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一些行业就业需求下降。

加上毕业生总量的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因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

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有一些变化。

因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1.1 焦虑感强烈就业压力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情绪之一是焦虑。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前途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

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而在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焦虑症”。

常常感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沮丧抑郁。

1.2 择业期望值高一些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很高,仍把在大城市、大公司、待遇高的工作岗位最为自己选择的目标,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而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因而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

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导致择业行为出现偏差。

甚至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调查显示,2013年在校大学生中分别有15.0%、5.1%和1.7%会在求职时优先考虑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

北京作为首都,各种类型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总部的聚集地,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就业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对求职者仍然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1.3 自卑与自负自卑与自负是大学生较为常见心理障碍。

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自卑与自负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就业压力的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种就业压力常常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就业压力的关系为主题,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办法。

一、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1 就业焦虑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焦虑的困扰。

他们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担心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种焦虑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1.2 自我价值感降低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这种自我价值感的降低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他们可能会出现消极情绪,对未来感到迷茫。

1.3 孤独与压抑感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常常感受到孤独和压抑。

他们觉得自己的困境无法与他人分享,缺乏理解和支持,这种孤独感和压抑感容易导致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就业压力的关系分析2.1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的不稳定性、就业的竞争激烈以及高昂的生活成本都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2 家庭与社会期望的压力大学生通常会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压力。

家庭希望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而社会的期望则希望他们能够胜任各种挑战。

这些期望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负担。

2.3 教育体制的重压现今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这种重压导致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更加无法应对,从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3.1 搭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大学生及时化解心理压力和困扰。

此外,社会也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相关的支持与帮助。

3.2 调整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在面对就业压力时,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大学生就业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和急需解决的难点,因就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趋凸显。

有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感到焦虑、自卑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4.8%、17.8%。

因此积极地去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让大学生正确地去面对就业所面临的形式与现状,积极地面对,主动解决,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及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外界客观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行业特别是金融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员削减,失业率猛增。

另外,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事业单位裁员、政府机关缩编等等,不仅大学生就业难,全社会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2.高校体制因素。

从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扩招,虽然给了大部分人以就读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却带来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高达559万人,预计2009年会超过600万人。

如此庞大的求职队伍与严峻的就业形势成反比,就业供需结构极不平衡。

同时,高校普遍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方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就业市场上也就缺乏需求,从而造成结构性失业。

3.家庭压力因素。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多数家庭认为,大学毕业应该可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因此对于子女期望偏高。

使得许多大学生毕业时身上承受着高期望的就业压力,但又不知道如何得到合理的调节、释放,而诱发心理问题。

此外,大学生择业时往往存在一些心理误区。

例如,拜金主义倾向、心高气傲的自负心理、“袋鼠式”的依赖心理、缺乏自信的自卑心理以及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

这些心理误区也是引发心理问题一些重要诱因。

(二)内在主观因素1.就业能力偏低。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2)二、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分析 (3)1. 就业焦虑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 (4)2. 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现状描述 (5)3.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表现 (6)三、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8)(1)经济形势变化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10)(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分析 (10)(3)社会支持与就业期望差距研究 (12)2.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13)(1)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研究 (14)(2)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现状分析 (15)(3)校园文化与就业焦虑关系探讨 (16)3. 个人因素与就业焦虑关系研究 (17)一、内容描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焦虑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其学业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的主要表现,包括对就业前景的过度担忧、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等。

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导致就业焦虑的原因,如经济压力、就业市场竞争、教育体制弊端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

在提出应对策略时,本文综合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学生就业的经济压力;鼓励创新创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等。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这种环境使得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就业焦虑不仅会导致大学生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问题,还可能影响其学习动力和职业规划,甚至对其未来发展造成阻碍。

大学生就业心理之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之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14 1 15 4 22 1 20 8 33 3 7% 3 43 1 下% 3 45 9 7% 1 59 5 7% 0 60 61 1 3 6% 8 7% 2 毕 业 生 人 数 17 0
注 :. 国普通高校毕业 生包含专科生 、 1 全 本科生 、 硕 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2 所 统计 就业率为初次就业 . 率 。据教育部统计 ,0 0 2 1年全 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达
61 3 万人 , 十年来 增长 了六倍 之多 !大学 毕业生数量 近 日益 增多 : 就业形 势 日趋严 峻 , 面对 激烈 地竞争 , 大学 生所表现 出来 的就业心理 问题 则是一个不 可 回避 的群 体现象 。 这不仅对 大学生 的专业 素质提 出了较 高要求 , 而且也对他们 的心理素质提 出了挑 战 ,更 引发 了学校 就业相关部 门及 教师 的深入 思考 。下 面我 们分析一下 大学生就业 心 埋问题 的主要 表现 ,并 给出相应 的调适 对策 。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
1 然和从众心理 。在历 经十余 载寒窗苦读之后 , . 茫 很 渴望在 社会 中找到一 个适合 自己发挥 才能 的位置 , 但 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 , 心里却不清楚 。 自己没有一 对 个清醒 的定位 , 影响 了大学生 的就业选择 。 大学生正处 于人格逐渐 完善和成熟 的阶段 ,容易受社会 潮流和社
感到心理 紧张 , 从而甚至引发一系列生理上的问题。 3自负和 自卑 心理 。 些大学生 自我评价过高产生 . 有 自负心理 , 习成绩好 、 在学 综合 素质高 的学 生 中较为普 遍, 具有 自负心理的大学生往 往 以为 自己无所 不能 , 从 而不切实 际 、 三拣 四、 挑 夸夸其谈 , 目提 出不 现实的 盲
学生个人层 面以及 院校机制层 面对调适 对策作 了初步探 讨。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焦虑情绪。

由于毕业后要找工作,很多大学生会面对前途不明、未来发展无法预测的焦虑情绪。

这样的情况会逐渐加重,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

二是低自信心。

由于就业问题困扰,很多大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害怕在竞争中处于弊端,他们也不敢去尝试新的方向或者新的机遇。

三是消极心态。

由于无法找到理想工作或者受到外界压力考虑,很多大学生会选择适应周围社会氛围而形成一种“安全感”来应对就业问题,这样也使他们在就业问题上形成一种“无奈”、“无可奈何”、“随波逐流” 等消极心态。

对此应采取如下对策:
1. 提升实用能力: 大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各方面实践, 加强实用能力, 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 远见卓识: 大学生要关注行业前沿信息, 钻研相关行业特性, 努力将理论化装运作;
3. 精准匹配: 大学生要根据市场供需关系, 精准匹配人才供应和市场真正需要;
4. 追随风向: 大学生要勤奋好学, 抓住新机遇新方向, 追随风向去利用人才;
5. 务实作风: 大学生要勤勤俭俭、敬畏天命、不断迫使自已去利用人才。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论文7篇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论文7篇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论文7篇第一篇: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1、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1.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分析。

事实上就业难的原因还有大学生心态的问题,认为大学毕业就是精英。

有些学生认为到了大学里不用学习,大学四年过去了,等到找工作时,发现自己除了有一张毕业证外,什么都没有。

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过度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往往失去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1.2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也是近年来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金融市场的动荡也是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市场经过了一次大的整顿,有太多的企业倒闭,很多人失业,而事业的人群又具有极大的技能,而我们的大学生仅仅空有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要实行磨练,这个时期都是相当长的阶段对于很多的企业都是不喜欢的。

同时市场真正为我们留下的就业的岗位又是很少,这样对于就业来说更加的艰难了,这样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未走出校园的时候就要积极的参加各类的社会的时间的工作,目的是当走入社会的时候更好的融入到社会这个大的群体当中来。

1.3大学人才培养定位脱节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原因。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的心态有一定的问题,在他们的心里想的是如何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对于书本的知识过于依赖,对于自己未来从事工作的方向不够清晰,想的是如何管理别人的工作,而不是实行实际现场的经验的积累,绝大多数都是处于空想的阶段,如果真的顺着大学生的意愿出发,那么将来就会出现乱指挥的现象,对于实际的工作的方向上提供不了任何的协助。

所以,我们在定位的过程就要实行全面的分析,本着未来的发展前景,现阶段仅仅一个学习的阶段,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2、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思路2.1高校大学生树立准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是就业率提升的关键动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就业与择业的认知和理解也在持续的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持续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许多毕业生关心的焦点。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学生们普遍面临着诸多就业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供一些解决策略。

一、竞争压力和自信心问题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同行业的求职者数量庞大,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自信心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策略:1.增强自信心:可以通过自我肯定、积极心态的培养,参加自我提升、专业培训等活动来提升自信心。

2.积极寻求经验: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积累就业经验,增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

3.参加职业咨询:与就业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交流,获取关于就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缓解竞争压力和提升自信心。

二、迷茫和不确定感问题大学生通常在面临就业决策时会陷入迷茫和不确定感中。

他们常常不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这导致心理负担增大。

解决策略:1.自我认知:通过自我评价、兴趣测试等方式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2.职业探索:多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并与相关领域的人员进行交流,积累实际经验,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职业需求和发展路径。

3.慎重决策:对于就业选择,可以多考虑个人兴趣、职业发展前景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因素,进行全面权衡,做出理性决策。

三、应对面试心理问题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紧张、不自信的情绪,这会影响到其表现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影响面试结果。

解决策略:1.积极备战:提前了解公司和职位的相关信息,准备好自己的简历和面试技巧,并多进行模拟面试来增加经验。

2.放松心态:可以通过舒适的服装、深呼吸和自我暗示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多参加面试:通过参加更多的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自信心。

四、社交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交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也会对就业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寻找对策,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原因分析1.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完成更多的作业和实验,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业压力。

2.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这包括老师、同学、室友等。

一些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者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担心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些担忧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4.自我认知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这种自我认知不足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5.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

二、解决措施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课程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2.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释放压力,调整情绪。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人际关系沟通的培训班,帮助学生提高人际关系能力,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从而减少因人际关系问题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5.鼓励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帮助学生扩展人际交往圈子,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研究
题 就 忧心 重重 , 求 职也 表现 的无 所 适从 。 对
2 不 敢积 极 争取 的 自卑 心理 和逃 避 心理 。 些 、 有
度把个人前途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 造成就业 的结
构 性 矛盾 突 出 。加 之 “ 学而 优 则仕 ” 的传统 思 想 , 很 多 毕 业 生 把 目光 聚集 到 党 政 机 关 、 业 单 位 、 事 国有
心理 问题 。

在求职过程 中主要表现 为职业取 向太高 、好高骛 远、 眼高手低 , 严重脱离现实 , 造成在求职道路上受
挫 甚 至失 败 。
4 眼高手低 的攀 比心 理和虚 荣 心理 。 部分 毕 、 一 业 生 在求 职 道路 上 ,并 没 有认 清 自己 的实际 情况 ,
考虑到 自己的专业要求 、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 , 而是 一 味 的将 眼 光 放 在福 利 待 遇好 的知 名 企 业 的
路 上 受 到的 打击最 大 。 5 根 深蒂 固的从 众心 理。 、 一些 毕业 生在 择业 时 缺 乏个 人 主 见 , 从众 心 理严 重 , 自己 的专 业 范 围 、 对 学 历 层 次 、 合 素质 缺 乏 正 确 的判 断 , 味 追 求 所 综 一 谓 的热 门地 方 、 门职 业 , 没 有 从 专 业 发 展 的角 热 而
信, 甚至有些 自大和 自负 , 高估 了 自已的真实水平 ,
学生心理素质不够过硬 , 自己缺乏 自信 , 于低 对 过 估 自身水平 , 性格 比较胆小 , 害怕 自己在求职道路
上受到挫折 没有 对 自 己作 出正确 评 价 和正 确认 识 , 这种 自卑 心理 的作 在
企业等被看作是“ 端铁饭碗” 的单位 , 导致成千上万 的毕业 生纷 纷 报考 公务 员 , 挤破 头往 国家 单位 进 。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复杂和难以解决。

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并且在就业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更好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 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在毕业后需要找工作,而找工作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上升,大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满意的工作。

2. 思想困顿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他们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这一问题可能导致他们的思想困顿,难以自我觉察,不愿与他人交流。

3. 自卑感强许多大学生在面试中经常会遇到失败,这会导致他们的自卑心理更加强烈。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社会,这一心理问题可能让他们选择放弃,失去信心并长期沉迷在自卑情绪中无法自拔。

4. 空虚和孤独感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会面对着与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分别。

工作环境的不熟悉、无法与身边的人很好地交流,使得他们深感孤独和空虚,这种心理状态能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 提高自信心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给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适当调整心态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有适当的心态调整,科学合理地看待他们自己的职业发展。

在寻找职业时,他们应该有所了解,了解自己关心的信息并了解职业方向的前景,这样能够为自己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3. 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与身边的朋友、同学、师长等建立联系,并积主动主动积极与他人的沟通,这将使他们的情感世界更加鲜活,心态更加平稳。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常常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求职的竞争激烈、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社会期望等因素引起的。

然而,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就业焦虑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毕业后面临就业的压力,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社会期望的压力,都可能导致大学生感到焦虑和不安。

应对策略:1. 调整心态:要学会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并理解没有人能一帆风顺地找到理想的工作。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会有适合自己的机会出现。

2. 提前准备:在求职过程中,通过了解行业和职位的需求,提前准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合理规划求职时间,不要等到毕业前才开始求职。

3.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支持和鼓励。

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担忧,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

二、自我怀疑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工作。

这种自我怀疑会对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1. 建立自信心:回顾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就和经验,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2. 接受失败: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失败和挫折,要学会接受失败,并将其视为学习的机会。

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进,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 寻找支持: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寻求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也可以加入相关的职业发展组织或社群,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相互支持和鼓励。

三、选择困难大学生面临就业时,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这会给他们带来困惑和压力。

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

应对策略:1. 自我认知:通过自我评估和职业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这也导致了他们就业心态的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只有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帮助大学生顺利走向职业道路。

当前,现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社会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等方面。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这些压力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导致就业心态的不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2. 正文2.1 现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使是大学生也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许多行业门槛较高,竞争激烈,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才能胜任。

社会的就业形势不稳定,许多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裁员,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保持就业的稳定性。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没能获得足够的实习经验,导致毕业后找工作时面临了困难。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些要求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现代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常常感到焦虑、迷茫和不安。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认可,担心自己的未来会变得黑暗无望。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大学生求职存在的问题1、焦虑心理经过十年寒窗苦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感觉渺茫。

能否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否会实现、所学专业和技能能否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发挥、如果被单位拒绝自己该如何面对等一系列问题困绕着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所要应聘的职位,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准确,一旦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表现出无所适从、忧心忡忡、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心理现象。

2、提防心理大学期间,同学相处都还不错,关系较为融洽。

但是临近毕业,要找工作时,开始出现了相互提防的心理。

有的同学自己获得的就业信息不告诉别人,独自偷偷投简历;有的同学私下做手脚将同时去面试的同学挤掉等。

这样,一旦被同学们知道了,失去了宝贵的友谊,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产生这种提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就业竞争激烈、缺乏分享精神、缺乏自信心等。

3、自负心理有一些毕业生对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价与分析,觉得自己在学习成绩、荣誉证书、职业资格、毕业院校、身材容貌等方面比别人强,从而自我感觉良好、过度自我膨胀,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因而择业时以高报酬、高福利、高职位等为标准,条件苛刻,形成自负心理。

这种心理往往使他们错失良机。

4、自卑心理这种心理恰恰与自负心理相反,表现在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估计过低,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客观的认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特别是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对自身能力更加怀疑,从则产生自惭形秽、悲观失望、抑郁孤僻、缩手缩脚、缺乏信心、不敢竞争等自卑心理。

5、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平时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致使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

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时,产生等、靠、要思想,一味地依赖学校的就业部门、依赖老师、依赖家长、依赖亲朋好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这种心理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既使得到一份工作,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非常不利。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五篇范文]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五篇范文]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五篇范文]第一篇: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院校规模和生人数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大学教学质量偏低,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特别是2008年末2009年初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更为突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由于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和退役军人等劳动力总量的增加,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等种种因素,中国面临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高峰,全社会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客观的说,这是有失公允的。

我认为,总体来说,有两个大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中国大学生处在中国社会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增长,为什么中国在GDP增长达到11%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就业难的问题?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政治学教授苏黛瑞就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过剩的问题发表评论说,中国经济的增长不能够创造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经济的结构也不适合吸收社会上的劳动力。

其实质原因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是遵循着一个畸形的模式,中国GDP增长的50%依赖出口。

国家和地方的硬件投资开发包括建桥,修路,建各种市政美容设施,修各地政府机关大楼,建各种工业旅游园区等形象工程也是GDP增长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00万一步步跃升到如今的610万。

但在这些年间中国的GDP不过从10万亿增加到30万亿,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

粗放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增长所吸收的劳动力大部份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工。

社会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相关配套制度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及对策建议
人 , 以 预 见 在 未 来 相 当 长 的 时 间 内 , 学 生 就 业 压 力 不 会 可 大
影 响大学生 就业 心 理 的 因素大 致可 划 分 为 四个 方 面 :

减 弱 , 不能及 时加 以指 导 , 可 能导 致 心 理 失衡 , 至遭 若 则 甚 遇 心 理 危 机 , 生 严 重 的 社 会 问题 。 产
严 峻 的 就 业 压 力 下 , 家 出 台 引 导 高 校 毕 业 生 到 城 乡 基 层 国
1 1 大 学 生 整 体 就 业心 理 变 化 情 况 .
进 校 之 初 ,6 受 访 者 表 示 对 就 业 形 势 持 乐 观 态 度 , 4 认 就 业 , 励 大 学 生 在 校 自主创 业 和 研 究 生 扩 招 等 政 策 , 学 鼓 大 为 自己 可 以顺 利 找 到 工 作 ;O 受 访 者 表 示 虽 然 有 难 度 , 生 可 以进 行 双 向 选 择 , 对 的 自 由 与 外 在 的 压 力 都 会 作 用 4% 但 相 自己 仍 能 克 服 ; 有 1 % 的 受 访 者 持 悲 观 的 态 度 。经 过 大 于 就 业 者 的 心 理 环 境 。 四是 个 人 因 素 , 前 三 者 既 定 的 情 另 4 在 学 四 年 , 过 7 % 的 受 访 者 心态 发 生 变 化 , 体 上 对 就 业 的 况 下 , 人 因 素 亦 对 就 业 心 态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 般 包 括 社 会 超 O 总 个 一 工 知 外 难 度 预 期 增 加 , 剩 2 的 受 访 者 表 示 对 当 前 的 就 业 形 势 经 验 、 作 经 验 、 识 技 能 、 在 形 象 等方 面 仅 8 表 示 乐 观 , 变 化 表 明 , 着 大 学 生 对 大 学 生 活 及 社 会 现 状 2 2 大 学 生 就 业 心 理 影 响 因素 评 价 模 型 的 构 建 该 随 . 的 了解 , 业 心 理 压 力 不 断 加 大 , 业 生 对 就 业 前 景 表 示 悲 就 毕 观 , 受较 大的心理压力 。 承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剧 的发生 。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 问题 的对 策 ( ) 方 利 用大 学 生职 业规 划课 塑造大 学 生 求职 观 一 校
在高校 中 , 求职观 的塑造 和职业 生涯规划 的进行对 于学 生就业 是十分 重要 的 , 只有求 职 观正确 , 才会 破 除 学生对 于就业的幻想和恐惧 心理 , 避免学 生在 就业 中走 弯路 。 在现代 , 大学生毕业分配 的情况早 已经不 复存在 , 大学生必须认 识到这一点 ,树立 先就业再择业 的心理 , 才能稳扎稳打 的找到适合 自己的工作 。 求职观 的塑造要依靠大 学生职业规划科来进行 。 学 校应针对不 同的 院系和专业 , 应该开设有针对 性 的职业 规划课 程 。老师应该 结合该 专业 的专 业特 长和 知识结 构, 结合社会 环境描绘 出该 专业一个大致 的职业发展 情 况, 让大学 生对于 自己所学 的专业就业情况有 大致 的了 解; 同时 , 师要帮助学生发现 自己个性 的特 点 , 教 找到 与 专业相 契合 的职位或者方 向 , 指导学生 向正确 的职业 方 向发展 。在课 程 中可 以要求毕 业生进行 自我 评价 , 以作 业 的方 式树 立 自己职业 的 目标 , 清 职业定 位 , 前制 认 提 定好求职策略 , 并对其进行评点 和帮助。 另外 , 职业规划课上教 师可以请一些 已就业 的同 在 学介绍一 下就业经验和职业情 况 ,给学生直 观的感受 , 避免 因为信息不对称 导致 的对于就业的曲解情况 。 助 有 于破 除学生 对于 就业 的恐 惧 , 消除 了一些 同学 “ 也 飘飘 然” 的感觉 , 让其树立起正确 客观的就业 目标 , 确立正 确 的求职观 。
第 1 卷
第 7期
彦 菊
Unv ri ie st y Ed ain uc t o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1)急功近利。

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

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

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

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

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

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

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

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

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

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

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

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1)焦虑。

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2月20日下午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32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就业问题始终困扰着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开拓就业市场,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认真思考、积极研究如何创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内外环境,如何发挥大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效率,让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职场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对于大学生的生存、发展、成长、成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们即将从十几年一直生活的象牙塔走向未知的社会,去为了自己、父母和社会的期望而奋斗,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书上的兵法,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求职之路,更是现代大学生择业
之路。

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

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在过去的生活里学校的目标锁定在升学率,我们的目标被家长们锁定在成绩上。

为了高升学率,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1.1 高期望值
一项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或区域的选择上,只有在校大学生6.06%的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在预期的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有15.20%的学生选择政府机关,只有6.42%的学生选择私营企业。

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国家精英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生精英化就业的现实,我国家庭根深蒂固的门庭观念,人们固有的大学生精英情结的泛化,教育投资过高产生的补偿心理,国家资源较多地向精英阶层集中等,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产生的原因。

这就使学生心中的理想工作与严峻的就业形势背道而驰。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3年全国高校招生38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7%,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具有大学文化(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比例为8.93%,与教育发达国家比,依然低得可怜,但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总人口已达1.196亿,大学生早已从精英滑落为普通劳动者。

要想在大众化就业的环境下实现精英化就业,除非学生自己特别优秀。

大学生就业向往大城市、金饭碗的高目标,和现实的就业形势间的鸿沟难以逾越。

1.2 求稳
人们历来向往稳定舒适的生活,把理想的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

大学生追求职业的稳定本也无可厚非,但许多大学生将稳定的职业作为求职的唯一选择,对有风险的职业一律排斥在外。

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及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预测:社会总劳动力富余,专业人才缺口不小,农业缺218万,工业缺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

这一形势在近两年没有根本性变化。

不少人为找工作发愁,不少企业又为招不到人犯难,2010年以来,就业难和招工难交织并存的就業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2010年、2011年、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分别为1.55万、1.62万、1.8万,而同期的大学毕业生分别为630万、660万、680万。

201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68:1,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竞争比例达到3992:1。

一味求稳,导致过去高考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现象转移到公务员、事业单位竞争上。

近几年,一线城市的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招聘人才也常常是千里挑一。

在大学生就业大众化的形势下,能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的毕竟只有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要到中小企业、基层就业,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有的学生连续考公务员、考研四五年,有的学生非好单位不就业,对一般单位不屑一顾,他们错过了许多好的就业机会,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

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在实施大学生市场化就业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规、政策,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
法》,以及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等等,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以及劳动报酬、医疗、养老等都有了充分的保障,到基层小企业、小单位就业的大学生不必为工作、生活等不稳定而担忧。

1.3 一次就业定终身
人的一生是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人生活动的主要部分是职业活动,职业活动是人在社会上成名,在历史上留迹的最主要途径,就这一点说,人的价值,在于他的职业活动。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标志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岗位工作,这一工作常常相伴人的一生。

这一观念历经岁月的积淀形成了人们固有的就业观念、职业观念,有的学生即便不就业也不到不如意的单位去工作,有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新职业越来越多,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弃旧更新,职业活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人的从业活动由传统的一人一岗一责,向一岗多责,一人多业多岗的方向发展,工作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在计划经济机制下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岗位上吃一辈子的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2 就业对策
2.1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着眼于未来的就业,既要学好书本知识,上好每
一节课,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

在实践、专业实习中,锻炼职业素质、工作能力,深化对社会、职业的认识,培养敬业精神,在与优秀员工相处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体会职业的责任,分享劳动的快乐,丰富职业情感;在把知识运用于实际中,既尝试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快乐,提高了动手能力,又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这就提高了大学生的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有的学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由于出色的表现,被所在单位看中并录用,从而在实践、实习单位就业。

2.2 积极进行求职实践
找工作是大学生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事,在现阶段,它是一场智力体力的马拉松,当代大学生要有强烈的成才、成功欲望,要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就业目标定位准确的情况下,不急于求成,不因为一两次求职失利而失去信心,不放弃竞争的机会,要有顽强的毅力,持续的动力,在参加招聘考试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专业知识,提高求职的技能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把每次考试当作学习的过程、积累提高的过程,只要坚持终会成功就业。

有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参加多次招聘教师考试,从未放弃,从不言败,一次比一次排名靠前,终于考取编制。

对于那些求职有依赖心理的大学生,要积极磨炼意志,积极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择业技巧,不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靠父母、托关系、走后门上,在人生的关键期,该拼搏时要拼搏,该出手时就出手。

2.3 先就业后择业
大学生从学校人到职业人,是一个较长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许多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