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第三章 感知觉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第三章感知觉一、感觉的含义(一)感觉的概念1、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的觉察。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感觉的作用感觉是认识的开端;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有助于生存。

如:感觉剥夺实验。

3、感觉的测量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性)是不同的。

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

(二)感觉的种类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1、视觉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

是个体辨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1)视觉的适宜刺激时波称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2)颜色视觉①颜色的基本特性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颜色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②色觉异常:色觉异常主要包括色弱和色盲两类。

2、听觉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1)听觉是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HZ的声波,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1000~4000HZ。

(2)听觉的基本特性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3、嗅觉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4、味觉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6、动觉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认知心理学 感知觉

认知心理学 感知觉

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知觉过程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 整体和部分的知觉问题:对于一个客体, 是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还是 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各个部分? 内温(Navon,1977、1981)进行了一系 列实验,提出了整体加工优先的观点。

第三节 模式识别
一、模式识别概述 模式识别是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 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 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因此,对物 体、图像、语音、符号或人脸的识别过程, 即为模式识别。


原型说
也叫原型匹配理论。这个假说主要是针对模板说的 不足而提出来的。其主要特点是,认为在人的记 忆中存储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模 板,而是原型(Prototype)。 原型是指一类客观事物的抽象物,是一类客观事物 所共有的关键性特征。原型并不是表示任何特殊 的、具体的事物,而是代表人对一类事物的内部 表征,它反映着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基本的、共同 的特征。 该模型假设,由于原型是一种概括化了的内部表征, 因此它们并不要求与外部刺激信息的严格匹配, 只需要能近似匹配即可。
特征说 也叫特征匹配理论。该理论认为模式可以分解为特 征(Feature,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起 着关键的作用。外部刺激载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 其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 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也即抽取刺激的有关 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 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 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鬼城”模型是Selfridge(1959)提出的一个具 体的特征分析模型。
第二节 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
一、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 的,并因此而具有间接的性质。Warren等在 1970年的音素恢复试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心理学 感知觉

心理学 感知觉
特征觉察器理论
02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觉系统具有专门的特征觉察器,这些觉察器对特定的刺激特征进行检测和识别。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理论
03
该理论认为,知觉过程既包括自下而上的加工(即由刺激本身特征引起的加工),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加工(即由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期望引起的加工)。
该理论认为,感知觉过程是由神经元完成的,神经元通过接收和传递信息来产生感觉和知觉。
生存和适应
感知觉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感知觉的刺激和经验,个体能够形成概念、记忆和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
认知发展
感知觉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不同的感觉刺激能够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和情绪体验。
情感体验
感知觉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感知觉信息,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社会交往
感觉
CATALOGUE
02
总结词: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息,转化为视觉信号,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总结词: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耳朵接收声音信息,转化为听觉信号,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总结词:触觉是人们与外界环境互动的重要感知觉之一,通过皮肤接触感受外界刺激,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空间知觉对于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定位、导航和操作物体等活动至关重要。
空间知觉依赖于多种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视觉在空间知觉中起主导作用。
空间知觉的障碍可能导致方向迷失、判断失误等问题,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的流逝和持续时间的感知能力。
时间知觉依赖于多种线索,如物体运动的速度、光线的明暗变化、生理节律等。
运动知觉的障碍可能导致动作不协调、反应迟钝等问题,影响个体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第三章 感知觉 认知心理学

第三章  感知觉 认知心理学

模式识别理论
人类认知系统的目标之一是识别新异的刺 激信息,并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这些刺 激信息进行整合与归类。人类是如何来完 成这些任务的呢?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 几个模式识别的理论模型,它们是模板匹 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特征匹配理论。
一 模板匹配理论
(template-matching theory)
试试看
当举起300克重量时,至少增加多少克人才 能够感觉到重量增加了?1200克呢? (K=1/50) 每公斤水中含盐3克时,人能够尝出咸味, 那么,至少增加多少克盐,人才能觉出比 先前咸了?(K=1/5)
结束
知觉信息加工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的反应。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知觉过程有直接知觉和间 接知觉。直接知觉是指知觉者直接从客观事物中 获得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间接 知觉是指知觉者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客观事 物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包 含着相互联系的两种信息加工过程:自下而上 (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加工。
结束
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过去的知识经验对知觉有重要的作用,并常表现 为上下文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 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这个现象称作 字词优势效应(Word-Superiority Effect);识 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 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这种现 象 称 作 客 体 优 势 效 应 ( Object-Superiority Effect );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 的一个部分,这称作构型优势效应(Configuralsuperiority Effect );识别字母的一个组成线 段要优于识别单独的该线段,这叫做字母优势效 应(Letter-Superiority Effect)。这些效应都 表明上下文,或者严格地说,整体的结构在模式 识别中所起的有利的作用,统称为结构优势效应。

第三章认知感知觉

第三章认知感知觉
1-37
对 象 与 背 景
花瓶? 侧影? 花瓶? 侧影?
1-38
1-39
1-40
知觉的选择性受刺激物强度、 知觉的选择性受刺激物强度、对象与 背景的差异、对象活动性的影响。 背景的差异、对象活动性的影响。 知觉的选择性还受主体需要、 知觉的选择性还受主体需要、动机和 知识经验的影响。 知识经验的影响。
北京師範大學SEM講座 26
3、根据知觉是否正确,还可将知觉分为正确 、根据知觉是否正确, 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 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例,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顶时大。 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顶时大。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 的规律。 的规律。
1-22
• • •

联系 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3、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 、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 知。
1-13
C.联觉现象。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 联觉现象。 联觉现象 理现象。 理现象。 颜色感觉容易产生联觉,如,红色象征革命和吉庆, 因此,红色的旗帜会使人感到威武庄严;绿色象征 春天,表示青春和健美,给人以喜悦和宁静的感觉。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信息获取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 的主要途径,通过感觉和知觉, 人们能够感知外界事物的存在和
变化。
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基础,通 过感觉和知觉,人们能够对外界事 物进行识别、记忆、思人类的行为具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 知,人们能够做出适应性的行为反 应。
知觉系统将多个感官通道的信 息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基本特征进 行编码和识别。
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神经元联合 起来对刺激进行加工和解释。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从感觉刺 激开始的加工过程,强调刺激 本身的特点;自上而下的加工 是指从大脑的预期和知识开始 的加工过程,强调大脑对刺激 的解释和组织。
03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整体的认 识。
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感觉的敏锐程度会影响知觉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而知觉的组织和解释也会影响感觉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感觉与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比较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方法 上有相似之处,如控制变量、
观察和测量等。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研 究对象上有差异,前者关注 刺激的物理属性,后者关注
刺激的意义和结构。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研究 目的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 生理机制的研究,后者更注重
认知过程的研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个体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和方 位等空间属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
个体对时间的流逝和持续时间的知觉。

认知心理学第三章_感知觉

认知心理学第三章_感知觉
解释字词优势效应 • Meicher(1973)认为字词优势效应是因为对字词和字母的
编码不同 • 还可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说明字词优势效应
二、客是两种方向不同 的信息加工过程,两者相互作用而构成统一的知 觉过程
第三节 模式识别 一、模式识别概述
• 模式: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集合而 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刺激的组合
• 模式识别: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 长果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 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支持模板匹配理论的实验证据:
• 菲利普斯(Phillis,1974)的实验 • Warren(1974)的实验 • Person的实验 • 模板匹配理论比较容易在计算机上加以
实现
模板匹配理论没有明确的问题:
• 对刺激的加工是从局部特征开始的还是 从整体特征开始的?
• 模板的编码形式是怎样的? • 刺激与记忆中的各种模板的比较是同时
• Lindsay & Norman(1977)、 Gibson(1969)的研究
• Neisser(1964)的实验 •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像实验 • 休伯和威塞尔(Hubel & Wiesel,1959,
1963,1968)的神经生理学研究 • Lettvin(1959,1961)的研究证明青蛙的
• 决策:比较之后,对刺激信息模式与哪一种记忆信息编码 最为匹配作出判断,从而了解模式的意义并赋予模式名称
三、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板匹配理论(Template-matching Theory)
核心思想:在人的长时记忆所编码的信息中,存储着 各式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模式的拷 贝或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刺激存在着一一对应 的关系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第一节感知觉的认识第一课时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第一节感知觉的认识第一课时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第一节 感知觉的认识第一课时课 件
• 感知觉概述 • 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 感知觉与幼儿教育 • 感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的定义
感知觉
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 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心理体验的 过程。
感觉
个体通过特定感觉器官(如视觉、 听觉、触觉等)接收外部刺激,并 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过程。
幼儿教育中的感知觉培养
提供多样化的感知刺激
01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感知刺激,如音乐、
绘画、玩具等,激发幼儿的感知兴趣和创造力。
促进知觉整合
02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种感官活动,如听故事、做手工、唱歌等,
促进幼儿知觉整合,提高其认知能力。
培养观察力
03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培养其观察力,促进其
感知觉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如通过模仿语音和语调来练习发音,通过观察 口型和面部表情来理解词汇的含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课件内容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和目标受众进行设计和 制作。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感知觉,幼儿能够获取外界信息,
理解周围环境,促进认知和语言发展。
02
感知觉与幼儿行为的关系
感知觉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表现。例如,幼儿通过听觉和视
觉来认识事物,如果听觉或视觉受损,则会影响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03
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
戏、观察、实验等,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感知觉的概念举例

感知觉的概念举例

感知觉的概念举例感知觉是人类接收和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通过感官器官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接收和加工,使人们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和认知。

感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方式,它是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主观体验和认知的过程。

感知觉的对象包括外界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各种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感知和认知,使人们能够有意识的认识和理解事物。

感知觉也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状态和内在感受进行认知的过程,通过感官器官对身体的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使人们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内在感受。

感知觉的过程是复杂的,它涉及感觉器官的接受、信号传导、加工和理解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共同作用,使人们能够完成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通过感知觉来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和认知。

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人们通过眼睛对电视屏幕上的图像进行感知和认知,了解电视节目的内容和情节。

在听音乐的时候,人们通过耳朵对音乐的声音进行感知和认知,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

在触摸物体的时候,人们通过皮肤对物体的触感进行感知和认知,了解物体的表面材质和温度。

在品尝食物的时候,人们通过味蕾对食物的味道进行感知和认知,感受食物的酸甜苦辣。

这些都是感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感官器官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使人们能够了解世界和自己。

除了感知觉的应用外,感知觉还在认知心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过程,而感知觉作为人们认知和理解外界环境的基础,对认知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感知觉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感知和认知的基本规律,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调节认知行为。

感知觉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各种认知障碍和认知疾病,为认知障碍和认知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总之,感知觉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和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通过感知觉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和认知,了解周围环境的各种特征和自己的身体状态。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 的流逝和先后顺序的感知 。
个体的时间知觉受到心理 状态、情绪、注意等因素 的影响。
ABCD
时间知觉依赖于多种感官 信息,如视觉(日夜交替 、时钟)、听觉(滴答声 、节拍器)等。
时间知觉对于个体的工作 和生活安排、时间管理等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或自身运动状态的感知。
听觉
总结词
听觉是通过耳朵接收声波信息,大脑处理后形成听觉感知。
详细描述
听觉感知包括对声音的音调、音量、音色和节奏等的识别。耳朵能够接收声波的 范围非常广泛,大脑通过处理这些信息,使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如音乐、语 言和环境噪音等。
触觉
总结词
触觉是通过皮肤接触外界刺激,大脑处理后形成触觉感知。
详细描述
心理学感知觉
目录
• 感知觉概述 • 感觉 • 知觉 • 感知觉与心理学的关系
01
CATALOGUE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的定义
感知觉
01
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并在大脑中形成对事物的主观认
识的过程。
感觉
02
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这些刺激转化为神经冲
动,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过程。
知觉
03
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和解释,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
记忆中的信息可以影响我们的感知,而感知到的信息也可以激活记 忆中的相关内容。
感知觉与思维
感知觉是思维的基础
我们的思维过程需要借助感知觉所获取的信息来进行。
感知觉影响思维的方向
感知到的信息可以引导我们的思维方向,影响我们的思考结果。
思维对感知觉的影响
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也会影响我们对感知信息的解释和组织 。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1
听觉感知训练
2
通过听觉刺激的辨别和分类,培养幼
儿对不同声音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提高听觉感知的准确性。
3
嗅觉和味觉感知训练
4
通过让幼儿接触各种气味和味道,培 养幼儿对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提
升他们对食物和环境的认知。
视觉感知训练
通过观察、辨别和比较各种视觉刺激, 帮助幼儿提升视觉感知能力,加强对 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与神经系统密不可分,对幼儿的 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概述感知觉的定义和作用
感知觉是指幼儿通过感受外界刺激,获得有关事物的信息和经验的过程。它帮助幼儿了解世界、与环境 互动、发展认知能力。
感知觉的神经生理学
感受器的种类与特点
幼儿的感受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和味觉。每个感受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嗅觉和味觉 感知测试
通过让幼儿闻气味 和品尝味道,测试 他们对嗅觉和味觉 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未来感知觉研究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感知觉研究应该关注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规律和差异,深入探索感知觉的神经机制,以及感知觉训 练对幼儿发展的长期影响。
传送感知信息的神经通路
感知信息通过神经通路传送到大脑。不同感受器的神经通路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读。
大脑对感官输入信息的处理方式
大脑接收感官输入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解码和理解,从而形成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
幼儿时期感知觉的特点
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过程
幼儿的感知觉能力会随着年 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和完善, 从最初的基本反应,到能够 更准确地感知和辨别事物。
感知觉测试
视觉感பைடு நூலகம்测试

丁锦红认知心理学第三章 知觉与模式识别

丁锦红认知心理学第三章 知觉与模式识别

双足 有喙 鸟类 身披羽毛 卵生
蝙蝠被识别为 非鸟类
举例:人脸的识别过程
仅根据基本特征 抽取部分具体特 征
综合各项特 征后与基本 特征匹配
眉毛具体特征
眉毛基本特征
匹配
两眼具体特征
A的具 体人脸
匹配
鼻子具体特征
眼睛基本特征 鼻子基本特征 嘴巴基本特征
脑中 A的 脸
匹配
嘴巴具体特征
匹配
A人脸被识别
固定网像技术的研究成果
二、知觉的假设检验理论
强调已有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主要是以假 设、期望或图式的形式起作用。 知觉是一个将外部刺激与脑中已有知识进行匹 配联系之后的确认过程。 重点:强调知觉的确认过程。
哪种是牛肉泡馍?
月亮上有什么?
三、直接知觉理论(生态学理论)
1. 要点:根据传统的Helmholtz知觉理论,知觉是无意 识推理的结果,即感觉和概念等经验的整合。但吉布 森(Gibson)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知觉先于部分知觉
三个知觉理论的侧重点外部刺激感知觉初级心经验图式推理期待等高级心格式塔学派知觉组织的整体性知觉的假设检验模直接知觉理论刺激结构的整体性第二节知觉的加工方式一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始于外部刺激即先对外部刺激特征进行分析之后经心理组织而成有意义客体
第三章 知觉与模式识别
知觉的理论 知觉的加工方式 模式识别理论 结构优先效应
有意识注意整体时可以忽略局部特征,但有意 识注意局部时总是要先受到整体特征的影响。
挑战
视觉知觉对象具有最佳大小水平(注意范 围),当局部特征处于最佳大小水平时,可 以出现局部优先效应——因为此时的总体特 征已经在最佳注意范围之外了。
假设最佳大小水平

第3章感知觉

第3章感知觉

积极主动的知觉理论,体现人的主动性和智慧性。
10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相同刺激引起不同知觉
11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不同刺激引起相同知觉
12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起相 不同 同刺 知激 觉引
13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启动效应:受先前加工的刺激的影响,后来 加工同样的刺激或有关联的刺激变得更容易 的心理现象。
当小字母达到视角8度时,比大字母更易识 别。因此,在着最佳大小的对象被首先加 工。
35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视觉拓朴理论
陈霖,1982 视觉处理早期阶段,检测的是图形大范围的、 整体的拓朴性质,然后才处理图形有局部特 征。 拓朴性质是指在拓朴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 性质和关系。如连通性、闭合性、洞等。
46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眼睛的位置 应用
原型存在的证据(Reed 1972)
额头的高低 鼻子的长短 鼻子的位置
47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原型存在的证据(Reed 1972)
程序:同时呈现10个,告诉被试上一行属于一个范畴,下 一行属于另一个范围,但对范畴的区别不作说明。再随机 呈现其他面部简图,要求按照对上两范畴的理解分类。 48 结果:58%的被试采用原型策略完成作业。
匹配:刺激信息 vs. 记忆信



模式识别的意义
适应环境 改造环境
38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模式识别的理论

(一)模板说 (二)原型说 (三)特征说 (四)部件识别理论
39

第三章 感知觉

第三章 感知觉

The Muller-lyer illusion
The Ames room illusion

直接感知观,以Gibson为代表,认为环境可提供的信息足以产生知觉,
知觉并不需要内部过程和表征的参与。

刺激眼睛的光线模式是一个结构性的光学分布;

这种分布能提供空间中目标分布特征的明确或恒定信息;
三、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从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来看,它是客观的,即 反映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 事物。从感觉的形式和表现来看,它又是主 观的 。
模型匹配说不能解释的现象
模板说面临着两大困难:
1、人的大脑中到底贮存有多少模板,这些模板的检索方式 与速度如何?
2、大脑中的模板与客观事物很难呈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
对于一个客观事物来说,无法确定模板的数量及其变式。
原型说
原型说: 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 (Prototype)。原型不是某一个特定模式的内部复本。它被看作一类 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
第二节 知觉信息加工
知觉(perception)概念是整个心理学领域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查 普林)。
知觉: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即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知觉是把感觉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加以解释,形成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 物整体的反映。 当信息进入人的认知系统时,它便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这些感觉记忆包 含对视觉信息的映像记忆和对于听觉信息的声像记忆等。
信息加工方式:“自下而上”的加工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感知觉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感知觉
认知发展
感知觉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感知觉的不 断发展,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也会得到提 升。
心理健康
感知觉的正常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 影响,一些感知觉障碍或异常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或情绪障碍。
感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器官
人类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这些器官 负责接收外界信息。
要影响。
04
04 感知觉与心理活动
感知觉与记忆
感知觉在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感知觉是记忆的基础,通过感知觉获取的信息被编码并存储在记 忆中,以便在需要时提取。
感知觉对记忆的影响
感知觉的敏锐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记忆的质量和持久性。感知觉信 息越丰富、准确,记忆就越深刻、持久。
记忆对感知觉的影响
记忆中的信息也会影响感知觉,有时我们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解释 和感知当前的信息。
时间知觉对于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安排时间和管理任务。
运动知觉
01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感知,包 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等。
02
运动知觉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 种感觉通道来获取信息。
03
运动知觉对于人类适应环境、进行体育运 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4
运动知觉的准确性对于人类的工作和运动 技能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深度知觉
01
深度知觉是人对物体远近、前后 关系的感知。
02
深度知觉主要依赖于双眼视觉线 索,如双眼视差、透视线索等。
深度知觉对于人类适应环境、进 行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 意义。
03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对于驾驶、操 作机器和体育运动等方面也有重
人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 触觉等感觉通道来获取物体 的空间信息。

心理学课件:3 第三章 感知觉

心理学课件:3 第三章 感知觉

基本的听觉现象
• 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听觉适应所需时间很短,恢复也很快。 听觉适应有选择性 如果声音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 降低,便称作听觉疲劳。 只是对小部分频率的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隙。若对较大一部分 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岛,再严重就会完全失聪。
基本的听觉现象
·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很接近,则会昕到以两个声
大 小 恒 常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2.几种主要的知觉类型
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
动景运动 自主运动 诱动知觉
2.几种主要的知觉类型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
运用三维方式观察世界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判 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
视崖实验:
深度知觉:出生六个月左右(甚至更早些) 的婴儿,尽管母亲向他(她)招手呼唤,诱 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这说明他们已
视 白——黑(白后像) 觉 负 红——绿(红后像) 后 像 黄——蓝(黄后像)
美学家的建议: ·皮肤偏黑的人:适合咖啡、淡褐色,不宜采
用娇嫩的颜色; ·皮肤偏黄的人:搭配酒红、淡紫等颜色会令
面容更白暂; ·皮肤偏红的人:更适合暖色调,不宜选择绿
色。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认知觉的对象是什么。
二、感觉的一般规律
● 1.感觉的分类 ●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3.常见的感觉现象
1.感觉的分类
远距离 感觉
视觉、听觉
近距离 感觉
味觉、嗅觉和皮肤 觉(包括触觉、温 度觉和痛觉)
运动感觉、平衡 觉和内脏感觉
内部 感觉
视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持特征分析说的实验证据
• Lindsay & Norman(1977)、Gibson(1969) 的研究 • Neisser(1964)的实验 •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像实验 • 休伯和威塞尔(Hubel & Wiesel,1959, 1963,1968)的神经生理学研究 • Lettvin(1959,1961)的研究证明青蛙的 眼中亦存在特征侦察器
漏报P (Rn/S) 正确拒斥P (Rn/Sn)
第二节 知觉信息加工
一、知觉概述
•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 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 和解释,即获得并说明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二、知觉信息加工过程 • 包含互相联系的几个方面:觉察、辨别、确认 •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第三章 感知觉
第一节 感觉信息加工 第二节 知觉信息加工 第三节 模式识别
第一节 感觉信息加工 一、感觉信息加工概述
(一)感觉的涵义 •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某种具体特征的直接 反映。是一个人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觉察和 获取刺激信息的重要渠道,亦是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 重要源泉 (二)感觉信息加工 • 它是指感觉器官与刺激信息相互接触(或作用)之后,感 受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通过动作电位把外 部事件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特定区域的过程 • 感觉信息(Sensory Information):外部信息在人脑内 瞬间滞留,是尚未经过诠释与归类的信息(Precategorical)
支持模板匹配理论的实验证据:
• • • • 菲利普斯(Phillis,1974)的实验 Warren(1974)的实验 Person的实验 模板匹配理论比较容易在计算机上加以 实现
模板匹配理论没有明确的问题:
• 对刺激的加工是从局部特征开始的还是 从整体特征开始的? • 模板的编码形式是怎样的? • 刺激与记忆中的各种模板的比较是同时 进行的(平行加工),还是一个个相继 进行的(系列加工)?
(四)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 过去的知识经验在知觉中有重要的作用,常表现 出上下文效应。 • 上下文效应的表现为: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 效应,构型优势效应等 • 1996年布鲁斯( Bruce)提出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即结构是由“一些描述特定构成的命题组成,这 些命题是象征性的,虽然是用词汇来描述它们, 但是它却不是语言的。”
二、感觉测量
(一)感觉阈限测量 •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法,1860年,通过物 理量的变化来引起心理上的反映 • 阈限值 • 韦伯定律:K=ΔI / I (二)信号检测理论 • 判断标准β 与辨别力d´
接受者的两择判断与抉择矩阵
判断(抉择)
信号或刺激 有信号 无信号
有信号
输入 无信号
正确检测P (R/S) 虚报P (R/Sn)
• 直接知觉:知觉者直接从客观事物中获得信息, 并对它们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 • 间接知觉:知觉者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客观 事物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 • 它们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信息加工过程: • 自下而上(Bottom-Up)加工。它是指由外部刺 激信息开始的加工,强调感觉器官中滞留信息在 知觉中的作用。较小单元转向较大知觉单元,连 续阶段的加工。又称为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 • 自上而下(Top-Down)加工。它是指在知觉时, 个体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 的刺激信息的过程。又称为概念驱动加工 (Concept-driven processing)
“泛魔堂”(鬼城)模型
• 谢夫里奇(Selfridge)1959年 提出
• 泛魔堂是对模式识别的特征分析系统的一 种比较形象的说法 • 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 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这 些“鬼”在刺激输入的作用下开始工作, 各自履行着不同的职责
• 第一层小鬼叫“图像鬼”(映象鬼),它的作用类 似于感觉登记器,将外界信号加以登记,并短暂地 保留下来 • 第二层小鬼叫特征鬼,它分析由图象鬼所保存的表 象,并发现它们的某些特征,不同特征鬼担任不同 的职责。当一个特征鬼发现了它正在寻找的某一特 征时,它就“喊叫起来”或发出信号 • 第三个层次的小鬼叫做认知鬼,它们始终监视各种 特征鬼的反应,每个认知鬼各负责一个模式,它们 都从特征鬼的反应中寻找各自负责的那个模式的有 关特征,当发现有关的特征时,它们就会喊叫,发 现的特征越多,喊叫声就越大 • 第四层小鬼叫做决策鬼,她倾听来自所有认知鬼的 呼声,并确定谁发出的信号最多,选择喊叫声最大 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所要识别的模式
对模板匹配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 Lindsay & Norman(1977)给模板理论增 加一个预加工(Preprocessing)过程,即 在模式识别的初期阶段,在匹配之前, 将刺激的外形、大小或方位等加以调整, 使之标准化。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模板 数量。
模板匹配理论的不足与局限:
• 第一,根据模板匹配理论的观点,人必须事先存贮 相应的模板,才能识别一个模式。即使附加预加 工过程,这些模板的数量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 不仅给记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使模式识 别缺少灵活性。依照这种方式来进行模式识别, 至少对于人来说是不经济的。事实上,人能在模 式的物理属性广泛变化的范围内进行模式识别, 人可以识别不同手写体的字,当字形在大小、方 向、清晰度方面出现某些变异,识别仍无困难。 模板匹配理论难以完全解释人的模式识别。
一、字词优势效应
1.什么是字词优势效应 • 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 个字母,这个现象叫做字词优势效应。 • 里彻尔的实验 2.对字词优势效应的不同解释 • 里彻尔认为字词优势效应的出现是由于字词具有意义 • Rumelhart和Spile(1974)用借助上下文而进行推理来 解释字词优势效应 • Meicher(1973)认为字词优势效应是因为对字词和字母的 编码不同 • 还可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说明字词优势效应
• 该理论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 一一对应关系的模板,而是事物原型(Prototype) • 所谓原型是指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的关 键特征的表征 • 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只须与原型进行比 较,而且由于原型是一种概括表征,这种比较不 要求严格的匹配,而只需近似的匹配即可
证明原型确实存在的实验证据
第三节 模式识别 一、模式识别概述
• 模式: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 集合而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刺激的组合 • 模式识别: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 信息与长果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 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 对物体、图像、语音、符号或人脸的识 别过程,都属于模式识别
二、模式识别过程
第二,模板匹配理论无法解释人为何有时能够非常迅 速地识别一个新的、不熟悉的事物的这种常见情况;
第三,模板匹配理论没有说明模板匹配的信息编码形 式,即比较是平行加工还是系列加工,是从局部特征 开始,还是从总体特征开始。模板的编码形式,即在我 们的大脑中模板以什么样的形式贮存的,模板说也没 有说明
(二)原型说或原型匹配理论
三、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板匹配理论
• 模式识别是通过模式与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不同 模板进行比较和匹配的过程。当刺激模式与模 板完全匹配或重叠时,该刺激模式就被识别了。 当刺激模式与模板在大小或方向上不完全吻合 时,视觉系统必须将输入的信息加以调整,使 之“正常化”;如果刺激模式与模板完全不重 叠,该模式就会被当成另一种不相识的模式而 遭到拒绝
知觉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是两种方向不同 的信息加工过程,两觉的两种加工由(美)麦克莱兰(J L McCleland)和鲁姆哈特(D E Rumelhart)提出,他们认为知觉有三 个水平,每一个水平有三种不同的神经 细胞元素构成。初级的神经细胞元素为 特征水平,第二级为字母水平,第三级 为单词水平。如下图
• • • • Posner(1967)的实验 Franks和Bransford(1971)的实验 Reed(1972)的实验 Solso 和 Carthy(1981)的实验
Reed(1972)的实验
(三)特征分析说或特征匹配理论
• 模式或事物是由若干元素或特征按照一定的关系组 合在一起构成的,因此要识别事物或模式,就可以 分析它们的基本属性或基本特征。 • 模式识别是由一个特征觉察系统提供的信息来建造 一个模式的过程 • 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 也就是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 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 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 了(一般的特征分析模型)
• 模式识别是一个典型的知觉活动过程,离不开个 体的知识经验 • 一般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 • 分析:把感觉信息按其原来的物理特征与属性抽 取出来,并分解成各个组成成分,以把握它的形 式、结构和特征 • 比较:把抽取出来的特征或属性信息,与长时记 忆中已存储的各种信息进行比较 • 决策:比较之后,对刺激信息模式与哪一种记忆 信息编码最为匹配作出判断,从而了解模式的意 义并赋予模式名称
三、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板匹配理论(Template-matching Theory) 核心思想:在人的长时记忆所编码的信息中,存储着 各式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模式的拷 贝或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刺激存在着一一对应 的关系 模式识别是刺激信息与脑中某个或某些模板产生最 佳匹配的过程
二、客体优势效应
三、构型优势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