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如何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合集下载

最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密切联系儿童生活,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丰富课堂活动,体现序法,利学利导,注重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推进课改。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作者:曹晓萍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9期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因为资质、能力、兴趣、性别及身心发展状况的不同等原因,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发生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初步尝试分层教学,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

关键词:数学;不同;分层;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因为资质、能力、兴趣、性别及身心发展状况等原因,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我初步尝试分层教学,便于学生学有所获。

一、目标分层制订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注意制订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并做到在保底的前提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不易掌握。

教学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学习运用公式计算就可以了,不需掌握公式推导过程。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既学习并运用公式,还得掌握公式推导过程。

二、内容分层安排标准中提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理念是建立在人的个体差异之上的。

可以让有差异的学生,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对教材内容按其重要性及难易程度划分为若干层次,即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后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少数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

对“学困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要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会做基础题,发展基本能力,如计算能力、解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者: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5年第04期倘若推敲一下《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各种理念、措施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情况,毋庸讳言,有一句话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未能充分展开讨论并深入实施的,那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理念在提出之初就很令教师费解,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字典”里,是没有“不同”这一词条的。

与之相反,这些年来人们所追求的恰恰是“人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同样的高分”。

不信我们做个假设,一个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人人都是100分,另一个班学生的分数参差不齐,平均为90分,我保准老师们会为第一个班的学生欢呼点赞,因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最高分,这才是老师们内心的真正诉求!一、为何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饱受争议,然而在历经十年的试行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并未对“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说法进行任何修改。

坚持这一理念,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考量:应尊重“人”的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让人与人之间有了对话和交往的必要。

所以,对于人的这种差异性,应予以尊重,而不是消解或抹平。

一切用“批量生产”对待教育的方式,都是对人的漠视、对生命的戕害。

应弘扬“学”的多样性。

与人的差异性相对应,学生的“学”具有丰富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

在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护、开发。

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可能。

应倡导“教”的灵活性。

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师试图用一统的教学方式覆盖学习方式并不相同的每个个体,以便让所有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内达到教师所设定的同一目标。

殊不知,逼着所有学生趋同的过程,就是扼杀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过程。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献县小平王乡祝庄中心校井艳玲“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作为万灵之长的人类更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人会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性。

在推行班级授课制的今天,我们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学习的差异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怎样面对差异,正视差异,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体制下最大程度地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我们全体教师在课堂行为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与本校数学教师的交流中,我发现几乎每位老师都遇到过诸如:优等生题目做好了,无所事事,差生却还在冥思苦想的情况;或者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优等生已经全部学会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但后进生花了好几倍于他们的时间也没法掌握的情况。

老师们面对这样的情形真是无所适从。

有的老师甚至每天都要因此而头痛。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到底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使课堂中每个学生的每一分钟都有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该有的收获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思想个性、学习爱好划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这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基础和根本点。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存在不同差异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平时观察,交往谈心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询问、家访、调查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学习状态等情况。

这样才能很好的把握每一位学生,准确地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在教学中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行差异教学。

二、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差异,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存在知识经验与认知结构的差异,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实现最优发展?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益?这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知识背景所存在的客观差异,探寻适合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地组织学习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学习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的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

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发展

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发展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每一年都会遇到一种相同的现象:班级中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如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是我们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每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有高于常人的智商、有超人的记忆力、有敏捷的思路和灵活的解题能力,等等。

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基本上都会成为失望,我们所遇到的学生,虽有少部分如我们所希望,但是,大部分离我们的愿望有一定差距,还有少部分甚至会令我们“心灰意冷”。

下面针对这种境况,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一、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差异原因分析我认为,每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差异,都有其原因。

其原因有智力因素的差异、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和课堂教育教学因素的差异等。

因此,查找原因(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对诊下药,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些学生成绩低下或者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 1、部分学生因基础较差,长期受到别人(特别是同学)的鄙视,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2、相当多的学生比较自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觉得各方面都是最好的,包括学习成绩,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是被动的,主动性、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育教学对策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使学生们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意义,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成功的快乐、欣赏数学的美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得到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后的理智感的满足,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更关注“学生”,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并在不同层次上体验成功的快乐。

“有效分层递进式教学”是这一教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从学生主体分层入手,设计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预案,并在课中实施分层引领,及通过对学生个性化的差异评价形成和谐的求知氛围,真正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材”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差异分层差异是教学中一个永存的话题,没有差异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没有差异的课堂也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课堂中既能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又使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呢?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很难因人施教,但我们可以尝试因层施教,因此我们提出了“有效分层递进式教学”。

有效分层递进式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的教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都要有所区别,不断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不同的目标冲刺。

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凸显主体、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竞争能力,真正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一、关注个体差异,实施科学主体分层人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坚持以“生”定教,在课堂上兼顾每一位学生。

学生分层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情感意志和态度。

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看起始或终结,更要看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不但要看眼前,还要看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但要看显性的进步,更要注重隐性的发展。

对照以上分层依据把学生分为:A层(优),学生学习能力强、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一般占30%;B层(中),智力因素好,在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学习成绩有偏差,学习成绩不稳定,但具有可发掘潜力;一般占60%;C层(差),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能力较弱,学习上感到很吃力,成绩不理想。

国培作业2“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国培作业2“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应该包括数学的学科知识和数学的思考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石,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更需要数学的思维。

在我国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其内在含义值得我们深思。

一:知识与思维的并重,需要我们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新架构。

之所以实行数学的课程标准,其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以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太专注于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罐装成一个硕大的容器,学生接受教育的终结时,也就是把容器下葬之时,容器中有再多的种子也不会重新生根发芽,因为缺少思维的养分。

反映在我们的课堂上就是一贯的“问——答”“教——练”。

而今数学的知识还是知识,可它的发生都必须以思维的考证而后确立,也就是没有思维的连接就无法产生“活”的知识。

我认为: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中应该把思维目标凌驾于知识目标之上。

用数学活动中思维训练的有效性来考证课堂教学真正的有效性。

一堂真正好的数学课首先应该是一堂有积极思维价值的数学课。

二:“人人学”与“有个性地学”考验我们课堂教学的真正能力。

很早就有人提出数学教师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其原因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从事数学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它有别于其他的基础学科。

我想这个专业化,不但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具有更多的数学知识,更要求我们有从事数学教学的专业技巧,就像医生进行手术的专业技巧。

而如今这个专业技巧更多的就体现在我们如何去实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多层次教学法能够提高我们教与学的目的性、层次性、和主动性,克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被动性与盲目性,从真正意义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新课程精神。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 第三,深入一步讲,很多核心概念都体现着 数学的基本思想 。数学基本思想集中反映为 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思想。 • 比如,与“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直接关联的 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 型思想等核心概念就不同程度的直接体现了 抽象、推理和模型的基本思想要求。这启示 我们,核心概念的教学要更关注其数学思想 本质。
什么是课程的基本理念?
• 基本理念反映出我们对数学、数学课程、数学 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应具有的基本认识和观念、 态度,它是制定和实施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 《标准》中的每一部份内容都要贯穿基本理念 的思想和要求。同时,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 更应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数学观、数学课程观、 数学教学观、评价观等数学教育观念,并用以 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体现数学课程核心理念的三句话:
• 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 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 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
• 人人都能获得 良好的数学教 育 • 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
数学课标修订的主要方面:
• • • • • 1.关于基本理念 2.关于设计思路 3.关于课程目标 4.关于课程内容 5.关于课程实施
核心概念有何意义?
• 首先,《标准》将这些核心概念放在课程内容 设计栏目下提出,是想表明,这些概念不是设 计者超乎于数学课程内容之上外加的,而是实 实在在蕴涵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的。从这一 意义上看,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 心或主线,它有利于我们体会内容的本质,把 握课程内容的线索,抓住教学中的关键。
2.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 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 对课程内容中的若干核心概念作适当调 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

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一个标准、一根线,实行“一刀切”的办法。

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阻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这与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更不符合学生知识的认知规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

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调整。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以期待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也就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

这样才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规律,才是真正地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有收获,个个有进步。

一、学生的分层一般说来,往往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A类为优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往往占班级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在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比例。

这一类学生往往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好的接受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自学能力、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往往有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B类为中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往往是班级的大部分,一般占班级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这一类学生有不同的群体:有的学习自觉性好,但学习的方法有点不对头;有的头脑灵活,但不够努力;有的基础较好,但对数学的兴趣不大;有的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以致知识上有漏洞。

这一类型的学生如能好好地督促,往往就能进到A 类。

C类为学习困难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往往也占班级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他们有的基础差,有的习惯差,有的对数学的兴趣不大,有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总之情况复杂,往往是班级教学工作的重点对象,也是教师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才能使他们有所进步的。

数学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 键词 】综合 实践 活 动 ; 究 ; 关 探 兴趣 ; ; 验 玩 体
自从 新 课 标 实 行 后 , 担 心 自己 的 课 堂 ( 境 ) 计 会 总 情 设 “ 玉 其 外 , 絮 其 内 ” 误 导 了 学 生 . 此 在 教 学 中 , 直 金 败 . 因 一 寻 寻 觅 觅 , 找 数 学 教 学 的 源 头 活 水 , 找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寻 寻 的源 泉 。 是 总 感 到 是 隔靴 搔 痒 , 点 什 么 . 于 此 本 节 综 可 缺 基 合 活 动 课 总 的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遵 循 : 计 弹 性 方 案 , 展 生 设 拓 成 空 间. 节 活 动 课 设 计 了 五 个 活 动 板 块 ,每 一 个 板 块 都 本
体 现 对 学 生 多 元 化 的 引 导 . 教 学 中 .不 同 的个 体 在 学 习 在 过 程 中可 能会 出 现 不 同 的 情 形 , 有 不 同 的 观 点 , 出 不 持 提
同的 问 题 . 果 一 味 的 只 按 我 的教 案 中规 定 的方 法 去 展 开 如
3 突 出 群 体 思 维 的互 补作 用 。学 生 时 而 苦 苦 求 索 , . 时

既 看 到 了 自 己 的力 量 , 看 到 了 群 体 力 量 的 伟 大 , 而 使 更 从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人才 资 源 得 到 了 极 大 的利 用 与 发 挥 .
4 学 生 具 备 了 良好 的 动 手 习 惯 和 一 定 的动 手 能 力 , . 可
以在课外 中大 胆地 尝试 . 利于学 生 主动 、 面 、 有 全 持续 的发展 . 三 、 于本 节 课 的 几 点 思 考 关

改革 传 统 的教 学模 式 , 分 展现 学生 的主 体 地 位 充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者:阮小耘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20期这是笔者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曹同学是个小女生,刚进班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我特别的注意。

有一次讲“用字母代表数”,说到用字母n表示3个连续的整数的方法,有同学说:3个连续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的数用n表示,那么前面的一个数表示为(n-1),我随手在黑板上依次写下了n-1,n,请曹同学回答后面一个数,结果她站起来想了半天说:“n后面是o!”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我也给她的答案搞懵了,怎么会是字母o呢?这时有同学大声说:“老师,她是按英文字母顺序回答的,她脑子有问题!”我连忙用眼神制止了这个同学,并请曹同学坐下。

下课之后,我找到她,问她上课能听懂吗?她连连点头:“听得懂。

”脸上的笑容完全像个大人。

我还是把课堂上的内容又给她讲了一遍,她听得很认真的样子……可是等拿到她的作业本一看,东一榔头西一棒,不知在说什么。

第一次单元小测验,她得了19分。

于是我开始关注她,从其他老师和她的小学同学那里得到的信息是:她思维不正常,别管她了,管了也没用。

她究竟哪儿不正常呢?我试着单独给她补课,把学习内容分解,甚至最简单的计算题每次只要求她学会一个解题步骤,她听得很认真,大部分时候也能复述出来,可是写时就走样了。

显然她的思维确实有点特殊,学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入脑,或者大脑储存功能极弱。

可即便是这样,她还是习惯性地微笑着对老师说“我懂了”,似乎想掩盖什么,又似乎是怕给老师添麻烦。

也许是被同学嘲笑怕了,也许因为成绩不好总觉得对不住老师,她没有勇气说出“我不会”“我不懂”。

或者她认为即使说了也毫无意义,谁会在乎她懂还是不懂呢?20分还不到的考试成绩能提高到哪儿去?所以,她用微笑面对这一切。

作为她的老师我觉得我应该也能够为她做点什么。

于是,我跟她聊天,给她补课,让她知道她跟所有的同学一样可以说“不会”“不懂”,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帮她。

课堂上我表扬她听课认真,向她提问时,把问题拆解开来,第一遍我讲,第二遍我讲前半句她答后半句,这样就没有以往前言不搭后语的问题了,同学们也不再说她脑子有问题这样的话,听课的时候她也因为不用担心听不懂被嘲笑而变得比以前专心。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摘要】数学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进行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是:课内分层实施,提高课堂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差异发展;设置弹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关键词】分层差异弹性层次性发展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有序的推进,新课程正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广大教师经过新课程的知识培训,虽然基本解决了关于新课程认识层面的问题,但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还需要真正解决实践层面问题。

多数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时候仍然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新课程怎么教”是大家最迫切的需求。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能以培养数学家、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既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又要注意到学生发展的差异面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为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弹性”,以满足不同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有“弹性”的教学设计,也就是差异教学或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其基本含义是指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中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互相适应。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在各类学生身上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发展的目的。

本文就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习积累,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课标第一个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怎样来评价一节数学课是否为好课?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具有“五实”的课是好课: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平实的课。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也有人认为:目标明确、层次清楚、方法妥当、效果良好是一节好课;还有人认为:能关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课是一节好课。

而我觉得,1、首先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是最起码的;2、课堂上是否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可见学生兴趣如何,情感如何;3、学生是否感受、体验、经历了数学思考的学习过程;4、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课堂上是否关注创新精神的培养;6、课堂上是否关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7、课堂上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与发展。

可见,上好一节数学课是多么的不易啊!要兼顾的太多了,我在备课时常常做以下准备:一、了解知识体系因材施教系统了解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系统了解",并非让我们掰着手指数出某章、某节是何内容,而是要我们认真研究数学发展的历史,反复考察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主要是指:各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国内外初、高等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数学在其他边缘学科、社会各个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未来发展态势等等。

认真探讨内在联系我们知道:数学教材和其他各科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几年如一日(使用同一版本)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这为我们更好地探讨教材与教材、章与章、节与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没有联系就没有数学,缜密的数学体系,有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内在联系:公式、法则的推导,定理、公理的引入,数与形的结合,立体感的建立等等无一不是普遍联系的经典之作。

用与众不同的方法促进数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用与众不同的方法促进数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用与众不同的方法促进数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数学一直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学科之一,因为它不仅涉及到科学和工程,而且关系到我们的生活。

然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发现数学难以掌握,因为他们不能在学习中找到足够的乐趣和动力。

因此,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几种用以促进数学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方法。

1. 在数学中添加趣味元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视数学为一种枯燥的、无聊的学科。

但如果我们把趣味元素加入到数学中,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找到练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使用计算机游戏或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学学习中添加趣味元素。

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将能够更加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 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由于每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不同,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

因此,教师应该理解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例如,适当的教学语言和针对特定学生的数学练习。

3. 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启发求知欲的重要环节。

数学思维强调在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分析和抽象思维。

数学思维让学生面对挑战时更容易实现以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数学思维也可以通过玩具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 借助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室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因为它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实验和体验,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知识。

同样,在数学课程中借助实验室可以使学生观察和实验不同数学问题,探索它们的规则和特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确定问题的特点以及发现问题解决所需的方法。

总结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活动并将其intro数学学习过程中,以发现学生非凡的天赋和特长,并以更有趣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传达给学生。

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添加趣味元素是达到最终目标成功的重要因素。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增长技能,从而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爱上你的数学课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与贫困生谈心,给他们鼓励,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多与中间层交流,引其思进,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被老师忽略。

常与优等生谈谈新的目标,催其奋进。

在日常交流中,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把你当作他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向导,真正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2.设计精彩的课堂开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新知的情境。

因此新课导入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用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谜语,生活的情景,问题的情境等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不同层面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问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课堂上一些基本性的问题,学困生能够回答的,要请他们答,给他们机会,不能让学生觉得整堂课老师都没有注意到我,有种被遗忘的感觉。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新)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新)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

编辑了最新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教材分析: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

该教材练习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1.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实数的概念与应用
◆考点链接
1.了解实数的概念、分类以及大小比较.
2.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及倒数的意义.
3.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并能熟练应用它们解决计算问题.
4.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用科学记数法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典例精析
【例题1】 (河南)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 189亿美元,8 18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3个有效数字)是( ).
A .8.19×1011
B .8.18×1011
C .8.19×1012
D .8.18×1012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等概念,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因此,8 189亿=818 9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9×1011,保留3个有效数字为8.19×1011,故选A .
【例题2】 若a 的倒数是-1,b+2与a -3互为相反数,c 的绝对值为2,且ac>0,试比较:b+c 与ab 的大小. 评析:根据倒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可首先求出a 、b 、c 的值,再对b+•c 与ab 进行大小比较.
答案:b+c>ab
【例题3】 计算:
(1)103+(
130
)-2×(-7)0-(-3)3×0.3-1+│-5│+5; (2)(5.7)÷(-113)-4.3×13+(-25+56
)×30. 解:(1)原式=1 000+900×1-(-27)×103+5+5=1 000+900+90+5+5+2 000. (2)原式=-5.7×13-4.3×13-12+25=-5.7×13-4.3×13+13=13(-5.7-4.3+1)=-117.
评析:(1)题中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计算此类型题目,应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恰当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运算简便.
◆探究实践
【问题1】 (武汉)下面是一个有规律排列的数表
第1列 2 3 4 5 … n …
111111112345222222123453
3333312345n n n 第行
第2行
第3行
上面数表中第9行,第7列的数是________.
解题思路: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来观察、分析、类比出第n行、第m•列的数的表达式,由于每一行的数的分
子就是行数,分母就是列数,所以第9行,•第7列的数是9
7

【问题2】(浙江)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
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都是“神秘数”.
(1)28和2 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为什么?
(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3)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取正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解:(1)28=4×7=82-62,2 012=4×503=5042-5022,所以是神秘数.
(2)(2k+2)2-(2k)2=4(2k+1),因此由2k+2和2k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
(3)由(2)知神秘数可表示为4的倍数,但一定不是8的倍数,而(2k+1)2-(2k-•1)2=8k,即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
评析:抓住题目定义神秘数的标准,由此得出神秘数的一般表达形式,•也就是解决(3)问的依据.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绍兴)冬季的一天,室内温度是8℃,室外温度是-2℃,则室内外温度相差().
A.4℃B.6℃C.10℃D.16℃
2.(大连)-a的相反数是().
A.a B.1
a
C.-a D.-
1
a
3.(长沙)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 B.ab<0 C.b-a>0 D.a+b>0
二、填空题
1.2的相反数是_____,1______,-2
3
的倒数为_______.
2.下列各数中:-30,0.31,22
7
,2 ,2.161 161 161…,(-2 005)0是无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
3.据某网站报道:一粒废旧纽扣电池可以使600t水受到污染,某校团委四年来共回收废旧纽扣电池3 600粒.若这3 600粒废旧纽扣电池可以使m(t)水受到污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m为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3.20×105的精确度是精确到_______位,有效数字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1.计算:
(1)(-41
3
)-0.14+4
1
3
;(2)-(-4)-
1
4
÷(-
1
2
)×(-2);
(3)12(1
3

1
4
)+(-
1
2
)-2÷(-5)0×(-1)2007;
(4)(-1
3

1
2
)×(-6)-(-2)3÷(-
1
2
)2+ 0.
2.学校食堂出售两种厚度一样但大小不同的面饼,小饼直径为30cm,售价30分,大饼直径为40cm,售价40分,你愿意买哪种饼?请说明原因.
◆实战模拟
一、选择题
1.如图,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表示的数是
().
A 1 B.1C.2D 2
2.(常州)如果a<0,b>0,a+b<0,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b>-a B.a>-a>b>-b C.b>a>-b>-a D.-a>b>-b>a
3.若x的相反数是3,│y│=5,则x+y的值为().
A.-8 B.2 C.8或-2 D.-8或2
二、填空题
1.(深圳)人民公园的侧门口有9级台阶,小聪一步只能上1级台阶或2级台阶,•小聪发现当台阶数分别为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逐渐增加时,上台阶的不同方法种数依次为1,2,3,5,8,13,21,……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那么小聪上这9级台阶共有_____种不同方法.
2.(绵阳)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的数,•而计算机程序处理中使用的是只有数码0和1的二进制数,这两者可以相互换算,如将二进制数1101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1×23+1×22+0×21+1×20=13,按此方式,则将十进制数25换算成二进制数应为________.
3.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下表中的x与y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
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
三、解答题
1.(1)[-32×2-(-4)2]÷(-2)2;(2)(7
9

5
6

7
18
)×18-1.45×6-3.55×6;
(3)-32-[(-2)3÷(-1
2
)-2+2×(-2.11)0]÷(-5)×
1
5

2.(1)(浙江)据了解,全国火车票票价是按“
全程参考价实际乘车里程数
总里程数
”的方法来确定的.已知A站到H•站总里
程数为1 500km,全程参考价为180元.下表是沿途各站到H站的里程数:
例如,要确定从B 站至E 站火车票价,其票价为180(1130402)1500
⨯-=87.36≈87(元). ①求A 站到F 站的火车票价(结果精确到1元);
②旅客王大妈乘火车去女儿家,上车过两站后拿着火车票问乘务员:我快到站了吗?乘务员看到王大妈手中票价是66元,马上说“下一站就到了”.请问王大妈是在哪一站下车的?(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2)(杭州)在下面两个集合中各有一些实数,请你分别从中选出2个有理数和2个无理数,再用“+、-、×、÷”中的3种符号将选出的4个数进行3次运算,使得运算的结果是一个正整数.
答案:
中考演练
一、1.C 2.A 3.A
二、1.-21,-32 2.2
,2π,2.161 161 161… 3.m=2.2×106,千 3,2,0
三、1.(1)-0.14 (2)3 (3)-3 (4)38
2.∵两种饼的厚度相同,由题意知,买小饼1份可买的面饼面积是:21530
π=7.5π.•买大饼1份可买的面饼面积是:22040
π=10π,10π>7.5π. ∴我更愿意买大饼
实战模拟
一、1.C 2.D 3.D
二、1.55 2.11 001 3.+,1
三、1.(1)-1
2
(2)-38 (3)-9
2.(1)①154元②D站或G站下的车(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