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士大夫的外号

合集下载

古代十五种称谓

古代十五种称谓

古代十五种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等。

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等。

4、【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等。

6、【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

7、【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50个古代名人别称,知道40个以上说明你文史知识绝对丰富

50个古代名人别称,知道40个以上说明你文史知识绝对丰富

50个古代名人别称,知道40个以上说明你文史知识绝对丰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药王”孙思邈,“草圣”张旭,“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些古代名人的美称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但是,知道这些实在不足为奇,因为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名人,世人根据他们的经历、特点、作为或贡献,给他们赋予别致的名字,也有一些是流传后世的自称。

我们这里选一些不太常见的做一个简单的盘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应该算是比较新鲜了吧!如果你能知道这些内容,也堪称知识广博了。

闲话不多说,自己统计一下,看你知道多少吧。

卧龙1、五羖大夫——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人,晋献公借道伐虢,灭虞国和虢国,被俘,秦晋联姻,百里奚被当做陪嫁家奴送到秦国。

但百里奚趁人不备逃到了楚国,缪公听说百里奚有才,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了他,故号称“五羖(gǔ)大夫”。

2、鲁男子——颜叔子,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独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颜叔子整夜点着蜡烛火把照明以避嫌,时人称他为“鲁男子”。

3、鸱夷子皮、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楚国人,被越王勾践重用为大夫,助其灭吴后隐退,到了齐国陶地,更名为“鸱夷子皮”,号“朱公”,在陶地治产经商,成为巨贾,后人称之为“陶朱公”,被尊为“商圣”。

4、智囊——晁错,西汉政治家,精研法家刑名之学,为汉文帝所重,被称为“智囊”。

范蠡西施5、关西孔子——杨震,字伯起,东汉名臣,博学多才,精通经史,追随他学习的有一千多人,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

6、张三箧——张安世,西汉名臣,博闻强记,汉武帝驾临河东时,丢失了三箧书,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书,只有张安世能够说出内容,后来找回三箧书,果然不错,人称他为“张三箧”。

7、屠伯——严延年,西汉酷吏,手段残酷,杀人无数,人称“屠伯”。

8一钱太守——刘宠,东汉名臣,在任会稽郡太守时,政绩卓著,操守廉政,在他离任前,会稽郡有五六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各带了一百文钱,想送给他,可刘宠不肯受,老人们一定要他收下,盛情难却,刘宠只好收下几位老人各一文钱。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_写作技巧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_写作技巧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宋朝士大夫爱取外号

宋朝士大夫爱取外号
宋 朝 是 北 方 人 建 立 的 国 家 ,朝 廷 上 下 对 南 方 人 一 直
描写春天的词章为人称羡,

开 正 门 ,使 百 姓 能 够 直 接 上 前 陈 述 曲 直 ,诉 说 冤 情 ,既
省 了 百 姓 的 打 点 费 用 ,又 准
句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红
祖 宗 不 足 法 ,人 言 不 足 信 ” ,
态 度 极 为 固 执 , 士 大 夫 因 此 在 背后 叫他 “ 拗相 公 ” 。
针 对 相 貌 取 外 号 ,是 宋 朝 士 大 夫 们 的 拿 手 好 戏 。 宋 神 宗 年 间 ,孙 觉 、 孙 洙 同 为 馆 阁 大 臣 ,孙 觉 胖 乎 乎 ,孙 洙 瘦 精 精 ,二 人 皆 蓄 络 腮 胡
庆 历 年 问 ,欧 阳修 因 写作 《 醉
翁 亭 记 》 而 名 声 大 震 ,人 们 年 ) ,宰 相 王 安 石 大 力 推 行 改 称他 雅号 “ 醉翁” ,其 实 ,那 革 变 法 ,在 选 人 用 人 上 独 断
时 欧 阳 修 才 三 十 多 岁。 宋 祁
专 行 ,还 说 “ 天命不 足畏,
规 矩 。 因 此 , 一 朝 之 间 经 常 充 斥 着 地 域 歧 视 ,北 方 人 尤 其 爱 取 外 号 嘲 弄 南 方 人 。 比 如 ,他们 把 四 川人 称 为 “ 川 荔苴 ” ,意为 邋遢 而 蠢 笨 的人 ;
士 杜 镐 博 闻 强 记 ,每 次 查 阅 书 籍 时 ,必 对 书 吏 说 ,某 事 见 某 书 某 卷 第 几 行 。 书 吏 一 查 ,果 然 不 误 ,士 大 夫 美 其 名日 “ 杜万卷” 。
虚 荣 ,每 遇 国 家 大 事 , 必 言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别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别称。

以下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见别号:五柳先生--晋·陶渊明青莲居士--唐·李白香山居士--唐·白居易东坡居士--宋·苏轼六一居士--宋·欧阳修幽栖居士--宋·朱淑贞九华山人--唐·杜荀鹤半山老人--宋·王安石山谷道人--宋·黄庭坚淮海居士--宋·秦观白石道人--宋·姜夔石湖居士--宋·范成大后山居士--宋·陈师道芦山居士--宋·张元平易安居士--宋·李清照清真居士--宋·周邦彦衡山居士--明·文征明六如居士--明·唐寅温陵居士--明·李贽柳泉居士--清·蒲松龄称“居士”的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一佛居士——郑侠(北宋文学家)鹿门居士——米芾(北宋书法家)草堂居士——魏野(北宋诗人)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官员、诗人。

)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至游居士——曾慥(北宋末、南宋初)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茶山居士——曾畿(南宋诗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遂初居士——尤袤(南宋诗人)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无诤居士——刘迎(金文学家)云林居士——倪瓒(元代画家)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清容居士——袁桷(元代著名作家)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濂(明画家)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青藤居士——徐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闲闲居士——袁可立(明清官)六如居士——唐寅(明画家、文学家)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温陵居士——李贽(明文学家)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蝶庵居士——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梅溪居士——钱泳(明清文学家)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万松居士——钱载(清诗人、画家)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随园居士——袁枚(清文学家)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天瓶居士——张照(清代书法家)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崟(清代画家)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称“官爵”的: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称“地望”的: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称“子”的抱朴子:即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白云子:即司马承祯,唐朝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阳明子:即王阳明,中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重阳子:即王喆,又名王重阳,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韩湘子:八仙之一纯阳子:即吕洞宾,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八仙之一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

历史人物别名

历史人物别名

成鸠(传说为太古天皇氏的别号)戏皇(伏羲的别称。

戏,通“羲”)苍牙(伏羲的别称)春皇(传说中古帝庖牺的别名)农帝(神农氏的别称)连山氏(神农氏的别名)烈山氏(传说中炎帝神农氏的别称)朱襄(亦称“朱襄氏”,炎帝的别号)仓圣(苍颉的尊称)苍王(苍颉的别称)皇颉(对苍颉的尊称)巨唐(唐尧的美称)山父(尧时隐士巢父的别称)弃瓢翁(亦称“弃瓢叟”。

尧时隐士许由别称)磬叔(磬的创造者无句氏的别称)瞽瞍(舜父的别名)大舜(对舜的尊称)重华(虞舜的美称)都君(舜的别称)黄序(虞舜的别称。

一说,指黄帝)伯姜(舜臣子伯夷的别称)大禹(对夏禹的美称)神禹(夏禹的尊称)伊公(商·伊尹的尊称)伊生(商·伊尹的别称)伊衡(商·伊尹的别称)保衡(商代伊尹的尊号,即阿衡)西山饿夫(亦省称“西山夫”。

伯夷、叔齐的代称)师尚父(齐太公吕望的尊称)非熊(姜太公的代称)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别名)磻溪叟(周·吕尚的别称)先圣先师(古代对周公、孔子等人的尊称)张老(春秋·晋大夫张孟的别称)鲍叔(鲍叔牙的别称)桃花夫人(春秋时楚国息侯夫人息妫的别称)柳士师(春秋·鲁·柳下惠的别称)冀缺(亦作“缺”。

郤缺的别名)疵面(春秋·晋·赵孟的绰号)玄元皇帝(亦称“玄元圣祖”。

老子的尊称)圣祖(对老子的尊称)青牛(老子的代称)柱下(相传老子曾为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别称)象帝(老子的别称)盲左(春秋·鲁太史左丘明的别称)夫子(孔门对孔子的尊称)孔圣(亦称“孔圣人”。

孔子的尊称)圣尼(对孔子的尊称)尼父(对孔子的尊称)尼圣(对孔子的尊称(至圣仙师(对孔子的尊称)宣父(旧时对孔子的尊称)盗丘(对孔丘的贬称)通玄真人(唐代对文子的追号)西河(孔子弟子子夏的代称)夏南(春秋时陈大夫夏征舒的别名)东王(春秋时周敬王的别称)赤精子(相传为范蠡的别号)鸱夷子皮(亦作“鸱夷子”。

中国人名字之外的雅致称呼字号图

中国人名字之外的雅致称呼字号图

中国人名字之外的雅致称呼号图"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

"从《水浒传》里,我们看到一个由"绰号"组成的世界。

后来,在课堂上认识了五柳先生、六一居士、海上吊鳌客等等一群大文豪,也看到了号这种称呼风雅的一面。

号这种名字之外的称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可以使某人对自己某段境遇心绪的纪念,也可以是对某人品行能力的褒奖或鞭挞,是中国姓名文化中多彩而有趣的一笔。

一、中国帝王的用“号”:帝王的“号”总是和皇家身份紧密相连身为帝王的人同样也徜徉在“号”的世界里。

相比普通人而言,“号”对他们更加重要。

因为后人们往往只能记住他们的号,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名字。

在诸多种号中,庙号、年号、尊号、陵号是和帝王的皇家身份紧紧相连的。

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问.礼志九》:“天资七庙,亲庙五,祧庙二……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

”《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奏上尊庙为世祖。

”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

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

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

【文学常识】古代文人称呼

【文学常识】古代文人称呼

1.有先生之称者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靖节先生→东晋、陶潜五柳先生→东晋、陶潜羲皇上人→东晋、陶潜昌黎先生→唐朝、韩愈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逍遥先生→五代、郑遨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南丰先生→北宋、曾巩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明道先生→北宋、程颢伊川先生→北宋、程颐横渠先生→北宋、张载紫阳先生→南宋、朱熹考亭先生→南宋、朱熹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潜溪先生→明朝、宋濂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亭林先生→清朝、顾炎武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望溪先生→清朝、方苞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随园先生→清朝、袁枚惜抱先生→清朝、姚鼐中山先生→民国、孙文2.有居士之称者青莲居士→唐朝、李白/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东坡居士→北宋、苏轼/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3.人物并称(一)孔孟→孔子、孟子/孟荀→孟轲、荀况/杨墨→杨朱、墨翟/老庄→老子、庄子/屈宋→屈原、宋玉/马班→司马迁、班固/枚马→枚乘、司马相如/曹王→曹植、王粲/徐庾→徐陵、庾信/李杜→李白、杜甫/王孟→王维、孟浩然/高岑→高适、岑参/元白→元稹、白居易/刘白→刘禹钖、白居易/刘柳→刘禹锡、柳宗元/韩柳→韩愈、柳宗元/韩欧→韩愈、欧阳修/沈宋→沉佺期、宋之问/温李→温庭筠、李商隐/欧曾→欧阳修、曾巩/苏辛→苏轼、辛弃疾/苏陆→苏轼、陆游/苏黄→苏轼、黄庭坚/张柳→张先、柳永/程朱→二程、朱熹/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孙洪→孙星衍、洪亮吉/康梁→康有为、梁启超/4.人物并称(二)儒家五圣→至圣:孔子/复圣:颜渊/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大毛公、小毛公→毛亨、毛苌/大戴、小戴→戴德、戴圣/儒家、墨家→显学/晁错、贾谊→政论家/建安七子→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阮瑀、孔融/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二陆→陆机、陆云/大谢、小谢→谢灵运、谢朓/南徐北廋→徐陵、廋信/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老杜、小杜→杜甫、杜牧/小李杜→李商隐、杜牧/郊寒岛瘦→孟郊、贾岛/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词中二李→李煜、李清照/唐宋古文八大→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南宋四大诗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元剧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散曲双璧→张可久、乔吉/刘基、宋濂→明初文宗/刘基、高启→诗齐名/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清初三大师→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归奇顾怪→归庄、顾炎武/干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南袁北纪→袁枚、纪昀/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近三百年四大思想家(胡适)→顾炎武、/颜习斋、戴东原、吴稚晖/5.九流十家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名家→公孙龙、惠施、邓析子/阴阳家→邹衍/纵横家→苏秦、张仪、鬼谷子/杂家→吕不韦、淮南王/农家→许行/小说家→宋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古代文人雅称

古代文人雅称

古代文人雅称古代文人雅称中国诗史上有给诗人起“浑名称谓”的习惯,往往以一个“浑名”,或“别称”,或“雅号”,去概括人们对这位诗人特征的认识与把握。

在此列举如下:古代文人雅称:衡山居士:明代文征明青莲居士:唐代李白东坡居士:北宋苏轼香山居士:唐代白居易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幽栖居士:北宋朱淑真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后山居士:宋代陈师道千湖居士:南宋张孝祥芦山居士:宋代张元平易安居士:宋代李清照六如居士:明代唐伯虎店村居士:南宋刘克庄柳泉居士:清代蒲松龄清真居士:宋代周邦彦淮海居士:北宋秦观姑溪居士:北宋李之仪更生居士:清代洪亮吉芹溪居士:清代曹雪芹随园老人:清代袁牧白石道人:南宋姜夔遗山山人:金代元好问齐东野人:元代张养浩倚松老人:南宋陆游东皋子:唐代王绩幽忧子:唐代卢照邻已斋臾:元代关汉卿江东生:唐代罗隐中国古代历史圣人至圣:孔子(春秋)亚圣:孟子(战国)诗圣:杜甫(唐朝)词圣:苏轼(北宋)文圣:欧阳修(北宋)书圣:王羲之(东晋)画圣:吴道子(唐朝)医圣:张仲景(东汉)药圣:李时珍(明朝)茶圣:陆羽(唐朝)草圣:张芝(汉)史圣:司马迁(西汉)十七位作家原名鲁迅:周树人茅盾:沈德鸿周扬:周起应冰心:谢婉莹萧军:周田军田汉:田寿昌沙丁:杨朝熙艾青:蒋海澄殷夫:徐柏庭巴金:李芾甘叶圣陶:叶绍钧老舍:舒庆春丁冷:蒋冰之夏衍:沈端先曹禺:石家宝韬奋:邹思润阿英:钱杏树诗癖——萧纲萧纲(503~551),字世缵,梁简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

初封晋安王,昭明太子卒,立为皇太子,后嗣位。

谥曰简文帝,庙号太宗。

萧纲六岁能属文,七岁有“诗癖”,是一早慧文学少年。

三国魏曹植封东阿王,梁武帝惊叹六岁的萧纲的文才,以曹植比之。

诗杰――王勃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号称“初唐四杰”。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中国古代称谓礼仪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礼仪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礼仪大全特别奉献:中国古代称谓礼仪大全【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謚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謚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謚」。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宋朝人的称呼你可知否?

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宋朝人的称呼你可知否?

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宋朝人的称呼你可知否?据说2019年的古装电视连续剧会有一波宋朝题材的爆发,除了《知否》外,还有《大宋少年志》《大宋宫词》《孤城闭》等,时代背景均设定为宋朝。

不知这将会带动一波宋朝热呢,还是属于要毁宋朝的节奏?看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比如《大宋提刑官》《苏东坡》,我总是习惯于挑剧中出现的硬伤。

就个人的观察而言,历史剧最常见的硬伤,主要出在两个方面:1、服装、建筑物的张冠李戴;2、对白中的称谓出错。

下面介绍一些宋朝人常用的称呼,分“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两部分。

供编写剧本、观看电视剧时参照。

第一人称1皇帝的自称说起皇帝的自称,相信许多人都会认为,就是“朕”啊。

没错,但在宋代,皇帝并不是成天“朕”个不停。

一般来说,在正式场合,宋朝君主通常自称“朕”,而在非正式场合,往往自称“我”,跟民间说话并无什么两样。

例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仁宗)又曰:“朕日膳不欲事珍美,衣服多以缣缯为之,至屡经澣濯,而宫人或以为笑。

大官进膳,有虫在食器中,朕掩而不言,恐罪及有司也。

”《后山谈丛》上(宋仁宗)不乐,曰:“我常戒尔辈为侈靡,今一下箸费二十八千,吾不堪也。

”遂不食。

2皇太后的自称宋朝的皇太后一般自称“老身”。

例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后曰:“相公安可求退?老身合居深宫,却每日在此,甚非得已,且容老身先退。

”有时甚至会如民间女子,自称“奴”。

例子:《宋史·陆秀夫传》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

3皇后的自称皇后、嫔妃在皇帝、皇太后面前,自称“臣妾”。

例子:《宋会要辑稿》皇后杨氏奏:“窃见皇太子奏皇帝陛下孝、俭、诚、断事实并及臣妾,乞宣付史馆。

臣妾不胜震惧。

”《续资治通鉴长编》元符皇后上皇太后表:“臣妾以臣僚数有章疏……”4臣僚对皇帝的自称宋朝臣僚跟皇帝说话时,不管是书面,还是口语,一般都自称“臣”。

例子:《画墁录》张文节,嘉祐间长宪台,言事无所避。

一日,仁宗谓之曰:“卿孤寒,凡言照管。

关于文学常识:人的称谓_写作技巧

关于文学常识:人的称谓_写作技巧

关于文学常识: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古代科举名衔称谓一览

古代科举名衔称谓一览

古代科举名衔称谓一览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童生童生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秀才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

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

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

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

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

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秀才别称“茂才”。

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

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南北朝时,最重此科。

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

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

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

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明清时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

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

入学后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

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的别称

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的别称

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的别称虽然宋朝给我们留下了“积贫积弱”的印象,但事实上宋朝民间的富庶程度与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远超过盛唐时期。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的别称,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的别称 1因此,宋朝其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众所周知唐诗、宋词分别是唐宋两代的代名词之一,代表了不同时代文化发展的`不同特征。

上次历史妞跟大家介绍了唐代那些著名诗人的别称,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宋代那些著名诗人、词人的别称。

1、词圣—苏轼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因苏轼所作的词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对后世影响巨大,所以后世尊称他为“词圣”。

2、诗神—陆游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笔耕不辍,共创作诗歌9300多首,因此被后世尊称为“诗神”。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被总理称为“宋诗第一人”。

3、张三影、张三中—张先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善写小令。

一次,一位客人称赞他:“人们都叫你‘张三中’哩!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

”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倒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张三影”便传开了!4、谢逸—谢蝴蝶北宋文学家谢逸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因其曾写过300首咏蝶诗,故时人称之为“谢蝴蝶”。

5、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祁宋祁是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其诗词语言工丽,一首《玉楼春》更是把早春景色写活了,尤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传神,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宋朝对百姓的称呼

宋朝对百姓的称呼

宋朝对百姓的称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宋朝时期,百姓的称呼和尊称非常丰富多样,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宋朝对百姓的称呼体现了尊重和亲近的态度,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们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宋朝对百姓的称呼。

宋朝对于在社会层级较低的百姓通常采用比较常见的称呼,比如“百姓”、“平民”、“庶民”等。

这些称呼为一般人所熟知,它们代表了普通人的身份和地位,反映了社会中庞大的基层群体。

在宋朝时期,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一层级,他们是社会的支柱和基础,承担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任务。

对于在社会层级较高的百姓或者有特殊身份的人士,宋朝也有着相应的尊称。

在宋朝时期,官员和文人常常被尊称为“士人”、“君子”等,这些称呼传递了对于他们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尊重。

还有些特殊职业的人被称为“商人”、“医生”等,这些称呼也体现了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对于一些有学识或者技艺的人,宋朝也有着特殊的称呼。

对于文学家、诗人、画家等艺术家,人们往往尊称为“文人”、“才子”等,这些称呼反映了他们在文化领域的才华和成就。

同样地,对于一些有技术专长的人,人们也有相应的尊称,如“匠人”、“工匠”等,这些称呼彰显了他们在技术领域的独特能力和价值。

宋朝对百姓的称呼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多元性和人们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在社会底层还是社会高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这些称呼不仅仅是对于个人的称呼,更是对于整个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体现。

宋朝对百姓的称呼体现了尊重和亲近的态度,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们之间的关系,这些称呼虽然已经离我们很远,但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示例: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对百姓的称呼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在宋朝时代,人们对百姓的称呼具有一定的礼仪性和尊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风气。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宋朝对百姓的称呼,展现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风采和风貌。

古代各级官吏的称谓

古代各级官吏的称谓

古代各级官吏的称谓古代各级官吏的称谓【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文学常识文人雅号

文学常识文人雅号

文学常识之称号及合称一、古代文人雅号1、孔子——大成至圣先师。

2、老子——老聃(耳大)。

3、孟子——亚圣。

4、庄子——南华真人(唐玄宗封)。

5、屈原——三闾大夫(官爵)。

6、韩愈——韩昌黎,韩吏部(官至吏部侍郎)。

7、苏轼——东坡居士(曾在黄州城东一坡地自耕),诗神(诗挥洒自如),苏学士(官名)。

8、王安石——半山(曾隐居江宁半山),王文公(谥号),王临川(籍贯),王荆公(爵名)。

9、李白——诗仙(雄浑奔放),青莲居士(曾住四川青莲),李谪仙(才气横谥)。

10、杜牧——杜紫薇(曾写过《紫薇花》),小杜(有别于杜甫)。

11、贺知章——诗狂(秉性放达),四明狂客,贺八(行弟),贺秘监(宫至秘书监)。

12、王维——诗佛(佛教意味),王右丞(官名)。

13、白居易——白司马(官名),诗魔(写诗刻苦),香山居士。

14、秦少游——淮海居士,秦七(行第)秦学士(官名)山抹微云君(山抹微云)。

15、黄庭坚——黄八(行第),山谷道人(读于潜山县山谷寺),贫乐斋。

16、柳宗元——柳八(行第)柳河东(山西永济,地望)柳柳州(官地)。

17、李清照——易安居士(盼望生活安定,住处为易安室)。

18、司马光——司马温公(爵名),迁叟,涞水先生(籍贯)。

19、陶渊明——五柳先生(宅边五柳)靖节征士(谥号)陶彭泽(官地)。

20、陆游——龟堂病叟,陆放翁(忧世愤俗),海棠颠南(写过大量海棠诗),小李白。

21、辛弃疾——稼轩居士(重视农业,寓居江西上饶筑稼轩)。

22、杜甫——杜拾遗,杜工部(官名),诗圣(境界广阔),少陵野老,杜少陵(地望)。

23、欧阳修——一六一居士,欧阳文忠(谥号),醉翁(寄情山水),欧九(行第)。

24、范仲淹——范文正(谥号),范大将军。

25、金心农——出家庵粥饭僧(个人旨趣)。

26、唐伯虎——六如居士(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27、苏询——苏老泉。

28、陆羽——桑萱翁,倚松老人(间携经卷倚松立)。

宋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宋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宋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宋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一、同知:
1、正大夫:正大夫是宋朝皇室最重要的官职之一,其品级为“太常卿”;
2、太中大夫:该职是宋朝最高衔,其品级为“太学士”;
3、大理公:大理公是宋朝最重要的联合职位,其品级为“尚书令”;
4、中书舍人:中书舍人还称为“中书舍尹”,其品级也为“尚书令”;
二、都知:
1、太师:宋朝的太师是由太监担任的,其品级为“吏部令”;
2、兵部尚书:兵部尚书是宋朝最高级的官职之一,其品级为“吏部令”;
3、太府尹:太府尹是宋朝最重要的会计官,其品级为“太师”;
4、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是钦定宋朝大事的官职,其品级为“太师”;
三、尚书:
1、护国大夫:护国大夫是宋朝最高级的行贿官,其品级为“太后”;
2、刑部侍郎:刑部侍郎是宋朝刑庭官,其品级为“御史大夫”;
3、中書掾:中書掾是宋朝负责财政政策的官职,其品级为“假节”;
4、太保:太保是宋朝的外交官,其品级为“国子博士”;
四、侍郎:
1、正字:正字是宋朝的审判官,其品级为“侍郎”;
2、司射:司射是宋朝的军事官,其品级也为“侍郎”;
3、太傅:太傅是宋朝核心政治顾问,其品级也为“侍郎”;
4、太常:太常是宋朝统治最重要的武官,其品级也为“侍郎”。

由上所述可知,宋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由此而来:太常卿,太学士,尚书令,吏部令,太师,太后,御史大夫,假节,国子博士,侍郎。

每一种官职所代表的权力或地位各异,但个中共性可归结呈一:此类官职主要是实行政府政策、监督官兵、制定法规等,在宋朝政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历史上,宋朝的官位是通过考试录取,官员众多,职位等级的不同,必须依官品位衡等级,以充分体现君臣之道、官职之高低、威信之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