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股权改革+资产租赁+财务管理”三轮驱动的企业改革改制探索—

合集下载

混改后公司治理、三项制度改革等基本思路

混改后公司治理、三项制度改革等基本思路

混改后公司治理、三项制度改革等基本思路混改后公司治理、三项制度改革等基本思路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混改后,公司治理、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需求。

一、公司治理混改后,公司治理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制度。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应该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并对股东会负责。

在混改后,董事会应该由民间资本代表和国有企业代表共同组成,并建立相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董事会的有效运作。

2.建立完善的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是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机构,应该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并对股东会负责。

在混改后,监事会应该由民间资本代表和国有企业代表共同组成,并建立相应的议事规则和监督程序,确保监事会的有效运作。

3.建立完善的高级管理人员选聘制度。

高级管理人员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应该由董事会选聘并对董事会负责。

在混改后,高级管理人员应该面向市场公开招聘,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运作。

二、三项制度改革三项制度改革是指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在混改后,三项制度改革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需求。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4.建立完善的劳动制度。

劳动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制度,应该面向市场公开招聘员工,并建立相应的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保制度,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5.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应该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以及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路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6.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应该建立相应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以及股权激励等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当重点关注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企业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财务风险的特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财务风险的特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涉及到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经营理念的企业之间的合作。

这种多元化可能会使企业面临不同的财务风险,加大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2.不确定性: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不可预测因素较多,可能因政策、市场等方面的变化而带来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

3.交叉性: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导致企业之间产权关系交叉、利益交叉,从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交叉影响。

企业需认识到这一特点,防范交叉风险风险。

1.财务不透明风险: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得企业产权关系复杂化,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降低,投资者和债权人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增加了投资风险。

2.资金风险: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能需要大量资金进行企业重组、技术改造等,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资金运作不畅等风险。

3.债务风险: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导致企业负债率上升,债务风险加大,尤其是在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收购等过程中,债务压力可能会增加,影响企业的经营。

4.政策风险:混合所有制改革受政策法规、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政策风险,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5.经营风险: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会引入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企业需要适应新的经营模式,否则可能导致经营风险。

三、应对措施1.加强财务管理: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确保企业财务基础健康。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新时代改革的战略举措之一。

混改,即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继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吸收和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推动企业改革创新,促进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是混改背景下的重要议题,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国有企业在混改背景下,需要进行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控制机制的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企业财务稳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一、深化内部财务管理改革,建设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职能和分工,明确财务管理责任和权限,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能。

在内部财务管理改革方面,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机制,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透明。

2. 加强成本管理。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机制,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3. 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分析和评价体系,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辅助企业领导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4. 加强风险管理。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对市场、资金、信用、经营等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保障企业的安全经营。

二、促进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高财务管理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促进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高财务管理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具体来说,国有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营运资金管理。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混改是指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让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共同持股、共同经营或共同发展,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正在发生转型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正在发生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股权结构调整。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增加非国有资本的比重,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外资等方式,改变原有的股权结构,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2. 财务管理制度变革。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比如在控股公司、子公司之间建立灵活的投资、融资、盈利等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运作效率。

3. 内部控制机制改革。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还需要进行内部控制机制的改革,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

4. 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还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调整和优化人员编制和结构,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适应市场化经营的需要。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采取一些对策,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加大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等,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五、结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正在发生转型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加大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同时需要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优化资金运作结构,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的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引入社会资本已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既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也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然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股权变更导致资产负债不平衡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社会资本往往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企业,以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或获得较高的收益。

但股权变更可能导致企业中长期负债产生变化,尤其是公司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情况下容易引发企业资产负债不平衡。

二、管理层变更导致的流动性风险随着混改的推进,企业管理层相应产生变化,这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和管理不稳定,特别是对企业金融流动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如果管理层变动带来了领导风格、管理制度等诸多变动,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问题。

三、经营策略调整风险随着社会资本的进入,国有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方向也可能发生改变。

但如果新的经营策略定位与原有业务不符合,可能导致企业投资不良,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面对这些财务风险,国有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提高经营效益。

一、强化财务管理与风险管控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流程和制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债务和风险。

同时,企业还要实施严格的风险管控、风险预警等措施,及时发现和化解财务风险。

二、优化股权结构为了保证股权结构的合理性,企业需要加强日常管理,避免股权流动过于频繁;与此同时,在混改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股权安排,避免因股权变更产生的资产负债不平衡。

三、加强经营战略的协同性管理为了使混改后的企业顺利发展,企业还应采取措施,加强对经营战略的管理与调整,保证新的经营策略和业务方向与企业原有业务相协调、相兼容,充分平衡经营风险和效益,达到最大化运营效益。

四、做好对外沟通工作企业在混改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对外沟通工作,采取公开透明的做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度。

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研究企业改制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改变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股权转让等形式,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经营效益的过程。

财务问题在企业改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财务结构、股权结构以及资金运营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评估、股权结构调整、资金运营优化等方面。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价值评估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为企业改制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此外,在企业改制中,股权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股权结构的调整,可以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规范经营行为。

此外,资金运营的优化也是企业改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通过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资金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其次,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现代财务管理工具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企业改制中,财务专业人员需要通过综合运用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工具等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企业改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例如,在企业改制中,可以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来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进行评估,运用财务预测模型来对企业的未来财务状况进行预测,运用资金运营模型来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优化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科学决策,合理规划企业的财务目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还需要与其他功能部门密切协作,共同研究和解决。

在企业改制中,财务问题往往涉及到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生产运作等方方面面,需要与其他功能部门共同协作,进行研究和解决。

例如,在企业改制中,可以通过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协作,合理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效率。

又如,在企业改制中,可以通过与生产运作部门的协作,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国企改革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思考

国企改革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思考

国企改革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思考文/黄永明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如何在国企改革背景下推动财务管理转型和创新,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从国企改革背景出发,详细论述了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一、 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一) 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过于集中,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财务管理缺乏灵活性和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财务管理体制的不足日益显现。

首先,财务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导致企业内部决策过程缓慢,无法迅速应对市场变化。

所有的财务决策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耗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

其次,财务管理流程繁琐且效率低下。

在计划经济时期,财务管理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流程复杂,效率低下。

即使在改革开放后,虽然部分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财务管理流程仍然存在不少冗余环节,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最后,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财务预算主要依靠政府指令,缺乏市场导向。

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企业逐渐拥有自主预算权,但由于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足,无法充分发挥预算对企业的指导作用。

(二) 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财务管理任务也日益繁重。

然而,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专业知识不足。

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知识,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理解不深,难以应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其次,业务能力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任务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

然而,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对财务管理的各项业务处理不够熟练,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转型探究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转型探究

现代营销上旬刊XDYX 目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为促进国有企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要求国有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需求,结合企业的现状,开展改革工作,形成良好的市场体系,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市场,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从而为财务管理转型工作提供保障。

国有企业要加强相关的研究工作,使企业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环境,提升改革工作的质量。

一、国有企业改革背景概述(一)财税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自党的二十大以来,针对国内经济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国家对市场体系进行重构,建立了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国内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国有企业受到新规则的影响,正向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型。

新会计准则在国有企业中普及,有效提升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税务工作中,税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在税收方面的立法工作有序开展,形成了高效、公正的企业税制体系,全面预防企业涉税风险的发生,使国有企业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二)国有企业改革促进财务管理适应新要求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须加强管理,使自身能够有效地处理相关问题。

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对市场环境进行研究,实现企业与市场的结合,使自身的产品与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财务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是国有企业与市场进行对接的重要端口。

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对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内涵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是指以企业改革为契机,对财务管理进行优化,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该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财务转型是深化改革、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应将顶层设计作为企业财务转型的指引与支撑,以此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互补和产业相连,提升企业的创新力、控制力与抗风险能力,引领行业、产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整合问题探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整合问题探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整合问题探析一、引言财务整合是利用特定手段,在考虑股权各方存续状态的前提下,对共同的经济主体的财务关系、财务活动、财务事项进行调整和梳理的过程,此过程前进的方向是促使财务运作更加合理、协调、顺畅,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财务整合一般应遵循及时性、统一性、成本效益优先、充分融合、相互协调等基本原则。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混改企业财务管理整合对于整个企业管理至关重要。

因此,企业必须高度关注此项工作。

混改企业要理清各方股权在财务管理目上的差异,充分了解各方在会计核算体系上的不同,找到各方在财务管理体系上的差异点,为混改财务整合打好基础。

二、国企混改财务整合的内容(一)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是国企混改财务整合的基础,我们知道,不同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不同,国企混改过程中要对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整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方的利益,真正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铺平道路。

从大的方向来看,民营企业财务目标和国企财务目标主要差异点还是国企财务目标更强调社会责任,而民营企业财务目标则更强调股东收益、更贴合市场。

为此,国企混改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要取长补短,既关注社会责任,又要保障股东、员工等多方利益。

(二)财务组织机构财务运行的基石是财务组织机构,国企混改要对财务组织机构进行整合,并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财务负责人的选择,财务负责人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领导者,混改企业在选择财务负责人时要考虑混改后的企业性质、混改后的企业管理需求、混改后各方股东意见;第二,财务机构的岗位设置,混改国企要重新梳理财务组织机构的职能、权责,然后以不相容岗位分离为根本原则,重新梳理和设置财务组织中的岗位;第三,财务制度的更新调整,财务人员落实具体工作需要依据各项财务制度,混改企业要统一会计核算方法、调整、推进财务制度建设,使财务制度与混改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契合。

(三)财务制度体系混改企业可能存在各方财务制度体系不同的情况,混改企业必须正视这一客观事实,积极推进财务制度体系整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案例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案例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案例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为了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我国推出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步骤阐述国企改革案例。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这一方面主要是指引入社会资本,采取股权投资方式,让中国国企和民营企业共建共享。

具体案例是,南方电网将50%的股权出售给五家参股机构,集团实现了企业管家、媒体运营商、资产交易商、清洁能源投资商、新时代金融服务商五位一体的商业价值,使企业更加高效、灵活。

二、深化财务改革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多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加快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此外,要改革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税务管理,严格发票管理,规范国有企业的监管程序。

具体案例是,中国石化推动“控边理财”的改革,将内部经营资源整合起来,减少闲置资金和亏损重点领域,增加企业支出高效性。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国有企业实行标准化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

具体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向信息化转型。

为此,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进各项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具体案例是,中国工商银行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出,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财务改革和推进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国企在不断摸索探索、不断前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国企在未来的改革中还需要不断创新突破,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财务管理问题探究

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财务管理问题探究

(作者单位:黑龙江特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财务管理问题探究◎于一鹏我国经济逐渐进入了新常态化,需要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以加快企业自身的转型。

在企业股份制改革后,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而企业本身的业务领域变宽、管理层次变多,尤其是集团企业,其拥有众多的分公司、子公司、办事处,这些分支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越发明显,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有着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每个分支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部门或者是财务管理人员,增加了集团财务管理的工作难度,弱化了集团财务对分支财务管理的控制权,这一问题是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财务管理的作用企业股份制改革后,投资主体增多,增强了企业的资本,稳固了企业的市场地位,使企业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但是在股份制改革后,企业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一是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二是大量的资本投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是否能对这些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以保证资金利用的安全性。

企业需要积极探寻解决股份制改革后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使用多元化的手段去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以及需要在股份制改革中,严格控制改革支出,加快改革的进度。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其在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并且其也是改革的关键。

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工作,其已扩展至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每一项工作都有财务管理的介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已深度的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

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企业股份制改革后,各项工作的安排和开展,都需要财务管理工作从中协调和沟通,比如,员工与企业之间、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甚至是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都需要财务管理的介入,平衡各方的利益,加快企业内部稳定的速度,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另外,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有时会涉及到国外资本,在引入国外资本时,企业要掌控自身的主动权,不可失去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并且还要在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着重体现,以确保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科学性,增强自身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不可失去自身的核心技术、关键业务,防止技术“空心化”,以及企业资产和资源流向国外,需要引起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改革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政府引导下,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逐渐发生了改革和调整。

在新的经济时代,有必要研究并探讨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三资”体制、市场化经济时期的股份制改革和现代化国有企业改革。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主要采用“三资”体制,即资金、设备和土地的财政化管理。

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由财政出资,企业获得营业收入,但无法自主经营,企业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市场化经济时期,中国国有企业逐步采取股份制改革,以引入社会资本和加快国有资产配置,探索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行方式,其中又主要有管理层自购、员工持股、引进战略投资者、A股上市等多种方式。

现代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改革的新阶段。

目的是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治理,完善股份制公司监管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管理法治化和内部市场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该改革还进行了国有企业垄断行业的竞争性研究和实践,通过竞争来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与问题目前,中国国有企业数量多,资本规模也较大,但整体效益低下,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1.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较为单一,资金来源较为依赖国有资金,缺少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2. 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也缺少市场化监管,容易受到政治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3. 国有企业经营成本高,效益不够理想,国有资产流失较严重。

三、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改革与发展路径为了促进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改革与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速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增强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力和竞争力,扩大国有资产配置市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

2. 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展股权结构,引入外部投资和管理,推动企业市场化改革和内部管理的现代化。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领域最显著的改革之一。

混改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转型和创新,其中之一便是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在国有企业加快混改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体制必须跟上步伐,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模式。

一、背景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持续加快。

国有企业的改革从全面实施公司制改革开始,到实行股份制改革、引入外部资本、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不断深入,企业不断壮大。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国家资本配置、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显得尤为关键。

二、转型和创新1. 财务管理对企业治理的重要性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治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财务管理的机制完善度将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信誉度以及发展前景。

因此,财务管理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变革。

2. 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国有企业在混改中需要引入多种资源,财务管理体制要适应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转型的方向之一是将财务中心与财务部分离,使之分散到各个业务部门。

企业可以将业务分管、经费支配权、审批权下放到不同的业务部门,从一支部门控制的财务管理向多支部门控制的财务管理过渡。

3. 创新制度和机制随着国有企业混改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机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例如制定全企业计划预算、全员预算管理制度;建立成本控制模式、财务绩效管理模式等。

4. 混改后的财务管理中的特点国有企业混改后,财务管理中会出现不同的经营目的、业务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等问题。

这就需要财务部门变得更加专业化,需要具备保持专业独立的能力和职业道德,即不以业务利益为导向,从而确保财务管理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协助企业做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经营决策。

三、问题与对策1. 对问题的认识国有企业混改中,财务管理问题的性质和难度都大大增强,如果不认真对待则会带来严重后果。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专题调研报告范文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专题调研报告范文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标题: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专题调研报告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进行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背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亟需进行改革。

二、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意义和背景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是指国有企业股权、薪酬和激励机制的改革。

这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1. 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国有企业股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国有企业上市等方式,实现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和市场化。

2.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绩效。

3.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是为了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国企三项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产权关系复杂国有企业改革中,由于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产权关系复杂,改革难度较大。

2. 员工福利问题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需要平衡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确保员工的合理获得感。

3. 市场竞争压力国有企业面临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五、对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1.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 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国有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3.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国有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国有经济体制的重要改革举措,目的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进行转型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控和内部控制。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对各项财务活动的管控。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财务控制、风险控制、审计控制等,确保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财务信息披露是企业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应主动披露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绩效、风险状况等信息,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确保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回应投资者的关切和疑问。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方式。

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基础,主要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而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从单一的财务指标转变为多元化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将财务指标与市场定位、竞争优势、创新能力等综合考虑,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财务管理指标体系,以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发展。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还需要推动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财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推动财务管理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提升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

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进行转型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加强财务管控和内部控制、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方式以及推动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等,都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方向。

国有企业改制的资本运作与财务改革

国有企业改制的资本运作与财务改革

国有企业改制的资本运作与财务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到资本运作和财务改革等多方面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实施,以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有企业改制的资本运作与财务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资本运作1. 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股份制改革。

通过将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制、引入民营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市场化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

同时,股份制改革还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资产重组与合并重组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资产重组和合并重组是常见的方式。

通过将相似或互补的企业进行合并,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资产重组也可以帮助企业去除垂直结构和重复经营的问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 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改制和发展,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战略投资者可以为企业提供市场经验、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同时,战略投资者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二、国有企业改制的财务改革1. 资产负债表重构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财务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首先,需要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重构,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可靠。

这包括对企业的资产评估和债务重组等工作,以消除隐性债务和非经营性资产。

2. 财务风险防范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财务风险防范是一个关键问题。

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和审计工作,防止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

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融资和负债结构的管理,防止高杠杆风险。

3. 财务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是推动国有企业财务改革的基础。

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统一应用,提升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规范性。

三、总结国有企业改制的资本运作与财务改革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在过去的多年里,中国国有企业一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低效率、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在国有企业中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逐步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在这一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进行转型和创新,以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要。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和创新,首先需要理清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和财务管理体系。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在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之间,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共赢,实现优势互补的企业形态。

在这种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通常较高,因此国有资本仍然具有对企业的控制权。

随着非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也会产生影响。

这就需要在财务管理体制中建立起合理的股权结构,明确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各方的权益,避免出现股权冲突和利益差异。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和创新还需要加强财务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在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下,企业的财务信息对外披露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及时、准确地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也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起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以便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估,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和创新还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

在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下,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而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对各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成本管理技术和手段,如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提高成本管理的精准度和准确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也面临着转型和创新的挑战。

在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由于权责不明、审批繁琐、信息闭塞等问题,导致了财务管理效率低下、风险控制不到位、资源配置失衡等诸多问题。

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提供了契机。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需要进行转型和创新。

传统的以审批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企业需要更加灵活高效地进行财务管理。

在转型和创新中,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市场化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转型和创新的关键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支撑。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着信息流通不畅、数据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有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和传递,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国有企业还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支撑,如云计算、大数据等,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通过技术支撑,国有企业可以实现财务管理过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降低财务管理的成本和风险。

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是转型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需要将财务管理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市场化的做法,引入经营性财务管理激励机制,通过设立财务绩效目标和考核机制,激励企业员工增加财务收益和降低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还可以借助金融工具,实现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

通过使用衍生产品、债券等金融工具,国有企业可以对冲市场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的良性循环。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和创新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在企业改制中积极探索新路子

在企业改制中积极探索新路子

作者机构: 中共东方电机厂委员会
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页码: 13-14页
主题词: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改制 积极探索 生产经营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 运行机制 股份制改制 企业改革 经营理念
摘要: 东方电机厂是我国机械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是全国三大电机厂之一,于1993年完成股份制改制,创立了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在改制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我们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转变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必然引起人们对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进行重新审视。

人们产生了许多疑虑,例如,要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作用,那么还要不要设政工机构?“新三会”与“老三会”关系怎么处理?股东是企业资产所有者,那么职工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MERCIAL ACCOUNTING《商业会计》2019年第11期改革创新可以选择外包一些业务,这不仅是比较好的税务筹划方式,也是税费转移的合理途径。

“营改增”的实施使得房地产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以及账务处理流程变得更为复杂,不仅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迫使企业对财务核算体系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另外,税务筹划应切实可行,房地产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创造和完备符合实施税务筹划方案的条件;考虑到税收政策的变动因素,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密切留意税收政策变化中的有利因素,确保税收筹划方案的机动性。

(六)商业地产与住宅项目兼而有之在城镇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房地产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伴随着房地产行业各项新政的颁布,房地产的价格也在调控中趋于合理。

参照普通住宅价格,房地产企业显然无法通过价格使购房者成为高额税负的接纳者,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开拓的视野和立体的视角权衡产品的多样化问题。

由于广阔的市场前景,社会对于商业地产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而这些商业地产的定价权基本由开发商掌握;当交易发生后,商业地产的购买者可以取得地产增值税发票,在进行有效抵扣后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应尽量拓宽面对企业客户的销售渠道,以转嫁高额税负,降低自身的运作成本。

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充分利用“营改增”带来的机遇,在完成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针对产品的结构以及种类进行优化,着眼于产品多业态方向布局,不仅有益于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下的税务筹划,也能最大限度地把税务风险局限于可控范围之内。

四、结语房地产行业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营改增”作为国家的科学决策,目的是帮助企业减轻税负压力。

面对“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应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充分做好税务筹划,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落实,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营改增”带来的利好,实现企业税收减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S【主要参考文献】[1]张施怡.常德市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涉税风险调查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9,(03).[2]王彦婷.“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初探[J ].纳税,2017,(08).[3]李晶.关于“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探讨[J ].商业会计,2018,(04).[4]陈华.“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J ].商业会计,2019,(08).一、案例概况山东能源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矿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权属企业之一,始建于1968年10月,2003年3月改制为“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既是全国唯一的海滨矿区,全国唯一实施过海下采煤的企业,也是山东省第一个省级煤炭战略储备基地。

现企业资产总额231亿元,权属企业29家,员工1.2万余人。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以煤炭生产为基础,生产服务业为配套,热电、物流、建工产业为支持的“113”产业体系,经营领域横跨鲁、晋、吉、蒙四省区。

现有5对生产以“股权改革+资产租赁+财务管理”三轮驱动的企业改革改制探索——以龙矿集团为例张晖(山东能源龙矿集团财务部山东龙口2657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变大、企业内部管理难度加大、员工积极性不高等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协调外部环境、激活内部动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文章以山东能源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探讨了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采取的“股权改革+资产租赁+财务管理”三轮驱动的企业改革改制实践,以为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改革改制;股权改革;资产租赁;财务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9)11-0101-03101C OMMERCIALA CCOUNTING 改革创新矿井,总产能1000万吨;在山西、吉林、内蒙整体或部分托管了6对矿井;依托“黄蓝”经济叠加区和临港区位优势,建成了山东省政府主导的全省第一家省级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年运营能力达2000万吨;拥有4座热电厂,在胶州、莱州、海阳城域供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二、龙矿集团“股权改革+资产租赁+财务管理”三轮驱动的改革改制实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龙口集团主要采取了“股权改革+资产租赁+财务管理”三轮驱动的企业改革改制模式。

(一)“股权信托+股权众筹”改革为确保改革改制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龙矿集团成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导小组,针对首批两家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股权信托、股权众筹的改革模式。

1.股权信托改革。

股权信托改革主要在龙矿集团下属海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试点改革。

海湾酒店虽然一直以来实行公司制运营,但经营机制固化等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员工责任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不高,针对公司运营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龙矿集团依据《公司法》《信托法》等法规精神,实行了“股权信托”改革,将龙矿集团拥有的海湾酒店管理公司国有独资股权中的60%,“信托”于海湾酒店管理公司工会,由工会代行出资人部分管理、监督权,并模拟实行“员工持股”,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2.股权众筹改革。

针对龙矿集团下属工程建设公司历史问题多、机制不活、亏损严重、现金流紧张的经营情况,龙矿集团坚持“改下稳上,分步实施,有限分割,股权众筹”的原则,分两批次对工程建设公司4个专业化公司探索推行了模拟“股权众筹”的运营模式。

即:依据股权众筹的原理,在“分公司”体制下采取模拟股权众筹的融资模式。

工程建设公司与所属四个分公司按一定比例募集资金,作为分公司运营流动资金,分公司再面向本公司管理团队、核心员工等筹集资金,模拟“入股”,并按“持股”比例承担盈亏,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新机制。

(二)资产租赁改革针对龙矿集团下属机电维修制造中心资产净值体量小、员工少的特点,实施了“资产租赁”改革,将机电维修制造中心的部分有效固定资产,以“租赁”方式,由机电维修制造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普通员工,按规定额度出资“入股”租赁,员工按出资占总资产的比例获取收益,实现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捆绑、利益共享、亏损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创新财务管理1.放开工资预算、加大内部协作、加强绩效考核。

在改革过程中,龙矿集团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风险管控、绩效考核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一是放开改革改制单位的工资预算指标,集团公司不再核定和考核其工资预算指标,改按相关《股权众筹改革方案》规定执行,由改制单位自主掌控本单位工资预算。

二是加大内部业务协作单位之间的协调力度,集团公司业务部门统筹协调,采取多种渠道帮助改革单位盘活资金。

三是加强绩效考核,集团公司与公开竞聘产生的“改革改制”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契约聘用协议,将管理人员的责任、目标和个人薪酬紧密挂钩,实施刚性考核,根据完成目标情况兑现薪酬激励。

同时,明确任职期限,改革改制单位新组建的管理团队任期一届三年,到期必须下岗,重新竞聘;任期内如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亏损并造成股东损失严重的,领导班子任期自动结束,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免职,并承担亏损补偿责任,进一步明确了权、责、利关系。

四是明确“股份”分红,对改革改制单位实行“模拟股份”制分红,经集团公司经营业绩审计后,按企业所得税后利润及职工所持股权比例进行分红。

2.利益捆绑,创新分配机制:“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三放开。

改革改制单位通过推行管理层、员工“持股”,将员工和企业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打造员工与企业的深度利益共同体。

同时集团公司对三家单位,全部实行“三放权”,单位享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

在人事管理上,三家单位有自主组建管理团队的权力,有在龙矿集团指导下自主用工的权力;在经营管理上,有自主经营权力,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市场需要做出经营决策,选择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在薪酬分配上,有自主分配的权利,在确保员工最低工资标准及总体工资指标不突破企业控制指标的前提下,有权按照内部制定的分配方案进行分配,并在分配机制上突出利益捆绑,以能力大小定“股权”多少,以“股权”多少定收益高低,通过实行“基本工资+绩效薪酬+‘股权’分红”的薪酬模式,将企业经营情况与员工经济收入紧密挂钩,切实形成了“绩效升收益增、绩效降收益减”的联动机制,员工通过资本和劳动实现收入增加,有效激发了干部员工自主创效的激情。

改革运行以来,各单位主动开拓市场,招揽业务,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高涨,扭转了长期被动的局面,实现了企业增利、员工增收。

3.优化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成本控制,严格资金管控。

龙矿集团在改制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注重制度健全、规范到位,并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保证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突出落实。

龙矿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调整的通知》,组建了以财务部、风险审计处、绩效运营处、规划发展处等为成员的财务审计组,进而优化财务管理组织结构,提升责任审计质量,深入推动龙矿集团改革工作。

同时制定颁发了《山东能源龙矿集团工会财务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票据电子化系统、基础规范化操作使用102COMMERCIAL ACCOUNTING《商业会计》2019年第11期改革创新手册》,邀请财务管理专家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完善经费收缴,确保经费收入稳定和经费管理依法合规,全面加强财务规范化建设、资产管理和会计电算化核算,推动《工会经费专用收据》票据电子化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等;通过完善机制,深化教育,促进财务管控质量稳步提升。

改革单位近两年坚决执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成本管控原则,促进降本增效再创历史新高,抓实高质高效经营,并扎实推进亏损企业治理,做好治亏、止亏工作,提高资金精益化管理水平,摸清资金运作底线,厘清资金变动规律;建立资金池,盘活存量,深挖负债资金价值空间,推进资金安全管理;聚焦重点项目、紧急项目及战略性项目的资金需求,及时化解资金困局,维持资金链安全,促进资金管理提速、提质、提效。

(四)开展“两提、两规范”活动,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龙矿集团坚持根据经营发展需求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管控水平,巩固企业核心管理。

龙矿集团组织开展了以“提素质、提质量,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经济运行秩序”为主要内容的“两提、两规范”活动,致力于夯实基础,规范秩序,完善制度,创新创效。

围绕“提升素质”,定期组织岗位培训、任职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等教育培训,并组织各类能力考试和竞聘活动,保证财务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加强财务干部队伍建设,促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