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和唯物论

合集下载

唯物论原理方法

唯物论原理方法

唯物论原理方法
唯物论是一种物质观和认识论,坚持物质第一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运动和发展。

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简述如下:
1. 唯物论的本质是物质第一。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东西,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结果。

物质是物质世界唯一的存在形式,意识和精神都是物质的特殊形式。

2. 唯物论强调客观实践的重要性。

唯物论认为人类的认识是通过实践和物质的互动过程中逐步获得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对物质世界真理的正确认识。

3. 唯物论坚持辩证法的方法。

辩证法是唯物论的思维方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普遍性。

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通过分析矛盾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4. 唯物论强调实事求是的态度。

唯物论认为认识真理必须以实际存在的事实为准绳,实事求是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唯物论反对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主张坚持客观真理和实际事物的本质。

5. 唯物论主张全面发展的观点。

唯物论认为宇宙的运动和发展是无限多样和无限深刻的,人类的认识应该以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对事物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以物质第一、实践和辩证法为基础的认识论。

只有坚持唯物论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够准确而全面地认识世界,推动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点

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点

一.绪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常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常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5.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物质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地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016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讲义-杨加宁

2016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讲义-杨加宁

课上练习:唯物论+辩证法
2007.单选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答案】B
四、时空的特性
1.绝对性
2.相对性
3.无限性
4.有限性
五、意识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③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物质决定的前提下,承认意识能动。
④物质1→意识→物质2(语言、词汇、文字)
科学社会主义: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1.绪论
2.唯物论+辩证法
3.认识论
4.唯物史观
第一章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①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
②阶级属性:无产阶级
①辩证法:
运动变化的+相互联系的+全面的观点
②形而上学:
静止不变的+孤立割裂的+片面的观点
课上练习:绪论
2009.单选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
围是指(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A

现代汉语习题

现代汉语习题

现代汉语习题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含义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三、拿你学过的外语来和现代汉语比较,谈谈现代汉语具有哪些特点?四、你自己的母语属于哪种方言,与普通话有哪些主要的不同?五、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是什么?六、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如何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什么是语音?为什么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二、说出发音器官示意图中各部位的名称。

三、联系你所熟悉的语言,谈谈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为什么说语音的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五、举例说明什么是音素?六、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七、下列各音素,哪些是元音?哪些是辅音?p、m、u、i、ɡ、j、e、n、ɑ、nɡ八、举例说明什么是音节?什么是声母?什么是韵母?什么是声调?九、说明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十、指出下列音节中各有几个元音和辅音?⑴xiā(瞎)⑵bān(班)⑶chōu(抽)⑷tīnɡ(听)⑸lóu(楼)⑹shǎnɡ(赏)⑺zhuānɡ(庄)⑻dāi(呆)⑼huān(欢)⑽jiǎn(柬)十一、指出下列音节中的声母和韵母。

⑴biān(边)⑵zhǎo(找)⑶zhī(知)⑷xiǎo(小)⑸jiǔ(酒)⑹cì(次)⑺huī(灰)⑻jīn(今)⑼què(确)⑽chuānɡ(窗)第二节声母一、什么叫发音部位?什么叫发音方法?二、普通话声母有哪几个发音部位?三、解释下列术语:⑴塞音⑵擦音⑶塞擦音⑷鼻音⑸边音四、举例说明声母的送气和不送气。

五、举例说明什么是清音?什么是浊音?六、根据所给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填出相应的声母。

⑴双唇送气清塞音()。

⑵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⑶舌尖后清擦音()。

⑷舌尖中浊边音()。

⑸舌尖后浊擦音()。

七、下面有三组字,请把每组字中声母相同的字归并到一起,并写出它们的声母来。

⑴主站焦举暂招阻剑糟⑵留农凉兰虑宁隆乱泥⑶罚欢火翻昏晦逢淮佛八、举例说明什么是零声母。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绪论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绪论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许多流派归结起来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 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 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 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
古希腊的拍拉图(“理念世界”)、他们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 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 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 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 性。但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 物质。 如中国的五行说,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水、火、风说。 古希腊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火,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等。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代 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 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着直观性的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 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不可能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 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 程度上具有朴素辩证法成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着直观 性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不能坚持唯物 主义原则.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二者来自实践,这是 他们的共性;但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 较为间接,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哲学以具体学科为基础,以具 体科学成果为自身的生长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 促进、相互贯通的。简言之: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 的发展。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绪论、第一章单选1、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P362、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这倾向属于(经验主义)P28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包括(毛泽东思想)P134、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P42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P356、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P157、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P418、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P51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P27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3511、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这种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P841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楼房、草房、瓦房等的关系属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P6113、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P191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P5515、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

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事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P61—6216、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是(黑格尔)P5—617、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5318、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是(社会性劳动)P8119、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P5420、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P6721、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实践)P4922、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费尔巴哈)P62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P5124、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这体现的是规律的(普遍性)P792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62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P2727、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P1928、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P4629、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P4030、下列关于本质和现象的表述错误的是(现象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P7731、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相对主义诡辩论)P423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P18多选1、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倾向。

2014马原绪论唯物论

2014马原绪论唯物论

A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 联 系 形而上学 全 面 孤 立 静 止 片 面
发 展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998、2003年考过)
以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 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 义历史观的统一。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答案:A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马哲各部分命题地位、特点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唯物史观
一般选择题
分值最高、考分析题 地位和分值有 提 高个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 物 论 框 架 一个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观、意识观 五大观点
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 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③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例题分析
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 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 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 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 (2012年第1题)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认识论 四大概念 两对关系 两次飞跃 两个绝对性 和相对性
唯物史观 社会的发展 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共有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共有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共有七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2-4章即我们所说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辩证法近年来占最高的比例;第三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三个方面的原理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基本问题二、了解唯物主义的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三、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 哲学的概念,只需记住三个判断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这个判断经常被看作哲学的定义。

这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出发的。

世界观是对世界本质总的看法。

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但是不能反过来讲,因为必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经过思维加工,有理论形态(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的世界观,自发产生的,零散的,未经过理论加工的不能成为哲学。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即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

这种概括有对有错。

上升到更抽象,更一般的结论。

关系:既相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对象上看,哲学研究的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领域和过程的特殊规律;对象上体现了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方法上,哲学的方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适用于各门学科,而具体科学的方法只适用于某一特殊门类的科学。

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而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换句话说,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任何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叫方法论。

例如,矛盾分析方法,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

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的一段文字:以往的哲学家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哲学不仅是对世界解释的观点,而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法。

所以学习原理时,要注意体会原理作为方法论的体现。

例如人们群众创造历史这个原理,那么我们应该联系到我们根据这个原理应该如何做呢--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就是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即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它以物质和意识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主线,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

相应有四个原理: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

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该部分回答了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它通过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的两个观点,进而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观点、三大规律、五对范畴。

1.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关于系统及其整体性、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度的含义及其认识意义。

3.质量互变规律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4.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理。

它内含以下内容:(1)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矛盾的转化原理以及二者之间的综合。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事业单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情,从近一年的事业单位考试来看,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值都比较固定,有一些高频考点,希望通过此次分享能够帮助备考事业单位的小伙伴们去更有针对性的掌握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

• 德谟克利特: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
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黑格尔认为: “哲学是人的精神故 乡”,如果没有哲学,就如 同走进一座庙宇, “其它 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两方面 (3)为何- 不能回避的问题 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 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人们实际活动的基本问题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黑格尔哲学
缺陷-唯心主义的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
精华-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费尔巴哈哲学 缺陷- 不彻底性(历史观 形而上学性
上的唯心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 ·斯 密(1723-1790)
主要代表人物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
理论贡献-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的科学内涵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原初物质”
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原子
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赫拉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火
德谟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世界的本原是金、木、 水、火、土 古代印度:世界的本原是地、火、水、风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 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2、为什么
(1)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第4讲 唯物论

第4讲  唯物论

• 那么,我们感知到的是不是事物本身呢?不是, 我们感知到的永远是感觉或观念本身,因为, • 第一,感觉、观念是不能离开我们的心灵而存在 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感知到的所谓事物只能存在 于心中,而存在于心中的只能是观念。 • 第二,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也就是说,观念只 能认识观念,我们的心灵只能在各种观念之间建 立起联系,因为它们是相似的,而不能在不相似 的东西之间建立起联系。观念之外的东西与观念 是不相似的,说观念与一种跟它不相似的东西相 似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观念不能证明在观念以 外的存在。
赫拉克利特残篇
• 道万古长存 • (《约翰福音》中,上帝和基督就等同于道: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即神”“道成肉身, 就在我们中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五行”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水胜 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 土,土胜水”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阴阳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这对概念最早出现于莱布尼茨的《对培尔 思想的答复》中。 • 四种含义: • 第一种有关世界万物的本原 • 第二种有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第三种有关物质与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 第四种有关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
唯物主义三大基本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恩格斯在理解物质概念时,把“物质”和“实 物”加以区别,认为“物质”是一般的、共性的东 西,而“实物”是个别的,感性经验的东西。 从物质和精神关系上来理解物质的特性,物质 具有和精神相区别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 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意义

美学笔记第一章(绪论)

美学笔记第一章(绪论)

美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识记)(一)美学之父:美学界对于18世纪德国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顿的尊称。

他最早提出建立独立的美学学科的设想。

1750年他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一门崭新的学科——美学最终诞生了,鲍姆嘉顿因此被尊崇为美学之父。

(二)美学学科的性质:1.从美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把握其性质。

美学和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这些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学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2.从美学与人的联系中把握美学学科性质。

审美现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是人的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美学对于审美现象的研究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3.美学对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最终涉及到的是人生价值、人的审美价值,所以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三)美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1.审美意识的形成。

(1)审美意识是一些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还没有上升为理论的形态。

(2)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原始人类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的惊奇感、喜悦感便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3)原始的审美意识逐步发展导致了原始艺术的产生。

(4)从根本上说,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2.美学思想的产生(1)美学思想是能够深刻揭示审美现象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2)美学思想具有两个基本特点:a.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藉文献之中,从而能代代相传b. 具有理论的形态3.美学学科的建立(1)美学学科的建立以美学思想的充分发展为前提(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使美学理论能在其中得到独立的研究,系统的阐述;b.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以1750年鲍姆嘉顿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四)在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四种主要观点:1.美学研究对象应当是美比及美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绪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绪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绪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世界观: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

3 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第一,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实践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第二,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的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对社会的发展,人生追求、看法和态度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

但科学和文化也起了不可忽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A 对象: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内容和普遍形式。

B就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各门具体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

C 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

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二者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自身生长的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唯物论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贯穿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各个领域,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唯物论强调物质第一性。

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是唯一的客观实在。

唯物论认为,一切的意识、精神都是物质发展的产物,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这一原理对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以唯物论的原理为指导,深入研究物质的本质和规律,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其次,唯物论强调辩证法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认识方法,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发展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出发,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全面分析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再次,唯物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唯物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基础。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检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认识。

最后,唯物论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唯物论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唯物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善于发现社会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指导。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新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新版)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本身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 看法或总的观点。
哲学是世界观达到理论化、系统化的高度的产物。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整理ppt
1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①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及世界能否为人类所 认识的问题。
生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个基 本矛盾决定了私有制为社会所有制所代替的历史 必然性,因此,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2.共产主义论(基本特征论):主要回答什么样 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才会必然代替资本主 义?这些基本特征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社 会所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关系,计划经济,没有 阶级和国家,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 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等等;以及这样的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 3.过渡时期论(无产阶级专政论):过渡时期为 什么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 后如何实现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发达国家 如何过渡,落后国家如何过渡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
1,狭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2,广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
整理ppt
3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的生平
1).青年时代的理想:为绝大多数受苦大众谋福利 2).德国的政治迫害 : 德国-法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法国-英国 3).英国的经济剥削 : 50岁前经济贫困 4).马克思的友谊:恩格斯 -理论的创立和经济的支持者 5).马克思的爱情:燕妮 -贵族,与马克思白头偕老
2.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方法论基础工程的另一 个基础,其基本观点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处在不断运动 和发展变化中的,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这样, 人类思维也是这样。

最新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最新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绪论(绪论)-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什么⏹正确世界观⏹错误世界观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世界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辩证法⏹形而上学第四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二章)-世界是否可认知问题:世界怎样认知⏹反映论⏹先验论⏹可知论⏹不可知论第五部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章)-社会、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第六部分:资本主义论(第四、五章)-社会制度问题:资本主义永恒吗?⏹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第七部分: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两级分化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第一章物质观-所谓物质观,就是在哲学上,人们对物质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态度。

A.哲学物质概念的特点:a)最大共同性b)最大普适性c)最高抽象度B.列宁的物质定义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客观实在性;2.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物质不是意识派生的;3.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物质独立于一是之外;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1.在唯物论方面: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从根本上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2.在认识论方面:坚持了威武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从根本上与唯心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3.在历史观方面: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4.在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上:揭示出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

X.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可穷尽性;各种物质形态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Y.物质范畴与物质结构理论I.区别:A.哲学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和关系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的认识;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B.哲学物质范畴所反应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是绝对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是相对的。

唯物论定义

唯物论定义

唯物论定义1.引言1.1 概述唯物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流派,旨在通过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揭示出世界的真实面貌。

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唯物论强调对物质世界的研究和理解,以理性的分析和实证的方法来寻求真理。

唯物论的核心观点是唯物唯心对立的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要素。

物质是无窮变化的,通过矛盾斗争和互相转化来推动宇宙万物的发展。

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和思维是第一性的,它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和演化。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的观点成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唯物论的世界观下,科学方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主义认为,通过客观的实验和观察,可以揭示出世界的真相,检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唯物论主张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和认识世界。

唯物论的科学方法还包括实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渊源。

1.2 目的唯物论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研究和观察,揭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规律,探索世界的本质和真理。

唯物论试图摆脱对神秘主义、虚无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依赖,通过实证的方法来获取真实的知识。

唯物论主张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

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唯物论旨在揭示出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发展的规律,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唯物论的目的也包括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不平等。

唯物论将其目标定位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上,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指导社会实践,以实现社会公正和人类幸福为追求。

唯物论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证方法,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提供科学的认知基础,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善,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正文2.1 本文的第一个要点: 唯物论的起源与发展唯物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体,精神活动是物质的产物。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

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割的,而伊壁鸠鲁则强调快乐是最高目标。

自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情分析

自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情分析

• C.时间具有有限性
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
7、实践的本质、特点和形式
• 实践的本质 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 实践的三要素 主体、客体和中介。 • 实践的三特点 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意识的本质、起源。
03
意识的能动性。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知识点
认识的本质:认识的主体、客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0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的辩证运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 02 到实践。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真理和价值:真理、谬误的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绝对 03 性和相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与价值
主观唯心主义
含义:把人的感觉、观念、心等主观 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王阳明(王守仁):天下无心外之物
贝克莱
客观唯心主义
含义:把脱离人而存在的所谓“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 原,如理念、理、绝对观念、上帝、命运等。
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 “绝对精神”是世界的主宰——黑格尔
柏拉图
经济全球化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 02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金融全球化。当代资本
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人类社会发展和
03
更替的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为社会主 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
杂、曲折、长期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规律-知识点

本体论中的唯物论

本体论中的唯物论

本体论中的唯物论本体论中的唯物论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派,它强调物质的存在和作用在世界中的重要性。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基本的存在形式,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和决定的。

本体论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相对,后者认为意识或精神是基本的存在形式,而物质只是精神的产物。

本体论中的唯物论强调物质的实在性和客观性,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础,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在本体论中的唯物论中,物质的存在和作用是中心问题。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础,它是独立于意识或精神的存在形式。

物质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和运动性,它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而存在和发展。

唯物论强调物质的客观性和客观规律的存在,物质的规律性是客观的存在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物质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意识或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在本体论中的唯物论中,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本质特征。

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的变化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表现,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内在规律性的表现,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和作用的结果。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客观规律的表现,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和作用的表现。

在本体论中的唯物论中,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物质的客观规律是物质的本质特征。

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物质的客观规律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和作用的基础,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物质的客观规律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表现,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物质的客观规律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和作用的结果。

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物质的客观规律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物质的客观规律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基础,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物质的客观规律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规律的表现,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物质的客观规律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作用的表现。

本体论中的唯物论的观点的质的的物质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言综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旨在使大学生获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问题1——马克思主义定位是真理、科学还是信仰?) 该课程共有一个绪论七章内容,绪论部分从总体上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特征、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等,要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与无产阶级、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章(唯物论和辩证法)主要讲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章(认识论)主要讲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等;第三章(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讲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第四、五章主要讲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第六章主要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产生、发展的规律与趋势;第七章讲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展望,落脚点是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问题2——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有何区别?)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目的】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3、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具体讲就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如何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问题3我们的教学内容能否充分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能否增强这种说服力?如果说明不了、增强不了,我们怎样才能说明、增强这种说服力?——这是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教学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哲学是……。

(A)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D.关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不同观点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的关系。

(B)A.整体和部分 B.普遍和特殊C.对立和统一 D.互不相关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C)A.深刻的批判性 B.彻底的革命性C.实事求是 D.鲜明的阶级性5.从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上看,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的关系。

(B)A.抽象和具体 B.一般和个别C.本质和现象 D.内容和形式6.第一次明确指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

(C)A.黑格尔 B.马克思C.恩格斯 D.列宁7.哲学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D)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主体与客体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D.思维和存在8.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承认……。

(D)A.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B.世界的可知性C.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9.唯物主义一元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A.精神 B.自在之物C.上帝的创造物 D.物质10.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D)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11.世界是统一的,所以一元论是正确的。

这种看法是……的。

(C)A.正确 B.唯心主义C.不确切 D.唯物主义12.在哲学上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是……的观点。

(D)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13.“心外无物”,这是……的观点。

(D)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14.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的观点。

(D)A.宿命论 B.唯意志论C.机械唯物论 D.朴素唯物论1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运动观。

(A)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庸俗唯物主义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

(B)A.辩证性 B.直观性C.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17.古代唯物主义最高的代表者是……。

(D)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18.古代原子论是……提出来的。

(D)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19.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得到的实物,这是……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A.近代形而上学 B.辩证C.庸俗 D.古代朴素20.把个人的感觉、观念当作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这是……的哲学观点。

(C)A.不可知主义 B.形而上学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21.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是一种……的观点。

(A)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22.……把“原子”看作是万物的本原。

(D)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C.苏格拉底 D.德谟克里特23.“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体现了……的观点。

(D)A.怀疑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辩证法24.“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体现了……的观点。

(C)A.绝对主义 B.机械主义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25.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是……的。

(D)A.正确 B.极端错误C.唯心 D.以偏概全26.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这是指其……。

(C)A.片面地看问题 B.机械地看问题C.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D.自然观是唯心主义的27.作为一种哲学学说,所谓“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它……。

(A)A.认为心灵或精神的原则是第一性的B.认为个人的精神是第一性的C.认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D.既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又用唯心主义观点解释社会历史现象28.下列四条哲学命题均为唯心主义观点,但其中……的说法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A.“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语)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守仁语)C.“理在先、气在后。

”(朱熹语)D.“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语)29.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是属于……的观点。

(C)A.形而上学 B.经验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30.将外部世界看作是“绝对理念”的产物,这是一种……的哲学观点。

(B)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朴素唯物论31.哲学上关于“理”的观念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C)A.孔子 B.王充 C.朱熹 D.王阳明32.哲学上关于“理念”的范畴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B)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康德 D.黑格尔33.“理在事先”的说法,是一种……的观点。

(D)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34.“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是……的。

(B)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3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 D.矛盾性3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B)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B.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D.人类各门科学知识的总的前提和根据3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

(A)A.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以及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科学理论体系3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A.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B.费尔巴哈的唯物论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唯物主义3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C)A.深刻的批判性 B.彻底的革命性C.实事求是 D.鲜明的阶级性4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的关系。

(D)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B.绝对和相对 C.整体与部分D.一般和特殊4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

(D)A.历史性 B.真理性C.科学性 D.实践性42.从根本上说,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的需求。

(A)A.适应时代 B.满足统治阶级C.反映劳苦大众 D.适应思想创新43.判断一种哲学是不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D)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4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这是……观点。

(D)A.肯定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B.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C.夸大“神灵”作用的客观唯心主义D.夸大人的精神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4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4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同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

(A)A.前者具有普遍性,后者具有特殊性B.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偶然的C.前者代表事物的本质,后者代表事物的现象D.前者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后者则是客观存在47.“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像的特性”,这是……的观点。

(C)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辨证唯物主义D.相对主义诡辩论48.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这是……的观点。

(A)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二元论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49.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关于……的原理。

(C)A.世界联系和发展 B.世界统一于存在C.世界统一于物质 D.世界统一于精神50.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句话是指……。

(D)A.世界上的事物并不具有无限的多样性B.物质世界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C.原子是构成整个宇宙大厦的基石D.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即在于其客观实在性51.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这是……的观点。

(D)A.辩证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诡辩论5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体现了……的辩证关系。

(D)A.人和自然界 B.动物和自然界C.有声与无声 D.运动和静止54.“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说法体现了……的观点。

(C)A.绝对主义 B.机械主义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55.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特性”这一哲学结论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的自然科学理论是……。

(C)A.宇宙演化学 B.经典物理学C.狭义相对论 D.量子力学56.所谓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征,就是指时间……。

(D)A.像射线的定点一样有一个开端B.像锥面的顶点一样有一个终结C.是均匀流逝的 D.具有不可逆性57.时间和空间是……。

(B)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58.时间和空间相对于物质而言,……。

(C)A.后者存在于前者之中B.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C.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D.前者是静止的,后者是运动的59.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的特点。

(D)A.外在性、局部性和暂时性B.盲目性、自发性和易变性C.偶然性、不规则性和不可知性D.稳定性、可重复性和普遍性60.所谓静止,就是指它是……。

(A)A.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运动的间歇状态C.事物的绝对均衡状态D.事物的无变化状态61.在漫长的演化和进化过程中,最终使精神意识得以产生出来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就是……。

(D)A.大脑的高度发达B.类人猿有了语言C.类人猿身上发生了手、脚的分工D.类人猿学会了劳动62.大脑是意识的……。

(D)A.原因 B.源泉 C.形式 D.器官63.意识是人脑的……。

(B)A.产物 B.机能 C.内容 D.结果64.“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是属于……的观点。

(C)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辩证法65.意识的本质就在于它……。

(C)A.是人所特有的与客观世界相对立的主观世界B.是人脑内部异常精微物质的特殊运动状态C.是反映物质世界的人脑的机能D.能够支配身体行动,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66.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