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B第1次作业课件
《中医护理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基础的 任务与内容
一、中医护理学基础的任务
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养生、 保健、康复等各项医疗护理活动对患者及老、弱、幼、残 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以保护、维持、 恢复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6
二、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内容
二、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内容
25
六、宋金元时期
1.用药护理
《太平圣惠方》
2.饮食护理 《饮膳正要》《脾胃论》《格致余论》 《本草衍义》《小儿方论》 3.起居护理 《保生要录》
4. 外科护理 《卫济宝书》《外科精义》《儒门事亲》
5.妇儿护理 《妇人大全良方》 《小儿药证直诀》
26
《外科精义》
首部护理专论,从六方面专论护理内容: 1.首先提出病室环境宜安静; 2.规定了探视制度 3.注意情志护理 4.强调饮食卫生及营养 5.做好康复护理 6.提出了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6
华佗对护理的贡献
1.首创剖腹术的护理
2.倡导“五禽戏”用于养生保健
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 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
17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脉经》
2.《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
18
《肘后备急方》与中医护理学基础
1.急救技术 2.创面处理 3.最早的导尿术记载 4.疾病防治 腹水的饮食指导、瘿病和狂犬病的治疗
第三节
中西护理文化差异
中西护理文化差异
一、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的历史与发展之异同 二、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理论哲学背景之异同
三、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的护理程序之异同
四、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思维方法之异同
37
《中医护理学基础》PPT课件
此外他还发明了蜡疗和热 熨法。
三、宋金元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重视医药事业,宋政 府有翰林医官院,御药院,尚药局等 机构,金元政府有太医院等。宋政府 还把医学校作为一个独立机构纳入国 家官学系统。
在法律上保护病人:“凡同居亲疾 病,辄相弃绝者,杖一百”
重视调理脾胃的护理
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创立了脾胃 学说,认为“内伤脾胃,百病乃生” 李氏非常重视饮食、劳倦、情志三 者的护理,在其《脾胃论》中有 “用药宜禁论”、“养心神调治脾 胃论”、“饮食伤脾胃论”、“脾 胃将理法”等
2、养生保健护理的发展
《寿世保元》更系统地论述了对养 生及老年护理的重要内容: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 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 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 莫生气。任我逍遥过百春。”
5、近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清朝开办了“京师同文馆”——近代最早
的医学院
丁甘仁在上海开办中医院,一边医疗,一
“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 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也”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 而汗出,身体轻便,腹中欲食。”
逐渐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肘 后 备 急 方
腹水病人的护理:“勿食盐,常食小豆 饭,饮小豆汁,鲤鱼佳也” 对天花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 最早指出用海藻治疗瘿病 在急救方面,指出治疗大失血休克的病 人时应禁食水。
孙氏高度重视养生之道和 食疗,如在饮食和药物选择上, 强调“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 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 后命药” 掌
握 孙氏还首创了脏器疗法
4、饮食护理
《 千 金 方 》
主张:“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勿食生菜、生米、勿饮浊酒, 勿食生肉,一切内惟须煮烂。” 并指出“食毕当漱口数过,令 人牙齿不败,口香” “食毕当行步踌躇,则食易消。”
《中医护理学》 精品全套课件
1、阴阳的相互对立 阴阳----对立的、矛盾的
两层含义 阴阳----相互制约
如寒---热;昼---夜;水---火;动---静。 2、阴阳的互根:又称阴阳依存。
如寒---热;内---外;男---女。 3、阴阳的相互消长
阴阳在一定的限度内“阴消阳长”、 “阳 消阴长” ,以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见下图)
“天人合一”的中医学理念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 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 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是世界一切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 阴:静止的、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向内的、
李东垣,补土派代表,“补益脾土为治病之要” 张子和,攻邪派,弘扬“汗、吐、泻”三法。 朱丹溪,滋阴派,“病多阴亏”。 公元11世纪:“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世界免疫学先驱。
六、中医护理学的成熟(明清时期) 明:吴有性《瘟病论》首提“戾气”学说。 叶桂《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薛雪完善“温热病”的证治。 吴瑭创立“三焦辨证”。 李时珍,东方巨典《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录 方11096首,插图1109幅,世界影响最大、最早的 药学专著。 朱棣《普济方》载61000余方,今存最早的古代方书 张仲景《景岳全书》、《类经》。 陈实功《外科正宗》。 傅青山《傅青主女科》。 陈复正《幼幼集成》等。
阴阳失调示意图
阴阳平衡 生理状态
阴盛 实证
阳盛 病理状态
阴虚 阳虚 虚证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
生理调节 平衡点
热寒热 寒
4、阴阳的相互转化
中医药大学 中医护理基础B1-7次作业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是 D.《理伤续断方》2.对“天行瘟疫”提出:“取初病人的衣物,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做法的医家是:C.李时珍3.著有《脾胃论》,创立脾胃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东垣4.明清时期,养生保健的专书是 E.《寿世青编》5.中医研究院成立于 C.1955年6.被后世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是 D.朱丹溪7.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 D.《黄帝内经》8.被人们称为能“起死回生”的医家,指的是 A.扁鹊9.孙思邈对护理的贡献是 D.首创了葱管导尿法10.对温病病人护理,提出:“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的观点的医家是 A.叶天士11.第一部中医护理学的专书是 E.《侍疾要语》12.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 C.李东垣13.撰写“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文章,专论医德的医家是 B.孙思邈14.首创葱管导尿法的医家是 D.孙思邈15.首创猪胆汁灌肠法的医家是 C.张仲景16.注重预防疾病,教导人们“常习不唾地”的医家是 D.孙思邈17.《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D.李时珍18.创制了汤液,标志着方剂的诞生,其人是 E.伊尹19.首创麻沸散的医家是 B.华佗20.《理伤续断方》的作者是 D.蔺道人2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 B.神农本草经22.哪位医家被称为医疗体育的奠基人 B.华佗23.为后世医家树立了医德典范,以高尚的医德著称的医家是 D.孙思邈24.《食疗本草》的作者是 C.孟诜25.下列哪位医家被称为“医中之圣”: C.张仲景26.列哪位医家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 B.李东垣27.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学说的医家是B.叶天士28.“五禽戏”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动物 E.鹰29.《千金要方》的作者是 B.孙思邈30.《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张仲景31.《礼记•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其中“三世”指的是 E.《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天子脉诀》32.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并创立滋阴学说的医家是 B.朱丹溪33.哪位医家在饮食卫生方面强调:“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
《中医护理学》中医基本护理ppt课件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情志护理在中医护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情志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调节 情绪和促进身心放松等措施,以帮助患者树 立信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促进疾病的
康复。
04
中医康复护理
中医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01 整体护理
02 辨证施护
03 饮食调理
《中医护理学》中医基本护理ppt课 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中医护理学概述 • 中医基本护理理论 • 中医基本护理技能 • 中医康复护理 • 中医护理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中医护理学概述
中医护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 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究中医护理理论、技能和方法 的学科。
派和特色。
现代
现代中医护理学已经成为了独立 的学科,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 科研、实践体系。同时,中医护 理学也在逐渐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不断创新发展。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施护、预防为主、个性化护理。
方法
中医护理学的方法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起居护理、药物护理等方面。其中 ,情志护理强调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饮食护理注重营养调理和食疗,起居护理 关注生活环境和习惯,药物护理则涉及药物治疗和药理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是一种古老的康复方法,通过调节呼吸、内气运 行等,达到调节身心、促进康复的目的。
05
中医护理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 应用
中医护理学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01
02
中医护理基础ppt课件
气。
针灸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阴 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按摩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缓解身体疲劳, 增强身体免疫力。
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提高生活质量
加强中医护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以保证教育 质量。
中医护理科研进展
开展多项中医护理科研项目,以 临床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中医
护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推动中医护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 应用,为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提
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 动中医护理科研的国际化发展,
针灸护理方法
01
02
03
针灸前准备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消除紧张情绪,做好针刺 部位的消毒工作。
针灸过程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 ,调整针刺的深浅和刺激 强度。
针灸后护理
为患者做好针刺部位的护 理,避免感染和疼痛,同 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 病情变化。
推拿按摩护理方法
伤口处理
对外伤或手术后的伤口进 行清洁、消毒、包扎等处 理,以预防感染和促进愈 合。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伤情和医生建议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 复锻炼,以促进肢体功能 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
情志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采 用情志疗法进行心理疏导 ,以消除不良情绪对康复 的影响。
妇科护理
经期保健
指导女性在月经期间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劳 累和情绪波动等,以缓解经期不适和预防痛经。
中医护理学基础培训精品PPT课件
.
18
中医一般护理
一 病情观察 二 生活起居护理
三 情志护理
四 饮食调护
五 中医用药护理(略)
.
19
一: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对病情观察有其独到之处,有一套完整的中医 护理方法。因此,必须掌握观察的要点、掌握证候传变 规律
如:因肝藏血,脾主运化,肝血有赖于脾的滋生,脾的 运化又赖与肝的疏泄,若肝气郁结,不能疏泄,影响脾 之运化,在病情观察时可见腹胀、纳呆,恶心,呕吐, 腹泻等症状。再如:胃火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 等。
如子宫脱垂和脱肛是不同的病,但均表现为中气下陷
证,都可采用提升中气的护理方法,即注意休息,避免
过劳,以培育中气,可针刺百会、关元等穴位,以补中
益气,可用黄芪、党参炖母鸡益气健脾,促使回纳为基
本原则。
.
17
四、三因治宜护理
1、因时制宜护理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而制 订治疗的措施。
.
11
三、护病求本:
指护理与治疗,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 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和治疗,这是辨证施治与辨 证施护的根本原则。
.
12
如头痛:可由外感、七情、血虚、 气虚、痰湿、肝阳上亢、淤血、 外伤等多种因素引起,要做好护 理与治疗就必须找出原因所在, 然后分别采用解表、养血、补气、 燥湿化痰、平肝潜阳、活血化瘀 的方法进行护理与治疗。
.
13
三、护病求本:
1、标本缓急
急则护标
缓则护本 2、正护(逆护)、反护(从护)
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
14
正治与正护法
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 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如热邪所致 热病,病的现象和本质均为热,在治疗和护理上, 取寒性药物治疗及取寒凉护理法,即所谓“热者 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与护理法则。
奥鹏21春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B》平时作业1.doc
1.《礼记?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其中“三世”指的是: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天子脉诀》、《伤寒论》C.《黄帝内经》、《神农本草》、《金匮要略》D.《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天子脉诀》E.《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天子脉诀》【参考答案】: E2.伊尹对中医学的贡献是:A.创编了“五禽戏”B.首创了麻沸散C.首创了猪胆汁灌肠法D.首创了葱管导尿法 E.创制了汤液【参考答案】: E3.创制了汤液,标志着方剂的诞生,其人是:A.张仲景B.孙思邈C.李时珍D.华佗E.伊尹【参考答案】: E4.古代与气功有关的名称是:A.砭石疗法B.格斗C.导引D.按摩E.踩跷【参考答案】: C5.《左传》载:“国人逐瘈狗”,其中瘈指的是:A.大狗B.小狗C.得病的狗D.发狂的狗E.刚出生的狗【参考答案】: D6.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山海经》C.《神农本草经》D.《黄帝内经》E.《千金要方》【参考答案】: D7.下列哪部医著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A.《伤寒杂病论》B.《山海经》C.《神农本草经》D.《黄帝内经》E.《侍疾要语》【参考答案】: D8.最早记载中医护理内容的医学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B.《山海经》C.《神农本草经》D.《黄帝内经》E.《侍疾要语》【参考答案】: D9.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A.《本草纲目》B.《神农本草经》C.《山海经》D.《甲乙经?序》E.《千金要方》【参考答案】: B10.《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E.李时珍【参考答案】: C11.下列哪位医家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E.李时珍【参考答案】: C12.下列哪位医家被称为“医中之圣”: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E.李时珍【参考答案】: C13.首创猪胆汁灌肠法的医家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E.李时珍【参考答案】: C14.哪位医家首创了自缢死急救法: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E.李时珍【参考答案】: C15.哪位医家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整体护理中医护理学基础课件
THANK YOU
药浴与熏蒸
药浴
药浴利用中药煎汤,将身体浸泡在药汤中,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药浴可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配伍,如艾叶、当归、川芎等。
熏蒸
熏蒸利用中药煎汤,将蒸汽熏蒸人体特定部位,以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熏蒸时 需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皮肤。
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食物,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作用。中医强调食疗的重要性,认 为合理饮食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其他经典著作中的中医护理学应用
总结词
除了以上三部经典著作外,还有许多其他经典著作对中 医护理学进行了阐述和应用。
详细描述
除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医林改错》这 三部经典著作外,还有许多其他经典著作对中医护理学 进行了阐述和应用。如《黄帝内经》、《难经》、《神 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医护理 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这些经典著作不仅丰富了中 医护理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后世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提供 了重要指导。
《医林改错》中的中医护理学应用
总结词
该经典著作主要探讨了瘀血证的治疗和 护理,对中医护理学在瘀血证方面的应 用具有指导意义。
VS
详细描述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中医护理学的又 一经典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了瘀血证的治 疗和护理方法。书中提出了“活血化瘀” 的治疗原则,并介绍了多种瘀血证的护理 方法,如饮食调理、情志调护、药物治疗 等。同时,书中还对瘀血证的症状、体征 和诊断进行了详细描述。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医护理学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经典著作系统阐述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 ,对后世中医护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医护理学课件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4.阴阳转化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中医护”理学、“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 阴阳的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互相 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 阳的转化一般都出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 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量变过程,那 阴阳转化则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第 二
中章 医 护 理 基 础 理 论
中医护理学
1
内容概要(重点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节 藏象学说 第四节 精气血津液 第五节 经络 第六节 病因病机
中医护理学
2
第一节 阴阳学说
•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出(阳) 降、入(阴)
常态——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中医护理学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3. 阐述人体的病理变 化
阳偏胜
阴偏胜
阳偏衰
中医护理学
阴偏衰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学
1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概念 五:金木水火土(五材) 行:运动变化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 变化
中医护理学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内容
1.
• 五行虽然来自于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超越 • 了五种具体事物的本身,具有抽象的特征和更广泛的涵义。 • 木:“曲直”。即生长、升发、调达、舒畅。 • 火:“炎上”。即温热、升腾、明亮、化物。 • 土:“爰稼穑”。即生化、承载、受降。 • 金:“从革”。即收敛、肃杀、下降、清洁。 • 水:“润下”。即寒凉、滋润、中医护下理学行。
中医护理学基础课件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 同病异护,指同种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临床表现不 同,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证型。
❖ 如腹胀,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无论何因引起的“不 通”皆可致痛。治疗腹痛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依据, 以“通”为原则,按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通法”。
❖ 异病同护,不同的疾病,虽然病因病机不同,但其疾病发 展进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可采取同一护理方法。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2页
二、护理与治则
治则 ❖
:就是通过辨证提出的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总结出来
的治疗法则,直接指导着临床的具体立法和处方,也 直接指导着护理法则的制定。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2页
中医护理总原则
❖一、预防为主
❖二、扶正祛邪 ❖三、护病求本 ❖四、三因治宜护理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32页
二、环境适宜避外邪
❖ 外感病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即六淫
。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因此,护理
人员应掌握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做到春防风、夏防 暑、秋防燥、冬防寒。如为病人安排病房时,寒症 、阳虚者,多畏寒怕风,宜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内 ,而热证、阴虚证者,多有恶热喜凉之求,可安置
❖ 5.暗示疗法:如:望梅止渴
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32页
饮食护理
❖ 饮食的性味与功效:食物同药物一样,具有寒、热、 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在选择食 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疾病的性质不同,选 择不同性味的食物进行配膳,做到寒热相宜、五味 调和。
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32页
饮食护理基本要求
❖ 一、顺应四时调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中医护理学医学课件
2023中医护理学医学课件•中医护理学概述•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医护理学的常用技术目录•中医护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中医护理学的优势和局限性•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01中医护理学概述中医护理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方法进行护理的学科。
中医护理学的定义强调整体观念、注重情志护理、强调个体化、注重预防和康复。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中医护理学的定义与特点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医护理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学的现状现代中医护理学在继承发扬传统护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核心的现代中医护理学体系。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整体护理、辩证施护、预防为主、个性化护理。
中医护理的基本方法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观察和护理。
同时根据不同疾病和证候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以达到促进康复、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02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藏象学说描述了人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以及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的相互关系。
概念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强调了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以及脏腑功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核心内容藏象学说概念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组织器官的通道。
核心内容经络学说描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的关联,是中医护理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概念体质是指在个体遗传基础上,在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个体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
核心内容体质学说强调了因人施护的重要性,根据个体的体质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体质学说五行养生法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运用五音、五味、五谷等调理机体平衡状态的一种养生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伤寒杂病论》
B.《山海经》
C.《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E.《千金要方》
A.首创麻沸散
B.精通内外妇儿,以外科著称
C.创编了“五禽戏”
D.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
E.是医疗体育的奠定人
A.《伤寒杂病论》
B.《山海经》
C.《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E.《侍疾要语》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朱丹溪
D.李时珍
E.王清任
A.吴又可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有性
E.钱仲阳
A.《外台秘要》
B.《格致余论》
C.《局方发挥》
D.《理伤续断方》
E.《外科精要》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天子脉诀》、《伤寒论》
C.《黄帝内经》、《神农本草》、《金匮要略》
D.《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天子脉诀》
E.《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天子脉诀》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大狗
B.小狗
C.得病的狗
D.发狂的狗
E.刚出生的狗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山海经》
D.《甲乙经•序》
E.《千金要方》
A.吴鞠通
B.朱丹溪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1分]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1分]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张仲景
B.王焘
C.钱襄
D.葛洪
E.巢元方
A.叶天士
B.吴又可
C.吴鞠通
D.忽思慧
E.钱仲阳
A.张元素
B.张从正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刘完素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1949年
B.1950年
C.1955年
D.1959年
E.1985年A.孙思邈
B.王清任
C.李时珍
D.叶天士
E.吴鞠通
A.《伤寒杂病论》
B.《山海经》
C.《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E.《侍疾要语》
A.张从正
B.李东垣
C.朱丹溪
D.张元素
E.刘完素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杲
D.张子和
E.张从正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创编了“五禽戏”
B.首创了麻沸散
C.首创了猪胆汁灌肠法
D.首创了葱管导尿法
E.创制了汤液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李时珍
D.扁鹊
E.华佗
A.张元素
B.张从正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刘完素
A.撰写了《伤寒杂病论》
B.首创了猪胆汁灌肠法
C.创编了“五禽戏”
D.首创了葱管导尿法
E.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张从正
B.李东垣
C.朱丹溪
D.张元素
E.刘完素
A.1949年
B.1950年
C.1955年
D.1959年
E.1985年
A.张仲景
B.王焘
C.钱襄
D.葛洪
E.巢元方
A.孙思邈
B.钱襄
C.王焘
D.忽思慧
E.蔺道人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砭石疗法
B.格斗
C.导引
D.按摩
E.踩跷
A.吴师机
B.成无己
C.忽思慧
D.蔺道人
E.王清任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A.鹿
B.虎
C.猿
D.熊
E.鹰
A.撰写了《千金要方》
B.首创了猪胆汁灌肠法
C.创编了“五禽戏”
D.首创了葱管导尿法
E.创制了汤液
A.王焘
B.钱襄
C.孟诜
D.忽思慧
E.蔺道人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华佗
E.伊尹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中医护病学》
B.《中医护理学》
C.《中医护理学基础》
D.《中医辨证护理学》
E.《中医内妇儿科护理》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饮膳正要》
B.《修龄要旨》
C.《寿世保元》
D.《随息居饮食谱》
E.《寿世青编》
A.张仲景
B.孙思邈
C.蔺道人
D.朱丹溪
E.巢元方
A.李东垣
B.张从正
C.朱丹溪
D.张元素
E.刘完素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理伤续断方》
D.《千金要方》
E.《侍疾要语》
A.蔺道人
B.忽思慧
C.孟诜
D.钱襄
E.李杲
A.尤乘
B.王孟英
C.孟诜
D.钱襄
E.李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