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复习

合集下载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 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 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察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扰蜃②叭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腿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

是以苏秦③刺股,量生④垂帷二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

”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饰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

②蜃:大蛤咧,古人认为其性含水。

月光出现时品宝剔透。

③苏秦:战国纵横家。

①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

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

⑤伤:整理。

⑥泌:美好。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苏秦刺股________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________2.下面加下划线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人虽禀性定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隧动而焰发有地隐然而高D.待学成而为美为人谋而不忠乎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伤情,以成其性。

4.唐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辍,停止,废止。

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

喧:通“谖”,遗忘,忘记。

裂:割断。

戒:告诫。

5.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母引刀裂其织B.其母引刀/裂其织C.其母引刀裂/其织D.其母/引刀裂其织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方( ) (2)引(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进阶练07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一、课外阅读师经,战国时期魏文侯的乐师。

①无见违:没有人违抗我。

①中旒(liú):击中了冠冕上的玉串。

①溃之:把玉串撞散了。

①符:凭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为.楚令尹为:担任B.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担心C.师经鼓.琴鼓:弹奏D.是.寡人之过也是:这5.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6.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B.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C.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D.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众人向孙叔敖祝贺,一位老人对此极为不满,穿粗布衣服来吊唁斥责。

B.从甲文中孙叔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虚怀若谷、为民着想的官员。

C.乙文中师经用琴撞了魏文侯后,努力劝谏魏文侯要做尧舜那样的明君。

D.乙文中魏文侯勇于改过,可以看出他包容的胸怀和从谏如流的品质。

【注】①勒兵:操练士兵。

①末:解决问题的下策。

①夫椒:地名。

①保栖:退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2)遂.兴师10.对文中画曲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B.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C.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D.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A.“官治以法”的“以”字可联系成语来理解,与“绳之以法”的“以”意思相同。

B.词典解释“尤”主要有四个意思:①突出的;①更加,尤其;①过失;①怨恨,责怪。

“捕其尤者四人”的“尤”字根据上下文语境,应为解释①的意思。

C.“檄诸绅投谒”的“谒”字可联系课内所学来理解,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生以乡人子谒余”的“谒”意思相同,都是“拜见”之意。

专项复习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复习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复习七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入海取沉水喻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③,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④;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伽斯那百喻经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售:卖出去;④直:通“值”;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方.得一车方:才2以.其贵故以:因为3亦复如是.是:这样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运到集市上去卖,只卖了不到半车炭的价钱;3.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附参考译文:很久以前,有一位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到海中打捞沉香木;过了一年,才打捞了一车,并把它运回家;他把沉香木拿到市场上去卖,因为沉香木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过了许多天,他都没能卖出去,感到很疲劳厌烦,并认为这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他看到有人卖木炭,都很快地将木炭卖了出去;便想:“不如把沉香木烧成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运到市场卖掉,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世间上的愚人,也是像这样;二孙晷乐善好施孙晷①见人饥寒,并周赡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选自晋书·孙晷传注释①孙晷guǐ:人名;②赡:供给,供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恒.往来告索恒:总是2欣所逾.甚逾:通“愈”,更加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亲朋故旧中有几个人穷困年老,总是前来诉苦索要物品,人们大多厌烦怠慢他们;2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孙晷见到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接着自己割下稻谷送给这人;3.文意理解;1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旁人对穷老者的态度是“多厌慢之”,而孙晷对穷老者的态度是“欣所逾甚”;用文中原句作答2“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示例保护他人的自尊心,宽以待人,体谅他人的难处,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附参考译文:孙晷见到有人受饥受冻,一并都周全地给予扶助、供养,乡里人因感激而赠送的东西,一点儿都没有收下;亲朋故旧中有几个人穷困年老,总是前来诉苦索要物品,人们大多厌烦怠慢他们,但是孙晷见到了,欢喜的态度比以往更甚,冷了与他们共享被子,吃饭时则与他们在一起吃,有时脱下自己的衣服、拿出自己的被子来救济他们;当时年成不好,谷价昂贵,有人把孙晷家还没成熟的稻谷割下,孙晷见到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接着自己割下稻谷送给这人;乡人邻居既感动又觉得羞愧,没有敢侵犯他家稻谷的人了;三魏收改武学文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②郑伯调③之曰:“魏郎弄戟④多少”收惭,遂折节⑤读书;夏月⑥,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⑦,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终以文华显;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注释①魏收:字伯起,北齐人;②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③调:嘲笑;④戟jǐ:本指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的青铜兵器,文中泛指所有兵器;⑤折节:改变志趣行为,向别的方面发展;⑥夏月:夏季;⑦讽诵:背诵;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一处魏郎/弄戟多少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及.随父赴边及:等到2欲.以武艺自达欲:想要3遂.折节读书遂:于是,就4终以文华显.显:闻名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荥阳郑伯嘲笑他说:“魏郎你用的兵器多重啊”2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他读书的精力却不减;4.面对郑伯的嘲笑,魏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虚心接受了,由此可以看出魏收是个怎样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个心胸宽广、头脑冷静的人;附参考译文:魏收十五岁时,文章已经写得很好了;等到随同父亲到边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荥阳郑伯嘲笑他说:“魏郎你用的兵器多重啊”魏收很惭愧,于是改变志趣,开始读书;夏季,坐在木板床上,在树荫下背诵书;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他读书的精力却不减;后来他凭借文章华丽而闻名于世;四指南针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②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以芥子④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方家:方术家;②指爪:指甲;爪,指甲和趾甲的通称;③纩kuànɡ:丝棉;④芥子:芥末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方家以磁石磨针锋.锋:针尖2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碗唇:碗口3运转尤.速尤:尤其4缀.于针腰缀:联结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然而指向常常略微偏东,不全是正南方;2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3.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分别是什么四种:水浮法、指爪法、碗边法、缕悬法或浮于水面、放在指甲上、置于碗边、以线悬挂;4.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作者有哪些发现;①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②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③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附参考译文:方术家用磁石磨针尖即磁化,就可以指向南方,然而指向常常略微偏东,不全是正南方;把针放在水上常摇摆不定,放在手指甲上或碗口也都可以,运转速度很快,但这些表面坚硬光滑容易滑落掉下,比不上悬挂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单独的缕茧丝,用芥末粒大小的蜡块粘好,系在针的中间位置,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针就常常指向南方;其中有的针指向北方;我家指南、指北的都有;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五郑苏仙梦至冥府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①,见阎罗王方录囚②;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冥府:迷信中指人死后鬼魂所在的地方;②囚:指去世的人;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但:只2植.木偶于堂植:树立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A.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B.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C.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D.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这个官吏听了又辩解道:“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啊;”2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4.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廉政廉洁,更要勤政务实;每空不超过4个字解析:从文中“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说明为官应廉洁;“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体现出为官要做实事;附参考译文:北村有个叫郑苏仙的人,一天做梦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罗王正在登记刚去世的人;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昂首进了大殿,自称一生为官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水,现在无愧于鬼神;阎罗王嘲笑说:“设立官制是为了造福百姓,为官者都是按照理法来权衡利弊;但是要说不要老百姓的钱的官员就是好官,那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还廉洁吗”这个官吏听了又辩解道:“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啊;”阎罗王又说:“你一生处处求得的是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有说话,这不是有负于民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绩,为什么没有功劳就是有罪啊;”官吏大惊,非常不安,凌厉的气势顿时减弱了;。

期末复习文言文课外阅读.doc

期末复习文言文课外阅读.doc

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王含作庐江郡,贪浊①狼籍。

王敦②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 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注释:①贪浊:贪污。

②王敦:王含之弟,东晋时任大将军之职,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1、解释加点的字(4分)(1)家兄在郡定佳(2)时何充为敦主簿(3)庐江人士咸称之(4)正色曰• • • • •2、翻译划线句(4分)(1)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2)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

3、请用成语概括王敦的行为o (2分)4、选文细节描写传神’试结合“默然” “反侧”“晏然”三个词语分析人物形象。

(3分)(二)【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乙】王戎双儿万子①,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

简曰:“孩抱中物②,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③。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注释】①万子:王绥,字万子。

②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

③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最下:指愚人。

不及情:没有•感情5、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1子敬素好琴()③ 语时工不悲()%1山简往萱之()④简服其言()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己丧矣。

⑵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7、【甲】【乙】两文中的“了不悲” “都不哭"“悲不自胜” “为之恸”,实际是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

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2分)(三)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刻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一)1、吕蒙正不记人过吕蒙正不喜记人过。

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回。

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1、解释:①过②是③佯④遽⑤犹⑥复2、翻译:悔不穷问3、上文有五个“之”,依次说明它们指代的内容:①②③④⑤⑥2、梁鸿尚节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

毕,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推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

因为执勤不解。

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

1、解释:①豕②他③恒④让2、翻译:①曾误遗火②悉推豕偿之③愿以身居作;④称鸿长者3、蹇材望伪态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

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

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

”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

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

’”日系牌与银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启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

人皆怜之。

丙子正月旦日,北军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

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

遂得本州同知。

1、解释:①镌②窍③系④怜⑤既而2、翻译:①只伺北军临城②蹇已莫知所之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①仍见祀(上文)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③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④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4、理解:蹇材望一再表示自己是“大宋忠臣”,这是真的吗?何以看出?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 二)38、米芾索帖米芾诙谲好奇。

在真州,尝诣蔡攸于舟中,攸出所藏王右军《王略帖》示之。

芾惊吧,求以他画易之。

攸意以为难。

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

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

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

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第一篇: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八下课外文言文翻译1、《右溪记》原文及翻译2、齐田氏祖于庭,3、王曰:“寡人忧国爱民,4、饶州路大饥米价翔踊原文及翻译5、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原文及翻译6、石渠记7、业不知书,忠烈武勇8、游江9、范仲淹罢宴的翻译10、《右溪记》原文及翻译11、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12、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13、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14、小石城山记15、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16、观第五泄记17、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原文及翻译18、苏秦刺股的原文+翻译19、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原文及翻译: 20、德佑初,江上报急,1、《右溪记》原文及翻译原文: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解读: 右溪是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石奇泉清.草木葱郁.环境优美异常.但长期不为人所知.以致默默无闻.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这篇精美的散文着重描写了右溪的自然美景.并记叙了对它整修的经过.行文流畅简洁.文笔隽永淡雅.风格纯真自然.状物记事.层次分明.仅仅用140个字.就把右溪的自然情趣描绘得清清楚楚.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余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便激起冲天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徘徊.为此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西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作者: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天宝十二年(753)举进士.曾任山南西道节度参谋.水部员外郎.道州刺史等官职.他同情人民疾苦.在道州任间.曾两度上书.请求蠲免百姓租税.深受道州人民的爱戴.其诗文大部分都能反映政治现实和社会矛盾.文风质朴.清淡简洁.纯真自然.明人辑有.注释:①道州:州名.唐时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②营溪:河流名.发源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县西入湘水.③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④休木:休.美好.⑤阴:树荫.荫:遮盖.⑥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⑦人间:与前文[山野”对称.指有居民的地方.⑧静者:喜欢清静的人.⑨置州已来: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营州.后改为道州.已.通[以“.⑩香草:芬香的花草.2、【原文】齐田氏祖于庭①,食客千人。

专项复习(十)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复习(十)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十)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杯弓蛇影乐广①尝有亲客,久阔②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③听事④壁上有角,漆画作蛇。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注释】①乐(yuè)广:字彦辅,河南阳淯(yù)(今河南南阳附近)人。

②久阔:久别不见。

阔,阔别,离别,疏远。

③河南:晋朝郡名,在今河南洛阳一带④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⑤沉疴(kē):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乐广尝.有亲客尝:(2)广问其故.故:(3)既饮而疾.疾:(4)沉疴顿愈.愈:2.下列加点的“之”与“意甚恶之”的“之”用法不同的项是()A.下车引之.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C.择其善者而从之.D.曲肱而枕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二)按图索骥伯乐《相马经》有“隆颡①跌日②蹄如累麴③”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选自《艺林伐山》)【注释】①隆颡(sǎng):高高的额头。

②跌日:形容眼睛闪闪发亮。

③累麴(qū):叠起来的酒药饼子。

形容马蹄大而方正。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蹄如.累麴如:像B.略.与相同略:大概C.伯乐知.其子之愚知:知道D.不堪御.也御:守护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

3.对于文中伯乐之子的表现,有人认为他很愚蠢,有人认为他很聪明。

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三)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①《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②,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③。

或答人简札④,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真题帮
真题帮
一、[2021河北,8~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13分)
【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 不读。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 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 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 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日:
·
(2)余谒公私第
谒:
·
(3)更不复顾惜
复: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对书没有不读的。朱熹探问蔡元定的学问,大吃一惊,说道:“这是我的老朋 友,不应当在弟子之列。”
【乙】王廷相,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我到王公的府 上去拜见他。王公邀请(我)进门入座,告诉我说:“昨天雨后,我走在道路上, 一个吏卒穿了一双新鞋,从灰厂经过长安街,(他)都挑着(干净的)地面踩,战 战兢兢,唯恐弄脏他的鞋子。后来进入京城,泥泞渐渐多了起来,一不小心,浸 湿了鞋子,反而就不再顾惜了。守持自身的道理,也像这样啊。倘若一失足, 将没有什么不做的。”我退了出来,佩服王公的这番话,一辈子也不敢忘。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8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总复习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8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总复习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8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总复习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原文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2.术未尽也()3.先则恐逮于臣()4.夫诱道争远()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①管仲,隰(x)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3.遂得水()二,翻译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原文3.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原文4.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导读:成语南辕北辙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我欲之楚()2.将奚为北面()3.吾马良()4.此数者愈善()二,翻译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成语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5.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导读: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2.而捐五百金()3.于是不能期年()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而吾以捕蛇独存()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6.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注释: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2.不然()3.苟无岁()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原文7.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导读: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注释:①淳于髡(k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一,解释加点的词1.天下之疾犬也()2.各死其处()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4.谢将休士也()()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二,翻译: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8.赵襄子饮酒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③,而殊不④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⑤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⑥!然亦殆矣!导读:赵襄子日夜饮酒不止,还不知醒悟,优莫将其与殷纣相比,使赵襄子霍然顿悟,优莫可谓善于劝谏的了.注释:①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②废酒:停止饮酒.③矣:语气词,了,表示已经实现的事情.④殊:副词,很,极.殊不,意思是,一点也不.⑤然则:(既然)如此,那么.⑥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相亡:一块儿灭亡.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我诚邦士也()2.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3.今天下尽桀也()4.不亡何待()二,选文然亦殆矣!中殆的意思是______,我们还学过,_____,百战不殆.三,翻译1.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_______,语意深长.原文9.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注释: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2.以何为丞相()()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原文10.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②,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账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③.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歌数阕⑤,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导读:项王夜起悲歌,盖世英雄的穷途末路在形象地描写中呼之欲出.注释:①诸侯: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②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③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④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若,你.⑤数阕:几遍.乐终叫阕.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2.项王则夜起()3.自为诗曰()4.莫能仰视()二,翻译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歌数阕,美人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项王兵败垓下,在___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写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项王的_______________之情;毛泽东也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①,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②.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③.导读: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之说,自古到今,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得到三利之后纵情傲物,以至于物极必反,走向灭亡.而孙叔敖清醒从政,因而能善始善终,真是明智之人.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真要冷静小心啊!注释:①仆闻之:我听说.仆,谦称.②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③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尧,舜,传说中的圣君.病,患苦.诸之乎的合音.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孙叔敖蹴()然易容曰()()2.仆闻之()3.小子不敏()4.官大者,主恶()之()二,翻译1.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狐丘丈人说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2.孔子见罗雀者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④也.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④戆(zhung):愚.败:祸乱,祸害.一,解释加点的词1.大雀从黄口()2.孔子顾谓弟子曰()3.利食而忘患()4.善惊以远害()二,翻译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亲_____而远_____有相似之义.原文13.教子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导读: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教子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注释: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④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一,解释加点的词1.性甚严正()2.年逾四十()3.少不如意()4.揜藏文饰()二,翻译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4.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恺罔然自失.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注释: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④疾:同嫉,嫉忌.⑤条干(gn)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2.恺以示崇,崇视讫()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原文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注释:①孔融被收:孔融被逮捕.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③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④冀罪止子身: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⑤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以保全他们生命不能不(fu),同否.⑥寻亦收至:不一会儿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寻,不久.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2.冀罪止于身()()3.二儿可得全不()4.寻亦收至()()二,翻译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原文16.长安何如日远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②.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③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④.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⑤答曰:举⑥目见日,不见长安.导读:明帝两次的回答不一样.自然不能都对,但他却都能说出个道理来.这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注释:①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②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流泪的样子.③意谓:心里认为.④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⑤邪(y):同耶.⑥举:抬起.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元帝问洛下消息()2.潸然流涕()3.元帝异之()4.更重问之()二,翻译1.具以东渡意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明帝两次回答问题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7.床头捉刀人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捉刀立床头④.既毕⑤,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⑥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⑦,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导读:匈奴使者并不知座中的曹操是假的,但慧眼识英雄,决非平凡之才.曹操当机立断派人追杀他,也是防患于未然.注释:①魏武将见匈奴使: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数民族.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崔季珪代:(他)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④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⑤既毕:指接见完毕.⑥魏王何如:(你看)魏王这人怎样⑦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l.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2.帝自捉刀立床头()3.魏王雅望非常()4.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二,填空魏武将见匈奴使的使,词性为_____解释为_____;使崔季珪代中的使,词性为_______,解释为________.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却是气度非凡.说明曹操虽形陋,但英雄气质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认为曹操阴险奸诈,你对曹操的看法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8.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导读: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注释: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n):今浙江省嵊(sh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一,解释加点的词1.夜大雪,眠觉()2.四望皎然()3.因起彷徨()4.经宿方至()二,翻译1.造门不前而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19.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注释:①期:约定时间.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2.尊君在不()3.下车引之()4.元方入门不顾()二,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原文20.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导读: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起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注释:①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撤盐空中差可拟()()二,翻译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四,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请再举出1-2个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原文21.七步诗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注释: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不成者行大法()2.萁在釜下然()3.漉菽以为汁()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____,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三,《七步诗》一般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2.太宗罢朝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注释: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③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会杀此田舍汉()()2.谁触忤陛下()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4.妾闻主圣臣忠()二,翻译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_______________,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原文23.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②,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又禁僮③勿击鼠.仓廪庖厨④,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⑤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⑥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

初三复习课外文言文

初三复习课外文言文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经典题型1.★★★君子①志道②孟子③曰:孔子登东山④而小鲁⑤,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⑥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选自(战国)孟轲《孟子》〔注释〕①君子:古指品德高尚的人。

②志道:立志于大道。

③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④东山:即蒙山。

⑤鲁:古代诸侯小国鲁国。

⑥科:沟坎。

〔文言知识〕说“于”:“于”是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补语。

上文如“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解释为“看见过大海的人,很难再被水吸引。

”“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很难再被其他的言论所动。

”又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意为“庞涓死在这棵树的下面”。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登②小③为④故⑤澜⑥明⑦容光⑧盈⑨行2、翻译: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晋人伐刑①(xíng)晋人伐刑,齐桓公将救之。

鲍叔②曰:“太蚤。

刑不亡,晋不敝;晋不敝,齐不重。

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

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齐实利。

待刑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

”桓公乃弗救。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注释〕①刑:指古代诸侯刑国。

②鲍叔:即鲍叔牙。

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信任的大臣。

〔文言知识〕释“使动”:使动用法一般翻译成“使……”、“让……”;如,上文中“敝晋”的意思为“使晋国衰败”。

又如,朱熹的《熟读精思》中“正身体”意为“使身体端正”;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意为“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 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 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 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开始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 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 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 便以为学全了驾船 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 胆,桨坠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吗?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 .二、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 妻善织缟②, 而欲徙于越。

“何也? ”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 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老婆善于织缟,想移民到越国 去。

有人对他说:“您必然会穷的。

”鲁国人说:“为什么?” 说:“屦是用来穿的, 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

以您的所长,去到不 使用的国家,想让不穷,这可能吗?”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打捞铁牛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

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 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 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 浮梁:浮桥。

2维:系,连结。

课外文言文积累(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课外文言文积累(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古诗文阅读———课外文言文积累【考点】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疏通文意的能力,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要能读懂文言文,首先是对文言词语以及语句的理解。

【常见题型】1 文言词语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所以,在复习时,要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即“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如“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卖油翁》中“尝射于家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上面题中“廷式尝坐小谴的“坐”,结合语境可知“坐”应为“定罪”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技巧四: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

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技巧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内容理解与概括这类题型常常会作以下题目要求:(1)概括选文内容;(2)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3)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以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

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

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学习聪敏篇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学习聪敏篇
3.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结合文章,你认为 怎样才是“善学者”? (3分)
王生是一个知错能改,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的人。“善 学者”能做到学思结合;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 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 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 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 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 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法与画画。他还是儿童的时候,用白瓦屑、鸡蛋汁混合浸泡,最后做成一块碑,并 命名为《郑玄碑》,见到这个碑的人都赞叹不已,认为这块碑“词美书精,器度巧 绝”。他很擅长画古人的山水画。十多岁的时候,在瓦棺寺画画。王长史看到之后 说:“戴逵并非只会画画,以后肯定能有大名望,我只是遗憾自己见不到他辉煌的时 候了。”
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 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 得见其盛时。”
戴逵并非只会画画,以后肯定能有大名望, 我只是遗憾自己见不到他辉煌的时候了。”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 心思。
戴逵曾经跟从范宣学习,范宣见到戴逵的画作,认为 没有用处的事情,乃潜坐帷中,密 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节选 自《历代名画记》)
他认为古时的制作都粗拙古朴,到了开放敬神的 时候,不足以使人动心。于是藏在帷幕中,偷偷 听众人的议论,所听到的褒贬意见,都加以详细 的研究,积累思考了三年,刻像才最终完成。
译文: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他小时候就有灵巧聪慧的心思,善于弹琴,擅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 阅读
整理编辑:邢长安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 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 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 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 国人道 之 (3 ) 不若无闻也 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a.吾穿井得一人 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翻译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使用,不就是从井中得到了一个人么 . _____ 以讹传讹 4、"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的危害.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 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 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 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 愈远耳.
1、解释加点的词 (1)我欲之楚( 2)将奚为北面(3 )吾马良(4 ) 此数者 愈善 2、翻译: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马虽然是好马,可你去的地方不是楚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 3、成语_____ _ 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