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8立体几何(B组)理新人教
2020版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二大题考法课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错误!1。
如图,AC是圆O的直径,点B在圆O上,∠BAC=30°,BM⊥AC,垂足为M。
EA⊥平面ABC,CF∥AE,AE=3,AC=4,CF=1。
(1)证明:BF⊥EM;(2)求平面BEF与平面ABC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解:(1)证明:∵EA⊥平面ABC,∴BM⊥EA,又BM⊥AC,AC∩EA=A,∴BM⊥平面ACFE,∴BM⊥EM。
①在Rt△ABC中,AC=4,∠BAC=30°,∴AB=23,BC=2,又BM⊥AC,则AM=3,BM=错误!,CM=1。
∵FM=错误!=错误!,EM=错误!=3错误!,EF=42+3-12=2错误!,∴FM2+EM2=EF2,∴EM⊥FM.②又FM∩BM=M,③∴由①②③得EM⊥平面BMF,∴EM⊥BF。
(2)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过点A垂直于AC的直线为x轴,AC,AE所在的直线分别为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条件得A(0,0,0),E(0,0,3),B(错误!,3,0),F(0,4,1),∴错误!=(-错误!,-3,3),错误!=(-错误!,1,1).设平面BEF的法向量为n=(x,y,z),由错误!得错误!令x=错误!,得y=1,z=2,∴平面BEF的一个法向量为n=(3,1,2).∵EA⊥平面ABC,∴取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错误!=(0,0,3).设平面BEF与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θ,则cos θ=|cos〈n,错误!>|=错误!=错误!。
故平面BEF与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错误!。
2.(2019·台州期末)如图,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AD,AB∥CD,PD=AB=2AD =2CD=2,E为PB的中点.(1)证明:平面EAC⊥平面PBC;(2)求直线PD与平面AEC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证明:因为PC⊥平面ABCD,所以PC⊥AC。
又AB=2,AD=CD=1,AD⊥AB,所以AC=BC= 2.故AC2+BC2=AB2,即AC⊥BC。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 立体几何(学生版) 理
2020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数学(理科)专题08 立体几何(学生版)一、选择题:1.(2020年高考广东卷理科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它的体积为()A.12π B.45π C.57π D.81π2. (2020年高考北京卷理科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梭锥的表面积是()3.(2020年高考福建卷理科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A.球 B.三棱锥 C.正方体 D.圆柱4.(2020年高考浙江卷理科10)已知矩形ABCD,AB=1,BC2将 ABD沿矩形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进行翻着,在翻着过程中,()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D.对任意位置,三直线“AC与BD”,“AB与CD”,“AD与BC”均不垂直7. (2020年高考湖南卷理科3)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8.(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科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 6 ()B 9 ()C 12 ()D 189.(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科11)已知三棱锥S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求面上,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C 为球O 的直径,且2SC =;则此棱锥的体积为( )()A 26 ()B 36 ()C 23 ()D 2210.(2020年高考江西卷理科10)如右图,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所有棱长都为1,点E 是侧棱SC 上一动点,过点E 垂直于SC 的截面将正四棱锥分成上、下两部分,记(01),SE x x =<<截面下面部分的体积为(),V x 则函数()y V x =的图像大致为( )11.(2020年高考安徽卷理科6)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 ,直线a 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 m ⊥则“αβ⊥”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不必要条件13. (2020年高考四川卷理科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15.(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4)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22,AB CC E ==为1CC 的中点,则直线1AC 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B .3C .2D .116.(2020年高考重庆卷理科9)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2和a ,且长为a 的棱与长为2的棱异面,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 (B )(0,3) (C )(1,2) (D )(1,3)二、填空题:2.(2020年高考辽宁卷理科16)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点P ,A ,B ,C 都在半径为3的求面上,若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3.(2020年高考江苏卷7)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3cm AB AD ==,12cm AA =,则四棱锥D D BB A 11-的体积为 cm 3.4.(2020年高考天津卷理科10)―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3m .8.(2020年高考上海卷理科8)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π2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9.(2020年高考上海卷理科14)如图,AD 与BC 是四面体ABCD 中互相垂直的棱,2=BC ,若c AD 2=,且a CD AC BD AB 2=+=+,其中a 、c 为常数,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11.(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16)三菱柱ABC-A1B1C1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 BAA1=CAA1=60°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 (2020年高考广东卷理科18)(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5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点 E在线段PC上,PC⊥平面BDE。
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项复习专题08 解析几何(含答案)
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项复习专题08 解析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主要介绍用代数知识研究平面几何的方法.为此,我们要关注: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在此之中,要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及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与方法.要善于应用初中平面几何、高中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等知识来解决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8-1 直角坐标系【知识要点】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设数轴的原点为O ,A ,B 为数轴上任意两点,OB =x 2,OA =x 1,称x 2-x 1叫做向量AB 的坐标或数量,即数量AB =x 2-x 1;数轴上两点A ,B 的距离公式是d (A ,B )=|AB |=|x 2-x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设A ,B 为直角坐标平面上任意两点,A (x 1,y 1),B (x 2,y 2),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212212y y x x AB B A d -+-==A ,B 两点的中点M (x ,y )的坐标公式是⋅+=+=2,22121y y y x x x 3.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若A (x 1,y 1,z 1),B (x 2,y 2,z 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212212212z z y y x x AB B A d -+-+-==【复习要求】1.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也称为解析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2.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例题分析】例1 解下列方程或不等式:(1)|x-3|=1;(2)|x-3|≤4;(3)1<|x-3|≤4.略解:(1)设直线坐标系上点A,B的坐标分别为x,3,则|x-3|=1表示点A到点B的距离等于1,如图8-1-1所示,图8-1-1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4或x=2.(2)与(1)类似,如图8-1-2,图8-1-2则|x-3|≤4表示直线坐标系上点A到点B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x≤7}.(3)与(2)类似,解不等式1<|x-3|,得解集{x|x>4,或x<2},将此与不等式|x-3|≤4的解集{x|-1≤x≤7}取交集,得不等式1<|x-3|≤4的解集为{x|-1≤x<2,或4<x≤7}.【评析】解绝对值方程或不等式时,如果未知数x的次数和系数都为1,那么可以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来解绝对值方程或不等式.|x-a|的几何意义:表示数轴(直线坐标系)上点A(x)到点B(a)的距离.例2 已知矩形ABCD及同一平面上一点P,求证:P A2+PC2=PB2+PD2.解:如图8-1-3,以点A为原点,以AB为x轴,向右为正方向,以AD为y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8-1-3设AB =a ,AD =b ,则 A (0,0),B (a ,0),C (a ,b ),D (0,b ), 设P (x ,y ),则22222222))()(()(b y a x y x PC PA -+-++=+=x 2+y 2+(x -a )2+(y -b )2,22222222))(())((b y x y a x PD PB -+++-=+=x 2+y 2+(x -a )2+(y -b )2,所以P A 2+PC 2=PB 2+PD 2.【评析】坐标法是解析几何的一个基本方法,非常重要.坐标法中要注意坐标系的建立,理论上,可以任意建立坐标系,但是坐标系的位置会影响问题解决的复杂程度,适当的坐标系可以使解题过程较为简便.例3 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 (1,2,-1),B (2,0,2). (1)求A ,B 两点的距离;(2)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 A |=|PB |;(3)设M 为xOy 平面内的一点,若|MA |=|MB |,求M 点的轨迹方程. 解:(1)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14)21()02()21(||222=--+-+-=AB(2)设P (a ,0,0)为x 轴上任一点,由题意得222)10()20()1(++-+-a,即a 2-2a +6=a 2-4a +8,解得a =1,所以P (1,0,0). (3)设M (x ,y ,0),则有整理可得x -2y -1=0.所以,M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y -1=0.【评析】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等量关系,体现了方程思想的应用.练习8-1一、选择题1.数轴上三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3,-1,-5,则AC +CB 等于( )40)2(2++-=a ,4)0()2()10()2()1(22222+-+-=++-+-y x y xA .-4B .4C .-12D .122.若数轴上有两点A (x ),B (x 2)(其中x ∈R ),则向量的数量的最小值为( )A .B.0 C .D . 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1,-2,3)关于yOz 平面的对称点是( ) A .(1,-2,-3)B .(1,2,3)C .(-1,-2,3)D .(-1,2,3)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内有三点A (-2,5),B (1,-4),P (x ,y ),且|AP |=|BP |,则实数x ,y 满足的方程为( ) A .x +3y -2=0 B .x -3y +2=0 C .x +3y +2=0D .x -3y -2=0二、填空题5.方程|x +2|=3的解是______;不等式|x +3|≥2的解为______. 6.点A (2,3)关于点B (-4,1)的对称点为______. 7.方程|x +2|-|x -3|=4的解为______.8.如图8-1-4,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DA |=3,|DC |=4,|DD 1|=2,A 1C 的中点为M ,则点B 1的坐标是______,点M 的坐标是______,M 关于点B 1的对称点为______.图8-1-4三、解答题9.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 满足AB 2+BC 2+CD 2+DA 2=AC 2+BD 2.10.求证:以A (4,3,1),B (7,1,2),C (5,2,3)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 214141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A (1,3),B (4,5),点P 在x 轴上,求|P A |+|PB |的最小值.§8-2 直线的方程【知识要点】1.直线方程的概念如果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某条直线上,且这条直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那么这个方程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并规定,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零度角.因此,倾斜角α 的取值范围是0°≤α <180°.我们把直线y =kx +b 中的系数k 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设A (x 1,y 1),B (x 2,y 2)为直线y =kx +b 上任意两点,其中x 1≠x 2,则斜率 倾斜角为90°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α 的直线的斜率k =tan α (α ≠90°). 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点斜式:y -y 1=k (x -x 1); 斜截式:y =kx +b ;两点式:一般式:Ax +By +C =0(A 2+B 2≠0). 4.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设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 (1)l 1与l 2相交A 1B 2-A 2B 1≠0或⋅--=1212x x yy k );,(2121121121y y x x x x xx y y y y =/=/--=--⇔)0(222121=/=/B A B B A A(2)l 1与l 2平行(3)l 1与l 2重合 当直线l 1与l 2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分别为k 1,k 2,截距分别为b 1,b 2,则 l 1与l 2相交k 1≠k 2; l 1∥l 2k 1=k 2,b 1≠b 2; l 1与l 2重合k 1=k 2,b 1=b 2. 5.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设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l 2A 1A 2+B 1 B 2=0. 当直线l 1与l 2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分别为k 1,k 2,则l 1⊥l 2k 1k 2=-1. 6.点到直线的距离点P (x 1,y 1)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的计算公式【复习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例题分析】例1(1)直线的斜率是______,倾斜角为______;(2)设A (2,3),B (-3,2),C (-1,-1),过点C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则斜率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略解:(1)直线可以化简为 ⇔⎪⎪⎩⎪⎪⎨⎧=/=/=≠-≠-=-).0(;00,0222212121211221211221C B A C CB B A AC A C A B C C B B A B A 或或而⇔⎪⎩⎪⎨⎧=/==≠===).0();0(,,222212121222111C B A C C B B A A C C B B A A 或λλλλ⇔⇔⇔⇔⇔⋅+++=2211||BA C By Ax d 082=-+y x 082=-+y x ,22822+-=x y所以此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 (2)如图8-2-1,设直线AC 的倾斜角为α ,图8-2-1因为此直线的斜率为,所以 设直线BC 的倾斜角为β ,因为此直线的斜率为所以 因为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所以直线l 的倾斜角θ 满足α ≤θ ≤β , 由正切函数图象,得tan θ ≥tan α 或tan θ≤tan β, 故l 斜率k 的取值范围为. 【评析】(1)求直线的斜率常用方法有三种: ①已知直线的倾斜角α,当α≠90°时,k =tan α;②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x 1,y 1),(x 2,y 2),当x 1≠x 2时,k =;③已知直线的方程Ax +By +C =0,当B ≠0时,k =. (2)已知直线的斜率k 求倾斜角α 时,要注意当k >0时,α =arctan k ;当k <0时,α =π-arctan |k |.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直线方程:(1)过点A (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2)过点P (-2,1),且点Q (-1,-2)到直线的距离为1. 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3=k (x -2),或x =2(舍),22-;22tan arc π-=α341213=++=AC k ;34tan =α,231312-=+-+=BC k ⋅-=23tan β]23,[],34[-∞+∞∈ k 1212x x y y --BA -令y =0,得x =2-(k ≠0);令x =0,得y =3-2k , 由题意,得2-=3-2k ,解得k =或k =-1,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3x -2y =0或x +y -5=0; (2)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1=k (x +2)或x =-2, 当直线为y -1=k (x +2),即kx —y +(2k +1)=0时,由点Q (-1,-2)到直线的距离为1,得=1,解得, 所以,直线,即4x +3y +5=0符合题意; 当直线为x =-2时,检验知其符合题意.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4x +3y +5=0或x =-2.【评析】求直线方程,应从条件出发,合理选择直线方程的形式,并注意每种形式的适应条件.特别地,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无斜率”,“零截距”的情况.例3 已知直线l 1:(m -2)x +(m +2)y +1=0,l 2:(m 2-4)x —my -3=0, (1)若l 1∥l 2,求实数m 的值; (2)若l 1⊥l 2,求实数m 的值.解法一:(1)因为l 1∥l 2,所以(m -2)(-m )=(m +2)(m 2-4), 解得m =2或m =-1或m =-4, 验证知两直线不重合,所以m =2或m =-1或m =-4时,l 1∥l 2;(2)因为l 1⊥l 2,所以(m -2)(m 2-4)+(-m )(m +2)=0, 解得m =-2或m =1或m =4.解法二:当l 1斜率不存在,即m =-2时,代入直线方程,知l 1⊥l 2; 当l 2斜率不存在,即m =0时,代入直线方程,知l 1与l 2既不平行又不垂直; 当l 1,l 2斜率存在,即m ≠0,m ≠-2时,k3k 3231|122|2++++-k k k 34-=k 03534=---y x可求l 1,l 2,如的斜率分别为k 1=-,k 2=,截距b 1=-,b 2=,若l 1∥l 2,由k 1=k 2,b 1≠b 2,解得m =2或m =-1或m =-4, 若l 1⊥l 2,由k 1k 2=-1,解得m =1或m =4 综上,(1)当m =2或m =-1或m =-4时,l 1∥l 2; (2)当m =-2或m =1或m =4时,l 1⊥l 2.【评析】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有几个,但各有利弊.简洁的(如解法一)相互之间易混淆,好记的要注意使用条件(如解法二,易丢“无斜率”的情况),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例4 已知直线l 过两直线l 1:3x -y -1=0与l 2:x +y -3=0的交点,且点A (3,3)和B (5,2)到l 的距离相等,求直线l 的方程.【分析】所求直线l 有两种情况:一是l 与AB 平行;二是点A ,B 在l 的两侧,此时l 过线段AB 的中点.解:解方程组得交点(1,2),由题意,当①l 与AB 平行;或②l 过A ,B 的中点时.可以使得点A ,B 到l 的距离相等. ①当l ∥AB 时,因为,此时,即x +2y -5=0;②当l 过AB 的中点时,因为AB 的中点坐标为所以 即l :x -6y +11=0.综上,所求的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5=0或l :x -6y +11=0.例5 已知直线l 1:y =kx +2k 与l 2:x +y =5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解法一:解方程组,得交点 由题意,得,解得解法二:如图8-2-2,由l 1:y =k (x +2),知l 1过定点P (-2,0),22-+m m m m 42-21+m m3-⎩⎨⎧=-+=--03013y x y x 215323-=--=AB k )1(212:--=-x y l ),25,4(M ,1412252:--=--x y l ⎩⎨⎧=++=52y x k kx y ),1255,125(+--+-k kk k ⎪⎪⎩⎪⎪⎨⎧>+-->+-012550125k k k k ⋅<<250k图8-2-2由l 2:x +y =5,知l 2坐标轴相交于点A (0,5),B (5,0), 因为 由题意,得 【评析】在例4,例5中,要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方法;要会联立两个曲线(直线)的方程,解方程得到曲线的交点,体会方程思想.例6 如图8-2-3,过点P (4,4)的直线l 与直线l 1:y =4x 相交于点A (在第一象限),与x 轴正半轴相交于点B ,求△ABO 面积的最小值.图8-2-3解:设B (a ,0),则 将y =4x 代入直线l 的方程, 得点A 的坐标为 则△ABO 的面积所以当a =6时,△ABO 的面积S 取到最小值24.练习8-2,0,252005==+-=BP AP k k ⋅<<250k ),4(4044:---=-x ay l ),3)(34,3(>--a a a a a ,121)611(3234212+--=-⨯⨯=a a a a S一、选择题1.若直线l 的倾斜角的正弦为,则l 的斜率k 是( ) A . B .C .或D .或 2.点P (a +b ,ab )在第二象限内,则bx +ay -ab =0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是“直线(m +2)x +3my +1=0与直线(m -2)x +(m +2)y -3=0相互垂直”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若直线与直线2x +3y -6=0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l 的倾角的取值范围( )A .B .C .D .二、填空题5.已知两条直线l 1:ax +3y -3=0,l 2:4x +6y -1=0,若l 1∥l 2,则a =_______. 6.已知点A (3,0),B (0,4),则过点B 且与A 的距离为3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 7.若点P (3,4),Q (a ,b )关于直线x -y -1=0对称,则a +2b =_______. 8.若三点A (2,2),B (a ,0),C (0,b ),(ab ≠0)共线,则的值等于_______. 三、解答题9.已知点P 在直线2x +3y -2=0上,点A (1,3),B (-1,-5). (1)求|P A |的最小值; (2)若|P A |=|PB |,求点P 坐标.10.若直线l 夹在两条直线l 1:x -3y +10=0与l 2:2x +y -8=0之间的线段恰好被点P (0,1)平分,求直线l 的方程.5343-4343-433434-21=m 3:-=kx y l )3π,6π[)2π,3π()2π,6π(]2π,6π[ba 11+211.已知点P到两个定点M(-1,0)、N(1,0)距离的比为,点N到直线PM的距离为1.求直线PN的方程.§8-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知识要点】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1)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区域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的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开半平面),且不含边界线.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包括边界线(闭半平面).(2)由几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指各个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3)可在直线Ax+By+C=0的某一侧任取一点,一般地取特殊点(x0,y0),从Ax0+By0+C的正(或负)来判断Ax +By+C>0(或Ax+By+C<0)所表示的区域.当C≠0时,常把原点(0,0)作为特殊点.(4)也可以利用如下结论判断区域在直线哪一侧:①y>kx+b表示直线上方的半平面区域;y<kx+b表示直线下方的半平面区域.②当B>0时,Ax+By+C>0表示直线上方区域,Ax+By+C<0表示直线下方区域.2.简单线性规划(1)基本概念目标函数:关于x,y的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函数,如z=x+y,z=x2+y2等.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的变量所满足的不等式组.线性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是关于变量的一次函数.线性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是关于变量的一次不等式(或等式).线性规划问题: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最优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的坐标,称为问题的最优解.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可行解.可行域: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可行域. (2)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分析并将已知数据列出表格; ②确定线性约束条件; ③确定线性目标函数; ④画出可行域;⑤利用线性目标函数,求出最优解;⑥实际问题需要整数解时,应适当调整确定最优解. 【复习要求】1.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能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例题分析】例1 (1)若点(3,1)在直线3x -2y +a =0的上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若点(3,1)和(-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解:(1)将直线化为 由题意,得,解得a <-7. (2)由题意,将两点代入直线方程的左侧所得符号相反, 则(3×3-2+a )[3×(-4)-12+a ]<0,即(a +7)(a -24)<0,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7,24).例2 (1)如图8-3-1,写出能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不等式组;图8-3-1,223a x y +=23231a+⨯>(2)如果函数y =ax 2+bx +a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试在aOb 坐标平面内画出点(a ,b )表示的平面区域.略解:(1) (2)由题意,得b 2-4a 2>0,即(2a +b )(2a -b )<0,所以或,点(a ,b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8-3-2.图8-3-2【评析】除了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外,还应关注给定平面区域如何用不等式表示这个逆问题.例3 已知x ,y 满足求:(1)z 1=x +y 的最大值; (2)z 2=x -y 的最大值; (3)z 3=x 2+y 2的最小值; (4)的取值范围(x ≠1). 略解:如图8-3-3,作出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02210⎪⎩⎪⎨⎧≥+-->≤y x y x ⎩⎨⎧<->+0202b a b a ⎩⎨⎧>-<+0202b a ba ⎪⎩⎪⎨⎧≤--≥+-≥-+.033,042,022y x y x y x 14-=x yz图8-3-3易求得M (2,3),A (1,0),B (0,2).(1)作直线x +y =0,通过平移,知在M 点,z 1有最大值5; (2)作直线x -y =0,通过平移,知在A 点,z 2有最大值1;(3)作圆x 2+y 2=r 2,显然当圆与直线2x +y -2=0相切时,r 2有最小值,即z 3有最小值(4)可看作(1,0)与(x ,y )两点连线的斜率,所以z 4的取值范围是(-∞,-2]∪[3,+∞). 【评析】对于非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值问题,要充分挖掘其目标函数z 的几何意义.z 的几何意义常见的有:直线的截距、斜率、圆的半径等.例4 某公司招收男职员x 名,女职员y 名,x 和y 须满足约束条件则z =10x +10y 的最大值是( )(A)80(B)85(C)90(D)95略解:由题意,根据已知不等式组及可得到点(x ,y )的可行域.如图8-3-4.图8-3-4作直线x +y =0,通过平移,知在M 点,z =10x +10y 有最大值,易得 又由题意,知x ,y ∈N ,作适当调整,知可行域内点(5,4)可使z 取最大值, 所以,z max =10×5+10×4=90,选C . 【评析】实际问题中,要关注是否需要整数解.2)52(;541-x y⎪⎩⎪⎨⎧≤≥+-≥-.112,932,22115x y x y x ⎩⎨⎧≥≥00yx ),29,211(M例5 某工厂用两种不同原料生产同一产品,若采用甲种原料,每吨成本1000元,运费500元,可得产品90千克;若采用乙种原料,每吨成本1500元,运费400元,可得产品100千克.今预算每日原料总成本不得超过6000元,运费不得超过2000元,问此工厂每日采用甲、乙两种原料各多少千克,才能使产品的日产量最大?解:设此工厂每日需甲种原料x 吨,乙种原料y 吨,则可得产品z =90x +100y (千克).由题意,得上述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8-3-5所示,阴影部分(含边界)即为可行域.图8-3-5作直线l :90x +100y =0,并作平行于直线l 的一组直线与可行域相交,其中有一条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M 点,且与直线l 的距离最大,此时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这里M 点是直线2x +3y =12和5x +4y =20的交点,容易解得M,此时z 取到最大值答:当每天提供甲原料吨,乙原料吨时,每日最多可生产440千克产品. 例6 设函数f (x )=ax 2+bx ,且1≤f (-1)≤2,2≤f (1)≤4.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Ob 中,画出点(a ,b )所表示的区域; (2)试利用(1)所得的区域,求f (-2)的取值范围. 解:(1)∵f (-1)=a -b ,f (1)=a +b ,∴即 如图8-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Ob 中,作出满足上述不等式组的区域,阴影部分(含边界)即为可行域.⎪⎩⎪⎨⎧≥≥≤+≤+⇒⎪⎩⎪⎨⎧≥≥≤+≤+.0,0,2045,1232.0,0,2000400500,600015001000y x y x y x y x y x yx )720,712(71290⨯.440720100=⨯+712720⎩⎨⎧≤+≤≤-≤.42,21b a b a ⎪⎪⎩⎪⎪⎨⎧<+≥+≤-≥-.4,2,2,1b a b a b a b a图8-3-6(2)目标函数f (-2)=4a -2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Ob 中,作直线l :4a -2b =0,并作平行于直线l 的一组直线与可行域相交,其中有一条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B 点,且与直线l 的距离最大,此时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这里B 点是直线a -b =2和a +b =4的交点,容易解得B (3,1), 此时f (-2)取到最大值4×3-2×1=10.同理,其中有一条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C 点,此时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值.这里C 点是直线a -b =1和a +b =2的交点,容易解得此时f (-2)取到最小值 所以5≤f (-2)≤10.【评析】线性规划知识是解决“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关的最值(或范围)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练习8-3一、选择题1.原点(0,0)和点(1,1)在直线x +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0或a >2B .a =0或a =2C .0<a <2D .0≤a ≤22.若x ≥0,y ≥0,且x +y ≤1,则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1B .1C .2D .-23.已知x 和y 是正整数,且满足约束条件则z =2x +3y 的最小值是( )A .24B .14C .13D .11.5),21,23(C .5212234=⨯-⨯⎪⎩⎪⎨⎧≥≤-≤+.72,2,10x y x y x4.根据程序设定,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从原点O 沿正东偏北α 方向行走-段时间后,再向正北方向行走一段时间,但α 的大小以及何时改变方向不定.如图8-3-7.假定机器人行走速度为10米/分钟,设机器人行走2分钟时的可能落点区域为S ,则S 可以用不等式组表示为( )图8-3-7A .B .C .D .二、填空题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______.6.若实数x 、y 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7.点P (x ,y )在直线4x +3y =0上,且满足-14≤x -y ≤7,则点P 到坐标原点距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8.若当实数x ,y 满足时,z =x +3y 的最小值为-6,则实数a 等于______.三、解答题9.如果点P 在平面区域内,点Q (2,2),求|PQ |的最小值.)2π0(≤≤α⎩⎨⎧≤≤≤≤200200y x ⎩⎨⎧≥+≤+2040022y x y x ⎪⎩⎪⎨⎧≥≥≤+0040022y x y x ⎪⎩⎪⎨⎧≤≤≥+202020y x y x ⎪⎩⎪⎨⎧≤≥+-≥-+20202x y x y x ⎪⎩⎪⎨⎧≤>≤+-2001x x y x x y ⎪⎩⎪⎨⎧≤≥+≥+-a x y x y x 005⎪⎩⎪⎨⎧≥-+≤-+≥+-0102022y x y x y x10.制定投资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可能获得的盈利,而且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亏损.某投资人打算投资甲、乙两个项目,根据预测,甲、乙项目可能的最大盈利率分别为100%和50%(),可能的最大亏损率分别为30%和10%(),投资人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10万元,要求确保可能的资金亏损不超过1.8万元.问投资人对甲、乙两个项目各投多少万元,才能使可能的盈利最大?11.设a ,b ∈R ,且b (a +b +1)<0,b (a +b -1)<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Ob 中,画出点(a ,b )所表示的区域; (2)试利用(1)所得的区域,指出a 的取值范围.§8-4 圆的方程【知识要点】1.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r >0),其中点(a ,b )为圆心,r 为半径. (2)一般方程:x 2+y 2+Dx +Ey +F =0(D 2+E 2-4F >0),其中圆心为,半径为2.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圆的半径为r ,点到圆的圆心距离为d ,则 d >r 点在圆外;%100⨯=投资额盈利额盈利率投资额亏损额亏损率=%100⨯)2,2(E D --21.422F E D -+⇔d =r 点在圆上; d <r 点在圆内.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代数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解方程组,消去字母y ,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0方程组有两解直线和圆相交; =0方程组有一解直线和圆相切; <0方程组无解直线和圆相离.(2)几何法(重点):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设圆的半径为r ,则 d <r 直线和圆相交; d =r 直线和圆相切; d >r 直线和圆相离.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r (R ≥r ),两圆的圆心距为d (d >0),则 d >R +r 两圆相离; d =R +r 两圆外切; R -r <d <R +r 两圆相交; d =R -r 两圆内切; d <R -r 两圆内含. 【复习要求】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条件,求出圆的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例题分析】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 (1)一条直径的端点是A (3,2),B (-4,1);(2)经过两点A (1,-1)和B (-1,1),且圆心在直线x +y -2=0上; (3)经过两点A (4,2)和B (-1,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四个截距之和为2.⇔⇔∆⇔⇔∆⇔⇔∆⇔⇔⇔⇔⇔⇔⇔⇔⇔⇔【分析】求圆的方程,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若已知条件与圆心、半径有关,则设圆的标准方程,如第(2)问.若已知条件与圆心、半径关系不大,则设圆的一般方程,如第(3)问.解:(1)由题意圆心为AB 的中点M ,即, 因为所以圆的半径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 (2)方法一: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r >0),则,解得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1)2=4.方法二:由圆的几何性质可知,圆心一定在弦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易得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x .由题意,解方程组,得圆心C 为(1,1),于是,半径r =|AC |=2,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1)2=4. (3)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Dx +Ey +F =0, 因为圆过点A ,B ,所以 4D +2E +F +20=0,① -D +3E +F +10=0,②在圆的方程中,令y =0,得x 2+Dx +F =0, 设圆在x 轴上的截距为x 1,x 2,则x 1+x 2=-D . 在圆的方程中,令x =0,得y 2+Ey +F =0, 设圆在y 轴上的截距为y 1,y 2,则y 1+y 2=-E .)212,243(+-)23,21(-M ,50)12()43(||22=-++=AB ⋅==250||21AB r ⋅=-++225)23()21(22y x ⎪⎪⎪⎩⎪⎪⎪⎨⎧=-+--=--+-=-+222222)1()1()1()1(02r b a r b a b a ⎪⎩⎪⎨⎧===2,11r b a ⎩⎨⎧=-+=02y x xy由题意,得-D +(-E )=2,③解①②③,得D =-2,E =0,F =-12,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 -12=0.【评析】①以A (x 1,y 1),B (x 2,y 2)为一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是(x -x 1)(x -x 2)+(y -y 1)(y -y 2)=0.②求圆的方程时,要注意挖掘题中圆的几何意义(如第(2)问);③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时,要恰当选择的圆的方程(如第(3)问),这样有时能大大减少运算量.例2 (1)点P (a ,b )在圆C :x 2+y 2=r 2(r >0)上,求过点P 的圆的切线方程;(2)若点P (a ,b )在圆C :x 2+y 2=r 2(r >0)内,判断直线ax +by =r 2与圆C 的位置关系.解:(1)方法一:因为切线l 与半径OP 垂直,又可求出直线OP 的斜率,所以可得切线l 的斜率,再由点斜式得到切线方程.但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详细过程略).方法二:设Q (x ,y )为所求切线上任一点,则,即(x -a ,y -b )·(a ,b )=0. 整理得ax +by =a 2+b 2,又因为P 在圆上,所以a 2+b 2=r 2, 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ax +by =r 2. (2)由已知,得a 2+b 2<r 2,则圆心O (0,0)到直线ax +by =r 2的距离所以此直线与圆C 相离.【评析】随着点P (a ,b )与圆C :x 2+y 2=r 2的位置关系的变化,直线l :ax +by =r 2与圆C 的位置关系也在变化.①当点P 在圆C 上时,直线l 与圆C 相切;②当点P 在圆C 内时,直线l 与圆C 相离;③当点P 在圆外时,直线l 与圆C 相交.例3 已知点A (a ,3),圆C :(x -1)2+(y -2)2=4. (1)设a =3,求过点A 且与圆C 相切的直线方程;(2)设a =4,直线l 过点A 且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2,求直线l 的方程;(3)设a =2,直线l 1过点A ,求l 1被圆C 截得的线段的最短长度,并求此时l 1的方程. 解:(1)如图8-4-1,此时A (3,3),0=⋅.||22222r rr ba r d =>+=3图8-4-1设切线为y -3=k (x -3)或x =3, 验证知x =3符合题意;当切线为y -3=k (x -3),即kx -y -3k +3=0时,圆心(1,2)到切线的距离解得所以,切线方程为3x +4y -21=0或x =3. (2)如图8-4-2,此时A (4,3),图8-4-2设直线l 为y -3=k (x -4)或x =4(舍), 设弦PQ 的中点为M ,则|CP |=r =2,所以,即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1,于是,解得k =0或,,21|332|2=++--=k k k d ,43-=k ,3||=PM ,1||||||22=-=PM CP CM 11|342|2=++--=k k k d 4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或y =3. (3)如图8-4-3,此时A (2,3),设所截得的线段为DE ,圆心到直线l 1的距离为d ,图8-4-3则,即 因为直线l 1过点A ,所以圆心到直线l 1的距离为d ≤|CA|=故当d =时,, 此时AC ⊥l 1,因为 所以=-1,故直线l 1方程为y -3=-(x -2),即x +y -5=0.【评析】(1)用点斜式设直线方程时,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2)涉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时,用与圆有关的几何意义解题较为方便,常见的有:①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②如图8-4-2,在由弦心距、半径及弦组成的Rt △CMP 中,有|CM |2+|MP |2=|CP |2,CM ⊥MP 等;③如图8-4-1,由切线段、半径组成的Rt △AB C .例4 已知圆C :(x -1)2+(y -2)2=25,直线l :mx +y +m =0.求证:不论m 取何值,直线l 与圆C 恒交于两点.【分析】要证明直线l 与圆C 恒交于两点,可以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也可以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消去y 后用判别式大于零去证明,但此题这两种方法计算量都很大.如果能说明直线l 恒过圆内一定点,那么直线l 与圆C 显然有两个交点.解:因为直线l :mx +y +m =0可化为y =-m (x +1),x y 43=222|)|21(r d DE =+,42||2d DE -=,2222||min =DE ,11223=--=AC k 1l k所以直线l 恒过点A (-1,0),又圆C :(x -1)2+(y -2)2=25的圆心为(1,2),半径为5, 且点A 到圆C 的圆心的距离等于 所以点A 为圆C 内一点,则直线l 恒过圆内一点A , 所以直线l 与圆C 恒交于两点.例5 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4,3),B (0,5),C (-3,-4),D O 为坐标原点. (1)此四边形是否有外接圆,若有,求出外接圆的方程,若没有,请说明理由;(2)记△ABC 的外接圆为W ,过W 上的点E (x 0,y 0)(x 0>0,y 0>0)作圆W 的切线l ,设l 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P 、Q ,求△OPQ 面积的最小值.【分析】判断四点是否共圆,初中的方法是证明一组对角之和为180°,此题此法不易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此题的关键,如果想到三点共圆,那么可以求出过三点的圆的方程,然后再判断第四点是否在圆上,问题就迎刃而解.解:(1)设△ABC 的外接圆为W ,圆心M (a ,b ),半径为r (r >0). 则W 为:(x -a )2+(y -b )2=r 2.由题意,得,解得,所以W :x 2+y 2=25. 将点D 的坐标代入W 的方程,适合. 所以点D 在△ABC 的外接圆W 上,故四边形ABCD 有外接圆,且外接圆的方程为x 2+y 2=25. (2)设切线l 的斜率为k ,直线ME (即OE )的斜率为k 1,∵圆的切线l 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整理得而,,522)2()11(22<=-+--).1,62(⎪⎪⎪⎩⎪⎪⎪⎨⎧=--+--=-+-=-+-222222222)4()3()5()0()3()4(r b a r b a r b a ⎪⎩⎪⎨⎧===500r b a ,11k k -= ,,00001y xk x y k -=∴=)(:0000x x y xy y l --=-202000y x y y x x +=+∵点E (x 0,y 0)在圆W 上,即,∴切线l :x 0x +y 0y =25.在l 的方程中,令x =0,得,同理 ∴△OPQ 的面积 ∵,(其中x 0>0,y 0>0)∴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当时,△OPQ 的面积有最小值25. 练习8-4一、选择题1.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x -4y +5=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A .(x -2)2+(y +1)2=3 B .(x +2)2+(y -1)2=3 C .(x -2)2+(y +1)2=9D .(x +2)2+(y -1)2=92.圆x 2+y 2-4x +4y +6=0截直线x -y -5=0所得的弦长等于( ) A .B .C .1D .53.若直线与圆x 2+y 2=1有公共点,则( ) A .a 2+b 2≤1B .a 2+b 2≥1C .D .4.圆(x +2)2+y 2=5关于点(1,2)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A .(x +4)2+(y -2)2=5 B .(x -4)2+(y -4)2=5 C .(x +4)2+(y +4)2=5 D .(x +4)2+(y +2)2=5二、填空题5.由点P (-1,4)向圆x 2+y 2-4x -6y +12=0所引的切线长是______.252020=+y x )25,0(,2500y Q y y ∴=).0,25(0x P ,26252525210000y x y x S OPQ ==⋅⋅∆002020225y x y x ≥=+.2525625262500=≥=∆y x S OPQ 22500==y x )225225(,E 62251=+bya x 11122≤+b a 11122≥+b a6.若半径为1的圆分别与y 轴的正半轴和射线相切,则这个圆的方程为______. 7.圆x 2+y 2+2x +4y -3=0上到直线x +y +1=0的距离为的点共有______个.8.若不等式x 2+2x +a ≥-y 2-2y 对任意的实数x 、y 都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解答题9.已知直线l :x -y +2=0与圆C :(x -a )2+(y -2)2=4相交于A 、B 两点. (1)当a =-2时,求弦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 (2)当l 被圆C 截得弦长为时,求a 的值.10.已知圆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截y 轴所得的弦长为2;②被x 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③圆心到直线l :x -2y =0的距离为.求该圆的方程.11.已知圆C :(x -1)2+(y -2)2=25,直线l :mx +y +m =0.求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线段的最短长度,以及此时l的方程.§8-5 曲线与方程【知识要点】1.轨迹方程一般地,一条曲线可以看成动点运动的轨迹,曲线的方程又常称为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方程. 2.曲线与方程)0(33≥=x x y 2325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 与方程F (x ,y )=0之间有如下关系: (1)曲线C 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 (2)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那么,曲线C 叫做方程F (x ,y )=0的曲线,方程F (x ,y )=0叫做曲线C 的方程. 3.曲线的交点已知两条曲线C 1和C 2的方程分别是F (x ,y )=0,G (x ,y )=0,那么求两条曲线C 1和C 2的交点坐标,只要求方程组的实数解就可以得到.【复习要求】1.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思想. 2.会求简单的轨迹方程;能根据方程研究曲线的简单性质. 【例题分析】例1 已知点A (-1,0),B (2,0),动点P 到点A 的距离与它到点B 的距离之比为2,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设P (x ,y ),则,即 化简得x 2+y 2-6x +5=0,所以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6x +5=0.【评析】动点轨迹法是求轨迹方程的重要方法,其一般步骤是: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②设所求动点的坐标为(x ,y );③找出动点满足的几何关系;④几何关系代数化,并将其化简;⑤检验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否都在所求轨迹上.例2 已知P 为抛物线y =x 2+1上一动点,A (2,3),P 关于A 的对称点为点P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设P '(x ,y ),P (x 0,y 0),由题意,得 所以x 0=4-x ,y 0=6-y ,因为点P (x 0,y 0)在抛物线y =x 2+1上,所以6-y =(4-x )2+1, 即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y =-(x -4)2+5.例3 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 (2,0)和圆C :x 2+y 2=1,动点M 到圆C 的切线长与|MQ |的比等于常数2.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解:如图8-5-1,设直线MN 切圆于N ,⎩⎨⎧==0),(0),(y x G y x F 2||||=PB PA ,2)2()1(2222=+-++yx y x ,32,2200=+=+yy x x。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大题专攻练8 立体几何B组 理 新人教A版
高考大题专攻练 8.立体几何(B组)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1.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1)证明:CE∥平面PAB.(2)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解题导引】(1)取PA的中点F,连接EF,BF,证明四边形BCEF为平行四边形,证明CE∥BF,从而证明CE∥平面PAB.(2)取BC,AD的中点M,N.连接PN交EF于点Q,连接MQ,证明MQ∥CE,MQ与平面PBC所成的角,就等于CE与平面PBC所成的角.过Q作QH⊥PB,连接MH,证明MH就是MQ在平面PBC内的射影,这样只要证明平面PBN⊥平面PBC即可.【解析】(1)如图,设PA中点为F,连接EF,FB.因为E,F分别为PD,PA中点,所以EF∥AD且EF=AD,又因为BC∥AD,BC=AD,所以EF∥BC且EF=BC,即四边形BC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E∥BF,因此CE∥平面PAB.(2)分别取BC,AD的中点为M,N.连接PN交EF于点Q,连接MQ.因为E,F,N分别是PD,PA,AD的中点,所以Q为EF中点,在平行四边形BCEF中,MQ∥CE.由△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PN⊥AD.由DC⊥AD,N是AD的中点得BN⊥AD.所以AD⊥平面PBN,由BC∥AD得BC⊥平面PBN,那么,平面PBC⊥平面PBN.过点Q作PB的垂线,垂足为H,连接MH.MH是MQ在平面PBC上的射影,所以∠QMH是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的角.设CD=1.在△PCD中,由PC=2,CD=1,PD=得CE=,在△PBN中,由PN=BN=1,PB=得QH=,在Rt△MQH中,QH=,MQ=,所以sin∠QMH=,所以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是.2.如图几何体是圆柱体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ABCD(及其内部)以AB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20°得到的,G为的中点.(1)设P是上一点,AP⊥BE,求∠CBP的大小.(2)当AD=2,AB=3,求二面角E-AG-C的大小.【解题导引】(1)由已知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BE⊥平面ABP,得到BE⊥BP,结合∠EBC=120°求得∠CBP=30°.(2)方法一:取的中点H,连接EH,GH,CH,可得四边形BEHC为菱形,取AG中点M,连接EM,CM,EC,得到EM⊥AG,CM⊥AG,说明∠EMC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求解三角形得二面角E-AG-C的大小.方法二: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BP,BA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A,E,G,C的坐标,进一步求出平面AEG与平面AC G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可得二面角E-AG-C的大小.【解析】(1)因为AP⊥BE,AB⊥BE,AB,AP⊂平面ABP,AB∩AP=A,所以BE⊥平面ABP,又BP⊂平面ABP,所以BE⊥BP,又∠EBC=120°.因此∠CBP=30°.(2)方法一:取的中点H,连接EH,GH,CH.因为∠EBC=120°,所以四边形BEHC为菱形,所以AE=GE=AC=GC==,取AG中点M,连接EM,C M,EC,则EM⊥AG,CM⊥AG,所以∠EMC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又AM=1,所以EM=CM==2.在△BEC中,由于∠EBC=120°,由余弦定理得EC2=22+22-2×2×2×cos120°=12,所以EC=2,因此△EMC为等边三角形,故所求的角为60°.方法二: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BP,BA所在的直线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EBP=90°,由题意得A(0,0,3),E(2,0,0),G(1,,3),C(-1,,0),故=(2,0,-3),=(1,,0),=(2,0,3),设m=(x1,y1,z1)是平面AEG的一个法向量.由可得取z1=2,可得平面AEG的一个法向量m=(3,-,2).设n=(x2,y2,z2)是平面ACG的一个法向量.由可得取z2=-2,可得平面AC G的一个法向量n=(3,-,-2).所以cos<m,n>==.因此所求的角为60°.。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八:立体几何(附解析)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八:立体几何(附解析)1.理解和掌握柱、锥、台、球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2.能掌握并灵活利用柱、锥、台、球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3.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4.能利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解决问题; 5.能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解决问题.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多面体的表面积=+2S S S 棱柱表棱柱侧底,=+S S S 棱锥表棱锥侧底,=++S S S S 棱台表棱台侧上底下底.(2)旋转体的表面积①圆柱:=2()S r r l π+表,其中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②圆锥:=()S r r l π+表,其中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③圆台:22=()S r r r l rl π''+++表,其中,r r '为上、下底面半径分别,l 为母线长; ④球体:2=4S r π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 (3)几何体的体积公式①柱体:=V Sh 柱体,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②椎体:1=3V Sh 锥体,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③台体:1=()3V S S h '台体,其中S '、S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高;④球体:34=3V r π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 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过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a α⊄,b α⊂,////a b a α⇒. 图形语言:如下图.(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符号语言://a α,a β⊂,//b a b αβ=⇒I . 图形语言:如下图.(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a β⊂,b β⊂,a b P =I ,//a α,////b ααβ⇒. 图形语言:如下图.(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αβ,a γα=I ,//b a b γβ=⇒I . 图形语言:如下图.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l a ⊥,l b ⊥,a α⊂,b α⊂,a b P l α=⇒⊥I . 图形语言:如下图.(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a α⊥,//b a b α⊥⇒. 图形语言:如下图.(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l β⊂,l ααβ⊥⇒⊥. 图形语言:如下图.(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αβ⊥,l αβ=I ,a α⊂,a l a β⊥⇒⊥. 图形语言:如下图.1.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6,圆心角为3π的扇形,则圆锥的高为( ) A.5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C 为正三角形,M 为棱PA 的中点,AB AC ⊥,12AC BC =, 平面PAB ⊥平面PAC . (1)求证:AB ⊥平面PAC ;(2)若2AC =,求三棱锥P BMC -的体积.经典常规题(45分钟)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Q 分别为1AD ,1B C 上的动点,且满足1AP B Q =,则下列4个命题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①存在P ,Q 的某一位置,使//AB PQ ; ②△BPQ 的面积为定值;③当0PA >时,直线1PB 与直线AQ 一定异面; ④无论P ,Q 运动到何位置,均有BC PQ ⊥.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2.在三棱锥P ABC -中,平面PAB ⊥平面ABC ,△ABC是边长为PA P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1.设a ,b 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若a ,b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 b B .若//a α,//b β,则//a bC .若a α⊂,b β⊂,//a b ,则//αβD .若a α⊥,b β⊥,αβ⊥,则a b ⊥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3cm精准预测题高频易错题A .133 B .43+ C .143 D .43+ 3.如图,多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11//AB BC B .平面11CBD ⊥平面1111A B C DC .平面11//CBD 平面1A BD D .异面直线AD 与1CB 所成的角为30︒4.已知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8π,4AB BC ==,AC =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732 B C D 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沿AE ,AF ,EF 把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 ,P 点在△AEF 内的射影为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是△AEF 的垂心B .O 是△AEF 的内心C .O 是△AEF 的外心D .O 是△AEF 的重心6.如图,侧棱长为V ABC -中,40AVB BVC CVA ∠=∠=∠=︒,过A 作截面AEF 与VB 、VC 分别交于E 、F 点,则截面AEF ∆的最小周长是 .7.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分别为AB ,PB 的中点,且ED AB ⊥,PA AC ⊥,PC BC ⊥.(1)求证:BC ⊥平面PAC ;(2)若2PA BC =且AB EA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1,求点B 到平面DCE 的距离.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八:立体几何(解析)1.理解和掌握柱、锥、台、球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2.能掌握并灵活利用柱、锥、台、球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3.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4.能利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解决问题; 5.能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解决问题.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多面体的表面积=+2S S S 棱柱表棱柱侧底,=+S S S 棱锥表棱锥侧底,=++S S S S 棱台表棱台侧上底下底.(2)旋转体的表面积①圆柱:=2()S r r l π+表,其中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②圆锥:=()S r r l π+表,其中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③圆台:22=()S r r r l rl π''+++表,其中,r r '为上、下底面半径分别,l 为母线长; ④球体:2=4S r π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 (3)几何体的体积公式①柱体:=V Sh 柱体,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②椎体:1=3V Sh 锥体,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③台体:1=()3V S S h '台体,其中S '、S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高;④球体:34=3V r π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 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过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a α⊄,b α⊂,////a b a α⇒. 图形语言:如下图.(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符号语言://a α,a β⊂,//b a b αβ=⇒I . 图形语言:如下图.(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a β⊂,b β⊂,a b P =I ,//a α,////b ααβ⇒. 图形语言:如下图.(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αβ,a γα=I ,//b a b γβ=⇒I . 图形语言:如下图.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l a ⊥,l b ⊥,a α⊂,b α⊂,a b P l α=⇒⊥I . 图形语言:如下图.(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a α⊥,//b a b α⊥⇒. 图形语言:如下图.(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l β⊂,l ααβ⊥⇒⊥. 图形语言:如下图.(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αβ⊥,l αβ=I ,a α⊂,a l a β⊥⇒⊥. 图形语言:如下图.1.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6,圆心角为3π的扇形,则圆锥的高为( ) A.5 【答案】C【解析】因为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6,圆心角为3π的扇形,所以圆锥的母线长为6, 设其底面半径为r ,则623r ππ⨯=,所以1r ==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C 为正三角形,M 为棱PA 的中点,AB AC ⊥,12AC BC =, 平面PAB ⊥平面PAC . (1)求证:AB ⊥平面PAC ;(2)若2AC =,求三棱锥P BMC -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1.【解析】(1)∵△PAC 为等边三角形,且M 为PA 的中点,∴CM PA ⊥. ∵平面PAB ⊥平面PAC ,平面PAB I 平面PAC PA =,CM ⊂平面PAC ,经典常规题∴CM ⊥平面PAB ,∵AB ⊂平面PAB ,∴AB CM ⊥.又∵AB AC ⊥,CM AC C =I ,AC 、CM ⊂平面PAC , ∴AB ⊥平面PAC .(2)∵AB AC ⊥,且2AC =,24BC AC ==,∴AB =又∵△PA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M 为PA 的中点, ∴CM PA ⊥,且sin 60CM PC =︒=即△PMC的面积为11122PMC S PM CM ∆=⋅=⨯=. ∴三棱锥O BMC -的体积为11133P BMC B PMC PMC V V S AB --∆==⋅==.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Q 分别为1AD ,1B C 上的动点,且满足1AP B Q =,则下列4个命题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①存在P ,Q 的某一位置,使//AB PQ ; ②△BPQ 的面积为定值;③当0PA >时,直线1PB 与直线AQ 一定异面; ④无论P ,Q 运动到何位置,均有BC PQ ⊥.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高频易错题(45分钟)【答案】D【解析】①当P ,Q 分别为棱1AD ,1B C 的中点时满足,正确; ②当P 与A 重合时:212ABP S a ∆=;当P 与1D 重合时:22BPQ S a ∆=(a为正方体边长),错误; ③当0PA >时,假设直线1PB 与直线AQ 是共面直线,则AP 与1B Q 共面,矛盾,正确; ④如图所示:F ,G 分别为P ,Q 在平面内的投影,易证BC ⊥平面PFGQ ,正确.2.在三棱锥P ABC -中,平面PAB ⊥平面ABC ,△ABC 是边长为PA P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答案】654π【解析】如图所示,作AB 中点D ,连接PD 、CD ,在CD 上作三角形ABC 的中心E ,过点E 作平面ABC 的垂线,在垂线上取一点O ,使得PO OC =.∵三棱锥底面是一个边长为E 为三角形的中心,∴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过点E的平面ABC的垂线上,∵PO OC=,P、C两点在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面上,∴O点即为球心,∵平面PAB⊥平面ABC,PA PB=,D为AB中点,∴PD⊥平面ABC,3CD==,223CE CD==,1DE CD CE=-=,2PD==,设球的半径为r,则有PO OC r==,OE=222()PD OE DE PO-+=,即22(21r+=,解得26516r=,故表面积为26544S rππ==.1.设a,b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 b B.若//aα,//bβ,则//a bC.若aα⊂,bβ⊂,//a b,则//αβ D.若aα⊥,bβ⊥,αβ⊥,则a b⊥【答案】D【解析】A选项中两直线a,b还可能相交或异面,错误;B选项中两直线a,b还可能相交或异面,错误;C选项两平面α,β还可能是相交平面,错误,故答案为D.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cm 精准预测题A .133 B .43+ C .143 D .43+ 【答案】C【解析】24=;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分别为2的矩形,四棱锥的高为2,∴三棱锥的体积为11223223⨯⨯=, 即几何体的体积214433V =+=(3cm ). 3.如图,多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11//AB BC B .平面11CBD ⊥平面1111A B C DC .平面11//CBD 平面1A BD D .异面直线AD 与1CB 所成的角为30︒ 【答案】C【解析】在A 中,若11//A B B C ,由11//A B CD ,得11//B C CD ,矛盾,A 不符合题意;在B 中,∵1BB ⊥平面1111A B C D ,∴平面11BB D D ⊥平面1111A B C D ,则平面11CB D ⊥平面1111A B C D 也是错误的,B 不符合题意;在C 中,∵11//A B CD ,11//A D CB ,∴平面11//CB D 平面1A BD ,C 符合题意; 在D 中,多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145BCB ∠=︒, 又//AD BC ,∴AD 与1CB 所成角为45︒,D 不符合题意.4.已知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8π,4AB BC ==,AC =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732 B C D 【答案】D【解析】设外接球的球心为O ,半径为R ,则24128R ππ=,故R = 设球心O 在底面上的投影为E ,∵OA OC OB ==,∴E 为△ABC 的外心,又∵4AB BC ==,AC =222AC AB BC =+,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故E 为AC 的中点,所以OE ==,设D 到底面ABC 的距离为h ,则h OE R ≤+=即三棱锥D ABC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114432⨯⨯⨯⨯=.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沿AE ,AF ,EF 把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 ,P 点在△AEF 内的射影为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是△AEF 的垂心B .O 是△AEF 的内心C .O 是△AEF 的外心D .O 是△AEF 的重心【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可知PA ,PE ,PF 两两垂直,由PA ⊥平面PEF ,从而PA EF ⊥,而PO ⊥平面PEF ,从而PO EF ⊥,所以EF ⊥平面PAO ,所以EF AO ⊥,同理可知AE FO ⊥,AF EO ⊥,所以O 是△AEF 的垂心,故答案为A .6.如图,侧棱长为V ABC -中,40AVB BVC CVA ∠=∠=∠=︒,过A 作截面AEF 与VB 、VC 分别交于E 、F 点,则截面AEF ∆的最小周长是 .【答案】6【解析】如图所示,将正三棱锥V ABC -沿侧棱VA 展开.当A ,E ,F 三点共线时,△AEF 的周长最小,在展开图中应为直线段,此时△AEF 的周长2sin 602sin 606l AE EF FA AS '=++=︒=⨯︒=.7.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分别为AB ,PB 的中点,且ED AB ⊥,PA AC ⊥,PC BC ⊥.(1)求证:BC ⊥平面PAC ;(2)若2PA BC =且AB EA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1,求点B 到平面DCE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解析】(1)∵D ,E 分别为AB ,PB 的中点,∴//PA ED ,∵ED AB ⊥,∴PA AB ⊥,又∵PA AC ⊥,且AB AC A =I ,AB ⊂面ABC ,AC ⊂面ABC ,∴PA ⊥面ABC , ∵BC ⊂面ABC ,∴PA BC ⊥,∵PC BC ⊥,且PA PC P =I ,PA ⊂面PAC ,PC ⊂面PAC ,∴BC ⊥面PAC .(2)设AB x =,B 点到平面DCE 的距离为h .∵D 为AB 中点,且ED AB ⊥,∴EB EA =,∵AB EA =,∴ED x =,∵D ,E 分别为AB ,PB 的中点,∴2AP DE ==.∵2PA BC =,∴BC x =,12AC x =,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311138ABC V S PA x ∆=⋅⋅==,解得2x =. 由(1)知,PA ⊥面ABC ,且//PA ED ,∴ED ⊥面ABC .∵B DCE E BCD V V --=,∴1133DCE BCD S h S ED ∆∆⋅⋅=⋅⋅,∵11112224BCD ABC S S ∆∆==⨯=,111222DEC S CD DE ∆=⋅⋅=⨯=,且ED =,∴113234h ⨯⋅=⨯,即2h =.故点B 到平面DCE。
2020-2021学年高三数学(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_4_含解析
高考大题专攻练4.数列(B组)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1.数列{a n}的前n项和记为S n,a1=t,点(a n+1,S n)在直线y=x-1上,n∈N*. 世纪金榜导学号92494440(1)当实数t为何值时,数列{a n}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f(x)=[x]([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在(1)的结论下,令b n=f(log3a n)+1,c n=a n+,求{c n}的前n项和T n.【解析】(1)由题意得S n=a n+1-1,所以S n-1=a n-1,两式相减得a n=a n+1-a n,即a n+1=3a n,所以当n≥2时,数列{a n}是等比数列,要使n≥1时,数列{a n}是等比数列,则只需要=3,因为a1=a2-1,所以a2=2a1+2,所以=3,解得t=2,所以实数t=2时,数列{a n}是等比数列,a n=2·3n-1.(2)因为b n=f(log3a n)+1=[log3(2×3n-1)]+1,因为3n-1<2×3n-1<3n,所以n-1<log3(2×3n-1)<n,所以b n=n-1+1=n,所以c n=a n+=2×3n-1+=2×3n-1+,因为{a n}的前n项和为=3n-1,的前n项和为(1-+-+…+-)==-,所以T n=3n-1+-=3n--.2.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 n+1+a n=9·2n-1,n∈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na n,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S n,若不等式S n>ka n-1对一切n∈N*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析】(1)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因为a n+1+a n=9·2n-1,所以a2+a1=9,a3+a2=18,所以q===2.又2a1+a1=9,所以a1=3,所以a n=3·2n-1,n∈N*.(2)b n=na n=3n·2n-1,所以S n=3×1×20+3×2×21+…+3(n-1)×2n-2+3n×2n-1,所以S n=1×20+2×21+…+(n-1)×2n-2+n×2n-1,所以S n=1×21+2×22+…+(n-1)×2n-1+n×2n,所以-S n=1+21+22+…+2n-1-n×2n=-n×2n=(1-n)2n-1,所以S n=3(n-1)2n+3,因为S n>ka n-1对一切n∈N*恒成立,所以k<==2(n-1)+,令f(n)=2(n-1)+,则f(n+1)-f(n)=2n+-=2+-=2-=>0,故f(n)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所以f(x)min=f(1)=,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2024届高考数学专项立体几何大题含答案
立体几何大题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θ=cos a ,b =|a ⋅b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12+y 12+z 12⋅x 22+y 22+z 22(其中θ(0°<θ≤90°)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7.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β=AB ⋅m |AB ||m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8.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cos θ=m ⋅n |m ||n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9.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2024届高考数学专项立体几何大题含答案模拟训练一、解答题1(22·23下·湖南·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AC =BB ,点D 为棱BB 的中点,AE =13AC .(1)求DE 的长度;(2)求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2(22·23下·绍兴·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DE ⊥平面BCD ,△ABC 为正三角形,△BCD 为等腰Rt △,∠BDC =90°,AB =2,DE =2.(1)求证:AE ⊥BC ;(2)若AE ⎳平面BCD ,求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的正弦值.3(22·23·张家口·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CBB1=60°,AB= BC=2,AC=AB1=2.(1)证明:平面ACB1⊥平面BB1C1C;(2)求平面ACC1A1与平面A1B1C1夹角的余弦值.4(22·23·湛江·二模)如图1,在五边形ABCDE中,四边形ABCE为正方形,CD⊥DE,CD=DE,如图2,将△ABE沿BE折起,使得A至A1处,且A1B⊥A1D.(1)证明:DE⊥平面A1BE;(2)求二面角C-A1E-D的余弦值.5(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AC =4,BE =3,点F 在AC 上.(1)若BF ⎳平面CDE ,求CF ;(2)若F 是AC 的中点,求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6(22·23下·湖北·二模)如图,S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内接于⊙O ,AC ⊥BC ,AC =BC =322,AM =2MS ,AS =3,PQ 为⊙O 的一条弦,且SB ⎳平面PMQ .(1)求PQ 的最小值;(2)若SA ⊥PQ ,求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正弦值.7(22·23·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PA= AD=2AB,点M是PD的中点.(1)证明:AM⊥PC;(2)设AC的中点为O,点N在棱PC上(异于点P,C),且ON=OA,求直线AN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8(22·23下·温州·二模)已知三棱锥D-ABC中,△BCD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AC=AD, AD与平面B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求证:AD⊥BC;(2)求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的正弦值.9(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四面体ABCD,AD⊥CD,AD=CD,AC=2,AB=3,∠CAB=60°,E为AB上的点,且AC⊥DE,DE与平面ABC所成角为30°,(1)求三棱锥D-BCE的体积;(2)求二面角B-CD-E的余弦值.10(22·23下·襄阳·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矩形,∠BAC=90°,AB= AC=2,AA1=4,A1在底面ABC的射影为BC的中点N,M为B1C1的中点.(1)求证:平面A1MNA⊥平面A1BC;(2)求平面A1B1BA与平面BB1C1C夹角的余弦值.11(22·23·唐山·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C是等边三角形,侧面ACC1A1⊥底面ABC,且AA1=AC,∠AA1C1=120°,M是CC1的中点.(1)证明:A1C⊥BM.(2)求二面角A1-BC-M的正弦值.12(22·23下·盐城·三模)如图,该几何体是由等高的半个圆柱和14个圆柱拼接而成,点G为弧CD的中点,且C,E,D,G四点共面.(1)证明:平面BDF⊥平面BCG;(2)若平面BDF与平面ABG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55,且线段AB长度为2,求点G到直线DF的距离.13(22·23下·江苏·三模)如图,圆锥DO中,AE为底面圆O的直径,AE=AD,△ABC为底面圆O的内接正三角形,圆锥的高DO=18,点P为线段DO上一个动点.(1)当PO=36时,证明:PA⊥平面PBC;(2)当P点在什么位置时,直线PE和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14(22·23下·镇江·三模)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60°,四边形PACQ为矩形,PA=1,从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并解答问题(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①BP,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相等;②三棱锥P-ABD体积为33;③cos∠BPA=55(1)平面PACQ⊥平面ABCD;(2)求二面角B-PQ-D的大小;(3)求点C到平面BPQ的距离.15(22·23下·江苏·一模)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侧面A 1B 1BA 为菱形,∠ABB 1=π3,AB 1⊥AC ,AB =AC =2,E 是AC 的中点.(1)求证:A 1B ⊥平面AB 1C ;(2)点P 在线段A 1E 上(异于点A 1,E ),AP 与平面A 1BE 所成角为π4,求EP EA 1的值.16(22·23下·河北·三模)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其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PO ⊥平面ABCD ,OC =1,OD =OP =2,M 是PD 的中点,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1)当平面OMN ⎳平面PBC 时,试确定点N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在(1)的前提下,点Q 在直线MN 上,以PQ 为直径的球的表面积为214π.以O 为原点,OC ,OD ,O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求点Q 的坐标.17(22·23·汕头·三模)如图,圆台O1O2的轴截面为等腰梯形A1ACC1,AC=2AA1=2A1C1=4,B为底面圆周上异于A,C的点.(1)在平面BCC1内,过C1作一条直线与平面A1AB平行,并说明理由;(2)若四棱锥B-A1ACC1的体积为23,设平面A1AB∩平面C1CB=l,Q∈l,求CQ的最小值.18(19·20下·临沂·二模)如图①,在Rt△ABC中,B为直角,AB=BC=6,EF∥BC,AE=2,沿EF将△AEF折起,使∠AEB=π3,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点D在线段AC上.(1)求证:平面AEF⊥平面ABC;(2)若AE⎳平面BDF,求直线AF与平面BDF所成角的正弦值.19(22·23下·广州·三模)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AB=AP=2,PA⊥平面ABCD,E,F分别是线段PB,PD的中点,G是线段PC上的一点.(1)求证:平面EFG⊥平面PAC;(2)若直线AG与平面A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且G点不是线段PC的中点,求三棱锥E-ABG体积.20(22·23下·长沙·一模)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为2,∠A1AB=60°,点A1在下底面ABC 的投影为AB的中点O.(1)在棱BB1(含端点)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A1D⊥AC1若存在,求出BD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点A1到平面BCC1B1的距离.21(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三棱台ABC -A 1B 1C 1,AB ⊥BC ,AC ⊥BB 1,平面ABB 1A 1⊥平面ABC ,AB =6,BC =4,BB 1=2,AC 1与A 1C 相交于点D ,AE =2EB,且DE ∥平面BCC 1B 1.(1)求三棱锥C -A 1B 1C 1的体积;(2)平面A 1B 1C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α,CC 1与平面A 1B 1C 所成角为β,求证:α+β=π4.22(22·23·衡水·一模)如图所示,A ,B ,C ,D 四点共面,其中∠BAD =∠ADC =90°,AB =12AD ,点P ,Q 在平面ABCD 的同侧,且PA ⊥平面ABCD ,CQ ⊥平面ABCD .(1)若直线l ⊂平面PAB ,求证:l ⎳平面CDQ ;(2)若PQ ⎳AC ,∠ABP =∠DAC =45°,平面BPQ ∩平面CDQ =m ,求锐二面角B -m -C 的余弦值.23(22·23下·湖北·三模)已知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各条棱长均为2,且有∠AA1D1=∠AA1B1=∠D1A1B1=60°.(1)求证:平面AA1C1C⊥平面A1B1C1D1;(2)求直线B1D与平面AA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24(22·23下·武汉·三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2,E为线段PB的中点,F为线段BC上的动点.(1)求证:平面AEF⊥平面PBC;(2)求平面AEF与平面PDC夹角的最小值.25(22·23下·黄冈·三模)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CD,AE∥CD,AE=BE=2CD=2,CE =3.将四边形AECD沿AE折起,使得BC=3,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1)若G为AB的中点,证明:DG⊥平面ABE;(2)若F为BE上一动点,且二面角B-AD-F的余弦值为63,求EFEB的值.26(22·23·德州·三模)图1是直角梯形ABCD,AB⎳CD,∠D=90°,AD=3,AB=2,CD=3,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以BE为折痕将△BCE折起,使点C到达C1的位置,且AC1=6,如图2.(1)求证:平面BC1E⊥平面ABED;(2)在线段BE上存在点P使得PA与平面ABC1的正弦值为365,求平面BAC1与PAC1所成角的余弦值.27(22·23·山东·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CD,AB⊥BC,PA =AB=BC=2,CD=4.(1)证明:AD⊥PC;(2)若M为线段PB的靠近B点的四等分点,判断直线AM与平面PDC是否相交?如果相交,求出P到交点H的距离,如果不相交,说明理由.28(22·23·黄山·三模)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D,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CE和DF相交于点H,平面CDEF⊥平面ABCD,BC=2AD,∠DCF=60°,G是线段BE上一动点(不含端点).(1)当点G为线段BE的中点时,证明:AG⎳平面CDEF;(2)若AD=1,CD=DE=2,且直线DG与平面CDEF成45°角,求二面角E-DG-F的正弦值.29(22·23·菏泽·三模)已知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其中AA1=2AC=4,AB=BC,F为BB1的中点,点E是CC1上靠近C1的四等分点,A1F与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 2.(1)求证:平面AFC⊥平面A1EF;(2)在线段A1F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平面AFC与平面NB1C1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77,若存在,确定点N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22·23·福州·三模)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PA=2,AB=AC=1,将△PAB绕着PA逆时针旋转π3到△PAD的位置,得到如图所示的组合体,M为PD的中点.(1)当∠BAC为何值时,该组合体的体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2)当PC⎳平面MAB时,求直线PC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31(22·23·福州·二模)如图1,在△ABC 中,AB =AC =2,∠BAC =2π3,E 为BC 的中点,F 为AB 上一点,且EF ⊥AB .将△BEF 沿EF 翻折到△B EF 的位置,如图2.(1)当AB =2时,证明:平面B AE ⊥平面ABC ;(2)已知二面角B -EF -A 的大小为π4,棱A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直线B E 与平面B M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10?若存在,确定M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22·23·三明·三模)如图,平面五边形ABCDE 由等边三角形ADE 与直角梯形ABCD 组成,其中AD ∥BC ,AD ⊥DC ,AD =2BC =2,CD =3,将△ADE 沿AD 折起,使点E 到达点M 的位置,且BM =a .(1)当a =6时,证明AD ⊥BM 并求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2)已知点P 为棱CM 上靠近点C 的三等分点,当a =3时,求平面PBD 与平面ABCD 夹角的余弦值.33(22·23·宁德·一模)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DC ,AD =4,AB =3,∠ADE =60°,将△ADE 沿AE 折起,使平面ADE ⊥平面ABCE ,得到图②所示几何体.(1)若M 为BD 的中点,求四棱锥M -ABCE 的体积V M -ABCE ;(2)在线段D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平面MAC 与平面ABC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5,如果存在,求出DMDB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34(22·23·龙岩·二模)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B =AC =2,侧面A 1ACC 1为矩形,∠A 1AB =2π3,三棱锥C 1-ABC 的体积为233.(1)求侧棱AA 1的长;(2)侧棱CC 1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直线AE 与平面A 1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若存在,求出线段C 1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5(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A1B1C1中,AA1⎳BB1⎳CC1,AA1⊥平面A1B1C1,△A1B1C1为等边三角形,A1B1=BB1=2,AA1=3,CC1=1,点M是AC的中点.(1)若点G是△A1B1C1的重心,证明;点G在平面BB1M内;(2)求二面角B1-BM-C1的正弦值.36(22·23下·浙江·三模)如图,三棱台ABC-A1B1C1中,A1C1=4,AC=6,D为线段AC上靠近C的三等分点.(1)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1B⎳平面C1DE,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BEBC的值;(2)若A1A=AB=4,∠A1AC=∠BAC=π3,点A1到平面ABC的距离为3,且点A1在底面ABC的射影落在△ABC内部,求直线B1D与平面ACC1A1所成角的正弦值.37(22·23下·苏州·三模)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62的等边三角形,且PA= PB=PC=6,PD⊥平面ABC,垂足为D,DE⊥平面PAB,垂足为E,连接PE并延长交AB于点G.(1)求二面角P-AB-C的余弦值;(2)在平面PAC内找一点F,使得EF⊥平面PAC,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的体积.38(22·23·沧州·三模)如图,该几何体是由等高的半个圆柱和14个圆柱拼接而成.C,E,D,G在同一平面内,且CG=DG.(1)证明:平面BFD⊥平面BCG;(2)若直线GC与平面ABG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5,求平面BFD与平面ABG所成角的余弦值.39(23·24上·永州·一模)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面PAD为正三角形,且AD=2AB=4,M、N分别为PD、BC的中点,H在线段PC上,且PC=3PH.(1)求证:MN⎳平面PAB;(2)当AM⊥PC时,求平面AMN与平面HMN的夹角的余弦值.40(22·23·潍坊·三模)如图,P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C为底面直径,△ABD为底面圆O的内接正三角形,且边长为3,点E在母线PC上,且AE=3,CE=1.(1)求证:PO∥平面BDE;(2)求证:平面BED⊥平面ABD(3)若点M为线段PO上的动点.当直线DM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时,求此时点M到平面ABE的距离.立体几何大题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θ=cos a ,b =|a ⋅b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12+y 12+z 12⋅x 22+y 22+z 22(其中θ(0°<θ≤90°)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7.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β=AB ⋅m |AB ||m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8.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cos θ=m ⋅n |m ||n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9.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模拟训练一、解答题1(22·23下·湖南·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AC =BB ,点D 为棱BB 的中点,AE =13AC .(1)求DE 的长度;(2)求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393(2)34【分析】(1)在△ABC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到AC =23,在△ABE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BE =233,即可求得DE =DB 2+BE 2=393;(2)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与平面BDE 的法向量,即可求解【详解】(1)因为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BC =AB 2+BC 2-AC 22AB ⋅BC=22+22-AC 22×2×2=-12,解得AC =23,则AE =13AC =233,在△ABE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AE =AB 2+AE 2-BE 22AB ⋅AE =22+233 2-BE 22×2×233=32,解得BE =233,又AC =BB =23,所以BD =12BB =3,因为BB ⊥平面ABC ,BE ⊂平面ABC ,所以BB ⊥BE ,在直角三角形DBE 中,DE =DB 2+BE 2=(3)2+233 2=393;(2)因为AE =BE =233,所以∠ABE =∠BAE =30°,则∠CBE =∠ABC -∠ABE =120°-30°=90°,则BE ,BC ,BB 两两互相垂直,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CD =x ,y ,z ⋅0,-2,3 =-2y +3z =0n ⋅CE =x ,y ,z ⋅233,-2,0 =233x -2y =0 ,得z =233y x =3y,令y =3,得平面C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3,2 ;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1,0 .设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大小为θ,则cos θ=m ⋅n m n =0,1,0 ⋅3,3,2 1×4=34,故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为34.2(22·23下·绍兴·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DE ⊥平面BCD ,△ABC 为正三角形,△BCD 为等腰Rt △,∠BDC =90°,AB =2,DE =2.(1)求证:AE ⊥BC ;(2)若AE ⎳平面BCD ,求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法一:由分析可知,∠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设∠AFD =α,当α<90°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当α>90°时,求出EH ,BE ,即可得出答案;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BE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ABC 的法向量,由线面角的向量公式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设F 为BC 中点,连接AF ,EF ,则由△ABC 为正三角形,得AF ⊥BC ;DE ⊥平面BCD ,且△B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计算可得:BE =CE =2,∴EF ⊥BC .EF ∩AF =F ,EF ,AF ⊂面AEF ,于是BC ⊥面AEF ,AE ⊂面AEF ,从而BC ⊥AE .(2)法一:由(1)可知,过点E 作EH ⊥AF ,垂足为H ,则∠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当AE ⎳平面BCD 时,可得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 2.设∠AFD =α,所以AF ⋅sin α=2,可得sin α=63,当α<90°时,cos α=33,不妨设A 在底面BCD 射影为O ,则FO =1,此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α>90°时,FO =1,此时O 在DF 的延长线上,作EH ⊥AF ,由于AODE 为矩形,可得AE =DO =2,AE ∥OD ,可得sin ∠EAH =63,可得EH =263.于是sin ∠EBH =EH BE=63.法二:建立如图坐标系,可得F 0,0,0 ,B 1,0,0 ,C -1,0,0 ,D 0,1,0 ,E 0,1,2 ,A 0,a ,b由AF =3,解得a 2+b 2=3,又∵AE ⎳平面BCD ,令n =0,0,1 ,可得AB ⋅n =0,解得b =2,a =±1.当a =1时A ,E 重合,所以a =-1,此时A 0,-1,2 .不妨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CB ⋅m =0CA ⋅m =0代入得x -y +2z =02x =0 ,令z =1,则y =2,所以m =0,2,1 .由于BE =-1,1,2 ,不妨设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E ,m |=63.3(22·23·张家口·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菱形,∠CBB 1=60°,AB =BC =2,AC =AB 1=2.(1)证明: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求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7.【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2)利用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进行求解.【详解】(1)如图,连接BC 1,交B 1C 于O ,连接AO .因为侧面BB 1C 1C 为菱形,所以B 1C ⊥BC 1,且O 为BC 1的中点.又AC =AB 1=2,故AO ⊥B 1C .又AB =BC =2,且∠CBB 1=60°,所以CO =1,BO =3,所以AO =AC 2-CO 2=1.又AB =2,所以AB 2=BO 2+AO 2,所以AO ⊥BO .因为BO ,CB 1⊂平面BB 1C 1C ,BO ∩CB 1=O ,所以AO ⊥平面BB 1C 1C .又AO ⊂平面ACB 1,所以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由(1)知,OA ,OB ,OB 1两两互相垂直,因此以O 为坐标原点,OB ,OB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0,1),B (3,0,0),C (0,-1,0),C 1(-3,0,0).故CC 1 =(-3,1,0),CA =(0,1,1),CB =(3,1,0).设n =(x 1,y 1,z 1)为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则有n ⋅CC 1 =0n ⋅CA =0 ,即-3x 1+y 1=0y 1+z 1=0 ,令x 1=1,则n =(1,3,-3).设m =(x 2,y 2,z 2)为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则有m ⋅CA =0m ⋅CB =0,即y 2+z 2=03x 2+y 2=0 ,令x 2=1,则m =(1,-3,3).因为平面A 1B 1C 1∥平面ABC ,所以m =(1,-3,3)也是平面A 1B 1C 1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n ,m > =n ⋅m n m=1-3-3 7×7=57.所以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57. 4(22·23·湛江·二模)如图1,在五边形ABCDE 中,四边形ABCE 为正方形,CD ⊥DE ,CD =DE ,如图2,将△ABE 沿BE 折起,使得A 至A 1处,且A 1B ⊥A 1D .(1)证明:DE ⊥平面A 1BE ;(2)求二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已知易得DE ⊥BE ,即可证明线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公式法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得∠BEC =∠CED =π4,∠BED =π2,DE ⊥BE ,又A 1B ⊥A 1D ,A 1E ∩A 1D =A 1,A 1E ,A 1D ⊂面A 1ED ,所以A 1B ⊥面A 1ED ,又DE ⊂面A 1ED ,则DE ⊥A 1B ,又DE ⊥BE ,A 1B ∩BE =B ,A 1B ⊂平面A 1BE ,BE ⊂平面A 1BE ,所以DE ⊥平面A 1BE .(2)取BE 的中点O ,可知BE =2CD ,OE =CD ,由DE ⊥BE ,且CD ⊥DE 可得OE ⎳CD ,所以四边形OCD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O ∥DE ,则CO ⊥平面A 1BE ,设BE =2,以点O 为坐标原点,OB ,OC ,OA 1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0,0,1),E (-1,0,0),B (1,0,0),C (0,1,0),D (-1,1,0),EA 1 =(1,0,1),EC =(1,1,0),ED =(0,1,0),设平面A 1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 =(x 1,y 1,z 1),则n 1 ⋅EA 1 =0n 1 ⋅EC =0 ,即x 1+z 1=0x 1+y 1=0 ,取x 1=1,则n 1 =(1,-1,-1),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 =(x 2,y 2,z 2),则n 2 ⋅E 1A =0n 2 ⋅ED =0 ,即x 2+z 2=0y 2=0 ,取x 2=1,则n 2 =(1,0,-1),所以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63,由图可知,二面角C -A 1E -D 为锐角,所以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为63.5(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AC =4,BE =3,点F 在AC 上.(1)若BF ⎳平面CDE ,求CF ;(2)若F 是AC 的中点,求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答案】(1)CF =1(2)8517【分析】(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依题意可得DM ⊥AC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DM ⊥平面ABC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的法向量,设F a ,0,0 ,a ∈2,-2 ,依题意可得BF ⋅n =0求出a 的值,即可得解;(2)依题意点F 与点M 重合,利用空间向量法计算可得.【详解】(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ACD 为正三角形,AC =4,则DM ⊥AC ,且DM =2 3.所以DM ⊥平面ABC ,又△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BM ⊥AC ,所以BM =23,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23,0 ,C -2,0,0 ,D 0,0,23 ,E 0,23,3 ,所以CD =2,0,23 ,CE =2,23,3 ,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CD =2x +23z =0n ⋅CE =2x +23y +3z =0,令x =3,则z =-3,y =-32,则n =3,-32,-3 ,设F a ,0,0 ,a ∈-2,2 ,则BF =a ,-23,0 ,因为BF ⎳平面CDE ,所以BF ⋅n =3a +-23 ×-32+0×-3 =0,解得a =-1,所以F 为CM 的中点,此时CF =1.(2)若F 是AC 的中点,则点F 与点M 重合,则平面FDE 的一个法向量可以为m =1,0,0 ,设二面角F -DE -C 为θ,显然二面角为锐角,则cos θ=m ⋅n m ⋅n=332+-32 2+-3 2=651,所以sin θ=1-cos 2θ=1-651 2=8517,所以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为8517.6(22·23下·湖北·二模)如图,S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内接于⊙O ,AC ⊥BC ,AC =BC =322,AM =2MS ,AS =3,PQ 为⊙O 的一条弦,且SB ⎳平面PMQ .(1)求PQ 的最小值;(2)若SA ⊥PQ ,求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2(2)3010【分析】(1)作出辅助线,找到符合要求的PQ ,并利用垂径定理得到最小值;(2)在第一问基础上,得到当PQ 取得最小值时,SA ⊥PQ ,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线面角.【详解】(1)过点M 作MH ⎳SB 交AB 于点H ,过点H 作PQ ⊥AB ,此时满足SB ⎳平面PMQ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PQ =2r 2-d 2,当弦心距d 最大时,d =OH ,弦长最短,即PQ 取得最小值,因为AM =2MS ,AS =3,所以AH =2HB ,因为AC ⊥BC ,AC =BC =322,由勾股定理得AB =322⋅2=3,故AH =2,HB =1,连接OQ ,则OQ =32,由勾股定理得HQ =OQ 2-OH 2=94-14=2,所以PQ =2HQ =22;(2)连接OS ,则OS ⊥平面ACB ,因为PQ ⊂平面ACB ,故OS ⊥PQ ,而SA ⊥PQ ,OS ∩SA =S ,所以PQ ⊥平面AOS ,即有PQ ⊥AB .以O 为坐标原点,过点O 且平行PQ 的直线为x 轴,OB 所在直线为y 轴,OS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2,12,0 ,Q 2,12,0 ,B 0,32,0 ,C 32,0,0 ,M 0,-12,3 ,设平面BCM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CB =x ,y ,z ⋅-32,32,0 =-32x +32y =0m ⋅MB =x ,y ,z ⋅0,2,-3 =2y -3z =0,令x =1,则y =1,z =233,故m =1,1,233,设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sin θ=cos PQ ,m =PQ ⋅m PQ ⋅m =22,0,0 ⋅1,1,233 22×1+1+43=3010.故直线PQ与平面BCM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0 10.7(22·23·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PA= AD=2AB,点M是PD的中点.(1)证明:AM⊥PC;(2)设AC的中点为O,点N在棱PC上(异于点P,C),且ON=OA,求直线AN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10【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P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CD⊥平面PAD,则CD⊥AM,所以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M⊥平面PCD,从而可得结论;(2)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因为PA=AD,点M是PD的中点,所以AM⊥PD.因为PA⊥平面ABCD,PA⊂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BCD,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CD⊥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AM,因为PD∩CD=D,PD,CD⊂平面PCD,所以AM⊥平面PCD,因为PC⊂平面PCD,所以AM⊥PC.(2)解:由题意可得AB,AD,AP两两垂直,设AB=1,如图,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1,0,0),C(1,2,0),D(0,2,0),P(0,0,2),22所以AM =0,22,22 ,AC =1,2,0 ,设平面AC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AM ⋅n =22y +22z =0AC ⋅n =x +2y =0,令y =-1可得x =2,z =1,所以平面ACM 的一个法向量n =2,-1,1 .PC =1,2,-2 ,设N x N ,y N ,z N ,PN =λPC =λ,2λ,-2λ (0<λ<1),即x N ,y N ,z N -2 =λ,2λ,-2λ ,所以N λ,2λ,2-2λ .又O 12,22,0 ,ON =OA =32,所以λ-12 2+2λ-22 2+(2-2λ)2=34,化简得5λ2-7λ+2=0,解得λ=25或λ=1(舍去).所以AN =25,225,325,设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n ⋅AN n ⋅AN=3252+1+1×425+825+1825=1510,所以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10.8(22·23下·温州·二模)已知三棱锥D -ABC 中,△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 =AC =AD ,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求证:AD ⊥BC ;(2)求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3【分析】(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证明BC ⊥平面ADE ,即可得证;(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从而可得OA ⊥平面BCD ,则∠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进而可得AB =AC =AD =3,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解△BDH 即可得解.【详解】(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因为△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所以DE ⊥BC ,又AE ∩DE =E ,AE ,DE ⊂平面ADE ,所以BC ⊥平面ADE ,因为AD ⊂平面ADE ,所以AD ⊥BC ;(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则点O 在DE 上,且OD =23DE ,由AB =AC =AD ,△BCD 是正三角形,得三棱锥A -BCD 为正三棱锥,则OA ⊥平面BCD ,故∠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又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所以OD AD =3×32×23AD=33,即AB =AC =AD =3,即三棱锥A -BCD 是正四面体,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在△BDH 中,BH =DH =332,BD =3,则cos ∠BHD =BH 2+DH 2-BD 22⋅BH ⋅DH =274+274-92×332×332=13,所以sin ∠BHD =1-cos 2∠BHD =223,所以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223.9(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四面体ABCD ,AD ⊥CD ,AD =CD ,AC =2,AB =3,∠CAB =60°,E 为AB 上的点,且AC ⊥DE ,D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30°,(1)求三棱锥D -BCE 的体积;(2)求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分析】(1)取AC 中点F ,可证明AC ⊥平面DEF ,得平面ABC ⊥平面DEF ,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由正弦定理求得∠FDE ,有两个解,在∠FDE =60°时可证DF ⊥平面ABC ,在∠FDE =120°时,取FE 中点H 证明DH ⊥平面ABC ,然后由棱锥体积公式计算体积;(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详解】(1)取AC 中点F ,连接FE ,FD ,因为AD =CD ,所以DF ⊥AC ,又AC ⊥DE ,DE ∩DF =D ,DE ,DF ⊂平面DEF ,所以AC ⊥平面DEF ,而FE ⊂平面DEF ,所以AC ⊥FE ,由AC ⊥平面DEF ,AC ⊂平面ABC 得平面ABC ⊥平面DEF ,因此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所以∠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AD =CD ,AC =2,因此DF =12AC =1,在△DEF 中,由正弦定理EF sin ∠FDE =DF sin ∠DEF 得1sin30°=3sin ∠FDE ,sin ∠FDE =32,∠FDE 为△DEF 内角,所以∠FDE =60°或120°,S △ABC =12AB ×AC ×sin ∠BAC =12×3×2×sin60°=333,S △CBE =BE BAS △ABC =3-23×332=32,若∠FDE =60°,则∠DFE =90°,即DF ⊥FE ,AC ∩FE =F ,AC ,FE ⊂平面ABC ,所以DF ⊥平面ABC ,V D -BCE =13S △BCE ⋅DF =13×32×1=36;若∠FDE =120°,则∠DFE =30°,DF =DE =1,取EF 中点H ,连接DH ,则DH ⊥EF ,因为平面ABC ⊥平面DEF ,平面ABC ∩平面DEF =EF ,而DH ⊂平面DEF ,所以DH ⊥平面ABC ,DH =DF sin ∠DFE =1×sin30°=12,所以V D -BCE =13S △BCE ⋅DF =13×32×12=312;(2)若∠FDE =60°,以FA ,FE ,FD 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则D (0,0,1),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0,1),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33,即m =(33,-1,-3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955×7=19385385,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19385;若∠FDE =120°,以FA 为x 轴,FE 为y 轴,过F 且平行于H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FH =12FE =32,则D 0,32,12 ,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32,12 ,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32y 1+12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53,即m =(33,-1,-5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32y 2+1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15103×7=25721721,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25721721.10(22·23下·襄阳·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矩形,∠BAC =90°,AB =AC =2,AA 1=4,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N ,M 为B 1C 1的中点.(1)求证:平面A 1MNA ⊥平面A 1BC ;(2)求平面A 1B 1BA 与平面BB 1C 1C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015【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面面夹角的余弦值.【详解】(1)如图,∵A 1N ⊥面ABC ,连AN ,则AN ⊥A 1N ,又AB =AC =2,∴AN ⊥BC ,又AN ∩BC =N ,A 1N ⊂面A 1BC ,BC ⊂面A 1BC ,于是AN ⊥面A 1BC ,又AN ⊂面A 1MN ,,所以面A 1BC ⊥面A 1MNA .(2)由(1)可得,以NA ,NB ,NA 1 为x ,y ,z 轴,建系如图,∠BAC =90°,AB =AC =2,BC =22则A (2,0,0),B (0,2,0),C (0,-2,0),因为AA 1=4,AN =2,所以A 1N =14,则A 1(0,0,14),因为NB 1 =NB +BB 1 =NB +AA 1 =0,2,0 +-2,0,14 =-2,2,14 ,所以B 1-2,2,14 ,设平面A 1BB 1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因为A 1B =(0,2,-14),B 1B =(2,0,-14),所以A 1B ⋅m =2y -14z =0B 1B ⋅m =2x -14z =0 ,令y =7,则x =7,z =1,所以m =(7,7,1),设平面BCC 1B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a ,b ,c ),因为BC =(0,-22,0),BB 1 =(-2,0,14),所以BC ⋅n =-22b =0BB 1 ⋅n =-2a +14c =0,令a =7,则b =0,c =1,所以n =(7,0,1),设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为θ,则cos θ=cos <m ,n >=m ⋅n m n=7+0+17+7+1×7+0+1=23015,所以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的余弦值为23015.11(22·23·唐山·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侧面ACC 1A 1⊥底面ABC ,且AA 1=AC ,∠AA 1C 1=120°,M 是CC 1的中点.(1)证明:A 1C ⊥BM .(2)求二面角A 1-BC -M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45【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运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sk .【详解】(1)取AC 的中点O ,连接OM ,OB ,AC 1.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由AA 1=AC ,得四边形ACC 1A 1为菱形,所以A 1C ⊥AC 1,易知OM ∥AC 1,则A 1C ⊥OM .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知OB ⊥AC ,又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OB ⊂平面ABC ,知OB ⊥平面ACC 1A 1,则OB ⊥A 1C ,又OB ∩OM =O ,OB ,OM ⊂平面OBM ,得A 1C ⊥平面OBM ,又BM ⊂平面OBM ,故A 1C ⊥BM ..(2)连接OA 1,因为侧面ACC 1A 1为菱形,∠AA 1C 1=120°,则∠A 1AC =60°,则△A 1A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 1O ⊥AC ,又由(1)易知OA 1,OB ,AC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B ,OC ,OA 1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B =2,则O 0,0,0 ,B 3,0,0 ,C 0,1,0 ,A 10,0,3 ,C 10,2,3 ,BA 1 =-3,0,3 ,BC =-3,1,0 ,CC 1 =0,1,3 ,。
【配套K12】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8立体几何(B组)理新人教版
高考大题专攻练 8.立体几何(B组)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1.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1B=B1A=AB=BC,∠B1BC=90°,D为AC的中点,AB⊥B1D.(1)求证:平面ABB1A1⊥平面ABC.(2)求直线B1D与平面ACC1A1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取AB中点O,连接OD,OB1.因为B1B=B1A,所以OB1⊥AB.又AB⊥B1D,OB1∩B1D=B1,所以AB⊥平面B1OD.因为OD⊂平面B1OD,所以AB⊥OD.由已知,BC⊥BB1.又OD∥BC,所以OD⊥BB1.因为AB∩BB1=B,所以OD⊥平面ABB1A1.又OD⊂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BB1A1.(2)由(1)知,OB,OD,OB1两两垂直.以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为单位长度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设知B1(0,0,),D(0,1,0),A(-1,0,0),C(1,2,0),C1(0,2,),则=(0,1,-),=(2,2,0),=(-1,0,).设平面ACC1A1的法向量为n=(x,y,z),则n·=0,n·=0,即x+y=0,-x+z=0,可取n=(,-,1),设直线B1D与平面ACC1A1所成角为θ,故sinθ=.2.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BC⊥AC,BC=AC=2,AA1=3,D为AC的中点.(1)求证:AB1∥平面BDC1.(2)求二面角C1-BD-C的余弦值.【解析】(1)连接B1C,与BC1相交于O,连接OD,因为BCC1B1是矩形,所以O是B1C的中点,又D是AC的中点,所以OD∥AB1,因为AB1⊄平面BDC1,OD⊂平面BDC1,所以AB1∥平面BDC1.(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1(0,0,0),B(0,3,2),C(0,3,0),D(1,3,0),设n=(x,y,z)是平面BDC1的一个法向量,则令x=1,则n=,则=(0,3,0)是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则cos<n,>===-,由题意知二面角C1-BD-C是锐二面角,所以二面角C1-BD-C的余弦值为.。
【高中教育】2020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10解析几何(B组)理新人教
【20xx精选】最新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10解析几何(B组)理新人教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1。
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G在椭圆C上,且·=0,△GF1F2的面积为2。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l:y=k(x-1)(k<0)与椭圆相交于Α,Β两点,点Ρ(3,0),记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k1,k2,当最大时,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1)因为e==,所以a=c=b,点G在椭圆C上,且·=0,△GF1F2的面积为2,所以+=2a,·=2,+=4c2=2a2,解之a2=4,b2=2,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l:y=k(x-1)(k<0)与C:+=1联立解得:(1+2k2)x2-4k2x+2k2-4=0,所以x1+x2=,x1x2=,===k×=k×=k×=,=≤,当且仅当k=-时,取得最值。
此时l:y=-。
2。
设椭圆C:+=1(a>b>0)的离心率e=,右焦点到直线+=1的距离d=,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点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椭圆C分别交于A,B两点,证明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定值,并求弦AB长度的最小值。
【解析】(1)由e=得=,即a=2c,所以b=c。
由右焦点到直线+=1的距离为d=,得:=,解得a=2,b=。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当两条射线分别在x轴与y轴上时,不妨令A(0,),B(2,0),此时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d=,|AB|=;当两条射线的斜率都存在时,设A(x1,y1),B(x2,y2),直线AB的方程为y=kx+m,与椭圆+=1联立消去y得3x2+4(k2x2+2kmx+m2)-12=0,x1+x2=-,x1x2=。
因为OA⊥OB,所以x1x2+y1y2=0,所以x1x2+(kx1+m)(kx2+m)=0。
2020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立体几何(理)
立体几何(理)考纲解读】1、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表示法,理解三个公理及三个推论的内容及作用,初步掌握性质与推论的简单应用。
2、空间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并会判定。
3、平行公理、等角定理及其推论,了解它们的作用,会用它们来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掌握证明空间两直线平行及角相等的方法。
4、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异面直线垂直的概念,会用图形来表示两条异面直线,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会求异面直线的所成角。
5. 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用直角坐标计算空间向量数量积公式.6. 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的概念. 掌握棱柱, 棱锥的性质, 并会灵活应用, 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7. 空间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论证.8. 掌握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计算方法,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熟练解决有关问题, 进一步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方法,熟练解决有关问题.9. 理解点到平面、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距离的概念会用求距离的常用方法(如:直接法、转化法、向量法). 对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学生掌握作出公垂线段或用向量表示的情况)和距离公式计算距离.【考点预测】在2020 年高考中立体几何命题有如下特点:1. 线面位置关系突出平行和垂直,将侧重于垂直关系.2. 多面体中线面关系论证,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常在解答题中综合出现.3. 多面体及简单多面体的概念、性质、三视图多在选择题,填空题出现.4. 有关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的问题,特别是与球有关的问题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此类题目分值一般在17---22 分之间,题型一般为 1 个选择题, 1 个填空题, 1 个解答题.要点梳理】1. 三视图:正俯视图长对正、正侧视图高平齐、俯侧视图宽相等2. 直观图: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但在直观图中其长度为原来的一半•3. 体积与表面积公式:1⑴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Sh;锥体的体积公式:V锥-Sh;3台体的体积公式:V棱台—h(s . SS S);球的体积公式:V球—r3.3 3⑵球的表面积公式:S求4 R2.4. 有关球与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圆台的结合体问题,要抓住球的直径与这些几何体的有关元素的关系.5.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熟练判定与性质定理.6.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限时训练立体几何8理
第五部分:立体几何(8)(限时: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论中不成立的是( )A. EF 与BB 垂直B. EF 与BD 垂直C. EF 与CD 异面D. EF 与AQ 异面【解析】 由题意,连接BC,则F €B i C,且F 为BC 中点. 连接AC ••• EF 为AB i AC 的中位线,••• EF// AC.v ACLBB i , ACLBD AC//A i C ,• A 、B 皆成立,D 不成立.EF?面 B i AC DC?面 B AC,且 C?EF ,• EF 与DC 是异面直线,C 成立.【答案】 D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B.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是平行直线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是平行平面【解析】 A 中当三点共线时,有无数个平面;B 中只有当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时,两直线才是异面直线;D 中两平面也可能相交.1.如图所示,在正四棱柱【答案】C3. 如果两条异面直线称为“- -对”,那么在正方体的十二条棱中共有异面直线()A.12对B24对C.36对D48对【解析】如图,与AB异面的直线有BG, CG, AD, DD四条,因为各棱具有相同的位置且正方体共有12条棱,排除两棱的重复计算,共有异面直12x4线 - =24对.【答案】B4. (2020年曲靖二模)如图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Q 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Q3【解析】 在A 图中分别连接PS QR 易证 PS// QR ••• P 、S 、R 、Q 共面; 在C 图中分别连接PQ RS 易证 PQ/ RS •- P 、Q R 、S 共面. P 、Q R 、S 可作一正六边形,故四点共面, D 图中PS 与RQ 为异面 【答案】 D如图,在B 图中过 直线,•四点不共面,故选D. 5.正四面体 PABC 中,M 为棱AB 的中点,贝U PA 与C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C 心 C. 6 D.因此GH 与MN 共面;【解析】 如图,取PB 中点N,连接 CM CN MN./ CMN 为PA 与CM 所成的角(或所成角的补角),设 PA=2 贝U CM= ,MN=1CN= J3••• cos / CMN= 0.故选C. 【答案】 C二、填空题6.在图中,G HM N 分别是正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表示直线 GH MN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有图(3)中, 连接 MG GM/ HN 因此直线GH 与 MN 异面; 图(2)中, G H N 三点共面,但 M?面GHN•(填上所有正确答案的图(4)中,G M N 共面,但H?面GMN ••• GH 与MN 异面.所以图⑵、(4)中GH 与MN 异面.【答案】(2)、(4)7. (2020年云南模拟)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 ABC- A i BQ 中,D 是AC 的中点,AA : AB =羽:1,则异面「直线AB 与BD 所成的角为 ___________ .【解析】 在平面ABC 内,过A 作DB 的平行线AE ,过B 作BHLAE 于H,连接B i H,则在 Rt △ AHB 中,ZB i AH 为AB 与BD 所成角,设 AB = 1,贝V AiA = ;'2,AH 1 cos ZB i AH= =-• ZB i AH= 60°.【答案】 60°&空间四边形 ABCD 中,各边长均为1,若BD= 1,则AC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解析】 如图①所示,△ ABD 与厶BCD 均为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当AA BD 与△ CBD 重合时,AC = 0,将厶ABD 以BD 为轴转动,到 A, B , C, D 四点再共面时,AC = ;'3,如图②, 故AC 的取值范围是 0<AC<:3.【答案】(0 , 、:3)三、解答题9.已知 E 和F 分别是正方体 ABCD- A i B i CD 的棱AA 和棱CG 上的点,且 AE = GF ,求证: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如图所示,在 DD 上取一点 G 使D G=AE ,则易知A E•••四边形AEGD 为平行四边形,又 T A i D BQ ,JLB C BC BC (公理4),•四边形DGCF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1 0.已知:a , b , c , d 是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求证: a , b , c , d 共面.【解析】 弄清楚四条直线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含义:四条直线不共点,包括有三条直线共点的情况;两两相交是指任何两条直线都相交.(1 )当四条直线中有三条相交于一点时,不妨设 a , b , c 相交于一点A ,•四边形GEBG 是平行四边形,• A i Di.GC.又••• FC, DF (公理4),又设直线d 与a , b , c 分别相交于 E , F , G 贝U A E , F , G €a . T A , E €a, A , E € a , — a? a .同理可证 b? a, C? a,(2)当四条直线中任何三条都不共点时,如右图.•••这四条直线两两相交, 则设相交直线a , b 确定一个平面a . 设直线c 与a , b 分别交于点H, K ,贝U H, K €a .又T H, K € c ,「. C? a .同理可证 d? a.••• a , b , c , d 在同一平面a 内.。
专题07 立体几何-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项复习
专题07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的知识是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和数量关系.本专题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二是简单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是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在本专题中,我们将首先复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对特殊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的研究;其后,我们复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主要是柱体、锥体、台体和球等的性质与运算;最后,我们通过空间向量的工具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命题,并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7-1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要点】1.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1)空间两条直线: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a∩b=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直线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或异面.平行,记作:a∥b.异面中特殊位置关系:异面垂直.(2)空间直线与平面:①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内,记作:a⊂α .直线与平面相交,记作:a∩α =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记作:a∥α .(3)空间两个平面: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α ∩β =l,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记作:α ∥β .2.空间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1)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①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②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我们把上述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整理,得到下面的位置关系图:【复习要求】1.了解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2.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例题分析】例1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AA 1的中点. 求证:(Ⅰ)E 、C 、D 1、F 四点共面;(Ⅱ)CE 、DA 、D 1F 三线共点.【分析】对于(Ⅰ)中证明“E 、C 、D 1、F 四点共面”,可由这四点连接成两条直线,证明它们平行或相交即可;对于(Ⅱ)中证明“CE 、DA 、D 1F 三线共点”,可证其中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位于第三条直线上.证明:(Ⅰ)连接D 1C 、A 1B 、EF . ∵E ,F 分另是AB ,AA 1的中点,∴EF ∥A 1B ,,211B A EF =又A 1D 1∥BC ,A 1D 1=BC , ∴A 1D 1CB 是平行四边形. ∴A 1B ∥D 1C ,EF ∥D 1C , ∴E 、C 、D 1、F 四点共面. (Ⅱ)由(Ⅰ)得EF ∥CD 1,,211CD EF =∴直线CE 与直线D 1F 必相交,记CE ∩ D 1F =P , ∵P ∈D 1F ⊂平面A 1ADD 1,P ∈CE ⊂平面ABCD , ∴点P 是平面A 1ADD 1和平面ABCD 的一个公共点. ∵平面A 1ADD 1∩平面ABCD =AD , ∴P ∈AD ,∴CE 、DA 、D 1F 三线共点.【评述】1、证明多点共面、多点共线、多线共面的主要依据: (1)证明多点共面常用公理2及其推论;(2)证明多点共线常用公理3,即证明点在两个平面内,从而点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3)证明多线共面,首先由其中两直线确定平面,再证其余直线在此平面内.2、证明a ,b ,c 三线交于一点的主要依据:(1)证明a 与b 相交,c 与b 相交,再证明两交点重合; (2)先证明a 与b 相交于点P ,再证明P ∈c .例2 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P AD .【分析】要证明“线面平行”,可通过“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进行转化;题目中出现了中点的条件,因此可考虑构造(添加)中位线辅助证明.证明:方法一,取PD 中点E ,连接AE ,NE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MA ∥CD ,.21CD MA = ∵E 是PD 的中点, ∴NE ∥CD ,.21CD NE =∴MA ∥NE ,且MA =NE , ∴AENM 是平行四边形, ∴MN ∥AE .又AE ⊂平面P AD ,MN ⊄平面P AD , ∴MN ∥平面P AD .方法二取CD 中点F ,连接MF ,NF . ∵MF ∥AD ,NF ∥PD , ∴平面MNF ∥平面P AD , ∴MN ∥平面P AD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例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AB⊥AC,求证:A1C⊥BC1.【分析】要证明“线线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因此设法证明A1C垂直于经过BC1的平面即可.证明:连接AC1.∵ABC-A1B1C1是直三棱柱,∴AA1⊥平面ABC,∴AB⊥AA1.又AB⊥AC,∴AB⊥平面A1ACC1,∴A1C⊥A B.①又AA1=AC,∴侧面A1ACC1是正方形,∴A1C⊥AC1.②由①,②得A1C⊥平面ABC1,∴A1C⊥BC1.【评述】空间中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论证往往是以“线面垂直”为核心展开的.如本题已知条件中出现的“直三棱柱”及“AB⊥AC”都要将其向“线面垂直”进行转化.例4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 AB⊥平面ABC,AB⊥BC,AP⊥PB,求证:平面P AC⊥平面PBC.【分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而“线面垂直”又可以通过“线线垂直”进行转化.证明:∵平面P AB⊥平面ABC,平面P AB∩平面ABC=AB,且AB⊥BC,∴BC⊥平面P AB,∴AP⊥BC.又AP⊥PB,∴AP⊥平面PBC,又AP ⊂平面P AC ,∴平面P AC ⊥平面PBC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例5 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BC ,∠A 1AB =60°,E ,F 分别是AB 1,BC 的中点.(Ⅰ)求证:直线EF ∥平面A 1ACC 1;(Ⅱ)在线段AB 上确定一点G ,使平面EFG ⊥平面ABC ,并给出证明. 证明:(Ⅰ)连接A 1C ,A 1E .∵侧面A 1ABB 1是菱形, E 是AB 1的中点, ∴E 也是A 1B 的中点,又F 是BC 的中点,∴EF ∥A 1C .∵A 1C ⊂平面A 1ACC 1,EF ⊄平面A 1ACC 1, ∴直线EF ∥平面A 1ACC 1. (2)解:当31=GA BG 时,平面EFG ⊥平面ABC ,证明如下: 连接EG ,FG .∵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A 1AB =60°,∴△A 1AB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A 1B 的中点,31=GA BG ,∴EG ⊥AB . ∵平面A 1ABB 1⊥平面ABC ,且平面A 1ABB 1∩平面ABC =AB , ∴EG ⊥平面ABC .又EG ⊂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ABC .练习7-1一、选择题: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 ,β ,γ 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 ∥α ,n ∥α ,则m ∥n (B)若m ⊥α ,n ⊥α ,则m ∥n (C)若α ⊥γ ,β ⊥γ ,则α ∥β (D)若m ∥α ,m ∥β ,则α ∥β 2.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α ,β ,且m ⊥n ,m ⊥α ,α ⊥β ,则( ) (A)n ⊥β (B)n ∥β ,或n ⊂β (C)n ⊥α (D)n ∥α ,或n ⊂α3.设a ,b 是两条直线,α 、β 是两个平面,则a ⊥b 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a ⊥α ,b ∥β ,α ⊥β (B)a ⊥α ,b ⊥β ,α ∥β (C)a ⊂α ,b ⊥β ,α ∥β (D)a ⊂α ,b ∥β ,α ⊥β 4.设直线m 与平面α 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面α 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m 垂直 (B)过直线m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 垂直 (C)与直线m 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α 平行 (D)与直线m 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α 垂直 二、填空题:5.在三棱锥P -ABC 中,6==PB PA ,平面P AB ⊥平面ABC ,P A ⊥PB ,AB ⊥BC ,∠BAC =30°,则PC =______.6.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当底面ABCD 满足条件______时,有A 1C ⊥B 1D 1.(只要求写出一种条件即可)7.设α ,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 ,β 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 ①m ⊥n ②α ⊥β ③n ⊥β 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8.已知平面α ⊥平面β ,α ∩β =l ,点A ∈α ,A ∉l ,直线AB ∥l ,直线AC ⊥l ,直线m ∥α ,m ∥β ,给出下列四种位置:①AB ∥m ;②AC ⊥m ;③AB ∥β ;④AC ⊥β , 上述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三、解答题: 9.如图,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P A ,BC 的中点.(Ⅰ)求MN 的长; (Ⅱ)求证:P A ⊥BC .10.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求证:(Ⅰ)直线EF ∥平面ACD ; (Ⅱ)平面EFC ⊥平面BCD .11.如图,平面ABE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 与ABCD 都是直角梯形,∠BAD =∠F AB =90°,BC ∥AD ,AF BE AF BE AD BC 21,//,21==,G ,H 分别为F A ,FD 的中点.(Ⅰ)证明: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Ⅱ)C ,D ,F ,E 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Ⅲ)设AB =BE ,证明:平面ADE ⊥平面CDE .§7-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知识要点】1.简单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1)(2)特殊的四棱柱:(1)平行投影:①概念:如图,已知图形F,直线l与平面α 相交,过F上任意一点M作直线MM1平行于l,交平面α 于点M1,则点M1叫做点M在平面α 内关于直线l的平行投影.如果图形F上的所有点在平面α 内关于直线l的平行投影构成图形F1,则F1叫图形F在α 内关于直线l的平行投影.平面α 叫投射面,直线l叫投射线.②平行投影的性质:性质1.直线或线段的平行投影仍是直线或线段;性质2.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是平行或重合的直线;性质3.平行于投射面的线段,它的投影与这条线段平行且等长;性质4.与投射面平行的平面图形,它的投影与这个图形全等;性质5.在同一直线或平行直线上,两条线段平行投影的比等于这两条线段的比. (2)直观图:斜二侧画法画简单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3)三视图:①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与投射面垂直,这样的平行投影叫做正投影.②三视图:选取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射面.若投射面水平放置,叫做水平投射面,投射到这个平面内的图形叫做俯视图;若投射面放置在正前方,叫做直立投射面,投射到这个平面内的图形叫做主视图;和直立、水平两个投射面都垂直的投射面叫做侧立投射面,投射到这个平面内的图形叫做左视图.将空间图形向这三个平面做正投影,然后把三个投影按右图所示的布局放在一个水平面内,这样构成的图形叫空间图形的三视图.③画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主左一样高,主俯一样长,俯左一样宽”. 4.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柱体、锥体、台体和球的表面积:①S 直棱柱侧面积=ch ,其中c 为底面多边形的周长,h 为直棱柱的高.②'=ch S 21正棱锥形面积,其中c 为底面多边形的周长,h '为正棱锥的斜高. ③''+=h c c S )(21正棱台侧面积,其中c ',c 分别是棱台的上、下底面周长,h '为正棱台的斜高.④S 圆柱侧面积=2πRh ,其中R 是圆柱的底面半径,h 是圆柱的高. ⑤S 圆锥侧面积=πRl ,其中R 是圆锥的底面半径,l 是圆锥的母线长. ⑥S 球=4πR 2,其中R 是球的半径. (2)柱体、锥体、台体和球的体积:①V 柱体=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②Sh V 31=锥体,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③)(31'+'+=S SS S h V 台体,其中S ',S 分别是台体的上、下底面的面积,h 为台体的高.④3π34R V =球,其中R 是球的半径.【复习要求】1.了解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2.会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会用斜二侧法画简单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3.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 【例题分析】例1 如图,正三棱锥P -ABC 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b .(Ⅰ)证明:P A ⊥BC ;(Ⅱ)求三棱锥P -ABC 的表面积; (Ⅲ)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分析】对于(Ⅰ)只要证明BC (P A )垂直于经过P A (BC )的平面即可;对于(Ⅱ)则要根据正三棱锥的基本性质进行求解.证明:(Ⅰ)取BC 中点D ,连接AD ,PD . ∵P -ABC 是正三棱锥,∴△ABC 是正三角形,三个侧面P AB ,PBC ,P AC 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D 是BC 的中点,∴BC ⊥AD ,且BC ⊥PD , ∴BC ⊥平面P AD ,∴P A ⊥BC .(Ⅱ)解:在Rt △PBD 中,,4212222a b BD PB PD -=-= ∴.442122a b a PD BC S PBC -==⋅∆ ∵三个侧面P AB ,PBC ,P AC 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三棱锥P -ABC 的侧面积是.44322a b a- ∴△ABC 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三棱锥P -ABC 的底面积是,432a∴三棱锥P -ABC 的表面积为⋅-+=-+)312(434434322222a b a aa b a a (Ⅲ)解:过点P 作PO ⊥平面ABC 于点O ,则点O 是正△ABC 的中心, ∴,63233131aa AD OD =⨯==在Rt △POD 中,,3332222a b OD PD PO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3123334331222222a b a a b a -=-⨯⨯ 【评述】1、解决此问题要求同学们熟悉正棱锥中的几个直角三角形,如本题中的Rt △POD ,其中含有棱锥的高PO ;如Rt △PBD ,其中含有侧面三角形的高PD ,即正棱锥的斜高;如果连接OC ,则在Rt △POC 中含有侧棱.熟练运用这几个直角三角形,对解决正棱锥的有关问题很有帮助.例2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是AC 的中点.(Ⅰ)求证: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求证:AB 1∥平面BEC 1.【分析】本题给出的三棱柱不是直立形式的直观图,这种情况下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根据几何体自身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帮助思考.证明:(Ⅰ)∵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AA 1⊥平面ABC , ∴BE ⊥AA 1.∵△ABC 是正三角形,E 是AC 的中点,∴BE ⊥AC ,∴BE ⊥平面ACC 1A 1,又BE ⊂平面BEC 1, ∴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证明:连接B 1C ,设BC 1∩B 1C =D .∵BCC 1B 1是矩形,D 是B 1C 的中点, ∴DE ∥AB 1. 又DE ⊂平面BEC 1,AB 1⊄平面BEC 1, ∴AB 1∥平面BEC 1.例3 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DC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542==DC AB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 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分析】本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多,可考虑从“算”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从M 是PC 上的动点分析知,MB ,MD 随点M 的变动而运动,因此可考虑平面MBD 内“不动”的直线BD 是否垂直平面P AD .证明:(Ⅰ)在△ABD 中,由于AD =4,BD =8,54=AB ,所以AD 2+BD 2=AB 2. 故AD ⊥BD .又平面P AD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 所以BD ⊥平面P AD ,又BD ⊂平面MBD ,故平面MBD ⊥平面P AD . (Ⅱ)解: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由于平面P 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 因此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 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因此.32423=⨯=PO 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5585484=⨯,即为梯形ABCD 的高,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55825452=⨯+=S 故.316322431=⨯⨯=-ABCD P V例4 如下的三个图中,上面的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角所得多面体的直观图.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在下面画出(单位:cm)(Ⅰ)画出该多面体的俯视图;(Ⅱ)按照给出的尺寸,求该多面体的体积; (Ⅲ)在所给直观图中连结BC ',证明:BC '∥平面EFG .【分析】画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主左一样高,主俯一样长,俯左一样宽”,根据此原则及相关数据可以画出三视图.证明:(Ⅰ)该几何体三视图如下图:(Ⅱ)所求多面体体积).cm (32842)2221(316442=⨯⨯⨯⨯-⨯⨯=-=正三棱锥长方体V V V (Ⅲ)证明:在长方体ABCD -A'B'C'D'中,连结AD',则AD'∥BC'. 因为E ,G 分别为AA',A'D'中点, 所以AD'∥EG ,从而EG ∥BC '.又BC'⊄平面EFG , 所以BC'∥平面EFG .例5 有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底面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a ,4a ,5a ,高为a2,其中a >0.用它们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在所有可能的情形中,表面积最小的一个是四棱柱,求a 的取值范围.解: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三个侧面的面积分别是6,8,10,底面积是6a 2,因此每个三棱柱的表面积均是2×6a 2+6+8+10=12a 2+24.情形①:将两个直三棱柱的底面重合拼在一起,只能拼成三棱柱,其表面积为: 2×(12a 2+24)-2×6a 2=12a 2+48.情形②:将两个直三棱柱的侧面ABB 1A 1重合拼在一起,结果可能拼成三棱柱,也可能拼成四棱柱,但表面积一定是:2×(12a 2+24)-2×8=24a 2+32.情形③:将两个直三棱柱的侧面ACC 1A 1重合拼在一起,结果可能拼成三棱柱,也可能拼成四棱柱,但表面积一定是:2×(12a 2+24)-2×6=24a 2+36.情形④:将两个直三棱柱的侧面BCC 1B 1重合拼在一起,只能拼成四棱柱,其表面积为:2×(12a 2+24)-2×10=24a 2+28在以上四种情形中,②、③的结果都比④大,所以表面积最小的情形只能在①、④中产生.依题意“表面积最小的一个是四棱柱”,得24a 2+28<12a 2+48,解得,352<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315,0( 例6 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B 1,CD 的中点,求三棱锥F -A 1ED 1的体积.【分析】计算三棱锥F -A 1ED 1的体积时,需要确定锥体的高,即点F 到平面A 1ED 1的距离,直接求解比较困难.利用等积的方法,调换顶点与底面的方式,如1111EFD A ED A F V V --=,也不易计算,因此可以考虑使用等价转化的方法求解. 解法1:取AB 中点G ,连接FG ,EG ,A 1G . ∵GF ∥AD ∥A 1D 1,∴GF ∥平面A 1ED 1,∴F 到平面A 1ED 1的距离等于点G 到平面A 1ED 1的距离.∴.8183313132111111111a a a D A S V V V EG A EG A D ED A G ED A F =⨯⨯====⋅∆---解法2:取CC 1中点H ,连接F A 1,FD 1,FH ,FC 1,D 1H ,并记FC 1∩D 1H =K .∵A 1D 1∥EH , A 1D 1=EH ,∴A 1,D 1,H ,E 四点共面. ∵A 1D 1⊥平面C 1CDD 1,∴FC ⊥A 1D 1.又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FC 1⊥D 1H ,∴FC ⊥平面A 1D 1HE . ∴FK 的长度是点F 到平面A 1D 1HE (A 1ED 1)的距离.容易求得.811053453131,1053321111a a a FK S V a FK ED A ED A F =⨯⨯===⋅∴∆- 练习7-2一、选择题:1.将棱长为2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 (A)2π (B)4π (C)8π (D)16π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9π (B)10π (C)11π (D)12π3.有一种圆柱体形状的笔筒,底面半径为4 cm ,高为12 cm .现要为100个这种相同规格的笔筒涂色(笔筒内外均要涂色,笔筒厚度忽略不计).如果所用涂料每0.5 kg 可以涂1 m 2,那么为这批笔筒涂色约需涂料( ) (A)1.23 kg (B)1.76 kg (C)2.46 kg (D)3.52 kg 4.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7,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6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 和b 的线段,则a +b 的最大值为( ) (A)22(B)32(C)4(D)52二、填空题:5.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每条棱长均为2,E 、F 分别是BC 、A 1C 1的中点,则EF 的长等于______.6.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使得BD =1,则三棱锥D -ABC 的体积是______. 7.一个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其侧棱垂直底面.已知该六棱柱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六棱柱的高为3,底面周长为3,则这个球的体积为______.8.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有多个,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类似地,写出空间中的一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的两个充要条件:充要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要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两个充要条件) 三、解答题:9.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DD 1的中点.(Ⅰ)求证:BD 1∥平面ACE ;(Ⅱ)求证:平面ACE ⊥平面B 1BDD 1.10.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Ⅰ)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 (Ⅱ)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 .11.如图,已知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 在AA 1上,点F 在CC 1上,且AE=FC 1=1.(Ⅰ)求证:E ,B ,F ,D 1四点共面; (Ⅱ)若点G 在BC 上,32BG ,点M 在BB 1上,GM ⊥BF ,求证:EM ⊥面BCC 1B 1. §7-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要点】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①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运算:平面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拓广到空间依然成立.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分配律:(λ +μ )a =λ a +μ a ;λ (a +b )=λ a +λ b . (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①共线(平行)向量定理:对空间两个向量a ,b (b ≠0),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 ,使得a ∥λ b .②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则向量c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惟一一对实数λ ,μ ,使得c =λ a +μ b .③空间向量分解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惟一的有序实数组λ 1,λ 2,λ 3,使得p =λ 1a +λ 2b +λ 3c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①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a ·b =|a ||b |c os 〈a ,b 〉; 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a ·e =|a |c os <a ,e >;a ⊥b ⇔a ·b =0; |a |2=a ·a ;|a ·b |≤|a ||b |. ③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λ a )·b =λ (a ·b ); 交换律:a ·b =b ·a ;分配律:(a +b )·c =a ·c +b ·c . (4)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①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分别沿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引单位向量i ,j ,k ,则这三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i ,j ,k },由空间向量分解定理,对于空间任一向量a ,存在惟一数组(a 1,a 2,a 3),使a =a 1i +a 2j +a 3k ,那么有序数组(a 1,a 2,a 3)就叫做空间向量a 的坐标,即a =(a 1,a 2,a 3).②空间向量线性运算及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a +b =(a 1+b 1,a 2+b 2,a 3+b 3);a -b =(a 1-b 1,a 2-b 2,a 3-b 3); λ a =(λ a 1,λ a 2,λ a 3);a ·b =a 1b 1+a 2b 2+a 3b 3. ③空间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a ∥b (b ≠0)⇔a =λ b ⇔a 1=λ b 1,a 2=λ b 2,a 3=λ b 3(λ ∈R ); a ⊥b ⇔a ·b =0⇔a 1b 1+a 2b 2+a 3b 3=0. ④向量的夹角与向量长度的坐标计算公式: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232221232221b b b a a a ++==++==⋅⋅b b b a a a;||||,cos 232221232221332211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a b a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233222211b a b a b a AB -+-+-=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①如图,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 的直线,对空间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得a t +=,其中向量a 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由此可知,空间任意直线由空间一点及直线的方向向量惟一确定.②如果直线l ⊥平面α ,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则向量a 叫做平面α 的法向量.由此可知,给定一点A 及一个向量a ,那么经过点A 以向量a 为法向量的平面惟一确定. (2)用空间向量刻画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 ,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分别是u ,v ,则 ①l ∥m ⇔a ∥b ⇔a =k b ,k ∈R ; ②l ⊥m ⇔a ⊥b ⇔a ·b =0; ③l ∥α ⇔a ⊥u ⇔a ·u =0;④l ⊥α ⇔a ∥u ⇔a =k u ,k ∈R ; ⑤α ∥⇔u ∥v ⇔u =k v ,k ∈R ; ⑥α ⊥β ⇔u ⊥v ⇔u ·v =0.(3)用空间向量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则a ′与b ′所夹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设异面直线a 与b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v 1,v 2,a 与b 的夹角为θ ,显然],2π,0(∈θ则⋅=><⋅|||||||,cos |212121v v v v v v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指直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 设直线a 的方向向量是u ,平面α 的法向量是v ,直线a 与平面α 的夹角为θ ,显然]2π,0[∈θ,则⋅=><⋅|||||||,cos |v u v u v u③二面角及其度量: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记作α -l -β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O ,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OA ⊥l ,OB ⊥l ,则∠AOB 叫做二面角α -l -β 的平面角.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图,若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 -l -β 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α -l -β 的大小就是向量与的夹角的大小.方法二:如图,m 1,m 2分别是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则〈m 1,m 2〉与该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4)根据题目特点,同学们可以灵活选择运用向量方法与综合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复习要求】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4.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5.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6.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例题分析】例1 如图,在长方体OAEB -O 1A 1E 1B 1中,OA =3,OB =4,OO 1=2,点P 在棱AA 1上,且AP =2P A 1,点S 在棱BB 1上,且B 1S =2SB ,点Q ,R 分别是O 1B 1,AE 的中点,求证:PQ ∥RS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法证明存在实数k ,使得.RS k PQ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A (3,0,0),B (0,4,0),O 1(0,0,2),A 1(3,0,2),B 1(0,4,2),E (3,4,0).∵AP =2P A 1, ∴),34,0,0()2,0,0(32321===AA AP∴⋅)34,0,3(P同理可得:Q (0,2,2),R (3,2,0),⋅)32,4,0(SΘ,)32,2,3(RS PQ =-=∴RS PQ //,又R ∉PQ ,∴PQ ∥RS .【评述】1、证明线线平行的步骤: (1)证明两向量共线;(2)证明其中一个向量所在直线上一点不在另一个向量所在的直线上即可.2、本体还可采用综合法证明,连接PR ,QS ,证明PQRS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请完成这个证明.例2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E ,F 分别是棱A 1D 1,A 1B 1,D 1C 1,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 ∥平面EFBD .【分析】要证明面面平行,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来证明,也可以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解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4,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4,0,0),M (2,0,4),N (4,2,4),B (4,4,0),E (0,2,4),F (2,4,4).取MN 的中点K ,EF 的中点G ,BD 的中点O ,则O (2,2,0),K (3,1,4),G (1,3,4).MN =(2,2,0),EF =(2,2,0),AK =(-1,1,4),=(-1,1,4),∴MN ∥EF ,OG AK =,∴MN//EF ,AK//OG ,∴MN ∥平面EFBD ,AK ∥平面EFBD , ∴平面AMN ∥平面EFBD .解法二:设平面AMN 的法向量是a =(a 1,a 2,a 3),平面EFBD 的法向量是 b =(b 1,b 2,b 3). 由,0,0==⋅⋅a a 得⎩⎨⎧=+=+-,042,0423231a a a a 取a 3=1,得a =(2,-2,1).由,0,0==⋅⋅b b得⎩⎨⎧=+-=+,042,0423132b b b b 取b 3=1,得b =(2,-2,1).∵a ∥b ,∴平面AMN ∥平面EFBD .注:本题还可以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综合法加以证明,请试一试.例3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是棱A 1B 1,B 1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2,0,0),M (2,1,2),C (0,2,0),N (2,2,1).∴),1,0,2(),2,1,0(==CN AM设AM 和CN 所成的角为θ ,则,52||||cos ==CN AM θ∴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 解法二:取AB 的中点P ,CC 1的中点Q ,连接B 1P ,B 1Q ,PQ ,PC . 易证明:B 1P ∥MA ,B 1Q ∥NC ,∴∠PB 1Q 是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易知,6,52211=+===QC PC PQ Q B P B∴,522cos 11221211=-+=⋅Q B P B PQ Q B P B Q PB∴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评述】空间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不超过90°的角,因此按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时,分子的数量积如果是负数,则应取其绝对值,使之成为正数,这样才能得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锐角).例4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a 2,求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角的大小.【分析】利用正三棱柱的性质,适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的坐标.求角时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定义找出线面角,再用向量方法计算;二是利用平面ABB 1A 1的法向量求解.解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2,0,0(1a A⋅-)2,2,23(1a a a C 取A 1B 1的中点D ,则)2,2,0(a aD ,连接AD ,C 1D . 则),2,0,0(),0,,0(),0,0,23(1a AA a AB aDC ==-= ,0,0111==⋅⋅DC DC∴DC 1⊥平面ABB 1A 1,∴∠C 1AD 是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或的角.Θ),2,2,0(),2,2,23(1a aAD a a a AC =-= 23||||cos 111==∴AD AC AD C , ∴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角的大小是30°.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A 1(0,0,a 2),)2,2,23(1a a a C -,从而⋅-===)2,2,23(),2,0,0(),0,,0(11a a a AC a AA a 设平面ABB 1A 1的法向量是a =(p ,q ,r ), 由,0,01==⋅⋅a a得⎩⎨⎧==,02,0ar aq 取p =1,得a =(1,0,0).设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的角为],2π,0[,∈θθ.30,21|||||,cos |sin 111ο===〉〈=θθa a AC AC【评述】充分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利用向量的知识求解线面角;解法二给出了一般的方法,即先求平面的法向量与斜线的夹角,再利用两角互余转换.例5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底面ABC ,AC ⊥BC ,P A =AC =1,2=BC ,求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解法一:取PB 的中点D ,连接CD ,作AE ⊥PB 于E . ∵P A =AC =1,P A ⊥AC , ∴PC =BC =2,∴CD ⊥PB . ∵EA ⊥PB ,∴向量和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A -PB -C 的大小.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A (1,0,0),B (0,2,0),P (1,0,1),由D是PB 的中点,得D ⋅)21,22,21( 由,3122==AB AP EB PE 得E 是PD 的中点,从而⋅)43,42,43(E ∴)21,22,21(),43,42,41(---=--=DC EA∴⋅=<33||||,cos DC EA DC EA 即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3 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0,1,2(B ,C (0,1,0),P (0,0,1),。
2020届高三数学(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10Word版含解析.doc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Ctr l, 滑动鼠标滚轴,调理合适的观看比率,答案分析附后。
封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考大题专攻练10.分析几何 (B 组 )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据高考取胜点!1. 已知椭圆E:+=1(a>b>0) 的离心率为,其右焦点为F(1 ,0).(1) 求椭圆 E 的方程 .(2) 若 P,Q,M,N四点都在椭圆 E 上,已知与共线,与.共线,且·=0,求四边形PMQN的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析】 (1) 由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可知: e= = ,由 c=1,则 a= , b2=a2-c 2=1,故椭圆方程为+y2=1.(2)由条件知 MN和 PQ是椭圆的两条弦,订交于焦点 F(1,0) ,且 PQ⊥MN,设直线 PQ的斜率为 k(k ≠0) ,P(x 1,y1) ,Q(x2,y2) ,则 PQ的方程为 y=k(x-1) ,联立整理得: (1+2k2)x 2-4k 2x+2k2 -2=0 ,x1+x2=,x1x2=,则|PQ|=·,于是 |PQ|=,同理: |MN|==.则 S= |PQ||MN|=,令t=k2+,t≥2,S= |PQ||MN|==2,当 k=±1 时, t=2 ,S=,且S是以t为自变量的增函数,当 k=±1 时,四边形 PMQN的面积取最小值.当直线 PQ的斜率为 0 或不存在时,四边形PMQN的面积为 2.综上:四边形 PMQN的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和 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Ω: +=1(a>b>0) 的离心率为,直线 l:y=2 上的点和椭圆Ω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 世纪金榜导学号 92494446(1)求椭圆Ω的方程 .(2)已知椭圆Ω的上极点为A,点B,C是Ω上的不一样于A的两点,且点 B,C对于原点对称,直线 AB,AC分别交直线 l 于点 E,F. 记直线AC与 AB的斜率分别为 k1,k2.①求证: k1·k2为定值;②求△ CEF的面积的最小值 .【解题导引】 (1) 由题知 b=1,由=,b=1联立求解即可得出.(2)①方法一:直线AC的方程为y=k1x+1,与椭圆方程联立可得坐标,即可得出 .方法二:设B(x 0,y0)(y 0>0) ,则+ =1,因为点 B,C 对于原点对称,则 C(-x 0,-y 0) ,利用斜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②直线 AC的方程为 y=k1x+1,直线 AB的方程为 y=k2x+1,不如设 k1>0,则 k2<0,令y=2,得E,F,可得△ CEF的面积S△CEF=|EF|(2-y c).【分析】 (1) 由题意知 b=1,由=,因此 a2 =2,b2=1.故椭圆的方程为+y2 =1.(2)①方法一:直线 AC的方程为 y=k1x+1,由21得(1+2 )x+4k x=0,解得 x C=-,同理x B=-,因为 B,O,C 三点共线,则由x C+x B=--=0,整理得 (k 1+k2)(2k 1k2+1)=0 ,因此 k1k2=- .方法二:设B(x 0,y0)(y 0>0) ,则+ =1,因为点 B,C 对于原点对称,则 C(-x 0,-y 0) ,因此k1k2=·===- .②直线 AC的方程为 y=k1x+1,直线 AB的方程为 y=k2x+1,不如设 k1>0,则 k2<0,令 y=2,得 E,F,而 y C=k1x C+1=-+1=,因此,△ CEF的面积 S△CEF= |EF|(2-y c)==··.由 k1k2=-,得k2=-,则 S△CEF=·=3k1+≥,当且仅当k1=时获得等号,因此△ CEF的面积的最小值为.【加固训练】 (2017 ·广元一模 ) 已知点 P 是椭圆 C 上任一点,点 P 到直线 l1:x=-2 的距离为 d1,到点 F(-1 ,0) 的距离为 d2,且= . 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不一样两点A,B(A,B 都在 x 轴上方 ) ,且∠ OFA+∠OFB=180°.(1)求椭圆 C的方程 .(2) 当 A 为椭圆与 y 轴正半轴的交点时,求直线l 方程 .(3)对于动直线 l,能否存在一个定点,不论∠ OFA怎样变化,直线 l 总经过此定点?若存在,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 .【解题导引】 (1) 设 P(x,y) ,得==,由此能求出椭圆 C的方程 .(2) 由已知条件得k BF=-1 ,BF:y=-(x+1)=-x-1,代入+y2=1,得:3x2+4x=0,由此能求出直线l 方程 .(3)B 对于 x 轴的对称点 B1在直线 AF上. 设直线 AF的方程为 y=k(x+1) ,代入+y2=1,得:x2+2k2x+k2-1=0 ,由此能证明直线l 总经过定点 M(-1 ,0).【分析】 (1) 设 P(x ,y) ,则 d1=|x+2| ,d2=,==,化简得+y2=1,因此椭圆 C的方程为+y2 =1.(2) 因为 A(0,1) ,F(-1 ,0) ,因此 k AF= =1,∠ OFA+∠OFB=180°,因此 k BF=-1 ,直线 BF的方程为 y=-(x+1)=-x-1 ,代入+y2=1,得: 3x2+4x=0,因此 x=0 或 x=-,代入y=-x-1得,(舍)或因此B.k AB== ,因此 AB的方程为 y= x+1.(3)因为∠ OFA+∠OFB=180°,因此 B 对于 x 轴的对称点 B1在直线 AF 上.设 A(x1,y1) ,B(x2,y2) ,B1(x 2,-y 2).设直线 AF的方程为 y=k(x+1) ,代入+y2=1,得:x2+2k2x+k2-1=0 ,x1+x2=-,x1x2=,k AB=,因此AB的方程为y-y1=(x-x 1) ,=,令 y=0,得: x=x1-y 1y1=k(x 1 +1),y2=k(x 2+1) ,x=====-1.因此直线 l 总经过定点 M(-1,0).封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2020年高考数学(理)热点专练08 立体几何(解析版)
2020年高考数学(理)热点08 立体几何【命题趋势】立体几何一直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未来的高考中立体几何也会持续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理科高考中立体几何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相关性质利用,简单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以及外接圆问题.另外选择部分主要考查在点线面位置关系,简单几何体三视图.选择题主要还是以几何体的基本性质为主,解答题部分主要考查平行,垂直关系以及二面角问题.本专题针对高考高频知识点以及题型进行总结,希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掌握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的题型,将高考有关的立体几何所有分数拿到.【满分技巧】基础知识点考查:一般来说遵循三短一长选最长.要学会抽象问题具体会,将题目中的直线转化成显示中的具体事务,例如立体坐标系可以看做是一个教室的墙角有关外接圆问题:一般图形可以采用补形法,将几何体补成正方体或者是长方体,再利用不在同一个平面的四点确定一个立体平面原理,从而去求.内切圆问题:转化成正方体的内切圆去求.求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采用等体积法.求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问题:应注意巧妙选取底面积与高.对于二面角问题应采用建立立体坐标系去求.但是坐标系要注意采用左手系务必要标记准确对应点以及法向量对应的坐标.【考查题型】选择,填空,解答题【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1.(2019·安徽高考模拟(理))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m n αα,则//m nB .若,αγβγ⊥⊥,则//αβC .若//,//m n αα,且,m n ββ⊂⊂,则//αβD .若,m n αβ⊥⊥,且αβ⊥,则m n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空间中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分别去判断各个选项,,,A B C 均可举出反例;D 可证明得出.【详解】若//m α,//n α,则//m n 或m 与n 异面或m 与n 相交,故选项A 错误;若αγ⊥,βγ⊥,则α与β可能相交,故选项B 错误;若直线,m n 不相交,则平面,αβ不一定平行,故选项C 错误;αβ⊥Q ,m α⊥ //m β∴或m β⊂,又n β⊥ m n ∴⊥,故选项D 正确. 本题正确选项: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有关命题的判断,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定理的掌握程度.2.(2019·四川射洪中学高三月考(理))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最大边长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 根据三视图作出原几何体(四棱锥P ABCD -)的直观图如下:可计算PB PD BC PC ====.【名师点睛】:思考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首先应深刻理解三视图之间的关系,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基本原则,其内涵为正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长是几何体的长;俯视图的长是几何体的长,宽是几何体的宽;侧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宽是几何体的宽.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的步骤和思考方法:1、首先看俯视图,根据俯视图画出几何体地面的直观图;2、观察正视图和侧视图找到几何体前、后、左、右的高度;3、画出整体,然后再根据三视图进行调整.3.(2019·安徽高考模拟(理))当动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对角线1A C 上运动时,异面直线BP 与1A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A .,64ππ⎡⎤⎢⎥⎣⎦B .,63ππ⎡⎤⎢⎥⎣⎦C .,43ππ⎡⎤⎢⎥⎣⎦D .,32ππ⎡⎫⎪⎢⎣⎭【答案】B【解析】【分析】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DD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BP 与AD 1所成角的取值范围.【详解】以D 为原点,DA u u u v ,DC u u u v ,1DD u u u u v 分别为x ,y ,z 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11,0,1AD =-u u u u v ,()11,1,1CA =-u u u v ,设1CP CA λ=u u u v u u u v ,则[]0,1λ∈, (),,CP λλλ∴=-u u u v ,()1,,BP u u u v λλλ∴=--,故1cos ,AD BP u u u u v u u u v 11··AD BP AD BP=u u u u v u u u v u u u u v u u u v= 对于函数()2321h x λλ=-+ 212333λ⎛⎫=-+ ⎪⎝⎭,[]0,1λ∈有: ()min 1233h x h ⎛⎫== ⎪⎝⎭,()()max 12h x h ==,故11cos ,2AD BP ⎡∈⎢⎣⎦u u u u v u u u v ,又[]1,0,AD BP π∈u u u u v u u u v , 故1,,63AD BP u u u u v u u u v ππ⎡⎤∈⎢⎥⎣⎦.故选B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4.(2019·湖南高三期末(理))设a ,b 是空间中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b α⊂,则a P αB .a α⊂,b β⊂,αβ∥,则a b ∥C .a α⊂,b α⊂,a β∥,b β∥,则αβ∥D .αβ∥,a α⊂,则a β∥ 【答案】D【解析】分析:在A 中,a ∥α或a ⊂α;在B 中,a 与b 平行或异面;在C 中,α与β相交或平行;在D 中,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a ∥β.详解:由a ,b 是空间中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知:在A 中,a ∥b ,b ⊂α,则a ∥α或a ⊂ α,故A 错误; 在B 中,a ⊂α,b ⊂ β,α∥β,则a 与b 平行或异面,故B 错误; 在C 中,a ⊂α,b ⊂ α,α∥β,b ∥β,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C 错误; 在D 中,α∥β,a ⊂α,则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a ∥β,故D 正确.故选: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的合理运用.5.(2019·贵州高考模拟(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O 为线段BD 的中点. 设点P 在线段1CC 上,直线OP 与平面1A BD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的取值范围是( )A.[,1]3B.[,1]3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11111A C A C A O OC OC ======所以1111332122cos ,sin 3322AOC AOC +-∠==∠=⨯11313cos AOC AOC +-∠==∠=. 又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小于等于90o ,而1A OC ∠为钝角,所以sin α的范围为[3,选B.【考点定位】空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6.(2019·宁夏吴忠中学高考模拟(理))已知直三棱柱111C C AB -A B 中,C 120∠AB =o ,2AB =,1C CC 1B ==,则异面直线1AB 与1C 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补成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则所求角为1111,BC D BC BD C D AB ∠=====Q易得22211C D BD BC =+,因此111cos BC BC D C D ∠===C .平移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问题化归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①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②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③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④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要特别注意异面直线之间所成角的范围.7.(2019·广东高考模拟(理))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A ⊥平面ABC ,且2PA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683πB .20πC .48πD .283π 【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球中球心与球的小圆圆心的连线垂直于这个小圆,利用PA 也垂直于这个小圆,即可利用球心与小圆圆心建立起直角三角形,1'12d OO PA ===,根据题意可求出r 是底面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利用d =R 即可,最后即可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由已知得,作下图PA ABC ⊥平面,连结PO ,延长至圆上交于H ,过O 作'OO PA P 交ABC 平面于'O ,则PAH ∆为Rt ∆,所以,O 为斜边PH 的中点,所以,'OO 为PAH ∆的中位线,'O 为小圆圆心,则'O 为AH 的中点,则''12OO O H PA AH ==,则''O H AO ===,1'12OO PA ==,则球的半径R OH ==== 球的表面积为22843R ππ=答案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计算球的表面积,关键在于利用222d R r =-进行计算R ,难点在于构造三要素相关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难度属于中等.8.(2019·河南高考模拟(理))如图,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面对角线1BC上运动,则下列四个结论:①三棱锥1A D PC -的体积不变;1//A P ②平面1ACD ;1DP BC ⊥③;④平面1PDB ⊥平面1ACD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 利用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求解.【详解】对于①,由题意知11//AD BC ,从而1//BC 平面1AD C ,故BC 1上任意一点到平面1AD C 的距离均相等,所以以P 为顶点,平面1AD C 为底面,则三棱锥1A D PC -的体积不变,故①正确; 对于②,连接1A B ,11A C ,111//AC AD 且相等,由于①知:11//AD BC ,所以11//BA C 面1ACD ,从而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可得,故②正确;对于③,由于DC ⊥平面11BCB C ,所以1DC BC ⊥,若1DP BC ⊥,则1BC ⊥平面DCP ,1BC PC ⊥,则P 为中点,与P 为动点矛盾,故③错误;对于④,连接1DB ,由1DB AC ⊥且11DB AD ⊥,可得1DB ⊥面1ACD ,从而由面面垂直的判定知,故④正确.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解题时要注意三棱锥体积求法中的等体积法、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要注意使用转化的思想.9.(2019·河北高考模拟(理))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上(除去棱AD)到直线 1A B 与1CC 的距离相等的点有3个,记这3个点分别为,,E F G ,则直线1AC 与平面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上到直线A 1B 与CC 1的距离相等的点分别为:D 1,BC 的中点,B 1C 1的四等分点(靠近B 1),假设D 1与G 重合,BC 的中点为E ,B 1C 1的四等分点(靠近B 1)为F ,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直线AC 1与平面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解: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上到直线A 1B 与CC 1的距离相等的点分别为: D 1,BC 的中点,B 1C 1的四等分点(靠近B 1),假设D 1与G 重合,BC 的中点为E ,B 1C 1的四等分点(靠近B 1)为F ,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2,则E (1,2,0),F (32,2,2),G (0,0,2),A (2,0,0),C 1(0,2,2), ∴EF =u u u r (1022,,),GF u u u r =(3202,,),1AC =u u u u r (﹣2,2,2), 设平面EFG 的法向量n =r(x ,y ,z ), 则00n EF n GF ⎧⋅=⎪⎨⋅=⎪⎩u u u r r u u u r r ,即12023202x z x y ⎧+=⎪⎪⎨⎪+=⎪⎩,取x =4,得n =r (4,﹣3,﹣1).设直线AC 1与平面EFG 所成角为θ,则直线AC 1与平面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sinθ=|cos 1n AC u u u u r r <,>|=. 故选: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0.(2019·湖北高考模拟(理))如图,已知四面体ABCD 为正四面体,2,AB E F =, 分别是,AD BC 中点.若用一个与直线EF 垂直,且与四面体的每一个面都相交的平面α去截该四面体,由此得到一个多边形截面,则该多边形截面面积最大值为( ).A .1 BCD .2【答案】A 【解析】 【分析】通过补体,在正方体内利用截面为平行四边形MNKL ,有2NK KL +=,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解. 【详解】补成正方体,如图.,EF α⊥Q∴截面为平行四边形MNKL ,可得2NK KL +=, 又//,//,MN AD KL BC 且,AD BC KN KL ⊥∴⊥ 可得L MNK S NK KL =⋅四边形2()1,2NK KL +≤=当且仅当NK KL =时取等号,选A.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的位置关系,截面问题,考查了空间想象力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难题.二、填空题11.(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考模拟(理))三棱锥P ABC -的4的球面上,PA ⊥平面ABC ,V ABC 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______. 【答案】65【解析】 【分析】由题意,球心在三棱锥各顶点的距离相等,球心到底面的距离等于三棱锥的高PA 的一半,求出PA,,然后利用等体积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 【详解】△ABC 的正三角形,可得外接圆的半径2r asin60==︒2,即r =1.∵PA ⊥平面ABC ,PA =h ,球心到底面的距离d 等于三棱锥的高PA 的一半即h2,那么球的半径R ==,解得h=2,又PBC S ∆=由P ABC A PBC V V --= 知'113?2=?33 ,得'65d = 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65故答案为65.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外接球问题,锥的体积,考查计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12.(2019·广东高考模拟(理))《九章算术》中对一些特殊的几何体有特定的称谓,例如: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为堑堵,将一堑堵沿其一顶点与相对的棱刨开, 得到一个阳马(底面是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和一个鳖臑(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在如图所示的堑堵111ABC A B C -中,15,3,4AA AC AB BC ====,则阳马111C ABB A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50S π= 【解析】 【分析】根据堑堵定义以及长方体性质可得阳马111C ABB A -的外接球的直径为1A C ,再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求结果. 【详解】由于1CB,,BA BB 两两相互垂直,所以阳马111C ABB A -的外接球的直径为1A C ,即2R ==2450R ππ=.【名师点睛】若球面上四点,,,P A B C 构成的三条线段,,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PA a PB b PC c ===,一般把有关元素“补形”成为一个球内接长方体,利用22224R a b c =++求解.13.(2019·山东高考模拟(理))如图所示,平面BCC 1B 1⊥平面ABC ,∠ABC =120︒,四边形BCC 1B 1为正方形,且AB =BC =2,则异面直线BC 1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解析】 【分析】将AC 平移到和1BC 相交的位置,解三角形求得线线角的余弦值. 【详解】过B 作//BD AC ,过C 作//CD AB ,画出图像如下图所示,由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故//BD AC ,所以1C BD ∠是所求线线角或其补角.在三角形1BC D 中,11BC C D BD ===1cos C BD ∠==.【名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两条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计算,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14.(2018·栖霞市第一中学高考模拟(理))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若截面PQMN 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AC BD ⊥①, AC BD =②, //AC ③截面PQMN ,④异面直线PM 与BD 所成的角为45o .【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由截面PQMN 是正方形出发,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可以推出////PQ AC MN ,////PN BD MQ ,从而得到//AC 平面PQMN ,异面直线PM 与BD 所成的角和PM 与PN 所成角相等为45o ,AC BD ⊥,M N P Q 、、、不一定是中点从而AC BD ,不一定相等.【详解】解:在四面体ABCD 中,Q 截面PQMN 是正方形,//PQ MN ∴,PQ ⊄平面ACD ,MN ⊂平面ACD ,//PQ ∴平面ACD .Q 平面ACB ⋂平面ACD AC =,//PQ AC ∴,可得//AC 平面PQMN .同理可得//BD 平面PQMN ,//BD PN .PN PQ ⊥Q ,AC BD ∴⊥.由//BD PN ,MPN ∴∠是异面直线PM 与BD 所成的角,且为45o .由上面可知://BD PN ,//PQ AC .PN AN BD AD ∴=,MN DNAC AD=, 而AN DN ≠,PN MN =,BD AC ∴≠.综上可知:①③④都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利用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即可得出.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基础题.15.(2019·深圳市高级中学高考模拟(理))在三棱锥P ABC -中,平面PAB ⊥平面ABC ,ABC △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AB △是以AB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 【答案】48π 【解析】 【分析】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取AB 的中点F ,设其中心为O ,则23AO BO CO CF ====,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OP =O 为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球心,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结果.【详解】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取AB 的中点F , 设其中心为O ,由6AB =,得23AO BO CO CF ====, PAB ∆Q 是以AB 为斜边的等腰角三角形,PF AB ∴⊥,又因为平面PAB ⊥平面ABC ,PF ∴⊥平面 ABC ,PF OF ∴⊥,OP =则O 为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球心,外接球半径R OC ==∴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48ππ⨯=,故答案为48π.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主要四面体外接球表面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是中档题. 要求外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关键是求出球的半径,求外接球半径的常见方法有:①若三条棱两垂直则用22224R a b c =++(,,a b c 为三棱的长);②若SA ⊥面ABC (SA a =),则22244R r a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③可以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④特殊几何体可以直接找出球心和半径.三、解答题16.(2019·山东高考模拟(理))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一个直平行六面体被平面AEFG 所截后得到的,其中45BAE GAD ∠=∠=︒,22AB AD ==,60BAD ∠=︒.(1)求证:平面BDG ⊥平面ADG ; (2)求直线GB 与平面A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7【解析】 【分析】(1)在BA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D =,则可得AD DB ⊥,在直平行六面体中,GD ⊥平面ABCD ,则可得GD DB ⊥,由此说明BD ⊥平面ADG ,即可证明平面BDG ⊥平面ADG ;(2)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表示出各点的坐标,求出平面AEFG 的法向量,由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正弦值的公式即可得到直线GB 与平面A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 【详解】(1)证明:在BAD ∆中,因为22AB AD ==,60BAD ∠=︒.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60BD AD AB AB AD =+-⋅︒,解得BD =,∴222AB AD DB =+,∴AD DB ⊥, 在直平行六面体中,GD ⊥平面ABCD ,DB ⊂平面ABCD , ∴GD DB ⊥ 又AD GD D ⋂=, ∴BD ⊥平面ADG ,∴平面BDG ⊥平面ADG . (2)解: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因为45BAE GAD ∠=∠=︒,22AB AD ==, 所以()1,0,0A,()B,()E ,()0,0,1G ,()AE →=-,()1,0,1AG →=-,()1GB →=-.设平面AEFG 的法向量(),,n x y z →=,200n AE x z n AG x z ⎧⋅=-++=⎪⎨⋅=-+=⎪⎩u u u v r u u uv r , 令1x =,得y =,1z =,∴1,n →⎛⎫= ⎪ ⎪⎝⎭.设直线GB 和平面AEFG 的夹角为θ,所以sin cos ,7GB n GB n GB n θ→→→→→→⋅====⋅, 所以直线GB 与平面A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7.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以及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熟练掌握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线面所成角的公式是解题关键,考查学生基本的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7.(2019·辽宁高考模拟(理))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1AD AB BC ===,2CD =,E 为CD 中点,以AE 为折痕把ADE ∆折起,使点D 到达点P 的位置(P ∉平面ABCE ).(Ⅰ)证明:AE PB ⊥;(Ⅰ)若直线P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为4π,求二面角A PE C --的余弦值.【答案】(I )见解析;(II ). 【解析】 【分析】(I )先证明AE POB ⊥平面,再证明AE PB ⊥;(II )在平面POB 内作PQ ⊥OB,垂足为Q ,证明OP ⊥平面ABCE ,以O 为原点,OE 为x 轴,OB 为y 轴,O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A PE C --的余弦值. 【详解】(I )证明:在等腰梯形ABCD 中,连接BD ,交AE 于点O ,∵AB||CE,AB=CE ,∴四边形ABCE 为平行四边形,∴AE=BC=AD=DE , ∴△ADE 为等边三角形,∴在等腰梯形ABCD 中,3C ADE π∠=∠=,23DAB ABC π∠=∠=, ∴在等腰ADB ∆中,6ADB ABD π∠=∠=∴2362DBC πππ∠=-=,即BD ⊥BC , ∴BD ⊥AE ,翻折后可得:OP ⊥AE,OB ⊥AE ,又,,OP POB OB POB OP OB O ⊂⊂=Q I 平面平面,AE POB ∴⊥平面,,PB POB AE PB ⊂∴⊥Q 平面;(II )解:在平面POB 内作PQ ⊥OB,垂足为Q , 因为AE ⊥平面POB ,∴AE ⊥PQ ,因为OB ⊂平面ABCE, AE ⊂平面ABCE,AE∩OB=O∴PQ ⊥平面ABCE ,∴直线PB 与平面ABCE 夹角为4PBQ π∠=,又因为OP=OB ,∴OP ⊥OB ,∴O 、Q 两点重合,即OP ⊥平面ABCE ,以O 为原点,OE 为x 轴,OB 为y 轴,O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各点坐标为111(,0,0),(,0,(2222222P E C PE EC ∴=-=u u u r u u u r , 设平面PCE 的一个法向量为1(,,)n x y z =u r,则111002,,0102x PE n EC n x y ⎧=⎪⎧⋅=⎪⎪∴⎨⎨⋅=⎪⎩⎪=⎪⎩u u u v u v u u u v u v设x =y=-1,z=1,∴1,1)n =u r,由题意得平面PAE 的一个法向量2(0,1,0)n =u u r, 设二面角A -EP -C 为α,1212|||cos |=||||n n n n α⋅==u r u u rur u u r .易知二面角A -EP -C 为钝角,所以cos α.【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元素位置关系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空间想象转化分析推理能力.18.(2019·江苏高考模拟)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2AB =,4AC =,12AA =,BD DC λ=u u u r u u u r.(1)若1λ=,求直线1DB 与平面11A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2)若二面角111B AC D --的大小为60︒,求实数λ的值.【答案】(121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直接按照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步骤来求即可;直线与平面α所成角θ 可先求出平面α的法向量n 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则sin cos a n a n a nθ⋅=〈⋅〉=r r r r r r ;(2)根据求二面角的步骤,列出关于实数λ的方程来求;求出二面角l αβ--的大小,可先求出两个半平面α与β的法向量12n n u r u u r ,,若二面角l αβ--所成的角θ为锐角,则1212cos cos cos n n n n θ〈〉=〈〉u r u u r u r u u r =,,;若二面角l αβ--所成的角θ钝角,则1212cos cos cos n n n n θ〈⋅〉=-〈⋅〉u r u u r u r u u r =-.试题解析:解:分别以1,,AB AC AA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2,0,0)B ,(0,4,0)C ,1(0,0,2)A ,1(2,0,2)B ,1(0,4,2)C(1)当1λ=时,D 为BC 的中点,所以(1,2,0)D ,1(1,2,2)DB =-u u u u r ,11(0,4,0)AC =u u u u r ,1(1,2,2)AD =-u u u u r ,设平面11AC D 的法向量为1(,,)n x y z =u r 则40{20y x z =-=,所以取1(2,0,1)n =u r,又111111cos ,DB n DB n DB n ⋅===u u u u r u r u u u u r u r u u u u r u r 所以直线1DB 与平面11AC D. (2)BD DC λ=u u u r u u u r Q ,24(,,0)11D λλλ∴++,11(0,4,0)AC =u u u u r Q ,124(,,2)11A D λλλ=-++u u u u r , 设平面11AC D 的法向量为1(,,)n x y z =u r ,则40{2201y x z λ=-=+, 所以取1(1,0,1)n λ=+u r .又平面111A B C 的一个法向量为2(0,0,1)n =u u r ,由题意得121cos ,2n n =u r u u r ,12=,解得1λ=或1λ=-(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实数λ1.考点:二面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方法.19 (2019·山东高考模拟(理))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的菱形,60BCD ∠=︒,AC 与BD 交于点O ,平面FBC ⊥平面ABCD ,//EF AB ,FB FC =,3EF =.(1)求证:OE ⊥平面ABCD ;(2)若FBC ∆为等边三角形,点Q 为AE 的中点,求二面角Q BC A --的余弦值.【答案】(1)见证明;(2)【解析】【分析】 (1)可证FH BC ⊥,再利用平面FBC ⊥平面ABCD 证得FH ⊥平面ABCD ,通过证明//OE FH ,可得要求证的线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BCQ 的法向量和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后可求二面角Q BC A --的余弦值.【详解】(1)证明:取BC 的中点H ,连结OH 、FH 、OE ,因为FB FC =,所以FH BC ⊥,因为平面FBC ⊥平面ABCD ,平面FBC I 平面ABCD BC =,FH⊂平面FBC , 所以FH ⊥平面ABCD ,因为H 、O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所以//OH AB 且123OH AB ==.又//EF AB,EF =,所以//EF OH ,所以四边形OEFH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OE FH ,所以OE ⊥平面ABCD .(2)解:因为菱形ABCD ,所以2OA OC OE FH ====.所以OA ,OB ,OE 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所示,则(2,0,0)A,(0,,0)3B ,(2,0,0)C -,(0,0,2)E , 所以(1,0,1)Q ,所以(2,,0)3BC =--u u u r ,(3,0,1)CQ =u u u r , 设平面BCQ 的法向量为(,,)m x y z =u r ,由00BC m CQ m ⎧⋅=⎨⋅=⎩u u u v v u u u v v得2030x y x z ⎧-=⎪⎨⎪+=⎩, 取1x =,可得(1,3)m =-u r ,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n =r ,设二面角Q BC A --的平面角为θ,则cos 13m n m n θ⋅-===u r r u r r , 因为二面角Q BC A --的平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Q BC A -- 【名师点睛】线线垂直的判定可由线面垂直得到,也可以由两条线所成的角为2π得到,而线面垂直又可以由面面垂直得到,解题中注意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 空间中的角的计算,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把角的计算归结为向量的夹角的计算,也可以构建空间角,把角的计算归结平面图形中的角的计算.。
高三数学(文)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 8立体几何(B组)
高考大题专攻练8.立体几何(B组)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1.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2AD=AB=BC=2a,AD∥BC,PD=a,∠DAB= 60°,Q是PB的中点.(1)若平面PAD∩平面PBC=l,求证:l∥BC.(2)求证:DQ⊥PC.【证明】(1)因为AD∥BC,AD⊂平面PAD,BC⊄平面PAD,所以BC∥平面PAD.又平面PBC过BC,且与平面PAD交于l,所以l∥BC.(2)因为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连接BD,△ABD中,AD=a,AB=2a,∠DAB=60°,由余弦定理,得:BD2=AD2+AB2-2AD·ABcos60°,解得BD=a,因为AB2=AD2+BD2,所以△ABD为直角三角形,BD⊥AD.因为AD∥BC,所以BC⊥BD,因为PD∩BD=D,所以BC⊥平面PBD,因为BC⊂平面PBC,所以平面PBD⊥平面PBC.又因为PD=BD=a,Q为PB中点,所以DQ⊥PB,因为平面PBD∩平面PBC=PB,所以DQ⊥平面PBC,因为PC⊂平面PBC,所以DQ⊥PC.2.如图,在几何体ABCDEF中,等腰梯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正方形CD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AB∥CD,AB=2BC=4,∠ABC=60°,点M是线段AC的中点.(1)求证:CF⊥AD.(2)求证:ME∥平面BCF.(3)对于线段EF上的任意一点G,是否总有平面ACG⊥平面BCF,并说明理由.【解析】(1)由正方形CDEF,得CF⊥CD,因为平面ABCD⊥平面CDEF,且平面ABCD∩平面CDEF=CD,所以CF⊥平面ABCD.又因为AD⊂平面ABCD,所以CF⊥AD.(2)如图,取BC的中点N,连接MN,NF,则MN∥AB,且MN=AB=2.又因为EF∥CD,CD∥AB,所以EF∥MN,因为AB=2BC=4,∠ABC=60°,所以CD=2,所以EF=MN,所以四边形EFNM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E∥FN.又因为ME⊄平面BCF,FN⊂平面BCF,所以ME∥平面BCF.(3)对于线段EF上的任意一点G,总有平面ACG⊥平面BCF. 理由如下:因为AB=2BC=4,∠ABC=60°,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60°=16+4-2×4×2×cos60°=12, 所以AC=2,所以AB2=AC2+BC2,所以AC⊥BC,由(1)知CF⊥平面ABCD,因为AC⊂平面ABCD,所以CF⊥AC,因为CF∩BC=C,且CF,BC⊂平面BCF,所以AC⊥平面BCF,又因为AC⊂平面ACG,所以平面ACG⊥平面BCF,所以对于线段EF上的任意一点G,总有平面ACG⊥平面BCF.。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大题专攻练八立体几何B组文新人教A版
高考大题专攻练8.立体几何(B组)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1.由四棱柱ABCD -A1B1C1D1截去三棱锥C1-B1CD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 D为正方形,O为AC与BD的交点,E为AD的中点,A1E⊥平面ABCD,(1)证明:A1O∥平面B1CD1.(2)设M是OD的中点,证明:平面A1EM⊥平面B1CD1.【解题导引】(1)取B1D1中点O1,连接A1O1,CO1,推导出A1O1OC,从而四边形OCO1A1是平行四边形,进而A1O∥CO1,由此能证明A1O∥平面B1CD1.(2)推导出BD⊥A1E,AO⊥BD,EM⊥BD,从而BD⊥平面A1EM,再由BD∥B1D1,得B1D1⊥平面A1EM,由此能证明平面A1EM⊥平面B1CD1.【证明】(1)取B1D1的中点O1,连接CO1,A1O1,由于ABCD-A1B1C1D1是四棱柱,所以A1O1∥OC,A1O1=OC,因此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O∥O1C,又O1C⊂平面B1CD1,A1O⊄平面B1CD1,所以A1O∥平面B1CD1.(2)因为AC⊥BD,E,M分别为AD和OD的中点,所以EM⊥BD,又A1E⊥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A1E⊥BD,因为B1D1∥BD,所以EM⊥B1D1,A1E⊥B1D1,又A1E,EM⊂平面A1EM,A1E∩EM=E,所以B1D1⊥平面A1EM,又B1D1⊂平面B1CD1,所以平面A1EM⊥平面B1CD1.2.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AB,PA⊥BC,AB⊥BC,PA=AB=BC=2,D为线段AC的中点,E为线段PC上一点.(1)求证:PA⊥BD.(2)求证:平面BDE⊥平面PAC.【解题导引】(1)运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PA⊥平面ABC,再由性质定理即可得证. (2)要证平面BDE⊥平面PAC,可证BD⊥平面PAC,由(1)运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PAC⊥平面ABC,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AC,运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得证. 【解析】(1)因为PA⊥AB,PA⊥BC,AB⊂平面ABC,BC⊂平面ABC,且AB∩BC=B,所以PA⊥平面ABC,BD⊂平面ABC,所以PA⊥BD.(2)因为AB=BC,D是AC的中点,所以BD⊥AC,由(1)知PA⊥平面ABC,因为PA⊂平面PAC,所以平面PAC⊥平面ABC,因为平面PAC∩平面ABC=AC,BD⊂平面ABC,BD⊥AC,所以BD⊥平面PAC,因为BD⊂平面BDE,所以平面BDE⊥平面PAC.。
2020届高考数学(理)二轮强化专题卷:(8)立体几何 Word版含答案
(8)立体几何1、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2π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A.30° B. 45° C.60°D. 75° 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 cm)如图所示,其中左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32cmB. 3C. 3D. 33cm3、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面积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A.B.C. 2πD. 4π4、一正三棱柱的每条棱长都是3,且每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则球O 的半径为( )A.B. C. D. 35、如图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A. B. C. D.6、如图,三棱锥A BCD -中,90DAB DAC BAC ∠=∠=∠=︒,1AB AD AC ===,,M N 分别为,C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M 与DN 所成角余弦值为( )A.16B.6C.6D.567、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PA ⊥平面ABC ,则四面体P ABC -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A.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8、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AB 和11A D 的中点分别为,E F ,则直线EF 与平面11AA D 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B.C.D.9、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直线1A B 和平面1A B 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90︒10、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B AC AA ===若11AC BC ⊥,则1BC =( )A.B. C. D.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侧视图中的圆弧是半圆)),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12、如图,圆锥 SO 中, ,AB CD 为底面圆的两条直径,AB 交CD 于O,且AB CD ⊥,,PD P 为S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SA 与P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13、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 ⊥平面ABC ,2PA AB =,给出下列结论: ①PA AD ⊥; ②直线//BC 平面PAE ; ③平面PAE ⊥平面PAE ;④直线PD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45︒;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4、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上的高AD 为折痕,把ABD △和ACD △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①BD AC ⊥;②BAC △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棱锥D ABC -是正三棱锥; ④平面ADC ⊥平面ABC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1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2AB AD =.BD =,且PD ⊥底面ABCD .(1)证明:平面PBD ⊥平面PBC(2)若Q 为PC 的中点,且1AP BQ ⋅=,求二面角Q BD C --的大小.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2答案及解析: 答案:B解析:由图知几何体的体积为11(12)232V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母线长为l ,由题可知,r h ==,则21)12⨯=, ∴1,r l ==侧面积为πrl = 故选:A4答案及解析: 答案:A解析:解:正三棱柱的两个底面的中心的连线的中点就是球的球心,球心与顶点的连线长就是半径,所以,r =.故选A.5答案及解析: 答案:D解析:选D 在A 图中:分别连接,PS QR ,则//PS QR ,∴,,,P Q R S 共面.在B 图中:过,,,P Q R S 可作一正六边形,如图,故,,,P Q R S 四点共面.在C 图中:分别连接,PQ RS ,则//PQ RS ,∴,,,P Q R S 共面.在D 图中:PS 与RQ 为异面直线,∴,,,P Q R S 四点不共面.故选D.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7答案及解析: 答案:A解析:∵AB 是圆O 的直径,∴AC BC ⊥,∴ABC △是直角三角形; 又PA ⊥平面ABC ,∴PA AB ⊥,,PA AC PA BC ⊥⊥; ∴PAC PAB 、△△是直角三角形; 又ACPA A =,∴BC ⊥平面PAC ,∴BC PC ⊥,∴PBC △是直角三角形;∴四面体P ABC -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有4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求直线B1D与平面ACC1A1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1)取AB中点O,连接OD,OB1.
因为B1B=B1A,所以OB1⊥AB.
又AB⊥B1D,OB1∩1D=B1,
所以AB⊥平面B1OD.
因为OD⊂平面B1OD,所以AB⊥OD.
由已知,BC⊥BB1.又OD∥BC,
【2020】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8立体几何(B组)理新人教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大题专攻练 8.立体几何(B组)
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
1.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1B=B1A=AB=BC,∠B1BC=90°,D为AC的中点,AB⊥B1D.
(1)求证:AB1∥平面BDC1.
(2)求二面角C1-BD-C的余弦值.
【解析】(1)连接B1C,与BC1相交于O,连接OD,
因为BCC1B1是矩形,所以O是B1C的中点,
又D是AC的中点,所以OD∥AB1,
因为AB1⊄平面BDC1,OD⊂平面BDC1,
所以AB1∥平面BDC1.
(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C1(0,0,0),B(0,3,2),
C(0,3,0),D(1,3,0),
设n=(x,y,z)是平面BDC1的一个法向量,
则
令x=1,则n= ,
则 =(0,3,0)是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
则cos<n, >= = =- ,由题意知二面角C1-BD-C是锐二面角,所以二面角C1-BD-C的余弦值为 .
所以OD⊥BB1.因为AB∩BB1=B,
所以OD⊥平面ABB1A1.
又OD⊂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BB1A1.
(2)由(1)知,OB,OD,OB1两两垂直.以O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为单位长度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题设知B1(0,0, ),D(0,1,0),A(-1,0,0),C(1,2,0),C1(0,2, ),则 =(0,1,- ), =(2,2,0), =(-1,0, ).
设平面ACC1A1的法向量为n=(x,y,z),则
n· =0,n· =0,即x+y=0,-x+ z=0,
可取n=( ,- ,1),
设直线B1D与平面ACC1A1所成角为θ,
故sinθ= .
2.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BC⊥AC,BC=AC=2,AA1=3,D为AC的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