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术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编辑术语集锦
校对术语是在各类出版物的出版过程中,从编辑、排版、校对到印刷、装订工作中的交际工具。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批准实施的《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和1990年批准实施的《图书书名页》以及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2004年制定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等文件中,对校对及其术语有着基本的规范。

下面列举在校对工作中常用的校对术语。

1.版面格式
字体字体是印刷活字(铅字)的体式。

汉字的字体有宋体
...(方.
..(老宋体
...)、仿宋体
仿宋
..)、黑体
...、明体
...)。

西文印刷体字母在出版
..(方头体
...、楷体
..、真宋体
...)、长仿宋
..(手写体
物中常见的有拉丁字母(英文、德文)、俄文字母和希腊字母。

它的体式有正体
..、细.
..、斜体
体.(白体
..、黑体
..),德文字母还有一种花体,叫作哥德体。

英文字母则还有一..(重体
..)、阔体
种草体。

与文字配合使用的有阿拉伯数码和罗马数码,也有白体、黑体两种。

字号字号是活字(铅字)大小的规格。

汉字目前常用的字号有十一种规格;拉丁字母和数码以“点”(P)计算。

黑体黑体又称粗体或平体、方头体,字体笔画粗重厚实,浑厚有力,庄重朴素,醒目大方,常被用来做标题字体,或表示重要内容,或用于招贴、样本标题以及户外横幅网页设计、网站设计等。

宋体宋体又称老宋体、普通体,是通常使用的印刷字体。

该体是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而最早产生的,后不断改进,至明代演变成现在流行的横轻竖重的字体。

字体结构方正典雅,严肃稳重,笔画严谨,字形端正,刚柔相济,浓淡适中,阅读醒目,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字体,常用它来排正文。

楷体楷体或称正楷体,又称活体,字形秀丽、流畅。

印刷楷体更接近于手写体,笔画丰满,自然大方,常用于排标题、通俗读物、户外招贴、小学课本、少儿读物等。

仿宋体仿宋体又称真宋体,是宋版书横竖基本一样粗细的字体,字体清秀俊雅,常用于标题字、序言、引文、按语、诗词的正文等。

仿宋体又分为长仿宋体和方仿宋体两种,长仿宋比例为1∶1.5,方仿宋体比例为1∶1。

方仿宋体笔划粗细大体一致,字体挺拔秀丽,刚劲上扬,常用于诗文、引文序文及各种说明文。

长仿宋体严肃醒目,活泼有力,多用于POP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横幅标语等。

要排印图书、报刊等各类出版物,原来印刷厂使用各种规格不同的铅字排版,现在汉字印刷虽然已经很少使用铅字排版,但是原来常用的铅字型号术语仍被保留下来使用,同时也有多种字号的应用。

如按印刷用铅字字号规格的大小,就有初号、新初号、大一号、一号、新一号、二号、新二号、三号、四号、新四号、五号、新五号、六号、七号等十几种不同规格。

在照排制版中,照排字则是用“级”作单位来表示字体的大小。

“级”用符号“K”表示,如“15级”又写作“15K”。

常用的字号若换算成级数,则如八号相当于7级,七号相当于8级,六号相当于11级,新五号相当于13级,五号相当于15级,新四号相当于18级,四号相当于20级,三号相当于24级,二号相当于32级,一号相当于38级,等等。

点数制点数制是以点(旧称“磅”)为单位的活字计量制度,原为英制,每点等于1/72 英寸,后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在国际上,点的长度有0.351 46 毫米和0.376 毫米两个系列;我国于1958年规定点的单位长度为0.35 毫米。

号数制号数制是汉字活字计量制度的一种,目前常用字号有初号、小初号、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小四号(新四号)、五号、小五号(新五号)、六号、七号等11种规格。

封面封面是书籍外表层的总称,包括前封面、封脊、后封面(封底)三部分。

前封面又称封一、封皮、书面等,印有书名(包括拼音)、作者、译者名和出版社名称,有的还印有与内容相关的照片和装饰图案,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封里封里又称封二,是指前封面的背页。

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

封底里封底里又称封三,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广告等。

封底封底又称封四或底封,图书封底的右下方一般印有条形码、统一书号和定价,其他部分也有印作者介绍、设计人姓名、内容提要或版权著录事项的。

期刊一般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定价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护封护封是指包在书籍封面外的另一张单页,也称外封或包封,前后有勒口,可以把封面包住。

精装书和一些常用的大型工具书大都加有护封。

书脊书脊又称封脊,作为封面的一部分,连接着前封面和封底,与书页的切口相对,掩护着订口。

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或译者姓名和出版者名,具有陈列、检阅和美化的作用。

当书脊竖起排列在书架上时,书脊部分展示在外,更起着标示书名、作者和出版者的作用。

书脊的装帧还与封面的整体美有着相互配合、协调的作用。

衬页是指在封面之后、书芯之前或书芯之后、封底之前加装的空白页。

加装在前的称前衬,加装在后的称后衬,由对折双连页纸作为衬页的叫环衬。

环衬环衬页是封二后、扉页前,和正文后、封三前的空白页。

前者叫前环衬
...,后者
叫后环衬
...。

一般图书往往只有前环衬,而无后环衬。

前环衬的一半粘在封二上,后环衬的一半粘在封三上。

有时利用前环衬印作扉页。

环衬起到连接封面和书芯的作用,并具有装饰作用。

环衬一般用于页码较多、本子较厚的图书。

有的环衬页上印有彩色图案。

有时为了凑成印张以方便印装,或为了降低定价以减轻读者负担,也有在书芯的首页或末页各留一张白页,贴在封面或封底上,以代替环衬页的,这种形式一般称为假环衬。

勒口(折口)、飘口勒口是指平装书的封面和封底或精装书的护封的切口处,多留3厘米空白纸张折向内的部分叫勒口。

勒口上一般印内容提要或书刊介绍。

精装书或假精装书的封皮,以书芯三面切口宽出3毫米的部分,叫飘口。

飘口宽于书芯,因此能起到保护书芯的作用。

开本开本是书刊幅面大小的称谓。

凡说几开本,就是说它的幅面大小等于一张印刷纸的多少分之一,如1/16为16开本,1/32为32开本。

书冠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书脚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扉页扉页又称内封、里封或副封面,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

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名或译者名、出版社以及出版地等。

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但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还可起到副封面的作用。

插页是指不计在正文页码之内,但插入正文书页之中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印有图或表的单页。

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而印刷的书页。

放在正文之前的作者相片、手迹、题词等书页,一般也称插页,但意义和作用与前者不同。

篇章页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一面单页,印有篇、编或章的名称。

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

目录页目录页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

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

期刊中或因印张所限,也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版权页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又称版本说明页,是每一本书出版情况的历史记
录,成为每一部图书文献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供读者了解该书的出版情况,还是发行部门进货、入账、销售,图书馆编卡、陈列的重要依据。

版权页上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著者、编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厂、版次、印次、历次累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插页、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

有些还注明发行范围,如“内部发行”字样。

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或放在后面,单占一面。

也有限于印张,附印在扉页背面、衬页或底封上的。

翻译作品的版本记录页上,有时还用外文印有原书的书名、作者名和出版者名等项。

版次版次是指用来表示图书版别的。

首次出版者称为第一版或初版,此后内容有重大修改、重新排印出版的,称之为第二版或修订本、增订本等,若以后又经修订出版的,则称之为第三版等等。

若内容没有变更,再印时只是改动开本、版式、装订、封面等项,版次不变的,则只计印次。

印次印次是指同一种图书重复印刷的次数。

一般各类图书从第1版第1次印刷起,每重印1次,即须在版本记录页上累计表明。

如第1版印了3次,改版后重印的,则应记录为“第2版第4次印刷”的字样。

印数印数指每一本图书印刷的册数。

按规定要从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起累计计算。

如一种图书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5万册,则应记录为“印数1—50 000”,第二版第二次又印刷了3万册,则应记录为“印数50 001—80 000”。

若一种书有不同开本或装帧的,则应分别累计印数。

补版已经付型(印)的书,由于内容有重大改动,或在印制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其中的部分需要重排重校的,称之为补版。

版式版式是指书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排版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标点、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以及是否有题图、尾花、补白,等等。

版面版面是指出版物每一面上内容的整体安排,包括文字、图表和四周的白边在内。

通过版面可见版式的全部设计。

版心版心是指出版物每一面上印有文字的部分,包括章、节标题,正文以及图、表、公式等,不包括四周白边。

书刊版心大小是由书籍的开本决定的,版心过小容字量减少,版心过大有损于版式的美观。

一般字与字间的空距要小于行与行间的空距;行与行间的空距要小于段与段间的空距;段与段间的空距要小于四周空白。

版心的宽度和高度的具体尺寸,多根据正文用字的大小、每面行数和每行字数来决定。

行距行距是指两行文字之间的空白,一般为同字号的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二。

印刷标准术语中将字行与字行之间的空白称为行间,行中心线与行中心线的距离称为行距。

也有的将标准术语中的行间称为行距。

字距字距就是字与字的间隔,这种间隔是加铅空或分数铅空而形成的。

字距的大小,视字数多少而定。

图书正文一般是密排而无字距,但有时为了解决一些版面安排上的问题,也可以用加大字距的方法来调整字行的长度。

在汉字和外文单词之间,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接排时,都宜在外文单词及阿拉伯数字前后加l/4的字空,这样看起来比较悦目。

但要注意在组成外文单词的字母之间或者在多位阿拉伯数字之间,一般不应加空,因为加空很可能会造成一个单词或一个多位数码变成两个的后果。

版口版口是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极限,在某种意义上即指版心。

严格地说,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积来计算范围的,版口则以左右上下的周边来计算范围。

超版口超版口是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口极限的版面。

当一个图或一个表的左右或上下超过了版口,则称为超版口图或超版口表。

出血版出血版是指图版有一边或多边超出原定的开本大小,经裁切之后不留白边的,
称之为出血版,一般常见于画册、儿童读物或小型报纸等。

竖排竖排又称直排,是图书文献在字序和行序上的排版方式。

按照古代书写汉字的习惯,竖写时自上而下,横写时自右向左。

后来雕印文献时也采用这种方式,排成竖版,字序自上而下,行序自右向左,称为竖排。

今天所称竖排本即指翻口在左、订口在右、文字从上至下、字行由右至左排印的版本,一般多用于古书的出版。

竖排书标点放在字下,或者放在文字的两边,订口在右边,书页由左向右翻,在实际阅读时颇多不便,尤其是在书刊中夹排外文、拼音字母、表格、阿拉伯数字时,就会出现版式不统一、版面不整齐等弊端。

横排横排本是指翻口在右,订口在左,文字从左至右,字行由上至下排印的版本。

横排书的字序是自左而右,行序是自上而下,这种版式更适宜于人类眼睛的生理特点,便于阅读。

刊头刊头又称题头或头花,用于表示文章或版别的性质,也是一种点缀性的装饰。

刊头一般排在报刊、杂志、诗歌或散文的大标题的上边或左上角。

通栏、分栏、破栏栏指图书报刊的版面部位。

通栏是指整个版面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编排形式。

图书正文每一行自左至右的长度,等同于整个版心的宽度,就称之为通栏排版。

分栏就是把一个版面分成几个部分的排版方式,在书刊里最常见的是分左右两栏排版。

破栏又称跨栏,报刊杂志大多是用分栏排版,而在一栏之内排不下的图、表或公式等延伸到另一栏去而占多栏的排法就称之为破栏排版。

天头天头是指每面书页即版心上端的空白处。

出版物留有天头,不仅能使版面美观,便于印、装,也为读者学有所得时作些记录而留有余地。

地脚地脚是指每面书页的下端空白处。

一般图书是天头大于地脚,但是也有的地脚大于天头,多视不同的出版物而定。

订口订口是指图书装订的那一侧。

切口切口是指除书刊的订口一面外,其他需要切光的三面都称之为切口。

切口又分为上切口(也叫书顶)、下切口(也叫书根)、外切口(也叫裁口)。

一般说的切口,大都指外切口而言,即相对于订口的一侧。

图书的页码,一般都放在切口一边,因此页码在校样上的地位,必须单码居右,双码居左,不能弄错。

又如连续几面的横排图、表,为便于阅读,一律向右安放,反映在校样上,单页码上的图、表向切口,双页码上的图、表向订口。

有时原稿上批有“图放切口”的字样,校对时就应注意插图是否放在有页码的这一边。

页码页码与张的意义相同,指书刊排列次序的数码字。

一页即两面(书页正、反两个印面)。

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

常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应注意另页和另面的概念与此不同。

暗页码、空码暗页码又称暗码,是指占页码地位而不排页码,一般用于超版心的插图、插表、空白页或隔页等。

空白面应算页码,叫做空码。

双跨单排版术语叫做“双跨单”,亦称“合页版”“和合版”或“蝴蝶版”。

是指书刊内较大的图或表要占用两面时的排法。

“双”指的是双码,“单”指的是单码。

书籍中较大的图表一般要左半排在双码面上,右半排在单码面上。

中缝中缝本来是指竖排木版书前后书页间的狭长部分,折叠起来是书口,相当于现代书的切口位置,印有书名、页码等。

现在报纸两版间的拆叠部分也称之为中缝,小型报纸往往利用其来印广告或短小文章、要闻等。

竖排书的书眉有横式和竖式两种,横式的排法与横排书一样,竖式的排在每面靠近切口处,作用跟木版书上的中缝一样,沿用旧称,也称中缝。

另页另页或称另页起,是指一部书稿如论文集从单码起排。

如果第一部书稿以单页码结束,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页起,就必须在上一部书稿后留出一个双码的空白面,即放一个空码,每篇文章要求另页起的排法,多用于单印本印刷。

另面另面或称另面起,是指一部书稿或书稿的下一章或节接连上一章或节,从单、双码开始起排均可,但必须另起一面,不能与上篇文章接排。

另行另行就是另排一行的意思,是指一段文字排完,下一段另行起排。

如文章段落的第一行是从另行起排的,前面要空两个字空。

有些“对话”“引文”“引诗”等,也多另行起排,以示醒目。

一般信件末尾的年月日及具名,文末的出处或作者名,也大多另行起排。

接排接排是指字、词、句、行在换行时不断开,应紧跟上一行文字末尾接着排。

表现在校样上,接排行的头一个字,齐左版口,不空。

回行回行又称转行,是指一行排不下时的转行格式,即接上一行排的次行。

若回行通常在原稿上批有“回行齐版口”“回行齐文”等字样。

回行一般是紧接上一行排,不空行。

空行空行是指占字行的地位而不排字,在正文中间用以表示内容的转换。

如标题与正文之间、正文与引文之间、正文与文末其他内容之间大多空行,以示区别。

若空行时通常写明“空多少行”的字样。

占行占行是指以正文行为基准所占有的版面。

如原稿批有“标题占四行”,即使标题只有一个字,也应占正文四行的版面。

占行时通常要在原稿上批明“占多少行”的字样。

孤行孤行指一页只有一行。

寡行寡行指一行只有一个字。

顶格顶格是指齐版口的排法,也叫顶头。

因为文字齐版口排,故前面不空字。

缩格缩格是指文字不是齐版口排的排法。

在原稿上若前面空几个字,就称之为缩几格。

齐脚齐脚是指竖排表示齐版心下,横排表示齐版心右。

齐肩齐肩是指带有序码的标题、脚注、图表说明、参考文献等,在排以后各行时需与第一行的文字对齐。

间空间空又称字距,是指字与字之间的空隙。

缩面、缩行将本面上的文字或图版移于上一面,缩去本面叫缩面。

缩行是指缩去本行文字,移至上一行,使之空出版面,便于伸行缩面以及排进版心外的“暂排”文字。

统行在校对过程中,由于增加或删去了一些文字而牵动了上行或下行,这种挪动,校对中常叫“统行”。

统版统版是指校样上增加文字而行数超过了版面规定,须将超行数移至另一页版面上(伸行)。

如果统版至章末无地位即须增加校样页(印刷页)。

反之,删减文字也要统版。

统行统版容易出错,应力求缩小牵动面。

背题背题指排在一面的末尾,并且其后无正文相随的标题。

排印规范中版面上应绝对避免背题的出现,当出现背题时应设法避免。

解决的办法是在本页内加行或者缩行。

如实在无法加排一行正文时,则版心下的多余行数,可任其留空,而将标题移到下页。

如本面上有图或表,可在图或表的上下设法衬匀。

上空上空是指标题与上版口的空距。

如一级标题常用的排法是占四行,上空两行,即指除标题占四行的地位外,上面再空两行的地位。

前空前空又称左空,是指距左版口的空距,即每一段的首行距版口两字起排,即前空两字。

如正文中的引诗距版口四字,即前空四字。

又有文内引诗的排法,除了批明引诗用什么字体、字号外,还应批明“前空四字”“上下各空半行”等字样。

又或采用另一种字体、字号,以与正文相区别。

后空后空又称右空,是指行后与右版口的空距。

如文末的写作时间,距版口三字,即后空三字。

注线注线是指用以间隔正文与注文的线条,一般用细线。

花边花边或统称花边边框,是指书刊所使用的装饰边线。

注码注码是指在书刊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字,又分为阴码、阳码或中文、西文等。

数码常用的阿拉伯数码有白正体、白斜体、黑正体、黑斜体。

白正体的阿拉伯数码多用于排数字、页码等。

白斜体多用于排页码和排贴图字,或者与斜体外文相配合使用。

黑正体多配合黑体中文使用(如做小标题)。

阿拉伯数码还有阳文圈码、阴文圈码、上角码、下角码,还有中文阳文圈码、中文阴文圈码。

此外还有罗马数码,多用于序号。

补白补白是书刊在正文已完而书页尚留有较大空白时,为了充分利用纸张和美化版面而选用一小段文字,放在空白处,称为补白。

凡补白的文字,一般多用花边与正文相隔,或围以边框。

通常报刊比书籍更多应用花边补白。

头花头花是指图书期刊中的装饰性图版。

其图义一般应与文字内容相适应。

头花多放在正文之前、标题附近,若配合得当,具有较好的美化效果。

尾图尾图是指图书期刊中的装饰性图版。

尾图一般放在文末空白处,具有美化和补白作用。

校对尾图时,要注意位置是否得当。

重点重点是指在书刊文字中的一些主要语句或名称等字句下加着重号,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水线水线是线的总称,或把波形的曲线称为水线。

凡书刊的表格、书眉、脚注等,都要用线进行组版。

常用的有:正线([CD2]),又称细线,一般用于表线、书眉线、注线以及栏线等,在分栏排的书中有用正线作为界线的;反线([CD2F]),又称粗线,多用于表格框线;点线(……),又称连接线,一般用于目录等的连接;曲线(~)多用于标题装饰,也可用在正文重点的语句下(如引证或例解、定理等);双曲线(≈),在表格中常用来表示省略,也称“省略线”;文武线(〖CDXW2〗),又称“文武书边线”,用于书眉线以及线装本的围框和中缝下栏线;双正线(〖FY=〗),用于表格分栏。

2.编校
毛校印刷厂或激光照排室大都配备有校对人员,扫描排版后的第一次校样,即由他们进行校对,称之为毛校。

毛校样,有的是长条(还没有按书籍的形式拼版),有的是已经拼版了的。

校样校样或称纸样,是指印刷厂或激光照排室的工作人员根据原稿排版,用打印机或激光印字机输出校样,印出纸样,专供校对人员核对用的印样。

校样又有初校样、二校样、三校样和付印样等。

即如《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所说:“编辑在磁盘打印稿上加工,排版人员根据编辑的加工修改磁盘稿,再按照版式设计要求进行版式转换,打印出来就是校样。


初校初校又称一校,是指把按照版式规格拼好版所打出的校样,与原稿相核对的第一个校次。

二校二校是指印刷厂把初校样上的错误改正后,打出清样,再送出版社交由校对人员校对的校次。

《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规定,二校样应一式三份,一份(通称正样)由校对人员校对,另两份(通称副样)分送作者和责任编辑校对。

三校印刷厂把二校样上的错误改正后,再次打出清样送出版社由校对人员校对,这个校次称为三校。

通读通读是指校对过程中在前面几个校次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校次,即终校改版后的通读检查。

也是在经过前面几次按原稿校对,基本上消灭了排字错误以后进行的,通常是由责任编辑或作者进行通读。

通读可以脱离原稿进行。

但对通读者不熟悉而又比较重要的内容,仍需参照原稿,以便于了解全书的整体内容,发现前后情节不相联贯、引喻重复、用词不一、时间矛盾等原稿错漏之处,也能保证做到全书版式的统一。

《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规定,三校改版后打出的校样,不能算为付印清样,还必须进行一次通读检查,通读检查后改版打出的校样,才能算为付印清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