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3备考与素养古代文学常识课件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三文言文断句练习含解析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三文言文断句练习含解析

分点突破三文言文断句一、专项练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

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

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D.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解析】文言断句需要整体把握文意:“经宿复苏”指的是“被殴杀的少年”,而不是“其父”,故应在“复苏”后断句;“奇”的对象是“材力”,而不是“材”,故应在“材力”后断句。

【参考译文】王汉忠,字希杰,是徐州彭城人。

年轻时豪放不羁,膂力过人,身形魁梧高大,擅长骑马射箭。

徐州节度使高继冲想将他招至帐下,王汉忠不肯前往。

因为斗殴杀了乡里少年,就逃走了。

一夜之后,被害者复活了,其父派人在萧县追上了他,王汉忠不肯回去,向西到了京城。

太宗在王府,召见了他,很欣赏他的身材和气力,将他安置在身边。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解析】根据语境,“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是说李氏不肯投降,“云”后是他不肯投降的理由,“云”前后都要断开,排除B、C两项。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03:文言文断句技巧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03:文言文断句技巧

4.凭借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以及一些固定句式
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句式类型 如……何,况……乎,何(以)……为(固定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反问句) 为……所……,受……于……,见……于……(被动句)
……者,……也(判断句) 与其……,孰若…… 非惟……,抑亦…… 其……,其……也
随堂练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袁淑)迁太子左卫率。元凶将为弑逆,其夜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萧斌等,望相与戮力。淑及斌并曰:“自古无
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左右皆动。斌惧,乃曰:“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淑叱之 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 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罢。”淑出还省,绕床行,至 四更乃寝。
3.凭借虚词断句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 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语段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 手、难度大,但是根据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
常见典型虚词
断句方法
夫 敬、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高考一轮复习
2023
03 文言文阅读
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阅读
考பைடு நூலகம்突破
一、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2.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 问题。3.指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4.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含有轻 视意。5.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二、解释实词的意思:6.安 7.被 三、指出下列解说对应的文化常识 8.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秋季考试是( ),在京城举行的春季考试是 ( ),科举制级别最高的考试是( )。 四、解释固定结构的意思:9.如…何 10.比及 11.得无….乎 五、默写诗歌 12.《静女》 13.《游园》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

四十五年二月,海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

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

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

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谓宜从旧,于义为允。

”从之。

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置之。

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课件第五章 文言文阅读 3 准确断句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课件第五章 文言文阅读 3 准确断句

文言文断句,旨在考查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夕之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 读、培养文言文语感、积累古代汉语知识、熟知文言文 基本特点及规律、熟悉古代历史文化知识。不过,首先 的基本方法。
一、据语境,顾前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五年,仁赡廉得近臣戚里遣人市竹木秦、陇间,联 所过关渡,矫称制免算;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 帝怒以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属吏旻、 市竹木入官,贬旻房州司户,载均州司户。
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 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暧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 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太后怒下其章中书 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 会赦复官,卒。既没,人多惜之。(选自《宋史》)
A.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 命
D“.朝臣廷”清应明是乃下使句言的者主/语无故,而再去根臣据/虚所词甚“惜乃也”/数“人也之”心“/皆
爱“去”“爱”等去判断,结合语意即可断句。
参考译
点拨关键
古代汉语中有些虚词在文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对比较固 或在句首,或与特定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结构。给 要用慧眼找出句子中的虚词,再根据其位置的特定性,从
参考译
点拨关键
文言断句,断开的每个句子基本上都是完整的一个 装句,古代汉语的语序大致与现代汉语的语序相同,一 谓语后;谓语前,宾语后;定语前,中心词后;状语前 语前,补语后。在给文言文断句时,首先要弄清每个词 的词义和词性,然后弄清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先抓 部分——谓语,因为一个句子要独立成句一般都要有谓 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作谓语。再通过它找主语, 语序逐层理清关系,正确对文言文进行断句。名词、代 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典题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傅岐,仕梁,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 始新令。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 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 解析:画波浪线文字的前文是:被打死的人的家人把这件事告到郡中。据 此,我们可以找下文中“郡”是如何处理的。画波浪线部分两次出现“郡”,再 根据“终”“以”“便”等进行断句。
7.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根据 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典题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 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 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
典题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 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节选自顾炎武《廉耻》) 解析:这段文字中,“非一朝一夕之故”是判断句,“然而松柏后凋于岁 寒”“鸡鸣不已于风雨”是介词结构后置,都可作断句的依据。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解析:这段文字中,“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受厚赏”“处尊位”等都 是动宾短语,这些独立的动宾短语后,都需要点断。
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 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
参考译文 绛侯周勃是沛地人。文帝即位之后,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金 五千斤,食邑一万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吕氏家族, 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这样受 宠,时间长了将会有灾祸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 是就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周勃)于是辞去丞相职 位回到封地。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文言文断句)(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文言文断句)(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断句主观题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

鲁君忧也。

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

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

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诸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IK【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

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

“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有相伐者”是“诸侯”的后置定语,意思是“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做下一句的状语,“者”后断开;“尚耻之”省略主语“我们”,“耻”是形容词意动,“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做谓语,宾语是“之”,结构完整,“之”后断开;“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鲁”是判断句的主语,符合“……,……也”的结构特点,“鲁”后断开。

故FIK三处断开。

【参考译文】从前,陈成恒担任齐简公的国相,他想作乱篡位自立,但心中惧怕齐国的世族鲍、晏两家,所以就调动他们两家的军队去进攻鲁国。

鲁哀公十分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于是召集门生弟子,对他们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

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我的坟墓也要筑在这里。

现在齐国要讨伐它,我们难道不应该出去阻止一下吗?”颜渊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不同意,子路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求出去阻止,孔子同意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子昂上言: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诏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考点之一。

在一轮复习中,掌握好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对于理解文言文、提高语文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文言文断句,简单来说,就是给没有标点的文言文加上标点,从而正确地理解其意思。

如果不能准确断句,就很容易误解文意,导致答题错误。

例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可以让民众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如果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则变成了民众认可,就让他们去做;民众不认可,就告诉他们原因。

两种断句方式,意思截然不同。

在高考中,文言文断句通常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虽然不高,但却是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的地方。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言文断句的复习。

二、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1、字句意思要完整一个完整的意思,往往是断句的重要依据。

我们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哪些字组合在一起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从而进行断句。

2、语法结构要合理文言文有其特定的语法结构,比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我们要根据这些语法结构来断句,使句子的结构清晰、合理。

3、虚词标志要留意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如“夫、盖、焉、矣、乎、哉”等,它们往往在句首或句尾,对断句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4、句式整齐要关注有些文言文的句子对仗工整、句式整齐,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断句。

5、修辞特点要重视文言文中经常使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的运用往往会在断句上有所体现。

三、文言文断句的具体方法1、找名词(代词)名词或代词在句中往往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面或后面往往需要断句。

例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唐贤今人诗赋”是名词,其前应断句。

2、看虚词(1)句首虚词:夫、盖、凡、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前面一般要断开。

(2)句中虚词:于、以、而、者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前后一般不断句。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1高考体验高三全册语文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1高考体验高三全册语文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12/10/2021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句式的对应关系和特殊虚词断句的能力。 断句时先通读画线部分疏通大意。从中不难看出“贵诈力”与 “贱仁义”相对,“先”与“后”相对,“富者”与“贫者”相 对,“国强”与“弱国”相对,这些词语领起的句子构成四组对 比句。 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 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 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12/10/2021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12/10/2021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 处)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的断句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 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 然后抓住标志词,先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标志词多为虚词, 画线句中的两个“者”后面要断开,虚词“因”“以”“其”前 面要断开。点断之后,再翻译一遍看能不能读通,最后确定点 断处。 答案: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 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12/10/2021
五、(2013·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14~16 题。 1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 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 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 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 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12/10/2021
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 苏洵被称为“老苏”,苏轼(苏东坡)被称为“大苏”,苏辙被 称为“小苏”。“三苏”均以文章显名于世,特别是号称全能 大家的苏轼,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 答案:苏洵 苏轼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掌握客观断句题解题“4步骤(10张PPT)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掌握客观断句题解题“4步骤(10张PPT)

附【译文】 这时要在南郊祭天,简文帝任抚军,执掌国政,向王彪之询问是否应该大赦。
他回答说:“自从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大赦,愚意认为不合宜。为什么呢?老百姓 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每逢郊祀必定大赦,到这个时候,凶恶愚蠢之辈又要 产生侥幸的心理了。”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3.(2020·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
附【译文】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著作郎。政和年间,天
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就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奇才。 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安中马上写成,皇上就在他的草 稿后批道:“可任中书舍人。”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士卒 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诉,受不住残酷的拷打,于是含冤认罪。 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走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
答案:A。 【解析】综合四个选项,“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 与“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的停顿是一样的,这样可以大体了解文意, 减少断句阻力。接下来A、C为一组,“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是一样的,B、 D为一组,“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是一样的。“不胜”是“禁不住”之意, 和“考掠之惨”应连在一起,这样就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关键在于 “即出民抵吏罪”中间是否断开。语境是王安中放出了老百姓,处理了官吏,中 间应该断开,排除C项。然后代入原文,再通读检查一遍。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一 文言文断句题——“5法”判 断是关键,“2步”分析定答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如何断句?你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 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 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如何断句?你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 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 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 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 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 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 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 非吾友也
方法提炼:
1.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 2.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
一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 上下文的联系;
3.重点抓住文段中表示动作行为及其动作 行为主体的词,借此进行断句;
4.根据典型的句尾语气词或句首语气词进 行断句;
5.根据固定句式断句; 6.根据整散句的结构成分断句。
(2019卷)题自书杜拾遗诗后【明·徐渭】 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 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 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 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 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 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 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 人不相及哉! 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 (限5处)
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 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 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明皇”“实甫”是两个人名,“明皇” 是前一句的宾语,“实甫”应该和前文断 开,做后一句的主语;“彼拾遗者”为 “一见而辄阻”的主语,应和前文断开; “仅……而已”为一句,句末语气词,其后 当断; “悲歌慷慨”“苦不胜述”是两个 各独立成意的词语,中间断开。

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文言文断句

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文言文断句
雨天,留客?天留 我不留! 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 天留 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三、断句,总结方法 断句 总结方法
齐景公谓子贡曰: 子谁师?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 公曰: 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 公曰: 仲尼贤乎? 对曰: 其贤何若? 对曰: 不知也。 公曰: “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 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 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 对曰: 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 其奚若。 其奚若。” 答案:(2 答案:(2分)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 :( 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 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四、检查断句是否合理
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 正确合理。例如: 正确合理。例如: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 (《 十则)。 语》十则)。 字在这里是疑问副词, (“焉”字在这里是疑问副词,当“如 应属下。 何”讲,应属下。误以为它是句末语气词而 属上,就断错了) 属上,就断错了)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垓下之 2、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垓下之 战》)。 辟易”是连绵词,当退避讲, (“辟易”是连绵词,当退避讲,不能 拆开。这里却误为单音词, 拆开。这里却误为单音词,将其理解为受惊 逃避的意思,并把“ 字属下就错了) 逃避的意思,并把“易”字属下就错了)
断句步骤总结
1、通读,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通读,凭语感断, 抓词语. 虚词: 夫 2、抓词语. ① 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在句首;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在句首; “乎、哉、也、 等语气词在句尾; 矣、欤、焉”等语气词在句尾; “以、于、为、 等连词在句中。 对话、引文标志: 而、则”等连词在句中。②对话、引文标志: “曰” 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 谓语. “言” “云” ③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 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 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 六句等 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 的关连、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检查:利用翻译 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 翻译、 5、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古诗文阅读 文言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古诗文阅读 文言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Ø1.课前素养积累Ø2.考点阐释Ø 3.考点精讲文言断句Ø4.规律方法Ø5.拓展提升Ø1.课前素养积累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Ø2.考点阐释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二是直接给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

Ø3.考点精讲题型一选择题1.(2015·湖南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三事忠告》二则(节选)张养浩治官如治家解析答案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联系前后文,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标志词,当知。

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如“则、也、矣”等即可。

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题型二直接断句题2.(2014·浙江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有一作,屡加赏进。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5文言文阅读题点1文言断句题课件(共28张PPT)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5文言文阅读题点1文言断句题课件(共28张PPT)

方法1
专题五
方法2
题点1 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14-
借助标志法 1.标名代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艾子浮于海夜泊岛峙中夜闻水下有人哭声复若人言遂听之其言 曰:“昨日龙王有令:‘应水族有尾者斩!’吾鼍也,故惧诛而哭。汝 虾蟆无尾,何哭?”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科斗时事 也。”
题点1 文言断句题 ——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专题五
题点1 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7-
给文言文断句,是最直接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式。断句不当, 意味着没有读懂文意,不知道文章说了些什么,或理解偏颇错误。 因此,读懂文章、把握大意是断句的前提。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 某类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可以根据词语的词性以 及组合情况断句;最为明显的是文言虚词,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 和表达的语气作为断句的标志。值得提醒的是,高考给定的断句题, 一定有疑难处,且在易混处设误,断句时要注意瞻前顾后,语意断句 和标志断句相结合。
根据对称关系,后有“晚而改节”可知前文是“少好侠”;根 据排比句式可知:“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
根据文 这段文字介绍了王涣的性格特点及成年后的变化。重点 意检验 考查对“敦”“学”“习”含义的理解。
答案 B
方法1
专题五
方法2
题点1 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有删改)
答案 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 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文言文断句世界上名流辈出,其出身何以不同,而后能显云雨之壮举,固非前人所能以一知半解而能及者也。

唐代李白凭诗喧诸侯,苏轼以文运群公,明代的曹雪芹则以《红楼梦》超凡入圣。

此等非凡才世所罕见者也。

李白少年之时已得入仕之机遇,与隋朝晚期隆福帝之孙李昭裕交至,举目四顾,正视田园山水。

因策马欲探花石穴,翻山越岭,如入无人之境。

及返石穴之时,眼前景象奇特,其间有壮美瀑布,熊熊火焰,自穴壁悬垂而下,益加璀璨夺目,其豪放之态令人惊艳。

李白当即挥毫立就,写下《将进酒》之绝句,令后人叹为观止。

苏轼于宋朝中期前后,博览群书,资历逐渐更进。

官场风云变幻,后遭贬黄州,却更加不屈。

生气勃勃之时,草书《黄州快哉亭绝句》,传于世,引人唏嘘。

曹雪芹家世丰富,身世多舛,早年就已与红楼梦有密切关系。

其时,曹氏家族被宦官严加打击,曹雪芹无处可去,而他以笔为生命,拼尽全力将情懷写入小说之中。

其后出版发行,颇受读者青睐,惹起了不小的轰动。

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瑰宝之一。

这些名流虽作品各异,但他们有共同点,便是坚韧不拔,深思熟虑,以及敏锐的创造力。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才华,来引导世人对财富、情感、生命等伟大课题的思考。

他们这种不间断不止息,不断追求卓越的心态,正是领悟文言文思维之道的关键所在。

他们的作品经过岁月的考验,依然可以给人以启示,使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卓越才华与智慧。

他们的作品不但承载了自己所处时代特有的时代性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

因此,不仅数百年来仍旧被人们热爱、传颂,更被誉为文学之神,成为后人学习研究的典范。

而这些不朽之作,正是源自于这位位名流的文言文断句的巧妙应用。

他们的才华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上,而且更反映在他们思考生命的态度上。

这种在思考与创作中的努力与坚持,也正是文言文思维之道中的核心素养。

他们在文言文语境下潜心思考,摒弃浮华,并注重细节的把握,体现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与卓越的写作技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高考命题点五 文言文断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高考命题点五 文言文断句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表疑问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 奈何”等词与“如之何、若之何”等固定结构,一般可构成疑问 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据此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至于、已而、于是、 岂、岂非”等,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他的如“以、于、为、而、往往”用于句中,其前后一般 不断句; “而”表转折而且后面是一个比较长的完整的句子时, “而”前面要断开。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1)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 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 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 不用了。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 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您” 。 其中“阁下” “陛下”在现代外交用语中还在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 今作“他”或“它” ,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曰”后冒, “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是停顿。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用“/”给下面短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盖其患在于责其义 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 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 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 (选自《苏轼文集· 诗论》)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三文言文断句学案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三文言文断句学案

分点突破三文言文断句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导图指引考向分析古文是没有像现在的标点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读”,《三字经》中就对学生有此明确要求。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也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子。

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原文、误解原意。

句读(jù dòu),也称句逗,是句号和逗号的合称。

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一般是以句号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更小的段落,以读号表示,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

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又被称为“圈点”,而圈点并且加上注解或注脚的动作,则被称为“圈注”。

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个人基本的学识涵养。

文言文断句是训练学生语感、培养阅读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成为文言文阅读测试中较重要的命题形式。

考向(一) 标词性,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植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或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需要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就可能需要断开。

文言文中的动词、形容词往往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如教材示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选自《鸿门宴》) 技法演示: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参考:今入关./财物..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无所取/妇女五采../此.天子气也典例 1 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2技法突破高三全册语文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2技法突破高三全册语文
12/10/2021
给下面短文中画横线的文字断句。(限划 8 处) 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 败走,还邺。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 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 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曰:“善!”五月, 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第五部分 附加题
12/10/2021
一、掌握文言文断句及其他测试内容的答题方法 (一)文言文断句
(2014·高考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 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 6 处)
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 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 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 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12/10/2021
3.对文段内容概括的考查 概括文段内容,是指在文言文阅读中,通过对文言常用词 语的理解和句意的认知,把握整个文段的文意。解答此类题目, 关键是读懂原文,联系语境,并简要作答。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 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 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 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 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12/10/2021
(二)其他测试内容 1.文学常识考查 此种题型考查频率最高。命题者经常围绕文段中所涉及的 作家、作品、体裁、风格、文学流派等相关内容设题,它往往 是课本的关联和拓展。
12/10/20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辙曰: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余少年苦 不达为文之节度,读《上林赋》,如观君子佩玉冠冕,还折揖让, 音吐皆中规矩,终日威仪,无不可观。今余观张十二之文,波 澜有余,而出入整理,骨骼不足;秦七波澜不及张,而出入劲 健,简捷过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约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 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 。该书由《论语》 《孟子》的语录体,发 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 文说理透彻、 语言质朴、 多排比句, 又善用比喻。 《劝学》 是 《荀 子》的第一篇。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 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代表作有《吊屈 原赋》 《 鸟赋》 。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 ,是以他曾做过长沙 王太傅命名的。 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全书 130 篇,包括本纪 12 篇、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书 8 篇、表 10 篇。本纪记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代帝王事迹;世家记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约 650~约 676,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 安集》 。 他和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 亦称“初 唐四杰”。 《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杨炯:初唐四杰之一,名作有《从军行》 。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 ,另有著名 的《讨武曌檄》 。
庄子:约前 369~约前 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先秦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思想 及文章,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安时而处 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净无为”。政治上主张 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思 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 笔汪洋恣肆,具有与素养
古代文学常识
第五部分 附加题
一 历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论语》 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全书共 20 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 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 作,与《大学》 《中庸》 《孟子》 ,合称“四书”。晚年整理“六 经”(《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墨子: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是先秦 墨家著作,现存 53 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 讲学辞和语录,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 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 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 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 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 操为魏武帝。有《观沧海》 《龟虽寿》 《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 相, 《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魏文帝。三国时期文学家,代 表作《燕歌行》 ,他的《典论· 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文 学批评专论作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 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 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 篇。代表作有五绝《静夜思》 《秋浦歌》 ,七绝《望天门山》 ,五 律《送友人》 ,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 《行路难》 。著有《李太 白全集》 。 5.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因 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人 放荡不羁, 终身潦倒, 善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著有 《乐章集》 。
述诸侯国的兴亡;列传记述官吏、名人、一些下层社会人物的 言行事迹;书记载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表记史实年月。 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 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 家。撰有《说苑》 《新序》 ,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 。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 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开创了“包 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咏 柳》 《回乡偶书》(皆为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 《登鹳雀楼》 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 《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 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 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 《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 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 有《孙子》 ,一名《孙子兵法》 ,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儒学大师, 有“亚圣”之称。 《孟子》 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 7 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 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 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从军行》七首、 《芙蓉楼送辛 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 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 (五绝 )、 《送元二使安西》 (七绝 )、 《观猎》(五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