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会跳舞的豆子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认识形状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手工操作等方式,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形状的特点。

2. 第五章:探索物体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触摸、观察和比较,了解物体的特征,如大小、颜色、质地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小组讨论、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点。

三、教学资源1. 第四章:认识形状教学资源:实物形状卡片、形状图片、手工操作材料等。

2. 第五章:探索物体教学资源:各种物体标本、实物展示台、小组操作材料等。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表现,以及对幼儿进行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步骤1. 第四章:认识形状教学步骤:(1)引入:展示实物形状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形状的特点。

(2)操作:让幼儿触摸和观察形状卡片,引导幼儿命名和描述形状。

(3)巩固:进行形状手工操作活动,让幼儿自己制作形状卡片。

2. 第五章:探索物体教学步骤:(1)引入:展示各种物体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点。

(2)操作:让幼儿触摸和观察物体标本,引导幼儿比较和分类物体。

(3)巩固:进行小组操作活动,让幼儿自己选择和操作物体标本。

六、第六章:了解自然现象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雨、雪、风等。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实验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描述自然现象的特点。

教学资源:自然现象图片、视频、实物体验材料等。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以及对幼儿进行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教案模板6篇优秀教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课堂管理问题并进行调整,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教案篇1教育目标:1、以身体紧缩或伸展的动作,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

2、能根据教师的描述或琴声,用身体表现场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能将自己表现的动作通过想象,围绕主题,用简单的画面表示出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气球若干、风琴、小鸟头饰一个。

2、黑色记号笔、白纸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一、运用气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气球娃娃,幼儿玩一玩。

2、玩后讨论:(1)没吹气的时候,气球是什么样的?(2)吹气以后呢?(3)吹气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二、围绕气球娃娃,展开活动。

1、幼儿做气球娃娃,老师做吹气的人,进行游戏。

2、听琴声做胀缩的动作,并进行游戏。

3、根据情景进行想象活动。

(1)另一教师戴上小鸟头饰扮小鸟,来找气球娃娃玩,气球娃娃飞到了别的地方。

(2)情景后提问:会飞到什么地方?遇到谁?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想象)三、根据想象,进行绘画活动。

1、要求幼儿根据刚才的活动,用气球做主题,编出各种有趣的故事画在纸上。

(教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想象故事及布局,启发幼儿自己动手创作)2、请已完成的幼儿,把作品展示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引导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编出不同的故事。

四、展示作品,分享活动。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作品展中,请幼儿讲讲关于气球娃娃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想出更多关于气球娃娃的故事,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教案篇2教学目的:探索使用各种方法使冰糖溶解得快些。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各种方法让冰糖溶解得快点。

课前准备:冰糖,水(温水,热水)搅拌器(筷子,汤勺)玻璃杯,小锤子,干净布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以猜想活动引入主题。

我们身边的科学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我们身边的科学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我们身边的科学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光、声音等科学概念;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2. 培养幼儿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空气、光、声音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探究科学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镜子、水、杯子、蜡烛、放大镜等;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吹气的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引导幼儿思考: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是由气体组成的?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气球实验,讲解空气的概念,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利用镜子、光等教具,讲解光的反射现象,让幼儿观察光在镜子上的反射;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让幼儿用杯子、水等学具进行实验。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由空气、光、声音组成的事物;每组挑选一个科学现象,用画纸、彩笔等学具进行记录和展示。

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观察到的科学现象,给予评价和鼓励;六、板书设计1. 大我们身边的科学2. 小空气:气球、风等;光:镜子、影子等;声音:杯子、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科学现象仔细观察家里的事物,找出三个科学现象,并用画纸、彩笔进行记录;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写下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答案示例:科学现象1:吹风机吹出的热风是由空气组成的;科学现象2:镜子里的自己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科学现象3:水龙头流水的声音是由水的流动和碰撞产生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身边的科学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进行种子发芽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

2. 第二课时:探索水的特性学习水的特性,如透明、流动、溶解等。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第三课时:了解简单机械学习简单机械的原理,如杠杆、滑轮等。

进行简单的机械实验,如拉绳实验、滑轮实验等。

4. 第四课时:探索声音的产生学习声音的产生原理,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进行声音实验,如敲击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实验。

5. 第五课时:了解地球和天空学习地球和天空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自转、天空中的太阳和云等。

进行观察天空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索科学原理。

3. 讨论法: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价:通过幼儿完成的实验报告,评价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通过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具:植物种子、水、不同物质的溶解物、简单机械模型、声音实验器材等。

2. 教材:教案、实验指导书、观察记录表等。

3.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蛋》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蛋》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蛋》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蛋》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观察各种不同的蛋.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课件产生探索各类蛋的兴趣知道鸭蛋、鹌鹑蛋、鸭蛋、乌龟蛋和蜗牛蛋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活动准备:数种不同的蛋(如:鸡蛋、鸭蛋、皮蛋、茶叶蛋、鸵鸟蛋、鸽子蛋……).有关蛋的资料及课件。

活动过程:1、事先请家长协助收集不同种类的蛋。

2、展示收集的蛋,请幼儿观察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并加以比较。

3、让幼儿操作活动课件,“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知道和认识不同的蛋4、将幼儿收集的蛋打(剥)开来,请幼儿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5、将熟蛋切开,和幼儿分享;生鸡蛋则请大家轮流搅一搅,煮个蛋花汤。

活动评价:能比较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能说出蛋里面有什么。

延伸活动:可以请幼儿带一本有关蛋的书来幼儿园里和大家分享。

找一个晴朗的日子,您可以带幼儿到园所附近的公园,请幼儿仔细地观察树叶或小池塘,或许会找到一些动物的蛋宝宝。

教学反思: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

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

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757字。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蛋宝宝》及教学反思《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蛋宝宝》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蛋宝宝》含反思!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蛋宝宝活动引入:科学活动“有趣的蛋宝宝”的准备活动中,需要孩子们收集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来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五彩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五彩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五彩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奇妙的植物》章节中的《五彩豆》一节。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五彩豆的颜色、形状及生长特点;了解五彩豆的营养价值;通过种植五彩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五彩豆的颜色、形状及生长特点,能够正确描述五彩豆的基本特征。

2. 了解五彩豆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珍惜食物、健康饮食的观念。

3. 通过种植五彩豆,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五彩豆的生长过程,掌握种植五彩豆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五彩豆的颜色、形状及生长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五彩豆实物、图片、种植工具、观察记录表、营养知识卡片。

学具:小铲子、小花盆、五彩豆种子、泥土、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五彩豆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五彩豆的颜色、形状。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五彩豆,激发幼儿对五彩豆的兴趣。

2. 讲解五彩豆的生长特点及营养价值(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营养知识卡片,让幼儿了解五彩豆的生长特点及营养价值,引导幼儿珍惜食物,培养健康饮食的观念。

3. 种植五彩豆(10分钟)(1)教师示范种植五彩豆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每组领取种植工具和材料。

(3)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种植五彩豆。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观察五彩豆生长过程(10分钟)(1)幼儿分组观察自己种植的五彩豆,记录生长过程。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五彩豆的生长变化。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幼儿根据观察结果完成表格。

六、板书设计1. 五彩豆的颜色、形状2. 五彩豆的生长特点及营养价值3. 种植五彩豆的方法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五彩豆的生长过程。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完成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大胆讲述豆芽的生长过程及外形特征。

2、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种子生长的过程。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贯彻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一、讲述豆子生长过程及外部特征。

1、“上星期小朋友都种了一些豆子,谁来说说你种的豆子现在怎样了?”2、“谁来说说你的豆子是怎样发芽的?”3、“你种的豆芽长的是什么样的?”4、“你种的豆芽和别人一样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和小伙伴说一说。

”5、“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6、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观察上午豆芽是生长在水里的,其实豆芽在土里、沙里也可以发芽,你们回去可以再试一试。

”二、记录豆芽生长过程。

1、出示豆芽生长照片2、幼儿用画的方式记录豆芽生长过程。

3、教师总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刷子用处大活动目标:1、尝试用刷子完成不同的劳动任务,体验劳动的快乐。

2、探索并了解不同刷子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3、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刷子的认识和对刷子的探索过程。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准备:①幼儿和家长、教师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刷子。

②认识牙刷,知道牙刷定期就要更换。

2、材料准备:不同种类的刷子如杯刷、鞋刷、奶瓶刷、眉刷、油漆刷、胭脂刷、废旧牙刷等等;纸箱、颜料、鞋油、痰盂、杯子、梳子及化妆用品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鞋刷,让幼儿说说鞋刷的作用,并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样的刷子。

2、请幼儿挑选一把自己最喜欢的刷子,介绍它的用途。

3、逐一介绍劳动任务(刷墙、洗奶瓶、洗痰盂、化妆等),请幼儿找出最合适的刷子参与活动。

4、幼儿劳动。

5、交流讨论自己劳动的方法。

6、说说废旧牙刷的用途。

活动延伸:1、在主题探索活动区里投放不同用途的刷子让幼儿继续观察并尝试使用。

2、利用废旧牙刷进行刷画、做牙刷相框等美工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跳舞的红豆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跳舞的红豆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跳舞的红豆在幼儿园中班的科学课上,我准备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教案——会跳舞的红豆。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红豆在不同液体中的反应,让孩子们对化学反应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实验准备首先,我准备了一些红豆、瓶子、水、醋和苏打水。

我将红豆分别放入三个瓶子中,每个瓶子里都加入不同的液体。

其中一个瓶子里只加入水,另一个瓶子里加入醋,最后一个瓶子里加入苏打水。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先向孩子们介绍了红豆以及液体的性质。

我们共同观察了红豆在水中、醋中和苏打水中的变化。

孩子们发现,在水中红豆没有任何反应;而在醋中,红豆发生了变化,变得柔软了一些;在苏打水中,红豆则变得非常充满活力,不仅能够跳起来,还能够在液体中跳舞。

孩子们非常兴奋地看着红豆在瓶子中跳起舞来,他们把这个现象形容为“红豆会跳舞”。

我告诉他们,这其实是一种化学反应——醋和苏打水会产生一种气体,而气体的产生使得红豆能够跳起来。

孩子们听后都非常好奇,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只有醋和苏打水会有这个反应呢?”、“为什么红豆能够跳起来而不是其他东西呢?”我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尝试。

实验延伸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实验,我设计了一些延伸活动。

首先,我请他们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观察其他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反应。

孩子们尝试了用糖、盐、小车等物品进行实验,并记录了观察结果。

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发现不同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反应是不同的,他们开始尝试解释这些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我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环节。

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探究。

每个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彼此的发现,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从别人的观点中获得新的启发。

最后,我让孩子们运用所学内容设计自己的实验。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不同的物体和液体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反应过程,并总结出自己独特的结论。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命的奥秘》,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豆芽”。

通过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认识自然界中生命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探究意识。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豆芽生长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变化。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展示、视频资料。

2. 学具:每组一份豆芽生长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豆芽生长角,让幼儿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和视频,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关注各个环节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豆芽生长过程,鼓励幼儿用画笔和文字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4. 分组讨论(10分钟)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关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豆芽2. 内容:豆芽的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豆芽生长的奇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继续观察植物生长,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相符,且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有助于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明确教学难点和重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植物》,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豆芽”。

通过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认识豆芽的各个部位。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芽的生长过程及各部位的认知。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芽生长观察盒、豆芽实物、图片、PPT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豆芽生长观察盒,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里面有什么。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猜测,揭示答案:豆芽。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豆芽的生长过程,讲解各个阶段的特点。

结合实物,让幼儿观察豆芽的各个部位,如根、茎、叶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豆芽的生长过程。

幼儿分组讨论,用画笔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豆芽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将豆芽的各个部位与相应的图片配对。

六、板书设计1. 豆芽的生长过程图示。

2. 豆芽各部位的名称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种植的豆芽,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分享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但在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今后需注意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了解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观察、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方式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组织5. 互动环节的参与度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小鱼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小鱼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小鱼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而在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中,有一堂非常有趣的科学课,那就是关于会跳舞的小鱼的教学。

通过这堂科学课,幼儿们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观察和探究小鱼跳舞的原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第一部分:引发兴趣在开展这堂科学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幼儿们介绍一下小鱼和跳舞的背景。

可以通过故事、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引发幼儿们对小鱼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个会跳舞的小鱼,它可以在水中优雅地旋转、翻滚和跳跃。

通过故事的引入,可以激发幼儿们探究小鱼跳舞原理的欲望。

第二部分:实践观察在引发了幼儿们的兴趣之后,接下来可以进行实践观察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跳舞相关的材料和实验工具,例如小鱼模型、水池、风扇等。

教师可以示范将小鱼模型放入水池中,然后用风扇吹向小鱼模型,观察小鱼的反应。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进行实践观察。

每个小组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比如改变风扇的角度或者改变小鱼模型的形状等,观察小鱼的不同反应。

通过实践观察,幼儿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小鱼跳舞的现象,从而激发他们对跳舞原理的思考。

第三部分:思考探究在经过实践观察之后,幼儿们可以进行思考和探究。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为什么小鱼会在风的吹动下跳舞?小鱼的身体结构和特性有什么关系?风的力量对小鱼的行为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幼儿们深入思考小鱼跳舞的原理。

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们一些提示或者提供相关的知识,例如介绍鱼的鳍和鳃的功能,以及风的原理等。

同时,还可以让幼儿们亲自触摸和感受小鱼模型的鳍和尾巴,了解它们在水中的运动特点。

第四部分:展示成果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小鱼模型,并通过展示的方式,将他们对小鱼跳舞原理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呈现出来。

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有趣的豆芽

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有趣的豆芽

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有趣的豆芽1. 教学目标物理和化学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观察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认识豆芽的生长变化并了解生长变化的原因,这样可以促进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2. 教学内容本次科学课程将介绍豆芽的生长变化,幼儿们会对豆芽的生长过程和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课程的最后,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动手尝试吃自己种植的豆芽,感受草绿生命带给他们的喜悦。

3. 教学过程3.1 环节一:课前热身,引导幼儿思考在课前,我们需要和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和热身活动,引导幼儿思考,向他们介绍本次课程科学实验的内容和主题。

3.2 环节二:实验准备这一步将介绍实验的设备和工具,包括种子、花盆、土壤、水和谷物盆等,幼儿们将学习如何选择种子和制作土壤,以及如何使用微型温度计、流量计和电子天平等实验设备。

3.3 环节三:实验操作在这一步中,幼儿们将执行实验操作,也就是种豆芽。

幼儿们将把豆芽放入花盆中,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己掂量水的重量和温度,并记录下来。

他们将每天记录豆芽的成长和变化情况,并测量土壤的水的流量和温度。

3.4 环节四:实验总结和分析在完成整个实验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们将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包括成长变化、原因分析、假说和结论等方面。

幼儿们还可以动手吃掉他们自己种植的豆芽,感受豆芽的味道和香气。

4. 教学评估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估、互评和教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在完成实验之后,幼儿们将根据老师的要求互相评估对方的实验报告,并根据多种标准对自己的实验成果进行评估,这样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5. 教学策略在进行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多种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包括: 1. 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幼儿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材。

幼儿园《我们身边的科学》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我们身边的科学》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我们身边的科学》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如浮力、光影、声音等;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和掌握这些科学现象的产生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科学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光影实验器材、声音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浮在水面的纸船、手影游戏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2. 讲解与观察(1)教师讲解浮力、光影、声音等科学现象的产生和变化。

(2)组织幼儿进行观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

3. 例题讲解以浮力为例,讲解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物体浮在水面上。

4. 动手实践(1)分组进行浮力、光影、声音实验。

5. 随堂练习设计与实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与物体密度有关,物体密度越小,浮力越大。

2. 光影:光照射到物体上,产生影子,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的位置有关。

3. 声音: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观察家里的物体,哪些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入水底?(2)晚上在灯光下,与家人一起玩手影游戏,记录下你们的手影形状。

(3)找一找生活中的声音,如敲门声、水流声等,说说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2. 答案:(1)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塑料瓶、泡沫板等;沉入水底的物体:石头、铁块等。

(2)手影形状:小鸟、兔子、大树等。

(3)声音产生:物体振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有趣的豆芽

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有趣的豆芽

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有趣的豆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豆芽”,通过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豆芽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豆芽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豆芽、放大镜。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实物豆芽,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长出来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豆芽,让幼儿描述豆芽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豆芽的生长过程。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豆芽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豆芽2. 板书内容:(1)豆芽的生长过程(2)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植物,描绘它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思考、表达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植物观察活动,了解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

(2)开展家庭作业展示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3)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豆芽的生长过程: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讲解,以便幼儿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优质教案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优质教案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豆芽(中班科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命成长》,具体内容为“有趣豆芽”。

我们将详细学习豆芽生长过程,解植物生长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豆芽,知道豆芽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欲望。

3. 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豆芽生长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力。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豆芽生长过程,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芽生长观察记录表、豆芽生长过程图片、豆子、种植豆芽容器等。

2. 学具:放大镜、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们将带领幼儿观察已长出豆芽,让他们触摸、闻一闻,激发他们对豆芽兴趣。

2. 讲解豆芽生长过程利用图片和实物,向幼儿详细讲解豆芽生长过程,让他们解植物生长奥秘。

3. 例题讲解以“如何种植豆芽”为例,讲解种植豆芽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种植豆芽实践操作,观察并记录豆芽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豆芽2. 板书内容:豆芽生长过程种植豆芽步骤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豆芽生长过程,画出豆芽成长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解豆芽生长过程,提高他们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参与度。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尝试种植豆芽,观察并记录豆芽生长过程,与家人分享自己发现和感受。

同时,鼓励幼儿探索其他植物生长过程,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新鲜、健康豆芽作为观察对象,确保幼儿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豆芽细节。

2. 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豆芽,让他们亲自触摸、闻一闻,从多角度感知豆芽特点。

二、讲解豆芽生长过程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豆芽生长过程,我会:1. 利用生动图片和实物,以简洁明语言讲解豆芽生长过程。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

2716.省示范幼儿园有趣的豆芽(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豆芽”。

通过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认识豆芽的结构,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知道豆芽的各个部分名称及作用。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芽生长过程的理解,豆芽各部分名称及作用的掌握。

教学重点: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豆芽、放大镜、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每组一份豆芽种子、培养皿、喷壶、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呢?”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图片,详细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介绍豆芽的各个部分名称及作用。

讲解豆芽种子发芽的条件,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豆芽种子、培养皿等材料,指导幼儿进行豆芽种植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观察与记录(10分钟)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豆芽,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引导幼儿关注豆芽的生长变化。

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针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豆芽生长过程图解2. 豆芽各部分名称及作用3. 豆芽种植实践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了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豆芽的生长变化关注不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科学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科学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科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材中的“自然科学”章节,详细内容为“认识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并能用语言描述。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如种子、小草、蝴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动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它们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详细讲解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观察实物,如小草、蝴蝶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的生长变化。

4. 动手操作(15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动植物生长过程的卡片。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卡片,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植物的生长变化2. 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答案:幼儿需自行完成一幅画作,描述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动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动植物,亲身感受它们生长变化的过程。

(2)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责任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动手操作。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科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二节“认识大自然”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及生活习性;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其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模型、投影仪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画纸、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引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新课呈现:(1)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通过实物展示、讲解和讨论,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实践活动:(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昆虫等,并描绘下来。

(2)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如制作小动物、植物等。

4. 例题讲解:以“为什么树叶会变色?”为例,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变化,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5. 随堂练习: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科学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化等,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认识大自然2. 内容:(1)动植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2)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一种植物,了解它的生长过程。

(2)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原因。

2. 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天气变化原因:如气温、湿度、风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困难,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近大自然,进一步了解动植物。

科学课幼儿园中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科学课幼儿园中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科学课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自然界物体和现象,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2. 认识常见的自然界物体和现象。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物体和现象,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3. 体验法:通过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内容:1. 科学常识的引入(10分钟)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和现象,如水、火、空气等,并通过问题引入本堂课的内容。

例如,“水可以喝吗?火可以摸吗?空气可以看见吗?”2. 探究“水”的特性与用途(20分钟)步骤一:观察水的特性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观察水的特性。

教师将一杯水放在幼儿面前,请幼儿仔细观察水的形态、颜色和状态,并提问:“水是固体吗?液体有什么特点?”步骤二:探究水的用途通过情境体验,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

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场景,如饮用水、洗衣服、浇花等,并与幼儿一起讨论水在这些场景中的作用。

3. 探究“火”的特性与用途(20分钟)步骤一:观察火的特性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观察火的特性。

教师集中注意力在一个点上,点燃一根蜡烛,请幼儿仔细观察火的形态、颜色和状态,并提问:“火是固体吗?液体有什么特点?”步骤二:探究火的用途通过情境体验,让幼儿了解火的用途。

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火的场景,如煮饭、取暖、照明等,并与幼儿一起讨论火在这些场景中的作用。

4. 探究“空气”的特性与用途(20分钟)步骤一:观察空气的特性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观察空气的特性。

教师准备一个充气的气球,请幼儿仔细观察气球的形态、颜色和状态,并提问:“空气可以看见吗?空气有质量吗?”步骤二:探究空气的用途通过情境体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用途。

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空气的场景,如呼吸、吹气球、风力发电等,并与幼儿一起讨论空气在这些场景中的作用。

各种各样的豆制品-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各种各样的豆制品-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各种各样的豆制品-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常见的豆制品,知道其名称。

2.通过观察和倾听故事活动,知道豆制品的种类很多。

3.喜欢吃豆制品,乐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吃过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1.请幼儿自带一种豆制品,教师补充所需的豆制品。

2.将几种常见的豆制品(如:豆腐、百叶糕、豆腐干等)陈列在桌上。

3.有目的地挑几种豆制品及其它不是豆制品的(如:牛奶、面包、鸡蛋等)放在周围桌上,用布遮好。

活动过程:1.以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引发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豆制品。

师:“哇!小朋友,你们带来了这么多好东西啊!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老师端出豆腐,问:“这是谁带来的?是什么?请他来介绍一下!”请一名幼儿上来介绍。

(从颜色、触摸感、软硬程度方面介绍)老师在旁帮助。

用同法分别请幼儿介绍百叶糕、豆腐干等其它常见的豆制品。

师:“你们介绍得真不错!”2.引出豆制品概念,认识其它黄豆制品。

师:“你们知道你们带来的这些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黄豆)幼儿说不出来时老师边出示黄豆边说:“黄豆。

”(黄豆是黄色的、圆圆的、表面很光滑的豆子)师:“原来它们都是用黄豆做出来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豆制品。

”师:“有的豆制品要烧了才可以吃,有的可以直接吃。

”“你们吃过豆制品吗?你吃过哪些豆制品?”随幼儿的回答出示其它包装的豆制品或豆浆等师:“为什么要吃豆制品?”小结:“豆制品营养丰富,豆制品中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它能使我们的身体变温暖,能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

”3.让幼儿区分豆制品。

师:“小马虎不小心将豆制品跟其它东西混在一起了,你能帮他将豆制品找出来吗?”幼儿到周围的桌上从各种物品中找出豆制品,并放到前面的桌上,老师有意识地将其分门别类的放,如豆腐干一类的。

老师和幼儿一起检验,找出错的,并纠正。

师:“你们真能干,小马虎要谢谢你们了!”4.听故事,了解其它黄豆制品。

教师:“豆制品的种类很多,有的可以吃,有的还可以用呢?”“我们一起来看!”老师边播放课件边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
根据科学活动《为什么会响》的活动进行修改。

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叶梓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湘湘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

湘湘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

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究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引导幼儿探究豆子的多、少、软、硬、大、小在瓶子中发出声音大小的关系。

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比较豆子的大小、软硬、多和少在瓶中产生的声音大小的关系,使幼儿明白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一、活动目的:
1、在学习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知识准备:
1、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认识,能说出名称。

2、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实验。

二、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寻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许多幼儿回家后都很积极的寻找答案,有的问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实验。

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今天的发现让父母做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②根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③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软硬、大小、多少在瓶中产生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①得出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②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5、请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教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6、活动延伸: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