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礼德模式下的语法隐喻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功能分析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功能分析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语法隐喻观出发,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表达人际意义的语法隐喻形式及其功能,说明人际语法隐喻不仅是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一种语言特色,而且对演讲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功能。
韩礼德是系统地研究语法隐喻的第一人,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问世标志着语法隐喻研究的真正开端。
虽然韩礼德没有给语法隐喻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对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区分,以及对一致性和非一致性的阐释,使我们一致认为语法隐喻是语法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而引起的意义变异或意义的非一致性体现。
而在人际意义的表达上出现的变异现象则称之为人际语法隐喻。
根据语言三大元功能的实现形式,人际元功能主要由情态系统和语气系统来实现,因此,人际语法隐喻可以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
作者通过统计发现,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语篇中大量运用了人际语法隐喻;而对其进行的功能分析则揭示了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中人际语法隐喻选择的依据,同时也阐释了语言形式如何与功能相结合而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
对人际语法隐喻进行功能分析,能为不同语篇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而在语篇中研究人际语法隐喻,则有助于理解和分析语篇,也有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交际能力。
隐喻之语法隐喻
隐喻之语法隐喻作者:张雯婷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09期【课题项目】本文是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名词化语法隐喻能力对学术语篇阅读能力的影响”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ys2014-37)。
【中图分类号】HO-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73-01导语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于1985年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首次提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语言学家大多都把隐喻看作是词汇层面隐喻化的过程,韩礼德认为隐喻还发生在语言的语法层面,即我们所说的语法隐喻。
当语法的形式或者范畴发生转换时,就产生了语法隐喻。
本文通过对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及其分类的介绍,梳理了近些年国内研究语法隐喻理论的现状并探讨学者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的不足之处。
1.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1985年,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从研究词汇隐喻入手,引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
之后,在其一系列的论文(Halliday, 1992,1995,1996)中,他又提出了修正的语法隐喻模式。
韩礼德语法隐喻模式是以语言层次理论为基础的。
韩礼德把意义到实体的过程看作是从语义层到词汇语法层进而再到音系层的多层体现过程。
对每个语义而言,韩礼德认为,在从语义层到词汇语法层间的体现关系中,至少有一个“一致”体现形式,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些形式,通过转义的“非一致”式,被称之为“隐喻式”。
韩礼德随后修正的新语法隐喻模式进一步强调了语法隐喻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体系的一致性,语法隐喻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思想则在语法隐喻理论中得以体现。
2.语法隐喻理论内容2.1 一致式 VS 隐喻式了解语法隐喻的内容首先要从一致式和隐喻式/非一致式这一对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开始。
所谓一致式是指用动词体现过程,名词体现参与者,形容词体现事物的属性、特征,介词或副词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因素,连词则体现逻辑关系,使得词汇语法层面所表达的表层和深层意义相一致。
名词化语法隐喻及其理解
在 《 功能语 法导论》 一书 中 ,韩 礼德 在谈 到 隐喻时指 出,制造概念隐喻最常用的方 法就是将动词 或形 容词物化 , 简称为名词化 ,即把句 子 中的动词或 形容词 转化 为名词或 名词词组 ,从而使名词 或名词 词组获 得动 词或形容 词 的意 义而具 有名词的语法 功能 。换 句话说 名词化使 一致 式 的动 词或形 容词转换 成 隐喻式 的名词 ,把 原来小 句的过程 和属 性转变 成名词词 组 中的 中心 词。本文 将 以韩礼 德所 提 出的
u d rtn i g o o n iain ca s s T i a e rt n e t ae h i ee tIc s o o n l ain, a d te t oe n me a n e sa dn n mi a z t l u e . h sp p r s v s g tst e df r n n .i fn mi ai t f l o i f i i f z o n h n i r ls i t‘ s p o n rs p o i o . a t i iv siae h i iu t si n e s n ig o o e ca s sa d p s i l ou in . h r a d p e u p s in At s , t n e t tst e d f c i n u d r t d n t s lu e n o s e s l t s t l g l e a f h b o
名 词 化 的概 念 为 基 础 ,归 纳 总 结 出名 词 化 的 主 要 途 径 并 结
从概念语法隐喻角度分析古代汉语——兼论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词作定语修饰语 ,体现 了形容词 的典型特征,表现为语法与
1 1 统功 能语 法 理论 的创始 人韩 礼 德在 他 的著作 中最 早 _系 客 观现 实 的一致 性 , 即 语言 的 “ 似 性 ” 。 “ 象 一致 性 ”是 韩 礼 德 语法 隐 喻 的一 个重 要理 论支 柱 。 ( )和 ( )这 两个 例 2 4 提 出语 法 隐喻 这 一概 念 。他 (9 3 在 系 统 功 能学 派 的象 似 性 1 9) 大 重 理论基础 上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区分了语法结 旬 , “ ” “ ”明 显 是分 别带 有 使 动和 一 般动 词 的语 法 意 大 重”这两个形容词与其本身的典型语法 构 对语 义 的两 种 体现 关 系 , 即一 致式 体 现 ,也 就 是我 们 平 时 义 ,使得 “ ”和 “ 所 说 的 “ 白体 ”语 言 。 例如 : “ 智 者亦 行 其所 无 事 , 平 如 则 特 征 不 …致 ,这 种 不 ‘ 致 的隐喻 称 为语 法 隐 喻 ,也 就 是韩 礼 一 智 亦大 矣 ”。 (《 孟子 》 ) “ ” 是动 词 ,在 本 句 中表 示 一 德 的 “ 一致 性 体现 ” 。 行 不
一
隐喻过程 ,即不同的语 言域中语言单位之间的转换过 程。例 可以带宾语呢?这应该说是形容词固有的语法特征, “ 词类 如 : “ 匹夫之 勇 ,敌一 人者 也 ,王请 大之 。 ” ( 《 此 孟 活 用 ”是 一种 普 遍 的现 象 。正确 认识 它 ,对我 们 阅读 古籍 ,
子 》)在本句中 “ 大”发生 了隐喻,其相应的语法功能也会 特 别是 理 解汉 语 语 法 都有 重 要 的 意义 。 22G v n18) 为可 以将名 词 、形 容 词和动 词 看作 时 . i O (9 4 认 随之 发 生变 化 ,主 要 是 体现 在 词义 上 。即我 们通 常 说 的 形容 词 使动 用 法 。 汉 字 是 表意 性 文字 ,又 因为 古 代汉 语 中单 音 词 占优 势 , 间稳 定性 轴 上 的一个 连 续 统 。 在 时间 中较 为稳 定 的一 端显 现
从认知角度看韩礼德语法隐喻
从认知角度看韩礼德语法隐喻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认知角度看韩礼德的语法隐喻姓名:靖安典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060401从认知角度看韩礼德的语法隐喻2003 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靖安典导师:徐继旺教授内容摘要语法隐喻理论建立在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的三个纯理功能的基础之上,是功能语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基于语篇分析这一功能语法的特定任务而提出的。
它的提出丰富了功能语法理论,拓展了对隐喻研究的范围,加深了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为语篇分析开辟了又一条途径。
但是,由于韩礼德局限于仅从社会的角度研究语言及其功能这一原因,语法隐喻理论并不完善,得不到来自功能语言学之外的研究者的完全认可和赞同。
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语法隐喻的生成理据及解读机制。
本文参阅和借鉴语法隐喻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权威著作、论述和最新成果,采用理论推导和例证的研究方法,探讨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法隐喻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过程。
在具体探讨过程中,为了使韩礼德所确认的十三种语法隐喻类型同他所倡导的三个纯理功能保持一致,本文重新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别隶属于他早期提出的语法隐喻模式,即: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
并且从Taylor 和 Lakoff 的语言范畴理论讨论了一致式和隐喻式的判断标准,然后结合 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使用其意象理论的观点,具体细致地讨论了韩礼德所确认的十三种语法隐喻类型。
结果表明,认知语言学对语法隐喻有较强的解释力,甚至超过功能语法自身对它的解释和完善,弥补了语法隐喻自身的不足和弱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语法隐喻理论。
通过研究,本文还发现从认知角度探讨语法隐喻在语篇中的功能及语法隐喻与语法化的异同尚需研究者们的进一步努力。
“任何一个说明语言功能的理论系统,无论看起来是多么充分和完善,其实都是不完备的,要留待系统以外的其它系统去补充”。
英语化妆品广告中的概念语法隐喻体现及其功能
语言新探英语化妆品广告中的概念语法隐喻体现及其功能田兰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它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已有广告的研究分别是从本体学、语用学、文化和隐喻等角度进行的。
然而,鲜有研究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分析英语化妆品广告。
因此,本文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概念语法隐喻为理论框架,研究英语化妆品广告中的语法隐喻及其功能。
关键词:英语化妆品广告;语法隐喻;应用一、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使广告最大限度地达到说服的目的,广告商想尽一切办法使广告语尽可能地具有吸引力和有效性。
语法隐喻是实现其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虽然语法隐喻已经在一些具体的语篇中得到了研究,但在广告语中对语法隐喻的分析并不多见。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英语化妆品广告语中的语法隐喻,明确语法隐喻在帮助英语广告达到说服目的方面的作用。
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M.A.K.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语法隐喻指的是,当一个词汇语法结构不是用于表达它原先通常所表达的意义时,这个表达形式就是语法隐喻。
这里的“它原先通常所表达的意义”说的是,特定的词汇语法结构通常表示特定的意义,例如,语法中的名词通常表示物体、事情、概念,而动词则表示动作或行为;语法中的陈述句表示陈述意义(提供信息、陈述事实),这种情况就是一致式。
但是,当名词不用来表示物体、事情、概念而是用来表示动作或行为,或当陈述句不表示“陈述”意义而表示“请求”意义时,这就是语法隐喻。
在研究语法隐喻时,根据元功能区分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
在本论文中主要探讨概念隐喻在英语化妆品广告中的体现及其功能。
三、概念语法隐喻概念功能在三大纯理功能中起到基础作用,概念语法隐喻也是语法隐喻研究的核心。
及物性系统是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语法隐喻是由及物性系统实现的。
论韩礼德的语言哲学思想
·8 ·
上 ,韩礼德用汉语强调指出 ,在他的理论中 semi2 otic 是意义学的意思 ,因为在他看来 ,语言符号和 它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可分的 ,意义存在于语言的 所有层面 ,他的理论研究目标就是要揭示意义产 生的社会根源 。韩礼德对于语言性质的这一看法 是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基础 ,他本人的语言学理论 以及与之相关的语篇分析理论 、批评语言学理论 等也都是以语言的社会属性为研究指南的 。
首先 ,韩礼德指出转换生成学派的研究更有 助于理解语言系统本身 ( t he language system per se) ,而系统功能语言学所提倡的生物体间的研究 立场更能揭示语言的性质 ,因为系统功能语言学 是工具性的 ,可以通过语言学研究昭示人们语言 系统之外的一些东西 ,如社会系统 、社会的意识形 态 (ideology) 、社会结构等等 。韩礼德本人并不反 对转换生成学派的研究立场 ,但他对语言的心理 属性方面的研究不感兴趣 ,而是致力于语言的社 会属性即语言操用者是如何通过语言建立或维系 其社会关系的 ,也就是语言在构建人类社会的结 构以及参与确定个人的社会角色 ( social roles) 或 社会地位时所起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 ,韩礼 德采取的主要是一种社会学的研究立场 。
2002 年第 2 期 总第 72 期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2 , №2 Serial №72
浅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的三大元功能
浅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的三大元功能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语法的重要性。
该观点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语法是语言功能的核心。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的三大元功能是交际功能、认知功能和表现功能。
首先,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交际功能指的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通过语法和词汇的组合,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分享信息、交流思想和感觉。
交际功能涉及到语言的句法结构、词汇选择和语法规则。
通过语法规则的正确运用,人们能够理解和产生正确的句子,使交流更加准确和有效。
其次,认知功能是语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认知功能指的是通过语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对事物进行分类、描述和分析。
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属性和关系的认知。
语言通过概念和符号的组合,构建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模型。
语言的认知功能对于人们的思维和学习至关重要。
最后,表现功能是语言的第三大元功能。
表现功能指的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个性。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也是表达情感和个性的方式。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态度和立场。
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反映了人们的情感体验和个性特征。
语言通过表达情感和个性,体现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身份。
总结来说,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语法的重要性,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交际功能、认知功能和表现功能。
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认知功能是语言的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功能,表现功能是语言的表达情感和个性的功能。
三大元功能共同构成了语言的综合功能,使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思维和交流,认识和理解世界,表达情感和个性。
_语法化_理论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
两者的特征 。 4) 屈折语素 (inflections) 屈折语素总是没有独立性的 。
也就是说 ,在定义上它们总是另一个词的一部分 。屈折语素 反应词汇范畴和特征间的性 、数 、时态 、体和句法关系 。在很 多语言中 ,屈折形式被用于表示这些特征或范畴与其它词汇 之间的一致关系 。比如英语中 this shoe 对 these shoes ,指示 形式 this \ these 反映了 shoe \ shoes 之间的单数和复数对 立。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年第 2 期 (总第 83 期)
‘语法化’理论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
王馥芳
摘要 :本文通过探讨韩礼德 (1985) 的语法隐喻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的关系 ,回答了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是否有存在 的必要及其所研究的现象能否或是否已经被语法化理论所概括的问题 。结论是 :如果把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 作“名”和“实”之分 ,其“实”也就是其所研究的现象已经被语法化理论所概括 。但就其“名”而言 ,韩礼德出于其 理论体系及其特殊研究目的的需要 (研究语篇) ,有必要保留“语法隐喻”这一名称 。 关键词 :语法隐喻 ;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 : H0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22643 (2001) 0220035204
全一致的看法 ,但理解语法形式必须有一个共识 :并非所有 的语法形式都是独立词汇 。事实上 ,在有些语言里 ,他们永 远不可能成为独立词汇 ,而是以一个后缀形式或依附于其它 范畴的形式而存在 。但是根据 Hopper & Traugott (1993 : 4 - 7) 的研究 ,语法形式可以初步地分成以下几类 :
上述四类语法形式的语法功能强势化的分析溯源是语
36
法化的原型研究 。换句话说 ,也就是说语法化理论主要研究 范畴间的不确定问题 ,将范畴间的动态演化过程图式化或模 式化是语法化理论的终极理论目标 。词汇隐喻不属于语法
语法隐喻
一.修辞中的隐喻和认知中的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
Lakoff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
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
这样的隐喻被Lakoff 和Johnson 等称为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LIFE IS A JOURNEY 和HAPPY IS UP。
这里的LIFE 和HAPPY 称为目标域( target domain) ,JOURNEY 和UP 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 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发域向目标域的映射。
换言之,隐喻能使我们用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思维和感知抽象的、难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始发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这样的映射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实现的,其基础就是经验。
We are comparing different ways o the same meaning.Congruent expression and incongruent(metaphorical) expression常规隐喻、死隐喻与新隐喻Lakoff 所说的概念隐喻通常只指常规隐喻(conventional metaphors ) , 而不是死隐喻( deadmetaphors) 、新隐喻(novel metaphors) 。
常规隐喻指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且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它们才是我们真正赖以生存的隐喻;死隐喻是指那些特有的、孤立的、无系统性的隐喻表达式,如山脚、葱头和桌腿,它们虽是隐喻家族中的成员,但根本不与其他成员来往,更没有在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中被系统地使用(虽然有的临时可以被激活) ,因此,它们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在隐喻研究中,区别常规隐喻与死隐喻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法隐喻主要理论概述
语法隐喻主要理论概述摘要:由功能语言学派代表人物韩礼德首先提出的“语法隐喻” 是对传统修辞意义上的隐喻的一种挑战。
本文从主要理论概述,对一些学者有关“语法隐喻”的论述进行梳理和归纳,旨在为对“语法隐喻”理论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胡壮麟在其论文《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中归纳出韩礼德有关语法隐喻的1985/1994模式。
下面让我们分别看一下韩礼德从功能角度出发将语法隐喻划分的两种主要类型: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
1.概念语法隐喻:及物性系统中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从一个过程隐喻为另一个过程。
“随着不同过程之间的转换,各小句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和环境因子等)也可互相隐喻化。
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胡壮麟,2000:88)。
例如下面两个经典例子:(1)Mary saw something wonderful.(2)Mary came upon a wonderful sight.(Halliday, 2000: 344)。
(1)句是一致式的表达,see体现了一个心理过程,而(2)句则将心理过程隐喻为物质过程, 由“come upon”体现。
(3)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4)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Halliday,2000: 346)。
由(3)句到(4)句体现了物质过程“arrive”向心理过程“see”的隐喻式转化,同时各过程内的参与者和环境因素也发生了变化。
2.人际语法隐喻:语言的人际元功能由情态和语气实现,因此韩礼德将人际语法隐喻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
情态功能具有多种体现形式,不仅是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和介词短语及相应的不同结构等都可体现情态意义。
我们把由非情态动词体现情态意义的表达看作情态隐喻。
语法隐喻
第九章语法隐喻9.1 韩礼徳1985/1994模式在韩礼徳《功能语法入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中主要提到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入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两种形式。
9.1.1 概念隐喻在概念隐喻中韩礼徳显示一个属于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其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
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参加第4章)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
例如,(1)a. 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例1a的语义是一个物质过程,而例1b的语义是一个心理过程,每句中的功能成分科分图9—19.1.2 人际隐喻在人际隐喻中,韩礼徳则区分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前者表现为情态的体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而语气可以由多种言语行为互相转换。
9.1.2.1 情态隐喻情态隐喻表现在原来由情态动词体现的情态情态语义可以由词汇语法层次的其他形式体现,如例2。
(2)a. Probably that pudding never will be cooked.b. I don’t believe that pudding ever will be cooked.我们从图9—3中可以看到:(1)英语中情态动词may和might的情态语义可由例2a中的副词Probably和例2b中的I don’t believe小句体现;(2)例2a中的副词Probably和never中的否定语义成为例2b中的α小句,虽然这个小句的主语、限定词和谓语动词齐全,但在功能上体现的是情态语义。
同样,例3a中的介词短语和例3b中的小句所表示的情态语义是一样的,只是后者融合了限定词中的否定成分。
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及其批判
d i 0 a6 /.sn 17 4 4 .0 0 0 .1 o: .9 9ji . 62— 3 8 2 1 .5 08 1 s
福建 工程学 院学报
V1 0 08 5 法 隐 喻 理 论 及 其 批 判
Ha l a sg a ma ia eap o nd i r tq e li y’ r m d tc lm t h r a t c ii u s
Zh n n s n a g Ho g he
( o i a gae e a m n, ui n es o eh o g , uhu 5 18 C ia Fr g LnugsD pr et F j nU i r ̄ f c nl y F zo 00 , hn ) en t a v i T o 3
r m r( F , n oei ot t e gi t a nh e e e hr ai ga ma S G) a dm r p r nl ih ls S onz erl o si btenm tp o ztn m a yt p U c eh e t i p w a i o
张红 深
( 建 工 程 学院 外语 系 , 建 福 福 福 州 300 5 18)
摘要 : 韩礼德的语 法隐喻理论不仅是其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的有 机组成部分 更 重要 的是 它使 我 们认 识到 了隐喻 化 与人 类认 知 的发 展 之 间的 关 系。试 图以 历 时 的 研 究 方 法 解 构 语 言 系统 , 溯 语 言 构 建 追
i g i. n t
Ke wo d y r s:ga ma c lmea h r y t mai u t n a r m i t a tp o ;s se tc fnci a g mma ;c g i v i g it s ol r r o t e ln si n i u c
浅淡语法隐喻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外语翻译浅淡语法隐喻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裴汉云(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中图分类号:H31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26-0168-02摘要隐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语言现象,可以说,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
“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是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法里首先提出来的。
根据韩礼德的理论,隐喻既存在于词汇中也存在于语法中。
在表达中语法形式如发生变化,那么这一现象便是语法隐喻。
本文从语法隐喻出发,将其与英语教学结合,并探讨语法隐喻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法隐喻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A Brief Discussion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Its Sig原nificance in English Teaching//Pei HanyunAbstract Metaphor is a usual phenomenon in language.We can say that human language system is a semiotic system."Grammat-ical Metaphor"was first introduced by Halliday in hi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He said that grammatical metaphor exists not only in the level of lexicon but also in the level of grammar.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o English teaching.Key words grammatical metaphor;oral English teaching;reading teaching;writing teaching1引言隐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法,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哲学语言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研究的产生和发展,隐喻的研究开始成为哲学、心理学、语义学、语用学、科学领域和外语教学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跨学科研究。
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
作者: 胡壮麟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出版物刊名: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页码: 88-94页
主题词: 语法隐喻;韩礼德
摘要: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入门》一书的1985和1994两个版本中对语法隐喻有专门论述,主要提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以及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
但在1996年前后的论著中,他明显地改变了理论框架,认为语法隐喻包含“元功能”和“层次”两个分系统。
本文主要分析韩礼德对框架作重新整理的原因,指出新框架对语言的系统发展、个体发展和语篇发展的阐述在理论上有突破,认为引入雅式和土式的区分比较符合实际。
本文对新框架的不彻底性提出商榷,如韩礼德对语篇隐喻持保留态度、对一致性界说显得模糊以及无视语法隐喻中动词化的客观存在等。
语法隐喻浅析
语法隐喻浅析郭明周;董杰【摘要】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他在<功能语法入门>(Halliday1985)[1]最后一章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并不是某种语言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依据;其次探讨了语法隐喻的分类,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人际隐喻又由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构成;之后又简要的探讨了语法隐喻和词汇隐喻的关系;最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语法隐喻的意义.【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4)004【总页数】4页(P73-76)【关键词】语法隐喻;词汇隐喻;理论依据;意义【作者】郭明周;董杰【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4一、理论依据虽然韩礼德在引入其理论的方式时显得有点随意,甚至有循环论证之嫌:“修辞转义中有强烈的语法成分在内,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会发现语法隐喻现象的存在,只不过语法隐喻中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形式方面,尽管这些变化也常常蕴涵一些词汇变化”[1]。
但是语法隐喻还是有其理论依据的。
首先,语法隐喻理论的提出是与韩礼德独特的语言层次思想直接相关。
传统的语法理论一般认为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了一门语言的四个层面;转换生成语法基本上因袭了该传统,所以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成为其理论框架的三大支柱[2]。
韩礼德早年也未能摆脱该传统的影响,提出语言系统应划分为音位、词汇语法和语义三个层面。
但和其他理论家不同的是,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每个层面都与意义有关,而其他语言学家一般将语言形式和意义作为两个独立的范畴看待,其理论带有浓重的语用学倾向。
韩礼德理论的核心在于表明语音、语法和意义三层次至多只能看作是形式上的、而非语言的内部性质所致的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古 典 时期 的语 法 隐 喻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实世界 中人类有 9 % 以上的话语 是隐 喻的 。英 语中 0 的许多语法术语 就来 自于隐喻 。例如 , 英语 中的“ 源 自希 格”
腊 语 “ ts ”, 思 是 跌 落 。英 语 语 句 中 独 立 存 在 的 成 分 称 poi 意 s
它和一致性是并列 的地位 。 1概念 隐喻 。韩礼德 认为认 为语法 隐喻 体现在 两个 功 .
( 这 里 姑 且 也 算 作古 典 时 期 ) 体 现 在 文 学 和 宗 教 等 各 个 领 在 ,
域 , 式 主要 是 用 语 法 术 语 来 隐 喻 客 观 世 界 、 语 法结 构 ( 形 用 词
应而提 出的。人们通 常是为 了交际 的需要 委婉 的提出请求 或者警告 等。人际 隐喻主要 是从语 气和情 态上探 讨语法 隐
家将 该 理 论 演 绎得 日臻 完善 。 然 而 , 该 理 论 体 系下 的 某 些提 法 仍 有 不 尽 如 人 意 之 处 , 要 进 一 步 商榷 并 加 以 完 对 需 善 : 1 缺 少 对名 词 / 容 词 向 动词 转 变 的 划 分 ,2 回 避 “ 篇 隐喻 ” () 形 () 语 的提 法 。
近 于 “ 缘 范 畴 了” 边 。可 以 说 , 喻 性 表 达 是 由 一 致 性 而 生 , 隐
形成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在韩礼 德的宏观理论 体系 中, 语
法 隐喻 是 他 提 出 的一 个 极 为 重 要 的 子 系 统 。 18 95年 出 版 的 A t dco uci a rmm r 志 着 该 理 论 的 正 式 诞 nI r ut nt F nt nl a a 标 no i o o G 生 。经 过 了几 十 年 的 发 展 , 着 研 究 的深 入 , 理 论 也 逐 步 随 该
能上 , 一 就 是 概 念 功 能 。 主要 是 从 概 念 体 系 中 的及 物 性 系 其
为 “ 直格 ” 比如句子的主语 : , 依赖于主语存在 的成分成 为斜
格, 比如 句 子 的宾 语 、 语 等 等 . 语 等 成 分 “ 落 ” 主语 补 宾 跌 到
统的角度 来探讨语 法 隐喻。及物性 系统 就是人类 的主客 观
为代表 , 主要 探 讨 语 言 的形 式 , 为 它 独 立 与 语 言 的 意 义 和 认 功 能 ; 者 以 韩礼 德 为 代 表 , 讨 意 义 和 功 能 对 语 言 形 式 的 后 探
样, 也是表达方式 中可供选 择的有 意义且有 效 的一种【 ; 2
与转换 生成语 法的论调不 同的是 , 礼德认 为 ,一致性 和隐 韩 “ 喻性表达之间没有截然 区分 的界 限, 二者之 间只是程 度上 的 差异问题 , 并提 出用隐喻程度来处理 二者之 间的复杂关 系问 题” ; 隐喻会丰 富原有 的一致性表 达 的意义外延 。在这 一 点上 , 一致性趋近于认 知语 法 中的“ 原型 范畴 ” 而隐喻就 趋 ,
喻 。这 可 以细 分 为 语 气 隐 喻 和 情 态 隐喻 。 前 者 是 通 过 隐 喻
的语气借 以实现言语交流的 目的。例如 : 祈使句可 以表达 为
“ ol o mn … i1 e o. yu dbtr ” 1 u nt id f r yu o ’ ee… o后 者是 通 w d w e ; t
的 ,可以理解为“ , 字面 的” 1ea) (i r 意思 。韩礼德认 为 : t 1 一致 性的表达不见得就是表达 的唯一和最佳方 式 , 隐喻和一致性
一
其发展 的迅猛之势 占据 了语 言 学研究 的重 要 地位 :一 是形 式主义 ; 一是功能 主义 。前者以美 国著名语 言学家 乔姆 斯基
得 到了修缮 。
一
经过变异 了的一致 性表达 。而且 , 认为 , 他 现在 丰富多彩 的
、
语 法 隐 喻 理 论 简 介
隐喻表达一种可能是 语言经 过演变 一步 步进化成 今天 的形
式 的 ; 一 种 可 能 是 根 本 无 所 谓 演 变 , 为 隐 喻 本 事 就 是 语 另 因 言 的 一 部 分 , 语 言 的 内在 属 性 之 一 , 就 是 说 , 层 级 上 , 是 也 在
身上 , 和主语的关系被受格” 。汉语 中的偏旁部首 同样 也 靠 j
是 来 源 于 对 客 观 世 界 的 描 述 和 比喻 。 如 “ ” 一 偏 旁 , 木 这 衍
生 出的汉字 有 “ 、 、 、 等 ;“ ” 椅 桌 林 栏” 金 字旁 , 代表金 属 , 因 此元素周期 表中五十六种金属元素 有 3 0多种 元素 的汉字是 用“ ” 金 做偏旁 的。中世纪 的语法 隐喻兴 盛于 1 2至 l 4世纪
世界 可 以通 过 六 个 过 程 来 反 映 , 别 是 : 质 、 理 、 系 、 分 物 心 关 言 语 、 为 、 在 。表 现 形 式 为 用 名 词化 来表 现过 程 和 性 质 。 行 存 2 人 际隐 喻 。另 一 个 功 能 就 是 人 际 功 能 。 人 际 功 能 是 . 针 对 功 能语 言学 派 认 为 语 言 中 形 式 和 意 义从 来 不 是 ~ 一 对
语文 学刊 ・外语教 育教 学
21 0 0耳 第6期
论 韩 礼 德 模 式 下 的 语 法 隐 喻
O P 月 明
( 阳师范 学院 外 国语学 院 , 安 河南 安 阳 4 5 0 ) 500
[ 摘 要 ]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经历了萌芽、 发展、 完善三个阶段 ,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
[ 关键 词 ]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法隐喻; 韩礼德模式; 不足 中图分类 号 : 3 4 3 H 1 .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6 2— 6 0 2 1 ) 6—0 3 0 A 17 8 1 (0 0 0 0 9— 2
在2 O世 纪 的 语 言 学 的 发 展 历 史 长 河 中 , 两 大 思 潮 以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