]姜爱林,陈海秋,张志辉.当前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5):111-115.[3]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 [J]. 甘肃社会科学, 2004,(2):104-108.[4]张雪松,吕正华,李逸群,等.城乡结合部发展刍议:以沈阳市浑南地区为例 [J]. 城市规划, 1999,(9):43-45.[5]Hushak L J. The urban demand for urban-rural fringe land [J].Land Economics, 1975,(51):112-123.[6]王静,杨山,何挺,等.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提取技术与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3:1-9.[7]Daniels T. When city and country collide: managing growth in the metropolitan fringe [M].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1999[8]Bar-Ga1Y.Social pluralism and urban fringe:the Israeli case[J].Perspective in Urban Geography, 1987,(9):41-53.[9]陈勇.城市生态支持系统 [J]. 城市发展研究, 1998(5):18-20.[10]罗小龙,甄峰.生态位态势理论在城乡结合部应用的初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经济地理, 2000,(5):55-58.[11]Russwurm L H. The development of an urban corridor system,Torontoto Stratford Area [M]. Waterlo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and Resource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1970:1941-1966.[12]Krueger R R. Urbanization of the Niagara fruit belt [J]. The Canadian Geographer, 1978,(22):179-194.[13]彭杰.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环境预警系统研究 [J]. 嘉兴学院学报, 2008,(2):60-65.[14]卓慕宁,李定强,朱照宇.城乡结合部开发建设扰动土壤质量变化特征 [J]. 土壤, 2008,40(1):61-65.[15]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17(2):203-209.[16]Ryder R A. Ecosystem health, a human perception: definition,detection, and the dichotomous key [J]. 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1990,16(4):619-624.[17]孔红梅,赵景柱,姬兰柱,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4):486-490[18]Rapport D J. What constitute ecosystem health ? [J].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1989,33:120-132.[19]Rapport D J, Whitford W G. How ecosystems respond tostress:common properties of arid and aquatic system [J].Bioscience,1989,49:193-203.[20]Costanza R, Norton B G, Haskel B J. Ecosystem health: new goal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 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 1992 [21]毕东苏,郭小品.长三角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7,2:327-330[22]袁明鹏,严河.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应用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8):84-86[23]Schaeffer D J, Henricks E E, Kerster H W. Ecosystem health:measuring ecosystem health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88,12:445-455[24]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22(6):525-529.[25]Rapport D J, Bohm G, Buckingham D, et al. Ecosystem health:concept, the ISEH, and the important tasks ahead [J].Ecosystem Health, 1999,(5):82-90.[26]赵焕臣,许树柏.层次分析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27]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8) [M]. 2009[28]大渡口区统计局. 2008年大渡口区统计年鉴 [M]. 2009[29]大渡口区统计局. 2008大渡口区社会经济发展监测报告 [Z].2009[3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建设指标(修订稿) [Z]. 2005[3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Z]. 2006[32]北北组织.国际生态安全体系评估标准 [S]. 2006.[33]彭建,王仰麟,陈燕飞,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594-604。
层次分析法运用土地整治项目质量控制
层次分析法(AHP)在土地整治项目质量控制中的运用--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仁和区分局游阳土地整治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主要是涉及范围广、投入资金大、质量要求高、影响因素多等原因。
由于存在这些复杂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管理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但是,目前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质量管控措施还没有系统、有效地进行分析,因此,土地整治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土地整治项目质量风险管理, 就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方法, 对可能影响到项目质量总体目标的不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监控,从而保证项目质量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的活动过程。
1、建立土地整治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的模型依据风险管理理论, 土地整治项目质量风险管理评价模型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风险辩识、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如下图所示。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风险辩识, 其次就是风险分析。
本文仅讨2 、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地整治项目质量风险的分析2.1 层次分析法简介目前, 大多数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没有一个最理想的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价,常采用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等。
但这些方法受个人倾向和感受影响较大。
其中层次分析法( AHP ) 是一种在经济学、管理学中广泛应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它应用专家的经验知识设置指标体系,能够将难以定量的总目标进行分解,利用可精确化、定量化的子目标系统解决问题,并可以用一致性检验来判断专家意见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AHP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对方案之间进行比较来判断出相对好坏,从数学方法上使多方案比较过渡到两两之间的比较,从而解决多方案比较的问题。
它可以将无法量化的风险因素按大小排出顺序,并把它们区分开来。
其特点是:将风险管理人员的思维过程通过数学化、系统化, 便于将风险决策的依据进行量化,易使人接受。
另外,层次分析法对于无结构化的系统的评价决策及多目标决策问题更为适用。
西南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以重庆市西部10区(县)为例
( . h n qn n tue f S reig a d ln ig fr L n , C o g ig 4 0 2 C ia 2 S h o f G orp ia 1 C o g ig Is tt uv yn n Pa nn o a d i o h n qn 0 0 0, hn ; . c ol o e ga hcl
Si cs otw s U i rt,C o gi 4 0 2 ,C i ) c ne ,Su et n esy h nqn e h v i g 0 0 0 h a n
Ab ta t T e tn d srcs o e tr h n qig wee d vd d i t h e o e c o dn o t e c n i o s o a d u e sr c : h e it t fW se n C o g n r ii e n o tr e z n sa c r i g t h o d t n ln s , i i f tp g a hc fau e n c lgc l o d t n . s d n t e t r e o e , te eal d ln o s l ain o o p i e t rs a d e oo ia c n ii s Ba e o h h e z n s h d ti a d c n oi to mo es n r o e d d l a d e gn e n o sr cin sa d r swe e d tr ie n i e r g c n tu to t n a d r eem n d, wh c u d p o ie rfr n e r te ln o oi ain i te i ih wo l rvd ee e c s f h a d c nsld t n oh r o o hl e s i y a a. l r K e r s: Hil r a; L n o s l ain; M o e y wo d l ae y a d c n o i to d dl
层次分析法在重庆市南川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重庆市南川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矿山及矿区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已陆续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已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各种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不断提高,利用遥感技术对我国的矿产开发秩序混乱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或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矿山与矿点的分布状况、固体废弃物的堆放情况以及矿产开发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已成为必然趋势。
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牧林业、地质矿产、环境保护监测、土地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控及评估等众多领域,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
本文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以重庆市南川区为研究背景,对该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研究。
在研究区基础地理数据、地质资料和遥感解译结果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子系统和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分别获得子系统权值和评价指标权值,通过网格法对整个研究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子系统评价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评价和分析工作基于MAPGIS及ArcGIS平台进行。
通过以上工作,对南川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做出定性或定量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判别出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找出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并因地制宜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为矿山环境保护和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提供有效指导,真正做到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对重庆市南川区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中的运用
环境保护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第4期
学版),2013,27(4):18-22. 3 肖 峰, 肖 萍, 毕 哲, 等 . 层 次 分 析 法 在
饮用水风险综合评价中的运用 [J]. 给水排水, 2012,1(1):135-140. 4 李秋洁,侯永平,强继红 . 层次分析法在西曲河 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J]. 林业调查规 划,2016,41(4):126-130. 5 陈永春,耿宜佳,王晓辉 .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用 于淮南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确 定 [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275-277. 6 张 安,孙福军,贾树海,等 .GIS 在县域耕地
(上接第 113 页)
业固体废物的类型,建设符合规范且满足需求的储存 场所。对新建项目,储存场所必须作为环境污染防治 设施,对工业废渣、废气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同步 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实行安全分类存放,禁 止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 3.2.4 强化污染防治
工业废渣、废气的处理和利用处置单位应严格 落实环评批复、验收文件中关于污染防治的各项要求, 妥善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严防二次污染。要对生产设 施、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检验,严防破损, 杜绝事故性排放。要制定工业废渣、废气的处理排放 自行监测计划,并按计划开展自行监测。 3.3 党政主导、企业实治,在“水”的问题上见成效 3.3.1 保护水资源,全面落实河长制
Lu Peizhi (Guangzhou Mater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511400, China) Abstrac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a mature analysis method that can be widely used in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 this paper, taking a c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lti-level model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evalua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ts main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典型丘陵地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2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 系构建
2 1 指标 体 系 的构 建 .
障碍 。
鉴于此 , 本文 试 图构 建一 套 完 整 的耕 地 集 约 利 用
2 1 1 指标 体 系的构 建原 则 ..
耕 地集 约利 用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作 为 一 种决 策 导 向 , 既 要 体现 以土 地 为 载 体 的 诸 多 方 面 协 调 发 展 的 主 导 思想 , 又要 使 各评 价 指 标 成 为 表 征 区 域耕 地 系统 的众 多 指标 中最 灵 敏 、 便 于 度 量 、 涵 最 丰 富 的 主 导 性 最 内 指标 , 使评 价 指标 体 系 能 够 准 确 地 描 述 区域 耕 地 状 态 的发 展变 化 趋 势 J 。评 价 指 标 的 选 取 应 遵 循 以 下 几
收稿 日期 :2 1 0 0一O 8—1 9 作 者 简 介 :叶 茂 ( 9 6 一) 男 , 南 张 家 界 人 , : 研 究 生 ,( — 18 , 湖 硕 f : E
ma l e o 5 7@ 1 3 C I 。 i )y ma 5 7 6 . Ol f l
1 前 瞻性 和 现 势 性 原 则 。评 价 体 系 的建 立 是 用 )
21 0 5月 1年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5期
典 型 丘 陵 地 带 耕 地 集 约 利 用 水 平 评 价 研 究
一
以 重 庆 市 为 例
叶
茂 ,廖 和平 a ,
401 0 7 5)
( 西南 大 学 a 地 理 科 学学 院 ;b 国土 资 源研 究 所 ,重 庆. . 摘
中 图 分 类 号 :F 0 . 1 3 1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3—1 8 2 1 )5— 0 0— 6 8 X( 0 1 0 0 2 0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土壤环境的质量是决定土壤能否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肥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土壤环境做出准确的评估和识别是土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环境评价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洛伦瓦斯(Ralph L.Vose)于1970年开发出来的一种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它能够在多属性决策情境下,帮助采用最优决策。
它采用层次结构的方式,将总体问题分解和细化,再按照各自的特点分析,最终确定总体最佳决策。
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多层次感知、层次评价、层次划分等步骤。
二、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1.次分析法可以帮助土壤科学家分析土壤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层次分析法可以捕捉复杂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土壤科学家发现土壤污染物的概率和行为规律。
这样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估和调查工作得以简化,更容易准确识别决定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2.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相关因子,从而为土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层次分析法可以将复杂的土壤环境系统分解为具有明确分类结构的一系列因子,识别不同因子之间的关系,最终分析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层次分析法的缺点。
层次分析法的缺点是它的结果可能受到数据和模型的偏差的影响,因此应用时需要小心谨慎。
缺乏科学的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会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准确率比较低,从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管理和利用。
四、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未来发展。
随着研究进步,层次分析法将可以更快地捕捉和分析土壤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层次分析法将更容易识别出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更多因素,可以把复杂的土壤环境分解为更多的子因素,以确定更精确的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方向。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土壤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物的支柱,它的质量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地球,乃至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土壤质量的实时监测与评价是维护土壤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土壤检测及评价方法基于各种土壤元素的定量分析,但这种评价方法因为它过于依赖定量的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经费,给实际检测和评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土壤环境评价方法,可以考虑到现实的时间、物理成本和设备可用性等因素。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系统思维方法,它凭借着结构清晰、表达明确,可以帮助整理和处理土壤质量实测数据,从而快速、准确地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二、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层次分析法是由Thomas L. Saaty在1971年提出的。
它是一种以分析比较的方法,它可以将多种不同的因素(或多种可比较的选择)进行比较,并评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定最佳选项。
它是基于一个层次结构。
层次分析法由4个步骤组成:确定问题和指标;构建结构模型;建立相关矩阵;评价最后结果。
三、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1)确定评价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首先需要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
比如,为了评估土壤的有机质、现质含量,可以采用CEC和总有机碳含量等指标;或者,为了评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可以采用Cd、As和Pb等指标。
(2)确定层次结构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一般由结构体和一组中间参数组成。
结构体有两个层次,一层是目标层,其中描述了研究目标;另一层是评价指标层,用来衡量实际评价指标在实现目标层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中间层包括权重矩阵和评分矩阵等。
(3)建立相关矩阵建立相关矩阵意味着建立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矩阵,这是一个n*n矩阵,其中n为相关指标的数量。
在建立相关矩阵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级别划分为9个等级,然后在相关矩阵中,填写每个指标之间的具体相关性。
(4)评估土壤环境质量在建立评价结构图和建立相关矩阵之后,我们可以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近年来,土壤环境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建立和实施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以保护土壤质量。
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估土壤质量,以确定土壤环境污染情况,相关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土壤环境评价方法,其中最具有前途的是“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综合决策模型,由著名的决策理论家叶格研究所提出,它依据目标系统的多种指标,建立指标之间的等级层次,对多种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系统的方便的决策。
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又被称为层次分析法,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决策者把复杂的多层次的问题拆分成一系列的小问题,从而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估中的应用尤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它把土壤质量评价系统抽象为4个层次,即土壤指标目录、土壤质量指标、土壤质量等级和系统质量评价指标。
土壤指标目录建立完整的土壤指标系统,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土壤质量指标是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和技术要求,确定土壤污染质量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土壤质量变化及污染状况。
土壤质量等级则根据土壤指标评价结果和相应的土壤质量标准,建立土壤质量等级体系,定义土壤质量等级,并明确评判标准。
最后,根据土壤质量等级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土壤环境污染疏密程度,为相关采取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可行的土壤质量评估方法,既能解决复杂问题,又能兼顾相关性,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从而给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它与传统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1)较强的客观性:层次分析法考虑了多种因素,评价结果不仅根据专家的看法,同时也考虑了客观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科学准确;(2)较高的可行性:层次分析法能从不同复杂环境污染影响因素中,分析出最显著的因素,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3)更全面的考虑:层次分析法考虑到不同环境污染因素及其影响的复杂性,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加全面,更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环境保护结果。
西南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西南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冯应斌;杨庆媛;张丽
【期刊名称】《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4)010
【摘要】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及西南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内容和目标,采用目标解析法构建了西南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冯应斌;杨庆媛;张丽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北碚,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北碚,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
【相关文献】
1.基于BSC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仪秀琴;孟勉;赵洪生
2.西南丘陵区土地整理的预期景观效应分析——以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大树村为例[J], 冯应斌;杨庆媛;田永中;吴文戬
3.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吕晓岚;罗淦
4.设计院主导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周磊;鲍志强;文睿;田媛
5.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吕晓岚;罗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层次分析法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中的应用2007年第33卷第5期May2007工业安全与环保IndustrialSafetyandEnvironrnentalPnJteetion?27?层次分析法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中的应用杨晶王文勇(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摘要对自然保护区的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等诸项指标进行分析,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针对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之一的生态评价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各项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从而得出生态现状评价结果.关键词AHP方法生态现状评价自然保护区AppllcalionofAnal~cHierarchyProcessinEcAssex,mlemOlINaturalReserves YANGJmgWAN(;Wen—yong(&hodE,w/ronmen~&/encesand西rl鲫,S~ahuea且瞄D昭£施哪口610031)AbstractAnalysesareconductedO118orneindexes,∞cll∞varieties,∞即tav惝andralecharaeteristies.TakingTaibaiM~ntainNaturalArea鹪theexample,analytichieraw.hyprocessisappliedtoeotlstn~lalcsllucturemoddO11ec0l0ca lassessment,thejudgmentInstrix0fasses..~ntindexesise~ruetedandthe出iscalculatedand80theresults0fasses..~nentOlleedoo~astatus峨foundout.Key~rdsanalytichieraxv)ayprocess∞8elOllec0lstatusnaturalr 到2004年底,我国已建立了2194个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纪8o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一般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由生态评价,社会经济评价和有效管理评价3部分组成.生态评价是综合评价的主体,它不仅评价保护区目前的保护状况及效能,同时又预警未来保护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一般是通过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稳定性等指标来进行的. 对于不同的自然保护区,上述各个指标的选取及其相对重要性各不相同.因此,在统一的原则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尺度的自然保护区,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确定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使之量化,是正确评价自然保护区的关键01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指标多样性是生态评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指标之一,是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的最重要指标,又可细分为物种多样遍采用粗略的等级法,精确程度较低,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精确度较高,因此能定量的应尽量使用定量指标.稀有性是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中常用的直观概念,可划稀有程度越高,保护价值越大.在评价物种稀有性时,应尽量同时兼顾考虑地理分布状况与不同地理范围的稀有程度.表性的保护区全方位展现了整个保护区系统的自然特征,表现了生物区系状况,其中包含了普通物种或典型物种,也可能包含稀有物种.自然性是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属性,自然性越高,保护价境的污染.参考文献[1]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综合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o02).中国环境报,2003 —6—7.【3]胡兆光.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中国电力报,2003—4—1.[4]<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环境年鉴(1992—1998).[5]中国电力年鉴(1996—1997).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前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O.学研究,1995,8(2).[8]朱法华,王志轩.经济手段在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电力环境保护,2001,17(2):18—23.作者简介景长勇,1980年生,男,河北泰皇岛人,硕士研究生,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收稿日期"-2[]06—08—22)?28?然环境的侵扰程度.自然性较多地用于物种群落,自然生态加的外来物种.必然会对物种的结构,物种丰度,种群平衡,原有生态位等造成影响,或者构成威胁,甚至毁灭原有生态系统.一般可根据影响的多寡把自然性分成4种类型:完全自然型,受扰自然型,退化自然型和人工修复型.主要看它是否满足保护对象所需的最适面积或最小面积,而这种最适面积或最小面积,常因保护对象的不同而有显着差异.一般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大小要从生态的完整性加以考虑,遗传资源保护区的大小要从物种能继续演化方面加积适宜性还与保护区的形状,位置,边界压力及缓冲区等因子有关.这些因子可用以共同评价保护区的有效保护状况. 面积越大的保护区更具有重要性,它可以支撑大量的肉食与物保护区实际有效面积应该是其物种生存所需的生境面积.脆弱性主要指保护对象对环境变化内在的敏感程度.稳定性与脆弱性则是完全相对的概念,评价中也常用前者代替后者.脆弱性更多的是反映顶级群落的特征,不太适用于评价生态演替初期的群落.人类干扰指因人类在保护区内外的活动而对保护区的生物,土地,景观等自然资源造成的危害状况,可分为直接威映,如保护区内土地的开发利用,偷猎,放牧,旅游开发等.间接威胁可用环境污染与保护区周边地区开发状况等保护区面临的环境压力来反映,如工业污染与农用化学品污染对保护区的影响.2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区域尺度的自然保护区,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确定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使之量化,是正确评价自然评价为例,介绍AHP法在生态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具体应用.层次分析法(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S~ty.T.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对应特征向量,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重要性程度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思路简单明了,它将决策者的思维过程条理化,数量化,便于计算,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需要的定量化数据较少,但对问题的本质,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及性与定量相结合问题的比较简单易行且又行之有效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2.2.1明确问题,选择指标这就需要弄清问题的范围,所包含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等,以便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太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秦岭山脉的中段,东西长约45kln,南北宽约3415kln,经营面积56325hm2,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任务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珍稀动植物,第4纪冰川遗迹,优美的自然风景等.划分为两大功能区:核心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2378hm2,实验区面积23947l1,分别占总面积的57.15%和42.15%.自1965年建立以来,始终以保护为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管理,使区内自然资源基本得到有效的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保存基本完整,保持着良好的自然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的生态评价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属性——保护价值而言的,其实质就是从生态角度对其保护价值的高低进行评定,故评价的目标层为保护价值的高低.指标层为以上7项,即多样性,代表性,自然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脆弱性以及人类威胁.将问题所含的要素进行分组,把每1组作为1个层次,按照目标层,指标层的形式排列起来,并用结构图来表示(见图1).图1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层次结构一项指标都划分为A,B,c,D4个等级,各等级分别赋以4,3,2,1的分值,结果如表1所示.针对评定指标层中各有关元素相对重要性的状况,针对目标层逐项就任意两个评价指标进行比较,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以相应的分值,得到判断矩阵如下:bl1bl2…bln曰2b2lb22…62n:●1 (6)其中,表示对于A而言,元素对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显然有=1/b.6一般取5个等级标度,在此只?29?取3个等级,重要性一致的记1分,较重要者记3分,较不重要者记1/'3分(表2).表1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及其等级划分,赋分标准等级分值多样性A高等植物≥2000种或高等动物t>300种4B高等植物1000—1999种或高等动物200—299种3c高等植物500—999种或高等动物100—199种2D高等植物<500种或高等动物<100种1稀有性A全球性珍稀濒危物种4B国家I,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或I级重点保护动物3C国家Ⅲ级重点保护植物或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D区域性珍稀濒危物种1自然性A极少受到人类干扰,自然生境完好,保持原始状4 态,核心区未受人类影响B受到人类轻微干扰和破坏,但生态系统无明显的3结构变化,自然生境基本完好,核心区未受或较少受到人类影响c受到人类较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发生变化,自2然生境退化,核心区受到中等强度影响D受到人类全面破坏,自然状态基本上为人工状态1所替代,核心区受到人类强烈影响代表性A在全球范围内或同纬度地区内具有突出代表意4 义B在全国范围或生物地理区内具有突出代表意义3c在地区范围或生物地理省内具代表意义2面积适2亲筵蚤够有效保护全部保护对象41宜性B大小较适宜,基本能够保护主要保护对象3c大小不太适宜,但尚可保护主要保护对象2D大小不适宜,不能有效保护主要保护对象1脆弱性A主要植被类型I—V级立木数量构成金字塔型,4 森林生态系统趋于稳定B主要植被类型I一Ⅲ级立木数量较多,Ⅳ,V级立3木数量较少,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发展阶段C主要植被类型I一Ⅲ级立木数量较少,Ⅳ,V级立2木数量较多,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较不稳定状态D主要植被类型I一Ⅲ级立木数量稀少,Ⅳ,V级立1木数量居显着优势,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人类威A人类的侵扰性活动极少,对自然保护区基本不构4 胁性成威胁B人类的侵扰性活动少量存在,对自然保护区构成3一定威胁C人类的侵扰性活动强度较大,对自然保护区构成2较大威胁D人类的侵扰活动强度很大,对自然保护区构成严1重威胁表2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的权t层次单排序即确定目标层与之有联系的各指标重要性大特征根一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就是对应元素的单排序的权重值.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很难做到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法得出的结果是否基本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方法是将一致性指标c,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彤进行比较.一般地,当CR=CI/RI<0.10时,就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当CRt>0.10时,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满意为止.其中,可用公式C/=(一一n)/(,l—1)求得,彤可通过查表得到.根据表2,特征向量为:W=(,,,,,,)=(0.30,0.22,0.12,0.12,0.12,0.06,0.06);其特征根一为:一:壹i由此可算得=1246彤=1.32,有cR=C,//R/=0.045<0.10,故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故中的权重可以应用.综合评价指数可以作为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等级≤s≤≤s≤≤S≤≤S≤O.50,生态质量较差;S≤l,得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单项指标分值见表3.表3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用综合评价指数表示为:1s=寺(,i)'':I其中,j为单项指标评价得分,为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表l,表3以及上述公式可以得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O.78.由此可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暖温带森林生态类保护区,目前生态质量较好,保护价值高.3结语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作为其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已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综合以往的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来看,大多数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描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主观性,而层次分析法不仅是定量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有效手段,而且对于自然保护区本身所包含的各生态因素的综合定量分析而言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参考文献村生态环境,1994.10(3):22—24.查规划,2OO3.28(3):54—56.[3]徐慧,钱谊.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研究,农业环境保护,2002.2(4):360—364.(收稿日期:2006—1l—o9)。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利用效率研究吴兆娟;高立洪【摘要】本文基于地块尺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丘陵山区耕地地块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均低于0.8,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复种指数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块其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耕地地块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低决定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纯技术效率;劳动力、资本、耕地投入方面存在冗余,需加快调整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农业投入结构和土地资源配置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26)005【总页数】6页(P1971-1976)【关键词】耕地资源;数据包络分析(DEA);利用效率;地块尺度;丘陵山区【作者】吴兆娟;高立洪【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401329;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4013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84自人类诞生以来,耕地就承载着人类的繁衍生息。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以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1~2]。
目前我国耕地资源利用表现为总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不断退化、整体利用效率不高[3]的发展态势。
在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的国情下,如何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同时实现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有限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学术界已对耕地利用效率展开了大量研究。
方先知针对土地利用各种类型的特点、土地利用效率的不同问题,提出了测度多种评价要求的土地利用效率指标[4]。
毕继业等利用GIS 技术定量计算了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5]。
龙开胜等以1990-2005 年江苏省耕地和工业用地数据为基础,运用C-D生产函数和概率优势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关系[6]。
冯达等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湖南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提高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措施[7]。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保护土壤环境质量对维持完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层次分析法(AHP)是多层次决策综合分析的基础理论,具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步骤、灵活的参数设置,并且可以用不同的参数范围值对每个层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
评价和权衡,它可以有效地用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考察土壤中污染物及现存条件来
确定土壤质量水平,以分析及识别出土壤污染源及被影响特性。
AHP 可以用于评价土壤质量,从而控制土壤污染,同时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多角度的复杂性。
AHP可以按照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价,同时也可以把不同的污染物源,污染物浓度,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土壤质量水平。
此外,AHP还可以将评价因子分组,以便对不同的环境因子进行评价,如生物指标和化学指标。
在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时,可以根据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确定评价因子,以确定污染物的极限标准,进行有效的评价。
另外,AHP还可以用于分析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污染物浓度及土壤性质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时期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识别潜在污染源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从而设计出相应的调控措施,有效地开展土壤环境的监测预警及修复。
总之,层次分析法具有灵活的参数设置,能够满足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需求,实现有效的土壤环境管理。
该方法具有易于实施的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采用此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土壤污染源,并进行全面评价,控制土壤污染,从而有效保护土壤环境质量。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地下水 Ground water
Nov. , 2011 Vol. 33 NO. 6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王溢璟 , 巴建文 , 毕建龙
( 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 [摘 要] 利用土壤质地 、 全盐量 、 土壤水分 、 有机质 、 全氮 、 全磷 、 饱气带厚度 、 地下水 PH 值 、 土壤交 换 性 盐 基
分析土壤原 生 地 质 环 境 评 价 系 统 中 各 评 价 指 标 隶 属 关 系, 建立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图 1 ) 。
9 阶 矩 阵 的 平 均 随 机 一 致 性 指 标 为 1 . 45 , 经查表, 计算 符 合 矩 阵 检 验 要 求, 说明构造 得一致性比例为 0 . 051 < 0 . 1 , 的矩阵不一致 程 度 在 容 许 范 围 之 内, 是 可 以 接 受 的 。 因 此, 进行归一化后最大特征根值对应 的 特 征 向 量, 可以作为权向 量, 也就是可以将权向量作为评价指( 表 4 ) 。 表 4 评价指标权重表
评价指标 土壤质地 饱气带厚度 全盐量 有机质 土壤水分 权重 0 . 232 0 . 232 0 . 232 0 . 059 0 . 108 评价指标 全氮 全磷 地下水 PH 值 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 合计 权重 0 . 059 0 . 036 0 . 021 0 . 021 1 . 000
图1
土壤原生地质环境层次结构图
i=1 9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 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 一个要素比另一个要素稍微主要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 一个要素比另一个要素明显重要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 一个要素比另一个要素强烈重要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 一个要素比另一个要素极端重要 2、 4、 6、 8 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次分析法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黄泥堡项目区为例师子峰(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摘要:针对目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中,指标法在因子选择和权重确定上易受评价者主观左右,而影响评价模型准确度的问题,以重庆黄泥堡地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 P法)对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对其权重分配进行一致性检验,使得评价模型的构建较为客观,接近于实际分析要求。
基于此评价模型得出结论:坡度、洪涝灾害、土层厚度和土壤质地是影响以该地区为代表的西南丘陵地区生态效益的主要因子,但不同分值段各类型土地生态效益的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对这些不同分值的土地利用类型,在开展土地整理时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中图分类号F30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0)09-47-03The A pplication of A nalytic H ierarchy P rocess i n Ecological Benefic Evaluation for Land C onsol-i dation in H ill y andM ount a i n ous R egions of Southwestern CH I NA)))A Case Study of H uang N-i Bao,Chongqi n gSh i Z ifen g(Co lleg e o f R esources and Env iron m ent,South w estU n i v ers it y,Chongqi ng400716,China)Ab strac t:Benefit assess m ent is t he prerequ isite for m ak i ng scientific policy of l and conso lida tion.So m e practices seve re l y a ffected the susta i nab le usi ng o f land resources for shortage o f the S tanda rd and restra i nt of eco log i ca l benefit.T his paper takes adv antage of A nalyticalH ierarchy P ro cess(AHP)to ana l yze the factors wh ich i nfl uence land explo itati on and conso l-i dati on.A na l y tica lH iera rchy P rocess and G IS are coup l ed t o discuss the assess m ent o f s u itability in land exp l o itation and conso li dation,and prov ide i nstruc tion for l and conso li dati on.K ey words:A na l y ti ca lH ierarchy P rocess;L and conso li dati on;E co log ical benefit eva l uati on土地整理是在我国土地资源紧缺性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而提出的以提高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为目的的重要举措,研究和引入适当的生态评价方法和技术,使生态评价参与土地整理项目全过程十分必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状态描述法、意愿调查法、指标法等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生态评价和环境评价[1]。
其中,指标法通过选取一系列指标能够较好的表现对象的状态和趋势,但目前所用的指标法多是基于M charg方法发展起来的一些适宜性评价方法或针对特定的研究目标、针对M c har g方法中自然因素简单叠加的缺陷而提出或设计的,选择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导致不同评价者对同一对象的评价结果不尽一致[2]。
为此,笔者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AH P法)对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对其权重分配进行一致性检验,实现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
该文以重庆市武隆县黄泥堡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阐述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1研究区域概况武隆县位于渝东南乌江下游、四川盆地东南边缘,黄泥堡项目区位于武隆县北部,地势整体狭窄,属丘陵地貌。
项目区土地整理面积364131h m2,属基本农田保护区,其中耕地面积267158hm2,田土比为1B30,田少土多,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比例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质构造属喀斯特地区,发育为岩溶丘陵地貌,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地表储水困难,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地利用效益和生产力低下,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抗灾性较差。
2研究方法研究中采用指标法对土地整理前的评价单元进行预评价,即针对项目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通过特尔菲法(D el ph i)和/排列成比较技术0法相互校正的手段,选取一系列能反映土地生态适宜性和生产潜力、区分评价单元生作者简介:师子峰(1983-),男,河南偃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经济。
收稿日期:2010-03-17态效益的指标来表征评价对象的状态和趋势。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对其权重分配进行一致性检验。
3 评价单元、评价因子的选取与权重的确定311 评价单元的确定 由于土地整理多是对现有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或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再加上此次土地整理项目范围不大,具体操作也都是针对现状地块,因此,以土地利用现状的地块作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单元较为合适。
针对武隆黄泥堡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情况,我们根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现状地块作为评价单元。
312 评价因子选取与量化分级 针对重庆武隆黄泥堡项目区所存在的问题,在与土地整理科技人员交流以及农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区的主要生态问题,通过专家询问法,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选取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地下水位、植被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等作为评价因子,由于项目区范围不大,诸如积温等指标不能准确反映评价单元的差异,故没有选取。
评价因子量化和分级过程中,根据评价因子的不同而异,采用各因素独立评分的方式确定评价因子指标值,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的植被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功能,考虑到其生态特殊性,所以在20~100的范围内划分等级(见表1)。
表1 评价因子分级评分表分级代码地下水位(m )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层厚度(c m )坡度(b )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得分植被类型植被类型得分1级5-30壤土210-215>1000-5﹤012﹤012100林地1002级30-60砂壤、粉沙黏土112-11585-1005-10012-013012-014380牧草地803级60-80砂土110-11265-8510-250130-0170143-01860园地704级80-100砂土018-11045-6540水田605级>100砂土016-01825-4520旱地506级岩石沙砾﹤016﹤20>25>017﹥018其他2031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不同评价因子对生态稳定性的影响、贡献程度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因子权重的确定可采用特尔非法(Del ph i )和/排列成比较技术0法相互校正进行权重的确定[3-4]。
约请6位在土地整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经过3轮打分,对评价因子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利用比较法对各因素的权重进行判断,最后中和专家的意见得出因子的权重(见表2)。
表2 评价因子相对重要程度与权重评价因子U i 干旱灾害土壤质地植被类型土层厚度(c m )土壤有机质含量(%)洪涝灾害地下水位(m)坡度(b )重要程度r i 1101158110711061112111111061107权重W i01066011040111101118011320114701156011664层次分析法对权重分配验证的步骤图1 影响土地整理的因素鉴于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因素较多,笔者采用A H P 法来评价这些因素的权重,以确定针对重庆武隆黄泥堡当地的生态现状、取得的评价因子是否能够显示出不同评价单元在土地生产潜力和生态适应性方面的差异。
A H P 法在土地整理中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评价上,具体有以下过程[5]。
(1)将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因素概念化,建立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见图1)。
通过分析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逻辑归属和重要性的级别等,对其进行分层排列,构成一个由上而下的阶梯层次结构。
(2)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划分标准。
(3)根据划分标准,对各因素进行判别分类。
(4)进行递进判断,最终确定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因素,并最终做出决策分析。
411 构造判断矩阵 黄泥堡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丘陵和喀斯特地区,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经多个专家依据图1的层次结构模型、1)9标度法[6],逐项就任意两个指标进行比较,得到各判断矩阵,其中Z )B 判断矩阵Z 如下:Z1 16 12 1 16 14 3 52 141 1 121 13 1 1 21152 121412 求解最大特征根与相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向量就是B 1,B 2,B 3对Z 的权向量W =(w 1,w 2,w 3)。
可采用/和法0近似地求出特征向量::w i =r j Z ij /r ij Z ij ,其中Z ij 是Z 的第i 行第j 列元素。
最大特征根:K =1n r ni =1(Zw )iw i其中W i 表示W 的第i 个分量。
413 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R =C I/R I式中;C I =(K m ax -n)/(n -1);K m ax 为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n 为判断矩阵阶数;R I 为当指标数为n 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当CR<011时,即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权数的分配是合理的。
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
R I 的值可以从表3中查到,指标数n=5,R I=1112。
表3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的数值n 1234567891011R I015801901112112411321141114511491151准则层B 对目标层的排序权重向量为:010592,013205,010746,010894,010746,CR=010362<011,符合一致性检验。
同理,可以求出子准则层C 对准则层B 的排序权重向量(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