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案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2
《品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品质》这篇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章主旨和深层含义的解析。
文本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解释和运用。
作者观点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理解文本。
使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运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和视频等,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支持。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拓展知识。
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和论坛,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引入阶段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和摘要,预测文章内容和大意。
3.2 阅读与理解阶段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教师提供必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3.3 深入解析阶段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进行总结和点评。
3.4 批判性思维阶段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理解能力。
4.2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步。
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教学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复习和巩固。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朗读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诚实守信的品质。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品质。
2. 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朗读水平。
3. 运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3.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体验、欣赏、感悟课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分析品质4. 品词析句,欣赏优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分析其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情感体验,感悟品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美好品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6. 拓展延伸,创新思维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8.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9. 教学反思,改进方法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品质》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品质》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主题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幸福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主题思想。
2.2 教学难点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主题思想。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回答相关问题,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主题思想。
4.4 案例分析教师讲解典型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4.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五章: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小说的基本情节,巩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加深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理解。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的掌握情况。
6.2 作业检查: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消化和运用。
6.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课堂互动和共同进步。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7.2 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7.3 改进措施:教师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章:课堂管理8.2 情感关怀: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品质》教案
《品质》教案教案:《品质》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品质》讲述了我国传统的工艺技术,以及工匠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课文通过讲述陶艺家、木匠、绣娘三个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努力追求品质的历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陶艺家、木匠、绣娘三人追求品质的过程。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品质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语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质。
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品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传统工艺技术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课文中描述工匠精神的句子。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陶艺家、木匠、绣娘三人追求品质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
4.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有关工匠精神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讲解学生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树立品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工匠精神2. 精益求精3. 追求卓越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描述陶艺家、木匠、绣娘三人追求品质的过程。
答案:陶艺家不断试验,改进陶器工艺;木匠精心雕刻,使木器光滑细腻;绣娘细心刺绣,图案栩栩如生。
2. 请举例说明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体现在努力学习、追求卓越等方面,比如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精益求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树立品质意识。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品质》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分析并欣赏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
1.2 教学内容小说《品质》的基本情节介绍。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描写。
小说中的重要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阅读引导: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小说,解读文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2.2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与小说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共同完成研究报告或讨论稿。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作者、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小说,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小说的重要细节和情节发展。
深入分析: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心理描写和象征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和深层含义,总结教学内容。
3.2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展示: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报告或讨论稿的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阅读理解: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读后感或分析性文章的写作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效果。
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小说原著:《品质》的小说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品质》这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和作品的氛围。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关于“品质”的思考和探索。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观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情况,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感和氛围。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关于“品质”的思考和探索。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观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主题讨论中的表现,判断他们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品质”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提炼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反思。
八、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准备课文解析的PPT或黑板,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准备课后作业的评价标准,确保作业质量的公正和客观。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探讨不同作家对“品质”主题的呈现方式。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品质》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的生字词及其意义。
2. 课文的大致内容及其所表达的主题。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难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桌交流。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7. 总结课文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强调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上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朗读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的到位。
4. 表达训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课文《品质》的读后感。
三、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还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整版)《品质》教案
《品质》教案【学习目标】、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人格光辉。
2、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3、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4、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
、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重点难点】、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人格光辉。
2、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
3、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
【时安排】二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席,它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使人不得安宁的节奏,远离自然,传统的失落,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丧失等等。
(周国平《灵魂的在场》)灵魂即品质.它无关财富的多少,无关地位的高下,那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我。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个底层鞋匠身上展现的高贵品质。
二、作者简介约翰•高尔斯华绥(hnGalsrt,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
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出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
这两组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灵魂。
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正音。
沁(qìn)人心脾靴(xuē)子一爿鬈(quán)曲赊(shē)账趿(tā)拉蹙(ù)眉时髦(á)褶(zhě)皱脚趾(zhǐ)诧(hà)异断炊(huī)褐色(hè)簇新(ù)潜在(qián)四、整体感知、迅速浏览全文(限时分钟)2、请学生概括小说内容(限0个字)明确:拥有高超制鞋手艺的鞋匠格斯拉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最终饿死。
《品质》教案.doc
品质教学目标:1、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社会的优秀品质。
2、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
3、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 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教学重难点: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优秀品质。
预习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跋拉(沁人心脾()鬆曲()蹙眉头(赊账()■一月()■2、作者简介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y, 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岀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
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较晚,三十岁(1897年)发表处女作,1906年长篇小说《冇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儿乎每年岀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
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斯华绥最重耍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岀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
这两组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
作者成功地蜩造了一些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揭SS了他们的出恶灵魂。
他的作品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笔自然流畅,描述细致深入,语言简洁确切,笔调含蓄讥讽,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
与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相比,他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现实的深度是比较突岀的。
《有产者》(1906)是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屮的第一部。
书中所描写的福尔赛世家正处于由兴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
福尔赛一家是金融家、交易所经纪人、拥有房地产或者股票的资产阶级,他们对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对衣食住行、家庭关系,对殖民地、不列颠帝国等都形成了本质上相同的看法,这就是书中所讲的“福尔赛精神”,它的主要特征是“紧抓住财产不放,不管是老婆, 还是房子,还是金钱,还是名誉”。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品质》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品质》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品质》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品质》的内涵;(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质观念,认识到品质对于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负责的社会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品质的内涵与重要性(1)导入:讲解品质的定义和内涵;(2)讲解品质的重要性;(3)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品质优秀的个人和企业;(4)小组讨论:讨论品质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2. 第二课时:品质的培养与提升(1)讲解品质培养的方法;(2)讲解品质提升的途径;(3)案例分析:分析品质提升的成功案例;(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提升个人和企业品质。
3. 第三课时:品质管理的原理与方法(1)讲解品质管理的定义和原理;(2)讲解品质管理的方法;(3)案例分析:分析品质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运用品质管理方法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
4. 第四课时:品质保证与质量认证(1)讲解品质保证的意义和作用;(2)讲解质量认证的原理和流程;(3)案例分析:分析质量认证在企业中的应用;(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通过质量认证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5. 第五课时:品质改进与创新(1)讲解品质改进的意义和目的;(2)讲解品质创新的方法和途径;(3)案例分析:分析品质改进和创新的成功案例;(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进行品质改进和创新。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品质》相关教材或资料;2. 案例库:收集各类品质优秀和个人企业的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优美的语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品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品质。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剖析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收集相关的课文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测试卷或口头提问,检验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大意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回顾课堂节奏是否紧凑,学生是否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品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作品的背景知识,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品质》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920年。
作品以我国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生活为背景,揭示了当时社会人吃人的现象。
2. 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主人公阿Q,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底层人物。
他自卑而又自尊,懦弱而又狡猾,代表了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
3. 情节安排分析:小说以阿Q的生平事迹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了阿Q悲惨的一生。
作品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4. 写作技巧探讨:小说运用了讽刺、对比、象征等手法,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品质》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技巧,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深入领会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作者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为后续讨论作准备。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技巧。
4. 成果展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如何改变类似阿Q这样的底层人民的命运。
五、课后作业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
3. 推荐一篇关于社会现实的作文,与同学交流、探讨。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质》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品质》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品质》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近年来,高中生物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学生选课的热门之一。
不仅是因为其比较简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开启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而教材同样是关键因素。
今天我画重点介绍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对应的生命科学教材——《品质》。
一、教材特色1. 探究性教育:教材内容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不仅仅是知识点的二次加工,而是深入剖析每个问题的根源,注重追问,拓展思维,尤其是从分子层面细致剖析生命各方面的奥妙。
2.题材丰富:教材以120个章节展开,其中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实际应用问题,如生命的进化与发展、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调控、环境与有机生命的互动等。
融合了量子力学、生物学等多领域的交叉知识,课堂内容更为酣畅淋漓。
3. 培养科学素养:教材内部设置了各种参与性的实验,让学生亲手出笼饲养、花粉染色体观察、遗传实验等等。
除此之外,案例研讨、比较分析等活动也格外引人入胜。
二、优秀教案基于《品质》教材,苏教版还精心制定了一套教学大纲和教案,使得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更加科学系统。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大纲和教案才能称之为“优秀之作”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几点: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更是确立学生需要达成的技能与认知目标。
充分利用课程大纲,可以让教学更加有序,指导教师对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合理的安排。
同时,学生在完成课程目标后也能自觉意识到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2.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大纲中除了明确课程目标以外,还需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活动之间的关联和连续性。
在每节课之前,强调课程中的目的和重点,教师正式教学时也充分地利用教案进行梳理,将重点难点知识点通过充实的演示、实验、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讲解。
3.注重全面的评估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大纲设计需要想清楚如何评估教学效果。
相信每个学校或者班主任老师都会制定不同形式的考试或者期末考试。
但是,对于教师们来说,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质疑、讲解表现等方面,尤其是期末评分系统以多元评分制度为基础。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品质》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同理心。
(2)领悟诚信、敬业等品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作者乔治·艾略特及作品背景。
2.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汤姆、贝西等,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
3. 象征手法: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雨、雾等自然现象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手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作者乔治·艾略特的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手法。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诚信、敬业等品质的理解。
2. 选取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个人的思考。
3. 情感态度:评估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是否能够体现出对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同理心和正确价值观的认同。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品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3)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珍惜品质、追求卓越的品质观念;(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品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3. 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品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词语和句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与品质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品质》,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合作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3.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通过例子进行练习。
4. 写作技巧训练: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5. 口语表达: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阅读理解能力、修辞手法分析能力、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进行。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品质》文本;2. 相关背景资料;3. 修辞手法参考资料;4. 写作技巧指导资料;5. 口语表达活动指导资料。
七、教学准备:1. 课文《品质》文本打印;2. 相关背景资料整理;3. 修辞手法参考资料整理;4. 写作技巧指导资料整理;5. 口语表达活动指导资料整理。
《品质》教学案
《品质》教学案
《品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认识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
2、恰当认识本文的社会意义。
学习重难点:体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预习
1、字词注音
褐色()簇新()羞怯()鬈曲()赊账()趿拉()蹙眉()潜在()褶皱()皮靴()
2、文学常识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
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
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
一、导入
二、过程
整体感知
1、请学生简叙本文故事情节。
文本分析
2、作者是如何来表现格斯拉兄弟的品质特征?
3、为什么手艺和人品高超的格斯拉命运如此悲惨?
4、有人认为,鞋匠格斯拉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
艺而饿死,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总结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练习
注意词语读音。
记忆文学常识。
组织语言的时候要注意准确性、全面性和逻辑性。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条理性。
结合书本中的有关语言文字来回答。
个性品质教案大全
个性品质教案大全个性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特质和品质。
培养健全的个性品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面对挑战。
下面是一些个性品质的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品质。
1. 坚韧不拔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品质,让他们面对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
活动:进行体育运动,例如长跑或攀爬,让学生体会到体力和意志的挑战。
2. 自信心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
活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自信的感觉。
3. 合作精神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活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例如解决一个难题或完成一个项目。
4. 创造力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组织绘画或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5. 耐心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耐心,让他们能够持续努力并等待最终结果。
活动:进行手工制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结果的机会。
6. 乐观态度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乐观态度,让他们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活动:阅读和讨论乐观人物的故事,以及乐观人物的名人事迹。
7. 责任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
活动:组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通过以上活动和教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出各种积极的个性品质。
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注重示范和激励,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个性品质。
通过不断地培养和发展个性品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成为一个有责任感、自信、积极乐观并具有合作精神的人。
这些品质将成为他们未来成功的基石。
《品质》优秀教学案
《品质》优秀教学案《品质》优秀教学案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做课前预习,解决生字生词,圈点重点句子。
2、充分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2、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利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边阅读边勾画重要句子,体味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课前做阅读旁批。
2、了解高尔斯华绥德创作生平和创作风格,以便更好了解小说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教学难点: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利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继续传授学习小说的方法,让学生继续把握三要素,并能深入学会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
1简介作者2给加点字注音沁人心脾一爿鬈曲赊账趿拖鞋蹙眉时髦褶皱脚趾诧异断炊3积累重要词语迟钝赊账怜悯垄断时髦褶皱抚爱迟缓慈悲漫不经心不可思议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一)、请用一句话概括格斯拉的人生故事,不超过50字。
(二)、大家初读课文后肯定对格斯拉有一个直觉印象,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描述。
(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格斯拉的品质,你们觉得这篇小说要突出的是哪几个品质?三、关注命运,熟悉情节。
(一)小说主人公自然是格斯拉兄弟,那么他们的命运有哪些变化?从哪些细节暗示出来的?请你根据文本用自己的话阐释。
1.肖像描写的变化:2.店面的变化:3.橱窗里陈列的靴子的变化4、店面招牌的变化:从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格斯拉的命运轨迹:(二)文中还写了“我”的多次出现,作者有何用意?请你梳理文脉。
明线暗线第二课时一、走近人物,品读形象。
(一)格斯拉手艺高超、工作认真,却被迫离开了这个世界,文中那个青年说这“真是怪事”,觉得“他是个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多种描写手法;理解品质的多重含义;感受格斯拉身上所体现的优美品质。
教学手段: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导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给英国带来了全新的曙光,机器大生产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一些大公司控制资本,垄断了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小作坊都濒临破产,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今天我们就跟随高尔斯华绥精细的笔触回到一个世纪以前,去认识一位靴匠,看看他在这样的浪潮中有着什么样的遭遇,又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我们先看作者简介。
走进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初期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1932年荣膺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
我们要学习的《品质》是作者写于1911年的短篇小说,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形象地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好,那既然是小说,就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小说的相关知识。
想一想:什么是小说?小说三要素又包含哪几个方面?(ppt 展示)明确:小说概念及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节课呢,我们围绕小说三要素来学习这篇课文,着重讲一讲这篇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几种描写方法,大家在听的时候呢,注意找准课文中的相关段落的具体描写,适当做笔记。
整体感知好,首先我们看一下小说故事简介,看看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问)明确:小说讲述了工业革命背景下一个拥有高超制鞋手艺的鞋匠格斯拉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最终饿死的悲惨故事。
那么这个靴匠身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或者说他身上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
(提问)明确:优点:手艺精湛,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热爱本职、恪守职业道德;坚守理想、至死不渝。
→德艺双馨。
缺点:不善变通、保守固执、不善交际。
我们思考问题既要看到好的方面,同时也要看到坏的方面,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样才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然,这篇课文主要强调的是他的优点,但是这种缺点我们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也是造成格斯拉兄弟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通过同学的课前预习,我们对这篇小说做了一个整体上的感知,梳理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文中对格斯拉的描写,看看作者是怎么样来刻画这一个德艺双馨的人物的。
具体分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①第五段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一段。
问:请问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明确:肖像描写好,我们来看;问: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答:……问: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比喻)问:作者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比喻?答:……平常皮革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就是黑黑的、黄黄的,死板、僵硬、冰冷。
同学们,在这些直觉感官的背后,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是不是能联想到严肃朴实、一丝不苟、执着坚韧这一系列的词语呢?好,我们来看:明确:用“皮革”比喻他老实执着、严肃认真、不善交际的性格;“死板板”“僵硬”“迟钝”等词贬词褒用,赞扬格斯拉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大家能理解吗,这一段的肖像描写(尤其是这个比喻)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所起到的作用。
②第八段老师范读请问同学们,这段属于什么描写?明确:外貌描写这段描写不是不是非常的细致传神,我们读完眼前瞬间浮现出一个老实诚恳的靴匠形象,而且,把他比作一只因受惊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这个比喻更是非常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格斯拉对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③好,我们继续看第十一段,这一段里有一处动作描写,非常的细致,请同学们找出来。
提问:点名让学生1找出来并找出里面的动词。
明确:“放”、“搔”、“摸”老师范读分析:描写非常的细致,画面感很强是不是?读完这句话是不是眼前就显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陈旧的靴店里,我坐在椅子上伸出一只脚,格斯拉蹲坐在我的面前,用娴熟的手法在我的脚上游走”。
大家可以闭上眼自行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提问:请学生2说说这些动词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点评:明确:这三个动词写出了格斯拉先生在做靴子时的细致专注、精益求精。
④这几句话是什么描写我相信不用老师说吧,对,很简单,这是格斯拉说的话,所以自然属于语言描写。
大家注意看,这几句话里面有这样几个字,需要大家注意:可耻、热爱、抢去。
从这几个简单的词语中我们读出了格斯拉他认真负责,恪守职业道德,不愿意粗制滥造欺骗消费者的可贵品质。
这种品质放到现在也是我们许多商家企业应该多多学习的啊!⑤展示问题:三次描写橱窗里的靴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这三次描写靴子的相应位置并思考上面的问题。
(分别在第2段的第8—11行;第28段的3、4行;第54段的最后两行)明确:细节描写分析:看第二段对靴子的描写,非常的细致;形状、颜色、样式以及新旧,这是小说第一次提到这三双靴子。
这句话后面紧跟着说“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这句话就完美的诠释了这几双靴子的质量,尤其是“靴子灵魂”、“本质”“模范品”这样几个词组再加上前面对靴子的直接描写,就很直接的写出了靴子的外在美观,同时也写出了格斯拉兄弟对靴子高质量的追求。
第二次对靴子的描写就不如第一次那么的光鲜亮丽了,“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靴子的陈列位置变了,那是不是也暗示着主人生活境遇的变化呢?同学们想:如果格斯拉兄弟的境况很好,这几双靴子肯定是不会被“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的,那么只能说明他们兄弟俩的生活状况恶化了。
看完前两次的描写,那么第三次对靴子的描写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注意看,在这句话之前是不是写着“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这暗示着什么,是不是可能他的店铺倒闭了?那请同学想一下,既然他的店铺已经倒闭了,他做的这几双靴子依然放在那儿,为什么?对,正是他做的靴子质量上乘,美观结实,就算是店铺倒闭了,不复存在了,别的商家仍视其为模范品,放置在自己店中,为自己打广告,这样更是进一步的烘托出格斯拉兄弟的高贵品质。
总结:ppt展示文章中关于细节描写还有好几处,老师这里不再一一细讲,请同学们自行思考,看看这些细节描写的背后说明了什么问题。
⑥同学们,到我们现在讲了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哪几种方法了啊?是不是有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那么通过大家的预习,现在大家想一想这篇小说还有没有其他的描写方式呢?对还有侧面描写。
大家看这些句子,都是属于侧面描写,所谓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过这些侧面描写,我么可以看出别人对他和他的靴子的高度认可,这也说明了格斯拉兄弟精湛技艺和高尚人格。
好,上面呢就是这篇小说作者刻画人物形象所采用的几种描写手法,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ppt展示刚刚我们梳理了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几种手法,大家都明白了吗?问题思考这儿有两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首先看第一个:ppt展示我给大家提示一下,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
我待会儿找同学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从情节结构上看,我们用一个词给这个“我”做一个定位———线索人物,只要找准了这个定位后面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板书),串联起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推动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接下来再看人物塑造方面,我们同样找一个词来做这个定位———见证者,大家想:“我”是不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见证了格斯拉鞋店逐步衰落的过程,同时对格斯拉的遭遇有关切,有同情,有思考,因此写“我”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主人公格斯拉先生的形象。
最后,是主题思想方面,我们前面讲过这篇小说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尊重和深切同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对工业革命下整个社会发展的深深思考。
那么“我”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不是更有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
大家明白了吗?那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ppt展示小说题目是“品质”,经过大家的预习和前面我们的思考学习,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品质”到底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含义呢?大家思考一下(板书)我们读完这篇小说就已经很明显的感受到格斯拉的优秀品质———这是人品同时他做的靴子美观结实,质量上乘———这是靴品大家看这个人品,想一想小说里仅仅只是表现了格斯拉的高尚品质吗?我在文章中是不是也具备某些优秀品质呢?对,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尊重、关切和帮助,如果把这些词上升一个层次的话,这是不是就关涉到良知和人性啦!另外,除了人品和靴品这两个方面大家还能想到什么吗?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我们前面讲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大家从这个角度思考一下看看这篇文章还隐含了什么样的品质?对,就是社会品质,这就是“品质”更深层次的含义。
那么是什么样的社会品质呢?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由于技术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大家疯狂的追求财富,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金银的味道,充斥着一种浮躁功利的气息。
这种浮躁功利就是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品质,可能有同学有疑问了:这篇文章不是赞扬了格斯拉德艺双馨高贵品质吗?那么请同学们想,像格斯拉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就是因为在这种功利浮躁的社会中格拉斯的高贵品质才显得格外难能可贵,如果整个社会都洋溢着正能量,那么作者也就不会以此作为题材来创作这篇小说了。
好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大家适当做点笔记。
明确:人品、靴品、社会品质 ppt展示联系现实课堂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