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篇第2节消化与吸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一、消化方式
不同动物化学性消化特异性
动物

部 位
口腔 胃




作用程度
弱 中
蛋白质
小肠
牛羊 口腔 胃 小肠 禽 腺胃 小肠
CP、NFE、EE
淀粉 蛋白质 CP、NFE、EE、MCP 蛋白质 CP、NFE、EE

极弱 中 强 弱 强
一、消化方式
3、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脂 淀 肪 粉 氨基酸 、小肽 甘油、脂肪酸 双糖、单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瘤胃微生物消化具有两大优点:
一是借助于微生物产生的β-糖苷酶,消化宿主动物不能 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显著增加饲料中总能
(GE)的可利用程度 ;
二是微生物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B族维生 素等营养物质供宿主利用。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3、禽类
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不强; 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 碎和消化;
瘦肉型与脂肪型猪消化率比较
90 88 86 84 82 80 78 76 74 干物质 粗蛋白 干物质 粗蛋白 干物质 粗蛋白 瘦肉型 脂肪型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动物 3、年龄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随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 对饲料养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逐渐提高。 幼年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消化器官还未发育完善,不能向 成年动物利用CF含量多的料。老年动物牙齿不好,影响咀 嚼,从而影响消化率。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第二节 消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对于单胃动物气能可忽略不计 禽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尿能)=总能 - 排泻物含量 = DE - UE
猪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 + 尿能)=DE - UE
49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消化能(AME)= 总能(GE)-粪能(FE)尿能(UE) - 气能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反刍动物:尿素 UE = 31M M为尿素含量
47
尿能的来源: 饲料中未被利用的物质 蛋白质周转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沉积N = 合成N - 周转N) 体蛋白动员产生的含N化合物
48
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 - (Eg+ UE) = GE - FE - UE - Eg
52
(4)维持净能(NEm) 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 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5).生产净能(NEp) 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 功的部分。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 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53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6
(四)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
1.元素比较(表1-2)
7
表1-1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9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 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 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

动物营养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动物营养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100%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粪中所含营养成分:大部分来自饲料,少量来自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 肠道脱落的细胞、肠道微生物等内源物质。
4、真消化率


真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中某养
分) 饲料中某养分= 的真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6、空肠和回肠:在空肠和回肠消化过程 继续进行。 7、盲肠:盲肠中含有细菌,粗纤维被不 同程度地消化,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大 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水溶性矿物质。



总结:禽类消化的特点

口腔没有牙齿,有嗉囊储存食物,有两个 胃,腺胃分泌消化液,肌胃进行机械性的 消化,主要靠胃和小肠进行酶的消化,消 化道短。有两根盲肠,盲肠内可进行微生 物的消化。泄殖腔有3个开口,粪尿同时排 出于泄殖腔,粪尿不分。

3)主动吸收

主动吸收必须通过机体消耗能量,依 靠细胞壁“泵蛋白”来完成的一种逆 电化学梯度的物质转运形式。
三、各种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1、禽类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以鸡为例) 2、猪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以猪为例) 3、牛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以牛为例)
1、禽类对饲料的消化

1)禽类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见图)
2、化学性消化

动物对饲料的化学性消化主要是酶的 消化。酶的消化是高等动物主要的消化方 式,是饲料变成动物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 一过程。
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 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消化即是吸收前 的准备。

酶的消化: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1)细胞内消化:
原生动物酶的消化主要是细胞内消化。变 化虫和草履虫,吞噬食物后形成食物泡, 再分泌溶酶体进行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3)
3.禽类
禽类口腔没有牙齿,靠喙采食饲料。嗉囊具
有贮存、湿润和软化饲料的作用;肌胃壁肌肉
坚厚,可对饲料进行机械性磨碎。 禽类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猪,但比猪 弱许多。
动物种类特异性-物理消化
种类 牛、羊 部位 口腔(反刍) 作用程度 大


肌胃(石头)
口腔



口腔
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消化力也不一样。 年龄及个体差异: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 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
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
动物消化道容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猪 牛 马 狗

小肠
盲肠
大肠
动物消化道长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小肠 盲肠 大肠 猪 牛 马 狗
饲料粗蛋白水平 有机物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8.8 12.5 17.2
60.7 65.4 66.3
54.5 64.0 72.7
52.5 56.0 61.3
59.6 61.4 56.5
62.8 68.9 70.9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腺:唾腺、肝、胰、胃腺、肠腺
瓣胃
网胃
真胃
瘤胃
猪消化道结构
鸡消化道结构
马消化道结构
牛消化道结构
兔消化道结构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消化系统根据其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种: 1单胃类 2反刍类 3禽 类 包括单胃肉食类、单胃杂食类、单 胃草食类。

3第一章 第二节水产动物的消化生理

3第一章 第二节水产动物的消化生理
25
脂肪的消化吸收
脂肪酶来自胰脏和肝脏的分泌液。肝脏的分泌物贮存于胆 囊中,经胆管而进入肠道。硬骨鱼类胆汁中含有胆酸,在 鲤鱼和鲫鱼还存在有牛磺胆酸。胆汁的分泌有助于脂肪酶 对于脂肪的分解与吸收。脂肪在消化道内分解为甘油和脂 肪酸,然后与胆盐结合成为水溶性微团再进行吸收。
脂肪酸与甘油进入肠上皮细胞后再合成为甘油三酯,甘油 三酯再与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乳糜微粒,通 过淋巴系统而进入血液循环,鱼类脂肪的吸收多在肠道的 前部。鱼类消化脂肪的能力很强,鲤鱼脂肪酶在口腔和咽 头即有较强的活性,在前肠部位活性最高。一般低熔点的 脂肪较高熔点的脂肪的消化率高,对饱和脂肪酸,碳链越 短消化率愈高。
胰脏分泌 鳕鱼脂肪酶最适T=37
15
二、消化酶
• 糖类分解酶:
• 淀粉酶 • 麦芽糖酶 • 胃酸-酸化细胞壁、甲壳,杀菌,给予胃蛋白酶最适PH • 胆汁-降低脂肪表面张力,加速消化,防止肠容物腐败
16
§3.对虾消化系统及消化酶
17
一、消化系统
• 构成:
• 口腔、食道 • 胃、中肠、后肠、肛门 • 中肠前后盲囊 • 肝胰脏
23
二、吸收方式
过滤:
消化道壁膜 内压
主动运输
需中间载体的逆浓度耗能吸收 特点
逆浓度,可聚集高浓度PR.、FAT、CARB的消化物 需中间载体,船载作用 耗能过程,可被抑制
胞饮作用
细胞直接吞噬食物微粒 鱼虾消化道
24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吸收
有胃鱼对蛋白质的消化始于胃。鱼的胃蛋白酶同 高等动物一样,将蛋白质分解为䏡、胨。盐酸的 分泌使胃蛋白酶激活,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 2—3,无胃鱼胰脏或幽门可分泌胰蛋白酶,其最 适PH值在9.0左右,蛋白质的吸收一般是在肠道 的前1/4部分吸收,而罗非鱼对氨基酸的吸收则 在肠道的大部分区域可进行。鱼类对蛋白质的降 解与吸收较高等动物缓慢。

(完整版)动物营养与饲料.

(完整版)动物营养与饲料.
已消化的养分通过消化道黏膜的过程称为吸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的方式
1、物理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 3、微生物消化
1、物理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靠动物的咀嚼器官-牙齿和 消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食物压扁、撕碎、磨烂, 增加食物的表面积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 食糜从消化道的一个部位运送到消化道的另一个 部位。
1、禽类对饲料的消化
1)禽类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见图)
禽类的消化系统由喙、口腔、食道、 嗉囊、腺胃、肌胃(砂囊)、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 直肠和泄殖腔组成。
2)家禽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1、家禽口腔内没有牙齿。分泌唾液浸湿食 物,仅含少量的α-淀粉酶,对消化食物不 起多大的作用。
将糖类和蛋白质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 NH3等物质,同时微生物发酵也产生 CH4、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H2 、O2 、 N2 ,等气体,通过嗳气排除体外。 微 生物利用这些营养物质来合成菌体蛋白。 绵羊瘤胃中约82%属菌体蛋白。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整个消化过程 中,具有两大优点:
(4)瘤胃温度 38.5°C ~ 40 °C。
2)瘤胃内消化
瘤胃内微生物: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原生动物,如纤毛虫和鞭毛虫; 另一类是细菌。 瘤胃内容物每毫升含原虫106个,含细菌
1010。微生物在瘤胃内充分繁殖时,约占 瘤胃液的10%。
瘤胃微生物能分泌?淀粉酶 、蔗糖酶、 呋喃果聚糖酶、蛋白酶、胱氨酸酶、半 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
胰液 蔗糖酶 蔗糖 葡萄糖、果糖
胰液 胰淀粉酶 精、麦芽糖
淀粉 糊
胰液 胰核酸酶


核苷酸
肠液 肠液 肠液
氨基肽酶 双肽酶 麦芽糖酶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 单宁为多酚类化合物,分为两类,缩合单宁和可 水解单宁。缩合单宁为抗营养因子,高粱中的单 宁为缩合单宁,一般能水解,可溶于水,与蛋白 质生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也可与金属离子等结合 形成沉淀。可水解单宁为毒素,主要存在于枥属 植物中。
➢ 酚酸也为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香 草酸、咖啡酸和介子酸。酚酸中的酚基也可和蛋 白质结合形成沉淀。
碎,其中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 未消化食物残渣和尿液通过泄殖腔排出。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 概念: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 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 吸收部位:各种动物营养物质主要吸收在小 肠。非反刍动物,胃可以吸收少量葡萄糖、 小肽和水。但反刍动物的瘤胃可吸收氨和挥 发性脂肪酸,其余三个胃主要吸收水和无机 盐。
动物营养学
主讲:徐奇友
东北农业大学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第一节 动物的可消化性
一、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动物的种类不同,消化道结构和功能也不 同,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却有许 多共同的规律。本节主要讲述下面几个问 题:
(一)非反刍动物
▪ 单胃杂食动物主要为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较 弱。
▪ 猪的特点:饲粮中粗纤维主要靠大肠和盲肠中 微生物发酵消化,但消化能力较弱。
▪ 马和兔的特点:马胃容积较小,盲肠和结肠发 达,消化能力与瘤胃相似;
▪ 兔盲结肠有明显的蠕动与逆蠕动,保证微生物 对粗纤维充分消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11第二章 鱼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11第二章 鱼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4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讲义 学生版 2011 谭肖英
2.3.4 胃排空 gastric emptying (1)概念:指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1) 胃的收缩是胃排空的动力。 2) 胃的排空速度受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 (2)胃排空速度的影响因素: Gut transit time in fish depends on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species, fish age/size, water temperature, food quality, meal size and feeding frequency. 1)水温是影响食糜在消化道中排空时间的主要因素。In particular, water 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gut transit time and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s it can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feed intake and enzyme activity (Hidalgo et al., 1999; Temming and Herrmann, 2001; Kofuji et al., 2005). It has been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in roach (Rutilus rutilus) that as water temperature increases, enzyme activity and feed intake also increase (Hardewig and van Dijk, 2003). Although enzyme activity in the stomach of Japanese yellowtail was higher in warmer water temperatures, intestinal enzyme activity was greater in colder water temperatures, possibly due to slower movement of digesta through the intestines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有意思,查看文献 (Kofuji et al., 2005). 参 考 文 献 : Miegel R P et al.Effect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gut transit time, digestive enzym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in yellowtain kingfish (Seriola lalandi). Aquaculture, 2010, 308: 145-151 2)饵料的原材料组成 a) 动物性原料的排空速度慢; b) 植物性原料排空速度快,主要是其中粗纤维的影响 3)食物的物理性质:食物颗粒的大小才是控制鱼类胃排空最重要的因素。给定体积的食物的表面积决 定于食物颗粒的大小,食物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增加了食物的表面积使食物接触胃酸和酶的面积更 大,导致更快的消化和从胃中排出。除了食物的大小,食物的形状对排空也有影响。越细长的食物排空 越快,其原因也是被消化酶接触的表面积较大。 4)食物的化学性质:增加能量组成导致排空率减慢;脂肪含量高的比其他食物排空得更慢些。 5)投饵率:在肉食性水生动物,胃排空速度随投饵率的增加而下降,到一定程度保持恒定。而杂食性 和草食性水生动物则相反. Eg。虹鳟在 150C 时,投饵率从 0.24 增加到 1.11%时,胃排空速度下降至 1.11%后恒定. 附排空实验的取样:Determination of gut transit time Gut transit time was determined visually. Visual observation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contents were made at 8, 12, 16, 20 and 24 h after 0800 feeding in summer and at 8, 16, 24, 36 and 48 h after 0800 feeding in winter. This was done by dissecting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s to monitor the passage of feed and digesta through the stomach, and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ctions of the intestine.

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

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

疫球蛋白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
一、消化力与可消化性 二、影响消化力的因素
一、消化力与可消化性
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 消化性: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衡量消化力和可消化性的指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100%
二、影响消化力的因素
(一)动物因素
二、影响消化力的因素
(二)饲料因素
2、化学成分
ü 饲粮中以粗蛋白和粗纤维对消化力的影响最大。 ü 动物对粗蛋白含量高的饲料消化力强,对粗纤维多
的饲料消化力弱。
二、影响消化力的因素
(二)饲料因素
2、化学成分(粗蛋白)
反刍动物:养分消化率随 粗蛋白水平提高而提高。 猪、禽 :趋势与反刍动 物相同,但不明显。
原生动物,106个/mL,吞噬食物和细胞颗粒, 并可利用纤维素
细菌作用 > 原生动物。
二、动物的消化道结构及消化特点
(一)反刍动物
肠道
瘤胃
瓣胃 网胃
真胃
食管
ü 前胃(瘤胃、网胃、 瓣胃)以微生物消化 为主,且主要在瘤胃 进行。
ü 食糜由瘤胃、网胃、 瓣胃进入真胃和小肠, 进行酶消化。
图2-1 牛的消化系统
图2-8 反刍动物饲粮粗蛋白水平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二、影响消化力的因素
(二)饲料因素
2、化学成分(粗纤维)
ü 饲粮粗纤维降低 了牛、猪、马对 有机物的消化率
图2-9 粗纤维水平对有机物消化率的影响
二、影响消化力的因素
(二)饲料因素
3、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 消化的成分。如影响蛋白质消化的植物凝集素、单宁、 胃肠胀气因子等;影响矿物质利用的植酸、草酸、棉酚 等;影响维生素利用的双香豆素等。

动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

动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
动物的消化和呼吸系 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此处添加标题
Part Two
此处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此处添加标题
01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咀嚼食物,分泌唾液 食道:输送食物到胃部 胃:储存和消化食物,分泌胃液 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分泌肠液 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 肛门:排出粪便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在结构上 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动物的呼 吸和消化系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在生理功 能上相互依赖,共同维持动物 的生命活动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在疾病发 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共 同影响动物的健康状态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动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膈肌:调节呼吸运动的主 要肌肉,帮助肺扩张和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呼吸系统的功能
吸入氧气:通 过呼吸系统, 动物吸入氧气, 为身体提供必
要的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帮助 动物排出体内 的二氧化碳, 维持体内的酸
碱平衡。
调节体温:呼 吸系统通过呼 吸作用,可以 调节动物的体 温,保持体温
的稳定。
防御功能:呼 吸系统具有一 定的防御功能, 可以阻挡空气 中的灰尘和病 菌进入体内。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食物: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便于吸收 吸收营养: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供身体使用 排泄废物:将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调节水分: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消化过程
食物摄入:通过口腔、食道进入胃 胃消化:胃酸和消化酶分解食物 小肠消化:胰液和胆汁进一步分解食物 大肠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被吸收 粪便形成: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排出: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动物的消化系统是一套复杂的机制,它们通过各种过程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包括消化器官、消化酶、消化过程及吸收方式等。

一、消化器官消化系统是由一系列器官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将复杂的食物分解为细胞可利用的物质。

主要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

口腔是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站,牙齿能够将食物咀嚼成较小的碎片,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分解碳水化合物。

食管将咀嚼后的食物送入胃中,胃中存在强酸和消化酶,可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颗粒。

然后,食物进入小肠,在小肠中有大量的消化酶和肠道内壁上的绒毛,将食物进一步分解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最后,未消化的残渣物质进入大肠进行水分吸收,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二、消化酶消化酶是一类催化食物分解的生物分子,它们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度,使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以方便吸收。

常见的消化酶包括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肠道内的脂肪酶等。

唾液淀粉酶在口腔中分解淀粉为糖类,胃蛋白酶在胃中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胰蛋白酶在小肠中开始降解蛋白质,而脂肪酶则专门分解脂肪。

三、消化过程消化过程可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阶段。

物理消化主要通过机械性的咀嚼、搅拌和蠕动等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颗粒,增加表面积以便于酶的作用。

化学消化则是由消化酶完成的,它们通过水解、降解等反应将复杂的营养物质分解为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

四、吸收方式消化酶在小肠中将食物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这些物质就可以被吸收到体内。

最常见的吸收方式是通过肠道内壁上的绒毛吸收。

小肠壁上覆盖着大量的绒毛,它们增加了肠道内壁的表面积,方便吸收。

单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绒毛上的腺泡吸收到血液中,而脂肪酸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才能被吸收。

总结起来,动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消化酶的协同作用。

只有通过有效的消化与吸收,动物才能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动物药理学消化系统用药

动物药理学消化系统用药
2次/d,连用3d。
3.马钱子酊(别名:番木鳖酊)
• [性状]:棕色液体,味极苦。
• [作用与用途]:主要成分为士的宁碱。主要用于消化 不良、食欲不振、前胃弛缓、瘤胃积食。
• [用法与用量]:内服,一次量,牛 15~30ml;马 10~ 20ml;猪、羊 1~2.5ml;犬0.1~0.6ml。
• [制剂、规格]:由马钱子流浸膏加适量45%乙醇而成, 每1ml含士的宁1.25mg
• [制剂、规格]:片剂:每片含乳酶生0.3g。 • [注意事项]:忌与鞣酸蛋白、活性碳、抗菌素、吸附剂、
酊剂、乙醇等配伍使用,并禁止热水调药,以免降低药效, 一般饲前给药。
四、干酵母(别名:食母生)
• [性状]:为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的颗粒粉末,有特臭、味微苦。 •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麦酒酵母菌的干燥菌体。内含丰富的维生
体,有强烈的刺激性,特臭。能与水或乙醇任意混溶。在低
温下(9℃以下),因聚合作用而浑浊。
• [作用与用途]: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从而使蛋白质变 性,因此,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内服后可杀灭胃肠道微生 物及原生动物,还有较强的防腐和制酵作用;同时还是一种
常用的环境消毒药.临床上常用于急性瘤胃臌胀、急性胃扩张 [用法与用量]:内服,一次量,马 5~20ml;牛10~25ml; 羊1~5ml。内服应加40胃肠道微生物及原
• [制剂、规格]:由大黄10g、橙皮2g、草豆蔻2g,加70%乙醇约
100ml制成。 • [附] • 大黄苏打片:能破积去淤,泻火通便。其中大黄素可刺激肠壁,增
强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苏打可使尿液碱化,提高尿溶解度, 有利于尿酸盐的排出;大黄酸经尿液排出,有抗菌消炎之功效。 对鸡痛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每千克体重口服大黄苏打片1.5片,

级成本动物医学专业《家畜解剖学》复习要点

级成本动物医学专业《家畜解剖学》复习要点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级成本动物医学专业《家畜解剖学》复习要点绪论1、家畜解剖学:是研究畜禽有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构造、位置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三个假想面:①矢状面:与动物体纵轴平行,由于地面垂直的切面。

②水平面(额面):与地面平行,并与矢面垂直的切面。

③横断面:横过动物体,并与矢面和额面垂直的切面。

3、高等动物体的组织通常分为四种,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4、畜体 10大系统: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系、生殖系、心血管系、淋巴系、神经内分泌系、感觉器和被皮系。

第一篇运动系第一章牛骨学和关节学1、运动系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的功能包括:①构成动物的体型②动物的使役能力③家畜的屠宰率及品质④骨的突起和肌肉作为定位的骨性或肌性标志第一节概述1、骨骼的类型包括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包括骨膜、骨质、骨髓。

3、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主要包含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和无机盐(碱性磷酸钙)。

4、骨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①直接连接分为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

②间接连接:骨与骨不直接连接,其间有滑膜包围的腔隙,能灵活的运动,又称滑膜连接,简称关节。

5、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及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

关节囊:外层是纤维层,内层是滑膜层。

关节腔:为关节囊的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

6、关节的运动包括滑动、伸和屈、内收和外展、旋转。

7、关节的类型:根据组成关节的骨数分为单关节和复关节。

根据关节运动轴数目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多轴关节。

8、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

9、骨骼划分为中轴骨(躯干骨和头骨)、四肢骨和内脏骨。

第二节牛躯干骨及其连接1、躯干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

①脊柱:颈椎(C)7 块、胸椎(T)13 块、腰椎(L)6 块、荐椎(S)5 块、尾椎(Cy)18-20 块。

2、椎骨一般构造包括椎体、椎弓、突起。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的变化规律。
分析吸收实验中吸收物质的含量 变化,探究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
机制和效率。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点进行对 比,加深对消化和吸收过程的理
解。
THANKS
谢谢
统中的吸收过程,了解吸收机
制。
01
实验材料:葡萄糖、氨基酸、
脂肪酸等。
02
实验步骤
03
1. 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
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中物质的变 化情况,如颜色、黏稠度等。
05
3. 使用试纸检测试管中吸收物 质的含量,记录实验数据。
06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消化实验中消化酶的活性变 化,探究不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
吸收
分泌
将经过消化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 血液,供全身组织细胞利用。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参与消化过程,同时 还能分泌一些激素,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 。
02
CHAPTER
消化过程
物理性消化
01
02
03
咀嚼和吞咽
咀嚼食物将食物破碎成小 块,便于吞咽,进入食道。
胃肠蠕动
通过胃肠的蠕动,推动食 物与消化液混合,促进食 物的消化。
等。
提高吸收效率
消化酶能够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 分子物质,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 率。
维持身体健康
消化酶的分泌和作用对于维持身体 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03
CHAPTER
吸收过程
吸收的部位
小肠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食物经 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后,小肠绒毛 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
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肠道疾病
总结词
肠道疾病是指影响肠道健康的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肠易 激综合征等。

动物生理学消化与吸收

动物生理学消化与吸收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
三.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一)静息电位(-50 - -60mv)
除钾外流外,还有少量的钠和氯外流。因此膜电位小 于钾的平衡电位。 (二) 慢波电位 慢波电位:是在膜电位基础上产生缓慢的,节律性自动 去极化、复极化电位变化,因频率低得名。 空腹、无刺激、不收缩时也存在,又称基本电节律。 产生机理:肌源性,由钠泵的节律性活动引起去极化。
②脂肪的作用:在脂肪的刺激下,小肠上部可释 放多种激素抑制胃酸的分泌。
③高张溶液的作用:高渗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 通过肠-胃反射及分泌肠抑胃素抑制胃酸的分泌。 高张溶液和脂肪都只在小肠内发挥抑制胃酸分泌 的作用。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
三.鱼类胃液的分泌
1.鱼类胃液 有些鱼:胃腺细胞既分泌盐酸,也分泌胃蛋 白酶。 有些鱼:胃腺细胞类似哺乳动物壁细胞,只 分泌盐酸,蛋白酶另有分泌。
硬骨鱼:进食、消化时才有分泌,许多鱼有 胃肠激素。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
鱼类胃内消化与哺乳类的比较 1. 鱼类胃腺结构简单,有的鱼类甚至没有胃的
结构。 2. 鱼类胃中含游离酸的浓度较高,0.6-1.0%HCl,
哺乳类为0.4-0.5%HCl。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
3. 鱼类胃蛋白酶适宜pH范围,一般在2-3,而 哺乳类一般近乎2。
(一)胃液成份及生理功能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
1.盐酸(胃酸)
(1)激活胃蛋白酶,并提供其所需的酸性环境。
(2)使蛋白膨胀变性菌、杀菌作用。
(4)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的分泌和胆囊 的收缩。
(5)利于小肠对铁、钙的吸收。
壁细胞分泌盐酸示意图
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合成,无活性,在进餐或迷 走神经兴奋时释放入胃。

11第二章 鱼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11第二章 鱼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2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讲义 学生版 2011 谭肖英
E.溶氧与摄食量:在一定的溶氧范围内,溶氧量越高,摄食率也越高。水中溶氧不能过高否则会对水 生动物产生一定的危害。当溶氧低于饱和度的 50-70%时,食欲明显下降,摄食量剧减。 F.盐度与摄食量:盐度对鱼类的摄饵量有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根据 Macheod 的研究,虹 鳟的摄食量在 25 - 28ppt 的盐度中比在淡水中多,但在 32.5ppt 中就显著减少。当盐度从 32ppt 下降至 24ppt 时,如美国红鱼的摄食量增加 16%。 G.光线强弱与摄食量:许多仔鱼主要靠视觉摄食。靠视觉而索饵或摄饵的鱼,及化学感觉不发达的仔 鱼,为了便于找饵及捕食,某种程度的光度是必要的。仔稚鱼摄食活动停止时的光度,依鱼种、饵料 而不同,约在 10- 10-2lux 之间。 H.饵料的物理性质与摄食量:饵料的大小、形态、硬度、色泽等均影响摄食量。 饵料大小与鱼的口径有关,引起摄食量产生变化。真鲷仔鱼开始摄饵饵料的大小为 200 微米以下。 如 6 厘米的魳,喜欢摄取粒径 2 毫米,含水分 40%的软湿粒状饲料,但是对粒径 3 毫米水分 20%的硬颗 粒饲料入口后,又慢慢吐出来。军曹鱼、加州鲈(大口黑鲈)对饲料粒径要求得随着其口径增加而增 加。 饵料的色彩也影响其摄饵活动。真鲷被含有波长 430- 500 纳米的荧光物质强烈吸引。 虹鳟对饵料的选择性,以和背景颜色相对比的是重要因素,特别是对蓝青色饵料的选择性较强。 I. 其它因素与摄食量: • 水的污染程度与鱼虾摄食量呈负相关。 • 投饵方法(手动投喂、自动投饵机投喂) • 鱼的摄食状态(饥饿或饱食) 。 • 鱼的生理状态影响摄食量.个体之间,异种之间的摄食活动会产生相互刺激、相互影响的效果。 5.3 促进摄饵的物质(feeding enhancement):鱼类的摄食行为,除了对饵料传来的物理性刺激产生感应 外,也对饵料溶出的抽出物成分所产生的化学性刺激产生感应,而被诱食,促进摄饵。 诱食剂的种类:鱼类常见的促摄饵物质,都是一些常见的化合物,如氨基酸、核苷、甜菜碱等。 大部分饵料抽出物的活性是由 2 种以上的化合物协同效果而成。如:2 种以上的氨基酸;氨基酸和核 苷酸;氨基酸和甜菜碱;氨基酸和色素。 大部分的情况是游离氨基酸参与活性,特别是丙氨酸和甘氨酸,还有丙氨酸和脯氨酸在活性中是重要 的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篇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一、课前分析(一)教材分析1、对教材的认识教材通过本节介绍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本节加大了探究性学习的力度,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程序。

全节来看食物的消化过程都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的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会有亲身体验,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基于此,正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过程解决问题。

同时注意总结比较实验的结果,分析原因,使学生评价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还可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消化系统的重要性,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下一节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及主要消化腺的组成、位置及功能;②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③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④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2.2技能目标:①观察小肠结构的活动,解释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②养成实验的设计、实际操作及科学探索的能力;③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注意口腔卫生、保护消化系统的能力。

2.3情感目标:①通过了解常见消化系统病症,关注人体的健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②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教学重点: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②教学难点:A.小肠的结构与功能;B.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控制。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

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

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学生主要采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乐学、会学;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耳听一听、动眼看一看、动嘴说一说,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的内容是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的组成、消化腺的作用、胃肠的结构特点及其位置与功能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讲解消化和吸收过程的教学模式,应当采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例如,利用本节的引言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中有什么变化,进而开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得活动。

应该明确的是学生仔该活动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既是总结自己出现得失误的需要,也是总结自己成功体验的需要。

在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到这部分已经大大简化,目的是减少过多的专业术语,避免学生学习过细、过难的生理学知识,通过资料分析活动明确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通过解读曲线图的技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消化和吸收是发生在人体内的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

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全程探究实验→交流分享探究成果→概括总结→布置课外延伸实验设计三、教学方法1、探究学习法;2、观察法;3、归纳法。

四、课型与时间1、课程类型:新课。

2、授课时间:1课时。

五、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查相关资料,了解常见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及暴饮暴食对笑话器官的危害。

2、教师准备:实验“口腔的消化”和“观察小肠结构”的用具。

3、口腔及消化系统的模型或挂图。

4、FLASH: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六、教学策略导学→分组探究→互动设计→展示→测评七、教学活动设计:咀嚼一段时间后,有了甜味。

为什么馒头在细嚼慢咽的时候会有甜味呢?下面我们就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解开这个迷题。

[想一想]: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2。

是什么原因使馒头变甜了?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提出问题]:1.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2.如果有关,它们各起到什么作用?3.馒头变甜是否是因为淀粉发生了变化?[作出假设]:(老师引导)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是消化系统的首要把关口。

我们已经知道口腔中有哪些器官呢?很好,那么,是不是他们都对食物的消化起作用?因此,我们要创设情境,将他们的作用用实验来表现出来。

牙齿:——舌:——唾液:——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根据实验提示设计实验。

认同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消化。

根据PPT图示给出回答:牙齿、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学生回答:咀嚼时间越长,甜味越浓,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牙齿的咀嚼作用;甜味只是通过舌才能品尝出来,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舌的搅拌;馒头变甜说明它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唾液在发挥作用。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起到引导的角色,这样可以使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积极性。

[实验提示]: 器材: 量筒、橡皮塞、滴管、小刀、脱脂棉、镊子、馒头、清水、碘液、唾液。

原理提示: 1、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

淀粉并没有甜味,但其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2、淀粉遇碘变蓝色。

3、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设计实验方案并演示]: 【1】:1+2 A B C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块 +2ml 唾液 +2ml 清水 +2ml 唾液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2】 :3 把A 、B 、C 三支试管分别塞上橡皮塞,放在内衣口袋中或手中握住加热5-10分钟。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假设,进一步预测其结果,展开小组讨论、同时介绍消化形式。

) 【3】 :4 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根据提示和器材,设计实验:1、编号2、取材(馒头并切块或切碎、拌匀、取口腔唾液)并做相应处理3、37℃模拟环境中等待结果4、5-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现象。

认真观看实验现象,并针对现象进行讨论。

【2】本实验做了部分修改,经过多次实验,了解到37℃的温水不易控制,操作也不够简便,因此让学生把A 、B 、C 三支试管塞上橡皮塞,放在内衣口袋中(预先和部分学生说明,穿带口袋的内衣)或根据天气情况握在手中加热5-10分钟(或者再长一点时间),该方A 碘液B 碘液C碘液八、教学反思:1、优点: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比较紧,所以时间控制是关健。

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反应比较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要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旁只是引导点拨。

本节课重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通过让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实践,分组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体合作意识。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因为使用的材料中有唾液,所以在学生中造成一些波动。

有部分小组的同学认为唾液脏,一度出现一些小组无人"贡献"唾液的现象。

但经老师和同学的思想工作,此种情况不再出现。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事前做好思想工作,以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

同时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安排"观察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若时间许可的话,这个实验的操作,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肠的结构和功能是互相统一的。

2、缺点:备课组上完课后自己补上3、改进之处:备课组上完课后自己补上第二节《消化与吸收》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能力目标:(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4)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情感目标:(5)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学习重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学习难点: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小肠的结构与吸收适应的特点。

学习方法:自主达标分组探究学案式学习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程序:一、推陈出新、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同学们,那么这些营养物质是通过人体的什么系统摄入并利用的呢?消化系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二)师生互动,合作共建。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来引出,并通过形象比喻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展示目标、提出要求:1、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组织好答案(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能回答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针对学习目标,学生预习课本,分组进行讨论研究,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要求。

教师巡视指导,答疑解惑。

四、反馈交流、学生问答:要求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交流、组织答案。

学生能提问{得妙}并回答{得好}都给本人及其所在的小组加分。

五、巩固练习、分组讨论任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说出你知道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作用。

2、阅读教材内容,认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完成下图的内容,在字母后面填上合适的器官名称。

3、消化系统包括和。

4、消化道组成器官依次有口腔组成,同时把上图相应的字母依次写出。

写出人体内主要的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和,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和。

5、口腔内的舌具有作用,牙齿具有作用,唾液具有作用。

6、在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最长的是,最膨大的是。

7、胃壁内有很多_______,可以分泌大量的_______。

胃液呈强酸性,其中的__________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胃壁有发达的____________,收缩时能引起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

任务二:常见的消化疾病。

常见消化疾病资料收集和分享。

消化疾病的预防:。

任务三:食物的消化1、什么是消化?消化主要通过的作用而进行的。

(可以在书上标注)2、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消化和消化,其中物理性消化方式有、、等。

它们的本质区别是:。

3、完成填表: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营养物质开始部位参与的消化液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淀粉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5、肝脏分泌的_______和胰腺分泌的______都经_______流入小肠,分布在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_______,它们共同作用,将食物进一步消化。

6、解读P34页的曲线图,回答(1)、(2)、(3)个思考题。

任务四:课内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馒头为例)(P30~31页)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1、试管编号1 2 32、取材(馒头并切块或切碎、拌匀、取口腔唾液)并做相应处理3、37℃模拟环境中等待结果4、5-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