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与血栓性疾病
血液科常见疾病的并发症与处理
血液科常见疾病的并发症与处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血液科常见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这些疾病往往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些常见血液科疾病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贫血的并发症与处理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或功能缺陷导致供氧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贫血并发症包括心脏负荷增加、疲劳、头晕、呼吸困难等。
处理贫血并发症的关键是恢复患者正常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
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必要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此外,患者还应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对铁、维生素等物质的吸收利用能力。
二、血小板减少症的并发症与处理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过少的一种疾病,常见并发症包括易出血、皮肤瘀斑、鼻出血等。
处理血小板减少症的关键是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输血、血小板生长因子和免疫抑制剂等。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服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三、血栓性疾病的并发症与处理血栓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等。
常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等。
处理血栓性疾病的关键是预防和治疗血栓的形成。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加强静脉曲张和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管理等。
一旦形成血栓,患者需接受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和华法林。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肺动脉栓塞,可能需要紧急溶栓治疗。
四、白血病的并发症与处理白血病是一类恶性血液病,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贫血等。
处理白血病并发症的关键是控制白血病的进展并维持患者体力,提高免疫力。
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等。
对于白血病并发症如感染,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也对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总之,血液科常见疾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血液科概述及常见疾病简介
血液科概述及常见疾病简介血液科学,是研究血液相关疾病与病理机制的学科。
血液是人体组织与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各种细胞元素,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血液的功能主要包括供氧、免疫防御、凝血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在临床实践中,血液科医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血液疾病,这些疾病往往具有复杂的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并需要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1. 血液科的基本概述血液科是内科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与血液相关的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血液科医师通常需要通过临床检验,如血液学检查、骨髓穿刺等手段,来获取关于患者的血液情况和病情进展的信息。
2.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减少,造成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的状态。
常见的贫血类型有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主要由于缺乏铁元素,溶血性贫血则是由于红细胞遭受破坏引起。
3.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而引起的恶性血液肿瘤。
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其中急性白血病病程进展较快,慢性白血病病程相对较长。
白血病的症状包括贫血、出血倾向和感染等。
4.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症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易出现皮下淤血、黏膜出血和牙龈出血等症状。
5. 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血友病A最为常见。
血友病患者在受伤或手术后,因凝血因子缺乏而出现持续出血的现象。
6. 血栓与出血性疾病血液科还关注与血液凝固和抗凝血机制相关的疾病。
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可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坏死。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和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则影响到止血功能,导致出血倾向。
7. 血液科的治疗方法血液科医师根据不同的血液疾病类型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
• The faculties and activation of fibrinolytic system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与激活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TF
FVIIa
• Thrombin formation 凝血酶的生成
• Fibrin formation 纤维蛋白的生成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A schematic model of coagulation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Anti-coagulant and fibrolysis factors 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TFPI
抗凝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The classification of hemorrhagic disease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 The wall disease of blood vessel 血管壁异常
• Platelets abnormal 血小板异常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Hemorrhagic disease definition 出血性疾病的定义
• Spontaneous or injury-caused excessive bleeding for neonate/hereditary or acquired reasons 由先天性或遗传性及获得性因素导致的自发或轻度损伤后 过度出血
• Surgery, major trauma and malignant tumor caused break of vessels and bleeding is not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section 而非手术、创伤和恶性肿瘤导致的血管破裂出血
凝血9项功能简单解读分析
凝血9项功能简单解读分析止血与血栓涉及临床所有学科,是临床患者常见死亡原因,对于临床各科疾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环节。
由于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最重要的诊断就是实验室诊断,因此。
血栓性疾病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突然、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可见于几乎各临床科室,应充分利用现有手段提高诊断效率。
血栓/出血评分工具。
尤其对于在患者入院时,及时进行出血或血栓类疾病风险评估,通过对现存或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出血中危、出血高危或血栓中危、血栓高危等类型。
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后,再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因此在进行抗凝治疗时,应该恪守“持续监测、谨慎选择”的原则。
PT (凝血酶原时间):在体外模拟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应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PT :凝血酶原时间)。
(应有正常对照,超过对照3s为延长)此化验单为16.4-13.5=2.9S,无临床意义。
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TF暴露,激活Ⅶ,最终形成Ⅶa-TF- PL-Ca2+。
PT延长:遗传性 VII缺乏,遗传性共同途径因子I、II、V、X、缺乏,Vitk缺乏症,严重肝病,纤溶亢进(如DIC后期),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 SLE,口服抗凝剂首选监测指标:PT延长2-3倍(即超过对照值的3倍)。
PT缩短:高凝状态。
一、PT(外源性)在临床上要比正常范围>3s才有临床意义;我是利用历史来记住外源性与内源性,APTT名称比较长,联想到我们国家内战时间长,因此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而PT名称短,我们对外战争时间相对短,因此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
(主要用来方便记忆而已)PT延长:(1)先天性:I、II、V、X凝血因子缺乏(为共同通道)、III、VII凝血因子缺乏(PT系统特有的因子)(2)合成减少: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II、VII、IX、X 凝血因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3)消耗太多:DIC后期(凝血因子已消耗完)、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SLE)注意:当PT延长,而其余指标正常,最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刚开始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或者维生素K轻度缺乏;如果PT 时间延长过于明显,可能要考虑罕见的先天性缺乏VII PT缩短:一般考虑高凝状态,可能是脑梗、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也有可能是口服避孕药引起的。
第五章 出血性与血栓性疾病实验诊断
第五章出血性与血栓性疾病实验诊断第一节概述•对血栓与止血的认识•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分类•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一、1、Platelet adhesion reaction: platelet glycoprotein Ⅰb-Ⅸ-Ⅴ经vWF介导黏附于暴露的血管内皮。
Platelet aggregation reaction: glycoprotein Ⅱb/Ⅲa fibrinogen 的介导发生聚集。
以上为第一相聚集,呈可逆反应2、血小板发生释放反应release reaction:ADP, ATP, 5-HT,AP(antiplasmin), PF4, β-thromboglobulin (β-血小板球蛋白)等,加速血小板聚集反应,形成不可逆的第二相聚集反应。
二、抗凝血途径:anticoagulant pathway细胞抗凝作用Cellural anticoagulation :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细胞体液抗凝作用Humoral anticoagulation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AT-Ⅲ)肝素辅酶Ⅱ(HC-Ⅱ)(2)蛋白C/蛋白S抗凝体系:活化的蛋白C在PS协同作用下,灭活FⅤa、FⅧa,激活纤溶系统。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由内皮细胞和肝脏合成,具有抑FⅦa、FⅩa的作用。
(4)其他凝血蛋白:如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作用较弱。
三、1、出血性疾病的分类血管壁异常:先天性;获得性血小板异常:数量异常;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异常:先天性;获得性循环抗凝物质增多:多为获得性纤溶活性亢进复合性因素:如DIC、恶性肿瘤、创伤、手术、器官移植等2.血栓病的分类遗传性/先天性:抗凝血酶、蛋白S、蛋白C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缺陷等获得性/继发性:动、静脉血栓;新瓣膜血栓等四、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临床出血特征:一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纤溶活性亢进实验诊断:①筛选试验:一期止血缺陷(采用BT和血小板计数);二期止血缺陷(采用APTT和PT)纤溶活性亢进确诊试验:按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实验,优化组合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疼痛、肿胀、脏器损害等影像诊断:确定血栓栓塞部位第二节血栓与止血实验检测一、一期止血相关检查(一)筛查:Bleeding time(BT):1、延长:reference interval: min, >9 min is prolong1.血小板明显减少2.血小板功能异常3.严重缺乏某种凝血因子,如vWF4.血管异常5.药物影响2、evaluate of BT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re bad,clinical significanceis limit.(二)血管壁损伤的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是由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大分子糖蛋白2. vWF、纤维素连接蛋白(Fn)可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
诊断学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 - 2
2、凝血障碍-抗凝物质型出血性疾病
1) 临床表现:多由凝血因子缺陷、纤溶活性增强及 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所致。其临床表现为自发 性深部组织(肌肉、关节、内脏)出血,以血肿 形式为特点,也可有血尿、月经过多等。
2) 实验室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 (KPTT/APTT)、凝血酶时间(TT)测定、 必要时进一步作凝血因 子定量。
同时被降解,见DIC和溶栓治疗
(二)出血性疾病诊断试验的选择和应用
概括为两大类 1、毛细血现: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以出血点、紫癜、 瘀斑、齿龈出血等为主。
2) 实验室检查:以束臂试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 数、血块退缩试验为主,必要时检查血小板粘 附功能、聚集功能试验。
1)APTT和PT均正常: 遗传性和获得性ⅩⅢ缺乏 (严重肝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自身免疫病) 2) APTT↑和PT正常: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Ⅷ、Ⅸ、Ⅺ↓,DIC,肝病,口服抗凝剂 ) 3) APTT正常和PT ↑ :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遗传性Ⅶ缺乏症 ) 4) APTT和PT均↑:共同凝血途径缺陷
特点:
发病早期凝血功能亢进,表现为体内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 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形成广泛性 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大量PLT,使其降低和功能异常。 晚期由于消耗了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使血液进入低凝状态,加之 广泛的微血栓激活了纤溶系统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导致严重的出 血表现,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往往会危及生命。
②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sFMC/FDP):未增高为0分,中度增高 为2分,重度增高为3分;
③凝血酶原(PT):未延长或延长<3s为0分,延长3-6s为1分, 延长>6s为2分;
血液科急救处理流程与技巧
血液科急救处理流程与技巧急救是指对突发性疾病或意外伤害等急性情况进行及时救助,以保护患者生命,并尽可能减轻其病情影响。
血液科急救针对与血液相关的急性情况,包括出血、贫血、血栓等,需要掌握相应的处理流程和技巧。
本文将重点介绍血液科急救处理流程与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血液科急诊情况。
一、出血急救处理流程与技巧1. 判断出血类型与程度出血可能包括动脉性出血、静脉性出血和毛细血管性出血。
对于不同类型的出血,处理方法和紧急程度都有所不同。
在判断出血备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评估出血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停止出血根据出血类型的不同,可采用一些常见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局部冷敷和使用止血药物等。
对于严重出血,特别是动脉性出血,应迅速进行手术处理或送往医院进行手术及输血。
3. 维持循环功能对于大量失血导致的低血压状态,应立即进行抢救。
可通过静脉输液增加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管收缩,保持足够的灌注压。
二、贫血急救处理流程与技巧1. 评估贫血病因贫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失血、营养不良和骨髓功能障碍等。
在急救处理过程中,需通过建立详细病史和相关检查来确定贫血病因,以便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给予输血支持对于急性大量出血引起的贫血或严重贫血导致的器官功能衰竭,应迅速进行输血。
根据贫血的程度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剂和输血速度。
同时,需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和输血反应情况。
3. 针对贫血病因进行治疗根据贫血的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在急救处理过程中,需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血栓急救处理流程与技巧1. 急救处理血栓堵塞血栓可能引起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血等严重后果。
在血栓急救处理中,需要尽快进行溶栓治疗或栓塞解除手术,以恢复血液循环。
2. 抗凝治疗对于血栓疾病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往往也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再形成或发展。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
3.3.1血浆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
[原 理]
标准凝血酶
血浆
[参考值]
16-18s
超过正常对照3s为延长
[ 意 义]
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 1.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 2.FDP增多,如纤溶亢进 3.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AT-Ⅲ、肝素 样物质 4.异常球蛋白增多,如多发性骨髓瘤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郑军
本课学习重点:
瀑布学说cascade hypothesis---熟悉 APTT,PT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FDP,DD,Fg----掌握 血栓止血筛选试验----熟练掌握
生理状态下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 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
的有12个,尚有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
HMWK),激肽释放酶原(prekallikrein,PK) 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 赖因子(Vitamin K 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 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
纤溶亢进
FDPs阴性,DD 阳性
理论上只有继发性 纤溶,而无原发性 纤溶,但实际上是 FDPs的假阴性。
FDPs,DD均阳 性
见于继发性纤溶。
4.2血小板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最新诊断标准:
1. 至少两次检测血小板减少,血细胞无异常。 2. 脾一般不大。 3. 骨髓像的变化,巨核增生或正常,伴成熟障碍。 4. 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Leabharlann Fg>1.0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概述
二、血栓性疾病
概述 在血栓形成(thrombosis)和/或血栓栓塞 (thromboembolism)过程中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血栓性疾 病(thrombotic disease)。
临床上十分常见,常涉及全身各个脏器的损伤,后果非 常严重,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第一节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概述
第一节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概述
一、出血性疾病
(3)APTT正常和PT延长 多数是由于外源凝血途径缺陷所致的 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因子Ⅶ缺乏症。 (4)APTT和PT都延长 多数是由于共同途径缺陷所致的出血性 疾病,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因子Ⅹ、Ⅴ、凝血酶原缺陷和纤维蛋白 原缺陷症等。
第一节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概述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第十章第出一血章与造血血栓及性造疾血病调应控用
第第一一节节 出造血血与器血官栓与性造疾血病微概环述境
目录
一、出血性疾病
(一)分类 (二)实验室检验程序
二、血栓性疾病
(一)概述 (二)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概述
一、出血性疾病
定义 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ease)是由于多种原因导 致机体止血、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过度, 而引起的自发性出血、轻微外伤后过度出血或出血难止的一 类疾病。
第一节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概述
一、出血性疾病
(一)分类 根据临床出血的主要病理原因,出血性疾病可简单分为 血管性、血小板性、凝血因子异常、纤溶过度和循环抗凝物 质增多等类型。
第一节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概述
一、出血性疾病
(二)实验室检验程序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除病史、家族史和临床表现外,血 栓与止血检验具有确诊的重要价值。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者:刘盼林刘力铭董坤印徐功博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考察对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有关研究的意义。
方法分析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有关的诊断治疗方法。
结果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尚无定论,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方法,同时一定要依据对具体的发病原因的诊断来对症治疗。
结论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应当引起我们医疗工作者和普通百姓的广泛重视,对普通百姓和已患相关疾病的患者普及出血与血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有关知识,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关键词】出血与血栓性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出血与血栓性疾病严重影响这人类的正常生活,很容易导致一些其他重大疾病,重者容易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同时出血与血栓性疾病也是许多重要急慢性疾病的先兆与症状,目前威胁人类的十大健康杀手几乎都与出血和血栓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出血性疾病顾名思义,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自发或正常范围内机体损伤后不可抑制的出血反应,出血部位各异,比如伤口、肠胃、口腔等。
1.1 基本知识出血性疾病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化学药物、化疗等外来刺激或者患者本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或遗传因素等造成:①患者血管发生病变;②患者血液中血小板浓度异常降低;③患者血液凝固活性异常降低;④患者血液抗凝固活性异常增强,从而引起了出血的发生1.2 诊断方法患者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出血情况进行初判,以持续出血或间歇性出血、引发患者出血的原因,出血组织及家族遗传病史等作为判断标准。
血液检查。
由于出血性疾病的成因进行血液检查,由于血液不同指标检测的准确性与患者临时的身体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做血液检查时,最好采取多次检查多种检查结合的方式。
比如,检查患者血小板粘附功能和聚集功能,凝血酶原等[1]。
1.3 治疗方法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分为两种情况。
对于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出血主要依靠治疗原发疾病来减少甚至消除出血症状,并采用药物辅助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致血栓相关性疾病9例
血诊 断标 准 [ : 括症 状 、 1包 】 体征 、 粪或 呕 吐物潜 血试 验、 血红 蛋 白浓 度 及 红 细 胞 计 数 下 降 的实 验 室数 据, 且均 经 电子 胃镜确 诊 出血 原 因 ;2先 出现 上 消 () 化道 出血 症状 , 针对 上 消化 道 出血 治疗 过程 中的 在 周 内出现心血 管或 神经 系 统症 状 、 体征 ;3 本 组 () 9 均经神经 内科 或心 内科专 科 医 师会 诊 , 合 头 例 结 颅螺旋 C’ 床边心 电 图、 清 心肌 酶学 、 钙蛋 白 I 或 血 肌
关键词 上消化选出血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本 院消 化科 自 20 06年 1 至 20 月 08年 1 月共 收 治上 消化道 出血 患 者 2 6例 , 中致 血栓 相关 性 疾 1 其 病9 , 例 现报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本 组共 9例 , 7例 , 2 。年 . 男 女 例 龄 4 8 , 均 6 . , 中 4 —6 8 2岁 平 63岁 其 8 o岁 1 ,1 例 6 7 O岁 6例 ,O 以上 2例。既往 均无脑 梗死 及心 7岁 肌梗 死病 史 。出 血 原 因 : 管 胃底 静 脉 曲张 3例 , 食 胃癌 3例 , 十二 指肠球 部溃疡 2例 , 胃溃 疡 1 例。继 加 用改善微 循环 药物 ; 病情 危重 患 者转 入神 经 内科 或 心 内科 治疗 。 1 4 结 果 9例 患 者经 治 疗 后 , 治 愈 , 好 . 3例 4例 转 , 例病 情恶化 自动 出院 。 2
一
21 诊断 上 消化道 出血致 血 栓相关 性疾病在 临 . 床上 较为少 见 , 大 部 分 发 生 在 中老 年人 , 都 伴 绝 且 有基 础疾 病 , 如高 血压 、 尿病 、 糖 高脂 血症 等 。在抢 救 消化道 出血 患 者 时 , 易 忽 视 其 他并 发 症 , 别 容 特 是 症状不 典 型或 表 现 为 相互 重 叠 的症 状 易考 虑为 休克 前 期 的 精 神 异 常 、 血 压 或 消 化 道 症 状 。例 低 如: 患者 烦躁时 , 误认 为肝 性脑 病 ; 源性 休克 难 以 心 纠正时 , 认 为 大量 失 血 导 致 的失 血 性休 克 ; 仍 患者 持续性上 腹部疼 痛且 逐渐 加重 时 , 考虑 消化 系统 仍 疾病所致 。从而 导致误 诊 、 漏诊 , 延误 治疗 时机 。 22 治疗 血 栓相 关性疾 病 和上消化 道 出血的 治 . 疗原 则 相悖 , 者需 要 抗 凝溶 栓 , 者 应 止血 。这 前 后 两种疾 病 同时 存 在 时 , 凝 溶 栓 治 疗 就 成 为 禁 忌 抗 证… 。止 血药 物 特 别 是 抗纤 溶 药 物 , 氨 甲苯 酸 、 1 如 氨 甲环 酸等系通 过抑 制纤 维 蛋 白溶解 系统而 止血 , 有诱发 血栓形 成 的可 能【 , 宜使 用 。 2不 J 23 预 防 本 病 重 在 预 防 , 会 如 下 :1及 时 补 . 体 () 足血 容量 , 纠正血流 动力 学 障碍 ;2 中老年 患者 上 () 消化道 出血 时 , 出血 的主 要原 因并 非 凝血 功能 障 其 碍 , 不用 或慎用止 血药 物 ;3 内镜 下 止血 治疗 常 故 () 可达 到立竿 见 影 的 效果 , 缩 短住 院 日数 , 尽 早 可 应 应用 ;4 加 强 病 情 观 察 , 新 出现 症 状 、 () 对 体征 进 行 仔 细的分 析 , 作必要 的辅 助检查 , 头 颅螺 旋 C 如 T或 床 边心 电图 、 心肌酶学 、 血清 肌钙 蛋 白等 。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血栓相关性疾病15例临床分析
[ 收稿 臼期]2 0 1 3 — 0 7 — 0 2 [ 作者简介]马洪川 ( 1 9 8 3一 ) ,男 ,医师 ,主要从事 内科 临床工作 ;通讯作者 :张四军 ,E — ma i l :5 4 3 9 7 2 7 8 8 @q q . c o n。 r
医 学 下 旬 刊 *临 床 实践 与 研 究
1 . 2 治疗 与转 归
人 院后 均按 上 消化道 出血 常规 处理 ,卧床休 息 ,禁 食 , 出血量 大 者 扩容 输 血 ,应 用质 子 泵 抑制 剂 ; 食 管 胃底静 脉 曲张破 裂 出血 的患者 应用 生长 抑素 ;应 用 止 血药 ,其 中 1 2例 应 用 氨 甲环 酸 或二 乙酰 氨 乙 酸 乙二 胺等 抗纤 溶药 物 ,1 O例使 用 血 凝 酶等 药 物 ;当出 现合 并 症后 即停 用抗 纤 溶 止 血药 ,应 用 生长 抑 素 ,补 充血 容量 ,继 续使 用质 子泵 抑制 剂 ,加用 营养 心肌 改 善冠 脉 供 血或 预 防脑 水 肿 营养 脑 细胞 药 物 ,
出血控制 不佳 导致失 血性休 克危 及生命 外 ,还易并 发 心肌梗死 或脑 梗死 等严重 血栓性 疾病 ,而进 一步加 重 病情 。因此 ,对 于该类 患者 ,其治 疗上存 在一定 的矛盾与难 度 ,需谨 慎处理 抗凝 与止血 的关 系 ,重 在
[ 中图分类号]R5 7 3 . 2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 6 7 3 —1 4 0 9( 2 0 1 3 )2 7— 0 9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0月 ,我 院 内科共 收治 上 消化 道 出血 患者 2 0 0例 ,其 中并 发 血 栓相 关 性 疾 病 共有 1 5例 ,现 对其 临床 特 点进行 整理 分析 报道 如下 。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结果判断
+ N/↑
N
N
血管因素
+↑
↓ 不良
PLT量减少
+↑
N
不良 PLT功能异常、VWD
N
N
N
N
凝血因子异常可能
(二)二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凝血象检查 —APTT、PT、TT、Fg定量检测
1、仅有APTT↑
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因子异常(因子Ⅷ、Ⅸ、 Ⅺ、Ⅻ),常见血友病。
2、仅有PT↑
提示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异常(因子Ⅶ)。
【临床意义】
新出血点超过正常为阳性,见于:
血管壁的结构和(或)功能缺陷: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血友病
血小板的量、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功能缺陷症
血小板检测
P298
血小板检测
筛选试验: 血小板计数 血块收缩试验
诊断试验: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1、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PC或BPC,PLT)
【参考值】 (100-300)×109/L
P260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 ﻯ血小板生成障碍: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再障、急
白、急性放射病)
ﻯ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ITP、DIC、TTP ﻯ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 血小板增多: ﻯ原发性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
PT
共Ⅹ
同Ⅹa+Ⅴa+Ca2+ +PF3 途Ⅱ
径Ⅰ
【参考值】
① PT秒数:直接测定的时间
【参考值】 (12±1)s (超过对照 3s 以上为异 常)
创伤和手术中的出血和血栓问题
〔一〕DIC
• DIC的诊断:
显性DIC的积分诊断标准
〔一〕DIC
• DIC的诊断:
非显性DIC的积分诊断标准
〔一〕DIC
• DIC的诊断:
原发性PLT↑症
继发性PLT↑症
〔4〕PLT↓,APTT↑、PT↑
PLT↓ APTT↑、PT↑
DIC
肝素诱导的PLT↓症
〔5〕PLT正常,APTT↑、PT↑
PLT正常 APTT↑、PT↑
常见: 依K因子缺乏症 重症肝病 华法林、肝素 新生儿出血 杀鼠药中毒 阻塞性黄疸 胆道病 抗生素
少见:
因子Ⅹ缺乏症/抑制物 因子Ⅴ缺乏症/抑制物 因子Ⅱ缺乏症/抑制物 因子Ⅰ〔Fg〕缺乏症 异常Fg血症 抗磷脂综合征〔APS〕 原发性纤溶症
〔一〕血友病A/B创伤和手术
血友病替代治疗: • 欲达血浆止血水平:
手术类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FⅧ:C/FⅨ:C欲达的血浆止血水平〔%〕 术前1d~术后3d 术后4~6d 术后7~10d
40~50 30~40
30~40 20~30
20~30 15~20
20~30
15~20
10~15
〔一〕血友病A/B创伤和手术
FDPs 失血
单核/巨噬细胞
休克 缺血/灌注损伤
FPA/FPB 内毒素/毒素内皮细胞损伤 NhomakorabeaMSOF
〔一〕DIC
• 临床表现:
微血管栓塞 广泛,多脏器,占50%~78%。
血小板聚合体 内皮细胞脱落
出血和血栓性疾病检查
第二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查
第二节 凝血因子检查 1. 凝血功能实验
①凝血酶原时间(PT)
原理: 在被检血液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观测血浆的
凝固时间,它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 状况的筛选试验。
26
第二节 凝血因子检查 1. 凝血功能实验
①凝血酶原时间(PT)
适应症 ▪ 筛查外源途径凝血因子缺陷 ▪ 监测VitK拮抗剂-如香豆素类抗凝剂 ▪ 检查VitK缺乏症、肝脏病 ▪ 术前检查 ▪ 筛查DIC
PT缩短:血栓、血栓前状态、MM。(溶血、脂血标本可出现假性PT缩短). 口服抗凝剂监测 术前筛查
29
第二节 凝血因子检查 1. 凝血功能实验
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原理] 测定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
和部分磷脂)和Ca2+后,直接激活FXII启动内源性凝血途 径,观察其凝固时间.本实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 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率30%-50% ▪ 药物相关自身抗体:用药前查是否存在抗体,抗体阳性
应避免用药
22
第二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查
▪ 第二节 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s)检查 1. 凝血功能实验 2. 凝血因子实验
23
第二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查
第二节 凝血因子检查 1. 凝血功能实验
▪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第一节 初期止血检查 5. 血小板自身抗体 适应症 ① ITP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鉴别 ② 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出血与血栓疾病实验室诊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牡丹江医学院
第一章测试1.“瀑布学说”被世界公认是在血栓与止血研究哪一个阶段?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一阶段D:第四阶段答案:A2.历史上,对血栓与止血的认识开始于哪种疾病?A:贫血B:出血性疾病C:血栓性疾病D:过敏性紫癜答案:B3.出血与血栓疾病实验室诊断的学习内容分哪几个部分?A:方法学评价B:临床应用C:检验方法学D:基础理论答案:BCD第二章测试1.关于血管壁哪项是正确的()。
A:在中膜和外膜均分布有神经B:毛细血管的管壁只有内皮细胞C:所有血管都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D:直径大于100μm的血管称为大血管E:内膜都是内皮细胞层答案:D2.生理性止血机制主要包括()。
A:凝血与抗凝血的动态平衡B: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与维持C:凝血、抗凝血与纤溶的相互制约D:交联纤维蛋白的形成E:血管收缩、纤维蛋白形成答案:B3.对血管收缩的论述正确的是()。
A:血管收缩就是一期止血B:大血管的收缩可以引起血管闭合C:大血管的收缩主要依靠体液活性物质D:是血管参与止血最快速的反应E:小血管的收缩主要依靠神经肌肉调节答案:D4.血管壁与血小板作用可形成止血所需的初级血栓,完成机体的()。
A:血液凝固B:一期止血C:二期止血D:纤维蛋白凝块形成E:稳固血栓形成答案:B5.下列哪组物质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的()。
A:凝血因子VIII、IX、XIB:凝血酶原、凝血酶、抗凝血酶C:凝血因子VII、IX、X和凝血酶原D:抗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E:凝血因子 X、V和纤维蛋白原答案:D6.下列哪些物质减少使抗栓功能减弱()。
A:组织因子、vW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B:PGI2、t-PA和抗凝血酶C:激肽释放酶(K)D:组织因子E:凝血因子XII答案:B7.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描述错误的是()。
A:有Fg从内皮细胞释放入血B:有凝血因子V从内皮细胞释放入血C:有组织因子从内皮细胞释放入血D:PAI合成和释放增多E:内皮细胞vWF合成和释放减少答案:E8.关于正常的止血过程,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TT PT
III XII XI IX VIII VII X V II TT I
凝血因子与抗凝物质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的初步诊断
出血性疾病的确诊
血小板病:血小板自身抗体测定、骨髓检查、 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GPIIb、 GPIIIa 、 GPIX)测定、血小板释放功能(ATP释放)测 定、血小板代谢功能(TXB2)测定。 凝血因子缺陷病:单个凝血因子活性及含量检 测、vWF定量及功能测定。 抗凝物质增多:肝素测定、因子抑制物测定。 纤溶成分异常: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 增多,α2抗纤溶酶( α2 AP)缺乏。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测定
参考范围
Ivy法:2~6min,>7 min为延长。 BT测定器法:2.3~9.5 min,>10 min为延长。 Duke法:已淘汰
临床意义
Bleeding time延长 Bleeding time正常 Bleeding time缩短
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
血小板膜糖蛋白(GP)的功能:
粘附功能:胶原—vWF—GPIb-IX-V
• 聚集功能: GPIIb-IIIa—Fibrinogen—GPIIb-IIIa
临床意义
血小板无力症:GPIIb-IIIa (CD41-CD61) 复合 物缺陷 巨血小板综合征:GPIb-IX (CD42) 复合物缺陷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血管壁异常
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s)缺陷 病理性抗凝物(anticoagulants )增多 纤溶亢进(hyperfibrinolysis) 以上复合因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检查
病史、临床表现、家族史
Coagulation factors分析
凝血因子分析:可分为凝血活性( Coagulation activity)和含量测定,多使用乏因子血浆纠正 试验,结果以相当于参比血浆因子活性的百分率 表示。凝血因子含量常采用免疫学方法测定。
参考范围
FⅡ:C、FⅤ:C、FⅦ:C、FⅩ:C、FⅪ:C 70%~120% FⅧ:C、FⅫ:C 70%~150%。
血小板聚集和凝集试验
检查目的: 体外测定不同诱导剂,如ADP、胶原、花生
四烯酸、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使血小板发生聚集或 凝集的强度变化,评价血小板的功能。
参考范围:最大血小板聚集率:ADP(3μmol/L):
50%~79%,最大血小板凝集率: Ristocetin (1.5g/ L):58%~76%
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
Fibrinogen (FIB)是最重要的凝血因子和非特 异急性相反应蛋白。 参考范围:2.00~4.00 g/L 临床意义 FIB减低:肝脏疾病、DIC中晚期、原发性纤溶 亢进、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溶栓治疗等。 FIB增高: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如脑梗塞、 心机梗塞,非特异急性相反应急性感染,外科 手术后、恶性肿瘤等。
临床意义
血小板无力症(thrombasthenia):ADP、胶原、花生 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减低或不聚集。 Ristocetin诱 导的血小板凝集率正常。 巨血小板综合征:ADP、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 聚集正常,Ristocetin 诱导的血小板不凝集。 药物影响:阿斯匹林、抵克利得、西洛他唑等使ADP、胶 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减低。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
Hemorrhagic and thrombotic disorders
实验诊断
Laboratory Diagnosis
出血
血管壁
血小板 抗凝物质
出血
凝血
抗凝血
血栓
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
血栓
正常生理 止血机制
血管收缩
血小板
初期止血
XII因子 组织因子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emorrhangic disorders 出血性疾病的 实验诊断
血友病(hemophilia):FⅧ:C、FⅨ:C和FⅪ:C测定是
Vitamin K依赖性coagulation factors缺陷:FⅡ、
FⅦ、FⅨ、FⅩ均可减低,但由于FⅦ半衰期最短,其活性 减低最早。Vitamin K缺乏常见于vitamin K吸收不良,肝 脏疾病、口服vitamin K拮抗剂等。
出血性疾病的概念
出血性疾病( hemorrhagic disorders ): 例如:血友病 ( hemophilia ) 、血管性 血友病 (von Willebrand disease , vW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dioph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血小板无力症 ( thrombasthenia )等;
出血性疾病的筛查试验
出血时间( Bleeding time , BT) 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 PLT) 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oplatin time,APTT) 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familiar hemorrhagic disorders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PT、APTT、TT三项试验联合筛查
PT、APTT、TT均正常 PT延长,APTT、TT正常 APTT延长,PT、TT正常 PT、APTT均延长,TT正常 PT、APTT和TT均延长 TT、APTT延长,PT正常
意义
临床意义
APTT延长 因子Ⅷ、Ⅸ、Ⅺ的含量严重减少,如血友病 严重的因子 Ⅰ、Ⅱ、Ⅴ、Ⅹ缺乏,如肝脏疾病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缺陷 纤溶活性增强:如DIC 血循环中抗凝物增多:肝素治疗,狼疮抗凝物 APTT缩短: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TT)
原理:血浆+凝血酶
TT TT主要用于筛查纤维蛋白原异常、抗凝血酶物质,如纤 维蛋白降解产物,肝素或类肝素等。
参考范围:16~18s,大于对照血浆3s以上有临床意义。 TT延长的临床意义
纤溶亢进(Hyperfibrinolysis):如DIC时,FDP增高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含量或结构异常:<0.6g/L。 异常高球蛋白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循环肝素样物质增多:见于严重肝脏、胰腺疾病。 肝素抗凝或溶栓治疗。
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ited partial thrombplastin time,APTT ) 原理:血浆+FXII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钙离子 APTT APTT主要用于筛查内源凝血途径因子异常和抗凝物增多。 参考范围:一般为30~45s,大于对照血浆10s以上有临床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thrombotic disorders 血栓性疾病的 实验诊断
血栓性疾病的概念
由于心血管内自发性血栓形成(thrombosis)而 导致机体局部甚至全身组织或器官缺氧、缺血的 一类疾病统称为血栓性疾病( thrombotic disorders ), 例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 DIC)、深静脉 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 , DVT)、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脑血栓形成 ( cerebral thrombosis )等。
– 皮肤及粘膜出血、瘀点 – 迟发性反复出现瘀斑或血肿
选择实验检查项目
–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检查 – 血小板功能检查 – 凝血功能及凝血因子测定 – 抗凝物质检查 – 纤溶活性及纤溶成分测定
血液标本采集
采血:清晨、空腹、 静脉采血,一针见血。 抗凝:106 mmol/L枸橼酸钠抗 凝,血液与抗凝剂为 9:1,轻轻混匀。 运送:室温( 20 ± 5 ℃)保存,最好立 即送检,时间应不超 过2小时。
出血性疾病的确诊试验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小板聚集和凝集试验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agglutionation test) 血小板释放或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血小板膜糖蛋白( glycoprotein,GP) 血小板抗体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IB)定量 凝血因子分析 (coagulation factor analysis) 病理性抗凝物(anticoagulation materials)
参考范围 ①血小板相关抗体:ELISA法:PAIgG 0~78.8
ng/107platelet, PAIgM 0~7 ng/107platelet,PAIgA 0~2 ng/107platelet;FCM法: PAIgG<10%。② GPⅡb-Ⅲa自身抗体:阴性。③药物相关自身抗体:阴性。 ④同种抗血小板抗体:阴性。
凝血因子分析的临床意义
诊断hemophilia的重要指标,根据因子活性可对 hemophilia 分为重型 (<1%)、中型(1%~5%)、轻型 (6%~25%)和亚临床型(26%~45%)。 von Willebrand disease:1型和3型患者FⅧ:C显著减 低,但不如hemophilia A 明显、一般在20%~40%之间,2 型FⅧ:C可正常。 其它因子缺陷:11~14s,大于对照血浆3s 以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