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知识,理解短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懂得事物具有多面性,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要实事求是。
3.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感受共工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及背诵。
2.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及课外的拓展延伸。
【教学设想】1.教学这两篇短文,要注重诵读。
2.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
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一些神话学者将神话分为独立神话和体系神话两种。
所谓独立神话,又叫“原始的、单个的神话”,所谓体系神话,又叫“文明的、综合的神话”。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尤其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山海经》18篇,作者不详。
分为《山经》(五篇)和《海经》(《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两个部分。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七年级《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优秀11篇
七年级《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优秀11篇《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篇一教学设想: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教学时应重在诵读。
再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懂大概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直至成诵。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重文化教育的渗透,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更深入地把握文言文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淮南子》等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熟读课文,弄懂文章大意;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2.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弄懂词句的含义和全文内容;通过出示资料,了解作品及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远古人民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改造自然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2. 难点:多角度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 学生预习时,注重诵读:字音要读准,朗读要流畅;2. 对照注释及工具书,基本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大意。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
导语:出示幻灯图片共工怒触不周山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为我描述下这幅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生:(略)(师补充介绍:此人是共工,此山为不周山)板书课题:共工怒触不周山师:看着这幅画,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生:(略)师:带着刚才的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
走近作者:《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三。
走入文本:1.听录音朗读。
(注意正音,把握好节奏)2. 学生自由练读。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标记:你觉得需要注意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释疑词句,提出需要注意的字词。
4.齐读。
师:声音响亮,感情有所欠缺。
我想最大的障碍还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文本,那么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哪个同学知道?生述。
(可合作交流)师点评,借助幻灯片,补充(共工败)这一情节。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教案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教案教案标题:短文两篇《夸父逐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的情节和主题。
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夸父逐日》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 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来理解和分析文本。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夸父逐日》的短文两篇。
2. 阅读理解题目和相关练习。
3. 各种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夸父逐日》故事,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阅读理解活动:1. 分发《夸父逐日》的短文两篇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阅读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整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4. 分发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创作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冲突和主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2. 分组让学生展开创作活动,要求他们以《夸父逐日》为基础,编写一个新的故事情节。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巩固活动:1. 分发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夸父逐日》故事的理解。
2. 结合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神话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和创作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夸父逐日》这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通过拓展活动,学生还能进一步了解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初中语文教案
主要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篇短文。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反复朗读课文,并尝试翻译,找出疑难问题。
3读读议议背背,合作探究课文。
说读训练实施过程:
1齐读《夸父逐日》,或小组或全班讨论课文。
a说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复述故事情节;
b说人物,谈谈自己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c说语言,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
2当堂赛背《夸父逐日》。
3分角色朗读《两小儿辩日》,全班讨论课文。
a说“辩斗”简要指出争论双方意见分歧的焦点;
b说理解,指出“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c说启示,谈谈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何启发;
d说语言,解释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
短文两篇夸父追日、公共怒触不周山教案
短文两篇《夸父追日》、《公共怒触不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夸父追日》、《公共怒触不周山》两篇短文。
(2)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3)分析夸父和公共的形象特点,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两篇短文的意义。
(2)学会通过课文注释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夸父和公共的神话背景。
(3)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篇短文。
(2)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3)分析夸父和公共的形象特点,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
2. 教学难点:(1)理解夸父追日、公共怒触不周山的神话背景。
(2)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夸父追日、公共怒触不周山的神话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夸父和公共的形象特点及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篇短文,理解故事情节。
(2)鼓励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神话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夸父和公共的形象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品析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两篇短文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技巧。
(2)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勇于追求、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两篇短文。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夸父和公共的故事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背诵短文的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质量。
第25课、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教案
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 话? ★“怒”字
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
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
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
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满头的 赤发,坐骑是两条龙。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
的威信。与颛顼
,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
视,
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 的做法。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
了一场
激烈的斗争。 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
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不要相信共工氏。共工氏坚信
的计划是
的,坚决不肯妥协。
天下
的利益,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
的坚强决心。共工氏英勇的
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 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 上”,就谈的是他。 2.不周山: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 起。不周山,
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
);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
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尘 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 3.感知课文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 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 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
七年级语文教案《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课设计《短文两篇(夸父每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教课设计25、《短文两篇》教课设计教课目:利用文注和工具懂文。
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累一些文言。
理解两篇文章的要旨以及所含的人生真理。
教课重点:朗背文言文,累一些文言。
整体感知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要旨。
领会古代人民探究、征服大自然的梦想和意志,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新能力。
第一一、入新神是我文学天地中目的珍宝。
女娃造人的故事得?你哪些神故事?(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天,女造人,精填海,嫦娥奔月,哪咤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二、复一下相关神知。
述神的生和特色及《山海》。
1、神是对于仙人或神化的古代英豪的故事,是古代人世界发源、自然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原始理解和漂亮的神往。
所以,神话作品往常拥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色。
2、《山海经》 18 篇, 14 篇是战国时作品,《国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许多太古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风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照价值。
此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相关文件。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要修业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 2 遍。
(齐声朗诵)3、学生比较说明,初步理解词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沟通。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
(同桌沟通)加深理解。
四、问题商讨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这个巧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非常的英豪气派,反应了古代人民探究、征服大自然的激烈梦想和坚强意志。
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拥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见解?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豪,他不向自然折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人的是,死后,他的拐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坚强的生命持续下去。
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难得精神。
夸父有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派,征服大自然的激烈梦想和坚强意志。
中学语文(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背诵课文,累积文言词汇。
2. 读懂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古人探究、制服大自然的心愿和意志。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探究、制服大自然的心愿和意志。
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短文两篇)中的第—篇(夸父逐日),从中我们了解到了夸父是一个怎样的神话人物?〔学生答〕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篇(共工怒触不周山),看一看这个人物又是怎样的呢?二、作品简介三、相关资料介绍共工与颛顼的故事。
四、整体感知学生先齐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再听范读,注意听清楚字音和节奏,再齐读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疏通文意1、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借助下面注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2、自己无法解决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讨。
3、教师补充,改正。
六、质疑探究1、“怒而触不周之山〞一句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教师明确:“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2、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明确: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情愿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比拟两篇短文,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教师明确:①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
②夸父和共工都情愿牺牲自己来为人类造福。
他们都是神话传闻中华夏民族的英雄。
六、背诵课文七、拓展延伸八、课堂小结本文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
通过对话,表现了陈元方聪颖机智、懂礼识仪,告诉我们重礼守信的重要性。
九、安排作业做练习册第63页“理解与鉴赏。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共工触怒不周山 )教学设计1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触怒不周山)教学设计1收集整理:第二教育资源网短文两篇【教学目的】1.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了解积聚文言词汇;正确控制句中的停顿。
2.理解并控制神话故事的学问,了解短文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懂得事物具有多面性,要勇于考虑,大胆质疑,要脚踏实地。
3.有感情地诵读并纯熟地背诵课文;能经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了解。
4.感受共工英勇、刚强,自我牺牲的肉体,以及改造山河的大无畏肉体;领会古代人民探究、降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诵读及背诵。
2.让学生明白故事中包含的意义及课外的拓展延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什么是神话?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了解与想象的故事。
2.听过哪些神话故事?《夸父逐日》一、自学二、初读课文三、自学课文四、检查翻译①逐走:竞跑,赛跑。
②入日:追逐到太阳落下的中央。
③得:得到。
④于:到。
⑤河、渭:即黄河、渭水。
⑥缺乏:不够。
⑦北:向北。
⑧大泽:大湖。
传说其大横纵千里,在雁门山北。
⑨至:到。
⑩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而:表修饰关系。
⑾弃:舍弃。
⑿其:代词,他,指夸父。
⒀为:成为,作⒁邓林:地名,在如今大别山左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接壤处。
邓林即“桃林”。
夸父与太阳竞跑,不断追逐到太阳落下的中央;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五、主题概括夸父追日:表现夸父的庞大志向,宏大的力气、魄力。
表现了一种英勇追求,死而不已,应战自然,甘为人类风险的肉体。
反映古代人民勇于探究自然、降服自然的激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共工触怒不周山》一、自学二、初读课文三、自学课文四、检查翻译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自制第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 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课堂小结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 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 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 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 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4、探究赏析 (1)如何理解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 节? 夸父因追逐光明儿逐日,口渴而死,他的手 杖却化为撑起一片绿阴且结满甘美果实的桃林, 这一结尾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 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 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2)《山海经· 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不量力, 欲追日景(即日光),逮之于禺谷”,那么夸父 逐日的行为是自不量力吗?说出你的看法。 这个神话主要是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 的气概。也正因为日不容易“逐”,才更加显现 出夸父那令人赞佩的勇气。
教学《共工怒触不周山》
1、参照注释,试译短文,如有困难可以与同 桌互相交流。 2、口译短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 发怒撞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 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 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 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3、检查自学成果。 (1)解释红色的字词。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昔者: 为: 天柱折,地维绝 折: 维: 绝: (2)翻译句子。 天柱折,地维绝: 故日月星辰移焉:
课堂小结
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共工 敢于想权威挑战,尽管他们都是神话 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 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 得我们学习。
教学《夸父逐日》
1、参照注释,试译短文,如有困难可以与同 桌互相交流。 2、口译短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 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 河、泪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 去北方的大湖饮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 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为邓林。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与语气。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4.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认识人类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意志,学习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夸父逐日》)一、导入新课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上个学期我们知道了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1.教师向学生再次介绍神话这一体裁。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
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教师介绍《山海经》和《淮南子》。
《山海经》,书名,18 篇。
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短文两篇夸父追日、公共怒触不周山教案
《夸父追日、公共怒触不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夸父追日》和《公共怒触不周山》两篇短文。
(2)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特点,分析夸父和共工的形象。
(3)通过对比两篇短文,认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表达的自然观念和人文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夸父和共工的形象特点。
(2)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培养勇敢、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两篇短文内容。
(2)分析夸父和共工的形象特点。
(3)通过对比两篇短文,认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表达的自然观念和人文精神。
2. 教学难点:(1)理解夸父追日、公共怒触不周山的神话背景和文化内涵。
(2)分析夸父和共工的形象特点,以及神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篇短文的内容,了解相关神话故事背景。
(2)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标注重点内容。
(3)准备相关神话故事资料,以便课堂上拓展讲解。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篇短文,了解故事情节。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神话故事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特点。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夸父追日和公共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篇短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夸父和共工的形象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两篇短文之间的异同,分析神话故事中表达的自然观念和人文精神。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夸父和共工的形象特点以及神话故事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两篇短文,巩固学习内容。
2. 结合课后注释,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教案《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25、《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整体感知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哪咤闹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二、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
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1、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原始理解和美丽的向往。
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2、《山海经》18篇,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
(齐声朗读)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
(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四、问题探讨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
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夸父有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表现人类有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精神的反映。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如何理解?明确: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你认为夸父这样的结局值得吗?明确:从探索未知世界的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6、说说夸父形象明确:他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
哪些人也可以称得上是“夸父”呢?请结合人物的事迹简要地谈一谈。
明确:失败的英雄:项羽荆轲关羽岳飞文天祥……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仿造例句,完成下面这个句子。
,也是一种逐日例:勇于坚持,也是一种逐日。
坚持就是始终怀着一颗纯粹的心,没有犹豫,没有退缩,没有后悔,千百次摔倒,又千百次站立。
神话中的“夸父”形象:《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女娲补天》中的女娲;《大禹治水》中的大禹;《后羿射日》中的后羿;《黄帝擒蚩尤》中的黄帝……五、拓展延伸: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明确: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不懈努力!第二课时一、在学习《夸父追日》的基础上,拓展训练激活思维1、朗读余光中的诗《夸父》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
)3、拓展思维训练。
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 ;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创设情景:(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二、点评各组讨论结果。
三、进入第二篇《共工怒触不周山》1、作品简介《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
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
共工姓姜,是炎帝的后代。
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共工重视农耕,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
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
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
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
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
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3、“不周山”释义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
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
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
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4、“五帝”“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kù) 、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五帝” 。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1、学生齐读2遍。
(齐声朗读)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3、学生口头翻译课文。
(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4、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一、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二、感知课文:1、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明确:“争为帝” ,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
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
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2、“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3、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讨论并归纳: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4、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明确:《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
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5、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讨论并归纳:(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三、教师总结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
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古代神话故事的记载都较为简单和朴素。
请展开想象,具体描写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的情形。
(50字以上)示例:共工眼望着不周山耸立在云雾中的高峰,往后倒退着身子,啊!他大叫一声,带着惊天动地的怒号,飞跑着,猛然用自己的脑袋撞在怪石嶙峋、直插云霄的不周山上。
霎时间,一声震天巨响,不周山立即拦腰折断,同共工一起轰然崩塌下来。
五、朗读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