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线增宽

合集下载

光谱线增宽

光谱线增宽
一 经典辐射理论
1.极子阻尼振动时释放能量 —— 自发辐射现象
U
t 2
e
U 0e

t 2
cos2v0 t
其阻尼振动形式为
U U 0e

t 2
cos2v0t
(1-60)
其发射的光强 I U
2
, 可表示为 I AU 2 e 0

t

其中:τ——驰豫时间,振子的辐射寿命 当
三种跃迁中单位时间内发生跃迁的粒子数密度
dn2 ( ) sp n2 A21 (v)dv n2 A21 f (v)dv 0 0 dt n2 A21 f (v)dv n2 A21

0
dn2 ( ) st n2W21 (v)dv n2 B21 f (v) v dv 0 0 dt dn2 ( ) st n1W12 (v)dv n1 B12 f (v ) v dv 0 0 dt
CO2
D
Ne
(CO2的多普勒线宽小得多)
其它展宽
(1) 飞行时间展宽
(2) 仪器增宽
1.4.5 均匀增宽和非均匀增宽 一. 均匀增宽 Homogeneous broadening :
自然增宽、碰撞增宽
共同特点:
• 引起加宽的物理因素对每个原子都是等同的
• 都是光辐射偏离简谐波引起的谱线加宽 在这类加宽中,每一粒子的发光对谱线内的任一频率都有贡献, 我们不能把某一发光粒子和曲线中某一频率单独联系起来
(1-53)

dn2 ( ) st W21n2 dt
对比有
W21 B21 f (v0 )
ρ vv
'
(1-54)

1.4 光谱线增宽

1.4 光谱线增宽


1
0
1
4
时, fN ( )
fN (1)
fN ( 2 )
2
1 2
fN ( 0 )
因而洛仑兹半宽度即自然增宽为
N
2
1
1
2
一般原子发光平均寿命为10-5 -10-8 秒,
自然增宽在十分之几兆到几百兆
fN
(
)
(
N
0)2
2 (
N
2)2
几百兆的谱宽是什么概念?
图(1-13)洛仑兹线型函数
思考:钠光谱中两条黄色谱 线的波长分别为589.0nm和 589.6nm,计算谱宽。11
这两种线型函数都是“钟形”曲线,但它 们大不相同
fD
(0 )
2 D
ln 2
1/ 2
0.939 D
f
H
(
0
)
2
H
0.637
H
实际的光谱线型是均匀增宽线型和非均匀增宽线型的迭加,是“综合 增宽”,一般非均匀增宽占主导,因此出射激光一般为高斯光束。
25
线宽数量级(He-Ne)
N:自然线宽 10MHz L:碰撞线宽 102MHz D:多普勒线宽 103MHz
At A D V
v
ρ为光能密度
I
c
29
介质中的受激辐射与吸收
厚度为dz单位截面的一薄层,在dt时间内由于介质吸收而 减少的光子数密度为
dN1 n1B12(z) f ( )dt
dt时间内由于受激辐射增加的光子数密度为
dN2 n2B21(z) f ( )dt
光穿过dz介质后净增加的光子数密度为
dN dN1 dN2 (n2B21 n1B12 )(z) f ( )dt

谱线宽度和波长的关系

谱线宽度和波长的关系

谱线宽度和波长的关系
光谱线是指星体或某种自然物质在其特定工作环境下,在光谱面上产生的一些
明暗线,是对对象特定光谱状态的图形描述,又称光谱条纹。

一般而言,光谱线的宽度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

研究表明,光谱线宽度受到物
质温度、压力和光源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光谱线的宽度。

温度是影响光谱线宽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较低温度的情况下,光谱
线的宽度变得越来越窄,当温度上升时,光谱线宽度也会不断增加,但最终会稳定在一个宽度值。

压力也会影响光谱线宽度。

低压往往会加宽光谱线,而高压可以使其变窄,但
影响并不明显,因此这种影响被认为是相对较小的。

同样,光源强度也会影响光谱线宽度,当光源强度增强时,光谱线的宽度就会
变窄,而弱光源就会使光谱线加宽,但这种影响也不是很显著,因此往往被忽略。

此外,波长也会影响光谱线的宽度。

一般而言,根据Kirchhoff定律,波长越短,光谱线宽度越窄,原因是较短的波长更容易发射和激发出特定的光谱线。

另外,也存在一些受激离子态寿命影响的特殊波长,这些波长的光谱线宽度要远大于相应温度下的标准宽度。

总之,光谱线宽度与波长的关系是受因温度、压力、光源强度以及特定离子态
寿命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且影响程度不同,需要仔细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谱线宽度展宽课件

谱线宽度展宽课件

探测器
用于检测原子发射的荧光或其 他信号,记录实验数据。
真空系统
保证实验环境清洁,减少气体 分子对原子运动的干扰。
实验步骤
原子束源调整
调整原子束源的参数,使原子 流稳定、均匀。
数据采集
启动探测器记录实验数据,包 括原子荧光信号和其他相关参 数。
准备实验环境
包括安装和调试实验设备,确 保实验环境清洁、安全。
压强
随着压强的增大,原子或 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 ,导致谱线宽度增大。
介质
不同介质对光谱的吸收和 散射作用不同,也会影响 谱线宽度。
02 谱线宽度展宽的物理机制
自然宽度
自然宽度
谱线在自然状态下受到原子或分子内部能量的无规则涨落 影响,导致谱线宽度发生变化。这种展宽机制不受外部因 素的影响,是谱线固有的特性。
谱线宽度展宽在物理实验中还可以用于测量物质的物理常数 和参数。例如,通过测量谱线宽度,可以精确测定物质的折 射率、吸收系数等参数,为物理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 支持。
04 谱线宽度展宽的实验方法
实验设备
01
02
03
04
原子束源
用于产生单原子流,是谱线宽 度展宽实验的基本条件。
磁场装置
用于控制原子磁矩的取向,影 响原子能级分裂。
谱线宽度展宽在化学分析中还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谱线宽度的 变化,可以推断出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机理等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机制。
物理实验
谱线宽度展宽在物理实验中可用于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过 程。例如,在研究激光光谱、原子和分子能级结构、量子力 学等现象时,谱线宽度展宽可以提供有关物质内部结构和相 互作用的重要信息。

多普勒加宽公式

多普勒加宽公式

多普勒加宽公式一、引言多普勒加宽公式是多普勒效应在光谱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它描述了由于分子或原子相对于观测者的运动速度而引起的光谱线加宽的现象。

多普勒加宽是由于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分子或原子的散射作用,而散射作用的频移取决于光源与散射物质之间的相对运动。

因此,多普勒加宽公式的理解与运用对于光谱分析和物理现象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普勒加宽公式的原理多普勒加宽公式的理论基础是多普勒效应。

当光源相对于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接收到的光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光源向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接收到的光的频率会增大;而当光源远离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接收到的光的频率会减小。

这种由于光源与观测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的光谱线位移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在多普勒加宽公式中,光谱线的宽度与散射物质的热运动速度有关。

由于分子或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光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地与散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光谱线的加宽。

这种加宽现象称为多普勒加宽。

三、多普勒加宽公式的数学表达多普勒加宽公式的数学表达为:ΔvD = 1/λ,其中ΔvD是多普勒加宽引起的频移量,λ是光源的波长。

这个公式表明,多普勒加宽与光源波长的倒数成正比。

因此,对于较长的波长,多普勒加宽的影响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在红外光谱和微波谱中,多普勒加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多普勒加宽的应用多普勒加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气体检测、激光光谱学和遥感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气体检测中,由于不同气体的多普勒加宽不同,通过对光谱线的宽度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气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激光光谱学中,由于激光具有较高的频率和波长,多普勒加宽对激光光谱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多普勒加宽的研究,可以提高光谱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

此外,在遥感领域中,通过研究地球大气中气体分子的多普勒加宽,可以实现对地球大气的遥感监测。

五、结论多普勒加宽公式是多普勒效应在光谱学中的重要应用,它描述了由于分子或原子相对于观测者的运动速度而引起的光谱线加宽的现象。

光谱线的碰撞展宽和多普勒展宽的产生

光谱线的碰撞展宽和多普勒展宽的产生

光谱线的碰撞展宽和多普勒展宽的产生
光谱线的碰撞展宽是指由于原子或分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而导致的线宽增加。

当光通过原子或分子气体时,会和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

碰撞会导致原子或分子的能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光谱线的频率发生变化。

碰撞引起的能级变化会导致光谱线的展宽增加,即波长范围增大。

多普勒展宽是指由于源或接收者的运动而导致的光谱线的展宽。

当光源或接收者相对于观测者运动时,光谱线的频率会相对于静止时产生变化。

这是由于多普勒效应的影响引起的。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发光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观测到的光谱线频率会发生变化。

源或接收者向观察者靠近时,光谱线的频率会增加,即波长变短,导致光谱线展宽增加。

总而言之,光谱线的碰撞展宽是由于碰撞引起的能级变化而导致的,光谱线的多普勒展宽是由于源或接收者的运动而引起的。

这两种展宽机制都会使得光谱线的展宽增加,波长范围变大。

光谱线增宽

光谱线增宽

1. 均匀增宽介质的增益系数与反转粒子数的饱和效应(1). 均匀增宽型介质的增益系数通常来说,增益系数的表达式有最常见的两种表述方式:1)从光在介质中传播规律的表达式出发:221211()(0)exp[()()]g I z I n n B f h z g cμνν=- 21()G nB f h c μνν=∆2)从增益系数的物理含义出发:()()dI z G I z dz=⋅ 物理意义:光波在介质中传播单位距离后,光强的增加量占总光强的百分比,也代表了介质对光放大能力的大小。

dI G I dz =⋅1v d h h dt ϕνϕν=⋅1v d dtϕϕ=⋅ 由于大部分激光工作物质都是四能级系统,所以我们从四能级速率方程出发,来进一步推导增益系数的表达式:在不计损耗时,工作物质中光子数密度的速率方程为:221112d n W nW dtϕ=- 221112v v n n σϕσϕ=-21v n σϕ=∆dI G I dz =⋅1v d dtϕϕ=⋅21n σ=∆ 21()G nB f h c μνν=∆ 光在介质中传播规律21G n σ=∆ 四能级速率方程2212120v ()8A f σνπν=+3 3.213218A h B c πνμ= 21()G nB f h c μνν=∆ 光在介质中传播规律21G n σ=∆ 四能级速率方程从上述两式中不难发现,无论哪种表达方式,增益系数都正比于反转粒子数密度.因此进一步讨论反转粒子数密度不同情况下的表达式及其饱和效应也就十分必要了(2). 反转粒子数的饱和效应在激光器连续运转工作状态时,各能级粒子数密度会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我们在上一讲中曾推导出四能级系统中稳定状态下粒子数密度反转的表达2121v n n στϕ∆∆=+ v I h ϕν=()()212()n=11v v s n n I I h I νστν∆∆∆=++ 212()s h I ννστ=饱和光强()s I ν的物理意义是:当入射光强度()v I 可以和饱和光强()s I ν相比拟时,受激辐射造成的上能级反转粒子数的衰减率才可以与其他弛豫过程(自发辐射和无辐射)相比拟,因此:当()v I <<()s I ν时,反转粒子数密度与光强无关;当()v I 与()s I ν可相比拟时,反转粒子数密度随光强的增加而减少;当()v I =()s I ν时,反转粒子数密度下降了一半密度称为大信号反转粒子数密度。

2.2 谱线的增宽.

2.2 谱线的增宽.

2.2谱线的增宽光谱的线型和宽度与光的时间相干性直接相关,对后面要讲的激光的增益、模式、功率等许多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都有影响,所以光谱线的线型和宽度在激光的实际应用中是很重要的问题。

2.2.1光谱线、线型和光谱线宽度由于原子发光是有限波列的单频光,因而仍然有一定的频率宽度。

实际上使用分辨率很高的摄谱仪来拍摄原子的发光光谱,所得的每一条光谱线正是这样具有有限宽度的。

这意味着原子发射的不是正好为某一频率0ν(满足021h E E ν=-)的光,而是发射频率在0ν附近某个范围内的光。

实验还表明,不仅各条谱线的宽度不相同,就每一条光谱线而言,在有限宽度的频率范围内,光强的相对强度也不一样。

设某一条光谱线的总光强为0I ,测得在频率ν附近单位频率间隔的光强为()I ν,则在频率ν附近,单位频率间隔的相对光强为0()I I ν,用()f ν表示,即0()()I f I νν=(2-8)实验测得,不同频率ν处,()f ν不同,它是频率ν的函数。

如以频率为横坐标、()f ν为纵坐标,画出()f νν-曲线如图2-3(a)所示。

()f ν表示某一谱线在单位频率间隔的相对光强分布,称做光谱线的线型函数,它可由实验测得。

图2-3光谱的线型函数(a)实际线型(b)理想线型为便于比较,图2-3(b)画出了理想情况的单色光的相对光强分布。

对比(a)、(b)两图,明显看出,理想的单色光只有一种频率,且在该频率处的相对光强为1,即光强百分之百集中在此频率。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实际情况如图2-5(a),光强分布在一个有限宽度的频率范围内。

相对光强在0ν处最大,两边逐渐减小,0ν是谱线的中心频率。

现在讨论频率为ν到ν+d ν的频率间隔范围内的光强,它应该是在ν附近单位频率间隔内的光强()I ν乘以频率宽度d ν,即为()I d νν,同时,它也应等于光谱线总光强0I 与频率ν附近d ν范围的相对光强()f d νν的乘积。

所以0()()I d I f d νννν=(2-8)图2-5(a)中曲线下阴影面积为0()()I d f d I νννν=,表示频率在ν-ν+d ν范围的光强占总光强的百分比。

激光谱线

激光谱线

3.自然增宽的线形函数 ((Lorentz型)(下标N表示“自然”)
fN
(v)

4 (2 v0

A v)2

(
1
2
)
2
其中: A ——比例常数
(1-65a)
fN( v )——自然增宽的线型函数

由归一化条件 0 f N (v)dv 1 有
1
故:
fN
(v)

4 (2 v0


v)2

(
1
v v2 v1
称为光谱线半值宽度(谱线宽 度/ 线宽)。它是衡量单色性的
一个参数。
3.谱线下面积的意义:
dS f (v)dv
频率在v v+ dv范围的光强占总 光强的百分比
4.线型函数f(v)的归一化条件

f (v)dv 1
相对光强总和为1
三.跃迁几率按频率的分布:
受激跃迁几率的修正
➢描述光谱线加宽特性的物理量:线型函数和线宽
二. 谱线的线型函数
f (v)——描述单色辐射功率随频率变化的规律。 (给定了光谱线的轮廓或形状)
1定义:
f ( ) I ( ) I ( )
I0 I ( )d
可见:线型函数 f (v)表示某一谱线在单位频率间隔的相对光强 分布,它可由实验测得。
1
2
]t
0

U0
i2 (v

v0 )

1
2
因为频率为v~v+dv范围内的辐射强度I(v) dv应正比于 u(v) 2 dv ,
所以
I (v) u(v) 2

U
2 0

2-3 谱线加宽

2-3 谱线加宽

2020年3月4日星期三
理学院 物理系
§2.3谱线加宽.谱线宽度
㈡非均匀加宽 发光原子只为光谱线内某一特定频率起作用
1.多普勒增宽 发光原子相对于观察者(接收器)运动引起的谱线增宽。
⑴光的多普勒效应 定义:光源和接受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受器接受
到的频率不等于光源与接受器相对静止时的频率。
2020年3月4日星期三
0 )2

(1/
2
)2
ν0 — 中心频率,即 I(ν) ~ν分布关系为:
2020年3月4日星期三
理学院 物理系
§2.3谱线加宽.谱线宽度
g N(ν) — 频率ν附近,单位频率间隔的相 对光强随频率分布,则:
gN
( )

4
2 (
A
0 )2

(1/
2
)2
g N(ν):自然增宽的线型函数.
中,因此,激活离子的能级将受到周围基质晶体的晶格场的影 响。根据固体理论可知,晶体的晶格将随时间做周期性的振动, 处于周期性变化的晶格场的激活离子的能级能量也将会在一定 范围内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辐射场的频率范围也随之改变,引 起谱线加宽。这种加宽被称为晶格振动加宽。由于温度越高, 晶体的晶格振动越剧烈,导致激活离子的能级变化范围越大, 因此,谱线宽度也会随着工作物质温度的升高而变宽。因为晶 格振动对于所有激活离子的影响基本相同,因此,晶格振动加 宽属于均匀加宽。在固体激光器中,固体工作物质中激活离子 的自发辐射和无辐射跃迁造成的谱线加宽通常很小,引起谱线 加宽的主要因素就是晶格振动加宽。

由 gN ( )d 1 得: A=1/,因此:
0
gN
( )

4
2

第三章光谱线增宽

第三章光谱线增宽

2 自然增宽 一 经典辐射理论
t
U
e 2
t
U0e 2 cos2v0t
1.极子阻尼振动时释放能量
—— 自发发射现象 其阻尼振动形式为
t
U U0e 2 cos2v0t
(1-60)
2 其发射的光强 I U
, 可表示为
I
AU02
e
t
其中:τ——驰豫时间,振子的辐射寿命
当 t =τ时 I 由Ie0(1-27)已知
2
vN
得:
fN
(v)
4
(2 v0
2
v)2 (vN
2
)2
(1-67)
vN
fN
(v)
4
(2 v0
2
v)2 (vN
2
)2
f N (v) f N (v0 )
1 2 f N (v0 )
当 0 时有最大值
f
N
(
0
)
2
N
0.637
N
洛沦兹线型函数
这个自然增宽(设想原子处在彼此孤立并且静止不动 时的谱线宽度)的线型分布函数也称洛沦兹线型函数
n2 B21(v0 )
f
(v' )dv'
n2 B21(v0 )
同理得
(
dn2 dt
)
st
n1B12(v0 )
(1-56)
f(v)
得受激跃 W21 B21(v0 ) (1-57) 迁几率 W12 B12(v0 ) (1-58)
入射光 △v’
谱线 f(v)
o
物理意义:在入射光谱线宽度远大于原子光谱线(△v’ >>△v) 的情况下,受激辐射跃迁几率与原子谱线中心频率v0处的外来 光单色能量密度有关. 空腔热辐射作为作为外来光场就属于这种种情况.

原子吸收光谱线变宽的因素

原子吸收光谱线变宽的因素

原子吸收光谱线变宽的因素
原子吸收光谱线变宽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自然线宽:原子在基态时,其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范围,会导致光谱线的变宽;同时,由于光子的能量具有不确定性,也会导致光谱线的变宽。

2.温度效应: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原子的热运动增加。

热运动会使原子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导致不同位置的原子对光子的响应发生微小的变化,从而使谱线宽度增大。

3.多晶效应:原子在晶格中运动会出现不同的速度和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原子吸收和发射的光子仅限于原子在一定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从而使谱线宽度增大。

4.相对论效应:对于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如电子),与其相互作用的光子的能量将随着相对运动而发生变化,由于原子核内的电子具有很高的运动速度,这种相对论效应将对光谱线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变宽。

5.分子碰撞效应:在原子与分子碰撞的情况下,原子核与周围的
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光谱线的变宽效应。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原因可能同时发生,导致谱线的宽度变宽,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对谱线进行分析和修正,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

《光谱线增宽》课件

《光谱线增宽》课件
宽。
在高密度或高温环境下,原子与 其他粒子之间的碰撞频繁发生,
导致光谱线发生碰撞增宽。
碰撞增宽机制下的光谱线通常呈 现出比较宽的分布,因为碰撞引 起的能量交换使得原子能级宽度
增加。
共振增宽机制
共振增宽机制是由于原子与光场之间 的共振相互作用引起的光谱线增宽。
共振增宽机制下的光谱线通常呈现出 比较窄的分布,因为共振相互作用对 能级跃迁频率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深入研究增宽机制的物理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光谱线增宽的物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从而为新机制的探索提供理论支持。
增宽机制的交叉学科研究
跨学科合作研究
光谱线增宽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通过跨学科合作 研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增宽机制。
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02
光谱线增宽的物理机制
自然增宽机制
自然增宽机制是由于原子自发 辐射引起的光谱线增宽,与原 子所处的环境无关。
自然增宽机制下的光谱线呈现 出一个自然的、连续的分布, 其宽度与原子能级寿命有关。
自然增宽机制下的光谱线通常 比较窄,因为原子能级寿命相 对较长。
碰撞增宽机制
碰撞增宽机制是由于原子与其他 粒子之间的碰撞引起的光谱线增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不同因素对光谱线增宽的 影响,如温度、气体种类等。
结果对比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进行对 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应用前景
探讨光谱线增宽在光学、光谱 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05
光谱线增宽的未来发展
新的增宽机制的探索
探索新的光谱线增宽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能会发现新的增宽机制, 这些机制可能会带来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

光谱线增宽matlab

光谱线增宽matlab

光谱线增宽matlab光谱线增宽是指当光通过一个物质或系统时,光谱线的宽度发生变化。

光谱线增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多种多样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使用MATLAB来介绍关于光谱线增宽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broaden.m”函数来模拟光谱线的增宽。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并导入MATLAB的信号处理工具箱,该工具箱包含了许多用于信号处理和频谱分析的函数。

要使用MATLAB的信号处理工具箱,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导入:matlabpkg load signal接下来,我们将定义一个函数来模拟光谱线增宽。

我们可以使用高斯函数来描述具有固定中心频率和宽度的光谱线。

高斯函数可以表示为:matlabfunction y = broaden(x, sigma)y = exp(-x.^2 / (2 * sigma.^2));end其中,x是表示频率的数组,sigma是高斯函数的标准差,用于控制光谱线的宽度。

函数内的指数部分使用MATLAB的.运算符表示对数组的每个元素进行操作。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该函数来生成一个具有特定参数的光谱线。

例如,下面的代码生成一个具有中心频率为0和宽度为0.1的光谱线:matlabx = -10:0.01:10;y = broaden(x, 0.1);plot(x, y);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频率范围从-10到10的数组x,使用0.01的步长。

然后,我们使用broaden函数生成一个具有中心频率为0和宽度为0.1的光谱线,并将其绘制出来。

现在,让我们考虑光谱线增宽的几种常见原因。

首先,光谱线的增宽可能是由于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限制引起的。

例如,仪器的分辨率有限,无法准确测量非常窄的光谱线。

此外,仪器的噪声、漂移和非线性特性也可能导致光谱线增宽。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模拟仪器限制引起的光谱线增宽:matlabx = -10:0.01:10;y = broaden(x, 0.1); 原始光谱线noise = rand(size(x)); 产生一个与x大小相同的随机噪声数组y_noisy = y + noise; 添加噪声plot(x, y_noisy);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添加一个与x大小相同的随机噪声数组来模拟仪器噪声。

光谱带扩展和收缩

光谱带扩展和收缩

光谱带扩展和收缩
光谱带扩展和收缩主要涉及到光谱学中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以下是这两种情况的详细解释:
1.光谱带扩展:这通常指光谱带的增宽。

由于谱线是由原子的能级差决定的,
能级差不变,原子光谱就基本不变。

但是,实际中的原子发光并非是一个单色光谱,而是由很多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成的。

因此,实际光谱呈现一定的宽度。

而当原子中电子的能级受到激发时,也会使光谱线变宽。

此外,原子发光产生的光谱线具有一定的强度范围,不同强度的光谱也会影响其宽度。

2.光谱带收缩:光谱带收缩指的是光谱带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强度降低或消
失的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原子受到的激发能量不够,无法产生某些特定波长的光子;其次,原子处于热平衡状态,导致发射的光子能量分布比较宽泛;最后,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使得原本要发射出的光子被吸收或散射。

在科学实验中,光谱带扩展和收缩有助于科学家了解物质的结构、化学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

在许多领域如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中,人们常常通过研究光谱带的特征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状态。

3.2第三章-2谱线加宽和线型函数

3.2第三章-2谱线加宽和线型函数

自然加宽
N
s
碰撞加宽
L(包括弹性 nr(非弹性碰撞) 与非弹性碰撞)
晶格振动加宽 无

均匀加宽
主要由碰撞加宽 主要是晶格振动
决定
加宽
加宽机制之二——非均匀加宽
• 特点:原子体系中不同原子向谱线的不同 频率发射,或者说,每个原子只对谱线内 与它的表观中心频率相应的部分有贡献, 因而可以区分谱线上的某一频率范围是由 哪一部分原子发射的。
为工作物质中的光速
4 发射截面和吸收截面
• 21(,0)和12(,0)分别称为发射截面和吸
收截面,它们具有面积的量纲
21( , 0 )
A21 2
8
2 0
g~( ,0 )
12 ( , 0 )
f2 f1
A21 2
8
2 0
g~( ,0 )
5 单模振荡速率方程组
三能级系统速率方程组:各能级集居数随时间 变化的方程和激光器腔内的光子数密度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
量纲为[s],0表
g~( , 0 )
P( )
P
示线型函数的 中心频率,即
• 满足归一化条件
g~
(
,
0
)d
1
• 线型函数在=0时有最大值,并在
0 (E2 E1) h
0
2
时下降到最大值的一半,即
g~( 0
2
, 0 )
g~( 0
2
, 0 )
g~( 0 , 0 )
2
• 按上式定义的称为谱线宽度。
的受激跃迁几率
B21
c3
8h 3
A21
c3
8h 3
A21( ) g~(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3hν 3 c3
14
自发辐射光功率与受激辐射光功率
1. 某时刻自发辐射的光功率体密度 q自(t ) hν n2 (t ) A21 同理,受激辐射的光功率体密度 q激 (t ) hν n2 (t ) B21ν 受激辐射光功率体密度与自发辐射光功率体密度之比为: q激 (t) hν n2 (t ) B21ν B21ν c3 3 ν q自(t ) hν n2 (t ) A21 A21 8hν
m
已知A21,可求得单位体积内发出的光功率。若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hν ,某时 刻激发态的原子数密度为n2(t),则该时刻自发辐射的光功率密度(W/m3)为:
q21 (t ) n2 (t ) A21hν
8
1.3.2 光和物质的作用
2. 受激辐射
(1) 受激辐射:高能级E2上的原子当受到外 来能量 h E2 E1 的光照射时向低能级E1 跃迁,同时发射一个与外来光子完全相同的 光子,如图(1-8)所示。
ν
8hν3 1 3 hν c e kT 1
13
将上式与第三节中由普朗克理论所得的黑体单色辐射能量密度公式比 A21 8hν3 较可得: 3 ③ B21 c
g1B12 g2 B21

③式和④式就是爱因斯坦系数间的基本关系,虽然是借助空腔热平衡这一 过程得出的,但它们普遍适用。 2. 如果 g1 g 2,则有 B12 B21 A21 在折射率为 的介质中, ③式应改写为: B21
(5) 注意:自发辐射跃迁几率就是自发辐射系数本身,而受激辐射的跃迁几率 决定于受激辐射系数与外来光单色能量密度的乘积。
11
3. 受激吸收
(1) 处于低能级E1的原子受到外来光子 h E2 E1 )的刺激作用,完 (能量 全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跃迁到高能级E2的过 程。如图(1-9)所示。
1. 自发辐射
自发辐射: 高能级的原子自发地从高能级E2向低能级E1跃迁,同时放出能 量为 h E2 E1的光子。 自发辐射的特点:各个原子所发的光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是非相干光。 图(1-6)表示自发辐射的过程。 对于大量原子统计平均来说,从E2经自发辐射 跃迁到E1具有一定的跃迁速率。
式中的参数意义同自发辐射。B21称为爱因斯坦受激辐射系数,简称受激辐射系数。
辐射能量密度公式 单色辐射能量密度 ν :辐射场中单位体积内,频率在 ν 附近的单位 频率间隔中的辐射能量 d
ν
dVdv
在量子假设的基础上,由处理大量光子的量子统计理论得到真空中 ν 与温度T及频率 ν 的关系,即为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单色辐射能量密度公式
(3) 同理令 W12 B12 ,则有: W12 B12
12
2.1.5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之间的关系
1. 在光和原子相互作用达到动平衡的条件下,有如下关系:
A21n2dt B21νn2dt B12 νn1dt
自发辐射光子数 受激辐射光子数 受激吸收光子数
8hν3 1 hν 对于平衡热辐射光源 ,则有: c3 e kT 1
q激 (t ) c3 ν q自(t ) 8hν3 1 e
hν kT
1
2. 以温度T=3000K的热辐射光源,发射的波长为500nm例: q激 (t ) 1 1 hν q自(t ) 20000 e kT 1

由波尔兹曼分布定律可知: E E hν 2 1 n2 g2 kT kT e e n1 g1


g2 kT 将②代入①得:( B21ν A21 ) e B12 ν g1
A21 1 hν B21 B12 g1 kT e 1 B21 g 2
由此可算得热平衡空腔的单色辐射能量密度 ν 为:
8hν3 1 3 hν c e kT 1 式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
总辐射能量密度 :
ν dν
0

(4) 令 W21 B21 ,则有: W21 B21
dn2 n2 dt
则W21(即受激辐射的跃迁几率)的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内,在外来单 色能量密度为 的光照下,E2能级上发生受激辐射的粒子数密度占处 于E2能级总粒子数密度的百分比。
n 1
n2
n3
s
s
P
n 1
s
P
d
例:计算每一个壳层( 2(2l 1) 2n)和次壳层(2(2l+1)个) l 0 可以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2
2
2.1 光的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
3
2.1.1 原子的能级
1. 电子具有的量子数不同,表示有不同的电子运动状态
电子的能级,依次用E0,E1,E2,„ En表示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的能级状态 激发态:能量高于基态的其它能级状态 简并能级:能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运动状态 简并度:同一能级所对应的不同电子运动状态的数目
dn2 n2 dt
n2 (t ) n20e A21t, 式中n20为t=0时处于能级E2的原子数密度。 上方程的解为:
自发辐射的平均寿命 :原子数密度由起始值降至 它的1/e的时间 1 A
21
设高能级En跃迁到Em的跃迁几率为Anm,则激发 态En的自发辐射平均寿命为: 1 Anm
图(1-9)光的受激吸收过程
(2) 同理从E1经受激吸收跃迁到E2具有一定的跃迁速率,在此假设外来光的光 场单色能量密度为 ,且低能级E1的粒子数密度为n1,则有: 式中B12称为爱因斯坦受激吸收系数
dn2 B12n1 dt
dn2 n1dt 则W12(即受激吸收几率)的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内,在外来单色能量密度的 光照下,由E1能级跃迁到E2能级的粒子数密度占E1能级上总粒子数密度的百分 比。
15
5
4.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1. 辐射跃迁:发射或吸收光子从而使原子造成能级间跃迁的现象
2. 非辐射跃迁:原子在不同能级跃迁时并不伴随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而是把多余的能量传给了别的原子或吸收别的原子传给它的能量
6
光和物质的作用
自发辐射 受激跃迁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三种不同的基本过程: 受激辐射
ni gi eEi
kT
2. 分别处于Em和En能级上的原子数nm和nn必然满足下一关 ( E E ) 系 m n n g
m m
nn g n
e
kT
3. 为简单起见,假定 g m g n E Em En kT 讨论:1) , nm nn 1 E Em En kT 2) , nm nn 0 3)T>0且EmEn ,nm<nn
激光原理与技术
光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黄焰
1
2.1 光的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
补充内容 原子中电子的状态由下列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主量子数n,n=1,2,3,„代表电子运动区域的大小和它的总能量的 主要部分 辅量子数 l , l 0,1,2(n 1) 代表轨道的形状和轨道角动量,这也同 电子的能量有关。对l 0,1,2,3 等的电子顺次用s, p, d, f字母表示 磁量子数(即轨道方向量子数)m=0,±1,±2,„ ±l 代表轨道在 空间的可能取向,即轨道角动量在某一特殊方向的分量 自旋量子数(即自旋方向量子数)ms= ±1/2,代表电子自旋方向的取 向,也代表电子自旋角动量在某一特殊方向的分量
2. 下图为原子能级示意图
En
E2
E1

激 发 态
例:计算1s和2p态的简并度
E0基态
4
3.波尔兹曼分布
1. 现考虑由n0个相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系统,在热平衡条件下, 原子数按能级分布服从波尔兹曼定律: 式中
ni—处在Ei能级的原子数
gi —Ei的简并度;k—波尔兹曼常数;T—热平衡时的绝对温度;
图(1-8)光的受激辐射过程
(2)受激辐射的特点: 只有 h E2 E1当时,才能发生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的光子与外来光子的特性一样, 如频率、位相、偏振和传播方向
(3) 同理从E2经受激辐射跃迁到E1具有一定的跃迁速率,在此假设外来光的光 场单色能量密度为 ,则有:
dn2 B21n2 dt
dn2 A21n2 dt
பைடு நூலகம்
图(1-6)自发辐射
式中“-”表示E2能级的粒子数密度减少;n2为某时刻高能级E2上的原子 数密度(即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dn2表示在dt时间间隔内由E2自发跃迁 到E1的原子数。A21称为爱因斯坦自发辐射系数,简称自发辐射系数。
7
上式可改写为:
A21
A21的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内,发生自发辐射的粒子数密度占处于E2 能级总粒子数密度的百分比。即每一个处于E2能级的粒子在单位时间内 发生的自发跃迁几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