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合集下载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情境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 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德义”的结论。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是:将有作则思知 止以安人。 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是:诚能见 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是: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 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是:惧满溢则 思江海下百川。 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 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8.《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人们开始都能 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第二段
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承天景(大)
命,莫不殷忧(深切的忧虑)而道著(治道显著),功成而德
衰(德行衰减),有善(好)始者实繁,能克(能够)终者盖
(大概,表推测)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深重的忧患),必竭诚以待
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竭诚则吴越为一
①重权,重任 ②重大的地位 ③安,安乐的时候; 危,危难的时候 ④奸恶的人 ⑤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①达到远方 ②流得长远
(3)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①则思正身以黜恶 ②弘兹九德 ③则思知止以安人
意动用法
①乐盘游
②忧懈怠
使……牢固 使……正 使……光大 使……安宁
以……为乐 以……为忧

《谏太宗十思疏》最终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最终课件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源泉不深却希望 河水流得远长, 树根不稳固却 要求树木长得高大,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 国家安定,(臣) 虽然最愚笨,(也) 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对(象陛下这样) 明智的人呢?
赏析:本句紧承第一句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 论证,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将 崇极天之峻,永 保无疆之休,不 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德不处其厚, 情不胜其欲,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 处在天地间的重大的地位, 应推崇皇权的高峻, 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 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 戒除奢侈而行节俭, 道德不积累它的厚度, 情感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这也是砍伐树根却要求树木 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 水流得长远啊。
总此十思, 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 君臣无事, 可以尽豫游之乐, 可以养松乔之寿, 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 代下司职, 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
总括这十种深思的事, 使这九德的修养 光大,选拔 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 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才谋, 勇敢的就会竭尽他 们的力量, 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 诚信的就会奉献他们的忠心, 文臣武将的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 君臣没有猜疑,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受 出巡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神仙一样 的长寿,弹琴垂衣拱 手,不必多说 百姓就可得到教化。为什么一定使 精神疲劳使思想劳苦,代替臣下管理职事, 劳损聪明的耳目,使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毁坏呢?

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
尽:用尽
效:献出
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对君主来说
劳损、役使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
垂拱:垂衣拱手
使……劳,使……苦 司职:管理职事。司,主管,操作。
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做到“十思”有什么效果?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 垂拱,不言而化。
安人:使百姓安宁
冲,谦虚。牧,约束
乐:把……当做乐事。
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
下:居……之下
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为:省略句,把……当作
壅:堵塞
以纳下,想谗形作名,奸恶小人
垂拱而治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以“固本思源”为喻)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总结历史教训)
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提出具体做法)
解决问题
品劝谏术
(一)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对 比论证,论证有力
(二)逻辑思维严密(提出观 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语言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以:而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一思知足以自戒 二思知止以安人
三思谦冲而自牧 四思江海下百川
戒奢侈 要节俭
戒骄傲
五思三驱以为度 六思慎始而敬终
七思虚心以纳下 八思正身以黜恶
戒纵欲 要勤勉 戒轻人言 要兼听
要谦逊
九思无因喜以谬赏 十思无因怒而滥刑

必修四 《谏太宗十思疏 》(共32张PPT)

必修四 《谏太宗十思疏 》(共32张PPT)
答: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 宜深慎。
假设连词,(如果)真的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见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 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 使……安宁 想到自己的君位高,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以(之)为 兴作,建筑
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16
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 成一家,傲视别人,亲骨肉之间也会成为陌路 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 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 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 里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 (他们可以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 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 驭疾驰的马车,难道可以轻视吗?
5
体裁: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 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 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心雕龙· 章表》“章以谢恩, 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6
7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
生长 疏通、深挖 使……稳固 树的根
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道德与仁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 最愚昧 况于明哲乎!
明哲的圣人
8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
掌握帝王的重权 天地间 推崇
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 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
动词,用、行 保持 克服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戒赏罚不公
壹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宗贰
克终盖寡

引出警告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拓展延伸: 唐朝初建,叛乱未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朝 臣们在如何立国施政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唐太宗曾回忆道: “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 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魏征认为: “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见新旧《唐书》 本传)“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荀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事实证明,魏征这套与民生息、无为而治的办法是合乎国情、顺乎民 心的。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 忽:轻视。
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名作动,统治 如果 贪图的东西
表目的
兴建、建造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使……安宁
牧,养。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骄傲自满
名作动,居于……之下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元首,泛指所有帝王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 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 《谏太宗十思疏》为第二疏。
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 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 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 评价: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 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浚(jùn ) 谗(chán )邪 谬(miù)赏 壅(yōng )蔽
载(zài )舟
文章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要求,追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ǎng):生长。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

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

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
■ 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 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如《阿房宫赋》。
■ 论,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 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 《六国论》《过秦论》。

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赏析: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 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课文分析
原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 忽乎!
注释:惟:只有。 覆:颠覆。 宜:应该。 深:深切。 慎:警惕。 语出:《荀子·王 制篇》:“君者舟业,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奔:使……奔驰。 其:语 气副词,表反问语气。
翻译: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推崇皇权的高 峻,永远保持无穷的福禄。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 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赏析: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 喻, 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

后一定有一个好女人 时也有一个绝种好男人
宗 李 世
魏 征

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 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 臣义士,尽忠直谏,结果呢?比干被挖心,屈原被放 逐,千古流传。
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一生上疏 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大多被 采纳,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 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 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解题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 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 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 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 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危险的事,形容词作名词 抽背:刑人如恐不胜、沛公不胜杯杓
喜庆 安定的环境,形容词作名词 保持
控制
休。⑨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
表目的的连词,来 连词,表转折 判断句 亦⑩伐根以求木茂,⑪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胜 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 ②此时无声胜有声 超过 ③情不胜其欲
15.1《谏太宗十思疏》
二 背景知识
唐朝(618年-907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 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 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 657 年 建 东 都 洛 阳 。 690 年 , 武 则 天 改 国 号 为 周 , 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 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 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 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 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一 导入
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 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 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二日 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 里,李善德靠着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确定 了保存方法和转运路线,将时长控制在十 一天,运鲜荔枝之事终得落实。
万事俱备,李善德却没料到,横亘在他 面前的最后一座大山,是官场……光鲜亮 丽的大唐盛世的表象下,隐藏着唐朝的腐 败和衰败。
二 背景知识
唐太宗 与 “铮臣”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06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
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与作者
回顾了魏征与唐太宗的历史背景,以及谏太宗十思疏的写作背景 。
谏太宗十思疏的核心思想
详细阐述了文章中关于君主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
谏太宗十思疏的文学价值
分析了文章在文学上的特点,如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蕴深远等 。
下节课预告及预习要求
谏太宗十思疏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
规劝君王
通过“十思”提醒太宗要勤政爱 民、节俭自律、广开言路、选贤
任能等,以巩固国家根基。
树立典范
魏徵敢于直谏,成为古代忠臣的 典范,其精神影响了后世许多政
治家和文人。
传承文化
谏太宗十思疏作为古代散文名篇 ,具有文学价值,传承了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
当代社会中谏言的重要性及启示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展开课堂讨论。
现实意义思考
03
引导学生思考《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社会
的现实意义,进行讨论和分享。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与交流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7人,选定组长,围绕《谏太宗十 思疏》展开讨论,形成小组观点。
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选派1-2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包括主要 观点、理由和依据等。
情感表达
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 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 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
文章风格及特点分析
骈散结合
分析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 特点,解释其表达效果和 魅力所在。
用典贴切
列举文章中的典故,解释 其含义和作用,帮助学生 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
比喻生动
分析文章中比喻手法的运 用,带领学生体会其生动 形象的表达效果。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最终完整版(共33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最终完整版(共33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谏 劝谏 ;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
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
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
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
体。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原文: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 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 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当初取得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天下却力量不足, 为什么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当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 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情感,傲视他人;竭尽诚意就能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 奏疏。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
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2、作者如何肯定人民的力量?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 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 心。
原文: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原文: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 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 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阐明实行“十思”的好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正)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取江山

守江山
(反)

怨不在大

可畏唯人
论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人君当思 提出问题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人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为什么思 分析问题
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 思些什么 解决问题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求、思:“指望”。 厚:丰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 况:何况。 于:介词,对。 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
谏太宗十思疏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把握文章观点,体会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 3、学习文章思虑周详的说理艺术
魏征,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
人,唐初政治家。少年孤贫,有大志。 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 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 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 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征入 卧内,访以得失”。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
戒奢侈 戒骄躁 戒纵欲 戒轻信 戒不公
君人者,诚 能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 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miù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PPT课件

2021
28
读准字音
求木之长( zhǎng )者 必浚( jùn )其泉源 虑壅( yōng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 xié ),则思正身以黜( chù )恶 文武并用,垂拱( góng )而治
2021
29
27思固本思源比喻论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本课小结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善始实繁克终概寡引出警告反面思些什么提出十思正面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解决问题
比 干 被 挖 心
2021
1
2021
2
韩 愈 被 贬
2021
3
唐太宗
矣征可兴古可
!没以替 为以 人
,知;镜正以
朕得以,衣铜
治。
2021
26
本课小结 思
固本思源(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克终概寡
为什么思
引出警告 反面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分析问题
正面
思些什么 提出十思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2021
解决问题
27
整体思路 思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怎么
哪儿 疑问代词 养生的东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
要求
2021
21
积累词语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3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3张PPT

观点二:“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告诉我们,党和政府要坚持以 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时刻把人民 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终把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 现好、代表好、维护好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观点三:“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 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要任用有才能 的人,要能够听取下属的合理化建议,不 能一把手说了算。如果领导者在开展工作 时,下属当面附和、背后议论心中不服, 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只有做到“择善而 从之”,下属才会发挥出所有的力量。
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 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鹞死怀中
有一次,唐太宗得了一只鹞,他很喜欢,就 一直拿在手上把玩。结果远远的看到魏征来 了,他怕魏征说他玩物丧志,就把鹞藏到怀 里面。其实魏征已经看到了,但是他故意不 说,而是借口要向太宗奏事,说了很久,等 魏征走了以后,唐太宗一看,鹞已经闷死在 怀里。
《谏太宗十思疏》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下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01
解题,知作者
作者简介 一代名相
魏徵(580~643),字玄成 ,巨鹿人。唐代政治家,以 直言敢谏著称。隋末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早年参加 瓦岗起义,跟随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 降唐朝,劝降李勣ji。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 况下,魏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 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 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 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谏太宗十思疏》也被称为“万代王者法”。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长(zhǎng)浚(jùn)壅(yōng)黜(chù)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研读第一自然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疏通文意
臣闻求木( 树木 )之长( 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者,必固( 使……稳固 )其根本 ( 树根 );欲流之远者,必浚( 疏通水道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德行和道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治理得好,安定),臣虽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谦辞 ),知其不可,而况( 何况) 于明哲( 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乎!人君当( 主持,掌握 )神器(指帝位)之重, 居( 处于 )域中( 天地间 )之大,将崇( 推崇 )极天( 皇权 )之峻( 高峻 ),永保无疆 (无止境 )之休(喜庆,福禄)。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 敦厚 ), 情(性情)不胜( 克服 )其欲,斯(这)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问 题 探 究
【思考5】体会说理方法 1.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请你 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明确 示例:文章开头使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加强了说服力。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 之远”,“知其不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知其不可”。 因此,人君当“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就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 长”。这样,文章的主旨就凸显出来了。
问 题 探 究
【思考5】体会说理方法
2.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地引经据典,其表达效果如何? 明确 ①课文多次引经据典,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如第2段在分析历史现象时,引用《尚书·康诰》中的 “怨不在大”,《荀子·王制》中的“载舟覆舟”,总结了历史教训,说明守业之艰难、安民之重要,说明 人心的向背将决定皇室的命运。同时,在引述历史教训的最后,化用周公、荀子的话来进行小结,在证据上 也显得更为庄重严肃,耐人寻味。 ②又如在陈述“十思”内容时,作者又多次化用了《老子》《易经》中的话。这些经典中的话流传于世,早 已被人奉为至理名言。现经作者援引,融入文中,用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也有以少总多、言简意赅的作用, 使文章的内涵更为丰富,也更具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主学习(二)分析第一段:
(1.臣闻求木之长者 求:追求,想要。 之:取消独 立性。 (2.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根,今—事物的本质。 (3.欲流之远者 流:泉流,名词。 (4.必积其德义 其:他们。 (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却 (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固:稳固 (7.虽在下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 自谦)。 (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帝位。重、 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9.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虑。 (10.戒奢以俭 以:而,实行,厉行。 (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亦:也。以:而,却。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流,名词。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2.掌握“安”“信”“求”“治”等多义 词的用法及“以”“所”“哉”等虚词的 用法。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 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 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 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 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 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 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劝谏 ;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 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 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 况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 见的奏疏。(疏、序、说、赋)
魏徵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 疏通 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 动词, 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 主持, 掌握 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 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形容词活用作 动词,稳固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排 比 句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四、合作探究:
1. 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1)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 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 动形象而易懂; (2)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 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2、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 语也中听,你能说明这样的特点吗? 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借 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3.本段三句话各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的? 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重要性; 第二句从反面论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必要 性; 第三句从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来阐明不积德义的严重后 果,进一步论证治理国家,必积德义。
唐太宗
矣征 可 兴 古 可 !没 以 替 为 以 人 ,知;镜正以 朕得以,衣铜 亡失人可冠为 一。为以;镜 镜魏镜见以, ,
二.自主学习(一)
1、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臣闻求木之长(cháng,生长)者 B 必浚(jùn,疏通,深挖)其泉源 C 夫在殷(yīn,深)忧 D 虑壅(yōng,堵塞) E 则思正身以黜(chù,罢免)恶 2、画出下列句式,并解释: (1)斯亦……也 这也是……啊。 (2)虽……而况……乎 虽然……何况……呢! (3)岂……乎 难道……吗? (4)何必……哉 为什么……呢?

史学家 字玄成。唐朝著名_______、 政治家 文学家。 ________、_______ 。隋末参加李密 谏议大夫 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_______、检 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 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 诤臣 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_______”所 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