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5

合集下载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 2 -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 2 - 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 - 2 - 第2课时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 6 - 第3课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 11 - 微专题1常见漂白剂的归类分析............................................................................. - 13 -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 - 13 - 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 13 - 第2课时氨和铵盐.................................................................................................... - 16 - 第3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 - 20 - 微专题2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 24 - 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 - 25 - 微专题3常见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 29 - 实验活动4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 30 - 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 31 -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32 -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32 -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 - 32 - 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 - 36 -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 40 -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 - 40 -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 45 - 微专题4控制变量法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50 - 微专题5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分析............................................................. - 51 - 实验活动6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53 - 实验活动7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55 -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 - 57 -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 57 - 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烷烃的结构............................................................ - 57 - 第2课时烷烃的性质................................................................................................ - 63 - 微专题6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取代物种类......................................................... - 66 -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 69 - 第1课时乙烯............................................................................................................ - 69 - 第2课时烃有机高分子材料................................................................................ - 72 - 微专题7烃燃烧的有关计算..................................................................................... - 77 - 第三节乙醇与乙酸............................................................................................................ - 79 - 第1课时乙醇............................................................................................................ - 79 - 第2课时乙酸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82 -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 88 - 第1课时糖类............................................................................................................ - 88 - 第2课时蛋白质油脂............................................................................................ - 93 - 微专题8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 99 -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 - 100 -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 - 103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 107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 107 -第1课时 金属矿物与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 107 - 第2课时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 111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 - 114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 - 118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一、硫1.硫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 族,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含答案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一 详析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经常会感受到有热量的变化,比如钠与水的反应等,其实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即新物质的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是吸热的,有的反应是放热的。

而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能量变化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存在着能量的变化,而这些能量变化大多数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这就实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1.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在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改变,只是进行了原子之间的重组和整合;原子进行重组、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由于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要消耗能量,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要释放能量,因此我们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表示为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生成物 这样,当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大于释放的能量,则反应表现为吸收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当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小于释放的能量,则反应表现为放出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典例1】 已知:①1 mol H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436 kJ 的能量;②1 mol Cl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243 kJ 的能量;③由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1 molHCl 分子时释放 431 kJ 的能量。

则1 mol H 2和1 mol Cl 2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时的能量变化为( )A .放出能量183 kJB .吸收能量183 kJC .吸收能量248 kJD .吸收能量862 kJ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 2+Cl 2=====点燃2HCl ,可知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 mol H —H键、1 molCl —Cl 键,同时形成2 mol H —Cl 键。

计算可知生成2 molHCl 气体时,吸收的热量为436 kJ +243 kJ =679 kJ ,放出的热量为431 kJ ×2=862 kJ ,故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862 kJ -679 kJ =183 kJ ,A 对。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下载---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章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节、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1能吸收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量,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决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E,为放热反应。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E<E,为吸热反应。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2CO特殊:C+CO是吸热反应)。

2①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CaCO的分解等。

33△常见的吸热反应:2COC+CO②2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8HO+NHCl=BaCl+2NH↑+10HO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234222[吗?点拔:不对。

如C+O=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22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NHCl与Ba(OH)·8H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224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力、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电极反应式:-=金属阳离子较活泼金属-ne-2+=Zn】Zn-2e【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复习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复习总结
其中“等”和“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关键
例: N2 + 3H2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不同。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2)宏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间的能量差。(即化学能)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该反应从外界吸收能量 吸热反应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练习:下列各图中,表示化学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5.常见的放热反应: (1)所有的燃烧反应(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4)金属与酸的反应 (5)放热过程:浓硫酸稀释、 固体氢氧化钠溶解
3、化学反应速率均用 值来表示.且表示的是 速率而不是 速率.
同一个
等于

平均
瞬时
比较反应的快慢,应取同一参照物
④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01
内因
02外因0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物质的性质(主要) 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mol/(L·min)或mol/(L·s)
注意:1、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是可以不同的,但是这些数值都表示 反应速率。因此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来做标准。
2、用同一反应体系中不同物质表示同一速率时,其数值比一定 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高温
(C + CO2 = 2CO 吸热反应)
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

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等作正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

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复习资料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复习资料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点1:从化学键的角度判断一个反应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特别提示:从化学键的角度看能量变化时,首先要明确物质内部的化学键的数目。

要是对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认识错误,就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比如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4个。

考点2:从物质的能量角度判断一个反应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考点3:物质的稳定性与键能、物质的能量的关系(物质越稳定,其能量越低,断裂其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就越高)考点4: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类型【习题检测】1.25℃,101kPa时,已知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484kJ能量,且氧气中1mo l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496kJ能量,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463kJ能量,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2.下列图示表示的过程为吸热反应的是()。

3.白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黑磷,其转化过程为白磷黑磷,黑磷比白磷稳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磷与白磷是磷元素的同位素B.等质量的白磷比黑磷能量高C.白磷转化为黑磷时无能量变化D.白磷转化为黑磷是吸收能量的反应4.下列反应中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②Mg与CH3COOH溶液反应③燃烧反应④复分解反应⑤C与CO2反应⑥Na与水反应⑦胆矾受热分解二、化学能与电能考点1:原电池的原理(主要是电子、离子、电流的流动方向)1.电子由____极流向______极;阳离子移向_______极,阴离子移向_______极;电流由_____极流向____极,电流的流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考点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考点3: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并应用于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考点4:普通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若给出总反应(即前提: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则分析总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什么,即为电极反应式:例:由铜、铂、氯化铁溶液的构成的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Cl3 + Cu ═2FeCl2 + CuCl2,则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没有给出总反应,则需根据题目的描述先写出总反应式:例: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电极分别为镁和铝,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总结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

1.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
- 定义: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量大小,用摩尔(Mol)表示。

- 摩尔质量: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单位是g/mol。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质量和体积。

2.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关系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

- 摩尔比与质量比: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质量比。

- 反应物的限量与溢量:当反应物的量不足以与其他反应物完全反应时,称为反应物的限量,反应完全时用尽;当反应物的量超过其他反应物所需的量时,称为反应物的溢量,反应产物的量由其他反应物决定。

3. 溶液与溶解度
- 溶液的定义: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的混合物称为溶液。

- 溶解度:溶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在溶剂中的最大量称为溶解度。

- 饱和溶液: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溶液。

- 浓度计量方式: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和体积浓度来表示。

以上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提纲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提纲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提纲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
一、溶液的浓度计算
1. 浓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溶液的质量浓度计算
3. 溶液的体积浓度计算
4. 原子浓度和物质容积浓度的关系
二、溶液的稀释
1. 稀释的概念
2. 稀释计算方法
3. 稀释后浓度的确定
三、溶液的配制
1. 配制溶液的条件与方法
2. 化学药品的常用浓度单位
3. 溶质与溶液质量的关系
四、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
1. 配制稀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
2. 稀溶液的制备方法
3. 溶液的配制与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的实际应用
1. 实际应用中的浓度计算
2. 实际应用中的稀释和配制实验操作
六、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的相关实验
1. 浓度的测定实验
2. 体积浓度的测定实验
3. 稀释与配制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七、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结果的讨论与总结
八、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报告
1. 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
2. 实验结果的呈现
3. 实验过程的描述
4. 结论的总结与讨论。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多原子化合物结构,以及化学键在其结构中的作用。

从物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清楚地追踪到原子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化学键(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影响多原子化合物的结构的因素。

在这一章中,我们对于原子间的化学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包括静电力和共价键。

其中,共价键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每种键都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多少原子可以被包含其中以及每个键的最多稳定电子对数。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多原子分子的结构,主要是二元分子的坐标模型和立体模型,并对多原子分子的构型类型——平面和非平面构型进行了讨论。

在坐标模型中,我们可以使用键角来描述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同时使用其值来预测大多数二元分子的性质,如极化率和沸点等。

本章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二元化合物名称,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学,以及实验技术应用。

我们可以利用IUPAC有机化合物命名表达式,以便在科学研究中区分不同的化合物。

我们还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手段,如比色、滴定、分光谱等,用于分析物质组成,并具体描述分子结构和性质。

综上,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主要为我们深入分析原子之间的关系,重点讨论化学键的作用,包括静电力和共价键等,并探讨多原子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命名和实验技术应用。

这对于我们深入掌握多原子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的理解和探索,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化学必修2提分宝典:第二章 重点知识归纳 含解析 精品

化学必修2提分宝典:第二章 重点知识归纳 含解析 精品

【考向分析】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能量转化的内容包括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化学能与热能有关内容不仅是联系化学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重要内容,而且还跨越必修与选修2个模块,学习中存在难度大、内容深且难以把握等诸多困难;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化学能与电能的重心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以及工作原理的研究;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重点归纳】一、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这一过程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要吸收能量;二是要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这一过程会释放能量。

因此,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化学反应中存在两大变化,即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由于断开不同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不同,形成不同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也不同,所以化学反应中总会伴有能量的变化,最终的反应结果表现为吸收能量和放出能量。

(3)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从物质储存化学能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判断(1)化学反应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时所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

若用E总吸表示反应物化学键断开时所吸收的能量,E总放表示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时所放出的能量,化学反应能量变化ΔE=E总吸-E总放。

若ΔE为正值则吸收能量,为负值则放出能量。

(2)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所储存的化学能不同。

2022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2022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杂化轨道的分析应用1.以下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杂化轨道全部参加形成化学键B.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

28'、120。

、180°C.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D.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答案A解析杂化轨道可以局部参加形成化学键,例如NH3中N发生了sp3杂化,形成了4个sp3杂化轨道, 但是只有3个参与形成化学键,故A错误;Sp3、sp2、sp杂化轨道其空间结构分别是正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直线形,所以其夹角分别为109。

28'、120。

、180°,故B正确;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如甲烷、氨气分子、水分子等分子的中心原子均属于sp3杂化,故C正确; 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杂化后,各个轨道尽可能分散、对称分布,导致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2.以下关于氨气和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两种分子的VSEPR模型相同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四个不等性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等性杂化轨道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而甲烷分子中没有孤电子对,两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D.NH3分子可以与H士结合生成NH;,这个过程N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改变答案D 解析氨气分子中氮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 + 3=4,属于sp3杂化;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杂化轨道数为0+4=4,属于sp3杂化,类型相同,A正确;NH3分子中N原子有孤电子对,所以氮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 + 3=4,形成四个不等性杂化轨道;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无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0+4=4,形成4个等性杂化轨道,B正确;NH3中N原子形成3个o键,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N—H之间的键角小于109。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阶段重点突破练(二)一、选择题题组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能加快所有的化学反应的速率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C.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浓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变大D.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 2HI(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Ar,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Ar,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化学反应速率将发生变化3.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甲、乙、丙、丁)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在500 ℃时,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题组二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判断4.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为NH2COONH4(s)2NH3(g)+CO2(g),在一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面的反应,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A.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B.1 mol NH2COONH4分解同时有17 g NH3消耗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v(NH3)=2v(CO2)5.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6.一定温度下,在某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恒容时发生反应:A(g)+B(g)3C(g)②恒压时发生反应:A(g)+B(g)2C(g)③恒容时发生反应:A(g)+2B(g)2C(g)+D(g)④恒压时发生反应:A(g)+2B(g)3C(g)+D(s)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题组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与图像7.某温度下,反应2N2O5(g)4NO2(g)+O2(g)开始时,c(N2O5)=0.040 8 mol·L-1,经1 min后,c(N2O5)=0.030 0 mol·L-1。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中和热)。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但过氧化氢的分解是放热反应)[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C.铝与稀盐酸D.H2与O2的燃烧反应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二、化学能与电能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③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中和热)。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但过氧化氢的分解是放热反应)[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C。

铝与稀盐酸 D.H2与O2的燃烧反应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二、化学能与电能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③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探究
北京故宫的“云龙陛石”上曾经雕刻有精美的蟠龙图案,近些年来,这些浮雕遭到严重的损坏。

而以前几百年这种腐蚀都是很慢的,那为什么近些年来的腐蚀就加快了呢?这就要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了。

1.内因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而不是外界条件。

2.外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很多,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另外,形成原电池也
注意 ①对于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改变它们的量不会引起浓度的变化,对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例如:C(s)+CO 2(g)=====高温
2CO(g),增加C 的量,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②压强只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的速率有影响,若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产物中均无气体,则压强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关键是看改变压强是否改变相关物质的浓度。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压强改变的实质是气体物质浓度的改变。

有以下几种情况:
A .恒温:增大压强→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B .恒容:充入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充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但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C .恒压:充入稀有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③多个因素影响反应速率变化要看主要因素
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图像如下图,由图像可知氢气的生成速率随时间先由慢到快,然后又由快到慢。

反应体系中硫酸所提供的氢离子浓度是由高到低,若氢气的生成速率由其决定,速率的变化趋势也应由快到慢,反应前半程的原因只能是温度所致,锌与硫酸反应时放热,体系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一定时间后,硫酸的浓度下降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氢气的生成速率随时间先由慢到快,然后又由快到慢。

【典例9】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 产生气体体积V 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 、b 、c 、d 所对应的实验组别是( )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固体物质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实验1的盐酸的浓度最小,反应的温度最低,所以化学反应速率最小;物质状态相同时由于实验3的反应温度比实验2的反应温度高,所以反应速率实验3的大于实验2的;而实验4和实验3盐酸的浓度相同,反应的温度也相同,但物质的状态不相同,所以实验4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3的。

答案A
【典例10】反应E+F===G在温度T1下进行,反应M+N===K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E和F的浓度均大于M和N的浓度,则两者的反应速率()
A.前者大B.后者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解析因为这两个反应是不同的反应,而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故尽管前者的反应温度高、浓度大,但反应速率不一定大于后者,如合成氨反应在高温、高压且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其速率也不如低温下的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大。

故两者的反应速率快慢无法比较。

答案D
误区警示本题很容易错选A,因为教材中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忽视了内因才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外界因素在内因相同的情况下(即反应是相同时)才会决定反应速率的大小,在进行分析判断反应速率大小时应遵循以下思路:①先看内因;②内因相同者,再看外界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