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解析版)
15—16学年下学期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B.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C.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D.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①颤藻②水绵③支原体④HIV ⑤大肠杆菌⑥酵母菌A.①③⑤B.②③⑥C.③⑤⑥D.①③④3.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碘是甲状腺素的成分之一B.无机盐浓度影响内环境的稳定C.无机盐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D.铁是叶绿素分子合成的必需元素4.如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运输方式中一般不需要消耗能量B.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结构是①C.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D.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5.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C.核糖、葡萄糖、糖原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6.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A TP与NADPH的步骤是()A.水的光解B.CO2的固定C.C3的还原D.B和C7.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D.用绿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8.如图表示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 TP含量较多B.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含量均大大减少C.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D.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OA的绝对值9.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下列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A.用滴管在加有2毫升未知样品的试管中滴加苏丹Ⅲ染液,震荡后发现溶液呈现橘红色,于是判断未知样品为蛋白质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石英砂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C.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10.利用高浓度食盐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A.由于食盐中氯有杀菌作用B.由于高浓度食盐溶液的水分不足,以致细胞不能生存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脱水而死亡D.由于食盐是中性,不适于细菌生长11.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A.图1中物质A是丙酮酸,物质D是氧气,物质E是酒精B.过程③④所需要的酶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若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若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只进行有氧呼吸12.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1:3,这是因为()A.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13.如图是某生物组织在黑暗及不同O2浓度下,呼吸产生的CO2量与组织消耗O2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生物组织不可能是动物组织B.曲线表明该生物组织呼吸作用的原料是糖类C.当XY:YZ=1:1时,该组织无氧呼吸的强度是有氧呼吸的3倍D.当XY:YZ=2:1时,该组织无氧呼吸的强度是有氧呼吸的2倍14.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 TP/ADP比值下降D.[H]含量减少15.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内容物一定使b兴奋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C.在③上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①中物质作用于③后被酶分解而迅速失活16.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A.脊髓B.小脑C.脑干D.下丘脑17.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B.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18.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下丘脑19.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20.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A.b点2次,c点1次B.b点1次,c点1次C.b点1次,c点2次D.b点2次,c点0次21.如果正常人血液中甲状腺素过多,则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会相应下降,这属于()A.拮抗作用B.协同作用C.正反馈作用D.负反馈作用22.“断食清肠”的减肥方法主要就是绝食,科学证明这种做法对身体危害较大.在绝食期间,体内分泌量比正常进食明显增加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2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降低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24.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C.雄激素、雌激素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25.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缺的激素分别是()A.甲状腺激素、生长素、胰岛素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胰岛素2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C.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周期缩短27.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不慎受外伤后,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B.观察染色体最好选图乙中的A细胞进行观察C.用高倍镜可以看到一个细胞经历图乙中B→A→D→C整个过程D.③④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男性的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D.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即ZW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4.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B.细胞中的脂质都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以鉴定其分布5.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B.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人体的骨中的重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6.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7.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8.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9.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细胞中C.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D.细胞质中有ATP的分布,细胞核中没有10.科研人员以猪肝和马铃薯块茎为实验材料,研究动、植物细胞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相关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的不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请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06.57.07.58.08.5猪肝粗酶液16.026.030.323.612.39.5马铃薯块茎粗酶液6.28.410.410.49.64.0A.猪肝粗酶液的浓度和马铃薯块茎粗酶液浓度属于无关变量B.两种酶的最适pH范围均在7.0~7.5之间C.在猪肝中的H2O2酶含量一定高于马铃薯D.上述两种粗酶液的作用机理不一定相同11.如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下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 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B. 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C. 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乙D. 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各种体液之间的关系可知,丙是细胞内液,乙是血浆,甲是组织液。
【详解】如果甲组织液与乙血浆之间的水分失去平衡,例如血浆蛋白含量过低,会导致水分流向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正常情况下,生活在血液中的血细胞等的细胞内液可通过细胞膜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组织液(甲)与血浆(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够将组织液(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血浆(乙),维持组织液的渗透压的稳定,C正确;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D正确。
故选B。
【点睛】准确判断题图中各体液代表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蛋白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进入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途径是A. 消化道→血浆→细胞内液B. 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D. 消化道→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组成【详解】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
氨基酸穿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胰岛,进入胰岛B细胞内参与胰岛素的合成。
因此,蛋白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进入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途径是: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注意: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的体液为组织液。
3.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②④⑤B. ②⑤⑥C. ①③④D. ①③⑥【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考查对内环境组成及成分的理解。
河南省洛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宏志班)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宏志班)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大肠杆菌.A.①⑦⑧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⑥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认为新的细胞可通过老的细胞分裂产生B.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C.细胞中Cu、Zn等微量元素可有可无D.细胞中的无机盐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3.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③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一定有④有氧呼吸一定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⑤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A.3项B.2项C.1项D.0项4.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苹果②呼吸道上皮③神经元④柳树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⑥甲型H1N1病毒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⑨一片草地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B.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C.③②①④⑧⑩⑨D.⑤②①④⑦⑩⑨5.下列可作为鉴别物种依据的是( )A.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种类B.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C.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6.已知丙氨酸的R基是﹣CH3,某多肽链含有1个丙氨酸,如果去掉丙氨酸,剩余的产物与原多肽相比,下列有关氧原子的数量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氨基端,氧原子数量减少1B.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中间,氧原子的数量减少1C.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羧基端,氧原子的数量减少1D.剩余的产物中氧原子的数量减少1或07.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 X H Y N Z O W 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该“十二肽”分子水解后有( )A.12个赖氨酸B.(Z﹣12)个赖氨酸C.13个天门冬氨酸D.(W﹣13)个天门冬氨酸8.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接着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岛素和一个C肽(如图所示).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 )A.参与形成﹣COOH和﹣SHB.参与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C.参与形成﹣SH和﹣OHD.参与形成﹣NH2和﹣COOH9.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B.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D.在SARS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10.李斯特氏菌中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1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换上高倍镜观察12.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还原糖、Ⅱ麦芽糖、Ⅲ蔗糖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13.如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聚合过程.若由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成的DNA共有500个碱基对,则其聚合过程过程形成的磷酸二酯键、产生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499、499 B.499、498 C.998、998 D.999、99914.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1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主要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C.在适宜条件下,大鼠脾脏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D.在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之间只有结构上的联系1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17.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B.中心体C.线粒体D.高尔基体18.(1999•上海)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19.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含有色素D.无膜结构20.美国科学家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Thomas C.Sü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被膜小泡以及COPII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B.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C.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D.“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21.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 )①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②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③根毛细胞吸水④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⑤插在花瓶中的花枝由瓶中吸水⑥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⑦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A.①②③⑥⑦B.②③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⑥⑦22.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①植物细胞的死活;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⑤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23.用呼吸抑制酶处理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对下列物质吸收量不变的一组是( )A.Na+、氨基酸和葡萄糖B.O2、H2O和甘油C.K+、氨基酸和葡萄糖D.K+、Ca2+和氨基酸24.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25.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及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B.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C.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D.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26.如图实验装置(单糖可通过半透膜),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A.B.C.D.27.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和载体蛋白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28.下列各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是②④⑥B.与水分子进出细胞相符的是①③⑤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是②④⑤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是②③⑥29.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分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钠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转运方式通过人工膜B.甘油通过人工膜和生物膜的方式相同C.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载体蛋白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30.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D.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31.美国科学家2010年5月20日宣布,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蕈状支原体的DNA,并将其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名为山羊支原体的微生物体内,最终使植入人造DNA的微生物重新获得生命,繁殖成世界上首个“人造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人造细胞的基本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构成B.该人造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C.该人造细胞的代谢方式与山羊支原体基本相同D.该人造细胞具备的最基本生命特征是能够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活动32.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33.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②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O原子数目减少1个.A.①③ B.①②④C.①④ D.②③34.观察四幅图,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①图甲中共有8种核苷酸②人体中化合物乙的R基团约有20种②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④化合物丁水解后为两分子的葡萄糖.A.1种B.2种C.3种D.4种35.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均有20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有4种B.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C.蛋白质具有热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还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36.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功能上的差异是由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的B.代谢旺盛细胞的核孔数目多,有利于DNA、RNA的进出C.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分布于所有的细胞中D.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结构是细菌代谢的结构基础37.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是根毛细胞的细胞膜,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a过程B.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C.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D物质会减少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选择透过性38.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Na+进出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D.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既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39.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ATP40.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至4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内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其中内层细胞比外层表皮细胞扩张能力强,扩张速度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A.a>b>c>d B.a>c>d>b C.b>d>c>a D.b>a>c>d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41.如图为我们常见的几种生物,请认真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几种生物在生命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点是具有__________层次.(2)从细胞的结构来认识,它们共同具有的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3)上述生物可以归类为植物的是__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可以归类为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有人认为眼虫是植物,你推测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从眼虫既像植物又像动物的分类特点来看,你推测眼虫在生物进化上具有的地位为__________.(4)这些生物具有共同的细胞结构,这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但各个细胞的结构、成分和功能又各不相同,这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42.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表(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2)表中③与④,⑤与⑥虽功能相似,但各具有专一性,差异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不同.(3)⑧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作用;⑨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作用;⑩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作用.(4)⑩有4条肽链,574个氨基酸分子,假如每个氨基酸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蛋白质的分子相对质量为__________.(5)组成上述10种化合物的所有氨基酸所共有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形成的肽键的结构式__________.(6)该实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有__________,这种特点决定了蛋白质__________.43.如图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如图示细胞是一个胰腺细胞,则酶原颗粒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其合成与细胞核中的__________有关;对酶原颗粒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__________.(2)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汗腺细胞,则细胞中与胰腺细胞相比明显减少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汗腺细胞的分泌物主要来自__________.(3)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图示细胞中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功能不相符合的结构是__________.与其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提供条件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4.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甲图中:为清水,为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1)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丙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2)若把根毛细胞处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__________,此时,蔗糖溶液处于__________(填“4”、“5”、“6”、“丙”)的外面.(3)成熟植物细胞中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__________(填名称),相当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4)图乙中漏斗中的液体浓度__________(填:等于、低于、高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5)若用一定浓度的KNO3代替蔗糖,在显微镜下观察,则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没有发生上述现象,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45.如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相对应.(2)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__________的活性.(3)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①实验步骤: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完全抑制有氧呼吸.c.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②实验结论:d.若甲乙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____;e.若__________,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宏志班)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大肠杆菌.A.①⑦⑧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⑥⑦【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①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①正确;②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③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错误;④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④错误;⑤水绵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⑤错误;⑥青霉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⑦葡萄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⑧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⑧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认为新的细胞可通过老的细胞分裂产生B.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C.细胞中Cu、Zn等微量元素可有可无D.细胞中的无机盐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元素.【解答】解:A、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由德国的魏尔肖提出,A错误;B、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如蓝藻),又有异养生物(如大肠杆菌),B正确;C、细胞中Cu、Zn等微量元素是细胞所必需的,不能缺少,C错误;D、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的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微量元素的作用、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只要考生记住相关的内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3.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③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一定有④有氧呼吸一定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⑤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A.3项B.2项C.1项D.0项【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统一性,即生物界中含有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均能找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部分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是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而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解答】解: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①错误;②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②正确;③生物界有的元素,非生物界一定有,而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不一定有,③错误;④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④错误;⑤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⑤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考生要明确所有的细胞生物遗传物质为DNA;并且能够识记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实例,如:硝化细菌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4.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苹果②呼吸道上皮③神经元。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34每小题1分,35~45每小题1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3.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4.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5.每年高三同学们都要进行“子龙大桥”16千米远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但长时间行走可能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6.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7.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8.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割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不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9.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10.此时的你正在专心作答试题,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③大脑皮层S区④大脑皮层V区⑤大脑皮层W区.A.④⑤B.③④C.②③D.①③11.如图所示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1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A.B.C.D.14.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1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6.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生产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C.若尿崩症因肾小球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在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17.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糖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元及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18.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19.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20.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B.出汗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2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2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23.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与淋巴B.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C.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舒张状态D.感冒病毒的入侵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24.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医生在其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供给水分 B.供给全面营养C.供给能源 D.维持细胞渗透压25.下列关于神经传导和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B.突触传递可能是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抑制作用C.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末梢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2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27.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C.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D.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29.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30.在制备蛇毒(抗原)抗毒素(抗体)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31.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D.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3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极端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使血液中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33.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即血压.参与降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A.压力感受器和心脏 B.压力感受器和心脏、血管C.温度感受器和心脏、血管D.压力感受器和血管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②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④肾上腺素药物可以口服;⑤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会导致神经纤维上变为静息电位.A.①③⑤ B.①④C.①②③ D.③④⑤35.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36.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37.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39.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40.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注射适量的()A.甲状腺激素B.葡萄糖液 C.生理盐水 D.生长激素41.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42.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所有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①过程发生后,胰高血糖素随即升高C.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完成②和③过程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⑤过程43.“生命在于运动”,人在运动时会出现()A.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大量积累使血浆pH明显下降B.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活动逐渐增强C.小脑中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强D.下丘脑有控制着运动的高级中枢44.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调节人体血糖平衡B.口服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C.胰岛素是靶细胞膜表面受体接受的信息分子D.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元分解补充血糖45.人体肌肉细胞产生的CO2,经过血浆、肺泡呼出体外至少要穿过几层生物膜()A.7层B.5层C.11层D.9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4分)46.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______.(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层磷脂分子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如何变化?______.(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______]______.47.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调节.(2)在遇到危险的环境时,人常常会出现瞳孔放大、手心出汗等紧张现象.这是因为在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作用.(3)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的机理是______.(4)由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物质)联系的.48.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______.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器官A是______.(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______,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促进排卵.49.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体产生和的细胞是,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主要是______.(2)某同学在高考体检时,检测结果是“大三阳”,即出现1、3和5阳性,这一结果表明该同学体内乙肝病毒处于______状态,需要对其治疗.(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如果人体免疫系统消灭乙肝病毒首先通过细胞免疫的话,那么效应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4)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______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34每小题1分,35~45每小题1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概念、内环境的作用、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综合考察,梳理环境概念、内环境的作用、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不是增加,A错误;B、内环境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HCO3构成,B错误;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错误;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2.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乙是血浆,A错误;B、甲渗入乙血浆中的量多于渗入丙淋巴中的量,B错误;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组织液,C正确;D、丁液细胞内液中O2浓度比组织液中低,D错误.故选:C.3.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解答】解:A、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A错误;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B正确;C、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C错误;D、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B.4.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孕妇身体浮肿主要是由于孕妇吸收的营养要供给孕妇和胎儿利用,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足,由于蛋白质不能在体内储存,故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造成组织水肿.故选:A.5.每年高三同学们都要进行“子龙大桥”16千米远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但长时间行走可能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解答】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选:D.6.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由题意分析,当血钙浓度下降时促进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的,从而使血钙浓度上升;当血钙浓度上升时促进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从而使血钙浓度下降.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关系.【解答】解:A、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A正确;B、由题意分析,当血钙浓度下降时促进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的,从而使血钙浓度上升;当血钙浓度上升时促进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降钙素,从而使血钙浓度下降.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关系,B错误;C、根据题意分析,人体血钙浓度在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共同调节下维持相对平衡,而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D 正确.故选:B.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选择题专项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选择题专项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②和物质③均可为C3的还原供能B.当物质④供应停止时,物质①的生成速率将下降C.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暗反应速率可能升高,而光反应不受影响D.为叶肉细胞提供H2l8O,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施用化肥比施用农家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B.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C.降低温度、保持干燥有利于绿色蔬菜的保鲜D.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4.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C.着丝点的分裂和核膜核仁形成D.赤道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5.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6.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7.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C.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8.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洛阳一高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共40小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B.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乙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2、蛋白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进入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途径是A.消化道→血浆→细胞内液B.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D.消化道→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3、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 D.①③⑥4、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5、如图表示实验条件下,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①③④B.①③ D.②C.③④6、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7、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血细胞8、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9、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河南省洛阳一高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2013秋•邵阳县校级期中)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消化液D.细胞外液2.(2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液和血浆所含成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代谢废物的含量B.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细胞依赖于内环境生存,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由Na+、Cl﹣的含量决定3.(2分)(2013•梅州一模)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2分)(2011秋•中山期末)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5.(2分)(2008•宁夏)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6.(2分)(2012秋•岐山县期末)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7.(2分)(2003•上海)某人要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8.(2分)(2013•普陀区一模)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9.(2分)(2008•南京二模)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10.(2分)(2013•天津校级模拟)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11.(2分)(2011•雁塔区校级三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2.(2分)(2014秋•合阳县期末)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B.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C.胰岛B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A细胞的活动减弱D.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13.(2分)(2013秋•进贤县期末)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14.(2分)(2014•咸阳模拟)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15.(2分)(2008•静安区模拟)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了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电子传递但很少有ATP的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A.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B.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C.食量大,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D.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16.(2分)(2008•广东)根据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7.(2分)(2013秋•鲤城区期末)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18.(2分)(2003•江苏)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9.(2分)(2013秋•历城区校级期中)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A.血流自动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20.(2分)(2013•立山区校级三模)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21.(2分)(2009•海南)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22.(2分)(2014秋•内黄县校级月考)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23.(2分)(2013秋•白城期末)在下列调控机制中,不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的是()A.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B.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升高24.(2分)(2011秋•仪征市校级期末)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斐林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下列说法最为严谨的()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B.乙不可能是低血糖病患者C.甲健康异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25.(2分)(2014春•凤城市校级期中)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被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浓度上升26.(2分)(2014春•凉州区校级月考)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间接地促进自身的合成与分泌27.(2分)(2013秋•秦安县期末)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不变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28.(2分)(2012•福建模拟)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⑥如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⑥29.(2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为了确定某种特定激素对小白鼠行为的影响,你认为下列不恰当的操作是()A.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置于相同的环境下培养B.实验组注射特定激素,对照组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随机分配小白鼠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是两组的性别比例大体一致D.将小白鼠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30.(2分)(2009•山东)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二、非选择题:31.(18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兴奋在图(b)中只能由①传至②的原因是.(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增加,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相关激素;当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调节.(3)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细胞产生兴奋,神经细胞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由此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32.(12分)(2014•扶沟县校级一模)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33.(10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2013秋•邵阳县校级期中)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消化液D.细胞外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人体细胞必需通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解答:解:人体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细胞不能与外界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必需通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2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液和血浆所含成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代谢废物的含量B.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细胞依赖于内环境生存,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由Na+、Cl﹣的含量决定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组织液和血浆所含成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错误;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错误;C、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同时细胞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C正确;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作用;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2分)(2013•梅州一模)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入淋巴是单向的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所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间隙是神经细胞(组织细胞)之间的液体.解答:解:①、由图示可知,A、B、C、D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①错误.②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即神经细胞之间的组织液,②正确.③由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是血浆蛋白和无机盐,所以A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③错误.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蛋白质水解酶一般存在于消化液、溶酶体中,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间的物质交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4.(2分)(2011秋•中山期末)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5.(2分)(2008•宁夏)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解答:解: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2分)(2012秋•岐山县期末)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需要神经递质参与,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A、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A正确;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C、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C正确;D、一个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组成,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神经递质参与,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的类型及反射活动发生的条件;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明确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参与且单向传递,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7.(2分)(2003•上海)某人要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冲动在反射弧中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中分灰质和白质,白质在外,连接传入神经和大脑;灰质在内,连接传出神经.解答:解:“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没问题.“下肢运动障碍”,说明效应器是下肢肌肉,而伤在腰部,下肢肌肉未损伤,说明效应器没损伤.冲动从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后,先进入白质,再传到大脑,这样就会有感觉,然后经信号处理后经灰质传出到达效应器,如果受伤的地方在灰质,则会出现有感觉无效应的现象,所以神经中枢可能受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其次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信息“有感觉”、“下肢运动障碍”排除感受器、传入神经和效应器,再进一步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一定难度,也属于易错题.8.(2分)(2013•普陀区一模)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考点:反射的过程.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条件反射题,人看到酸梅时,酸梅的色泽、形态大小等特征,刺激人的视网膜,让人知道是酸梅,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并分泌会大量唾液.解答:解:A、感知酸梅,形成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B、唾液大量分泌是唾液腺的活动,所以唾液腺是效应器,B正确;C、酸梅的色泽是引起条件发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且色泽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直接刺激中枢神经,C错误;D、在这一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细胞的参与,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发生“电。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有关如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A.含有两条肽链B.共有126个肽键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2.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C.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D.可以观察到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的过程4.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5.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液分离色素B.加入的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C.层析时,滤液细线要浸入层析液的液面以下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可以得到4个色素带6.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7.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精校Word版含答案
洛阳一高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共40小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B.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乙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2、蛋白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进入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途径是A.消化道→血浆→细胞内液B.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D.消化道→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3、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4、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5、如图表示实验条件下,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①③④B.①③ D.②C.③④6、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7、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血细胞8、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9、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河南省洛阳市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0分)1.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A.血浆 B.组织液C.淋巴 D.细胞内液2.小明感觉不舒服,去医院做了血常规检查,下列物质中不能在血浆中出现的是()A.尿素 B.甘油三酯 C.血清球蛋白D.Na+载体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含有尿素、激素等化学成分C.组织液和淋巴可以相互渗透D.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5.如图为大熊猫胰腺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细胞通过下列哪种介质进行物质交换()A.乙液 B.丁液 C.丙液 D.甲液6.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7.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8.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含量变化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9.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②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液等③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④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⑤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实验中,只有物理模型构建.A.①②④⑤ B.②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10.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11.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与此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又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B.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从静息状态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1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13.某同学走路不小心,脚底扎了一个钉子,并且感觉到疼痛,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射反应.关于该反射,以下叙述合理的是()A.仅有效应器即可发生反射B.感觉疼痛,说明兴奋已经传递到脊髓C.反射发生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反射发生时,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发生识别和结合1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C.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质分泌到肠腔16.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哪类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与“BMAL I”最相似()A.血红蛋白 B.抗体 C.胰岛素D.胃蛋白酶17.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18.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C.寒冷刺激使骨骼肌战栗属于神经调节D.寒冷刺激使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促进产热属于体液调节1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0.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B.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小C.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D.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只有肾上腺、骨骼肌是效应器2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项(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3)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6)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7)寒冷时出现寒颤和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故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B.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故人体不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3.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4.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分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结构①的末梢与靶细胞①合称为效应器B.图甲中靶细胞①对靶细胞②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C.图乙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位置为内环境D.若图甲中靶细胞①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②一定是肝细胞25.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A.Na+流入细胞内B.Ca2+流入细胞内C.K+流出细胞D.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26.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27.根据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b类物质有关B.在c处给一个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上往下流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假设这是突触后膜,e类物质能特异性地接受神经递质作用28.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做成脊蛙.用夹子夹住脊蛙的一腿使之不能收缩,用稀醋酸刺激这一条腿,蛙的另一条腿将弯向受刺激的腿进行搔拔.此现象说明()A.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也能发生反射B.未受刺激的一侧也有此反射的感受器C.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D.神经冲动传到脑,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未受刺激的腿,使之弯曲搔拔29.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并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30.某人右下肢因受外伤造成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⑤31.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制,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32.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 D.②③33.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34.已知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均为蛋白质类物质.请依据如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切除①,图中所列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量都将减少B.切除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将不能被运输到②C.若让该动物口服促性腺激素,则②活动将增强D.若让该动物口服雌性激素,则①活动将减弱35.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如果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36.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37.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38.如图为某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抗体1和抗体2都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导致调节异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和胰岛素作用于相关细胞都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完成的B.两种抗体都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这在免疫学中称为自身免疫病C.两种抗体引起血糖升高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D.由图看出糖尿病并不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39.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40.如图为机体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清除癌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B.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C.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D.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41.如图是下丘脑及相邻器官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细胞是下丘脑内的神经细胞,则①是该神经细胞结构的一部分,称为.(2)b类细胞受a类细胞的控制,其生理功能也不完全等同于a类细胞,例如,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的a类细胞兴奋,并作用到b类细胞使其分泌激素,该激素通过途径作用于器官X,促使器官X分泌激素作用于相关腺体并使其分泌相关激素以抵御寒冷.(3)某人一次性饮下1000mL清水,1h内尿量明显增加.此现象的产生与c类细胞分泌的激素调节有关,此激素的作用是.42.科学研究表明,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如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反射,效应器是.(2)胰液的分泌除了受神经调节之外,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饭后5小时,8处的(激素)浓度大于10处.(4)随着人们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形成,多种“文明病”相继产生,糖尿病就是典型代表,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I 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II 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 II 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原因是.43.如图1为人体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③分泌调节的枢纽部位是.血液中激素③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下丘脑分泌的①和垂体分泌的②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调节.(2)在血糖平衡调节中,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④(填激素名称)增多;其作用是.(3)如图2是正常大鼠的血糖浓度变化示意图.ab段血糖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44.如图表示某种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免疫.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2)图中细胞Ⅱ为、细胞Ⅲ为,细胞Ⅰ的成熟部位是.(3)图中表示二次免疫过程的是.(填标号)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0分)1.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A.血浆 B.组织液C.淋巴 D.细胞内液【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2、静脉注射是指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浆中,而肌肉注射是指药物直接注射到组织液中.【解答】解:静脉注射时,针头进入静脉血管中,因此药物直接进入血浆中.故选:A.2.小明感觉不舒服,去医院做了血常规检查,下列物质中不能在血浆中出现的是()A.尿素 B.甘油三酯 C.血清球蛋白D.Na+载体【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成分总结: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蛋白、O2、CO2、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1)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2)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解答】解:A、尿素为内环境的成分,能在血浆中出现,A错误;B、甘油三酯为内环境的成分,能在血浆中出现,B错误;C、血清球蛋白位于血浆中,C错误;D、Na+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能在血浆中出现,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含有尿素、激素等化学成分C.组织液和淋巴可以相互渗透D.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E9: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这种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解答】解:A、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A正确;B、尿素等物质由组织细胞经过细胞代谢后释放到组织液中,激素是由分泌细胞直接释放到体液中的,因此内环境中会有这些物质,B正确;C、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不能形成组织液,为单向的,C错误;D、血浆渗透压取决于其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D正确.故选:C.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是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是成分不变.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解答】解: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然后作用于靶细胞,A正确;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激素、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糖、抗体等,B正确;C、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正确;D、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是错误的,D错误.故选:D.5.如图为大熊猫胰腺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细胞通过下列哪种介质进行物质交换()A.乙液 B.丁液 C.丙液 D.甲液【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它们是细胞赖依生存的环境.图中甲液为组织液,乙液为血浆,丙液是淋巴,丁液是细胞内液.【解答】解:胰腺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通过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为图中的甲液.故选:D.6.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39:酶的特性.【分析】本题是对激素和酶的特点的考查,回忆激素调节和酶的作用特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是固醇类激素,A错误;B、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酶的特性是高效性和专一性,C正确;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调节细胞的代谢,D正确.故选:A.7.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考点】DA:脑的高级功能.【分析】大脑皮层有许多高级中枢,控制着脊髓等内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还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和人类的语言有关,受损后会出现相应的病症,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答】解:A、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B、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B错误;C、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如排便排尿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受高级中枢的控制,C正确;D、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故选:B.8.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含量变化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有作用于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的促激素释放激素,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都较大,而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是神经调节,没有对应的促激素释放激素,所以阻断后胰岛受到的影响较小【解答】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故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激素含量会明显减少,A错误;B、甲状腺受垂体的调节:例如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C、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不需经过垂体,C正确;D、性激素也是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题1分,41-45每题2分〕1.以下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2.在人体内,以下哪些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④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以下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5.以下有关内环境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给C.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6.以下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稳态也可以维持平衡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的状态7.以下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8.如下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9.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一下BC段变化的原因〔〕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10.以下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1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2.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13.下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缩回来后并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B.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C.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14.外科手术时,对病人使用的麻醉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此判断,麻醉药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 C.突触 D.树突15.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①中内容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②处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③上的特异性受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6.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17.以下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①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②激素是有机分子③作用后立即被灭活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⑤激素是信息分子⑥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18.以下选项中不可以在人体内同一腺体中合成的物质是〔〕A.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胰高血糖素、胰蛋白酶C.性激素、促性腺激素D.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19.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20.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进而调节血糖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D.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21.如图为水平衡调节图解,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B.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渴觉中枢C.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D.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抗利尿激素22.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种激素的每日浓度变化,其可能是〔〕A.甲状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23.以下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B.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发挥作用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24.已知成人体内的肝糖原含量一般不超过150g,有一成年男子参加长跑运动,历时2h,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50g,则在2h的长跑过程中,能表示此人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A.B.C.D.25.以下关于体液调节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26.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27.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B.该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正常C.该病可以通过注射减毒疫苗的方式进行治疗D.患病原因可能是B细胞分化受阻28.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该抗原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29.以下关于吞噬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富含溶酶体,其水解酶能将吞入的物质水解C.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过程表达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可参与构成第一、二道防线3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31.以下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下部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32.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都是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B.血浆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33.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34.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5.如图表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36.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37.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38.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39.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将不能进入细胞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但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障碍,而此时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却增多40.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大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大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小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小41.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42.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43.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如下图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如以下图中的〔〕A. B.C.D.44.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设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A.使细胞膜膜内电位变正 B.使钠离子通道开放C.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D.抑制细胞兴奋4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二、非选择题〔共50分〕46.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为.当兴奋到达c点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47.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答复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48.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图中物质d为,细胞b的名称是,在人体内可以来自.〔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3〕当对抗原的免疫经过过程⑤⑥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49.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答复以下问题:〔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2〕由图1的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种培养基.〔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中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题1分,41-45每题2分〕1.以下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解:A、尿素、二氧化碳等产生后进入组织液和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抗体、淋巴因子等分泌后进入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葡萄糖、氨基酸等吸收后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B.2.在人体内,以下哪些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④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此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②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②正确;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错误;④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正确.故选:B.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以下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B错误;C、内环境中的养料和废物需要血液运输,C正确;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速排出多余的CO2,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B.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由图可知,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1为毛细血管壁,2为毛细淋巴管壁,3为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解答】解: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血浆中的水分会大量流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即C液增加,故A正确;B、2结构的细胞是指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故B错误;C、据图可知,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区别就是蛋白质含量不同,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故C正确;D、由氧气的运输途径可知,氧气先由血浆,然后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而又因为氧气是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故D正确;故选:B.5.以下有关内环境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给C.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给,B正确;C、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缓冲物质〔如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正确.故选:A.6.以下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稳态也可以维持平衡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的状态【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错误;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C错误;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故选:B.7.以下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解答】解:A、细胞所生存的直接环境是内环境,A正确;B、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B正确;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C正确;D、外界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细胞需要经过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错误.。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讲解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卷(A)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2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一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 单细胞生物依靠其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 人工合成HIV,说明可以人工制造生命D. 水绵、颤藻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染色质等结构2. 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N、P元素的是A. 丙酮酸B.脂肪酸C.甘氨酸D.核苷酸3. 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 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4. 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糖类只有提供能量一种功能B. 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糖类有蔗糖、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C. 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糖D.因同样质量的糖类比脂肪储有更多的能量,所以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5.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其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B. 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细胞体积变大,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 细胞膜可以通过内质网膜实现自我更新D.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其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6.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均可生成ATPB. 癌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使其生长和分裂失控C.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 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7.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 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8. 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结果与原因分析不符的是A. 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小仅是因取材时间不恰当B. 染色体不易着色可能是漂洗不充分C. 解离不充分可导致视野中出现细胞重叠现象D. 染色体无动态变化的原因是解离时细胞死亡9.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河南省洛阳一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一模试卷
河南省洛阳一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原、DNA、RNA不是内环境成分B.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核糖体附着高尔基体上,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B.细胞中能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可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有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等D.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3.采集大量的土壤动物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分别选择吸虫器()A.吸虫器A和吸虫器B B.吸虫器A和吸虫器DC.吸虫器B和吸虫器D D.吸虫器C和吸虫器B4.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因Hl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D.人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5.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Y营养级中有新物种的形成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X到Y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D.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6.某植物性别由1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含A基因为雌株,不含A含A+为两性植株,只含a 基因为雄株.错误的是()A.该植物种群中共有5种基因型B.雌株与雄株杂交,理论上,后代中雌株占50%C.A+a连续自交,F2代中,雄株占D.种群的雌株中没有纯合体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图1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过程;图2为鳄梨某枝条去掉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坐标图.请据图分析回答(在“[]”内填入图中数字,在“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字):(1)图1中,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的结构是.(2)纤维素酶在[]上合成,参与对其进行加工的细胞器有[]和[](3)图2中,激素甲代表的是,判断的依据是.(4)分析图中曲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所起的作用分别是.8.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图甲表示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实际光合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玉米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图甲中的①~⑤过程(仅考虑有氧条件)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过程是(写序号),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过程③④分别发生在植物细胞的中.(2)长期水淹,玉米植株会烂根,此时玉米植株根尖细胞中会发生图甲①~⑤过程中的(写序号),发生在细胞的中.(3)分析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对温度更敏感.温度是通过影响来影响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4)若昼夜不停地光照,图乙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约是;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9.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 .(2)内环境中对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含量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3)激素甲、乙、丙中, 是抗利尿激素.导致机体释放该激素的主要原因是 .(4)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 10.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 、a )和性染色体基因(Z B 、Z b )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 不存在,不管B 存在与否(aa Z ﹣Z ﹣或aa Z ﹣W )A 存在,B 不存在(A_Z b Z b 或A_Z b W ) A 和B 同时存在 (A_Z B Z ﹣或A_Z B W ) 羽毛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1)黑鸟的基因型有 种,灰鸟的基因型有种,白鸟基因型有 种.(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 ,雌鸟的羽色是 .(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体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为 .(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为 ,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 .(二)选考题:共45分.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生物选修1)(15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为2分)11.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1)为了提高出油率,也因为柚皮易焦糊,宜采用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2)为了分离出优良的乳酸菌A,需要制备培养基;若需长期保存菌种,可采取的方法是.(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4)某橘农发现自家一橘树具有抗虫性状,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若用花药离体培养,则应选择期的花药成功率最高.确定花粉发育期最常用的方法是法,若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法.产生花粉的植株有两个途径:一是花粉通过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生物选修3)(15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为2分)12.(2016洛阳校级一模)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 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取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图1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图2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MspⅠBamHⅠMboⅠSmpⅠ酶切位点C↓CGGGGC↑C G↓GATCCCCTAG↑G↓GATCCTAG↑CCC↓GGGGGG↑CCC(1)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2)若要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突变菌株甲,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必须加入.(3)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具备复制原点、启动子和终止子外,还应包括和.(4)若需利用酶切法获得目的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和.(5)通常用法将EPSPS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假设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参考答案1.D2.C3.C4.B5.B6.C7.(1)脱氧核苷酸核孔(2)③核糖体④内质网⑤高尔基体(3)生长素去掉顶芽,侧芽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浓度降低(4)生长素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8.(1)①③④⑤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2)③细胞质基质(3)光合作用酶的活性(4)30℃能9.(1)神经调节、体液(或激素)调节(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3)乙细胞外液(或内环境)渗透压升高(4)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10.(1)6 4 5(2)黑色灰色(3)AaZ B W AaZ B Z B(4)AaZ b W AaZ B Z b3:3:211.(1)压榨过滤(2)选择甘油管藏(3)直径(或半径、大小、面积等)(4)单核(单核靠边)醋酸洋红焙花青﹣﹣铬矾胚状体诱导12.(1)ABCE(2)草甘膦(3)标记基因目的基因(4)MspⅠSmaⅠ(5)农杆菌转化法目的基因没有成功表达或表达的产物失活。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共40小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B.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乙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2、蛋白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进入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途径是A.消化道→血浆→细胞内液B.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D.消化道→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3、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4、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5、如图表示实验条件下,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①③④B.①③ D.②C.③④6、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7、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血细胞8、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9、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题1分,41-45每题2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2.在人体内,下列哪些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④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C.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稳态也可以维持平衡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的状态7.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8.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9.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一下BC段变化的原因()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10.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1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2.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13.下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缩回来后并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B.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C.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14.外科手术时,对病人使用的麻醉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此判断,麻醉药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 C.突触 D.树突15.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②处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③上的特异性受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6.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1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①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②激素是有机分子③作用后立即被灭活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⑤激素是信息分子⑥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18.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在人体内同一腺体中合成的物质是()A.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胰高血糖素、胰蛋白酶C.性激素、促性腺激素D.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19.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20.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进而调节血糖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D.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21.如图为水平衡调节图解,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B.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渴觉中枢C.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D.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抗利尿激素22.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种激素的每日浓度变化,其可能是()A.甲状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2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B.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发挥作用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24.已知成人体内的肝糖原含量一般不超过150g,有一成年男子参加长跑运动,历时2h,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50g,则在2h的长跑过程中,能表示此人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A.B.C.D.2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26.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27.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B.该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正常C.该病可以通过注射减毒疫苗的方式进行治疗D.患病原因可能是B细胞分化受阻28.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该抗原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29.下列关于吞噬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富含溶酶体,其水解酶能将吞入的物质水解C.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可参与构成第一、二道防线3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3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下部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都是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B.血浆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33.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34.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5.如图表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36.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37.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38.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39.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将不能进入细胞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但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障碍,而此时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却增多40.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大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大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小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小41.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42.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43.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如下列图中的()A. B.C.D.44.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A.使细胞膜膜内电位变正 B.使钠离子通道开放C.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D.抑制细胞兴奋4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二、非选择题(共50分)46.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为.当兴奋到达c点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47.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48.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图中物质d为,细胞b的名称是,在人体内可以来自.(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3)当对抗原的免疫经过过程⑤⑥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49.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2)由图1的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种培养基.(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中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题1分,41-45每题2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解:A、尿素、二氧化碳等产生后进入组织液和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抗体、淋巴因子等分泌后进入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葡萄糖、氨基酸等吸收后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B.2.在人体内,下列哪些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④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②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②正确;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错误;④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正确.故选:B.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B错误;C、内环境中的养料和废物需要血液运输,C正确;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速排出多余的CO2,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B.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由图可知,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1为毛细血管壁,2为毛细淋巴管壁,3为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解答】解: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血浆中的水分会大量流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即C液增加,故A正确;B、2结构的细胞是指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故B错误;C、据图可知,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区别就是蛋白质含量不同,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故C正确;D、由氧气的运输途径可知,氧气先由血浆,然后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而又因为氧气是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故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C.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B正确;C、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缓冲物质(如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正确.故选:A.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稳态也可以维持平衡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的状态【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错误;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C错误;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解答】解:A、细胞所生存的直接环境是内环境,A正确;B、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B正确;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C正确;D、外界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细胞需要经过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