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精

合集下载

精 《唐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精 《唐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汉字。

gāo xǐ wēi h uī东()()倚下采()落()hóu jīng h uāng()骑()门大()2.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下面关于《黄鹤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黄鹤楼》中用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一. 教材分析《唐诗五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领略唐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本课的五首诗歌分别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杜牧的《山行》。

这些诗歌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和情感抒发方面各具特色,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优质教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唐诗,对唐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力和分析力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五首诗歌;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每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唐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首诗歌的朗读、背诵和理解。

2.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描绘的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共同探讨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五首诗歌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五首诗歌,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唐代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学过的唐诗,激发学生对唐代诗歌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依次呈现五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唐诗的魅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品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品习题及答案

12.《唐诗五首》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唐诗五首 精品教学课件

唐诗五首     精品教学课件
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 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 的生长过程。
第一层:(1)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 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 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2—7)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第三层:(8—11)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 察。
诗歌探究
使至塞上(结构思路)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远在西北边塞。(写使者进入边塞)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 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 “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 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 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 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悠闲(闲适)、惊喜(喜 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黄鹤楼/崔颢
走近作者
作者
崔颢 朝代

籍贯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绘山势,流水,原野)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写水中映月画于天边云霞图
中间四句对仗,描写景物,描绘长江之水 出山之后的壮阔气象:长江出山,水面宽广, 景象雄奇,使人顿感前程开阔。清晨,玉兔西 沉,有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朝云簇生,云 层里出现海市蜃楼奇观。写景层次分明,且景 中寓情,既反映出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寻求理 想的志向与热情,又充溢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 依恋与挚爱。
走近作者
作者 法布尔 生卒年 1823—1915 国籍 法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唐诗五首
学习目标
1.理解、感受诗人们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难点)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素养)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
律诗
律诗是形成于唐初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 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每首律诗有八句, 一、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 字的平仄有定规。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七个字的叫 七言律。
yān
jiǎ
nuǎn

燕然 贾 暖 没
zhuó

啄堤
野望
王绩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 唐代诗人。字 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 津)人。清高自恃,放诞纵酒,其诗多 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 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才 不遇之苦闷。语言朴素自然。有《王无 功文集》。
知识备查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 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这实际是作者被排挤出朝 廷。此诗即作于赴河西途中,记述了诗人出塞的所 见所感。
知识备查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 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这实际是作者被排挤出朝 廷。此诗即作于赴河西途中,记述了诗人出塞的所 见所感。
精读细研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骑马带着猎物归来。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我看到这些人并不相识,只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 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 居不仕。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品教案(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品教案(第1课时)

《唐诗五首》精品教案第一部分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使至塞上》是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疆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时所作。

这实际上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

《渡荆门送别》描绘了出蜀过荆门山的沿途山川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 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 引导学生从形象人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

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象法。

这五首唐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形神人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 熟读、背诵并默写五首诗,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 体会唐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突破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

另外,教师要启发、诱导,排疑解惑,要讲得精练,讲到点子上,使学生能有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体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唐诗五首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今天,让我们 一起学习《唐诗五首》,领略唐诗的风采。
第一课时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情感。 3.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 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4.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叙送别缘起)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水在辽远无际的原野上奔流,浩浩荡荡。
这两句诗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 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 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 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使至塞上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 家。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 精通音乐,首创泼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 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 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 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 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以“诗中有画”见长,对后 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歌前四句描述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属于虚 写;后四句即景生情则是写所见、所感,抒发个人情怀,属 于实写。将传说与眼前的景象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 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表达 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思想感情。

精品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ppt课件60页精品ppt课件

精品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ppt课件60页精品ppt课件
——层次丰富
色彩美:
Hale Waihona Puke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 闪闪
——鲜明优美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 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大破敌军。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 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 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 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诗文全解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句解: 在黄昏的时候, 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 望,彷徨徘徊心中没 有主张。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为 下文写景作铺垫。
诗文全解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
句解: 每一棵树都凋谢 枯黄,每一座 山峰都涂上落 日的余晖。
秋野近景此处是远景,承接上文“望”。怎不 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情。这是“望”中所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学习古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意思: 远渡荆门山外,到古老的楚国漫游。 首联叙事,交代了什么?
注释:
1.“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车简从 。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 。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居 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
2.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信号。 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
日暮:傍晚的时候。 乡关:故乡。关,门。 烟波江上:江上的烟雾波涛。
崔颢的《黄鹤楼》究竟写得好在哪里?——

《唐诗五首》(最新版)

《唐诗五首》(最新版)

唐诗的影响与价值
影响
唐诗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都有着深 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价值
唐诗的价值在于它所表达的人性、情 感和哲理,它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 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对人们的生活 产生积极的影响。
02 《唐诗五首》选篇介绍
《静夜思》
总结词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明亮的月光,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唐诗的历史背景
初唐时期
中晚唐时期
唐诗起始于初唐,此时诗人以王勃、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为代表,形 成了“初唐四杰”的诗歌风格。
中晚唐时期,唐诗逐渐走向衰落,但 仍有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坚持创作, 他们的诗歌作品具有清新、淡雅、婉 约等风格。
盛唐时期
唐诗在盛唐时期达到了巅峰,出现了 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他们的诗歌 作品具有豪放、自然、雄浑等风格, 被誉为“盛唐之音”。
THANKS
详细描述
李白在《静夜思》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诗中通 过"床前明月光,地上霜"等句子,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静谧和月光的皎洁。同时,诗人 通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的亲人的
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04 唐诗的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的影响
仁爱与和谐
唐诗中经常表现出对仁爱、和谐 人际关系的追求,强调人与人之 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体现了儒
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道德修养
许多唐诗描绘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 要性,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善良和 正直,符合儒家对道德人格的塑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览楚国大地。
山随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
尽,
消失

广入阔无大边荒的原流野。。船见过长荆江门壮所阔
风景(远景)
山随着平旷的原野(的出现)慢慢消失,江水
对偶
奔入一望无际的原野。

月 下 飞 天 镜, 云 生 结 海 楼描视。写所月见夜(水俯中 景
比喻。 云彩兴起。 海市蜃楼。映月图——近景)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下的天镜,云彩 兴起,变幻无穷,形成海市蜃楼的景象。
和白昼眺望所
兴起,变幻无穷,形成海市蜃楼的景象。 见(天边云霞
仍 怜 故 乡 水, 万 里 送 行 舟。图——远景)
仍旧, 爱 照旧。我仍旧爱怜故乡的水,它不远万里来送我
行舟远游。
•请用自己 的话描画
这两幅图
所展现的
画面。
渡 远 荆 门 外,来 从 楚 国 游。交代远渡
乘船远行。
地点和此
叙事
(长江)远远地渡出荆门山,来跟着我游 行目的。
解 题
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 宜都,位于长江的南岸。地势险 要,有“楚蜀咽喉”之称。荆门 以西,是著名的三峡地区,是蜀 地;以东是平坦广阔的原野,是 楚地。
课文朗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 /楚国 /游。 山随 /平野/尽, 江入 /大荒/流。 月下 /飞/天镜, 云生 /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 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 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 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 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 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 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 取名“黄鹤楼”。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7课《唐诗五首》全解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7课《唐诗五首》全解

唐诗五首课文导读以歌决高下唐朝开元中, 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三人到旗亭小饮。

适逢梨园伶官十多人会宴演唱当时著名诗人的作品。

三人私下相约说: 我三人的诗名难分高下, 现在且看这些歌妓讴歌, “若诗入歌词之多者, 则为优”。

结果, 第一人唱的是王昌龄的诗, 第二人唱的是高适的诗, 第三人唱的还是王昌龄的诗。

王之涣不服气, 指着“诸妓之中最佳者”说: “待此子所唱, 如非我诗, 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

”结果, 那位最优歌妓果然唱了一首王之涣的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

”大唐, 诗人如群星璀璨, 诗歌如江海激浪, 尤其是工整的格律诗至今仍广为传颂。

学点整合生字注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作家作品本文选自《王子安集注》。

形式上是一首五言律诗, 内容上是送别诗。

王勃, (649~676)唐代诗人, 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被赞为神童, 授朝散郎。

乾封初(公元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 两年后, 因戏为《檄英王鸡》文, 被高宗怒逐出府, 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公元672年), 补虢州参军, 因擅杀官奴当诛, 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三年(公元676年), 南下探亲, 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 并称“初唐四杰”。

辑有《王子安集》。

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 有一段佳话传世, 其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名句。

背景信息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

因此, “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

尤其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

唐代重视京官,外放出去,即便官秩相同,也觉贬谪。

因此,这类的送别诗特多。

但是唐人的王勃的送别诗,即能跳脱巢臼,一洗悲酸之态, 更是为人所称道。

此诗是王勃在长安供职时所写的, 当时他一位姓杜的少府将要到四川去上任, 王勃在长安为他送行, 临别时写下这首诗。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翻译课文
原文:牧人驱(qū)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犊(dú) :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 qín ):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 wēi):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 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 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主旨归纳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 描写了在黄鹤楼俯视长江 两岸所见景色。通过泛览 眼前景物,即景生情,于 是抚今追昔,抒发了孤寂 的思乡之情。
板书设计
首联——神秘传说——叙事
黄 鹤
颔联——岁月易逝——议论
吊 古 怀


颈联——登楼所见——写景
尾联——浓浓乡愁——抒情
诗词中的黄鹤楼
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 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 (湖北武汉)
岳阳楼 (湖南岳阳)
滕王阁 (江西南昌)
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理解诗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深度拷问3.0 :小崔,怎么愁成这样?
大唐开元十一年,不到20岁的崔颢到长安参加科考,得中进 士,可谓是少年得意。可惜,这位有着大唐第一高贵姓氏的崔进 士,却只被授予了一个许州扶沟县尉的九品官职,这让他很受打 击。于是,崔颢想到要去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给自己推荐一番。 第二年,他便从扶沟跑到了陈州(今河南淮阳)去见时任陈州刺 史的大书法家李邕。李邕这个人喜欢结交名士,李白、杜甫等人 都曾受到过李邕的高规格接待。可唯独崔颢去了连面也没见着, 就被李邕给赶了出来。原因是他去见李邕时准备的献诗,竟是一 首闺房乐诗,诗名为《王家少妇》: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 草,度日不成妆。这让以道德君子自居的李邕大为愤怒,直接以 “小儿无礼,不予接而去”把崔颢给赶出门去了。碰了一鼻子灰 的崔颢从此负气出游,开启了他20年游历南北的生涯。

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
隐的愿望。
崔颢
黄 鹤 楼
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 居易、孟浩然、王维、杜牧、贾岛、陆游、 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 赋。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 “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 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 鹤楼的来历、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 起的乡愁。宋代人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 律第一。
野望
王绩

• •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全诗一览
诗人隐 居的地 方 小牛, 这里指 牛群。
野望 徘徊。 傍
gāo bó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落日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鸟兽, 这里指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猎物。
诗 歌
首联 颔联 古体诗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颈联 尾联 押 七律 字 韵 诗 律诗(八句) 五律 数 平 、 近体诗 七绝 句 仄 绝句(四句) 数 对 五绝 仗
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 词 为长调、中调、小令
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 曲 可分为杂剧、散曲。 散曲又可分为套数、小令
诗词鉴赏题考试内容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 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 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 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
晚。
王绩


归 依
理解&赏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 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 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 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 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 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唐诗五首-精品文档

唐诗五首-精品文档

2023唐诗五首ppt•唐代诗人简介•唐诗背景介绍•唐诗内容及赏析目录•唐诗中的名句及名言•唐代诗词的影响与传承01唐代诗人简介1李白简介23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历程《将进酒》、《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

代表作品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思想特点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

杜甫简介创作历程《春望》、《登高》、《三吏》等。

代表作品杜甫的诗歌关注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深刻反映社会矛盾。

思想特点白居易,唐代诗人,创作了大量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的诗歌作品。

创作历程《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琵琶行》等。

代表作品白居易的诗歌以直白、通俗易懂、反映现实生活而著称。

思想特点白居易简介代表作品《山居秋暝》、《鸟鸣涧》、《鹿柴》等。

创作历程王维,唐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之景的描写,被誉为“诗佛”。

思想特点王维的诗歌以自然景色为描写对象,注重内心世界的表达。

王维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诗,被誉为“诗隐”。

创作历程代表作品思想特点《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等。

孟浩然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为主要特点,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03孟浩然简介020102唐诗背景介绍李白在扬州旅舍的月夜创作地点李白在扬州的旅舍,孤独的诗人,面对空旷的房间和窗外的明月,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创作背景思乡之情主题《静夜思》的背景介绍《春晓》的背景介绍创作地点:洛阳创作背景:诗人孟浩然在洛阳城中的小院里,清晨醒来,听到鸟叫声和风声,看到花落和阳光,引发了他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主题: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创作地点:山西永济县创作背景: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远眺黄河和群山,感受到壮丽的景色和历史的沉淀,写下了这首诗主题: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沉淀的敬畏《登鹳雀楼》的背景介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介绍创作地点:长安创作背景:诗人白居易在长安为官时,看到草原上野草茂盛,想起自己要离开长安,写下这首诗送给自己的朋友主题:离别和思念之情创作地点:长安创作背景:诗人贺知章回到故乡,看到自己的家乡已经物是人非,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主题:对故乡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回乡偶书》的背景介绍03唐诗内容及赏析《静夜思》的内容及赏析结尾的“疑是地上霜”等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的深刻感受。

八上第13课《唐诗五首》

八上第13课《唐诗五首》
寂寞孤独、隐逸情怀
野 望
叙事、抒情
远景、静态
近景、动态
巧用典故
孤独无依前途渺茫
首联
颔联

结构分析
主旨情感
《野望》这首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避世退隐的愿望,抒发了彷徨、孤独、苦闷的情怀。
黄鹤楼
文人评《黄鹤楼》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据说李白游黄鹤楼也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沈德潜:“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
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清晰分明,草木茂盛,长满鹦鹉洲。天色已晚,眺望远方,哪里是(我的)故乡呢?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是激起我思乡的哀愁。
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任务一:由景入画 明晰手法
默读诗歌,找出诗中的景物及其特点,思考景物描写的角度及运用的手法,概括其呈现的画面。
诗句
景物
景物的特点
画面
描写的角度、手法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树、山、落晖
萧瑟静谧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犊、猎人、禽
宁静温馨
山家秋晚图
静态远景
动态近景
远近结合动静结合
写的内容
表达的情感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欲何依……
独自徘徊,无可依托
内心寂寥、孤苦无依
典故一 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采薇”-----隐居不仕。
典故二 《诗经·召南·草虫》里的句子:“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采薇”----四顾茫然,缺少知音和知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