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学习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课合作式教学的三个转向

文学概论课合作式教学的三个转向
“ 话 ” 地 位 而 学 生 则 处 于 “ 话 ” 地 位 , 识 的传 授 也 授 者 听 者 知
心力 , 可谓一举多得 。 此
二、 被动“ 接受 ” 自主 “ 求” 向 探 的转 向
教 学 活 动 中两 个 核 心 要 素 是 教 师 和 学 生 , 学 改 革 的一 教
就相应地呈现 为单 向的直传 过程 , 这对 于教 、 学双方 都是 一 种制约。教师会 由于 没有异音 的 冲击 而 固守 其原有 的知识
文 学 概 论 课 合 作 式 教 学 的 三 个 转 向
尹 传 兰
( 牡丹 江 师 范学 院 中文 系 , 黑龙 江 牡 丹 江 17 1 ) 5 02
摘 要 : 为汉 语 言 文学 专业 的 基 础课 , 学概 论课 具 有 理 论 性 强 、 识 领 域 广 、 学 难 度 大 的 特 点 , 此 , 断 改选 理 论 课 作 文 知 教 因 不
结构 和认 知 方 式 , 生 的个 性 则 会 由 于缺 少 对 话 的 平 台 而被 学
中给教 师和学生 的一个 合理 的 定位 。传统教学活动中 , 教师是主体 , 掌控牵制学生 , 学生是
受体 , 合 适 应 教 师 , 师 不 断 膨 胀 的 主 体 意 识 将 学 生 受 体 迎 教 逼 到边 缘 地 带 , 游离 于教 学 活 动 之 外 , 而 久 之 , 生 受 体 思 久 学
合作 式教 学 则 是 一 种 主 张 以学 生 参 与 为 核 心 , 教 师 、 以
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为基础 , 以教育主体 团队合作为动力 的教
学 模 式 。 教 师 和 学 生 均 可 以 根 据 已 有 的 知 识 积 累 、 验 体 经 会, 与小 组 其 他 人 员 共 同 合 作 、 流 , 起 探 索 、 析 、 决 问 交 一 分 解

同伴教学法在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同伴教学法在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4B09/2018课程 教法/教材与教法◆中央民族大学 于秀娟同伴教学法在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文学概论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

但是因为课程本身的抽象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科。

多年以来,文学概论课程一直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中心来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以预习、记录、背诵为基本学习方式,导致其对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无法真正理解理论内涵并实际运用到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的实践中去。

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同伴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已经在物理理论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借鉴国内外同行成功的经验,尝试将同伴教学法运用到文学概论课程的概念教学中去。

一、同伴教学法同伴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教授创立的一种结合实时式教学和同辈教学的交互教学模式。

1984年开始,马祖尔教授在哈佛教授基础物理,他所在的物理考研小组开始探索教学改革,1991年创立并设计了同伴教学法。

同伴教学法使用专门设计的以概念为主的测试题,借助计算机应答交互系统或选项卡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学生被动记录变为基于概念分析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尤其在大班课堂教学中运用,可以构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

同伴教学法的具体实践过程包括:首先要求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要求回答与预习内容相关的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漫无目的的预习情况。

学生在预习中可以发现理解困难的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程时间以单元的形式划分。

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基本概念来设计,教师在进行关键概念讲解之后,给出“概念测试题,学生以表决器或者任务卡的方式进行回答(2~3分钟),教师进行统计,然后进入小组(3~4人)讨论,通过说服同伴来达成共识。

合作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合作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

合作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相比,合作教学法更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使得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获得知识,也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研究合作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高中生阶段正是他们开始对诗歌进行认识和学习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教学法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学习、交流。

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互相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更自然地获得诗歌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此外,合作教学法还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等等,激发和拉近学生的情感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生实际上已经进入到比较高级的学习阶段,所以语文教育需要更多的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深度和效果。

在这方面,合作教学法也可以发挥非常明显的作用。

首先,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可以通过分享彼此的见解、思考和答案,提高学生的掌握水平。

其次,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是任务制定者,有的是任务执行者,有的是综合分析者等等。

这些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究诗歌知识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才智。

最后,合作教学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开阔学生的思路和想象能力,并且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高中阶段是很多学生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关键阶段。

而合作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程中互相讨论、协作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合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领导能力等等,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围绕文学概论课程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学概论课程的内容特点,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其次探讨了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文学概论课程与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强调了跨学科教学的创新性;然后探讨了文学概论课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了数字化教育和国际化教学的重要性;最后对文学概论课程的评价与改进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探讨,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为文学概论课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学概论课程内容分析,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文学概论课程与跨学科融合, 文学概论课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学概论课程的评价与改进, 文学概论课程, 教学, 跨学科融合, 发展趋势, 评价, 改进1. 引言1.1 引言文学概论课程是大学本科阶段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学的历史发展、主要流派、文学批评理论等内容,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评眼光。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文学概论课程缺乏兴趣,认为这门课程枯燥无味,难以理解。

如何提高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传统文学概论课程内容分析、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文学概论课程与跨学科融合、文学概论课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文学概论课程的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做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和总结,能够提高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使之成为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课程。

2. 正文2.1 传统文学概论课程内容分析传统文学概论课程内容分析主要包括对文学发展史、文学流派、文学理论等内容的系统介绍和分析。

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与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合作性学习理念下的文学概论教学探讨

合作性学习理念下的文学概论教学探讨
第2 2卷 第 6 期
20 0 9年 1 1月
浙 江 万 里 学 院 学报
J u n lo h i n W a l U iest o r a fZ ei  ̄ a ni n v ri v
V 12 o o2 . . N6
Nvm e 09 o br 0 e 2
合作性学 习理念 下 的文学概 论教 学探讨
周 兴 华
( 江 万 里 学 院 ,浙 江 宁波 浙 35 0 ) 1 10
摘 要 :合 作性 学 习作 为 教 学理 念 , 在各 类 课 程 中体 现 出 不 同 的方 式 。文 章结 合 文 学概 论 的 教学 实 践 , 讨 适 合 会 探 理 论 课程 的合作 方 式 与 可行 性 方案 。文 学概 论 的 合作 性 学 习应 以教 学 目标 作 为理 解 的起 点 , 合 人 才 培养 目标 与 ’ 结 学 生 现状 进 行综 合 考 虑 。 在理 论讲 授 的前 提下 , 助 于 素质 拓 展 项 目与 网络教 学 平 台 , 借 针对 某 些 理 论命 题 进行 应 用
性 的合作 性 学 习 。这 种 尝试 加 深 了对 合作 性 学 习 理念 的进 一步 理 解 , 取得 了初 步成 效 。 也
关 键 词 :文学 概 论 ;合 作 性 学 习 ;教 学 设计 ;实 践 案 例
中 图分 类号 :G4 4. 2 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2 0( 0 9) 6 0 9 一 6 6 1 2 5 20 0 — 0 l 0
间的 内在联 系与 区别 以及 每 章 内部 节 与节之 间的必然 联 系 。后 者则 指把 本课 程 由 ‘ ’ ‘ ’再 由 ‘ ’ 厚 读 薄 , 薄
变‘ ’ 厚 的特有 的方 式 、 法 , 掌握 、 析本 课程 的有 效工具 。 方 是 剖 三是 培养学 生 的各种 能力 和一 定 的素质 。 能 力 包括 理 解 能力 、 流 能 力 、 合抽 象 能 力 、 析 能力 、 维发 展 能 力 等 , 质是 各 种 能 力综 合 统 一 的表 交 综 辨 思 素 现 。” 的确 , 论不 同课程 的具 体 目标有 什 么样 的差 异 , 无 但这 三个 层次 都是 存在 的 。不 过 , 在教 学 目标 的上 述 三个 层次之 外 , 该还 有一 个价 值 目标 。 应 如果 说知识 、 法 、 方 技能 指 向的是 专业 本身 的话 , 那么 价值 目标 则 指 向人 的心 灵 , 它涉及 的是 何 以要教 , 以要学 、 以做 人 的根本 性 问题 。 何 何 前三 者体 现 的是 知 识与技 能 ,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从教学模式来讲,古代文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由教师完成教学过程中的设想、演示和指导等工作,学生做笔记和背课文,这也是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然而,如今的古代文学教学正在为更高效的教学模式而探索。

那就是合作型学习模式。

合作型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之间合作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来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它由英国心理学家维克托·马斯特拉发起,研究发现,合作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习者彼此相互交流信息,共同探究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共同研究能力,提高学习成效。

在古代文学课堂,通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让学生被动地记忆课文,而没有深入地去理解古代文学的背景以及文学价值。

针对此,采用合作型学习模式,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展示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积极交流,结合自身的经历来探讨古代文学的内容,并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来掌握古代文学的特点,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背景以及文学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文学概论》教后感

《文学概论》教后感
.....
....
....,

广
( ( 文学概论》 教后感
围 宋雄 华
内容摘 要 : 《 学概论》 课 的教学 ,要尽可能将 文学理论讲得精 炼 、简洁 , 同时 ,尽量将 文艺实例举 文
得 经典 、典 型 ,要通过 对文 艺实例 的具体 分析和 充分 讲解 ,来进 一步加 深对 文艺理论 的理 解。教 学过程 中 ,尽量 以具体经典 的文艺话题带动 学生们 的参 与性 探究性学 习,让 他们 学会个 性化 的成长 。文学是一个 虚构 的理想 的符号世界 ,而人生是非常现 实的。文 学是 与人 生联 系最 密切 的艺术,文学 与人 生都 是充满人
的创造 的 “ 品” 作 。坎坷 的人生经验 ,是文 学的宝贵财 富。 文学可 以延 展人 生,体验人 生 ,提 升人生 ,照
亮人生。
关键 词 :探 究性
成 长 虚实
创造
( 学概。 课 因为 比较 抽 仗 论》 象难懂 ,一 向被 中文系的学 生畏 惧 。为了走 出这 种困境 ,在 十多 年 的教学过程 中 ,我越来越感 觉
甚至对 最美丽 的景 色都没有什 么
界 ,也应 该呈现 出任情 率性 、心
圜豳
无 挂碍 的赤子之态 ,洋溢着 一 片 自然本色 的天机。 三 . 生对 文学 的 影 响 :坎 人
坷 即 财 富
人 生 经 验 越 丰 富 ,就越 能 读 懂 读 深 读 透 文 学作 品 ,从 而 让 文
也应该是 一个 环环相扣 、不断提 升的生机盎 然的生命历程 。优秀
性学 习 ,让他们 学会个性化 的成
长。
一 .
文 学与 人 生 的 距 离 :虚
实 与 入 出

文学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文学概论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学的发展、流派以及相关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文学基本概念,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并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背景、风格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升文学鉴赏能力;2. 帮助学生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文学作品的流派特点;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文学研究方法,提升文学批评能力;4.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文学概念与分类- 文学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文学作品的分类及流派- 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2. 文学史与流派发展-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对比- 东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主要文学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作品3. 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 文学作品的语言与风格-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主题-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读方法4. 文学与社会- 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文学作品的社会批判与反思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教师介绍并解释相关概念,分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学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和观点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文学作品阅读与解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其意义与主题。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文学作品分析和研讨,提升学生合作与表达能力。

5.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文学相关的展览馆、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加深学生对文学发展历史的了解。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并发表个人观点的情况。

2. 作业与考试:包括阅读文学作品、撰写书评、论文或答辩等形式。

3. 小组项目: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和展示。

4. 课程论文:学生独立完成的文学研究论文。

六、参考教材1. 基础教材:- 《文学概论》(第一版),作者:XXX- 《文学概论导读》(第二版),作者:XXX2. 参考教材:- 《世界文学史》(第六版),作者:XXX- 《现代文学导论》(第三版),作者:XXX七、参考文献1. 产生、走向、传播——文学经贸客观的变动,作者:XXX2. 文学的分类,作者:XXX3. 如何进行文学研究,作者:XXX以上为《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

大学教案中的合作学习

大学教案中的合作学习

大学教案中的合作学习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教案的制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案既是教师教学的指导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参考依据。

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引入适当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其中,合作学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教育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本文将探讨大学教案中的合作学习,讨论其优势和实施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优势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协作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协商决策和解决冲突,这些能力对他们日后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3.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在学术上受益,也提升了他们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在制定大学教案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实施合作学习:1.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堂上的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并从其他组员中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应设定明确的讨论目标和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并整合各组员的观点。

2. 项目合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项目,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

项目可以是实践性的任务,例如调研报告、实验研究等。

通过项目合作,学生可以分工合作,互相协商,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分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进行合作学习。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角色要求,进行合作和交流,达到指定的目标。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合作型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互相协作、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合作型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下是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

首先,合作型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和解读,很难真正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而通过合作型学习,学生可以与同伴一起交流、讨论和解读文学作品,通过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文学作品。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来解读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

其次,合作型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古代文学作品通常涉及到复杂的人性、社会和历史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合作型学习,学生可以与同伴一起讨论和分析作品中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进行评价和批判。

例如,在学习《论语》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让不同的小组代表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和讨论。

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

最后,合作型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解读和分析,很少有机会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和创作。

而通过合作型学习,学生可以与同伴一起进行文学创作,例如写作文学评论、改编古代文学作品等。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激发其文学创作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诗经》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作,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诗歌题材,重新创作并演绎诗歌。

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合作型学习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合作型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合作型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而在合作型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并和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解读。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其次,合作型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合作型学习中,学生需要和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分析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任务。

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另外,合作型学习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结构和风格等,这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与小组成员的讨论,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辩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合作型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石。

通过合作型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自主选择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研究,自主提出解读和分析的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独立和自信。

最后,合作型学习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

古代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等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了解到当时社会背景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如何运用合作学习设计合作性的教案

如何运用合作学习设计合作性的教案

如何运用合作学习设计合作性的教案在绝大多数教育领域中,合作学习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共同探索问题、交流思想、共享知识和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要成功设计一份具有合作性的教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清晰地设定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需要明确的目标来指导学生的行动和努力。

教师应该确保学习目标具备以下特点:具体、明确、可衡量和与教学内容相契合。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确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为此努力。

其次,合作学习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第三,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反馈。

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进度,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多样化的评估方法也是设计合作性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了传统的笔试、考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展示、讨论记录、学生自评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反思和总结。

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可以回顾整个合作学习过程,思考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和经验。

总之,设计合作性的教案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学习目标、学生互动、支持反馈、评估方法以及学生反思等多个方面因素。

只有确保这些因素的合理衔接和配合,才能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古代文学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传承。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型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合作型学习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古代文学教学一般以诗词、文言文等为主要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结构和主题,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而合作型学习模式将学生组成小组,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小组内讨论、分享心得、解决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其次,合作型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古代文学一般都是寓言故事、象征的表达,多有深层含义。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只是讲述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

而通过合作型学习模式,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培养提问的能力,激发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再次,合作型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独特的创意和视角,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能够获取更多的灵感和启示,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从他人的创新思维中受益,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和独特的理解和表达,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合作型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单向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主动性。

浅谈《文学概论》课程拓展性学习的意义

浅谈《文学概论》课程拓展性学习的意义

浅谈《文学概论》课程拓展性学习的意义《文学概论》课程作为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入门基础课程,其拓展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拓展性学习是指在课程内容和范围之外的领域中进行学习活动,能够提供学生更广泛、深入的知识和思辨能力。

对于《文学概论》课程来说,拓展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学的理解,拓宽学科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拓展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学的理解。

《文学概论》课程通常只能涉及到文学史的简要介绍和文学作品的部分选读,而没有时间和空间对每个时期、每个流派、每个作家进行深入的研究。

然而,文学的发展历史和形式多样性是非常广泛的,只有通过拓展性学习,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可以通过参与文学研讨会、文学研究小组或者自主阅读文学专著等活动,了解更多文学理论,深入探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拓展性学习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学术素养,也能更好地理解该课程所涉及到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史背后的意义。

其次,拓展性学习可以拓宽学科视野。

《文学概论》通常只会涉及到文学的经典作品或者一些文学流派,学生容易陷入狭隘的文学观念中。

而通过拓展性学习,可以丰富学生对各种文学形式的认识。

比如,可以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了解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下的文学创作特点;可以研究不同语言和媒介下的文学,如诗歌、小说、戏剧、电影、音乐、绘画等,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这样的拓展性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领略文学的无限魅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再次,拓展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文学概论》课程往往以讲授和考试为主,学生只需记住大量的文学知识和理论,缺乏对文学的个人思考和批判。

而通过拓展性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评价能力。

语文合作性学习在小班教学条件下的实践与运用

语文合作性学习在小班教学条件下的实践与运用

语文合作性学习在小班教学条件下的实践与运用语文合作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在小班教学条件下实践与运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下面将从小班教学条件下的合作性学习的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语文合作性学习在小班教学条件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小班教学条件下,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更为方便和顺畅,可以相互交流、互帮互助。

通过合作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学生在合作中需要相互协商、沟通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小班教学条件下的合作性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实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名学生组成,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一篇文章展开讨论,互相提问、解答问题,共同完成一份答案。

老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学习工具和技术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或者电子课件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在线交流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小班教学条件下的合作性学习实施的效果评价是必要的。

评价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参与和努力程度、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互动、学习成果等进行自我评价。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评价对方的贡献和合作程度。

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合作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合作能力的提高程度。

语文合作性学习在小班教学条件下的实践与运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合作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或者利用一些学习工具和技术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对于合作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希望在小班教学条件下,能够广泛推广和应用语文合作性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古代文学是指从公元前7世纪到清末宣统辛亥革命后的多个世纪以及元至清时期的文
学作品。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合作型学习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首先,合作型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互动性,促进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
的内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思考普遍的人文真理。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了解古代文学作
品的背景,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从中学习阅读、辩证分析、教练写作等学习技能。

其次,合作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探索精神内涵,发现历史文化的价值观、家庭教育、社会伦理、哲学思想等内容,从中汲取智慧教训,增
强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如古代文学作品的诗歌创作、书
信传递、情节剧本剩研究等,让学生充分体验文学作者的情绪及感受,增强学生对古代文
学文本理解及鉴赏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合作型学习模式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会或讨论会,让学生就古代
文学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人物性格特征等进行针对性的互动,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
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考究和理解。

总之,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大力推行合作型学习模式,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
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成为一个内省的、思考的、有责任心的人。

《文学概论》课程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总结

《文学概论》课程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总结

《文学概论》课程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总结《文学概论》课程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总结一、课程基本情况自1978年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郧阳师范专科学校”起,中文系就开始开设《文学概论》课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经过中文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1994年文学概论课程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质课程,其中三位教师被评为教学明星。

2004年文学概论课程又被评为校级优质课。

本学科发展至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术和教学梯队,人员结构合理,课程设置完备,开设了文艺学学科所包含的一般课程。

各主讲教师多年来认真开展常规教学工作,帮助历届学生打下了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

在龚举善等同志的带动下,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累计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学术界引发了热烈的回应。

二、课程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语文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和与中文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

自开设以来,一直是我校生源丰富的专业之一,社会需求量较大。

在语文教育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依教学计划设定,本课程的教学需两个学期完成,每学期45学时。

在开设《文学概论》之前,学生已经先修了《中国现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外国文学》等部分文学课程,为深入掌握文艺理论打下基础,并且这些课程还会同期开设,有利于学生边学边运用,这也是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一部分。

三、课程教学目标1、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掌握文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2、学生运用文学基本原理分析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学习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论文的写作;3、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学理论指导文学史和作品选以及写作课的学习;4、使学生学会各类文学作品鉴赏、批评和讲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将其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四、教学内容由以下模块构成:导论;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课堂讨论与练习;作品鉴赏与研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 i)2016年12月Dec. ,2016合作性学习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韦华(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合作性学习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替代,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协作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上卓有成效。

将其应用于文学概论的教学中,也发挥出了积极效应,取得可喜的成果。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38(2016) 12-0180-04TheApplication and Affect of Cooperative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TheoryWEI Hua(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Heilongjiang 160006,China)A bstract:Cooperative learn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has availe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and pro­moting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And it has improved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cultivate cooperation ability,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and the productive skills.Appling its overview to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theory has also played a positive effect,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Key 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teaching reform文学概论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在传 授给学生一定量和必需的文学理论知识以外,更需要培养学 生良好的理论思维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中经常调整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文学理论知 识结构,以应对现实生活的不同需要”[1]。

而文学概论的教 学对象主要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大多数学生为了应对髙 考,较少阅读文学作品,在中学时代已经养成在书本上找寻 现成答案的惰性思维习惯;“文学理论”的抽象品格和理论 性,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危难情绪;大班理论授课,无法兼顾 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有效交流。

这些因素使得文学概论几 乎成为令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最为头疼的课程。

许多教师 为改善文学概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做出了多种可贵的努力;笔者也尝试将“合作性学习”理念应用于文学概论的教学改 革中。

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得以推广的教学方式,大卫•约翰逊和罗格 •约翰逊是其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在《合作性学习理论与技巧》一书中,他们通过实施合作性学习的长期研究项目对合 作性学习的基本要素进行总结和深化。

合作性学习重在以 培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社会技能为中心,强调“互动”的观念,将师生之间的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 间,意在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 目标上的均衡。

在评价上,也考虑个人独立完成与集体合作 的双重关系,既肯定个人的努力,又激励相互的促进作用。

[2]2013年9月——2015年6月,我们启动了名为“合作性学习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的教学改革项目,为期两 个学期。

第一轮课改实验:由教务处随机设定汉语言131班 (25人)为课程改革试点班级,汉语言132、133班(62人)为 平行课堂;第二轮设定汉语言141班(27人)为课程改革试 点班级,汉语言142班(27人)。

主讲教师为同一人,两个课 堂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平行课堂采取传统讲授方法 进行授课,教学改革课堂推进合作性学习理念。

现将教学改 革实施进程及效果向方家进行汇报。

收稿日期:2016-09-10作者简介:韦华(1975-),女,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主要从事西方文学与文论研究。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在提升汉语言专业卓越教师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的 作用和效果(2016025)第12期合作性学习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181一、教师之间密切合作,保障课程改革推进顺利(一)集体备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1. 课组成员一起讨论,首先明确教改实施目标。

将教改实施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对“理论”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敢于质疑“书本”;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2.研究决定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授课内容及课时分配比例。

参见下图:改革部分教学内容 (章节题目)学时数授课方式占本学期总学时(48学时)比例文学与非文学(第 4 章第 2 节)4讨论与课堂总结8.3%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第 4 章第 3 节)4课堂自学与总结8.3%社会主义活动的基本属性(第5章第1节)2讨论与课堂总结 4. 1%价值取向与文艺发展(第5章第2、3节)4讨论与课堂总结8.3%文学真实(第8章第1节)4讲授与课堂讨论8.3%合 计16合 计33.3%3.研究教改课程内容的教案设计、讨论课的时间安排、具体内容等,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对已形成的课改部分的 教案、讲稿进行讨论修改,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对 课改部分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修改,使其应用更具有效 性;设想改革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研讨拟解决的具体 方案。

(二) 相互听课,加强教师之间的感情和业务交流相互听课指“大学教师听取其他教师的讲课,由此分享 不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髙,进而促进大学 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推动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建设。

”[3]文学概论课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借鉴,与此同时对 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

在即将面临行家里手的的批 判性评之时,每一位讲课教师不仅会努力钻研教学方法以充 分展示教学艺术,而且还会自觉探索本课程自身的客观规 律,提升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教学中提髙自己的 问题意识,锻炼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改革课程的课组成员在 听课时,既实际观摩了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又可以给出自 己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修改、完善教学改革设计;教学改革 课程的主讲人听课,则可以不停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积 极、持续的思考,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 发法。

(三) 共同指导,参与讨论及第二课堂活动课改课的主讲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而课组 其他成员则是辅助者。

大家齐心协力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及第二课堂活动中。

因为得到多名教师的指导,会使讨论 课及第二课堂的开展更为顺利,也鼓舞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师生间密切配合,课程改革顺利开展教师的功能在于设计方案,并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 进人到师生互动之中,引导学生体会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 间的依赖关系。

在评价上,也考虑个人独立完成与集体合作 的双重关系,既肯定个人的努力,又激励相互的促进作用。

换言之,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和促进学习。

“好的教师能够寻找方法来激发学生,因为他们知道学习是 需要主体和学习‘目标物’之间的互动的。

学习需要去发现 和创造。

好的教师知道何时应该退后并保持沉默,何时要观 察并留意身边发生的事。

”[4](一) 小组讨论,合作性学习的一个主要方式大卫•约翰逊和罗格•约翰逊十分重视学习小组的作 用,认为学生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能够使每个小组成员的 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当学生不再把教师和课本看做是知识 和权威的唯一来源,而是把同学、他们自己、集体思考看做是 权威和知识的额外的、重要的源泉时,一门课程就变得更具 有合作性。

”[5]在讨论开展之前,将需要研讨的文学现象交给学生,布 置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准备讨论。

如:根据汉语言131班的 情况,按“学生教学记录表”的顺序,将学生分为4个讨论小 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收集整 合主要观点和具体案例,由组长执笔,组员共同完成一份小 组讨论报告。

以“第五章第2、3节社会主义时期的价值取向 与文艺发展”的讨论为例予以说明。

第1和第2小组的讨论 题是“通俗文学与髙雅文学的关系”,第3、4小组的讨论议题是“文学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事先向学生发放了参考 资料,要求同学讨论前阅读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找到例证。

在潘娜等四个小组长的带领下展开具体谈论,老师不干预讨论结果。

同学们讨论时的认真和激烈程度,远 远超乎课组的预期,不仅形成激烈的交锋,而且现场进行口 头汇报的讨论总结思路清晰,例证充分有力。

以潘娜同学撰 写的讨论报告的结论为例:于是经过我们大量讨论,最终求同存异,决定社会主义 时期应该发展通俗化的高雅文学。

因为社会主义时期大量 传媒手段高速发展,导致各种文化问题的出现:例如中国人 是写筒体字还是繁体字的分歧?拼音该不该剔除?如何传 承书法?……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不能不重视,我们年青一代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责任重大,所以我们需要发展高雅文学,提高中国人的文化素养。

但是为了让文学走进大众之家,让民众们也能吸收文学的力量,所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文学时 期应该发展通俗化的高雅文学。

(二) 课堂自学,有效推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塑造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成员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髙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是个人和社 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

因此,自学能力的培 养理应成为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进行自 学能力培养时,我们从课上的自学训练做起,力求目标明确,内容适当。

针对大一学生的实际特点,我们选择了相对明确182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学习内容进行尝试,并在其中进行阅读理论文章原始文献能力的陪养。

如在进行“第5章第1节社会主义活动的基本属性”的教学时,事先给同学印发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找出本文的论点,并梳理写作线索,写出文字报告;在研读教材时,配合对《讲话》的理解,解决几个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们的工作方针是什么?”、“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