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第06节 细菌耐药性

合集下载

微生物习题

微生物习题

微生物学概论(一)单选题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生物B、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或核仁C、二分裂方式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立克次体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支原体B、衣原体C、螺旋体D、病毒(二)填空题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细菌属于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分为和细菌两大类,其中细菌的包括、、、、、。

(三)名词解释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四)简答题何谓微生物?按其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哪三大类。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单选题1.G-菌细胞壁组成中不包括()。

A、外膜B、磷壁酸C、脂多糖D、肽聚糖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荚膜B、芽胞C、鞭毛D、菌毛3.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

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B、运动器官C、黏附结构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4.具有的细菌抵抗力强。

()A、外膜B、菌毛C、鞭毛D、芽胞5.“核质以外遗传物质”是指细菌的()。

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6.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菌毛B、荚膜C、芽胞D、中介体7.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

A、质粒B、异染颗粒C、芽胞D、荚膜8.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C、破坏细菌的细胞膜D、破坏细菌的核酸9.细菌鞭毛的主要作用与有关。

()A、运动B、致病力C、抵抗力D、接合10.下列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B、菌毛C、黏附因子D、芽胞11.革兰阴性细菌的性菌毛()。

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B、化学成分为多糖C、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12.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列()。

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13.革兰阴性菌化学组成中不包含()。

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

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

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近年来,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微生物在面对抗生素时逐渐进化,产生了耐药突变体,这对人类的抗感染治疗造成了极大困扰。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可能途径。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原因1. 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微生物抗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例如,人们在感冒时滥用抗生素,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适应性,进而形成耐药性。

2. 抗生素使用周期过短: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时,未能坚持足够的使用时间,导致微生物未完全被杀死,部分细菌在适应药物的同时产生了耐药性。

3. 不合理的使用剂量和频次: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频次应根据感染的类型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果使用剂量过低或频次过少,容易导致微生物在治疗过程中逐渐适应药物并产生耐药性。

4. 抗生素在食品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农业领域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和促生长的手段,导致了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传播,从而加快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

二、解决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途径1. 加强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合理用药的认知:教育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行为。

同时,提高公众对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形成原因的认识和了解,促使大家更加珍惜抗生素的使用。

2. 开展临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治疗指南,确保严谨的抗生素使用,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

临床医生应基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3. 发展新型抗生素和新的治疗策略:加大对抗生素研发的投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同时,探索细菌抗药机制,开发可用于抑制和减轻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药物。

4. 促进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相关信息和技术进展,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结语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仍然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问答题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有哪3种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3.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第2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4.筒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6.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第4章噬菌体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2.何谓BCG、transposon、R质粒、Hfr、lysogenic conversion和Ames试验?3.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突变型细菌有哪些?第6章细菌耐药性1.简述抗菌药物类型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3.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4.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6.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2. 对已经分离出的细菌菌落,怎样从微生物学角度去进一步鉴定?3. 试述疫苗研制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第9章球菌1.简述葡萄球菌的分类及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耐受能力,即药物无法杀 灭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能力。
耐药性的产生对人类健康和治疗疾病产生了巨大威胁,增 加了病死率、病程和医疗费用。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现状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药机制、耐药基因和 传播方式等方面。
耐药基因是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细菌间耐药 基因的传播和交换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耐药机制包括药物泵出、药物靶点改变、药物代谢途 径增加等。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方式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水 平传播是指耐药细菌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02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与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天然耐药性
某些细菌本身就对某些抗菌药物 具有内在的抵抗力,这种耐药性 通常是普遍的,几乎所有细菌对 天然耐药抗菌药物都表现出一定 程度的耐药性。
耐药性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风险
耐药性细菌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风险增加,影响医疗安全和患者的康复。
耐药性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
耐药性细菌的跨地区传播
耐药性细菌的跨地区传播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可能导 致地区间疾病传播和疫情爆发。
耐药性对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
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增加了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需要加强监 测、防控和治疗等方面的投入。
抗菌药物代谢途径阻断
细菌通过改变抗菌药物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或相关基因,阻断抗菌药物的代谢过程,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毒性作用。
03
耐药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耐药细菌的分布与传播
01
医院内感染
02
社区感染
医院是耐药细菌容易传播的场所之一 ,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都可能成为 传播的源头。
社区中的耐药细菌传播途径多样,包 括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水或食物 污染等。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耐药性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耐药性发展趋势和规律。
耐药性的监测数据
细菌种类与耐药性
01
分析不同细菌种类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耐药性变迁
02
通过对多年或多个地区的数据比对,了解耐药性变迁趋势。
耐药性基因
03
挖掘和分析耐药性基因,为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提供线索。
04
细菌耐药性的防控措施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减少细菌与抗菌药物的接触,降 低耐药性的产生。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不同感染类型和病情的用药选择、 剂量和使用时间,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培训医务人员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性疾病的 诊治水平,使其能够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耐药性的诊断方法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
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诊断。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利用基因测序和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对细菌基因组数据进行挖掘,预测耐药性。
耐药性的监测计划
建立监测网络
整合医院、社区、实验室等资源,实现耐药性的实时监测。
定期检测
对重点病种、重点区域进行定期耐药性检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耐药性是指病原体在药物作用下,其形态、结 构、生理、遗传等方面发生改变,以抵抗药物 的抗菌作用。
耐药性的分类
天然耐药性
某些病原体天生对某些药物具有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可能是由于病原体具有某种特殊的基 因结构或代谢途径所致。
获得耐药性
病原体在药物压力下,通过基因突变或遗传重组等途径获得对药物的耐受性,这种耐药性 通常是由于病原体在药物作用下发生了适应性改变。

微生物学耐药性的原理是

微生物学耐药性的原理是

微生物学耐药性的原理是
微生物学耐药性指的是微生物对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

微生物耐药性的原理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然选择:在一个微生物群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对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所差异。

当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疗时,敏感的微生物会被杀死,而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则能够生存下来。

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具备耐药性。

2. 基因传递:微生物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基因传递,比如共享质粒、水平基因转移等。

当一个微生物具备了耐药基因,它可以将其传递给其他微生物,使得后者也具有同样的耐药性。

3. 基因突变:微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存在着突变的可能性。

当微生物处于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压力之下时,它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从而产生能够抵抗这些药物的新型基因。

这些突变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由抗生素的选择压力驱动的。

4. 药物使用不当: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是导致耐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人们过度或不正确地使用这些药物时,会导致微生物在治疗过程中暴露于不足杀灭其的药物浓度,从而给微生物提供了适应和发展耐药性的机会。

总结起来,微生物学耐药性的原理主要包括了自然选择、基因传递、基因突变和药物使用不当等多个方面。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微生物对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同时开展相关的研究和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耐药性的问题。

医学微生物学难点

医学微生物学难点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知识点和技能,其中一些难点包括:
1. 微生物分类和鉴定: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难以准确地对它们进行分类和鉴定。

这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如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2.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病原微生物能够侵入人体并导致疾病,其致病机制非常复杂。

例如,病毒如何进入细胞、细菌如何分泌毒素等等。

3. 抗生素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治疗感染变得更加困难。

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以及如何应对耐药问题是医学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难点。

4.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涉及到许多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需要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

5.临床微生物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技术和方法,例如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等。

这些难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认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来加深理解。

细菌耐药性检测

细菌耐药性检测

4
琼脂扩散法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在MH琼脂上快速生长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细菌
经改良后也适用于 –链球菌-添加5%羊血 –嗜血杆菌属-使用HTM培养基 –淋病奈瑟菌-使用GC培养基
抗生素在琼脂平板中的扩散方式
含药纸片 含药小杯 含药小孔
琼脂扩散法材料
含药纸片 MH培养基 菌株 标准比浊管
琼脂扩散法操作示意图
酮 、口服用头孢克肟、头孢布坦 、头孢迪尼、头孢泊肟 ):产 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
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匹罗、头孢匹美):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及抗菌谱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美唑):革兰阳性菌、厌氧菌
氧头孢烯类
产β-内酰胺酶阴性菌、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
无关作用:FIC指数1.0-2.0
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其单独活性
拮抗作用:FIC指数>2.0
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单独抗菌活性
FIC=联合用药时甲药MIC/单独应用甲药时MIC+联合 应用乙药时MIC/单独应用乙药时MIC
联合药敏试验的结果图示
§1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3
抗菌药物概述
定义
抗菌药物(agents):系指具杀菌或 抑菌活性的各种药物。
分类
抗生素 ---由真菌、放线菌或细菌等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
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化学疗剂 ---治疗由微生物引起疾病的化学合成药物。 消毒杀菌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
以ug/mL或U/mL表示。 最低杀菌浓度测定
(Minimal Bactericida Concentration,MBC) 抗菌药物能够杀死细菌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以 ug/mL或U/mL表示。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五章细菌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五章细菌耐药性

05 细菌耐药性的治疗策略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确保选用的抗生素对病原菌敏感。
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
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联合用药与序贯治疗
联合用药
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医疗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在治疗患者时,有时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就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 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和时间不合理,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细菌基因突变与基因转移
基因突变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其基因可能 发生突变,导致细菌对某种抗生 素的敏感性降低或产生耐药性。
基因转移
细菌之间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 等可移动遗传元件进行基因转移 ,从而获得新的耐药性基因。
03
开展抗生素使用培 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抗生素使用培训, 提高他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和合理 使用能力。
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与意识
开展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 形式,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 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和意识。
倡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育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 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减少耐 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细菌耐药性广泛存在
全球范围内,多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 兰氏阴性菌等。
耐药基因传播
新抗生素研发不足
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不多重耐 药和广泛耐药细菌的出现。
细菌耐药性带来的挑战
临床治疗困难
细菌耐药性导致许多常用抗生素 失效,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加困 难,甚至有时无法找到有效的治

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靶标改变: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使得药物作用的靶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药物对细菌的亲和力或阻止药物与靶标结合。

2.药物外排泵系统:细菌通过表达外排泵蛋白,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使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药物的抗菌效果。

3.药物代谢酶改变:细菌通过产生或表达代谢酶,将药物分解或修饰,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4.细胞壁改变:细菌通过改变细胞壁的结构或合成新的细胞壁成分,使药物难以穿透或作用于细胞壁。

5.生物被膜形成:细菌通过形成生物被膜,将自身包裹在多糖基质中,使药物难以穿透生物被膜,从而降低药物的抗菌效果。

6.抗药性基因传递:细菌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将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使后者获得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微生物学
配套光盘 主 制 编 李 凡 徐志凯 作 丁天兵
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绪论
细菌学 病毒学 真菌学

细菌学
第01章 细菌的形态结构
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
细菌学
第17章 其他细菌
第18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
第19章 支原体
第20章 立克次体
第21章 衣原体 第22章 螺旋体
病毒学
第23章 病毒基本性状
第24章 病毒感染和免疫 第25章 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第27章 肠道病毒
第02章 细菌的生理
第03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第04章 噬菌体 第05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第06章 细菌耐药性 第0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0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学
第09章 球菌
第10章 肠杆菌科
第11章 弧菌14章 分枝杆菌属 第15章 嗜血杆菌属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30章 虫媒病毒
病毒学
第31章 出血热病毒 第32章 疱疹病毒 第33章 反转录病毒
第34章 其他病毒
第35章 朊粒
真菌学
第36章 真菌学总论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丁天兵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01章细菌的形态结构第02章细菌的生理第03章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第04章噬菌体第0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第06章细菌耐药性第0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0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09章球菌第10章肠杆菌科第11章弧菌第12章螺杆菌属第13章厌氧性细菌第14章分枝杆菌属第15章嗜血杆菌属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第17章其他细菌第18章放线菌与诺卡菌第19章支原体第20章立克次体第21章衣原体第22章螺旋体第23章病毒基本性状第24章病毒感染和免疫第25章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26章呼吸道病毒第27章肠道病毒第28章急性胃肠炎病毒第29章肝炎病毒第30章虫媒病毒第31章出血热病毒第32章疱疹病毒第33章反转录病毒第34章其他病毒第35章第36章真菌学总论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

细菌生长区
E test 塑料条
椭圆形 细菌生长 抑制区
256 128 8 016
判读抑菌浓度 (MIC ug/ml)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四、E-test法 E-test法(epsilometer test)结合了扩散法和稀释法的原理和特点,对抗菌药物直接测量MIC。E试条为宽5mm、长50mm的无孔试剂载体,一面固定有浓度呈连续指数增长的抗菌药物,另一面有所含药物浓度的刻度
第三节 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返回章内容
二、体外药敏试验—绝对浓度法
结果报告 按下列方式报告对照培养基及含药培养基菌落情况:
细菌耐药性与耐药机制
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性检查
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钝化酶和修饰酶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包括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DNA解旋酶、DNA拓扑异构酶Ⅳ的改变等 抗菌药物渗透障碍,包括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通道蛋白丢失 药物的主动转运系统亢进 上述四种耐药机制中,第一、二种耐药机制具有专一性,第三、四种耐药机制不具有专一性。
浓度 4 8 16 32 64 12
抗菌药物素倍比稀释,接种菌105CFU/ml , 孵育温度35℃,16~20h,判读结果。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三、稀释法 1. 肉汤稀释法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微生物学检验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01
第六章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
本 章 内 容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性检查
第三节 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学习目标:
掌握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常用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的操作方法、结果判断及实验质量影响因素 熟悉 耐药表型检测;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方法 了解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种类;药敏试验中药物选择原则 本章重点:★纸片扩散法(K-B法)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 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微生物的耐药------

微生物的耐药------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ntimicrobials ”细菌的耐药性机制”1939年磺胺类抗药性1941年青霉素抗药性1946年链霉素抗药性抗生素的研究主要方面:•对其他药物的交叉抗药性•抗药性的自然分布•抗药性的诱导抗药性的整体反应系统微生物与所生活的环境亲密无间。

这种情况下,共生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必须保护自己免受宿主分泌的特殊或非特殊物质的攻击。

大肠杆菌抗药性中的整体调节子1.mar 调节位点1983年,George和Levy确定了大肠杆菌染色体上与低水平抗药性菌株有关的频繁出现位点。

这些四环素抗药株,也获得了其他结构不相关的抗生素的共同抗药性,包括氯霉素、利福平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从机制上讲,此表现型与这些药物在细胞内积累的减少和外排相关联。

突变区域集中在mar操纵子的调控区即marOR区域内。

基因突变使正性调控蛋白MarA过度表达,后者又调控其他10余个基因的表达,增强外排泵系统AcrAB-TolC 的活性并使外膜蛋白OmpF减少,从而降低了细胞内药物浓度,影响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可见Mar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膜耐药机制。

在染色体34min区域插入的Tn5 逆转了对所有这些药物的抗药表型,并确认了遗传位点,称为mar。

大肠杆菌抗药性中的整体调节子2.sox RS系统大肠杆菌染色体92min的soxR 位点也会调控突变。

研究发现soxR 被诱导激活后,能提高细胞对抗生素的普遍抗性,而铜绿假单胞soxR 突变株对甲基紫精等的耐受能力并未下降,soxRS调控模式也只在肠细菌中发现。

soxR基因结构有两个分别转录的调节基因soxR和soxS。

sox突变型定位在soxR,其表达不会受任何超氧化物的生成物质或组成型激活剂影响。

/ Summary除了大肠杆菌的mar/sox系统目前研究比较透彻之外,还有斯氏普罗威登斯菌中的AAC(2’)-IA系统相对研究较透彻。

虽然这些系统在遗传学和生理学上差异显著,但其作为整体的、固有的抗药性系统,它们都含有调控组分这些关键因子来控制抗药性决定子的表达。

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方法
详细介绍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方法,包括药敏试验、基因 测序等。
医学微生物学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医学微生物学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中的实际应 用和取得的成果。
02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01
微生物定义
02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头孢菌素类
与青霉素类相似,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 达到杀菌效果,具有更广谱的抗菌活性 。
氨基糖苷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 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效 果。
喹诺酮类
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和复制来达到 杀菌目的,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 氏阳性菌有效。
耐药性产生原因和机制
01
基因突变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基因突 变,导致抗菌药物作用靶点改 变或表达量减少,从而降低药
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耐 药性监测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26
目录
• 引言 •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 抗菌药物耐药性现状及问题 • 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关系
目录
• 监测方法与技术手段 •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 • 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系
常见医学微生物种类及特点
01
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以
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常见医学细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
等,可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
02
病毒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必须在活

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细菌耐药性是当今医学领域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使用,细菌对常规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加强,这给现代医学的治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细菌的耐药性也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技术1.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细菌耐药性的技术之一。

通过培养细菌并对其进行获得性耐药性的检测,可以明确细菌是否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这种方法虽然可靠,但耗费时间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

2.分子生物学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细菌耐药性方面也逐渐得到了应用。

通过分离并提取细菌基因,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得出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具体原因,为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和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3.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可以快速地检测出细菌的耐药性,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人力物力,方便了医学工作。

4.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化合物分子的质量,在分子级别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对细菌中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进行检测,比传统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更为灵敏和准确。

二、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技术1.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医生在开药时要根据患者感染部位和感染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在剂量、疗程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2.加强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预防感染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疗机构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医疗用品和设备的消毒工作。

同时,也要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卫生水平和健康保健能力,预防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3.发展新型抗生素尽管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导致细菌对常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但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发展新型抗生素仍然是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之一。

新型抗生素可以针对常规抗生素所不能消灭的细菌,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和更高的耐受性,有望成为未来抗感染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氟喹诺酮类 林可酰胺类 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 安莎霉素类 噁唑烷酮类 链阳霉素类 脂肽类
敏感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中介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泛耐MDR
全耐PDR ?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列表有15类抗菌药物
多耐药
常规
对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特殊
某一种特定细菌对某一种关键抗菌药物不敏感,例 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1
抗菌药物类别 代表性抗菌药物 苯唑西林 或 头孢西丁 头孢洛林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特拉万星 脂肽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达托霉素 庆大霉素 红霉素 四环素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氟喹诺酮类 林可酰胺类 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 PHENICOLS 安莎霉素类 噁唑烷酮类 链阳霉素类 FUCIDABES 甘氨酰环素类 磷霉素类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克林霉素 复方新诺明(复方磺胺甲恶唑) 氯霉素 利福平 利奈唑胺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夫西地酸 替加环素 磷霉素
微生物学领域最权威的分类方法
界、门、纲、目、科、属、种
《有关获得性耐药的MDR、XDR和PDR的多重耐药菌暂行标准定义———国际专家共识》 多耐药(MDR):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每类中至少1种)的获得性不敏感(中介或耐药)。 泛耐药(XDR):对除了2类抗菌药物乊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每类中至少1种)的不敏感。也就是对≤2类抗菌药物敏感。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的所有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最佳实践》胡必杰等主编(2012年版)

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磺胺嘧啶和甲氧苄胺嘧啶等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等
其他
抗结核类——利福平和异烟肼等
多肽类——多黏菌素和万古霉素等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来源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植物
抗菌药物按生物来源分类
举例 多黏菌素和杆菌肽等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现多用其半合成产物 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其中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产生的最多,如链霉素、 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两性霉素B等 中草药等植物中也有很多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如黄芩素、桂皮醛、 小檗碱(黄连素)、鱼腥草素、穿心莲内酯、五倍子酸和大蒜素等
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抑制转肽酶、内肽酶 和羧肽酶活性
阻碍肽聚糖合成
细胞壁合成受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黄瑞提供)
细菌裂解死亡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 损伤细胞膜功能(两种机制)
某些抗生素分子(如多黏菌素)呈两极性,其亲水端与细胞膜的
蛋白质结合,亲脂端与细胞膜内磷脂结合,导致细胞膜破裂。 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类结合,酮康唑抑制
人体细胞无细胞壁。细菌(支原体除外)有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共价结合。 抑制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内肽酶和羧肽酶活性,导致细胞壁缺损,细菌裂解死亡。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共价结合
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黄瑞提供)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一)
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
(二)
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aureaus
抗菌药物的作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二、细菌耐药性的遗传机制
遗传学上把细菌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 得耐药性。 (一)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 固有耐药性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天然不
敏感。固有耐药性细菌称为天然耐药性细菌,其
耐药基因来自亲代,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
三、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包括:
♣钝化酶的产生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主动外排机制 ♣其他:细菌自身代谢状态改变等
(一)产生钝化酶使抗菌药物失效 钝化酶(modified enzyme)是 耐药菌株产生的、具有破坏或灭活抗 菌药物活性的某种酶,它通过水解或 修饰作用破坏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 活性,如分解青霉素的酶或改变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结构的酶。
学结构相似,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二
氢叶酸合成减少,影响核酸的合成,抑制
细菌繁殖。
影响叶酸代谢
(TMP)
TMP与磺胺药合用(复方新诺明)有协同作用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总结图示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一、细菌耐药性的概念 二、细菌耐药性的遗传机制 三、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四、细菌耐药性的防治原则
一、细菌耐药性的概念
-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抑制肽聚糖合成所需
的转肽酶反应,阻止肽聚糖链的交叉连结,使细
菌无法形成坚韧的细胞壁。
-内酰胺抗生素可与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 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PBP)共价
结合。该蛋白质是青霉素作用的主要靶位,当
PBPs与青霉素结合后,导致肽聚糖合成受阻。
重要的钝化酶有以下几种:
①-内酰胺酶: 特异性水解打开药物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 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又称灭活酶 ( inactivated enzyme ),由染色体和质粒编 码。 在 G- 杆 菌 中 有 两 种 : 超 广 谱 - 内 酰 胺 酶 (extended spectrum -lactamase, ESBL) 和AmpC -内酰胺酶。
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根据对病原菌的作用靶位,将抗生素的作 用机制分为四类(表6-1)。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内酰胺类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
3.抑制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氨基糖
苷类) 4.抑制核酸合成:叶酸代谢;核酸合成 (磺胺类)
表6-1 细胞壁
β-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杆菌肽 环丝氨酸
代相传的耐药性,存在于其染色体上,具有种属
特异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固有耐药
性始终如一并可预测。
(二)获得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 1.获得耐药性概念
获得耐药性指细菌 DNA 的改变导致其获得 耐药性表型。耐药性细菌的耐药基因来源于基 因突变或获得新基因,作用方式为接合、转导或 转化。可发生于染色体DNA、质粒、转座子等结
链霉素、庆大霉素
4.四环素类(tetracycline)
四环素、强力霉素等。
5.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 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
6.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磺胺嘧啶(SD)、复方新诺明
(SMZco)等。
喹诺酮(fluroqinolone)类:包括氟哌 酸、环丙沙星等。 7.其他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等。 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50S亚基抑制药
大环内酯类
结果细菌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
4.抑制核酸(DNA/RNA)合成
抗生素可通过影响细菌核酸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作用于DNA旋转酶,抑制细菌繁殖。 利福平(RFP):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结 合,抑制mRNA的转录。
otic-resistant bacteria
M. tuberculolsis
E. coli
P. aeruginosa
S. dysenteriae S. pneumoniae
H. influenzae
N. gonorrhoeae
E. faecalis
Acinetobacter
身产生PABA或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
2.产生拮抗剂 细菌也可以通过增加生产代谢拮抗
剂来抑制抗生素,从而获得耐药性。耐药金黄色
葡萄球菌通过增加对 PABA 产量,从而耐受磺胺
类药物的作用。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原则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①制定抗生素用药常规,教育医务工作者和病人规 范化用药,供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参考。 ②严格根据适应证选用药物 ③病人用药前应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测,并进行药 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参考。
(四)主动外排机制——药物被泵出菌体外
已发现数十种细菌外膜上有特殊的药物主动
外排系统,药物主动外排使菌体内抗菌药浓度下
降,难以发挥抗菌作用导致耐药,主动外排耐药 机制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主动外排系统示意图
(五)其他
1.改变代谢途径 细菌可通过改变代谢途径逃避抗 菌药物作用,如呈休眠状态的细菌或营养缺陷菌 均可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磺胺药的细菌自
细菌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亦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某抗菌药物(抗 生素或消毒剂)的相对抵抗性。指病原体或肿 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或消失的现象。
耐药性的程度
用某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 表示。临床上有效药物治疗剂量在血清中浓度 大于最小抑菌浓度称为敏感,反之称为耐药。
包括:
♣ 青霉素( penicillin )类:青霉素 G、甲氧西林
等。 ♣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类:头孢唑啉等。 ♣头霉素:如头孢西丁。 ♣单环-内酰胺类:如氨曲南。 ♣ 碳青霉素烯类: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合用称泰 能。
♣ -内酰胺酶抑制剂:如舒巴坦、棒酸使酶失活。
2.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3.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
3.加强药政管理
①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建立细菌耐药监测 网,掌握本地区、本单位重要致病菌和抗菌药物的
耐药性变迁资料,及时提为临床供信息。
②必须规定抗菌药物凭处方供应。 ③农牧业应尽量避免供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作 为动物生长促进剂或用于牲畜的治疗,以避免对医 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④细菌耐药性一旦产生后,在停用有关药物一 段时期后敏感性有可能逐步恢复。
②两性霉素 B 和制霉菌素能与真菌胞膜上固 醇类结合,酮康唑抑制真菌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 合成,均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菌胞膜缺乏固 醇类,故作用于真菌的药物对细菌无效。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抗生素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部位 及作用时段各不相同。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30S亚基抑制药


影响药物的结合,对抗生素不再敏感,这种改
变使抗生素失去作用位点和亲和力降低,但细
菌的生理功能却正常。如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
导致对-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而耐药。
(三)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细菌细胞壁的障碍和 / 或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将 严重影响抗生素进入细菌内部到达作用靶位发挥抗 菌效能,耐药屏蔽也是耐药的一种机制。 如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BF)是细 菌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可保护细菌逃逸抗菌药物 的杀伤作用。又如细胞膜上微孔缺失时,亚胺培南 不能进入胞内而失去抗菌作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 生素的通透性比其他 G-菌差是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固 有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位。多数细菌的质粒具有传递和遗传交换能
力 , 细菌质粒能在细胞中自我复制 , 并随细菌分 裂稳定地传递给后代,能在不同细菌间转移。
②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转座子 (transposon, Tn)又名跳跃基因,是比质粒 更小的DNA片段,可在染色体中跳跃,实现菌 间基因转移或交换,使结构基因的产物大量增 加,使宿主细胞失去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③整合子(integron )与多重耐药:整合 子是移动性 DNA序列,可捕获外源基因并使之 转变为功能性基因的表达单位。整合子在细菌 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一 类整合子可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盒,同一个耐 药基因又可出现在不同的整合子上,介导多重 耐药。
②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由质粒编码,其机制是通过羟基磷酸化、
氨基乙酰化或羧基腺苷酰化作用,使药物的分 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抗菌作用。 ③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 由质粒编码,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去抗菌 活性。
(二)药物作用靶位的结构和数量改变 ——抗菌药不易与细菌结合
导致与抗生素结合的有效部位发生变异,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 细胞蛋白合成
氯霉素 四环素类
红霉素 林可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细胞膜渗透性
多粘菌素类 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 酮康唑
核酸合成
磺胺药 甲氧苄胺嘧啶
利福平 喹诺酮类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胞浆外交叉联接过程(青霉素、头孢菌素) 抑制胞浆膜阶段粘肽合成(万古霉素、杆菌肽) 抑制胞浆内粘肽前体的形成(磷霉素、环丝氨酸)
④按药物的药动学特性,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⑤用药疗程应尽量缩短,一种抗菌药物可以控制的 感染则不任意采用多种药物联合。 ⑥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预防应用和联合 用药,避免滥用。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予隔离,防止 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查 带菌情况,以免传播医院内感染。
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
潘建平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