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中国翻译论史略感
翻译原则
佛经翻译理论强调“信、达、雅” 三原则,即要求译文准确、通顺、 优美。
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有鸠摩罗什、真 谛、玄奘等,他们为佛经在中国的 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翻译实践与理论总结
翻译实践
古代中国的翻译实践非常丰富, 除了佛经翻译外,还有大量其他 文献被翻译成其他文字,如《道 德经》、《易经》等。
03
现代翻译理论
现代翻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
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中国开 始接触现代翻译理论。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翻译事业得到 了快速发展,大量外国文学作 品被翻译成中文。
1978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翻译理论迎 来了新的发展阶段,翻译作品 逐渐丰富多样。
2000年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翻译工作 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出现了许多翻译软件和在线翻
1949年-1978年
近代翻译的转型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的翻译事业逐渐从 民间自发走向官方组织,翻译的题材和体裁也更加多样化 。
近代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
严复
中国近代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 原则,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主 张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同时注
全球视野与多元文化
拓展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多元 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全球标准与规范
参与制定全球翻译标准和规范,推动翻译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全球趋势与未来展望
深入研究全球翻译趋势和动态,预测未来翻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 前景。
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1 2
创新方法与技术
翻译理论概述课件
中世纪翻译理论
总结词
中世纪翻译理论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 可读性。
详细描述
中世纪的翻译理论更加注重译文的流 畅性和可读性,强调在保持原文意义 的基础上,使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理论
总结词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理论注重译文的自然表达和修辞效果。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强调译文的自然表达和修辞效果,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美感,同时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 性。
VS
跨学科研究的实践意义
跨学科的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的 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和理解。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翻 译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的背景和特点,运 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更好地处理文化 差异和冲突。
全球化的视角与多元文化的交流
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在多元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全球化视角下的翻 译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总结词
技术翻译涉及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要求译文准 确、专业、规范,能够满足特定领域的技术要求。
详细描述
技术翻译要求译者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 理解原文的技术细节和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注 意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确保技术信息的准确传递。
口译
总结词
口译要求译者具备快速、准确地传达信息的能力,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形式。
近现代翻译理论
总结词
近现代翻译理论呈现多元化和跨学科的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近现代的翻译理论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强调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02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
“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
世间伎艺,多所综习。
遍学异书,通六国语。
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
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
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
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
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
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
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
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
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四)胡经中在长行之后,另有重颂,复述长行的内容,翻译时往往也得删除,才能使译文洗练;(五)胡经中,每说完一事,再说另一件事时,往往还要把前边那件事重说一遍,因此翻译时,也不得不对这些重复的话一并删除。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至于传译,我国大概早在远古时期在于一些少数民族的交 往之中就有所运用。
我国古代翻译理论的成就
佛教与翻译
我国用文字记载的翻译,始于佛经翻译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三国支谦《法句经序》
我国古代翻译理论的成就
直译——汉末质直
东晋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意译——六朝 文风华丽,翻译也受其影响。 “译界第一流宗匠”鸠摩罗什:有增有减,力求 达雅
近代信、达、雅的提出与发展
①信:要求译文意义“不倍原文”,深感“求其信, 已大难矣”。
②达:“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尚达 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 次”。 ③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以行远已耳, 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 俗文字,则求达难。”为“雅”,也即所以为“达”也。
新译——唐
玄奘明于佛法,兼通梵汉语言,译笔谨严,多用 直译,善参意译。
近代信、达、雅的提出与发展
02
近代信,达,雅的提出与发展
严复的“信、达、雅”
提出: 严复的《天演论 . 译例言》 写于 1898 年。 《译例言》起句便是“译事三难信达雅”,一语破 的,创制一条影响深远的翻译标准。严复在《译例 言》里,把信达雅明确作为“译事楷模”提出来的, 并详加申说。
“诱”“讹”“化”的翻译思想及其“化境”说
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 格独步当代译坛。
现在信、达、雅的突破和发展
“化境”说
第一、内容准确(尊重作者)
第二、易于理解(关注读者)
第三、形式恰当(避免生搬硬套)
现在信、达、雅的突破和发展 词汇层级上的化境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天然西域之语趣”
“罗什所译,十不出一。”
“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信
“其文约而诣,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 --达 “译文雅正,以便阅读”----- “雅”
文质调和论 (1)慧远 “厥中”
“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 应文,则悦者寡。”“质文有体,义无所越” “以裁厥中” (2)僧佑 “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4、中国文学的影响。
二.古典译论发展阶段
中国历史古代末期(鸦片战争之前)和近代(鸦片战 争之后)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
魏象乾著有《番清说》
“夫所谓’正者‘,了其意,完其辞,顺其 气,传其神,不增不减,不颠不倒,不恃 取意,而清文精练,适当其可也”以避免 “出入失正之弊”。
马建忠(1845-1900) “善译”: “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 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 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 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 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 折之所由然。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 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 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 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 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 考其所出 ,事事周密耳 ”
(2)释道安 昔来出经者 ,多嫌胡言方质 ,而改适今俗 , 此政所不取也。何者 ? 传胡为秦 ,以不闲 方言 ,求识辞趣耳 ,何嫌文质 ? 文质是时 , 幸勿易之。经之巧质 ,有自来矣。为传事 不尽 ,乃译人之咎耳 ”
“五失本”“三不易”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 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 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 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 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 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 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 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05讲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教师用书
第五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时空定位·通史概览中外历史纲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明太祖废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
后内阁出现,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2)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察分为朝觐考察和京察;(3)明朝后期,乡约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主劝谕;(4)明政府修筑长城,设置军镇,西南设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建立都司,进行管辖;(5)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6)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7)乡约主要宣讲康熙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圣谕广训》,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经济与社会生活】(1)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2)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3)明朝时期,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现存的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4)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
【文化交流与传播】(1)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相继被译介到中国;(2)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到中国;昆曲的发展演变。
关键能力·精准特训熟记4大知识清单——落实备考基础清单一明清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明清政治制度与统治的加强(1)中央①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
内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
宦官专权,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
②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形成奏折制度,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中国翻译史讲义
• 奉诏译:我国古代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 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
• 单译(等):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 一译。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 译。译者名称不明的经典,称作失译经。
• 有裨于中国文学:启以新意境,输以新材料,开辟 了唐降格律诗词新体裁,催生六朝志怪小说,激发 浪漫主义文学,使古代文学获得解放。
佛经翻译的四个发展阶段
一、草创时期(东汉桓帝—西晋,公元148—316) 二、发展时期(东晋—隋,公元317—617) 三、极盛时期(唐—北宋,公元618—906) 四、衰微时期(南宋—清,954—1111)
3. 三国时期的译经家支谦(1)
支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姓支。号恭明
代表作:《阿弥陀经》 《月明童子经》《菩萨本原经》
《菩萨本业经》《佛医经》 《法句经》
翻译特点:支谦翻译的风格从古译到旧译这一阶段上起 了不少作用。他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力求经意使人更 易解。
• 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 • 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 支谦的翻译风格 • “曲得圣意,辞旨文雅” • “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 “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又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 汉献帝(公元190年一220年在位)末年,支谦避乱来到吴 国。当时孙权已统治江左一带,但这里佛教还未传布。孙 权听说支谦很有才智,就召见他,并拜为博士,与韦曜等 人共同辅导太子。
• 东吴佛教虽已传布,但佛经多是梵文,没有翻译。支谦 精通汉语,收集众多佛经版本译为汉语。从黄武元年(公 元222年)到建兴(公元252年一253年)年间,三十多年中, 他翻译了《维摩》、《法句》、《瑞应本起》等49部经书。
古文今译专业知识讲座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有人以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
主,那么译时就能够随意增删,任情发挥。这么旳“意译”,
只能称之为乱译。
2、直译与意译旳比较:
例一:原文 彼且奚适也?(《北冥有鱼》) 译文: 他将要去哪里呢? 例二:原文 楚国方城觉得城,汉水觉得池。(《齐桓公伐楚》) 译文: 楚国把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作为护城河。 例三:原文:吾 谁 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译文:我 欺骗 谁 呢?欺骗老天吗?.
3、换(替代)
古语中旳词义在流传过程中意思发生了变化,有旳词义广大,有旳词义缩小,有旳 词义转移,有旳词感情色彩变化,有旳名称说法变化,涉及某些古今异义旳词、通假字、 偏义复词等,就要以相应旳当代汉语旳词换掉它们,决不能够今义当古义。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 于在春《国风一般话翻译》:“采来采去旳苍 耳子,斜口筐子可还没有装满。可怜我惦记那远行 旳人,把篮子搁在那大路边。”
郭沫若《卷耳集》:“一片碧绿旳旷野,原中有 卷耳蔓草开着白色旳花。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 着一只浅浅旳提篮,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又 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旳山丘。她旳爱人不久才 出了远门,是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种童仆去旳。 她在家中怀念着他坐立不安,所以才提着篮儿走出 郊外来摘取卷耳。但是她在卷耳旳青白旳叶上,看 见她爱人旳英姿;她在卷耳旳银白色旳花中,也看 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旳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 马犹豫。带着个愁惨旳面容,又好像在向她诉说别 离羁旅旳痛苦。所以她终归没有心肠采用卷耳了, 她终竟把她旳提篮丢在路旁,尽在草茵上思索。”
中国译论
1 2
3 4
中国古代翻译理论 中国近代翻译理论 中国现代翻译理论
中国当代翻译理论
一、古代翻译史及理论
远古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翻译。
《礼记· 工制》篇里载有:“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 通, 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 方曰译。”
三、现代翻译理论
瞿秋白否认严复的雅,主张用“信”“顺”相结合。 鲁迅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艾思奇在《谈翻译》中指出:信达雅不是并列的,更是递 进的,而是有第一义和第二义之分。 朱光潜把翻译归为“信”,译文的“达”“雅”,应以原 文为转移,译文只能与原文近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林语堂在《论翻译》中提出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 郭沫若信奉严复的翻译标准,强调雅,提出了风韵译原则。
三是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达
玄奘
主张“五种不翻:一、秘 密故,如陀罗尼;二、 含多义故,如薄伽,梵 具六义;三、此无故, 如阎浮树,中夏实无此 木;四、顺古故,如阿 耨菩提;五、生善故, 如般若。”“不翻”就 是用音译,音译是“不 翻”的翻法。玄奘明于 佛法,兼通梵汉语言, 译笔谨严,多用直译, 善参意译,世称“新译”
中国之译佛经,汉末质直……六朝真是‘达’而 ‘雅’了……唐则以‘信’为主—鲁迅
二、近代翻译理论
马建忠提出善译。
指出了对原作的态度,译书的方法,行文的要求,和翻译的效果, 但没有提出核心的翻译理论——翻译标准。
严复首次提出翻译标准信(faithfulness), 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
一“信”:要求译文意义“不倍原文” 二“达”:“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为此, “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至于原 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 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点明“信”“达”的关系。 三“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 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 求达难。”
第五讲:古文今译(3)
(三)古今语气词的不同适用范围 1、“也”字的翻译: ◆判断句中不译语气词,非判断句中译出语气词。 判断句如: 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管晏列传》)
译:管仲夷吾是颍上人。
②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也。 (《管晏列传》)
译: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
非判断句如:
①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师之入也。(《秦晋殽之战》) 译:我看见部队出发却没见到他们回来啊。
何必委屈您……
②敢犒从也。(《秦晋殽之战》) 冒昧地……
(二)借代手法或者比喻一般意译
例如:
①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秦晋殽之战》)
译为:猎些野兽。
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译为:改动战争。
③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将
伐颛臾》 ) 译为:在宫廷内部。
(2)、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③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4、增补兼语 文言文中“使”“令”后面的兼语通常少省略, 翻译时要补出。
例如:
①使()归就戮于秦。(《秦晋殽之战》) ②杞子自郑使( )告于秦。( 《秦晋殽之战》 ) ③计末定,求人可使( )报秦者。 (《廉颇蔺相
(三)没有现代词语对应的词语一。
译为: 慢悠悠地走;随意地游览
②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
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 译为:神思悠悠的;心情舒畅的
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适合与一些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 意译除了较多用于韵文之外,还运用于一些无 法或不便用直译的散文词语或句子方面。 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 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 任情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 缺点:译文可能与原文有一定出入,极端是乱 译。
中国传统译论(古代部分)
总
概
少 数 民 族 零 星 译 论
2.第二高潮:科技翻译 徐光启 李之藻 杨廷筠 王微 魏象乾
1.第一高潮;佛经翻 译 安世高 支谦 道安 鸠摩罗什 玄奘
安世高
安世高----中国佛教翻译的第一人。 安世高,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 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 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安般守意经序》 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 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 为动字误用),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 啼,无音不照.”安世高在其父亲死后继承王位, 但一年之后就让位给叔叔,出家为僧. 之后,安世 高游历西域各国,弘扬佛法.后来来到中国.
徐光启
1.简介:徐光启(1562-1633)上海吴 淞人。生当晚明之季,关心国家命 运,希望发展科技,强国富民。 1600年春,与利玛窦相识。1603年 领受洗礼,取名保禄。1604年中进 士做了京官。 2.翻译方面的成就: 数学:《几何原本》 历法:《历书总目表》 哲学:《灵言蠡勺》
《几何原本》反应的翻译思想的两大特点:一 是求知,求真理,“裨益当世”;二是抓“急 需”,并能够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 梁启超的评价:“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 之作”;“元扈首译欧几里得之《几何原本》 六卷,欧人名著之入中国,此其第一。….盖 承认欧人学问之有价值,实自兹始。”
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 到长安。他载誉回国,更携回梵文经典650余 部。数量之多,品类之富,前所未有。组织译 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 五卷。这个数字占唐代新译佛经总卷数的一半 以上。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 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 典籍。
中国古代翻译理论
中国古代杰出译者及其理论
一、翻译活动古已有之,而译学理论始于三国时佛经翻译的兴 翻译活动古已有之, 盛。
早期的佛典翻译,多用“文”和“质”两字作为译文的标准。所谓“文”指的是“辞 采”,即对译文加以修饰,使文章更为通达,是我们所说的意译;“质”指的是“朴 质”,即严格依照原文,不增不减,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直译。 支谦,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大师,他的《法句经序》是中国第一篇谈论翻译的文字,约作 于224年。他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译事之不易,对促 进翻译研究有先导作用。他还提出了“因寻本旨,不加文饰”的主张,主张译经不必讲 究“饰”和“严”,只要做到“易晓”和“勿失厥意”就行了,由此可见他是主张直译 的所以他的理论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直译理论。 道安(314-385),东晋时期的佛经翻译家,他继承和发扬了支谦的翻译思想,他认识 到了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文体、行文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认为“案本而传” 只是相对而言的,而失本则是绝对的,不失本便不成翻译,是主张直译但反对死译,对 当时佛经翻译出现的死译现象,他提出著名的“五失本”和“三不易”。“五失本”, 是指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第一,梵文的句 子多是倒装,翻译时须根据汉语习惯译出;第二,梵文质朴,汉人喜好辞采,可对译文 做一些文辞的修饰;第三,佛经反复叙述,翻译时对反复内容应当加以删减;第四,佛 经正文后又有重颂加以复述,译时将重颂部分删去;第五,佛经里,往往在说完一件事 后说另外一件事时将前面说过的事又重复一遍,译时应当把重复的这部分删去。
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叫做“古译”,把罗什及其以 后的译经叫做“旧译”,把“新译”的名称独让给玄奘;梁启 超是这样评价玄奘的:“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 他不仅把梵文翻译成汉语,还把我国的《老子》、《大乘起兴 论》等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是有 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业绩将被全世界的人们记着”。
中国翻译史第五讲
王佐良的翻译思想:
翻译的作用和功能。认为翻译对于任何民族的文学和文化的 益处是无法估量的;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将另一种文 化的精华吸收过来,给自己民族的文化增添新的内容。如果 没有翻译,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将大为贫乏,整个世界也将 失去光泽;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是翻译家给新生代的文学 家带来了生机。他还指出,翻译天生是比较的,跨语言的, 跨学科的,他必须联系文化、社会和历史来进行,所以翻译 最具有理论发展前途。
提出化境说: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
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 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王秉钦,2005: 243-244) 这种造诣高的翻译,就像原作的投胎转世,躯体换了一个, “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 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他又指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 能实现的理想。
进而指出,好的译本消灭自己,把我们向原作过渡,倒是坏 的译本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 替作者拒绝读者;这类翻译是离间,摧毁了读者进一步和原 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同时也破坏了原作的 名誉。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里,还谈到了两种翻译方法:
“就文体或风格而论,也许会有希莱尔马诃区分的两种翻译 方法,譬如说,一种尽量欧化尽可能让外国作家安居不动, 而引导我国读者走向他们那里去,另一种尽量汉化,尽可能 让我国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外国作家走向咱们这儿来。
1951年,董秋斯在《翻译通报》上发表《论翻译的理 论建设》一文。文中明确论述了“翻译是一种科学”的 观点,明确提出建立翻译学的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一)“文质”之争
其三,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便深植于传统文化土 壤之中。
维祗难等人用以支持自己观点的,不仅有“佛言”, 而且有中国古代的老子与孔子(见《周易·系辞》)的言 论。他们的这些论述,又与古代传统文论息息相通, 从而又使此序本身也成为中国传统文论中的一篇。钱 钟书指出,“严复译《天演论》弁例所标:‘译事三 难:信、达、雅’,三字皆已见此。”(《管锥编》) 这大概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吧?
由此可见我国译论之一脉相承,亦可见此序在我国译 论史上的开篇意义。
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二)五失本三不易
道安在《摩诃钵罗着波罗蜜经钞序》这 篇 “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钱钟书)之论 的序言中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是中国古 代译论史上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道安(314—385) 俗姓卫,常山扶柳论家。公元383—385年,前秦苻坚开 始有组织地翻译佛经,聘请中外名僧协力分 工,道安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他在佛经翻 译中提出的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 译理论对我国传统翻译思想是一大贡献。
支谦(3世纪人),又名越,字恭明,三国时期佛经翻 译家。支谦译经较多。并且,他所著《法句经序》 总结了三国以前的中国译论,其中的“文质”之争 是中国翻译史上关于“直译”、“意译”的最早论 述。
支谦……竺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
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
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
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摩诃钵罗着波罗蜜经钞序》
节录
安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 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 合,斯二失本也。二旨,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 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荤,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 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蔚五百,刈而不存, 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薛,已乃后 说而悉除,比五失本……
中国翻译理论史进行梳理时,采取了陈福康的分期 方式。
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二 中国古代译论
支谦的“文质”之争;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鸠摩罗什的“论西方辞体”; 彦琮的“八备”说; 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
“五不翻”; 徐光启的“超胜”说。
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一)“文质”之争
“文质”之争是由支谦在《法句经序》这篇中国译论 的开山之作中提出的。
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
座中成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
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
无极。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节第五录讲中自国古《代译出论 三藏记集经序》卷七
(一)“文质”之争
细读原文,“文质”之争是《法句经序》中所描述 的以维祗难为代表的“质”派与以“支谦”为代表 的“文”派关于翻译佛经应该采用“质”译还是 “文”译的争论。支谦一开始不赞成竺将炎在翻译 佛经时采取直译,即“质”派的做法,认为“其所 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其 辞不雅”。但维祗难强调译经不必讲究文饰,不赞 成意译,“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 只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当令易晓,勿失厥 义”就行了,而大家又引用老子和孔子的话来支持 维祗难的观点,强调译经应该注重意义的传达, “实宜径达”。因而,支谦在翻译《法句经》时, 便采用了直译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了。这 便是“文质”之争,也是最早的关于“直译”、 “意译”之争的论述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二)五失本三不易
所谓“五失本”,是指翻译佛经时五种使原文失 去本来面目的情况; 所谓“三不易”是指翻译佛 经时三种不易处理的情况。具体来说,“五失本” 是指以下五种做法会导致原文的本来面目在译文 中得不到传译:
第五讲 中国古代译论
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一 中国翻译史分期
马祖毅(1984)认为五四运动以前有三次翻译 高潮:第一次是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三次是鸦片战争后的西学翻译。
刘宓庆(2005)则将其归为五个时期:
佛经翻译期、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期、
清末以学术翻译为主的综合翻译期、
(一)“文质”之争
《法句经序》支谦此序,在中国译论史上的意义有三: 其一,首次提出译事之不易。恰如近人罗根泽说的:“所以
需要翻译者,本来就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名物不同’,而惟 其‘名物不同’,所以‘传实不易’,惟其知道了‘传实不 易’,所以才能引起翻译的研究,提出翻译的方法。”‘此 序指出翻译的困难,对后来的进而才提出翻译的方法,有很 大的先导作用’; 其二,反映了早期“质派”的译学观点。我国译经史上始终 存在着“文’,“质’两派。近人梁启超说:“好文好质, 隐表南北气分之殊。虽谓直译意译两派,自汉代已对峙焉可 耳。’(《翻译文学与佛典》)支谦倾向于‘好文’,维祗难 则‘好质’。这篇序其实记载了千数百年前两派的一场论争, 不过“文”派的观点没有充分展开。今人任继愈指出,这场 论争,质派虽然在理论上获得胜利,但实际结果,却是由文 派最后成书。《《中国佛教史》).可见“文”、“质”两 派虽然对峙,却历来不是水火不容的。
20世纪上半期的综合翻译期、
20世纪下半期的综合翻译期。
第五讲中国古代译论
一 中国翻译史分期
陈福康(1992)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从六朝至宋的佛经翻译和明清之际的科技、宗教翻
译为古代部分;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译论;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为现代译论; 第四个时期则从新中国成立算起,为当代译论。 因为本节以史为重,强调时间的传承,所以,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